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老年群体视角的银行个人理财服务探讨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8277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笔者认为老龄化是一个动态且漫长的过程,对社会各层面影响较为深刻,而影响商业银行经营的政策、监管等环境也在不断动态变化,商业银行在进行老年客群的产品研发及服务时,其必须要随时关注老年客群市场的动态,关注跟踪并全面了解老年人群真实的需求变化,提高对理财市场老年人需求的敏锐性,并学习其他金融机构的成功经验和优秀的做法,在理财服务的过程中时时刻刻保持创新,及时研发出适应群体需求的产品和提升服务质量,提升自身机构在老年理财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来稳步实现自身的零售转型和机构发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老年人在社会总人口中所占比例逐渐提高的动态趋势即是人口老龄化,老龄化趋势也可以概括为人口的平均年龄不断提高的社会人口现象。1982 年,在维也纳举办的联合国老龄问题世界大会上,联合国界定 60 岁及以上的人可称之为老年人,并且认为当某个国家或者地区中 60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比重超过 10%,或者 65 岁及以上的人占比达到 7%及以上,那么该国家或者该地区即可以视为进入了老龄化社会①。据此,依据我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00年),21 年前我国的老年人占比就已经超过了 10%,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拉近时间轴来看,截至前年 2018 年,我国的老年总人口已经超过 2.49亿,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了 17.90%②。据最近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截至 2020 年底,我国的老年人为 2.64 亿,比预测的 2.5 亿还多 1600 多万,占全国人口比重达到 18.7%。并且,根据权威机构的预计,预测 2025 年,我国老年人将突破 3 亿关口,届时我国也将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③。
显然,老龄化已经是我国当下及未来人口结构的长期现象,在此大背景下,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经济环境里,老龄化不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挑战,也给参与市场的主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几十年的高速稳定发展,我国居民的个人财富实现了跨越式的积累,特别是当代的老年人,作为改革开放和国家保障制度逐渐健全完善的双重受益群体,其可支配的财富数目惊人。因此,作为手握“巨资”的老年群体,对个人财产保值增值的理财需求逐步显现并且与日俱增。但是,面对突如其来的老龄化进程,作为提供理财产品和理财服务主力军的商业银行,在面对手握“巨资”的大爷大妈们,其并没有提供良好的有针对性的服务。在现有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服务中,并没有成体系地针对老年群体开发的理财产品和相应的服务模式,因此,银行理财市场上普遍存在着服务方式简单粗暴、原始单一、产品线匮乏等现象,使得老年群体的理财需求没有得到有效的释放。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欧美发达国家在上世纪 50-90 年代进行老龄化问题的研究上取得飞速发展,该领域的理论和研究成果逐步开花结果,结合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趋势对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机构的验证性结合起来的研究,随之,形成了系统的、新型的基于老龄化北京的老年金融服务理论体系。
(1)关于老龄化对金融机构发展趋势影响方面的研究
D'Arista(2006)通过基于对传统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存储方面的业务和老年人的养老基金以及共同基金业务交叉验证,得到在经济高度发展下的人口老龄化趋势下,传统的储蓄业务会被逐渐取代,而养老理财服务将会全面兴起。另一方面,Horioka, Wan(2007)基于对居民储蓄率与老年人被抚养状况的影响因素研究,他的研究指出,无后顾之忧的老年人更倾向于有储蓄和理财服务方面的需求,金融机构在产品方面应着重关注此类人群。Jessica Lindbergh 等(2011)在 D'Arista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基于联合国的人口预测数据建立了生命周期模型,研究指出老龄化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趋势下能引起客户群体的具体金融需求方面的趋势性变化,进一步研究得出这种趋势性的改变体现在由年轻客群青睐的信贷类银行产品演化趋向于理财、储蓄存储等无风险及低风险的产品。
(2)关于金融机构应对老龄化趋势的研究
Modigliani (2004)依据约 40 多年的人口、储蓄等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比对分析,研究得到人口的老龄化会引起居民的储蓄率的相应提高,从侧面可以看出风险 的 厌 恶 程 度 随 着 年 龄 的 增 长 而 增 加 。 因 此 , 随 着 研 究 的 推 进 , KenDycbtwald(2006)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得出老龄化的发展带来了金融市场参与主体的随之相应变化,为商业银行的相关服务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机遇,银行为了营销服务老年客户群体,在理财产品、债券等方面进行创新。Kotler 等(2018)的研究指出,银行业金融机构在研发具体的产品时,为了应对和拥抱老龄化的趋势背景,基于老年客户群体的生理、心理、消费等特征,在策略上推出有具体迎合性的服务和营销方略,并且专业人员要深入到客群内部挖掘本质性的更深的需求①。


图 1.1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老年群体
1、老年人及城市老年群体
关于老年人的界定或者认定上,最权威的机构是世界卫生组织(WHO),该机构把发展中国家的 60 岁以上的人认为是老年人,发达国家是 65 岁。但是,在一些国家或者某些地区,拥有孙辈的人即可被认为是老年人,但在其他地区,工作退休了就是老年人。由于我国社会的具体国情和地区情况,一般情况下男性达到 60 岁即不再工作进入退休状态。所以,根据实际国情我国可认为 60 岁及以上的人为老年人,本文指的老年群体即 60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组成的群体。在城市地区,老年人基本为企事业退休人员,该类人群已经基本完成资本积累,资产较为稳定,投资理财意识较强。
2、老年群体的特点
(1)老年群体初始表现谨慎小心。总体上讲,老年群体在投资经验上显得不足,但在他们漫长的人生经历中“踩过的坑”较多,因此,在金融机构购买理财产品进行投资时,常常会货比三家,通过走访和比较各家银行机构的产品,他们的理财投资行为表现的非常的小心翼翼。
(2)老年群体心理波动小。当老年人在长期的生活过程和消费及投资过程中,他们就从开始的谨慎变得盲目自信起来,一旦认可某种产品或服务,会逐渐形成稳固不变的投资和购买习惯,“认死理”起来并难以将其轻易改变。
(3)老年群体喜欢算计,爱占便宜求实惠。老年人比较注重看得见的实惠,他们理财投资的出发点以方便、安全可靠、实惠看得见为主。老年群体在“小恩小惠”上比较在意、很会算计。
......................

第二节 金融学理论基础
在这五个生命周期,个人会对自己的消费、储蓄、投资等行为进行规划,即考虑到工作和退休时间等因素来综合评判个人和家庭的当前及未来现金流,个人应当合理规划个人及家庭的储蓄、投资和消费状况,以保证在完整的人生过程中保持相对稳定的现金流,达成整个人生过程中的资源最优组合。
瑞士联合银行(UBS)依据生命周期理论的核心观点给不同年龄段的客户规划了不同的投资理财产品组合,具体组合如表 2.1 所示:


表 2.1 不同年龄顾客的理财产品

生命周期理论的在本质上是经济效用最大化原则的体现,就是根据不同的人生阶段的差异需求制定合理的理财投资方案。在不同的生命阶段,个人及家庭根据不同投资产品在收益性、风险性、流动性等方面具备的不同特征进行具有差异化的投资组合来满足一生的差异化需求。生命周期理论通过规划调整人生不同时期的理财方案,来达到人一生中具有平滑的消费跨期配置的目标。
..........................

第三章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服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6
第一节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服务发展概述..............................16
一、个人理财服务发展历程.................................16
二、个人理财服务发展现状..................................17
第四章 城市老年群体理财需求调研分析................................25
第一节 问卷的调研过程...............................25
一、调研问卷的设计....................................25
二、调研对象与调研方式................................26
第五章 商业银行在城市老年群体理财服务上的探索及建议....... 38
第一节 转变经营服务的重心...............................38
一、业务结构的转变...............................38
二、客户结构的转变..............................38

第五章 商业银行在城市老年群体理财服务上的探索及建议

第一节 转变经营服务的重心
通过前面的章节可以看到,商业银行重视并发展老年客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老年客户对银行零售业务的贡献突出。一方面,随着我国逐渐步入深度老龄化,老年群体的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由于多样化、人性化服务的欠缺,老年人的理财需求潜力被压抑,大量老年人的巨大理财投资潜力是不容小觑的。但是,现如今的商业银行却存在着对老年客户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没有真正意义上重视老年客群的发展。因此,商业银行在未来的经营中,必须及时调整客户发展战略,顺应老龄化社会发展的趋势,把老年客户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上。
一、业务结构的转变
商业银行在老年群体的服务上,业务结构的转变主要体现在压降银行经营收入中的存贷业务比重,相反地提高以理财、财富管理、咨询等组成的中间业务的比例。多年来,存贷业务一直都是银行的主营业务,重要地位是无法撼动。然而,随着国家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和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群的数量规模越来越大,银行的客户结构在慢慢地产生变化。由于老年客户比例的大幅增加,传统的以存贷为主的业务结构也逐渐受到较大的挑战。对比国外商业银行的经营数据,银行中间业务指标的好坏是衡量一家银行机构在经营水平、服务水平、职员素质和社会形象良好与否的重要参照。因此,在我国老龄化大趋势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在业务结构方面的转型便是紧要且迫切的事情,商业银行理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不断提升中间业务的营收比例,积极拥抱变化,顺时顺势地调整产品结构和服务侧重点,实现银行在业务结构上的主动转型。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人口老龄化在当下及未来的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都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当前的老龄化现状、老年群体的总规模的急剧增长对政府及社会投资、社会消费和技术进步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而不可逆的持续影响,具有金融业核心地位的商业银行也无法避免地受到巨大的影响。本文研究的基本结论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在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客户群体随之产生新的变化,该变化影响着银行的业务架构、产品研发、服务模式等,老年人的资产积累为银行的个人理财服务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我国的国情使得老年客户群体有着强烈的投资理财需求,这些高净值的老年人将是商业银行未来一个时期理财业务发展的主要增长点。
第二,养老理财大有可为,市场前景广阔。养老金融事业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不仅与现在的老年人群有直接关系,更关乎到年轻群体的未来。商业银行应抓住社会发展的红利,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积极投身到养老金融事业中来,在战略上重视老龄化大背景下发展老年客户群体的必要性,在策略上找准业务增长的着力点。
第三,文章以城市老年群体为视角,调研分析了老年群体真实的理财需求行为,指出了商业银行为了抢占老年客户市场,更好挖掘老年客群的潜力,抢抓市场机遇,在安全性为主的前提下,需要通过转变经营理念,提高理财服务水平,创新专属理财产品,利用场景模式等赢得老龄化的发展红利。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