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于 2013 年 9 月 7 日,在哈萨克斯坦提出共同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构建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同年 10 月 3 日习近平总书记随之在印度尼西亚提出建设“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全新倡议,“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引起各国高度响应,全面构架出“一带一路”全方位自由化的开放平台,加速解决阻碍贸易便利化问题。促进我国与沿线国家深层次区域合作及多边贸易发展,加快货物通行速度和效率,降低贸易成本,顺应了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的趋势。
“一带一路”路线贯穿了亚欧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连接欧洲经济圈。历史中,不仅陆上丝绸之路还有海上丝绸之路都是我国同中亚、南亚、西非、东南亚、欧洲东非经济贸易与文化沟通交流的大通道,而今天“一带一路”则是全面是对古丝绸之路的深化与传承,促进中国与世界经济文化更深入的繁荣发展。
自美国发生“次贷危机”之后,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略显乏力,中国 2012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仅为 7.65%,为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最低点。我国外贸易进出口这方面,2012 年中国贸易进出口总值为 3.87 万亿美元,相对于前年增长 6.2%,其中出口占 2.05 亿美元,数据增长 7.9%,从 2009 年以来这是对外贸易出口增长速度最小的一年。中国进出口增长速度不够景气甚至下降,将会对我国整体经济提升起到很大的阻碍作用。“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也是顺应了国家经济发展的趋势,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目前,世界经济增速大部分减缓,除部分特殊经济体外,大部分国家进入低速增长时代。全球金融市场不稳定因素不断增加,国际贸易竞争日趋激烈,当国际上出现更低的人力成本时,靠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出口贸易将会面临巨大威胁,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下跌,各个国的债务不断垒高,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盛行,货币的竞争风险也开始显现,贸易全球化脚步放缓,双边贸易合作遇到的制约因素有待解决,发展问题需要重视。发达经济增长缺乏动力,在缓慢中复苏,新兴经济体整体趋势不乐观,下跌速度有所减缓,仍未显现出回升趋势。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主要探索以下三个个问题:
第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具体情况如何,存在哪些差异?
第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如何划分?作为整体与分区域后的贸易便利化措施对于我国向这些国家出口时存在哪些阻碍?
第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指标的一级指标对我国向该区域国家出口时存在怎样的阻碍作用?针对这些阻碍作用该做出怎样的措施? 本文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六章,每章内容如下:
第一章,绪论。首先阐明本文的研究背景,以及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概括本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实证分析法进行简要概述,最后陈述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点。
第二章,理论基础。首先从贸易便利化含义,衡量指标和实证分析研究三个方面,对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贸易便利化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和分析。
第三章,沿线区域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测算与对比进行分析。主要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区域进行了相应的介绍与划分。之后对贸易便利化指标体系做了简单的阐述,并根据“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进行了整理和比较分析。
第四章,引用引力模型实证分析贸易便利化水平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对引力模型的定义方面进行了简单概述,以及引力模型变量的选取和其数据来源。用Eviews 软件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整体贸易便利化效应,分区域贸易便利化效应,不同贸易便利化措施效应进行实证分析。
第五章,结论和政策建议。整理以上分析的结论并且根据第四章实证结果进行分析,针对以上结论,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与建议。
...........................
第 2 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1 贸易便利化的含义
世界贸易组织(WTO)对于贸易便利化的定义是“贸易便利化就是对国际贸易中存在的需要对货物流动数据进行数据传递,处理过程中涉及的行为,惯例以及手续进行简化与协调”。在多哈发展回合议程中,贸易便利化谈判主要集中在过境运输自由,进出口规费和手续的简化以及贸易法规的透明度上。
亚太经济合组织对于贸易便利化的定义是“简化减少阻碍国家或者经济体间货物流动或增加货物流动成本的海关通关手续”。
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方面认为,贸易便利化涉及的方面较为广泛,比如交通运输手续,保险,支付,程序(如进出口检疫,海关,许可)以及其他要求。一些贸易协定中,贸易便利化还涉及物品检测与认证,人员流动性,其中与货物相关的交通运输以及其他服务的方便性在实际的贸易便利化的作用影响至关重要。
世界海关组织(WCO)对于贸易便利化的定义是“简化并规范国际间买卖过程中,所需要的各项程序,结算方式和信息交换”。
世界银行定义贸易便利化为“一系列边境以及境内复杂的贸易措施”,边境因素包括港口效率和海关管理,境内因素包括国内的制度环境和促进电子商务应用的基础设施。它所关注的领域有:基础设施投资;海关现代化和跨境业务环境;简化进出口和转口贸易的文件要求;自动化和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EDI);港口效率;物流和运输服务以及运输安全等。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解释:“任何能够简化商品交易,降低交易成本或者缩短业务周期的措施都属于贸易便利化的范畴”。
欧洲委员会对贸易便利化这样描述:“贸易便利化是指简化和协调国际贸易流程,包括进口和出口流程,主要指收集,提交,通报和处理国际贸易中商品流通所需要的数据时涉及到的活动惯例和手续”。
.........................
2.2 贸易便利化相关理论
2.2.1 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是大卫·李嘉图提出。大卫·李嘉图分析两国技术差距导致不同产品生产成本差异,导致国际贸易生成。依据国际贸易分工理论,各个国家生产中,都会生产并出口一些有相对优势的产品,进口生产相对劣势的产品。在这个流程中,每个国家都能通过国际贸易获取国际贸易分工的好处,比较优势理论解释了国际贸易是如何生成的。大卫·李嘉图认为在贸易过程中,国家应积极推行自由贸易政策,进而通过出口具有生产优势的产品,进口生产劣势的产品,从而促进推动各国之间贸易的发展。
2.2.2 交易成本理论
在《企业的性质》这本书中,科斯提出交易成本理论,他对交易成本这个概念的定义是“在组织成产的过程中,最明显的成本是发现相对价格的成本”、“市场上发生的每一笔交易的谈判和签约的费用成本”和“价格机制存在的其他方面的成本”。总而言之,交易成本包括事前的交易成本和事后的交易成本。事前的交易成本一般包括搜寻成本、信息成本、议价成本、决策成本、监督成本。而事后的交易成本则是指制定的契约不能履行所造成的成本即违约成本。根据科斯的交易成本,市场上的交易都存在成本。因为交易需要时间和机会去发现完成。交易成本在国际贸易中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当一国产品出口到另外一个国家,过境时候需要报关,花费了时间,占用了进口国的场地,这就产生了交易成本。交易成本可以通过交易双方进行谈判,就某些方面达成协议,这样在双方交易的时候,成本就可以降低。
...........................
第 3 章 “一带一路”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测评与对比分析 .............. 103.1“一带一路”国家的地理位置和区域划分 ........................ 10
3.2 贸易便利化水平测评与对比分析 ................................ 11
第 4 章 基于引力模型实证分析贸易便利化水平对中国出口影响 .......... 15
4.1 模型及变量的设定 ......................... 15
4.1.1.引力模型介绍 ...................... 15
4.1.2 变量选择 .................... 16
第 5 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 25
5.1 研究结论与分析 .......................... 25
5.2 政策建议 ....................... 26
第 4 章 基于引力模型实证分析贸易便利化水平对中国出口影响
4.1 模型及变量的设定
4.1.1. 引力模型介绍
万有引力定律是引力模型最基本源头,起初是应用与物理方面的学术研究。之后引力模型相应的被引入进贸易的研究领域,研究发现两国的经济总量越大,进出口贸易量越大,两国之间的距离越远,进出口贸易量越小。对于出口国家来说,经济总量越大,出口贸易的潜力越大,而相对进口国家方面,经济总量又同时为进口贸易提供一定量的需求。两国之间的距离直接影响到了双方间运输成本、运输时间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贸易的进行。对于经济总量来说,对两国的贸易水平起到促进作用。
.........................
第 5 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与分析
本文通过采用最新的世界经济论坛报告,构建了一个能够反映出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国家贸易便利化的指标体系,通过扩展的引力模型,分析了各国贸易便利化各级指标对我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国家进出口的影响水平,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从贸易便利化指标体系来看,位于“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还是偏低,只有个别国家水平相对较好,大部分只是处于一般或者不便利的阶段,中国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处于中等水平,距离较高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时,通过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指标进行的对比分析中可以看到: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国家,其贸易便利化水平也越高,贸易便利化水平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应成正比,“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国家经济水平及贸易便利化水平相差较大,而往往经济水平越低,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也相应较低。
第二,贸易便利化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水平的提高,本文在实证分析中通过对进口国家的生产总值,国家总人口数,以及各国首都与我国首都之间的物理距离,各国贸易便利化及各国关税平均水平,是否与我国隔海相望或陆地相邻等因素构建扩展的引力模型,本文根据实际数据情况,选取了“一带一路”中 46 个国家的数据为基础,进行实证研究,进而分析出了贸易利化水平对我国向该沿线区域国家出口以及沿线国家本身地理位置,关税平均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差异性。总体来说,中东欧区域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在我国向该区域国家出口时,影响程度最大,之后是东亚和东南亚以及南亚,作用最小的是非洲,西亚和中亚区域国家。除此之外,本文也论证了其他因素对我国向该区域国家出口的影响,例如国内生产总值与进口国人口数量和是否与我国签订双边或多边贸易协定都会对刺激我国向该区域国家出口的增长,另外进口国家的平均关税水平也是一方面因素,关税的降低可以刺激贸易的增长。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