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本文将从写作学的角度入手,将都市报新闻娱乐化放在写作的理论框架下加以分析和研究。在都市报及新闻娱乐化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将写作过程中的选材、立意、表达的研究与闻娱乐化现象及其负面影响相结合,探究都市报新闻娱乐化的写作方法和操作技巧,规范都市报的写作使其能够正确、客观的的方式引导受众并促进其自身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为新闻娱乐化的写作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第二章都市报新闻娱乐化解析
自新闻业产生以来,办一张能够被广大受众喜爱的好报纸并不难,但是开一代报风却非易事。90年代在中国的报业发展史上,从中国西川盆地的报业中横空飙出一匹黑马一一《华西都市报》。一夜之间,蜚声报坛成为中国报林群星灿烂的天幕上一颗夺目的新星。然而,不仅它自己很快成为一张名牌报纸,还在全国各店掀起了一阵阵“《华西都市报》潮流”,从此在我国的报业产业中出现了一个新的报种一一都市报。几乎在都市报兴起的同时新闻娱乐化这个源于西方的新闻概念开始在我国媒体界出现。这两者几乎同一时期在我国出现绝不是一种巧合,而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媒体体制改革的社会背景下新闻媒体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和趋势。90年代我国的历史、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为都市报的产生和新闻娱乐化的出现提供了合适的土壤,因此可以说都市报与生俱来具备了新闻娱乐化的基因。
2. 1都市报的产生及特色
时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原新闻出版署副署长梁衡评述道:“以1995年1月《华西都市报》在西川成都创刊为标志,都市报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登上中国报业的宽阔舞台,并在激烈的报业市场竞争中便显出极强的竞争力。随即,我国都市报发展迅速,凭借市场化经营机制、市民化的报道风格、强大的信息承载力,受到广大读者的一支好评。回首都市报的_起绝非偶然,而是有着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的深刻原因。”都市报的办报思想不同于传统报纸,它是在社会经济、社会文化的土壤中孕育而出的因此它的办报风格必然深深地烙上了市场经济、大众文化和需求印记。新闻娱乐化的出现正是这种印记的体现。
2.1.1都市报产生的基础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新闻事业发生了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根本性变化,就是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上来。特别是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随之我国新闻媒体体制也发生了变化,经营方式也由计划经济的方式逐步转向市场经济的方式。正是伴随着改革幵放春风,都市报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土壤中开始发芽、生长。
2.1.1.1市场经济规律——都市报产生的理论基础
改革开放,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市场经济规律以及新闻传播规律在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中日益发挥其强有力的引导作用。市场经济自身价值规律、竞争规律以及供求规律三大规律必然力求最大的经济利益。其根本的要求是商家生产的商品尽可能适应市场的需求,从而赢得最多的消费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传播规律在根本上是受市场规律支配的,所以其必然力求适应最广大的受众的需求,争取尽可能多的受众,以实现其最大的价值。只是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对不同性质的媒体而言,其社会利益与经济利益的主观侧重有所不同,并且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相互转化呈现更为复杂微妙的关系和效果而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报纸产业同样需要遵循经济规律,我们在看到报纸信息属性、政治属性、文化属性的同时必须正视报纸的商品属性,在这样的情况下,一种无论从办报思想、运作方式还是管理模式上都要顺应市场经济规律的报纸一一都市报,应运而生。
2.1.1.2社会城市化进程——都市报产生的现实基础
新闻传播事业产生的直接动因是人们对信息传播尤其是政治、经济、社会信息传播的需要,作为近代新闻传播事业的发端开始,其新闻范畴的基本内涵就是主要以城市受众为主要受众群体所关注的新闻。可见在我国像这样以都市市民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大众媒体之所以在20世纪90年代迅速发展,这是与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分不开的。自20世纪70年代伴随着我国的改革幵放,以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策的确立,中国的城市化步伐急剧加快。城市化节奏的加快,一方面城市人口的增加为都市报的发展提供了广大的潜在读者群体,从而使都市报的发展有了强大的市场基础。另一方面城市化过程中相应的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继而形成了强大的经济带,这为都市报的发展提供个强有力的经济基础。所以说社会城市化进程为都市报的产生提供了现实基础。
2.1.2都市报办报思想特色
都市报是在市场经济的土壤中孕育而出的市民报纸,它最主要的使命是满足广大市民的信息需求,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然而作为市场主体能否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取得发展是其最为关心的。因为只有保证自己的生存才能实现自己的使命。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一方面要做出真正满足广大市民的报纸;另一方面要有明确的市场策略和独特的运作风格及手段。
2. 2新闻娱乐化的内涵及其出现的原因
20世纪90年代,起源于美国的“信息娱乐”(informainment),开始在我国传媒业内兴起,我国学者称之为“新闻娱乐化”。新闻娱乐化对我国的新闻事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一外来的现象或者说是新闻制作手法也渐渐地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对于新闻娱乐化的研宄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由于学者们的切入角度和立场的不同研究成果各不相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关于新闻娱乐化内涵的界定,利弊分析等始终没有统一的说法。笔者认为无论新闻娱乐化是一种现象,一种新闻发展的趋势还是一种新闻的制作手法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在我国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框架下,扬其长、避其短使其为社会主传媒产业服务,为广大的读者受众服务才是关键,才是真正的研究意义所在。当然在用其之前我们必须要理性的剖析其内涵,了解其产生的原因,即所谓的知其为何,缘何,而后用之。
2.2.1新闻娱乐化的内涵
新闻娱乐化的内涵作为对其研究的一个切入点,一直以来都是学界比较关心的。有人将其定义为一种新闻现象、一种新闻传播效果进行描述,也有人将其定义为一种媒体运作方法。对于新闻娱乐化的目和原则也是仁者见热智者见智。
2.2.1.1新闻娱乐化概念分析
关于什么是新闻娱乐化,诸多学者都尝试着下过定义,由于大家着眼点和立场的不同所得的结论也不尽相同,且大多停留在表面而没有太多实质性的定义。下面笔者将从以下几方面对现有的行文娱乐化的定义进行分析。罗亚认为新闻娱乐化绝非是某一个单一成面上的概念,要想把给新闻娱乐化孤立起来下一个定义是几乎不可能的,他认为新闻娱乐化实际存在运作手段、整体呈现、发展趋势三个被误读的层面。同时对定义中的“娱乐化”的效果即“快乐”加以了界定指出了这种快乐不仅只有欢乐一种表现形式,同时它还包括人情味、异常性、冲突性。根据上面的定义,我们可以将新闻娱乐化的定义归纳为三点:首先,新闻娱乐化是一种现象,主要表现为都市报新闻内容的选择和表现形式的创新。其次,新闻娱乐化是以实现新闻传播最大化即大数法则,制造轰动效果为目的。第三,新闻娱乐化是通过新闻中娱乐元素的运用,使受众感到快乐,所以“快乐“是新闻新闻制作的一个基本原则。这三点概括了新闻娱乐化的基本特征,但是仅仅从这三个方面,我们无法将新闻低俗化与其分开。于是我们就必须从本质上去认识新闻娱乐化,而将新闻娱乐化从本质上与其他概念区分,笔者认为我们必须明确新闻娱乐化中“娱乐”的含义,娱乐化的取向及尺度,娱乐化的目的。
第二章都市报新闻娱乐化解析..........2
2.1都市报的产生及特色..........2
2.2新闻娱乐化的内涵及其出现的原因..........5
2.3作为写作方法的新闻娱乐化..........10
第三章都市报新闻娱乐化写作技巧..........13
3.1 “软中求硬” -----选材技.........13
3.2“以柔克刚” ---立意技巧..........13
第四章都市报新闻娱乐化存在问题及对策..........27
4.1存在问题..........27
4.2对策建议..........29
结论
关于都市报新闻娱乐化,无论人们把它视为一种文化现象,一种媒体运作手法还是一种新闻的制作方法;无论人们对它持积极的肯定态度,还是猛烈的否定批判态度,都市报的新闻娱乐化潮流已经渗透到了“每家每户”,并且正在迅速的蔓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消失。因此我们要客观地、理性地面对都市报新闻娱乐化,在社会主义新闻价值观的指引下,在人文主义道德规范和新闻理论框架的限定下,新闻娱乐化本土化,使其为新闻媒体所用,服务读者、服务社会。
都市报要实现新闻娱乐化的合理运用,必须新闻写作的角度去分析新闻娱乐化,把它作为一种新闻写作的方法加以分析和规范。通过都市报新闻娱乐化所表现出来的特征,我们可以将其归纳为新闻选材方面的软新闻数量的增加,新闻表达方面的硬新闻的软处理。然而其实质上是读者对于新闻需求和阅读喜好的体现,是对新闻实用性、易读性、可读性等方面要求的凸显。另外我们必须明确地将新闻娱乐化与新闻低俗化加以区分,那些低俗、暴力、色情的新闻不是新闻娱乐化,这也是大多数新闻娱乐化的批判者的出发点。
参考文献
[1]路德庆.普通写作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席文举.二十一世纪的都市报[J].新闻战线,2000(12).
[3]蒋海斐.都市报定义及其发展趋势刍议].广西大学硕士论文,2001.
[4]孙玮.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都市报一都市报的产生及其实质[J].新闻大学,2003(5).
[5]孙旭培孙茗.走进家庭的报纸一试论都市报的特征与特色.新闻理论探讨,2009 (2).
[6]陶晓红.都市报社会新闻娱乐化研究.硕士论文,2009.
[7]付立.浅议新闻娱乐化.本科生毕业论文,2005.
[8]刘希阳.新闻娱乐化应坚持“三项基本”原则[J].新闻传播,2009(2).
[9]岳大伟李静涛.新闻娱乐化现象初探.新闻知识,2009(11).
[10]杨芳芳.新闻娱乐化成因探析.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