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引言
(一)研究缘起
近年来,关于生命教育的相关研究不断向着纵深方向发展,生命教育理论在我国教育界掀起了一场新的教育思潮,在实践层面,生命教育的内容也得到不断深化。当前,在幼儿教育领域,生命教育理论与实践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现实中也存在着儿童生命被异化等问题,幼儿园生命教育仍需要引起更多关注。近年来,现实中忽视、无视生命的现象经常见诸于网络、报端,并且有蔓延至儿童群体的趋势。四川内江一位 6 岁男童捡到一把疑似霰弹枪,脸被打成了筛子;广东惠东一位 6 岁男孩玩火点燃了商品城,造成 17 人死亡。[1] 2013 年 4 月 6 日,连云港市东海县的 8 岁男孩李某,因模仿《喜羊羊》场景,把 8岁的李某某和 5 岁的李某做"绑架烤羊"游戏,导致同伴李某某烧伤程度为 40%,李某则高达 80%。[2]一位 5 岁的幼儿由于搬家换了新的幼儿园情绪不好,因为妈妈让他先写作业再看动画片,他竟然爬到了窗台上要跳楼,所幸被及时制止。[3]在幼儿园,从幼儿口中经常传出有黑社会意味的言语,如“要是敢拿我的东西,我就把你干掉!”、“我找人把你打死!”……可以发现,对“生命”的认知和尊重在幼儿阶段就有误入歧途的倾向,留下漠视自己、他人、动植物生命的隐患。幼儿走失、被拐骗等问题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2014 年 12 月,泸州一所幼儿园举办了一次“坏叔叔”的幼儿危机意识测试,实验结果显示,八成的幼儿在“坏人”的糖果、玩具以及陌生人寻求帮助的诱骗下被带走。[4]从儿童缺失敬畏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意识到幼儿防拐骗测试结果的令人担忧,幼儿生命教育再次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幼儿园是幼儿生活的乐园,为了使幼儿生命能够得到更好地发展,幼儿园生命教育的实施刻不容缓。
……….
(二)概念界定
关于生命教育的界定,国内外学者根据自己的研究和经验,对此持有不同的理解。生命教育在国外有两种说法:Education for life 和 life education:Education forlife(生命教育)最早由美国的 J. Donald Waiters(杰•唐纳•华特士)于 1968 年提出,他认为生命教育就是引导学生充分体验人生的意义,帮助他们为迎接人生的挑战作好准备[1];life education(生命教育)由澳大利亚的 Rev.Ted Noffs 牧师于 1974 年提出,他认为生命教育是以预防滥用药物、暴力与艾滋病等自然生命中可能遭遇的问题为出发点,以提高孩子们的生命质量为依归的教育活动。[2]台湾学者孙效智(2001)认为生命教育的内涵包含“深化人生观”、“内化价值观”以及“整合知情意行”三个方面,构建天、人、物、我均衡关系的全人教育。[3]王学风(2002)认为,生命教育是指“通过教授学生与生命孕育、生命发展相关的知识,使学生能够认识自己,并且能够尊重珍惜他人的生命,对社会及他人尤其是残疾人有爱心,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冯建军(2004)认为,生命教育就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生命意识熏陶、生存能力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使学生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4]肖川(2013)提出生命教育是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提高生命的质量和增强生命尊严意识的教育。
……….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幼儿园生命教育内容现状的调查,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幼儿发展的要求,构建幼儿园生命教育的内容,促进生命教育在幼儿园阶段的开展。本研究的具体目标主要有三个:
1.归纳并总结幼儿园生命教育相关知识内容的种类。
2.调查幼儿园生命教育的现状,对影响幼儿园生命教育内容的教育学原因进行分析。
3.归纳提炼与幼儿园生命教育相关的内容,对幼儿园生命教育的内容提出基本构想。
……..
(二)研究内容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1.研究当前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涉及到的生命教育的教学知识的种类,并进行归类和分析,对幼儿园生命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
2.分析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对生命教育的了解情况、生命教育的目标设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采用的原因以及决策过程。
………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本分析法、观察法进行研究,注重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的结合。通过查阅书籍、报刊以及士学位论文等文献,搜集筛选国内外与生命、生命教育、幼儿园生命教育有关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对已有研究进行文献的梳理,并进行比较分析。旨在了解生命教育及幼儿园生命教育的历史发展与研究现状,对上述教育问题作系统批判性分析,并从过去和现在的相关研究成果中受到启示,使本研究建立在可靠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本研究对鞍山市六所省级示范幼儿园的园长进行访谈,在表明研究者的研究目的后,围绕访谈提纲(详见附录二),从幼儿园生命教育的内容、方式等方面对园长进行访谈,访谈结束后研究者对访谈内容进行精密的整理。此外,在调研的过程中还对幼儿园教师进行了随机访谈,力求更真实地反映研究问题。根据文献综述与相关研究成果,尤其是参考了刘乃华的《幼儿生命教育教程编制和实施的行动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对幼儿生命教育内容的划分,为本研究调查问卷的维度设定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在专家问卷结果分析的基础之上设计《幼儿园生命教育内容的建构研究》教师调查问卷(详见附录一)。调查问卷一共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人口学变量,包括 7 个题目,主要包含教师的性别、年龄、教龄、学历、专业、幼儿园级别、幼儿园性质;第二部分是幼儿园生命教育内容的现状,包括 19 个题目,主要包括教师对生命教育了解情况,幼儿园目前已有的生命教育内容情况和希望开展的生命教育的内容调查。其中幼儿园生命教育内容实施情况主要围绕本文要建构的内容进行设计调研。
……….….
三、幼儿园生命教育内容的现状及分析........16
(一)幼儿园生命教育内容的文本分析......16
(二)幼儿园生命教育内容的现状调查......18
四、幼儿园生命教育内容的构建..........29
(一)幼儿园生命教育内容构建的原则......29
1.主体性原则............29
2.教育性原则............29
3.生活性原则............30
4.发展性原则............30
(二)幼儿园生命教育内容的基本构想......30
1.看“我”长成——生命与自我.....31
2.伴“我”成长——生命与他人.....33
3.助“我”成才——生命与社会.....36
4.供“我”生长——生命与自然.....39
五、结语..........43
四、幼儿园生命教育内容的构建
幼儿园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都仍处于探索阶段,对于生命教育所应包含的内容没有明确的选择标准及规范性文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把幼儿园生命教育内容初步总结为认识自己生命相关内容、知晓他人生命相关内容、融入社会生命相关内容和感知自然生命相关内容方面,结合现状调查,以培养幼儿的早期生命素养为宗旨,依据生命发展的特性,在遵循主体性、教育性、生活性、发展性原则的基础上,把拟构建的内容整理提炼生命与自我、生命与他人、生命与社会和生命与自然四个方面,以期生命教育的内容符合幼儿年龄特点,贴近幼儿生活实际。 本文提出的幼儿园生命教育内容所划分的维度,适用于所有幼儿,与幼儿年龄差异无关,在具体操作实施中,才会存在年龄差异,即操作层面差异大,理论建构层面差异不大。
(一)幼儿园生命教育内容构建的原则
生命教育内容的选择是幼儿园生命教育实施至关重要的因素,为了保证幼儿园生命教育的内容符合幼儿园实际的要求,促进幼儿生命的健康发展,本研究结合幼儿园生命教育的内涵以及内容现状调查结果,在依据生命的自然属性及社会属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幼儿园生命教育内容选择需要遵循的原则。 “主体性”是指主体在特定的主客体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性、自为性、自主性、自律性和创造性,是相对于特定客体而言主体的规定性。[1] 幼儿园生命教育中的主体是富有生机的主体,即充满无限生命力的幼儿。所以,其内容的选择应该紧紧围绕主体进行。我们知道,幼儿的学习是幼儿通过自己特有的方式与周围环境互动的过程,是幼儿主动地探索周围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物质世界的过程。[2]充分发挥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关注幼儿内在的学习动机、动手操作、亲身体验等主体性行为,形成与教师、情境等因素的互动。此外,教师作为引导者,应该赋予幼儿主动的学习需要和主体性的发挥,使他们在教学内容组织中能够充分发挥自主性。在访谈中,园长也谈到幼儿生命教育和幼儿园生命教育互为一体,非常必要,无论作为园长还是教师都要注重教育过程中以幼儿为主体,尊重幼儿的个性与差异,形成有效的互动,共同感知生命的神奇。
………
结语
幼儿园生命教育是一项涉及幼儿园、家庭、社区和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它应该贯穿于每位幼儿的一生。幼儿园生命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幼儿早期的生命素养,呵护生命,引领成长。有关幼儿园生命教育的研究和实践虽然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幼儿园生命教育内容的实施为生命教育的顺利推进提供了保障,因此内容的选择至关重要。然而,由于生命教育内容非常宽泛,因此目前在幼儿园实际生活中涉及到的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存在具有较大的随意性、系统性不足等问题。因此,依据前人研究理论经验,初步构建针对性较强地幼儿园生命教育内容,有助于丰富幼儿园生命教育理论,推进幼儿园生命教育课程的改革。本研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厘清了生命教育、幼儿园生命教育的概念,把目前幼儿园生命教育内容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整理。采用问卷法对幼儿园生命教育内容现状进行调查,运用 SPSS13.0 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证实,目前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确涉及到生命教育的内容,只是内容零散、不完整,需要加以整合深入,这也为第四部分提出的具体内容提供了现实依据。依据人生命发展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根据主体性、教育性、生活性、发展性原则,确定围绕生命与自我、生命与他人、生命与社会和生命与自然四方面内容进行内容构建,且又按照幼儿的认知、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全面发展的要素分为十二个具体部分。在内容构建中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悦纳自我”、“尊重差异”和“直面死亡”等内容。并设计出了每一部分的具体内容和具体主题活动,且以每个主题内容中的教学活动为例进行展示,以供参考。但由于笔者研究时间及研究能力有限,因此只是对幼儿园生命教育的内容做了初步的构建和思考,这对于内容丰富的生命教育而言,只是冰山一角。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笔者将继续关注与本研究相关的内容,如幼儿园生命教育的内容在各个年龄段应该怎样实施、幼儿园如何有效开发利用生命教育相关课程资源等方面。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