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
1.1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在大众的刻板印象里,出版往往被认为,一是作为意识形态工具而存在,二是出版业应该是纯粹的文化事业,是公益性的,特别是作为社会文明和精神载体的学术出版更应该单纯地以文化效益为目的,不应追求经济效益。诚然,学术出版首先应以传播知识为己任。但是,学术出版物毕竟是具有物的形态的知识性产品,构成产品的内容、载体以及生产过程,都是市场要素的重要组成,通过市场过程支付原料和劳动力成本,通过市场运作实现出版物的价值;另外,处在急剧变革的当今时代,市场经济日益发达和商业竞争日趋白炽化,出版社之间的竞争已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激烈,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生存法则之下,学术出版也应该根据市场规律来调整发展战略,在这场洪流中占据一席之地,并最终获得经济效益和文化、社会效益的平衡,这是本文要研宄的主题。并且,随着出版社转企改制的不断深入,促使出版社更多地关注市场需要,作为企业,学术出版的赢利机制必须被关注并深入研究。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学术出版的概念方面,冯智勇?在《学术图书出版基本概念研究综述》中对学术图书的定义、特征、分类做了详细的归纳和总结,他认为概念的厘清有助于学术出版的健康发展。孙玉匸‘’在《“学术出版”辨》一文中,对学术出版作了界定,并分析了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经济效益是可以量化的,但是社会效益是个定性的范畴,要从长远来看待学术出版的两个效益之间的关系。类似的文章还有启明?的《学术出版简论》、王旭坤⑥《关于学术出版的若干思考》、周蔚华⑦《出版物的价值和效益评价辨析一一兼评“两个效益”重大命题》等。
..............
2学术出版概述
2.1学术出版的概念、特征与功能
一是作品被视为出版的重要组成,但出版的作品是否具有独创性则存在争议。2002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将出版定义为“把书刊、图画等编印出来;把唱片、音像磁带等制作出来”,《辞海》将出版定义为“把著作物编印成为图书报刊的工作……现代出版工作泛指出版、印刷、发行三方面的工作,也专指报刊图书编辑部门的工作(包括组稿、审稿、编辑加工、出版设计和校对等各项工作)”,这一定义更多地是对于作品的保护。林穗芳先生也将出版定义为“选择文字、图像或音响等方面的作品或资料进行加工,用印刷、电子或其他复制技术作为制成书籍、报纸、杂志、图片、微缩制品、音像制品或机读文件等以供出售、传播。现代出版工作包含编辑、制作、发行、管理等环节”,又将出版概括为“就是选择作品复制发行”?。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作品本身是大于内容的重要性的,即实质性的“形”大于虚拟性的“神”,更看重作品展现在人们视野中的过程,而不是作品的出现带来的意义。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法实施条例》规定,出版是一种智力成果,并且是具有独创性的,因此,只看重作品的呈现,而忽视了具备独创性的信息知识的复制,这也是不太科学的。
2.2羸利机制的内涵
“赢利” “盈利”与“营利”三词读音相同,但是其含义是有区别的,《现代汉语字典》对三者的适用范围作了较为细微的区分。“赢利”通常作为名词,一是指扣除成本获得的利润,《战国策?秦策五》中说:“归而谓父曰:耕田之利几倍?曰:十倍。珠玉之赢几倍?曰:百倍。” 二是指经营所得,如《商君书?外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 “臝”有“赚” “胜”之意,侧重于在形式上赢得优势,经营某事所得的利益,是否亏损并不是关注的重点。"盈利”通常作为名词,主要指红利、盈余,是收支相减后的利润,有“多” “余”之意,这也是企业、个人或经营性组织的一种能力指标。“营利”是一个动词,有谋求利润之意,侧重经营一个公司的过程,通常与“非营利”相对,这个词是从英语“Non-ProfitOrganization”中演化而来的,按照国际惯例,作为NPO,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不得以追求利润为目的,即“非营利”。再如,经济法中认为公司是以商业经营为目的的,侧重点在营利。
3传统学术著作出版的成本构成......18
3.1学术著作的成书过程分析......18
3.1.1选题策划环节...................18
3.1.2生产环节...........................19
4现行学术出版羸利机制问题探宄与机制创新................29
4.1学术出版赢利瓶颈分析.........29
4.1.1出版行业市场化体制不健全......................29
4.2构建学术出版赢利新机制的思考...................36
4.2.1四个关系奠定学术出版赢利基础..................36
4.2.2政府加强制度化管理是前提....................................38
总结.........54
4现行学术出版羸利机制问题探究与机制创新
在第一章中,我们提到现行学术出版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财政补贴,市场这只“看不到的手”还未发挥杠杆作用。面对纷繁复杂的市场环境,学术出版要从内外部剖析影响自身发展的因素,努力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构建新的赢利机制。
4.1学术出版羸利瓶颈分析
我国出版业长期受计划体制影响,直到近几年才开始实施市场化改革,但也是将过去政府属地管辖的出版社以行政意志简单裡合为出版集团,形成新的更加垄断的利益体。特别是以学术出版为主的大学出版社,仍然是教育部一大学一出版社的垂直管理模式,在经营所在地处于更加被边缘化状态。在此格局下,出版资源的利用始终被人为地条块分割和单纯地利益驱使。
4.2构建学术出版羸利新机制的思考
因此,出版社在分析消费者的欲望和消费能力的前提下,通过出版物来满足读者需要的使用价值,即获得知识和信息,得到精神层面的愉悦。对于学术著作来说,首先要使其具有广泛的使用价值,始终保持高水准、先进性与创造性并存,这也是学术著作文化价值的表现。同时,学术著作价值的实现必须是通过读者购买行为达成的,在这场市场交换中,出版社是向读者让渡学术著作的使用价值,当然,读者要支付一定的交换价值,即前文中所说的图书价格,这也是出版社获取经济价值的过程。但是,最终读者是否能够获得使用价值,出版社是否能获得经济效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本学术著作是否能满足其需求,交换价值是否符合读者的预期。因此,作为商品的学术出版,其价值、使用价值、交换价值是对立统一的,三者不可分割,这也表明学术出版在市场环境中也能追求经济效益,并不是单单顾及文化效益的,并且可以通过市场调节来实现二者的平衡。
..........
总结
学术出版是以传播文化思想内容为主导的“精英”产品,是整个出版平台上引领文化积累、传播知识的灵魂,居于整个出版行业的顶端。正是由于自身的特殊性,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考虑经济效益,因此,面对现阶段出版市场化的挑战,学术出版能否实现臝利就面临多重困境:政府出版政策不健全、学术出版市场化社会认同度不高、学术著作发行方式单一、新媒体的冲击等。为了突破种种瓶颈,本文从多个角度出发,提出了优化的方式和方法:首先,需要依靠政府制度化的管理,完善出版基金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政府公益性采购制度以及完善学术出版的成本定价的规章制度,为学术出版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保证学术出版有章可循。其次,出版社应从自身出发,转换单纯依靠国家出版基金的传统观念,注重选题开发,树立“精品”意识,打造品牌;根据学术图书的学术含量,实行阶梯制定价;多渠道营销,扩展辐射范围;体现个性化服务,最终实现学术出版的内容增值。最后,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学术出版也应该顺应时代潮流,将数字技术运用到出版中去,让数字出版成为学术出版的新高地,如开发数字化形式的出版物、建立专业化的数据库、按需出版以及开发APP的形式实现在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的同时,达到学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统一。但是数字出版还属于新兴事物,还未能完全发挥它的优势,这需要出版社在未来的发展中积极探索,不断研宄,结合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努力实现学术出版的赢利新模式。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