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污染规避的中国出口产业结构优化国际贸易研究--一个贸易、环境政策协调的CGE分析框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5570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国际贸易论文,本文从贸易与环境政策协调的角度出发,基于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将 R&D 补贴看作是一种贸易政策进行政策模拟分析,并开创性的将 R&D 补贴和环境税同时嵌入一个 CGE 模型,探索能够降低污染产业出口在总出口中所占比例,从而优化中国出口产业结构的政策协调方式,以期为我国实现出口产业结构升级、协调好贸易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政策选择上提供些许借鉴与参考。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经济又经历了新一轮的快速增长,进出口贸易规模逐步扩大。据统计数据显示,2001-2015 年中国货物进出口贸易总额从5096.5 亿美元增加到了 39530.3 亿美元,2001-2015 年出口额从 2661 亿美元增加到了 22734.7 亿美元。并且中国货物出口额已经连续 7 年居世界首位,2015 年在全球市场占有的份额为 13.8%。与中国对外贸易飞速发展相伴而来的是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中国环境保护部《2016 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6年全国开展空气质量监测的 338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254 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超标,占比 75.1%。全国 31 个省 6124 个地下水监测点位中,水质为优良级的监测点比例仅为 10.1%,水质为较差和极差的监测点比例占到了 61.1%。2016 年12 月国务院发出的《关于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指出,中国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仍处于 2000 万吨左右的高位,环境承载能力超过或接近上限(兰天,海鹏)。

2017 年 1 月美国全国经济研究所发布的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两位研究员的报告称,30 年来中国牺牲环境换来的出口贸易,成为了婴儿出生死亡的致命因素:据报告统计,在 21 世纪开始的十年间,出口污染导致的婴儿死亡数为179409 人,而在前十年,这一数字还是 66064 人。这项数据同样可以说明中国发展对外贸易的环境成本是巨大的,当贸易发展所积累的环境问题以如此尖锐的形式暴露出来时,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是:我国政府应该怎样从国家宏观层面上制定并实施一系列政治上可行、经济上有效的政策措施,来对贸易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贸易与环境理论研究现状
(一)国际贸易对环境的影响

有关自由贸易对环境的影响,对这类问题的探讨开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具有开创性的是 Grossman 和 Krueger(1991)的研究,他们将国际贸易对环境的影响分解为三个方面:一是规模效应,指自由贸易扩大了经济活动的规模,加重了环境污染,即贸易对环境的规模效应为负;二是结构效应,指贸易促进了专业化分工,使一国的产业结构与其比较优势相适应,其正负取决于该国比较优势偏向“清洁生产”或相反;三是技术效应,指贸易引致的清洁技术促进清洁生产与环境改善,所以一般被认为是正的。基于贸易对环境三个影响效应的研究思路,Selden 和 Song(1994),Grossman 和 Krueger(1995)进一步研究发现,当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贸易对环境规模效应的负面影响可以被结构、技术效应的正面积极作用所抵消甚至超过,即一国的收入与环境污染的关系类似于 Simon Kuznet(1955)提出的收入水平与收入分配的不平衡程度呈现出的倒 U 型趋势,这就是所谓的“环境库兹涅兹曲线(EKC)”,它表明自由的国际贸易在长期来看有助于环境问题的改善。

Antweiler、Copeland 和 Taylor(2001)的研究是探讨国际贸易与环境污染问题的经典文献,他们利用全球环境监测系统(GEMS)数据库并选用 1971-1996年间 44 个国家的 108 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贸易开放度与二氧化硫排放强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贸易自由化在长期有益于环境保护,但在短期对环境是有负面作用。在 ACT(2001)研究的基础之上,更多的国内外学者利用通过采用不同层面的数据与不同的研究对象,运用各种计量方法对贸易对环境的影响问题进行实证分析。Cole 和 Elliott(2003)选用不同的污染变量针对贸易的环境效应进行检验,即化学需氧量、氮氧化物、二氧化碳、二氧化硫这四种污染物的人均排放量。通过研究,他们得出以下结论:1、贸易开放会促进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的人均排放,这与 ACT(2001)的研究结果不相一致。2、贸易自由化对化学需氧量的作用是负向的 3、二氧化硫受贸易自由化的作用方向不明确。彭水军和包群(2006)基于 1996-2002 年这一时间内的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能够体现固体物排放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的六类污染指标与宏观经济增长的联系,最终他们发现污染指标和计量方案的选取可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环境库兹涅茨倒 U 型曲线的验证结果。
......................

第二章 中国环境污染现状分析与产业分类

第一节 中国环境污染现状分析
一、总体污染状况

自改革开放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经济一直都持续着高速增长的态势,国民经济总值与其他各种重要经济指标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显著提升。但是,与中国飞速的经济发展相伴而来的是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给全国的自然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诸多的实践经验表明,这种以牺牲环境的巨大代价换得的经济增长终究是不可持续的,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摆在中国政府、专家、学者面前的重大研究课题。鉴于中国目前环境污染控制以水污染中的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排放量和大气污染中的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为主,

为此以这四种污染物的排放量作为环境污染的度量指标,对环境污染总体情况进行分析。

表 2.1 列出了 2004-2014 年主要污染物的排放统计。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在这期间下降趋势比较稳定,只有氨氮在 2010、2011 年出现微小的上升幅度,而后又直接下降到了比以前更低的排放水平。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在 2004-2010 年之间则出现不规律的、先升后降的浮动,于 2011-2014 年才表现为稳定下降。这可能是由于近十年来脱硫设备的大规模采用与整个工业脱硫体系的完善使得我国的二氧化硫减排量愈加稳定的增多。氮氧化物是十二五规划后新加入的减排约束性指标,由于近些年国家一直在努力淘汰落后产能,淘汰黄标车,进行油品升级等等,这些重要举措均使得氮氧化物排放量稳定下降。

.........................

第二节 污染排放的产业分类
一、分类依据
为界定本文研究的污染规避视角下的出口产业结构优化,需要指出国民经济的哪些行业为污染型产业,哪些行业为非污染型产业,然后通过模拟政策或政策组合的实施对污染型产业的出口额占比及主要环境、经济指标的影响,找到能够优化出口产业结构的路径。
对于污染型与非污染型产业的划分,我们有两类依据:
1、《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
2010 年 9 月 14 日环境保护部公布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征求意见稿)显示,把火电、钢铁、水泥、电解铝、煤炭、冶金、化工、石化、建材、造纸、酿造、制药、发酵、纺织、制革和采矿业等 16 类行业列为重污染行业。并命令此类上市公司应当发布年度环境报告,定期披露污染物排放情况、环境守法、环境管理等方面的环境信息。
2、按污染排放强度划分:
在上一节对各产业污染现状的分析中,我们得到一个有助于污染产业划分的结果,即采掘业、食品和烟草业、纺织服装业、造纸印刷业、石油冶炼业、化学工业、非金属制品业、金属冶炼加工业、能源工业这 9 大产业的污染排放强度相对比较高,而其他产业的污染排放强度较低或微不足道。所以按照产业的污染排放强度,可以设定这 9 大产业为污染型产业,其他产业为非污染产业。
..........................

第三章 出口产业结构优化的贸易与环境政策 CGE 模型构建 .......... 20
第一节 贸易、环境政策协调的 CGE 模型基本原理与方程设定 .................... 20
一、CGE 模型基本原理 ........................ 20
二、CGE 模型方程设定 ...................... 20
第四章 贸易与环境政策模拟与结果分析 .......... 41
第一节 贸易政策模拟 .................... 41
一、对宏观经济及污染排放的影响 ................... 41
二、对出口产业结构的影响 ..................... 42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50
第一节 结论 ....................... 50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50

第四章 贸易与环境政策模拟与结果分析

第一节 贸易政策模拟
一、对宏观经济及污染排放的影响

表 4.1 给出了 R&D 补贴率的变化对宏观经济指标及环境指标的影响,从表中结果可知,当政府对研发活动的补贴力度越来越大时,我国 GDP、总出口、总进口、居民收入均有增加,其中总出口的增加最为显著,补贴率为 1%时,总出口增加 0.186%,补贴率为 5%时,总出口增加 0.996%。这是因为 R&D 补贴降低了技术专利要素投入的成本,促进要素之间的相互替代,R&D 投入增加,复合要素投入价格 PVA 的价格降低,这又促进了要素投入对中间投入的替代。而收入效应使得要素投入和中间投入增加,最终总产出增加,要素收入增加,产品价格的下降也会增加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提高国内需求从而增加进口。但是由于产出增加,各项污染物也出现了细微的增加,四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各自的增加率在 R&D 补贴率为 1%时均在 0.05%左右,而在补贴率为 5%时均在 0.25%左右,虽然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并不明显,但这也是需要我们去规避的。

.......................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结论

本文基于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将 R&D 补贴看作是一种贸易政策进行政策模拟分析,构建了一个包含环境税收与 R&D 补贴在内的贸易与环境政策 CGE模型,先利用方程对每一单一经济部门进行描述,再组建一个联立的方程组将它们相互联系成为一个整体,在闭合规则的选取上选择最为常用的新古典方法;通过收集《中国投入产出表 2012》、《中国统计年鉴 2013》、《中国环境统计年鉴 2013》等数据,编制了适合于本文 CGE 模型的 2012 年中国社会核算矩阵;最后在构建完整的 CGE 模型之前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对各种弹性系数进行外生设定,然后使用通用代数建模软件对本研究中的各种情境方案进行模拟分析,得出结果。结果表明环境税政策与 R&D 补贴政策的协调作用能够降低污染产业出口在总出口中所占比例,从而优化中国的出口产业结构,且可以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这说明这样的政策组合有助于中国目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生产侧调节产业结构,激发企业创新性行为,逐步优化出口产业结构,降低污染排放,促使中国经济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使中国真正可以由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迈进,发展绿色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