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1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产学研结合是一个国家促进经济发展和增长的主要模式和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个国家的进步主要依靠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靠科技的进步。高校的职能在20世纪初由美国的威斯康辛大学界定为包括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在内的三大职能,由此开始,产学研结合开始成为世界上大部分国家作为加快国家教育和经济发展、提升综合国力的重大举措。
随着20世纪50年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时代将高等教育与社会的政治、文化、经济联系得更加紧密。世界各国都采取了发挥高校的科研优势,建立以大学为中心向教学、科研辖射和产业的合作体的发展模式。且这种模式随着人类对教育、科技、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提高和实践的深化,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在走过一段艰辛的历程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科学技术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革,产学研结合在这种形势下面对巨大的挑战的同时,也面临了很多机遇。高校的学者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幵始积极加入到产学研结合的行列中,而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和政府也将产学研结合作为促进经济发展、转变发展方式的首要选择。产学研结合是迎合了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趋势的先进发展方式,它在创造合作各方资源优势互补的平台基础上,促进三方共同发展。产学研结合己成为高等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增强服务社会能力的必由途径。
1.2研究意义
一般意义上说,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但由于农业的基础性和公益性等因素,涉农高校和涉农科研院所也是促进农业科技进步的主力军。本文从产学研结合的意义出发,深入分析高等农业院校产学研结合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联系目前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在产学研结合方面所作出的成绩,对我国高等农业院校推进产学研结合的内容、机制都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高等农业院校在知识经济一体化趋势下,产学研结合的模式和机制也有相应的变迁,对高等农业院校产学研结合进行系统科学的分析,探索适应中国在21世纪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农业院校产学研结合高效和可持续发展模式,能够为高等农业院校产学研结合寻找相应的方法,认清发展方向,为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政策性的建议和实践措施。
经过世界各国长时间的探索,高等农业院校的产学研结合有了长足的发展;对于快速发展的中国来说,结合本国实际探讨高等农业院校产学研结合所存在的困境和需努力的方向显得尤为重要。在产学研合作的问题上,应尽快克服在低层次重复探索的不利局面;与此同时,充分理解与把握产学研合作的演变规律与发展趋势,探索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新思路。
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国外研究状况
国外对产学研结合的问题研究由来已久,美国在19世纪50年代通过《赠地法案》,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提出高校的教育要与产业经济结合起来。威斯康辛大学在这一法案的影响下,提出了 “大学必须为社会发展服务”这一沿用到现今并代表高等教育三大职能之一的重要理念。
美国学者Nick Crawford在1998年提出,高校的科研活动应注重与企业合作。他通过对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的问题作出研究,认为高校的科研活动与企业结合,不仅能使科技成果实现迅速的转化,而且高校的科研在满足企业和社会需要的同时,也为社会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曰本学者认为,产学研结合是实现科技成果迅速转化、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最佳途径。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幵展联合研究、共同完成研究课题,这是建立在三方对等基础上的。在这一前提下三方通过平等协商共同签署合作协议,企业为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提供产学研合作项目所需要的技术条件和研究经费的支持,受企业委托,高校和科研机构利用企业所提供的支持完成项目的研究,这在日本被称为委托研究制度。一般情况下,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在各自的教学、科研活动不受影响的情况下,也可以接受来自民间企业的委托课题进行研究。
2.2国内研究现状
产学研结合是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高等教育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并与社会生产相结合的表现,产学研结合是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选择。高等农业院校作为我国农业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知识密集的研究中心,为我国农业发展培养了大量适合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而且产生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将这些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起到推动性作用的成果进行转化,推向市场,实现了产学研的有机结合。
高等院校在产学研结合中扮演着重要作用。刘渊渊认为,高校的特点是学科齐全、人才集中、设备先进、信息灵通,农业高校是我国农业科技成果产生和传播的集中地。农业高校为社会服务的职能体现在进行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将高校的人才、信息和技术优势进行完美的体现,这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祝阿牛提出了高校的产学研结合的八种形式:高新技术工业幵发区、创建科技园区、建立多元基金体系、学研辉化器、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联合机构、联合办学、技术市场。并且通过实例说明它的作用,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经济的增长、产生社会效益。沈林认为,如何充分地实现产学研结合,已经成为建设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核心问题;产学研结合的广度和深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标准。.
第三章 高等农业院校产学研结合现状.................................... 21-32
1 我国高等农业院校产学研结合模式.................................... 21-25
1.1 科教型产学研基地模式.................................... 21
1.2 教科产型产学研基地模式.................................... 21-22
1.3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型.................................... 22
1.4 校企联合型产学研基地模式.................................... 22-23
1.5 教科服务型模式.................................... 23
1.6 学院董事会模式.................................... 23-24
1.7 龙型产学研结合模式.................................... 24-25
2 湖南农业大学产学研结合实践 .................................... 25-32
2.1 职业教育的推广 .................................... 26-27
2.2 教学改革的推动.................................... 27-28
2.3 校办产业的推进.................................... 28
2.4 “双百”富民工程的实施.................................... 28-32
第四章 高等农业院校产学研结合.................................... 32-41
1. 企业、高校和政府在产学研结合.................................... 32-34
2 产学研合作三方关系缺乏协调.................................... 34-36
3 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尚待完善.................................... 36-37
4 高等农业院校产学研合作.................................... 37-38
5 高等农业院校产学研结合.................................... 38-39
6 研发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科研实力较弱 .................................... 39-41
第五章 推进高等农业院校产学研结合的对策 .................................... 41-49
1 强化产学研合作意识,努力达成各方共识.................................... 41
2 协调产学研合作三方的关系.................................... 41-42
3. 进一步完善高校产学.................................... 42-43
4 提高高等农业院校产.................................... 43-45
5 解除高等农业院校.................................... 45-47
结论
本文通过对我国高等农业院校推进产学研结合进行了全面的阐述,揭示了随着产学研结合在我国的发展,高等农业院校在这一形势下的全貌。应当看到,自我们国家推行产学研结合的发展方式以来,高等农业院校在产学研结合领域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科学技术的提升、农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成就,同时,我们不应回避高等农业院校在推进产学研结合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所处的困境。对影响高等农业院校产学研结合的因素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有利于高等农业院校更好的为地方经济服务,为“三农”服务。
本文虽然全面系统的论述了产学研结合的由来、内涵、特征,我国高等农业院校产学研结合的发展现状,分析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在推进产学研结合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等,但是,针对我国高等农业院校推进产学研结合的问题研究并不是一个旧问题,能够检索的国际国内资料非常有限。同时,也限于自己的学术能力,进行这样的探索性的研究,导致本文有些许未尽完善之处,在认识领域和学术深度上,还有挖掘之处。
总之,高等农业院校推进产学研结合的发展方式是必然趋势,而且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虽有一定的问题和负面影响因素的存在导致阻碍了高等农业院校更好地推进产学研结合发展,但只要将问题的成因分析清楚,并结合当下实际提出相应对策加以实施,高等农业院校在产学研结合这条道路上就会越走越宽,发展得越来越好。高等农业院校要正确认识自身在产学研结合所作出的成绩,总结经验,发挥积极方面,抑制消极方面。政府要加强对产学研结合的引导,为产学研结合提供更为宽广的平台,对高等农业院校产学研结合形成新的认识,幵辟新的境界,将工作落到实处,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