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辅导提升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6037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1绪论


1.1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2014年工作的总体要求中提到“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把改革创新贯彻于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创新理念、丰富手段、抓好基层” [1],随着“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提升计划”的深入推进[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在不断寻求新突破,要把改进工作手段和方法作为迎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挑战、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问题的动力。因此,把提升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领域,把团体辅导作为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有效手段非常有必要。有学者指出,近年来心理学、社会学和信息传播学等学科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了不少借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已成为一个庞大的学科概念[3],学界应当重视跨学科研究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产生的积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促进大学生人格的不断完善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前提条件,形成健康的人格是有效实现大学生的物质与精神、知识与能力、政治与道德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大学是从青春期到成年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自我同一性确立的关键时期,处于更为成熟的自我同一性水平的大学生,其心理健康水平就更完善,这也充分说明自我同一性达成是心理健康的标志。因此,自我同一性达成是健全大学生人格和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内容。探讨团体辅导方法提升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可以进一步拓展和深化现有研究成果。现有关于高校团体辅导的研究中,对于探讨提升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已有多数研究显示团体辅导是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人格完善的有效方法,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的解决成长和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本研究将团体辅导方法用于提升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并从实证上对其效果进行研究,不仅对大学生在自我同一性形成过程有更深入的了解,也对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的发展和完善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


1.2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为了深入研究团体辅导提升大学生自我同一性问题,本研究查阅了大量关于团体辅导、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和团体辅导提升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综述。团体心理辅导是起源于欧洲和美国的一种心理学方法,早期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事务性的咨询和辅导工作,目前已经成为当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一种新的有重要影响的心理训练途径。20世纪50年代,心理学家拉扎鲁斯率先将行为治疗引入集体心理治疗[4],使参与者学习到成熟、健康、积极的范型,通过模仿和强化,探索进入良好自我同一感的途径;其常用技术有角色扮演、呼吸冥想训练、社交技能训练等。这为团体心理辅导的推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研究基于这一原理,使个体在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启动自己的内部资源,从而促进同一感的发展和延续。20世纪60年代,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大力提倡会心团体的发展,主要包括成长小组、赞美训练小组、人际关系训练等为基本形式,在青少年心理障碍问题的矫正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5]。该团体模式将“以受辅导者为中心”凝练为“以人为中心”,相信每个个体都能从内部动员自己去进行自我理解,同时具备解决自身问题的动机和能力;团体辅导倾向于为成员提供自我理解的机会,在交往实践中改变个体对自我和他人的看法和概念。这种方法构建了一种“主体一客体一主体”的交往实践关系,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互动模式相类似,极大的激发了团体成员的主体性。在当代,美国的校园团体心理辅导的水平和效率极高,社会危机事件发生以后,各阶层的心理机构就迅速展开心理援助工作,多数学校都开展了团体心理辅导工作。例如以团体治疗的方法对有自杀意念和倾向的青少年群体的干预治疗,对烟酒依赖成瘤者、.性别角色斎乱者、灾难中遭受亲友离世者、身体遭受重创的残疾儿童等群体的干预治疗。
…….


2团体辅导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基本理论和概念


2.1团体辅导的基本理论和概念
1929年,E-W伯吉斯在其著作《人格和社会群体》中率先提出团体的概念,1948年,勒温进一步提出:“无论团体规模、性质、结构如何,团体的都是建立在其成员之间互动基础上的”。总的来说,团体是为了达成一定的目标,以一定的形式结合在一起的有互动关系的个体的集合。团体辅导以团体为动力、以社会学习理论为依托、强调发挥人的自然因素,由经过专业训练的领导者,运用团体的知识、技巧和方法,通过创建相互信赖接纳的团体氛围、促成团体成员在团体中自由充分的表达思想和感受,并在思想和观念的碰撞中,真正认识自我.,澄清自己价值观念,学习新的态度行为。团体辅导往往以团体为活动组织单位,以具体活动环节为载体,以自我理解和体验为途径,以所有成员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为目标。团体辅导有效运用了人的乐群性本性,运用领域较广,针对一些有共同成长课题和相似问题的人群,团体辅导是一种经济高效的教育和辅导方式,团体辅导相对于个别辅导有着独特的优势:第一,团体辅导富有感染力能提髙成员的参与性。在团体中,每个成员都有双重身份,既是影响源也被彼此影响,成员在接受来自他人帮助的同时也给予他人帮助。团体辅导一般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能提供给成员感到安全的氛围、其乐融融的平等交流让成员体验到尊重、接纳和愉悦。团体活动能促进成员之间坦诚平等的交流,在具有凝聚力的集体中,成员能动的发挥了自身的乐群性,通过相互沟通、倾听、倾诉,互相启迪,最大程度的发挥团体辅导的效果。
………


2.2自我同一性的基本理论及相关概念
自我概念在哲学、心理学领域都有研究,但其来源及含义是有很大区别的。在哲学层面上,自我是指主体内部意识与外在客观物质的统一;在心理学层面上,自我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心理学研究的自我可以用两个英文单词来描述,即self和ego。自我(self)的概念由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William James)率先提出。詹姆斯是自我概念的创始人,他将自我概念分为两层,即“纯粹自我”和“经验自我”。“纯粹自我”指个体认知和行为的主体,也叫主体我(I)。“经验自我”指人们可能经验到的客观对象,也叫客体我(me),是在主体我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即自我概(self-concept),它将从属于自己的物体和真正的自己等同于同一概念,自我与世界没有显著差别。与此同时,他将经验自我分为以下三种成分。自我(ego)是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提出概念,在其人格结构理论中,他认为人格是由本我(id)、自我(self)、超我(super-self)三部分构成的。本我处于人格最底层,受本能驱控,追求盲目的满足,遵循快乐原则;超我处于人格最高层,受道德约束,代表社会道德对个人的规范,按至善原则行为;自我处于本我和超我之间,具有平衡本我和超我矛盾的功能,能选择具有适应性的行为方式,它遵循现实原则。
………


3团体辅导提升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实证研究..........21
3.1团体辅导提升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实验设计.......21
3.1.1研究样本.......21
3.1.2研究工具.......21
3.1.3研究程序.......23
3.1.4提升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团体辅导方案设计.......24
3.2团体辅导提升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实验的结果.......27
3.3团体辅导提升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结果分析.......32
3.2.1团体辅导提升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效果分析.......32
3.2.2团体辅导提升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局限性.......33
4团体辅导提升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途径.......34
4.1加强团体辅导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运用.......34
4.2加强团体辅导在提升大学生自我确信及了解的运用.......36
4.3加强团体辅导在大学生角色尝试及生涯规划中的运用.......37


4团体辅导提升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途径


心理学家认为在大学期间青少年拥有追寻自我的最佳年龄,同时,埃里克森也认为这段时期的自我同一性确立的关键时期[43]。在这期间,大学生们越来越倾向于审视自我,思考重心往往聚焦于自我发展、价值选择等一系列发展问题。他们开始对自我全新定位和认识,面临着价值观念分化与整合的任务,面临着内部自我与外界环境的交融平衡,实现自我同一性达成是大学生人格完善的重要环节。拥有健康的人格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加强大学生自我统和能力、促进其人格的日益完善助于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提升。依据本研究得出的结论,团体辅导不仅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整体水平有促进作用,对同一性危机的顺利解决也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因此,加强团体辅导在大学生旳核心价值观念教育、提升大学生个体的自我确信和了解、角色尝试及生涯规划方面的应用,有着深远的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当代大学生生活在自由民主的时代,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实现自我价值,他们更加崇尚以自我实现为价值基点,相较上一代人,当前大学生处于更为民主平等的父母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他们的权威定向性危机已经大大下降。尽管如此,还是有部分受到严苟教育的青少年仍存在权威混淆危机。Marwan, Dwairy在研究中发现:生活在传统的宗教社会中的阿拉伯青少年在政治和职业领域的同一性更为延缓,长期处于封闭、专制环境中,传统社会的权威混淆影响显而易见。

…….


结论


成功解决自我同一性危机,通过自我整合获得良好的同一感,对促进大学生全面自由的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釆用参与式、互动式、体验式的团体辅导方法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以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为研究内容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内容,对于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方法和拓展研究领域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团体辅导提升大学生自我同一性进行研究。研究以提升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为切入点,突出和强化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同时,充分考虑了大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了以提升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为目标的团体辅导方案,以大连理工大学60名被试为实验对象,釆用前后测的实验设计,使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的统计方法,对团体辅导提升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团体辅导对提升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水平是有效的。第二,团体辅导能提高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地位,有利于提升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总体水平。第三,团体辅导能有效改善和解决处于青少年期的大学生所面临的一系列自我同一性危机,提高其自我认知、自我统和的整体水平,促进自我同一性的良性发展。团体辅导在提升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主要有以下途径:一是加强团体辅导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念教育中的运用,采用团体辅导方法帮助大学生避免权威混淆,加强价值定向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二是加强团体辅导在提升大学生自我确信及了解中的运用,提升大学生自信、自尊和自我了解;三是加强团体辅导在大学生角色尝试和职业生涯规划的运用,帮助大学生进行角色尝试、开发职业兴趣、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