低碳供应链融资均衡之国际贸易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5465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国际贸易论文,本文是在限额与交易制度下,研究受资金约束的低碳供应链的最优融资,创新点有以下几点:1)首次提出受资金约束的低碳供应链的融资决策模型,从而为受资金约束的低碳供应链的管理提供理论支持。2)在考虑受资金约束的碳排放依赖型供应链的最优融资时,首次提出碳排放依赖型供应链的最优碳减排量,从而为受资金约束的碳排放依赖型供应链的低碳减排指明方向。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CO2 的排放量在世界范围内屡创新高,由于其被认为识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诱因,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京都议定书》的签订就是全球人类共同保护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作为亚洲发展中国家的领军者,中国近年来的碳排放屡屡创新高,2013 年的排放就占全世界的近 3 成,超过美国和欧盟的总和。日渐增长的碳排量带来的众多问题使得维持经济增长同时面临着减少环境污染和碳排放的压力(Kanada et al.(2015)[1],Xu& Lin(2017)[2])。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出台《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确保 2020年碳排放强度比 2005 年下降 40%-45%,主动承担碳减排的重任。为了贯彻实施“碳排放限额与交易制度”以及鼓励碳排放依赖型的企业(能源、化工、建筑、环保装修等)自愿实施碳减排策略,国家已经建立了 7 个碳排放权交易场所,深圳排放权交易在 2013 年 6 月 18 日已率先启动了交易。而消费者日益增强的低碳意识也使低碳产品慢慢进入大众视野,众多环保型企业(例新能源汽车、环保型装修材料等)的问世以及一些企业的破产正是由于国家减排压力和消费者低碳偏好的综合影响。

而对于一些碳排放依赖型中小企业来说,碳排放压力之外,资金约束也是其经营决策所面临的棘手问题。融资困难,融资成本高问题突出:一方面,银行贷款审批集中和环节过多,一些商业银行倾向于向国有大中型企业提供融资,而在给予中小企业贷款时,考虑其融资少和资金周转方面的问题,条件相对苛刻,往往给其设定较高的贷款利率,从而加大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另一方面,我国中央银行对利率和收费限制较严格,在无法实行市场化利率的情况下,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很难实现风险和收益的对等,银行信贷管理人员为避免承担风险责任,基本放弃了那些风险大但有更高收益预期的项目,从而进一步减少中小企业的贷款额度,加大中小企业融资难度。另外,由于一些中小企业在借贷时,因自身规模的限制,缺少足够的固定资产产品作为抵押,从而面临资信低在金融机构借不到款而转向高利息民间借贷的状况,民间借贷的高利率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企业的成本,提高了其运营风险。众多影响因素的存在致使在没有充足的融资渠道来维持资金稳定时,众多中小都面临着破产的风险。考虑到资金约束问题的突出,贸易信用渐渐作为企业短期融资的主要来源,许多地区和国家,如欧洲,韩国,香港和台湾的公司,通常利用贸易信贷作为提升出口的方式。而一些碳排放依赖型企业可以通过向银行质押碳排放权来获得银行贷款。

........................

1.2 研究意义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低碳意识逐渐增强,具有低碳偏好的消费者开始将消费偏好转移到低碳产品上来。绿色发展背景下,探讨供应链上核心企业的决策与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低碳供应链的运营管理上,资金约束问题普遍存在,而以往的研究低碳供应链的文献通常会忽略资金约束的限制或是单纯地从宏观上分析碳税或者低碳政策及低碳消费偏好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或者分析低碳企业如何选择最优合作模式。针对目前大部分碳排放依赖型的中小企业在生产订购决策的时候存在资金约束问题,研究碳排放依赖型企业(建材公司,能源,化工等)在生产订购和投资碳减排技术时的最优融资方式必不可少。

1.2.1 理论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资源的使用,国家和企业都面临着较高的碳排放压力。随着人们的低碳意识逐步增强,由于企业的碳足迹都可以被检测,具有低碳偏好的消费者逐渐将消费偏好转向低碳产品。一些碳排放依赖型中小企业如:建筑,装修,化工等就面临着国家提倡绿色环保发展和消费者低碳偏好的双重压力。除碳排放的压力,资金约束、融资难、融资成本高也都是碳排放依赖型中小企业所面临的棘手问题。考虑到中小企业本身规模小,固定资产少,其通常面临着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等问题,资金约束的存在无疑会对受资金约束的碳排放依赖型企业的发展和运营决策造成重大的影响。因此,从现实角度出发,研究受资金约束的碳排放依赖型供应链的最优融资模式以及其最优的减排量,可以为其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管理经验。

..........................

第 2 章 低碳供应链融资机理分析

2.1 供应链融资模式分析

供应链直译于英文 supply chain,产生于扩大的生产,马士华在《新编供应链管理》中将供应链描述为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商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到制成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一个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批发商等)直到最终用户所连成的整体功能网链结构[60]。供应链本身针对商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可用以下流程图来表示。

供应链上企业的运营与决策需要资金的支持,通常中小企业由于其规模小,无稳定资金流动,生产决策往往会面临资金约束的问题,资金约束的存在严重影响着企业的计划、生产、订货等。随着供应链内部企业间联系的日益紧密,供应链上一方企业存在资金约束,就会影响供应链上其他各方企业的运营决策。为了保证整体供应链的协调发展,当供应链上一方企业存在资金约束时,就需要及时的进行融资来缓解供应链上的资金压力。Xu & Birge (2004)[36]是最早将资金引入报童模型并分析公司的库存决策如何受其资金约束和资本结构的影响,其另一篇文章 Xu & Birge [61](2004)则是通过银行信贷来研究资金约束的存在对企业生产运营的影响。通常供应链融资可以分为内部、外部融资两种模式。

..........................

2.2 低碳供应链融资影响因素分析
现有研究供应链融资的文章都侧重于一般产品供应链,通常会忽视供应链本身的特性及供应链所处的政策环境,比如某些供应链在生产特定产品时所存在的碳排放以及政府为限定碳排放所设定的政策,例低碳供应链的融资问题。所谓低碳供应链也即将低碳、环境保护思维融入供应链管理的环节之中,形成从原材料采购到产业设计、制造、交付和生命周期支持的完整的绿色供应链体系。基于现有关于一般供应链的融资研究,本节针对受资金约束低碳供应链融资问题研究的缺失,来介绍一下受资金约束的低碳供应链融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影响因素和相应的影响机制。

2.2.1 低碳供应链融资相关影响因素
(1)政府政策:一般情况下,国家或者政府会出于经济和环境两方面的考虑而制定适当的减排政策以使本地区的社会福利达到最大化(任杰,2015[64])。一般政府的减排政策有直接管制和经济激励两种模式。直接管制通常由政府通过立法和直接干预来执行,主要手段有强制减排、限额排放等等。经济激励措施则是通过经济手段来调节碳排放企业的碳排放量,主要手段有碳税、财政补贴以及限额与交易制度等。当供应链的运营考虑到低碳环保以及政府政策的限制时,其运营决策相应就会收到政府政策的影响。

(2)消费者的低碳偏好: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消费者的低碳消费意识开始逐渐增强,同等价格水平下,拥有较低碳排放水平的产品自然吸引到更多消费者的关注,消费者低碳偏好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消费者对低碳产品的需求,进而影响着整条供应链的运营。

...........................

第 3 章 无碳减排投资下低碳供应链融资均衡研究........................... 15
3.1 无碳减排投资下低碳供应链融资问题提出............................ 15

3.2 无碳减排投资下低碳供应链融资模型描述.......... 15

第 4 章 碳减排投资下低碳供应链融资均衡研究.................25
4.1 碳减排投资下低碳供应链融资问题提出................25

4.2 碳减排投资下低碳供应链融资模型描述..............25

第 5 章 数值仿真与启示................37
5.1 碳减排投资对低碳供应链绩效影响及启示............... 37
5.2 相关参数对低碳供应链绩效影响及启示...................39

第 5 章 数值仿真与启示


5.1 碳减排投资对低碳供应链绩效影响及启示

本章第一部分通过对最优融资方式贸易信贷条件下,不考虑碳减排投资和碳减排投资条件下受资金约束的碳排放依赖型供应链绩效的比较分析,得出了碳减排投资的存在对供应链整体以及各方企业的正向影响,从而进一步说明了碳减排投资的重要性。继而得出供应商处于整体供应链效率最大化角度的考虑,应当选择对进行碳减排投资的制造商进行一定转移支付以使制造商的收益至少不小于无碳减排投资下的收益。

本章第二部分通过对最优融资方式贸易信贷条件下,模型相关参数(消费者的低碳偏好,碳减排投资的成本系数)对受资金约束的碳排放依赖型供应链整体及各方绩效的影响的分析,考虑到消费者低碳偏好增强对供应链绩效的正向影响以及碳减排投资系数提高对供应链绩效的负向影响,低碳供应链在考虑进行碳减排投资时需要进一步的衡量碳减排投资带来的成本增加与消费者低碳偏好所带来的收益增加之间的均衡,以使供应链至少能够获得正的收益。

.......................

结论与展望

碳排放限额与交易制度下,通过对受资金约束的碳排放依赖型供应链在选择碳减排投资和不选择碳减排投资两种模型的供应链融资均衡的分析,本文结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限额与交易制度下,当受资金约束的碳排放依赖型制造商不进行碳减排投资并选择银行信贷作为其融资方式时,银行承担了制造商的低需求风险,受资金约束的制造商的决策如同被赋予充足的资金。同不存在资金约束时供应链的绩效相比,银行信贷的存在并没有为低碳供应链带来额外的收益。

2.限额与交易制度下,当受资金约束的碳排放依赖型制造商选择不进行碳减排投资并选择贸易信贷作为其融资方式时,由于供应商负责生产的同时还资助了制造商的订购,同制造商共同承担了其所面临的低需求风险,从而降低了制造商的融资成本。同不存在资金约束时供应链的绩效相比,制造商选择贸易信贷能够获得更高的订购量,给定低碳产品零售价格一定,贸易信贷融资为供应链带来了额外的收益。

3.限额与交易制度下,当不考虑碳减排投资时,通过比较受资金约束的碳排放依赖型制造商和供应商在两种融资方式下的绩效得知,贸易信贷条件下,供应商通过分担制造商所面临的低需求风险以降低其边际成本,给定低碳产品零售价格,选择贸易信贷时供应链上各方企业都能获得更高的利润。从而,当不考虑碳减排投资时,同研究一般供应链融资相比,供应链的碳排放依赖性以及限额与交易制度的存在不影响低碳供应链的最优融资,贸易信贷为受资金约束的碳排放依赖型制造商的最优融资方式。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