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单元,县域经济是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经济,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结合点[1]。为了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党的十六大首次明确提出“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县域经济也受到全国各界的关注,专家学者们开始研究县域经济,县域经济概念由陌生到逐渐被人们熟知。将县域经济发展与农产品加工业等非农产业、县域小城镇发展、扩大就业、农民增收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工作相结合,更是极大地丰富了县域经济的内涵,县域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地区综合实力的提高,更关系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统计资料显示,2010 年,全国有县级行政单位 2856 个,县域内人口(常住人口)总数约8.62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4.32%;全国县域地区生产总值达20.11万亿元,约占全国 GDP 的 50.54%,占到半壁江山[2]。由此可见,县域经济对我国国民经济的贡献日益重大。然而,在全国 2000 多个县中,基于各自的地理区位、气候条件、资源禀赋、人文历史、风俗习惯等的不同,又使得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地域差异性。县域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县域经济与中心城区相比,是“弱势群体”,这也体现为县域经济作为“客体”与中心城区的差异;但县域经济作为“主体”,县城内有农村、有城镇、有农业、有工业、有第三产业,县域经济的发展又为县的发展提供着外界无法补足的、坚实的经济基础。农业资源优势县、矿产资源优势县、城郊型县,县域经济的发展道路多种多样。
……………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外文献综述
区域发展问题历来受到经济学家们的关注,以县级区划为单位的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最基层、最基本的环节,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相对独立的基本经济单元。对于县域经济发展的研究,既包含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中,又具有着县域经济自身的特点。国外对区域经济问题的研究包含区域经济的增长问题到区域经济的发展问题,发展不仅包含增长,还包含了功能的变化(Herrick&Kingderberger,1983)[4]。从 1826 年德国经济学家杜能(J.H.V.Thunec)提出的“区位”问题,自此开始的区位理论研究包括产业、城市和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及优化的人类活动等理论;Weber(1909/1929)提出的“工业生产布局理论”,该理论是从工业区位角度研究的产业集聚问题;Mashell (1890/1916)提出产业空间集聚即地方化的原因;Romer(1986), Mills(1980),Lucas(1988)等,对于产业活动和组织中外部规模经济地方化的出现,使得加工活动中递增规模收益、大规模生产的节约,进而产生了生产自身增长的技能发展[5]。产业的集聚引致地方化增长,F.Perroux 认为经济的增长不可能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区域、部门和厂商,它是以不同的强度分散分布,在某一特定的经济空间内存在着若干经济中心或者是增长极、点,再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产生“扩散效应”,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终极影响[6]。而 Taylor和 Le Heron(1977)区别了五种促进集聚的力、以及成长到更大规模的潜力。集聚可以提供产业培育、企业家能力和有利的商业环境等(Taylor, 1980)[7-8]。最近的新制度经济学派将制度因素纳入了区域经济分析中,考察政府区域政策制定、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通过国家政策变量大小以及政策质量,对区域经济的发展绩效作出判断。
…………
2.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界定
县域经济的概念的界定,自上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研究初始,人们对县域经济的认识就有四种不同的提法,即农村经济、县级经济、县区域经济、县经济。这一时期人们对县域经济概念的认识主要是农业经济。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实践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县域经济概念内涵的认识也不断深入,县域经济是行政区域的经济有机体,县域经济就是民生经济[20]。本文对县域经济概念的界定以《中国县域经济(2002)》中的县域经济定义为基础,认为县域经济是指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市场为导向,以县级政权作为重要推动,进行资源配置优化,功能完备,县域经济是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经济。对县域经济概念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①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县域经济是具有地域特色的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因此区域经济学的很多理论、方法都可以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中应用,但是需要结合到县域的具体情况。②县域经济具有明确的区域界线和特定的地理空间。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县级的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③县域经济具有地域特色。这种地域特色与其资源禀赋、地理区位、人文历史等相关联。
……………
2.2 基本理论回顾
2.2.1 区域分工与合作理论
分工,是人们进行生产活动时的行为方式,分工是对各种社会劳动的划分和独立化的表现。马克思认为,分工“既包括部门间、企业间和企业内部分工,也包括一定生产部门固定在国家一定区域的地域分工”[6]。这里的“地域分工”,即区域分工,也称为区际分工,它是社会劳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区域分工表现为:基于区域间的差异,为了获得高收益资源配置,进行专业化生产的各区域,通过区际贸易而实现专业化利益而形成的区域经济空间组织方式。区域分工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有着密切的渊源,区域之间贸易的过程反应出区域的分工情况。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是古典经济学家针对国际分工与贸易提出的分工与贸易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是指每个区域根据区域优势生产绝对成本最低的商品;而当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其他国家生产该种产品的机会成本时,这个国家就具有该种产品的比较优势,因此,比较优势理论是区域专业化生产相对成本较低的产品。作为新古典区域分工贸易理论代表的赫克歇尔-奥林要素禀赋理论则认为,各区域生产要素的差异决定了区域分工及贸易的产生。每一个区域出口地区含有较大比例生产要素昂贵的商品,进口地区含有较大比例生产要素便宜的商品,即依据优势要素生产产品。
……………
3 重庆三峡库区县域经济差异化发展的因素分析........ 15
3.1 重庆三峡库区县域经济差异化发展的推动因素 .... 15
3.2 重庆三峡库区差异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 18
4 实证:重庆三峡库区县域经济差异化发展......... 22
4.1 重庆三峡库区县域经济差异化发展现状分析 ...... 22
4.1.1 库区县域经济总体情况 ...... 22
4.1.2 库区县域产业发展现状 ...... 22
4.1.3 库区县域投资情况 .... 22
4.2 重庆三峡库区县域经济差异化发展评价 ........ 23
4.2.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23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23
4.2.3 样本及数据的确定 .... 25
4.3 重庆库区县域经济差异化发展水平的因子分析 .... 25
5 重庆三峡库区县域经济差异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36
5.1 依托人地关系结构,走高效生态农业发展之路 .... 36
5.2 因地制宜,打造县域特色优势工业 ........ 37
5.3 增强产业间的联动性,培育区域大旅游 .... 38
5.4 完善县域城镇功能 .... 40
5 重庆三峡库区县域经济差异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5.1 依托人地关系结构,走高效生态农业发展之路
重庆三峡库区属于二元化山区人地系统,其基本格局主要为农牧混合系统、种植—养殖耦合系统、粮林结合系统。目前库区经济发展方式不断优化,但整个库区的生态环境相对比较脆弱,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也较低。而重庆库区面临着经济发展尤其是农村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完成巨额移民安置的重任,经济、生态、社会的发展,都与农业发展的方式和水平直接相关[56]。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对搞好移民安置、振兴农村经济、优化生态环境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鉴于此,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显著提高库区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产出水平以及人口承载力,显著提高非耕地利用程度和产出能力,使农业在内涵上提高层次、在外延上有效拓展,在效益上明显增进,为庞大的农村移民安置提供足够的空间,并为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缩小库区县域之间的差距提供有效的途径[57]。重庆库区许多县域具有较好的农业经济发展基础,十分有利于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首先要理清发展思路,要跳出仅仅依托本地资源发展产业的思路,时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确定生产经营领域、以市场竞争力筛选生产经营项目、按市场机制组织生产经营、以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永续利用为基础。
…………
结论
本文以重庆三峡库区县域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从重庆库区县域经济差异化发展的因素分析出发,分析了重庆库区县域经济差异化发展的推动因素、制约因素;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库区县域经济 2011 年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库区县域经济差异化发展的对策建议。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对重庆库区县域机构及差异化发展的研究首先要理清差异化的影响因素。三峡库区是一个特殊地域,其特殊性在于它既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江重要的生态环境屏障和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重庆库区面临着庞大移民安置、农村脱贫致富和生态环境建设三大艰巨任务。因此库区县域经济的发展不可直接套用一般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而应结合自身禀赋因地制宜地进行差异化发展[57]。
②重庆库区县域经济差异化发展既有极为有利的推动因素,也存在着不利的制约因素。
③差异化发展的推动因素主要有:重庆库区地域辽阔、生物资源、人文、历史景观极为丰富,拥有巨大的资源开发潜力;库区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区位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工业的支撑作用日益增强,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以及国家宏观政策和外部力量的支持。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