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但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贫乏。农业发展受传统生产方式影响,仍处于新型农业的初始阶段。尤其是化肥、农药、塑料膜等物品的广泛应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农业生产效率,但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例如: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板结、农药残留等等。不仅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也限制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循环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2016 年 2 月 1 日,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和林业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领域。加快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障食品和木材安全、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并指出循环农业的发展目标:“到 2020 年,建立起适应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政策支撑体系,基本构建起循环型农业产业体系。”
双城农畜资源丰富。截止到 2016 年末全区有耕地 22.41 万公顷,其中水田 1.39 万公顷、旱田 19.97 万公顷、水浇地 1.05 万公顷。同时拥有大型牲畜 62.74 万头,其中奶牛 30.12 万头、肉牛 30.41 万头,年出栏生猪 70.30 万头,年产畜禽粪便 600 多万吨。拥有亩均 1 吨半以上的农家肥资源,具备化肥退出的条件,在多方的努力下,有机肥施用的优势正在逐渐转变为现实。2016 年 11 月,双城区“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打造双城农业品牌,努力把双城建成全省现代化大农业先行区和全国著名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基地,打造全国放心食品产业城、全国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的目标。
近年来双城区循环农业快速发展。以创建全国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为目标,实施组织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品牌化“农业四化”发展,一手抓有机肥的应用推广和化肥农药的退出,逐步走向“绿色有机”;一手抓种植结构调整,逐步转向龙头企业原料生产基地和市场畅销的高附加值农产品基地。在 2015 年举办有机循环农业全产业链项目推介对接会,筛选出 8 大类38 个有机循环农业产业项目,涉及有机种养业基地建设、有机农产品精深加工以及物流包装、种肥生产、农业机械等有机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签约总额达 56 亿元。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本研究基于循环经济理论、农业生态工程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理论基础,以及双城区循环农业的实际生产情况,梳理双城区循环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从国内、外优秀的循环农业模式中获得启迪,从而提出改善生态环境和实现当地循环农业发展的对策,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对黑龙江省乃至全国同类地区的循环农业发展提供借鉴。
1.2.2 研究意义
目前国内对循环农业的研究多基于宏观视角,对具体地区的循环农业发展研究较少,正处于发展阶段。本文通过对循环农业相关理论的梳理,结合哈尔滨市双城区的独特条件,分析双城市循环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将循环农业相关理论应用于循环农业发展的实践中,进一步提出促进循环农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能够从理论上充实已有的研究成果,对循环农业问题研究作进一步的拓宽和深化。
本研究将农业循环经济理念与双城区农业生产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双城市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通过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通过科学合理地规划农业投入,提高农副产品的综合利用与开发程度。不仅能增加双城市农民收入、促进农民的生活质量的提高,还有利于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保障村容整洁。并从生态文明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为振兴农村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推进双城区循环农业进一步发展与建设。
...........................
2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梳理
2.1 概念界定
2.1.1 循环农业的定义
循环农业是依据循环经济学原理、农业生态工程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科技成果进行农业生产,将农业经济与资源环境有机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它是一种全新的农业经济发展形式。循环农业的内涵是:从科学发展观视角出发,协调农业经济发展、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三者关系,在现有农业生产系统的基础上,构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链条,达到污染物的资源化利用,最终实现农业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协调,从而实现农业生产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32]。发展循环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可行举措,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2.1.2 循环农业的特征
循环农业符合“资源-产品-再生资源”这一闭合、反复循环,其目的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获得尽可能大的生产效益。对于生产过程清洁化、农牧产品优质化、农业产业优势化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循环农业作为一种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模式,与传统农业相比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循环农业具有全面性。循环农业的发展需要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利益,要求将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能够促使农业生产实现全面可持续的发展目标。发展循环农业要顺应生态规律,在合理的范围内开发与利用资源,尽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不仅满足农业发展的需求,还能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除此之外,还能促进农业产业链延长、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为农村的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进而推动地区城镇化进程。循环农业不同于传统农业以资源投入拉动农业产量增长的方式,又区别于现代农业,循环农业立足于农业可持续生产,将社会发展、生态保护与经济系统有机结合,其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生态、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33]。
(2)循环农业具有连续性。循环农业的发展贯穿于农业生产、加工以及销售环节的各个流程。发展循环农业,首先要将农业系统中的一、二、三产业相结合,将种植养殖环节与下游加工、销售等环节相结合,按照“资源投入—农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新产品”的流程构建循环产业链;其次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集中闲、散农户手中的生产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能,不仅可以促进生产主体、加工主体、销售主体有机结合,还能将循环经济理念实践于生产、加工、销售的各个环节[34];最后要强调“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3R”原则,在种植、养殖过程中,减少农药、化肥、抗生素的使用,通过沼气工程等手段,实现污染的资源化利用,通过有机肥的推广,实现绿色循环农业健康发展,同时将“3R”原则应用于深加工及销售环节,提倡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污水、废气的排放量[35]。因此循环农业的发展是贯彻于大农业发展的各个环节,需要各环节市场主体连续发展。
............................
2.2 相关理论梳理
2.2.1 循环经济理论
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是以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指导,结合生态学与物质运动规律,以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再利用为要求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42]。其核心是资源的循环利用,具体展开为利用环境容量和自然资源,构建能够按照自然生态系统和物质循环规律且能与自然生态系统成为一体的经济发展模式。
从生态学角度出发,认为循环经济就是生态经济,需要用生态学的规律引导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实施和发展。张用合理的方式开发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反对环境资源的彻底破坏,最终实现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43]。
从物质运动规律出发,循环经济是“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区分于传统的 “资源→产品→废弃物”的顺序,将物质运动链修改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已达到物质闭环流动的目的,实现物质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44]。
循环经济的原则是包括“减量化(Reduce)、再循环(Recycle)、再利用(Reuse)”的“3R”原则,其特点是高效率、低投入、低污染。基于循环经济理论发展循环农业,就要以“3R”原则为指导,将其应用于生产的各环节。“减量化”原则要求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减少稀缺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的投入,同时控制废物的生产。例如:在施用肥料时,用有机肥代替化肥;在对抗农作物病虫害时,用物理、生物方法取代杀虫剂、除草剂的使用。“再利用”原则要求对资源进行多次的利用,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例如:生活及养殖圈舍冲洗用水用于农田灌溉,
既减少了污水排放,又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肥力。“再循环”原则要求将废气物资源化利用。例如:将畜禽养殖所产生的粪污通过堆肥、沼气发酵等方式,进行样化发酵,既可以获得有机肥又可以获得沼气用于发电及供暖。
2.2.2 农业生态工程理论
农业生态工程理论是以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为基础,将农业生产活动的环境和过程作为完整的系统,因地制宜地把各种生物、能量、资源结合起来,通过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最终构建一种高效、持续的农业生态系统的模式。例如:通过建立沼气发酵池等设施,充分发挥植物、微生物及±壤自身的净化能力,控制、消化畜禽养殖污染,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减轻污染,还可以通过资源化利用延长产业链,形成健康的农业生态系统。
现阶段相对成熟的循环农业生态工程模式有立体式农业生态工程模式和共生式农业生态工程模式。其中立体式农业生态工程模式以作物的间作套种为主。例如:枣、粮、林、药的间作模式,利用不同植物生长特性的差异,科学合理的构建立体农业生态工程系统,达到不同作物立体、有序生长。共生式农业生态工程模式以不同种群动、植物间相互作用,合理选配,共同组成循环农业生态系统,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例如:生猪、玉米的种养结合,玉米作为粗饲料喂养生猪,而生猪粪污通过沉降发酵转化为有机肥还田,形成共生式农业生态系统。总之,农业生态系统工程理论是将农业与生态环境看作一个整体,通过各要素相互协调、适应,进而达到最优的资源利用率水平[45]。
................................
3 双城区循环农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 13
3.1 双城区循环农业发展的基础 ........................................... 133.1.1 双城区区位、人口和产业基础 ............................. 13
3.1.2 双城区地势及气候基础 .................................13
4 国内外循环农业典型模式及启示 ................................. 23
4.1 国内循环农业典型模式 ........................................ 23
4.1.1 阜阳太和县域循环农业 ................................... 23
4.1.2 大庆润琦园区循环农业 ................................. 23
5 双城区循环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29
5.1 完善法律法规构建 ..................................... 29
5.2 深入贯彻循环理念 .................................... 29
5 双城区循环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5.1 完善法律法规构建
纵观发达国家循环农业的经验,均拥有相对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促使循环农业规范、合理的发展。我国虽然制定出台过一批法律法规,已初步形成了环境资源保护的法律框架体系。然而,现行法律法规对农业生产造成的环境问题认识不够深刻。为促进循环农业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我国急需完善各级法律法规,让各级政府和全社会在发展循环农业时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循。具体可以通过借鉴国内外循环经济发展的先进经验,严格要求循环农业建设,通过健全机构、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农业经济体制,制定循环农业认定的标准和发展规范,把循环农业的建设作为衡量农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严格遵循循环农业发展战略部署,通过不同部门之间相互监督检查以及行政、法律、舆论、经济等手段,努力将循环农业相关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从双城区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基础、自然资源禀赋和循环农业发展实际出发,结合居民对于循环农业的认识程度,对双城区各乡镇循环农业的发展加以引导。通过制定激励政策和补偿机制形成有效的引导机制,促进循环农业健康快速发展。具体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化服务提示,制定相应的财政政策和金融扶持制度。现阶段比较普遍的农业补偿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是通过财政补贴和投资来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二是通过财政补贴和关税政策防止农产品流通环节中出现的农产品低价倾销现象,保护国内市场不受冲击;三是通过财政补贴、市场规模化、一体化经营,鼓励银行贷款等手段改善农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率;四是运用社会保障政策、价格补贴等手段提高农民收入。无论何种补偿机制,都要求从政策、法律、制度的完善入手,实现支农专项资金公开化、规范化运作,保证资金补偿机制能够满足多层次主体的资金需求,有效促进循环农业的发展。
...........................
6 结论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