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当我们还是孩童时,父母亲就唱儿歌给我们听,教我们背诵歌谣。稍大以后,他们又给我们读童话、故事,后来,我们终于学会自己读故事了。这些儿歌、童话及故事都属于叙事,可以说,我们在叙事中长大。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叙事,我们的生活中充满着叙事作品,小说,电影,电视剧,戏剧,连环漫画,历史书等,都属于叙事作品。叙事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无所不在。本文即是引进西方叙事学研究方法,把新闻报道作为叙事文本,从叙事时距和叙事时序的角度研究新闻报道的内部机制和运作规律,试图从理论上探讨如何有效运用叙事时间进行新闻写作,来达到新闻和叙事的有效结合。本文以报纸传媒中的新闻叙事作品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了文本分析的方法。
第一章 新闻的叙事时间概述
根据哲学上的观点,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和基本属性,前者体现物质运动的顺序性、持续性,后者体现物质存在的伸展性、广延性。时间是人类经验最基本的范畴之一。时间经验可以在叙事作品中再现出来。相对于各种其它艺术形式,如建筑、雕塑、绘画等空间展开的艺术而言,叙事文本是线性的,时间在其中是由再现工具(语言)和再现对象(故事事件)同时构成的。因此,在叙事虚构作品中,时间可以被界说为故事和本文之间的年月次序关系1。在一部叙事作品中,谈及故事和文本的关系,必然涉及两种时间,即故事时间和叙事时间。“故事时间是指故事发生的自然时间状态,而所谓的叙事时间,则是它们在叙事文本中具体呈现出来的时间状态。”2前者是客观存在的,不受人的主观意识的影响,具有一维性和矢向性,永远向一个方向流动,不停止,不逆流,它不在叙事文本中呈现,只能在阅读过程中根据日常生活的逻辑将它重建起来;后者是经过作者对故事的加工改造提供给我们的现实的文本秩序,它是叙事者根据一定目的安排的。在叙事时间里,时间被扩展、紧缩、逆转、省略了,原始的故事时间发生了变形,所以被热奈特称为“伪时间”。由于叙事时间存在这种双重性,从而“使一切时间畸变成为可能,它是叙述手法的组成部分”3。让我们看下面一则新闻:晚报讯 今晨 7∶36 发布红色高温预警,上海出现连续第 11 个高温日。尽管预报今天局部地区可能有雨,但仍然高温难降,究其原因,全是副热带高压在作祟。昨天 12∶26,上海连续第四次将高温预警从红色变为黑色,徐家汇气象站测得最高气温为 38.7℃。上海中心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曹晓岗说:“昨天预报的雨最后下在了苏北,上海仍然没有降温。”4即使在这个简单的新闻中,我们仍然可以觉察到,被讲述的事件的顺序和它们在新闻文本中呈现的顺序是不同的。在现实生活中,昨天的事情最先发生,接着才是今天的事情。而在新闻文本中,昨天的事情被穿插到了今天发生的事情中间叙述,故事的自然态时间与文本叙述的时间发生了偏离。作为叙事主体的记者在新闻价值观的指导下,不可能把每一个细节都记录下来,也不可能对每个时间段的事件平均用力,因为各个细节和时间段上事件的新闻价值含量不一样的,所以为了凸现新闻价值,作者要对故事时间进行调度。记者对故事时间的调度是通过调节叙事时序、叙事时距及叙事频率实现的。限于篇幅,在本文中,笔者仅就新闻的叙事时序和叙事时距问题从新闻写作的方面进行探讨。
第二章 新闻的叙事时序分析
所谓叙事时序,顾名思义,是指叙事的时间顺序。根据热奈特的说法,“研究叙事的时间顺序,就是对照事件或时间段在叙述话语中的排列顺序和这些事件或者时间段在故事中的接续顺序”1。这里区分出两种时序,即叙事时序和故事时序。所谓叙事时序,是指“文本展开叙事的先后次序,从开端到结尾的排列顺序,是叙述者讲述故事的时序”2;所谓故事时序,是指“被讲述故事的自然时间顺序,是故事从开始发生到结束的自然排列顺序”3。故事时序是客观的,固定不变的,而叙事时序在叙事者的干预下,是变化不定的。在本文中,笔者不考虑故事发生时间与新闻叙事发生时间的前后关系,而只关注故事发生的自然态时间与新闻文本中呈现的故事时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比较, 我们可以得出二者的三种基本关系:顺叙、倒叙和预叙。
一、基本时序---顺叙分析
在我国的新闻作品中,常常采用顺叙的手法,即故事时间发生的先后和它们在新闻话语中呈现的次序是相对应的,按新闻事实的发生、发展、结束的过程来组织材料,时间和事件进展在报道里重合在一条线上,最接近新闻事实的原生态, 就象烧全鱼,一整条鱼,从头到尾端出来,给食客一个整体的印象。如:畅游东湖代替横渡长江《中国体育报》2000 年 8 月 30 日报道:横渡长江是武汉人每年夏天的“传统节目”。此活动虽然从 50 年代就有了,但形成“气候”还是毛泽东主席 1966 年又一次畅游长江并接见了游泳大军之后。长江沿线的横渡长江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以后每年的横渡长江活动被赋予了相当多的政治内容,也一定要办的隆重热烈,又要上规模档次。象江城武汉组织了三千、五千人嫌不够数,非要上万人才行,工农兵学商、党政青妇缺一不可,否则就有个“态度问题”。殊不知这给基层单位各方面造成不小的负担,至少要有一两个月的集训期,这些“壮劳力”都是生产骨干,影响生产不说,还要给补助、补体。这种大规模的渡江活动在组织上的难度也极大。今年,武汉市体育部门认真反思了过去的教训,认识到“贪大求全”、“政治化”的作法不可取。他们进行了实事求是的改革,把传统的长江横渡活动改在东湖进行,规模上由大变小,在距离上由长变短,看似形式上的进步,实为工作务实方面的进步。经过精心准备,十几个社区组织的数百人游泳队伍很顺利地完成了游渡活动,其中有退休多年、长年坚持冬泳的一些老同志,也有十几岁的少年。整个游泳距离仅 800 多米,并未给大家带来很大的负担,又很尽兴。1这则新闻先叙述了武汉人 50 年代就有横渡长江的传统,又叙述了毛泽东畅游长江赋予这一事件以政治意义,再就是政治化的作法带给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负,最后叙述了对这一事件的改革,完全是按照时间顺序来组织材料的,从头到尾,慢慢道来,平平淡淡,自自然然。可以说,新闻中的叙述顺序和现实中事件的发生顺序是一样的。
二、时间倒错中的倒叙分析
所谓倒叙,是指对往事的追述,根据热奈特的说法,是指“对故事发展到现阶段之前的事件的一切事后追述”1要深入分析新闻报道中的倒叙,我们必须借助于两个概念。一是倒叙部分的时间与“现在”的时刻,即故事中断插入倒叙的时刻之间的一段距离,热奈特把它称之为时间倒错的跨度;再就是倒叙本身也会涵盖一段或长或短的故事时间,热奈特称之为时间倒错的幅度。举例来说,“王军现在在上海,五年前他去深圳工作了七个月”。这段倒叙的跨度是五年,幅度是七个月。如果将倒叙跻身其间、嫁接其上的叙事称为第一叙事,那么,倒叙在时间上就构成了第二叙事。根据倒叙与第一叙事之间在时间跨度和幅度上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倒叙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外倒叙:外倒叙的时间起点和全部时间幅度都在第一叙事时间之外。例如,在《南方周末》登载的《还原马加爵》一文中,报道以 2004 年 3 月 25 日马加爵案发生后学校以及各界的反应为第一叙事,详细介绍了人们对马加爵的看法,其中对马加爵成长过程中的事情进行了倒叙:马加爵的父亲告诉媒体,2000 年,他与老伴带了 6000 元钱送马加爵到云南大学读书,交完学费,夫妻俩把剩下的钱全部给了马加爵。后来,他在给父母的信中写道:“爸妈,在校门前的天桥上,偷偷落泪望着你们离去,亲情总是很感人,让人心酸,你们千万要保重啊,我什么时候才能报答你们,信中他还说,他觉得自己家族里的十几个兄弟姐妹,人人都比他强。在学校里,他也觉得很沉重。“虽然是大学生,我却绝对不能与十哥相比,很多人比我老练,让我很自卑。”从这封上大学不久后的家信看,马加爵的压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家庭的贫困,二是人际交往上的障碍。这两个压力,困扰了他大学四年的生活,一直让他深感自卑。马加爵生活非常艰苦,“大学四年就那么几件衣服,常常两个馒头一杯水就过一天”。有一年助学金贷款没发下来,他没钱买鞋,呆在宿舍里几天都没上课。1这些对于马加爵成长过程中所发生事情的回顾的时间起点和时间幅度都是在第一叙事起点之外的,所以属于外倒叙。
第二章 新闻的叙事时序分析.............6
一、基本时序―顺叙分析.............7
二、时间倒错中的倒叙分析.............10
三、时间倒错中的预叙分析.............16
四、第一叙事时间点的确定.............21
第三章 新闻的叙事时距分析 .............24
一、产生加快速度的新闻叙事时距............24
二、产生等速度的新闻叙事时距.............29
三、产生减速度的新闻叙事时距............30
四、叙事时距与叙事节奏.............34
结 语..............36
结 语
通过以上对新闻的叙事时序和叙事时距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新闻中的叙事时序和叙事时距的应用应当符合新闻的特点和要求,而不是从文学叙事中照搬过来。叙事时序中的顺叙、倒叙和预叙,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而优缺点的划分,又具有相对性,到底选用哪种叙事时序,取决于新闻价值等因素。对于采取时间倒错的手法的新闻,第一叙事时间点的确立又成为整个新闻叙事的关键。到底要选择哪一部分作为第一叙事时间内的事件,要考虑新鲜性、生动性、重要性和叙事的连贯性等因素。通过有效调整新闻叙事时序,记者可以为受众再现出真实可信、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画面。另外,新闻中概要、省略、场景、延长和停顿的交叉运用,可以形成快慢高低不同的叙事节奏,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和趣味性。新闻时距的调节也要考虑新闻价值等因素,而不能单单为了追求叙事节奏随意调节。总之,新闻的叙事时序和叙事时距对于新闻写作来说非常重要并且很值得探讨,本文中仅仅是从一个角度对新闻的叙事时距和叙事时序进行了分析,疏漏之处还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罗钢著,《叙事学导论》,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
〔2〕[荷]米克·巴尔著,谭君强译,《叙述学 叙事理论导论》,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年版
〔3〕刘建明著,《现代新闻理论》,北京: 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 年版
〔4〕穆青著,《新闻散记》,北京: 新华出版社,1996 年版
〔5〕里蒙-凯南著,姚锦清等译,《叙事虚构作品》,北京: 三联书店出版发行,1989年版
〔6〕刘建明编著,《当代新闻学原理》,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
〔7〕夏德勇,《新闻叙事与小说叙事比较论纲》, 广州: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年 1 月
〔8〕李希光著,《新闻学核心》,广州: 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 年版
〔9〕[法]热奈特著,《叙事话语 新叙事话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10〕[美]戴卫·赫尔曼主编,《新叙事学》,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