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实际利用外资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门槛效应国际贸易分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5545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国际贸易论文,本文以投资发展阶段理论为依托,借助其他重要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并与我国双向投资现状相结合,运用Hansen的门槛面板模型对中国2003-2016年各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选取地区出口总额、政府支持、研发支出为控制变量。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自1978年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这一成就可以归功于我国始终坚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始终坚持对外开放以及始终大力发展对外经贸。当今,经济全球化已然成为大势所趋,国际投资越来越在国际舞台中扮演起重要的角色,中国的经济想要持续健康发展,就应该给予双向投资更多的重视。纵观改革开放的40年,我国已由之前局部性、渐进式的不彻底的开放转变为了全方位、推进式的更为彻底的开放。尤其是2002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实际利用外资OFDI)增速更为显著,2002-2016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流量规模的年平均增速达9%.2016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1260亿美元,“引进来”对増加国内投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增进市场竞争活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时,中国的经济想要进一步发展不可能独立进行,在经济、生产全球化的大时代背景要求我国积极响应国际合作、主动加入到国际合作中去。我国政府为了能使我国积极地参与到国际合作中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走出去”发展战略。2002年以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水平与日倶增,增幅之大,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横向对比我国实际利用外资与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在早前,实际利用外资远超对外直接投资,但由于近年来,对外直接投资的快速增长,2015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已超过实际利用外资水平,我国首次成为资本的净输出国。2016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仍然增长显著,流量高达1961.5亿美元,增幅为37.4%。积极落实“走出去”发展战略,大力提升我国的对外投资水平不仅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还可以实现社会稳定和谐的政治目标,因为通过对外开放,可以有效地“稳定经济增长、调节产业结构”。
.......................

1.2文献综述
1.2.1关于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研究
对外直接投资这一经济现象最初是在发达国家开始出现并逐渐成为国际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经济现象。
(1)经典的对外投资理论
孟醒、董有德通过实证检验得出:我国在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时,产生较大影响的因素会发生变化,在对发达国家的投资中,赋税等影响比较显著,而在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中,经济发展水平则起到较为关键的作用,于超、葛和平基于2003-200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短期内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对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并不产生影响,但是较长期间内二者关系密切。
出口总额、制度因素以及研发支出普遍受到学者们的关注,且有大量的研究表明以上三个因素的水平将会对一国对外直接投资产生直接影响因而,也为本文控制变量的选取提供了依据。
在实证上,协整分析被广泛应用于对二者关系的分析中。万丽娟等通过协整分析得出:二者之间相互关联,但二者之间并非长期均衡关系;而肖光恩同样利用协整技术则得出了与万丽娟不同的结论,通过肖光恩的检验,实际利用外资与对外直接投资之间具备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李洪英选取1982-2013年我国双向投资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认为在此期间,二者的结果发生过变化,并存在三个阶段的协整关系的结论。
在近年来,对于实际利用外资影响对外投资研宄的热度有增无减。余泳泽通过实证检验证实了在利用外资的过程中可能存在技术溢出效应,正向的技术溢出将会对对外直接投资产生促进。杨校美的实证结果显示实际利用外资能显著地正向促进新兴经济体的对外直接投资水平。聂飞、刘海云、毛海欧试图探求利用外资产生的示范效应将如何传导最终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带动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能力的提高,经实证分析,得出了实际利用外资带来示范效应并最终提升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能力的路径。余官胜、都斌通过实证检验得出当外商直接投资规模较小时会减少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

第2章理论基础

2.1投资发展阶段理论
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各国的经贸活动开始不仅仅局限在国内,国际投资频频发生,导致了相关学者们对对外直接投资的研宄愈加重视,并相继提出了相关投资理论加以支撑。本文在写作的过程正是在先前学者提出的经典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为基础上进行的,同时,由于本文在因变量与自变量界定的过程中以及实证分析和结论部分将以投资发展阶段为依托,所以在这一小结将详细地介绍投资发展阶段理论。
2.1.1投投资发展阶段理论的具体内容
根据邓宁的EDP理论及其拓展,可以通过一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不同将该国的对外挣投资划分为五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具体表现如下:第一阶段一一起步阶段。在这一时期,该国的经济处于萌芽水平,未能融入到全球经济之中,基本不具备吸引外国企业在国内投资的能力,更加缺乏对外进行投资的能力,因而,在这个时期,净对外直接投资为负,且接近于零;第二阶段一一初级阶段,在这一时期,该国的经济水平相较于上一时期有所提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有所增长,也已经具备了吸引外资的能力,实际利用外资水平在这一时期高速增长。虽然在这一时期,一国也具备了一定的对外直接投资的能力,但总体而言能力较弱,总额仍然较低,且增幅不大。净对外直接投资在这一时期为不断增加的负值;第三阶段一一发展阶段,在这一时期,该国经济发展迅猛,已经较好地融入到全球经济当中,对外直接投资高速增长,在总额上逐渐缩小与利用外资之间的差距。在这一阶段,净对外直接投资为绝对值不断减小的负值;第四阶段一一成熟时期,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在这一时期,一国以及具备了很强的对外直接投资能力,且从数值上看超过了该国利用外资额。净对外投资转为正值且不断扩大;第五阶段一稳定阶段,在这一阶段,该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以及实际利用外资水平都趋于稳定,数值相近,对外净投资先下降趋近于零,随后在水平线上下波动,如图2.1

.........................

2.2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机制
当前较多权威学者从理论层面分析分析了IFDI影响OFDI的机制,通过对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的汇总,梳理出了四个重要机制。这四个机制分别是:溢出效应、资本效应、人力资本效应和劳动工资效应。
由于本文的结论及政策建议部分主要结合溢出效应以及资本效应,因而,在这一部分,详细介绍溢出效应和资本效应。
2.2.1溢出效应
溢出效应是指当外商直接投资流入东道国时,不仅仅会对活动本身有所影响,也会对东道国的社会、经济、企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跨国公司相较于东道国的企业大多具备更加高精尖的技术、更为合理的经营模式以及更为丰富的市场经验,这样的企业进入东道国,势必会引发东道国企业技术与经营管理模式的改变。
根据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内和产业间产生的不同影响将其的溢出效应划分为水平溢出效应和垂直溢出效应。产业内的溢出效应被称为水平溢出效应,水平溢出效应的产生可以归为以下三点:第一,由于跨国公司普遍具备先进的技术,跨国公司进入东道国行业后,会引起该行业内部更为激烈的竞争,增大了东道国内的竞争激烈程度,东道国国内企业为了生存就必须加强内部创新、优化企业管理模式,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第二,跨国公司进入后,其更为合理的经营模式必将受到东道国企业的重视,东道国企业可能通过学习或者模仿的方式借鉴跨国公司的先进理念,使得本公司的经营管理更为有序合理;第三,跨国公司进入后,必定会有人才的进入与退出,跨国公司与东道国本土企业间将发生人才的交互,这种人才流动同样会对东道国企业的发展带来促进。产业间的溢出效应被称为垂直溢出效应,主要是指,当跨国公司进入东道国时,影响其本身所在行业的同时响,也可能会对该产业的上游产业、下游产业产生一定影响。
......................
第3章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与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分析.............16
3.1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历程与特点............16
3.1.1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阶段............16
3.1.2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17
第4章外商直接投资对对外直接投资影响的实证分析...........23
4.1模型简介与模型设定............23
4.1.1门槛效应.............23
4.1.2门槛面板模型简介与设定.............23
第5章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34
5.1研究结论...............34
5.1.1IFDI影响OFDI的程度在不同区间内有所差异..........34
5.1.2IFDI影响OFDI在不同区间产生差异的原因...........35

第4章外商直接投资对对外直接投资影响的实证分析

4.1模型简介与模型设定
4.1.1门槛效应
“门槛效应”是指,当一个经济参数数值变化到达一定程度时,将对另一个参数造成突变性的影响,其临界值被称为门槛值。可以说,实际利用外资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效果可能有一个或几个的关键点,根据该地区相应的初始条件判别该地区的实际利用外资水平是否达到这些关键点,进而分析在该地区实际利用外资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效果。
—般的线性效应认为存在一定误区,经济变量在实际数据生成过程中存在非线性的结构变化,忽略经济变量之间的这种非线性关系而直接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很可能会得出错误的结论。而非线性的门槛效应在分析实际利用外资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效果可能会找到一个或几个的关键点,根据该地区相应的初始条件判别该地区的实际利用外资水平是否达到这些关键点,进而分析在该地区实际利用外资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效果认为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
....................

结论
通过实证检验,得出以下结论:
(1)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起步较晚、前期发展比较缓慢,明显落后于利用外资,但由于2005年以来的稳定高速增长,我国利用外资与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由严重失衡到渐趋平衡发展。在区域分布方面,对外投资水平较高的省市区在实际利用外资方面的排名也较为靠前,实际利用外资排名前十位的省市区中有八个省市区在对外直接投资排名中居前十位,双向投资前十位省市区大致重合。
(2)与此同时,在实证过程中,经检验出口规模、政府支持以及研发投入水平都将对OFDI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出口规模、政府支持以及研发投入水平的提高都将对OFDI产生促进作用,影响系数分别为0.233、1.354、0.455,其中政府支持的影响程度更为明显。
(3)结合实证分析结果,我们可以通过利用外资的正向溢出效应、技术的逆向溢出效应、政府的政策支持等方式进一步推进双向投资健康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