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问题提出
学校是初中生结交朋友的主要场所,初中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选择和稳定同伴关系有了一定的发展,并且表现出多种多样的形式。初中生表现为强烈的希望和同龄人结交朋友的愿望,并建立良好和发展友谊的要求;从小学到初中,人际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离开生活五年的小学校园,进入新的环境,要经历一个适应的过程;小学学习的科目比相对初中较少,进入初中,一下增加了许多课程,考察课程的标准也不同,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很多同学在短时间内很难适应。心理适应在心理学里通常是指人们自身调节系统会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做出能动的反应,为了适应环境和自身得到更好的发展而出现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的改变。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和环境由于升学、择业等原因经常发生变化,适应新环境成为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心理需要。因此,适应是每个人生存的基本需要,是每个人都要学会应对的必备心理素质,而且也是我们每个人在成长成熟过程中必须完成的任务。团体心理辅导能为团体成员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中自我探索和成长、促进新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帮助新生迅速的融入新环境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好的团体本身就是一个正能量的聚集地,团体中的每一个成员像一面镜子让别人看到自己的影子,从而取长补短。而且易于在学校开展,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种重要的手段。笔者设计的团体心理辅导以刚入学的新生为对象,应用恰当的心理辅导策略与方法,小组成员的互动,经验不断加深,与他人的关系,得到不断的调整和完善,在不断的完善自己的同时,还能学习他人到的行为模式和态度。团体心理辅导通过团体情境的应用,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设计团体活动的课程,促进了团体成员的社会交往和自我认识,帮助团体成员解决在新环境下生活中和学习中的困惑,鼓励个体参加团体组织设计的各项活动,个体潜能得到激发,人格得到塑造。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团体心理辅导的初一新生进行调查研究,探讨笔者设计的适应性团体心理辅导能否更快更好的帮助初一新生适应学校生活。
………
(二)实践意义
1.刚入学的新生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去适应新的环境、人际、学习等,笔者试图通过团体辅导的干预缩短这个适应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上。
2.通过设计学会通、学会合作、学会控制自己情绪、学会集中注意力提高想象力等主题的团体辅导使学生更快更好的适应学校生活。
3.本研究可以为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适应性团体心理辅导提供参考方案。
4.通过研究适应性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让学生们健康成长、快乐学习。
…….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在二十九中初一随机选取一个班级,用《中学生在校生适应能力量表》蹄选出得分较低的三十名学生,从三十名学生中选出24名愿意参加团体心理辅导的学生作为实验组,班级其余的人为对照组。
(二)研究工具
《中学生在校心理适应能力测试量表》,本测验为心理学家设计的标准化问卷,可信度较高,能有效的反映学校适应的真实情况。
(三)研究程序
1.前期准备,查找阅读相关文献,搜集相关资料。
2.针对初一新生围绕学业和非学业适应等方面设计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3.用《中学生在校心理适应能力测试》作为评估工具,在呼市二十九中初一刚入学的新生中随机选取一个班级,在干预之前对班级所有的人进行前测;从三十名成绩较低的学生中蹄选出二十四名学生作为实验组,其余的人作为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为期2个月,以提高学校适应为主题的团体干预;干预结束,所有人发放问卷作为后测。
4.统计分析。用SPSS17.0统计分析结果。
(四)团体心理辅导的阶段
1.团体初始阶段做
准备性会谈,制定团体目标,制定团体规则,让团体成员做好准备,消除成员不切实际的恐惧,增强成员对团体的信心,消除团体成员的歪曲信念,回答团体成员的疑问。集体制定不遵守团体规则的惩罚措施,强调保密、真诚等原则。
2.团体进行阶段
围绕学习、人际适应等方面为主题设计六次团体辅导活动,是团体活动的主体部分。
………
三、结果与分析..........21
(一)实验组前后测差异比较.........21
(二)控制组前后测差异比较.........21
四、讨论.........22
(一)团体心理辅导中的治疗因子.........22
1.人际学习.........22
2.普遍性.........22
3.行为模仿.........23
(二)受初中生欢迎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26
五、结论.........29
四、讨论
(一)团体心理辅导中的治疗因子
团体心理辅导是如何起作用让团体成员产生改变的? Irvin D. Yalom根据过国内外学者的观点和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指出,改变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伴随着很多的交互作用产生,这种交互作用被称为治疗因子。笔者探讨团体辅导产生效用的几个因子。人际学习是团体心理辅导中最重要的治疗因子,初一的新生面临一个重要的困扰就是人际关系的困扰,很多学生不知道任何和人相处。通过成员间的互动,让自己知道自己给他人的感觉是怎样的,他人是如何处理问题的,通过这样的活动,团体成员更加深入的认识自己,更好的学习他人,而且通过团体领导者的讲述,学会怎样才能更好的处理人际关系中出现的问题。如成员A自入学以来一直情绪低落,不愿意和别的同学交流,在团体活动中他了解到,那时因为他遇到事情总是不能换一种思维方式去想问题,所以一直被消极情绪困扰,在团体心理辅导《做情绪的主人》活动中,他真正了解了自己自入学以来郁闷的情绪是怎样产生的,在别的同学讲到用什么方法处理和他自己遇到相同事情时是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他顿时觉得以前的自己完全走入了自己的世界,被消极的情绪左右,不知如何处理,通过这次团体活动,他不仅从源头上知道什么是积极情绪、什么是消极情绪,学会有效的管理情绪。如:“我终于发现我和同宿舍的人相处不融洽的原因,很多问题不全是别人的,自己本身存在很多的不合理的认知和不恰当的表达方式。”许多成员反映,在小组中获益最多的是人际学习,小组成员间有着丰富微妙的动态群体的互动,每个人的行为都是自己的社会缩影,对新环境的适应不良会展现出来,并通过团体互动找到引起行为的原由。
……..
结论
1.笔者设计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能够有效提高新生在校适应能力。
2.在对初一新生的调查问卷中显示,刚入学的初一新生存在一定的适应性问题,需要及时的解决,所以及时的对初一新生开展以提高适应能力为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是很必要的。
3.初中新生的学校适应在性别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