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叶兆言民国题材小说中的南京文化符码
第一节多姿多彩的南京民俗文化
简单来说,民俗就是人们的风俗习惯,是指一个民族或社会群体在相对固定的区域内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逐渐养成或形成并不断传承的、稳定的文化事项。民俗一定是经过时间长期的积淀而形成的,它体现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等,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文化就是人化,是无所不包的人文。文化是有层次的,最显明的是人们的风俗习惯和所创造的物质成果,其中包括房屋建筑、服装饰物、饮食方式、人伦关系、祭祀祖先以及各种重要的节日活动。叶兆言民国题材小说中包含大量的南京民俗元素,南京的历史风物和典故他都谙熟于心,所以能够把这些民俗元素巧妙地融进文本之中,从而大大丰富了小说的文化内涵。可以这么说,叶兆言通过一系列的民国题材小说创作展现了一幅幅民国时期的南京城市风情图,我们读他的小说,就如同在旧时南京城里走一遭,处处都是原汁原味的民国记忆和南京特色。本节主要从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及方言文化四个方面来分析叶兆言民国题材小说的南京民俗文化元素。
一、丰富精致的饮食文化
南京美食品种丰富,极具特色。曹雪芹在他的《红楼梦》里为我们呈现了各式各样的美食,袁枚在《随园食单》中更是细致记述了南北佳肴,如此丰盛的美食足以让人垂涎欲滴。生于斯长于斯的叶兆言自然对南京丰盛的美食极为熟悉。在他的笔下,尤其是民国题材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幅“南京美食图谱”。南京人的饮食习惯具有“南北相兼”的特色,这主要是由两大因素所致。其一与南北交汇的地理环境及物产状况有关,其二则与汇集八方的都市历史人文有关。从叶兆言的民国题材小说里,我们可以发现南京人饮食习俗的以下三个特点。
..........................
第二节性情各异的南京人物
人物是小说的核心要素,一篇小说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在于它是否塑造出栩栩如生且富有精神内涵的人物形象。而在地域文化书写中,能否把人物的地方特性写出来,则成为考验作家功力的一个重要标准。譬如王朔笔下的痞子形象,就突出反映了北京八旗文化癖性的一面。而老舍笔下的北京人,过分地崇官尚礼,也是北京人长期生活在首都而形成的特性。这些人物群像都染上了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塑造得十分成功。叶兆言民国题材小说里的南京人,也带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展现出鲜明的南京特性。在其民国题材小说里,叶兆言大多将目光停留在南京城内的平民小人物身上,他所写的大多也是市井平民及其日常生活。在其早期代表作品“夜泊秦淮”系列中,便以描摹市井人物为突出特征。即便在其创作后期,以《驰向黑夜的女人》为代表,他所叙述的也不过是冷春兰和竺欣慰两个普通女子的人生历程。纵观叶兆言民国题材小说中的南京人物形象,我们可以将其分为青楼女子、文人雅士和市井平民三类。
一、刚柔并济的青楼女子
南京自古是风流之地,明清两朝的秦淮河都是烟花胜地,这里出过很多有名的青楼女子。这些青楼女子,虽然职业并不髙尚,但是品格大都正直,比如血染桃花扇的李香君,就具有难得的爱国气节。叶兆言描绘南京,当然少不了要涉及到这里的风尘女子,他笔下的青楼女子,与《桃花扇》等古典作品中南京妓女形象不同,那时处于明清易代之际,秦淮妓女往往和知名文人相往来,甚至与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民国时期的青楼女子,己没有了古时的光艳。叶兆言笔下的青楼女子,往往是一种群像描写,如《十字铺》中妓女们对于南山先生的依附,而单个妓女形象最为突出的便是《状元境》里沈三姐,以下就以她为例分析叶兆言笔下青楼女子的性格特征。
.........................
第二章叶兆言民国题材小说中的南京文化神韵
第一节悲情格调、闲适情调与随遇而安的生存态度
纵观叶兆言笔下性格各异、性情不一的南京人物,他们身上都共同具有南京城的文化品格,主要表现为悲情格调、闲适情调及随遇而安的生存态度,而这三种神韵与南京这座城市文化紧密相连。在叶兆言民国题材小说中,南京四处弥漫的悲情格调,他笔下众多人物的命运充满悲情。而南京人始终以清闲安逸、悠游自在的生活方式和情感思维方式过着闲适的生活。而在悲情的城市氛围与闲适的城市品格之下,逐渐生成了南京人随遇而安的生存态度。
一、四处弥漫的悲情格调
在叶兆言的民国题材小说之中,我们往往感到弥漫着悲情的格调,无论是对于南京衣冠文物没落的感伤,还是对于人物命运的无可奈何,叶兆言都在其中着力营造一种悲情的晦暗格调。这种悲情体现为繁华不再的没落、人世无情的变迁以及人物无法掌控自己命运的悲剧。
首先是繁华没落的悲情。在叶兆言的民国题材小说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关于南京没落的感叹,比如前面已经引述过的《状元境》里的话:“秦淮河附近早没了旧时繁华,河水开始发臭,清风过处,异香扑鼻。”秦淮河突出代表的秦淮文化是南京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秦淮河曾一度繁华热闹,如今却变得如此荒凉,确实容易让人产生岁月变迁的无奈之感。“早没了旧时繁华”,这里面“早没了”三个字带了作者很深的哀惋情绪在里面。秦淮河的繁华由来已久,六朝之前的南京基本是中国的首都,豪门贵族都聚居于秦淮河两岸。到了六朝时期,其中最著名的是王、谢两大家族。当时,秦淮河畔彻夜笙歌,官僚士大夫在这里宴饮取乐,极尽奢华繁荣之景象。明清两朝,由于江南贡院在此,各地士子云集,刺激了这里服务行业的发展,桨声灯影热闹非凡,秦淮河再次进入了繁盛时期。而民国时期,封建王朝己成昨日云烟,世家大族不再聚居于此,科举制度也已废除,再无八方士子云集的盛况,秦淮河由“宝马雕车香满路”的“六朝金粉地”变成了一条又脏又臭的废河,如此沧海桑田的变迁让人感慨。
..........................
第二节存在之由:沧桑历史与六朝遗韵
从叶兆言的民国题材小说中,本文提炼出南京的三种文化神韵,即前文所论述的悲情、闲适与随遇而安。这三种文化神韵,并非叶兆言虚构出来的,而是南京确确实实具有的品格,而这种品格的形成,也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它们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淀而成的。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探寻南京文化品格的形成原因,一是南京几度兴亡的历史沧桑,二是潇洒淡泊的六朝遗韵。下文将分别展开论述。
一、悲恨相续的历史沧桑
叶兆言着力在民国题材小说中寄托历史兴亡、繁华不再的感慨,并且通过人物宿命般的命运来渲染悲情的氛围格调,这既与前面所论述的悲情神韵有关,也与南京独特的历史特点有关。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南京历史上的那些悲情往事,赋予了这座城市悲情的秉性,也使得叶兆言的南京书写不得不染上悲情的色彩。历史上的南京与文学里的南京不约而同地与悲情二字紧密相连。
首先看看历史上的南京。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在地理环境上,长江横贯、钟山耸立、湖泊成群,独特的地理风貌培养了南京文化的仁、智性格。从文化地理的视角来看,南京文化既有因水而生的灵动,又有缘山而起的敦厚。在地理位置上,南京处于“吴头楚尾”,不仅是贯通大陆东西方向的交通枢纽,还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镇。随着古代经济文化中心的不断南移,南京也成为了南北文化交流融通的中心。然而,虎踞龙盘的地理优势也使南京历经无数兵家战火的洗礼,这里遭遇了几次大的屠杀事件,远的且不说,太平天国的“天京事变’’曾让这里血流成河,抗日战争时期的“南京大屠杀”更是使这座千古名城一夕之间变成人间地狱,到处都是杀戮与欺侮,三十多万亡灵的哭诉,至今仍未沉冤昭雪。“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李白这句诗就真切地描述了这座城市的沧桑面容。极度的欢乐与极度的悲哀始终在南京的历史上交替上演,没有哪座中国城市像南京一样饱经沧桑,一次次崛起又一次次衰落。直到今天,当人们一提及南京,仍禁不住有种往事不堪回首的苍茫感叹。
.......................
第三章叶兆言民国题材小说中的南京文化书写的价值与意义..............32
第一节南京文化书写的独特性...............32
第二节南京书写独特性的形成原因............36
第三节叶兆言地域文化书写的意义与启示..........32
第三章叶兆言民国题材小说中的南京文化书写的价值与意义
第一节南京文化书写的独特性
江苏自古以来就是人文荟萃之地,文人学士灿若群星。现当代文学史上,江苏籍作家也有很多,且不说现代盛产的那些知名文士,新中国成立后,江苏就涌现出一批成就卓著的作家,他们以高晓声、陆文夫、方之等为代表,他们笔下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南京书写。当下,更有一批作家出生或谋生于南京,如苏童、叶兆言、毕飞宇、朱文、韩东、魏微、荆歌、鲁敏等。在这些作家的文学世界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解读视角,书写着独具特色的南京文化。每个人的见解各不相同,作品中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南京形象。从中国当代文学的大视野中看待叶兆言的民国题材小说,我们会发现他对南京文化的书写尤为特别,可以说,叶兆言是最为执着地书写南京人文历史的一个作家,他写出了南京的地方特色和南京的文化神韵,真正地把南京写活了。也正因为此,叶兆言民国题材小说中的南京文化的书写也具有了重要的价值意义。下文拟从书写内容和表达方式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在叶兆言的民国题材小说里,他通过一轴民国南京市井风情的历史长卷,为我们立体、深层地展现了一段己经逝去的历史,写出了南京这座城市的精魂。在叶兆言的小说叙事之中,我们常常能够读到他对南京历史的感叹之声。这些感叹,大都来源于他对南京今非昔比的历史沧桑的哀痛与惋惜。比如小说里对秦淮河的多次描写,都通过对如今衰败凄凉场景的描摹,寄托了深沉的历史哀思,传达出浓厚的挽歌意味。
.........................
结语
叶兆言通过他的民国题材小说,为人们建构了一座丰饶富丽,大雅大俗的民国南京城。徜徉在叶兆言的小说艺术宫殿里,带着六朝烟水气的南京韵味扑面而来。叶兆言准确找到了南京这座城市的文化精魂,发现了潜藏在亭台楼阁之间的更为深层的城市品格,他笔下的民国南京有着丰富精致的饮食品类,有着新旧交杂的服装饰物,柔美雅致的高堂深院紧邻陈旧脏乱的平民居所,文雅的语言与粗俗的话语和谐并存,文人雅士与烟花女子都释放着生命的热力,秦淮河灯火绚烂,隔代的繁华虽已不再,茶馆的香烟依然热气腾腾。他笔下的南京人永远过着一种闲适的生活,哪怕炮火临城依旧醉生梦死。他们命运坎坷,常常逃不脱悲剧的魔咒,然而他们却又表现出“纵浪大化中,不忧亦不惧”的超然豁达,六朝遗韵与名士风流在这里生根发芽,融入整座城市的肌理细胞之内,成为南京最具特色的一张名片。
叶兆言民国题材小说中的南京文化书写具有独特性,取得了多方面的艺术价值,具有重要的文学史的意义,也带给当下作家许多创作上的启示。今天的中国,由于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地方性特色已不如过去鲜明,尤其在中国的大城市里,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占据了大量空间,具有地方性色彩的老建筑正面临被拆除的命运。中国的城市特性越来越不明显,行走在南京或者行走在上海,我们会强烈?地感受到独属当地的文化元素已经越来越少,地方性符码在后现代社会的滚滚烟尘中不断被消磨、被侵蚀。统一化、模型化是这个时代的特征,正是在这样一种令人并不乐观的时代背景之中,地方性和民族性经验显得越来越重要。
参考文献(略)
地域文化视角下叶兆言民国题材文学小说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