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朝阳区小学生课外篮球活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3577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1 绪 论


1.1选题依据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课外生活的重要内容。其自1903 年正式进入我国学校教育教学体系以来,党和国家历来对中、小学的课外体育活动体育活动都是颇为重视。早在 1951 年 7 月,国家原政务院颁布实施《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就明确规定,“在正常的体育课和晨操、课间活动外,学生每日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应当以 1-1.5 个小时为原则”。1954 年 8 月,教育部、国家体委、卫生部联合制定并由国务院批转的《关于中小学生的健康状况和改进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报告》,要求“中、小学校在保证每周两节体育课以及每天早操和课间操的基础上,还要安排好每周两次的课外体育活动并适当组织体育竞赛”。1979 年,原国家教委、体委联合发布了《中、小学生体育工作暂行规定(实行草案)》,在总则中明确了学校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指导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上世纪 80 年代,原国家教委、体委联合颁布实施的《关于开展课外体育训练,提高学校体育运动技术水平的规划》在国家政策层面上明确了“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以及“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的基本地位。而通过保证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是可以帮助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增强体质健康,是教育理论界和实务界早就达成了共识的。对此,教育部在 1982 年 6 月发出了《关于保证中小学生每天有 1 小时体育活动的通知》,明确指出“必须保证中、小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此后又于 2001 年、2005 年和 2011 年分别颁布《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的通知》、《关于落实保证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工作的意见》和《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予以强调。事实上,周恩来总理以及温家宝总理就多次强调“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并被写入了《体育法》《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全民健身条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等国家法律、法规中。
……..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如前所述,不同年龄阶段以及不同性别的学生对于课外篮球活动的参与动机、活动形式及内容等方面具有差异化的需求。因此,针对当前国内就课外篮球活动的研究成果及不足,本文选取区县一级的视角对当前研究甚少的小学课外篮球活动的开展现状为研究对象是具有较大的研究空间的。实际上,笔者在本文中选取长春市的老城区代表朝阳区作为研究样本范围,其对于吉林省乃至整个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小学课外篮球活动的开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指导性7。但是如同全国其他地区,朝阳区小学课外篮球活动的开展目前存在着,并在将来较长时间内存在着仍许多困难和问题;但是有关部门在研究解决过程中又缺乏相应的现实资料和数据,甚至并未对该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本文对于丰富课外体育和全民健身理论体系,切实有效地解决朝阳区小学课外篮球活动开展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总体来讲,本课题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预期将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重要意义:通过调查研究,对长春市朝阳区小学课外篮球活动的开展人数、活动时间、活动形式、活动内容以及组织指导等方面有一个系统、客观的了解,一方面有利于与国内其他地区小学课外篮球活动开展情况以及长春市内小学及以上的课外篮球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比较,为相关显性问题及制约因素的分析以及解决建议的探讨奠定基础,掌握宝贵的一手数据和资料,为类似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及调查对象
2.1.1 研究对象
课外篮球活动。


2.1.2 调查对象
长春市朝阳区内十所小学,包括东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小学、朝阳实验小学、朝阳学校、红旗街小学、解放大路小学、南湖小学、明德小学、西安大路小学、清华小学、宽平小学。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询或检索吉林大学图书馆以及中国知网、万方、维普、龙源等数据库,获取了 2000 年以来国内关于课外篮球活动以及长春市中小学课外体育活动的大量研究成果。在仔细阅读相关资料并进行分类和整理后,对具有代表性的论点和论据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为本文相关技术指标的确定以及研究方法的选取和运用,支撑性理论依据的引用提供了较为充足的资料和支持,对本文的撰写提供了夯实的理论依据和帮助。


2.2.2 问卷调查法
首先,问卷设计。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通过对小学生课外篮球活动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系统的收集和梳理,并在请教业内部分专家、学者和指导老师的基础上,对问卷框架结构及内容完成了设计。其次,问卷效度和信度检验。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要求是体育科研方法的基本内容,本文当然也不例外。本文的调查问卷设计在完成设计并征得专家、学者和指导老师的认可意见后,经过反复修改,检验结果如表 2-1,根据学者 DeVellis 的分类,属于“非常好”的范围,证明了问卷调查的可靠性。
……….


3 结果与分析..........13
3.1 长春朝阳区小学生课外篮球活动的现状......13
3.2 长春朝阳区小学生课外篮球活动的认知与态度........18
3.2.1 小学生课外篮球活动的主观态度......18
3.2.2 小学生课外篮球活动的价值认知......19
3.3 制约小学生课外篮球活动开展的主要因素.........20
3.3.1 课业压力与课外活动的矛盾十分突出.....20
3.3.2 学校对课外篮球活动的认识和态度存在误区.......21
3.3.3 社会和家庭的复杂因素........21
3.4 改善小学生课外篮球活动开展的对策分析.........22
3.4.1 正确认识课外篮球活动的价值和意义.....22
3.4.2 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以保证课外篮球的活动时间 ....22
3.4.3 建立、健全学生课外篮球比赛体系并加强指导..........22
3.4.4 在课外篮球活动的普及和推广上要多方联动........23
4 研究结论.......24


3.结果与分析


3.1 长春朝阳区小学生课外篮球活动的现状
通过访谈学校领导和老师得知,当地小学生参与课外篮球活动的时间总体上偏少,大多在下午放学以后。而通过分析学生的参与频率调查情况来看,一方面如表 3-1 所示,51.30%的小学生平均每周参与参加 1 次或不足 1 次课外篮球运动活动,但是一周内平均参加 3 次及 3 次以上课外篮球运动的学生比重仅有 28.37%;另一方面如表 3-2 所示,长春市朝阳区小学生平均每周参加课外篮球运动的时间一般在 0.5 小时至 1 小时之间的较多,达到 56.76%。平均每周参与课外篮球活动时间超过 2 小时的学生仅占9.31%,而平均每周不足 0.5 小时的学生比重却达到了 18.40%。这说明,在开展频率及时间层面上,长春市朝阳区小学的课外篮球活动开展情况是较为活跃的,但是仍然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包括学生参与的时间和参与的次数。
…….


结论


4.1.长春市朝阳区小学生随着年级和年龄的增长,学生们对参加课外篮球活动的意愿会增强,而男生对课外篮球活动的参与意愿普遍比女生强烈许多。
4.2 从长春市朝阳区小学生实际参与课外篮球活动的现状来看,男生的参与次数和参与时间普遍多于女生,在年级分布上 4、5 年级的参与比重最高,到 6 年级又有明显的减少。同时,经常参与的课外篮球活动学生在老师们的眼里多为成绩偏差、较为调皮的男生,而成绩偏好的学生的参与次数和参与时间明显偏少。
4.3 长春市朝阳区小学生实际参与课外篮球活动的次数和时间相对于锻炼健身的要求来讲,总体上偏少,且主要集中在下午放学和周末时间。
4.4 长春市朝阳区篮球活动在学校中是比较受学生们欢迎和喜爱的体育运动,学生们参与课外篮球活动大多以自由投篮练习和 3V3 半场对抗练习为主要的活动形式,活动强度普遍也不大。
4.5 长春市朝阳区当前大多数学校组织的小学生篮球比赛的数量和质量都明显不足,且缺乏对课外篮球活动的指导和组织,这些都不利于校园篮球文化的构建以及课外篮球活动的开展。
4.6 长春市朝阳区当前制约学校开展课外篮球活动的主要因素包括学生的课业负担较重,学校领导及相关老师对课外篮球活动存在不小误区导致其态度大多为不禁止、也不鼓励,以及社会和家庭的一些复杂因素。
............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