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
1.1.1研究背景
2010年国家企业所得税税收总额为12843亿元,国家财政收入总额为83080亿元2,依据上述数据计算得出:企业缴纳的所得税总额仅占国家财政收入总额的15.46%,其并不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尽管如此,一家企业实际承载税收负荷的强度则直接制约着企业的运营潜力,束缚着企业的拓展空间。所以,税收负担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毫无疑问地具有不可比拟的重要作用。
西方发达国家以有效税率作为税收负担的替代计量工具,广泛应用于制定税法、税收政策以及检验税收实践工作,其理论日益成熟。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Siegfried最早对采矿行业和生产行业的税收负担综合进行了研究,选用平均有效税率度量了诸行业各部门的年度平均税收负担水平3;Stichney和McGeea982)在Siegfried的探究基础上,进一步归纳考察了基于不同测定方法得出的有效税率与企业规模、有效税率与资本密集程度、有效税率与国外经营程度、有效税率与涉及自然资源、有效税率与负债程度之间的关系是否存在差异。选择国内和国外,其他州和本州企业应缴所得税同调整时间性差异后的税前账面收益二者之间的比值作为各自的有效税率进行测量,结果表明资本密集程度高并且涉及自然资源的行业,其有效税率与资产负债率呈现负相关,与企业规模、国外经营程度呈现无相关性1。Zi瞧ernian(1983)研究了平均有效税率与企业规模、行业分类之间的关系,选取连续35年的样本数据,以规模为标准将企业划分为四类测算平均有效税率,结果显示在石油行业有效税率与企业规模呈现显著正相关;Shevlin和Sue Porter(1992)运用回归模型对税制改革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的效果进行了广泛分析评价。通过对两家实力相差悬殊的企业在改革前和改革后有效税率进行分析参照,得出的结果表明:改革前小企业承担的税收负担高于大企业,改革后双方所承担的税收负担水平无突出差异。据此提出世界范围内的税制改革是合理积极的观点6; Kern和Morris(1992)将八十年代几次重大税法改革作为有效税率的影响因素作为研究前提,通过直接复制前人的研究程序作为研究方式,获取结论:在八十年代中期,企业的有效税率与企业规模等变量之间的关系并没有明显变化,并且在除石油行业外的更多行业里证实了 Zimmerman的“规模影响”理论。
中国同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制度存在本质区别,决定了其政府履行行政职能的立场截然不同,因而对税收负担的界定标准必然相异。就现阶段而言,无论在宏观综合国力方面还是在微观企业实力方面,中国显然同发达国家存在着差距。鉴于独具一格的历史国情,国内对税收负担的研究起步颇晚。王防(1999)使用年平均有效税率作为税收负担的替代工具,整体上评价了国内企业的税收负担水平。依据有效税率低于名义税率的测算结果得出国内中小企业税收负担合理的结论、樊丽明(2000)完成国外税收实践理论的综合诉述,并阐析了税收调控的重要意义;杨之刚、丁琳、吴彬珍(2000)从行业和投资方式角度探讨了全行业整体的税收负担水平,得出资本构成与增值税有效税率呈现正相关的结论9。李艳西(2001)总结了内外资企业税收优惠的相关政策,得出政策中优惠层次过密、实践中行政干预不公平的结论。此外,王延明(2002)、陈晓(2003)、钱蔑、李筱强(2003)等学者相继以政府效率和企业利益为出发点,对税收负担展开研究,延续至今。
1.1.2研究目的
西方发达国家对税收负担的研究是循序渐进的,每种观点都不断拓展研究层面,运用严密的实证分析确保理论更有说服力。研究过程有理有据,研究成果具有规范性和体系性。理论上广泛指导经济活动,实证上进入到量化阶段,整个系统円益完善,使税收负担在国家经济活动中充分发挥其调节作用。国内研究则表现为:理论发展迅速,综述层面覆盖广泛,实证研究虽然在近年来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相形理论之下仍颇为不足。实证的欠缺直接影响理论根基的稳固性,使其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丧失权威性。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更需要充分的实证检验为税收负担理论提供鲜明的客观依据。基于此目的,论文选择从企业特征
第二章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2. 1税收负担
美国当地流传着一句人尽皆知的俗语:“死亡和纳税,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两件事,也是唯一不可避免的事。”“足以说明税收行为贯穿于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始终,其地位非同小可。
2.1.1税收负担的涵义
由于国内和国外的社会制度、经济形式存在天壤之别,相应的社会进步程度、经济发展水平也尚不可同日而语。置身这样的客观环境中,国内对宏观国家税收负担涵义的解释不仅结合了国家政策还联系了经济结构,全面而具体。然而,对于微观企业税收负担涵义的解释则多直接沿用西方先行研究的结论。
第三章企业特征与税收负担的实证分析..............21
3.1研究设计..............21
3.1.1研究假设..............21
3.1.2研究模型..............23
3.2变量及测定..............25
3.2.1自变量的定义及测定..............27
3.2.2因变量的定义及测定..............27
3.3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28
3.4实证分析及结果..............29
3.4.1描述性统计分析..............29
3.4.2相关性统计分析..............29
3.4.3多元回归分析..............30
第四章结论..............39
4.1结论..............39
4.2建议..............39
4.3局限性..............44
结论
论文通过对国内748家上市企业的有效税率进行总体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税制改革后上市公司的有效税率呈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后,上市公司平均整体税收负担下降明显。总体来说,上市公司2007-2010年各年的平均实际税负率均未超过25%,特别在2008年以后,施行新企业所得税法后,企业有效税率水平开始下降。这说明,我国税收优惠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在讨论税收负担同企业特征关系时,论文对影响上市公司所得税负担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实证结果发现,企业规模与有效税率呈现正相关,即企业规模越大,其有效税率越高,符合政治成本假说。因为上市公司规模较大者,是政府与公众的主要监督对象,因而容易背负较高的税收负担。论文还得出资产负债率不是影响上市公司有效税率的重要税盾,资产负债率较高的上市公司,并不一定拥有较低的有效税率。论文的实证结果也显示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越高有效税率越低,说明当企业的获利能力增加时,企业就会尽可能进行资本筹划规避纳税。所以,企业盈利增加的同时,税收不但没有同步增加,反而有效税率降低了。最后,分析结果验证了研发费用与企业的有效税率呈现负相关,但并不显著,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新税制的实施时间不长,运行操作程序还有待于完善和发展,但是,国家对于科研的鼓励已经显示出其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全国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教材编写组.税法.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11年版
[2]何晓蓉.《企业所得税法》的反避税问题研究.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盖地.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李晶,企业所得税疑难解答.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王红云,李蕾,企业所得税法汇算清缴操作实务.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安福仁,税收管理理论与管理战略.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期刊论文
[7]周阿立.新《企业所得税法》与新无形资产准则对上市公司研发投入的影响.税务研究,2010,8: 19-22
[8]李增幅.税率调整、税收优惠与新企业所得税法的有效性——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经济学家,2010,3: 67-72
[9]郭海宏.欧洲八国税收负担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统计与决策,2010,1: 136-138
[10]范明.企业特征与对印花税调整事件的反应——中国上市公司的分组研究.财会通讯,2009,9: 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