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空巢老人幸福感影响因素及政策建议----基于CGSS2015数据的实证分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83 日期:2023-06-18 来源:论文网
第一,利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和方差分析法,了解了我国目前空巢老人的幸福感现状及不同类别的空巢老人在幸福感方面所存在的差异;第二,利用相关分析法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证实了社会信任、社会公平、社会阶层、家庭经济状况、个人经济地位、社交活动频率及自我学习频率对我国空巢老人幸福感水平的影响。

1.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60岁以上人口为2.4949亿,占全国总人口的 17.9%,比 2017 年增长 0.6%。这说明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数量逐年增加,人口老龄化问题愈发明显,未富先老的问题不断突出。在国务院 2017 年发布的《“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中,到 2020 年,我国空巢老人数量将达到 1.18 亿,占老年人口总数的一半。人口老龄化不仅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社会问题,也是学术界颇为关注的研究课题。
十九大的胜利召开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人们对于美好的幸福生活也越来越向往,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应该更加充实、更加安全、更加可持续。”这使幸福感很快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不仅成为了小井市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也成为了专家学者们钻研探索的核心主题。随着我国主要矛盾的改变,人们由以往对物质生活方面的关注,转为对精神生活的美好向往,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看重幸福感的提升。因此,提升幸福感也成为了我们这代人的历史使命,幸福感的相关问题也成了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至关重要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美好的幸福生活对老年人晚年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都有显著影响,相比于物质生活富裕、社交活动频繁的年轻人来说,老年人更需要多彩的精神活动来丰富自己的老年生活,提高幸福感。在老龄化社会背景下,空巢老人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已成为学者广泛研究的问题。
.......................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空巢老人的研究
对于空巢老人的研究,本研究重点梳理了过往学者在空巢老人的定义、分类、形成原因以及空巢老人的现状方面的研究成果。

关于空巢老人的定义,杜瓦尔在他的家庭生命周期八阶段理论中将空巢家庭分为八个阶段,分别为新婚期、育儿期、学龄前儿童期、青春期、空巢期、中年父母期、老年家庭成员期(张文霞,2005)。在日常生活中,年龄超过 60 岁的人一般被称之为老年人,而国际社会一般把年龄超过 65 岁以上的人称之为老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规定,年满 60 周岁的公民都属于老年人。关于空巢老人目前学术界对于概念的界定并未达成共识,有的学者认为空巢老人是指 60 岁以上生活在空巢家庭中,孩子不在身边,没有精神上的安慰而独自生活的老年人(肖月荣,2012)。李志菊认为空巢老人是指随着子女成家立业后,子女离家工作不常在身边生活的老人(李志菊,2011)。综上所述,本研究对空巢老人的定义为没有子女或不与子女同吃同住且年龄大于 60 周岁以上的老年人。

在空巢老人的分类方面,有学者认为可以将空巢老人分为两类,一类是指单身家庭中的老年人,他们的婚姻状况包括:未婚、丧偶、离婚,或者是夫妻分居;一类是指老年夫妇家庭中的老人,他们可能没有孩子或者是不与孩子同住(王询,1995)。在查阅大量理论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有学者认为组成空巢家庭需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没有孩子的家庭或者孩子没有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家庭;第二,一个人独自生活和居住或者和配偶一起生活(孙学娇,2010)。与此同时,也有学者对空巢老人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细化分类:第一种是自己一个人生活的老年人;第二种是和自己的另一半一起居住和生活的老年人;第三种是没有和子女生活在一起的老年人(George Paterson,2017;葛庆军,2019)。

..........................

2.幸福感的理论基础

2.1 幸福感的定义
目前对于幸福感的定义,学术界尚未达成一致。英国功利主义伦理学的创始人边沁认为幸福可以由快乐或痛苦的强度、持续时间、纯度、增值性、贴近程度、确定程度等因素来决定(唐凯麟,1983)。学者 Diener 认为幸福感是指人们对于自己生活状态的一种主观评价和感受(Diener,1984)。国外学者 Andrews(1980)认为幸福感可以分解成两个部分,一个是生活满意度,另一个是积极和消极的情绪。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生活非常满意对自己的生活充满了积极的情绪,那么这个人是非常幸福的。学者 Bradburn 认为个体的情感可以分为正向情感和负向情感,正向情感包括开心、高兴、愉快的感受;负向情感包括沮丧、伤心、难过、孤独的感受,而个体是否感到幸福取决于其正向情感和负向情感是否可以达到一种平衡,如果个体的正向情感高于负向情感,或者个体的正向情感越多、负向情感越少,则个体就能感受到幸福感(Bradburn,1969)。也有学者认为,幸福感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对生活的满足,另一部分是情感体验,对生活的满足是指人们对于自己基本生活质量的一种主观评估,也就是对自己生活所作出的是否满意的判断;情感体验是指人们在生活中的情绪体验,包括高兴和不高兴的感受(丁新华,王极盛,2004;宋佳萌,范会勇,2013)。程灶火等研究者认为,幸福感有情感成分和认知成分两部分组成,情感成分是指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所感受到的一种主观情绪上的体验,认知成分是指个人用自己内心的标准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客观状况的一种认知评价(程灶火,1998;党云晓,张文忠,余建辉,2014)。景淑华等人认为幸福感是一种个体对生活满意度的态度,一方面反映了个人生活上的幸福程度,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个人心理上的幸福质量,幸福感这种态度对个体的行为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景淑华,张积家,1997)。幸福感是个体的内在心理情绪,会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条件的改善、以及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并非一成不变的,也就是说幸福感是人们对于过去某一个阶段的主观评价。幸福感作为一种愉快的心理感受不仅是人们对于自己生活物质条件的满意度判断,更是对精神生活是否满足的判断(邹琼,佐斌,代涛涛,2015;王凯,张野,2019;苏冬梅,刘洁晶,张宇光,2019)。

...............................

2.2 幸福感的特点
幸福感被普遍认为有如下 3 个特点:(1)主观性:对于幸福感的满意与否没有一个客观的评价标准而是评价者本人对于自己生活满意度的一种主观判断,个体的判断是否真实准确无法进行客观的量化考量。(2)综合性:幸福感不仅包括人们对于自己生活的满意度也包含一些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所表现出来的是个体对于整体生活质量的综合评价。(3)相对稳定性:主观幸福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值,注重长期而非短期之间的变化,虽然在短期内可能会出现弹性变化,但是在一段时间之后便会恢复原有状态(Diener,1984;Kesebir,2008;丁新华,王极盛,2004)。

除此之外,学者彭怡和陈红(2010)认为幸福感的特点具有弹性和外显性。幸福感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对生活的满足感,另一部分是情感体验,情感体验由情绪主导,而情绪本身就存在弹性,情绪的波动会道东幸福感的波动,造成幸福感的变化(Ryan,2001),因此,可以说幸福感具有弹性;对于生活是否感到满足会受到生活中乐观事件和消极事件的影响,如果在一段时间内遇到的都是轻松、愉快、高兴的事,那么其幸福感就会在这一段时间内表现的比较高,反之如果一段时间内遇到的都是沉重、悲伤、不愿快的事,那么其幸福感就会在这一段时间内表现的非常低(丁新华,王极盛,2004;刘军强,熊谋林,苏阳,2012;宋佳萌,范会勇,2013)。因此,可以说幸福感具有外显性。


.............................


3.空巢老人幸福感状况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18
3.1 数据来源 .................................. 18
3.2 变量选择与样本特征 ............................... 18
4.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44
4.1 研究结论 ...................... 44
4.2 政策建议 ............................ 47
5.研究不足与展望 ................... 51

3.空巢老人幸福感状况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3.1 数据来源
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hinese General Social Survey,以下简称 CGSS)起始于2003 年,是中国最早的全国性、综合性、连续性学术调查项目。本研究所使用的数据来自 2015 年 CGSS 项目的调查(以下简称 CGSS2015),覆盖全国 28 个省/市/自治区的 478 个村/居委会,通过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每个村委会/居委会的 25个家庭进行调查,通过现场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每个家庭的 1 位家庭成员进行调查访问,经调查统计共完成有效样本 10968 个。在有效样本中,男性受访者共5134 名,占总样本量的 46.8%,女性受访者 5834 名,占总样本量的 53.2%;样本的平均年龄为 53 周岁;农村受访者共 6931 名,占总样本量的 63.2%,城市受访者共 4016 人,占总样本量的 36.6%。

...............................

4.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4.1 研究结论
本研究在广泛梳理已有理论和文献的基础上,运用 SPSS 25.0 统计分析软件对中国综合社会调查 2015 年度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顺利完成了本研究的两个目的:第一,利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和方差分析法,了解了我国目前空巢老人的幸福感现状及不同类别的空巢老人在幸福感方面所存在的差异;第二,利用相关分析法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证实了社会信任、社会公平、社会阶层、家庭经济状况、个人经济地位、社交活动频率及自我学习频率对我国空巢老人幸福感水平的影响。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通过分析发现目前我国空巢老人的幸福感整体较高。幸福感均值达到3.92,幸福感水平介于一般和比较幸福之间且非常接近比较幸福,说明从平均水平上看幸福感较高。另一方面空巢老人认为自己“比较幸福”和“非常幸福”的占比为 79.9%,接近 80%的空巢老人认为自己是幸福的。因此,我国空巢老人的幸福感水平从整体上来说是比较高的。

第二,不同类别的空巢老人在幸福感水平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在性别方面,不同性别的空巢老人的幸福感没有显著差异,可能是因为都退休在家,不存在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差异,没有需要参加工作和照顾家庭的之间的男女差异比较,这也与当前许多研究者的研究结论相一致。在政治面貌方面,政治面貌对空巢老人的幸福感也存在显著影响,共产党员的幸福感要优于非共产党员。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党员同志除了有家庭这个大集体的照顾外,还有党组织对他们的关怀;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政治面貌为党员的空巢老人相较于非共产党员而言拥有崇高的信仰,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再者共产党员的政治身份在某种程度上意为更高的社会认可和更好的社会地位,会对空巢老人的自豪感有所增加,从而对空巢老人的幸福感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有无配偶方面,有配偶的空巢老人幸福感要优于没有配偶的空巢老人。由于空巢老人的子女常年在外,能够常伴在侧的也就只有自己的配偶,没有配偶的空巢老人会加重自身的孤独感,平时的日常生活也会缺少另一半的帮助,日常的沟通交流和情绪倾诉也缺少信任的对象,相较于有配偶陪伴的空巢老人来说不幸福感会更高一些。在城乡差异方面,城市的空巢老人幸福感优于农村的空巢老人,一方面可能是因为相较于农村的空巢老人来说,城市的空巢老人几乎都有退休金,能够解决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经济问题,不用靠子女抚养;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城市有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虽然农村地区也有医保,但相较于城市的各类政策来说又略显单薄,加之城市拥有非常完善的基础设施,比如各种老年人协会、老年大学、老年社区等,有足够丰富的业务生活。在年龄方面,高年龄段空巢老人的幸福感优于低年龄段的空巢老人,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低龄刚退休的空巢老人往往需要帮子女们照看孩子,需要操心的事情往往比较多,身心相对而言比较容易疲惫;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养老金政策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补贴也会加大,空巢老人得到的收入会增多。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