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要素利用对粮食增产和环境影响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32190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第一章导论


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粮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第一需要,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基础和区域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国家粮食生产能力的稳定不但关系到国民生存问题,还关系到国家生存发展和国际地位(康嘉,2010)。中国人口众多、农业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影响较大,保障粮食安全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我国始终将粮食视为国民经济发展全局中的特殊商品和战略物资。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中国始终将粮食安全问题视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将不断增强粮食自给能力作为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战略选择,对国内粮食自给提出较高要求。《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提出,到2020年人均粮食需求量不低于395千克,粮食自给率稳定在95%以上;《全国种植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5年)》中提出要确保粮食基本自给,需要立足国内实现基本自给、确保粮食自给率95%以上;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在农业对外依存度提高的形式下,我国需要毫不放松粮食生产来保障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可见,我国始终高度重视国家粮食安全,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近年来,我国粮食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尤其是2004年以后,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反哺农业”政策,有效地加快了中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转型,促进了国内农业和农村快速发展,确保农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仍然显著(肖卫,2013;盛来运,2014)。随着中国城镇化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经营与市场接轨、农业科技创新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形势己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2004年到2014年,我国粮食产量实现连增”,粮食产量年均增长率达到2.52%,实现了主要粮食作物基本自给目标;在201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7亿吨,其中以小麦、玉米、水稻为主的谷物产量为5.57亿吨,谷物自给率达到96.6%。虽然我国在粮食生产上取得了很大成功,但我国保障粮食安全上仍然面临着来自不断增长的粮食消费需求和粮食生产环境压力等诸多约束。我们不但要重视粮食供给数量保障,也要绷紧粮食生产对生态环境影响这根弦。
……….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由于本研究主要是在生态环境约束条件下研究我国粮食安全问题,重点需要考虑我国生态环境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以及我国生态环境受到怎样的约束问题,所以本研宄拟对国内外粮食安全问题、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问题的关系、农户生产行为、生态环境污染经济学评价以及国家粮食政策等方面研究的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以为本研究提供重要的研宄基础和理论依据。虽然粮食安全问题在人类社会整个历史进程中的不同阶段都一直存在,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爆发的全世界范围内的粮食供给危机,才开始成为世界各国和社会关注和研宄的焦点,成为国家核心政策目标。从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的评判标准来看,因不同时期世界各国农业基础条件和粮食需求数量存在较大差异,所面临的粮食安全问题的性质、类型和严重程度上存在差异,所以国内外理论界和决策部门对粮食安全的衡量尚无统一标准(朱泽,1997)。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1974年的世界粮食大会上,以保证人类基本生存权和生活权为出发点,最早提出粮食安全问题的概念,指出粮食安全是“保证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随着对全球粮食安全问题认识深入,不同机构根据自身工作特点对于粮食安全的定义又有所改变,如1983年世界粮食安全委员会从最终实现目标的角度,将粮食安全概念定义为“确保所有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所需要的基本粮食”;1992年国际营养大会从营养角度将粮食安全定义为“在任何时候人人都可以获得安全营养的食物来维持健康的能动生活”;2001年世界粮食安全委员会再次提出粮食安全新的定义“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富有营养和安全的粮食”。
……..


第二章中国粮食安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2.1中国粮食产量与粮食自给率变化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粮食生产和消费大国,粮食生产一直是关系到中国社会经济稳定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产业。保障粮食安全是中国的一项根本国策,中国人的饭碗需要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中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是“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粮食自给率是衡量一个国家粮食安全水平的重要指标,保障粮食高自给率是中国粮食安全的具体目标。目前国际上对粮食安全还没有统一定义,中国对粮食安全的衡量方式也与国际上其他国家存在一些差异。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对食物的定义中,粮食包括小麦、玉米、水稻、大豆、高粱等多种作物,而中国“粮食安全”的概述中,通常仅指以小麦、玉米、水稻这三大作物为主的谷物类粮食,其产量一般占到中国粮食产量的85%左右。正是因为在粮食包含种类有差异,所以部分学者计算的中国粮食自给率水平存在差异。中国的粮食自给率始终处于是动态变化中。首先,中国粮食供需形势总体上表现为供给虽有潜力,但是现阶段增长难度在逐步增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生产结构在不断发生变化,工业建设、城镇化的发展导致中国农业用地逐步减少,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农业生产劳动力逐步老龄化,农村土地流转逐步兴起,自然灾害频发等因素导致主要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作物单产都不断变化。其次,中国的粮食需求在不断增长。中国人口基数大,并且每年以700?1000万的速度增长,基本口粮要求不断增加;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在不断变化,城市居民直接粮食消费在减少,但粮耗更大的动物性产品消费在不断增加,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的消费习惯也在向城市居民靠找,也促进了中国粮食需求的增长。总体来看,粮食需求随着经济发展速度加快还将有较大幅度增加,中国的粮食自给形势在长期都处于较大压力状态。
……..


2.2中国粮食生产要素投入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不断增长的历史成绩值得我们骄傲,但是我们也需要正确认识粮食不断增长背后付出的代价。从粮食产量与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关系来看,中国过去粮食生产主要采取“高投入-高产出”的生产方式,粮食高产出对农业生产资料高投入的依赖性不断增大。主要表现为中国农业生产中化肥、水、农药、农用薄膜、农用柴油用量不断增加,其中主要是用在了粮食生产当中。同时,随着农业生产要素使用量不断增加,生产要素利用效率却在下降。中国在粮食生产中化肥投入迅速增加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且其在粮食生产过程中逐步替代了农家肥成为主要肥料投入品。从图2-1和2-3中可以看出,随着粮食产量的提高,中国农业化肥施用量也在不断增加。从1978年的884.0万吨上升为2013年的5911.9万吨,增长了 5.69倍;从1978年以来中国农用化肥用量的年均增长率为5.58%,远超过同期粮食产量1.96%的年均增长率。全国农作物单位播种面积施肥量则由1978年的3.93千克/亩增长至2013年的23.94千克/亩,增长了 5.09倍;从1978年以来全国农作物单位播种面积施肥量的年均增长率为5.30%,也远超过同期粮食产量的年均增长率。
………


第三章农户粮食生产及要素利用变化..........35
3.1五年来农户粮食生产变化..........35
3.2五年来农户粮食产量变化..........42
3.3五年来农户粮食生产要素技术效率变化..........44
3.4本章小结..........49
第四章环境内生条件下施肥对粮食产量的影响..........50
4.1环境内生化条件下的化肥投入与粮食生产..........50
4.2环境内生化条件下粮食生产的实证分析..........52
4.3本章小结..........55
第五章农户化肥利用的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57
5.1外部市场对农户化肥利用的影响..........57
5.2 土地经营规模对农户化肥利用的影响..........58
5.3农户认知对化肥合理利用的影响..........62
5.4提高农户化肥合理利用的措施..........68
5.5本章小结..........69


第七章农户对施肥要素替代以实现环境保护问题的分析


7.1农户选择施用有机肥方式的实证分析
有机肥是我国粮食生产中大量施用化肥之前最重要的作物养分来源,但随着化肥工业的发展和农业生产机会成本的提高,粮食农户逐渐减少了有机肥的使用。但随着我国粮食耕地长期施用化肥造成的土壤板结、酸化问题的加深,我国需要重视增加施用有机肥料产品来缓解化肥对土壤质量的损害。根据前文分析,本章建立农户选择有机肥Logit模型的因变量为农户是否有施用有机肥行为。自变量选取依据中,已有相关研究表明,在风险不确定条件下,影响农户是否施用有机肥来达到粮食产量和环境保护协调的影响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农户风险态度、农户对施肥技术、环境保护等认知水平、农户家庭资源禀賦以及是否有相应具有激励效果的政策措施等。有机肥是化肥重要的替代品。在我国粮食生产上施用有机肥已经有悠久的历史,是大面积施用化肥之前重要植物养分来源,也是增加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来源,但是以畜禽粪便为主的有机肥养分含量低、并且没有经过腐熟处理的有机肥容易含有虫卵、病菌等有害物质。农户施用有机肥的风险主要来自于有机肥养分含量不清楚、耗费人工等。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粮食生产化肥施用量迅速增加,有机肥用量则呈相反趋势。在我国耕地土壤因长期施用化肥而导致土壤有机质下降、板结增加的趋势下,农户对化肥施用对土壤质量和环境的影响的认知对其在粮食生产中选择适当施用有机肥具有重要作用。从农户认知方面,本研究拟检验农户对农业生产需不需要注重“保护环境”、“施肥过量”会不会导致土壤酸化及“施肥过量”会不会导致土壤板结三个方面认知与农户是否愿意施用有机肥之间的关系。

………


结论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改革幵放以来中国粮食不断增长旳历史成绩值得我们骄傲,但中国粮食需求量也随着人口数量增加和城镇化不断推进,粮食自给率始终是动态变动过程,粮食高自给率始终是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战略目标。中国虽然国土面积大,但可供利用的耕地资源有限,人地矛盾问题突出。人均耕地数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土地单位面积产量与世界发达国家或世界农业发达国家相比处于劣势;沙漠化、水土流失等自然因素不断侵烛着有限耕地资源,并且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土地搏荒、城市扩张占用农业用地也导致大量优质耕地无法使用,我国人地矛盾问题越来越尖锐。农业生产中一些不当行为也导致我国耕地资源质量正在下降,其中化肥过度使用、滥用就是导致土壤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在对粮食增产目标不断追求下,农户过度注重粮食产量的提高,不断通过增加化肥用量的方式来促进粮食增产,而忽视化肥投入对粮食、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中国是世界上多种生产要素使用量最多的国家,要素用量增长率远超过同期粮食产量增长率,但要素利用率都较低,大部分研宄认为中国粮食作物要素利用率都在20%~40%之间,不仅是农业生产资源的浪费,而且对生态环境带来较大风险。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要素来提高粮食产量,导致大量化学元素、重金属残留在土壤中,超过了土壤本身的自净能力,破坏了土壤结构。化肥虽然是粮食生产中作物养分的重要来源,为我国粮食产量不断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化肥不合理施用己经成为我国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是农田土壤污染的重要来源。我们必须要正确认识粮食不断增长背后付出的环境代价。
............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