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
1.1研究背景
非研发创新的思想最早出现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有学者在相关的创新研究中提及“非研发创新”这个概念,主要包括设计、申请专利和许可授权活动、预生产、人力资源管理、团队合作、寻求外部资源、企业间合作、创新资产投资等等,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低技术行业的中小企业。尽管学术界巳经开始注意到中小企业中的一些非研发创新活动,但是对于非研发创新的系统研究尚不够深入和完善。目前,我国的大部分中小企业都没有自己正式的研发机构,研发能力较为薄弱,但却表现出较强的创新能力。很多中小企业并未在传统创新理论所强调的研发创新上进行大量投入,却也取得了较好的创新绩效。这种现象值得学术界、企业和政府的关注。
1.2选题意义
对于广大中小企业来说,它们往往没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进行系统的研发创新。近年来研究发现,基于非研发的创新性活动在中小企业中是十分普遍的。例如,Som以2009年开展的德国制造业创新调查为样本,发现了非研发型企业的五种创新模式,包括知识密集型的产品开发者、用户驱动型的技术流程专家、临时型电子商务产品开发者、低创新性的劳动密集型生产商、产量灵活的专业化供应商。郑刚和刘仿等最早在中国情境下提出系统的非研发创新的概念,认为非研发创新的典型模式有技术和知识采用、反求工程与模仿创新、集成创新、市场创新郑刚和刘仿等。这说明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非研发创新是其重要的创新手段。然而为什么中小企业要选择这祥的不基于研发的创新手段?究竟有哪些内外因素的影响?这些问题在已有的文献研究中并没有进行系统的阐述。
因此,研究非研发创新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首先,在非研发创新的理论还不足够完善的情况下,通过研究非研发创新的影响因素,能够丰富和发展非研发创新的理论,使得学术界能够关注到非研发创新对于中小企业的重要性,以及中小企业选择非研发创新的原因。
其次,对非研发创新的影响因素的探究,有助于了解我国中小企业的实际资源和能力的情况,揭示中小企业更倾向于非研发创新的原因。通过大样本和案例的研究,可以使中小企业管理者点面结合地认识其发展的实际现状,选择适合自己的创新方式。
最后,通过探究非研发创新的影响因素,能够给政策制定者一些参考,使之在制定创新鼓励和支持的政策时,除了传统的鼓励加大研发投入的政策之外,也对于广大缺乏足够研发资源的中小企业的一些不基于研发但又具有创新性和很好市场效果的创新活动也有所考虑,以更好地满足中小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
2文献综述
2.1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
2.1.1研发作为企业层面创新和经济成功的驱动力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研发”一直被视为经济增长的驱动机。因而,学者们在试图解释企业、产业或者国家的创新能力时,往往关注点集中在研发强度上,认为研发强度反映了经济的持续增长。
虽然企业无法确定是否研发经费能够转化为成功的产出,或者存在着竞争者在做同样的研究而且比自己更快地获得成果的风险,但是一旦研发能够成功并获得超凡的新产品或新工艺,企业就能够获得“创新租金“(熊彼特租金),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因此,可以认为,企业投资于正式研发是一种动机,而不是最终的目的。投资研发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增加需求或者降低成本来更好的保持或者提高企业绩效。
演化理论认为,企业出于对当前的经济表现的不满,或者为了适应新的或者变化的外部需求会有寻求创新的冲动。变异分为蓄意变异和盲目变异。蓄意变异指的是封可选方案的尝试以及解决方案的找寻。它来自对复杂情形、挑战、规划会议或外部合作者的建议等有意识的回应。内部来源包括正式程序的实验和模仿(如研发),对职员直接和间接的激励,对随意的改变或“趣味性举动”的鼓励等。相反,盲目变异并不是基于有意识的计划。它来自企业运作过程的日常履行中的意外、错误、试错学习、运气、模仿、误解甚至是仅仅是闲暇时的好奇。此外还包括组织对于始料未及的环境冲击或中断的应激反应。
2.2中小企亚创新的特点
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资源上有较大的劣势,这种劣势既包括有形的资金,也包括无形的人力资本、管理技能等,这导致企业没有足够的资源进行系统的、持久的、正式的研发创新。而中小企业的优势主要在于灵活性。中小企业具有灵活的组织结构和较快的内部沟通效率,企业管理者对创新具有更直接的推动作用能够对技术和市场的变化做出迅速的反应。
企业的创新是一个复杂而又综合的过程,从创意的产生到商业化中间要经历很多复杂而又往复的步骤,依赖于多个部门的协调与合作,这个过程仅仅依靠研发是无法实现的。传统的创新衡量指标(包括研发投入、专利和专利申请数等)并不能反映中小企业的实际创新情况,很多学者也支持这一观点。
3探索性案例研究..............27
3.1案例研究方法与设计.............27
3.1.1案例研究方法.........27
47研究模型与研究假设.................43
4.1非研发创新相关概念的界定..........43
4.1.1非研发创新............43
5变量测度与数据收集.........57
5.1变量测量........57
6实证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本研究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200份。在本章,笔者使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对得到的调查数据进行详细的统计分析。首先,通过样本分布情况分析,对企业的基本分布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之后对各个变量的测量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检验,验证问卷设计的合理性。然后对主要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最后对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以验证第章提出的理论模型。
6.1样本分布情况分析
通过对问卷填写者的信息统计,在有效的200份问卷当中,工作职位为高层管理者的被调查者有122人,占总人数的61.0%,工作职位为中层管理者的被调查者有57人,占总人数的28.5%,基础工作人员共有21人,仅占总人数的10.5%。如前文所述,参与本研究调查的人员应该属于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从以上被调研者的工作职位分布可以看出,被调查人员的身份符合预期。以下是被调查者工作职务分布的饼状图。
7结论和展望
本部分对照绪论部分提出的本研究的三个问题,结合第六章得到的实证研究结果,对中小企业的主要非研发创新模式、非研发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非研发创新的影响因素分别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总结本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最后,对本研究存在的不足进行整理,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可能的建议和展望。
7.1研究结论
7.1.1中小企业的非研发创新模式
本研究认为,非研发创新是指企业除了研发创新之外的创新活动。其核心要点是,企业通过内部或者外部的现有知识储备来进行创新,实现产品(包括实物产品和服务)或工艺的更新或改善、营销手段或者组织方法等的改进。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几乎没有投入研发费用或者仅投入非常低的研发费用,但却同样实现了较好的创新缋效。
本研究首先通过两个探索性案例研究,对企业的非研发创新活动进行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之后通过对已有的非研发创新研究的整理和总结,从中归纳了20种具体的非研发创新活动。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中小企业的4种企业层面的非研发创新模式。分别是,模仿与定制、技术引进、组织创新和市场创新。
模仿与定制的内涵是,通过各种方式(模仿或者反求等),不断调整产品或者服务的特性,以更好地满足客户的变化的需求。技术引进是通过直接的技术引进和对引进设备或技术的渐进式改良,快速获取行业内的新技术,并不断调整,使之符合自身的生产运营需要。组织创新是指通过不断调整组织的架构、职能、流程,提高管理的效率。市场创新的内涵是通过创新的市场探索、渠道定价策略等,不断探索细分市场,提高市场认知。
参考文献(略)
基于资源观的中小企业非研发创新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基于,资源观,的,中小企业,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