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基础教育自我迷失的反思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7143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大潮中,饱受诟病的中国基础教育该如何找回迷失的自我,如何重建自身的价值?这对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我们这些从事基础教育的人来说,都是亟待探求的理论和理论课题。我们应该深思自己走过的路,深思我们的教育教学存在的失误,进而做到使人才的培育从基础开端,走出一条安康正确的基础教育之路。

对过去基础教育的深思

过去,由于目的的错位,招致了教育的种种问题:长期过重的课业担负、过多的重复劳动、过难的习作考试、过低的学业成果、过多的负面压力,招致学生自自自信心与兴味爱好的缺失,学生较早地失去了学习动力,对学习产生了厌倦。教员教法单一,强调重复死记,没有使学生从教学中控制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思想方式和学科思想,影响了学生的后续学习力、创新肉体以及批判性思想的展开。而这一切,都是教育理念滞后的直观显现。

我们的教育方针是培育德、智、体等全面展开的社会主义事业树立者和接班人,而应试教育和伪素质教育的培育目的存在着严重倾向“智育”、弱化德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等问题。基础教育毕业学生分流的特性和理想是,一部分学生升学继续进修,另一部分学生直接就业。这就恳求基础教育不只需对升学的学生担任,而且要对就业的学生担任,对全体学生的可持续展开担任。因此,我们的培育目的应定位在培育学生有“安康的思想,规范的行为,坚毅的质量,良好的方法,丰厚的学问”上。

当前,以重复劳动多、课业担负重为特性的基础教育“一刀切、方式化”的倾向依然相当严重,我们的中学教育几乎没有给学生自主展开的空间。一是大一统的课程体系,致使学生没有自主选择的余地,选修课由国度规则,校本选修课有虚化、走过场的倾向。二是老套单一的课堂讲授方式没有根本性的变化,探求、协作、自主式的学习形同虚设,学生的主体位置并没有得到真正确立。三是时空局限。学生的学习空间是狭小的,大多是学校和家庭两点一线。学生的时间被好意的辅导、大量反复的作业练习全部占去。四是个性化的展开遭到歧视。多元智能理论并没有被人们普遍认同,致使构成了目前学生有个性不敢张扬、有特长不敢发挥、有兴味不敢显露的局面。

我们不能梦想着用培育工匠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来培育出引领潮流的大家来;我们也不能梦想着用原封不动的教育思想来教育好极具新时期特质的青少年。反观之前和当下的基础教育,无不或多或少映现着陈旧理念的影子。

我们今天培育教育的人是二三十年以后的社会主宰者,是未来的人才。我们绝不能只思索眼前的功利和单一的追求,必需求为学生的未来持续展开着想。
  对未来基础教育的思索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