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国国民科学素养低下的严峻状况与中国科技传播的落后有着必然关联,传媒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仅如此,传媒因为不能及时识别伪科学,有时甚至于充当为伪科学张目的旗手。近20年来,尽管科技新闻无论量上还是质上都有了些许提高,但在“科学性”与“通俗性”两方面,还不十分令人满意,更有甚者的是,科技记者被称为“肮脏的使者”,“媒介无知”论也时有所闻。只有确保科技新闻的科学性,才能不裹读科学,才能实现社会的科学化;只有注重科技新闻的通俗性,才能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才能实现科学的社会化!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普及、大众科学素质的日益提高以及科技新闻记者洞察伪科学能力的增强,伪科学势必会逐渐衰亡,科学之光定能一扫愚昧,照亮经济发展之前程。
第一章科技新闻蓬勃发展现状及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科技新闻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人们自觉地利用科学技术从事劳动生产时便产生了科技传播活动。在人类经历漫长的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知识经济己见端倪,科技开始取代土地、劳动力、资源而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主导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己深入人心,“科教兴国”已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和行动纲领。在此背景下,科技与科技界的新事物、新变动层出不穷,受众对科技新闻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媒体与科技新闻的传播搭建了广阔的舞台,大众传媒开始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关注科学与技术。
第一节我国科技新闻的现状
随着“科教兴国”的号角在神州大地吹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科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90年代以来,我国科技投入不断增加。2001年全国研究开发投入为96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超过了1.0%,实现了历史性突破。通过实施国家973计划、863计划、重大科技攻关计划等一系列科技计划,在当代科技的许多重要领域完成了大量创新成果。从总体上看,我国整体科技实力已居于发展中国家前列,部分重点和关键领域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02年10月9日,时任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在《我国科技改革与发展的历史性成就》的专题报告中说,“我国作为唯一的发展中国家参加了被誉为生命‘登月计划’”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了1%的测序任务,让全世界为之瞩目;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超级杂交水稻(釉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顺利完成,被誉为基因研究领域‘最重要意义的里程碑性工作’,对‘新世纪人类的健康与生存具有全球性的影响’;高性能计算机关键技术、通信网络技术以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程控交换机技术的突破,使我国在竞争激烈的世界计算机领域,占有了一席之地。13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己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在过去的10年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工业产值从3000亿元增加到180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超过同期工业年均增长速度10多个百分点,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部分。在国民经济构成中,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例已经由10年前的1%提高到现在的接近15%。”历史表明,随着科技对社会的贡献率的提高,科技新闻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也就“水涨船高”,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
第二节科技新闻受宠的时代背景
科技新闻为何一跃成为新闻家族中的“新贵”?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上层建筑的任何变化,都能在经济基础那里找到原因。科技新闻日益受宠,同样是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经济、媒体竞争及社会进步的产物。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社会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新技术的出现与更新换代速度加快。过去,凡一种重要技术的出现都要间隔几十年甚至百年,而20世纪50年代以来,相隔不到5年就会有一种或几种新技术出现,如从1942年第一台原子能反应堆出现到1945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只间隔3年多:从1957年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到1960年第一台激光器研制成功,相隔仅3年。新产品的更新换代亦日趋频繁。从1945年第一代电子计算机诞生迄今已研制成功第5代产品了。此外,科技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18世纪为100年,19世纪为50年,20世纪为30年,二战后缩短为7年,现在一般为2一3年,如从电能的发现到第一座发电站的建立时隔282年,而激光的发现到应用只用了2年,1953年了发明太阳能电池,1955年就已实际应用。上述变化为科技报道提供了大量的新闻来源,同时也赋予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崭新内容。
二、受众求知的需求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促使人的自然智力与智能机器的结合,导致了社会的智能化。而智能革命的进展,最终使财富将从物质资源拥有者手中转移到智能资源拥有者手中,特别是转移到高智能和新知识拥有者手中,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就是靠智能即靠信息、靠软件技术、靠经营头脑取得成功的。因此在这个不重体力而重智能的时代,科技新闻逐渐受到青睐便是题中之义了。并且随着“科技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经济建设的每一个方面都和科学技术密不可分,反映经济建设和各种问题的新闻,大都成为牵涉到科学技术革新的科技新闻;科技领域本身的发展更是时时刻刻产生着值得新闻媒介广泛传播的新闻,而科学技术每向前跨进一步,都会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意想不到的变化。人们渴望了解科技发展对社会的影响,由此产生社会对科技新闻的巨大需求。
第二章科技新闻传播障碍的原因分析
科学的复杂性决定了科技新闻的复杂性,最大限度地接近科学性与通俗性是科技新闻工作者致力追求的目标。科技新闻难以“科学”与“通俗”,是因为在科技新闻传播过程中存在一些特殊的障碍—扭曲、阻滞、和中断:受众从新闻媒介获得的只是变形的、错误的、可能引起误会和错觉的信息(扭曲即不科学)或虽经传播却不为受众所理解(阻滞即不通俗),或媒介未予报道(中断如缺乏新闻敏感等)。科技新闻传播中的障碍,主要由科技新闻的特性、新闻记者的科学素养、新闻界对科学界误读、两者在科学性的价值观方面的差异及社会环境等原因造成的,这些障碍具有顽固性和不易消除性,它们直接影响了科技新闻的科学性及通俗性。依据科技新闻传播障碍构成主体的不同,我们将其分为主体障碍、客体障碍、社会障碍。
第一节主体障碍
主体指科技新闻的传播者。由主体本身的原因而导致其主观努力与客观效果相悖或不一致,便形成了主体障碍。传播者有意不报道的的传播障碍毕竟是少数。主体障碍主要有:
一、主体的科学素养不足所产生的误读
主体科学素养不足有两种情况:一是相对不足,即主体虽具备一定科学文化水平,但相对于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和不断扩大的报道的领域来说,这种知识就显得不够;二是绝对不足,即主体缺乏基本的科学训练和起码的科学知识,在我们这样一个全民科学素养相对低下的国度,主体素养的绝对不足的情况更为多见,由此而产生出新闻界对科学界的误读。因为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话语世界进行对话的问题。当新闻传媒面对一个与自己完全不同的话语世界时,必须将要将信息①转化为信息②(见P13)。首先应该做的是对科学界进行阅听与解读,如果省略这种阅听,或者解读得不够正确有效,两者就要发生话语错位,而焦点常常集中在这样一些本质问题上:科学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如何评判科技成就?怎么看待科学失误?其次,当新闻界完成对科学界的阅听之后,还要进行内部的加工与整合,甚至”翻译”,将纯科学话语变为大众能够理解的科技报道用语再加以传播。
二、工作方法对主体的制约
主体工作方法的正误优劣,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传播障碍的大小或多少。不正确的工作方法包括:对报道事物的不预先作准备,采访中不注意多侧面地听取专家意见,对专家的意见不作认真的分析,缺少科学精神,一不小心落入一些急功近利的科学家甚至是科学骗子所设下的圈套,掉进盲目的“自信陷阱”、“虚假陷阱”、“个体陷阱”及“非专业陷阱”(见P31一33),写稿时不考虑受众的文化水平,接受能力、实际要求及兴趣,对无把握的稿件不愿送专家审阅等等。
第二节客体障碍
客体指科技新闻的报道对象,其核心内容是科学技术,其核心人物是包括科学家在内的一切科技人员。一、“科学误读总是难免的”科技新闻报道对象一般比较复杂、抽象,其变化发展也是一日千里。它不仅给主体的理解和表达带来了困难,有时还因科学界和传媒是两个独立个体、两种不同的客观语境导致的误读在所难免。两种基本理念的分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两者侧重点不同。
新闻界对于科学事件的选择偏重于重要性和轰动性,而科学界对于科学事件有不同的评判标准。科学本身就有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之分。一个德国物理学家评论当时人们对纯粹科学的研究态度写道:“发明牙痛的止疼药可能要比发明一颗新的行星更有价值。”当一个记者以公众的视线去选择科学事件时,他就更可能选择应用科学的小发明而不愿意去报道新闻价值不大的基础理论的突破。科学理论本身是一个有层次的系统,从实时的角度出发很难评估某一项理论或者某一项发明的重要性。19世纪,当法拉第发明电的时候,一名官员怀疑地问他:“电有什么用?”法拉第回答:“先生,有一天,你会向它征税。
2、两者存在着巨大的时间差和误读。
科学的体系总是以“猜想—反驳”的形式不断成长,在某一种理论的成长过程中,科学家总是假定它是可能被后天的理论所推翻的,即它是不确定的,而新闻报道必须以及时的肯定的形式来报道。一个实际上不稳定的被观察对象,却要被新闻报道以一贯的写作手法固定下来。这种写法一直强调科学报道要准确,要用数字量化说明确定性。
第二章科技新闻传播障碍的原因分析............15
第一节主体障碍...........11
第二节客体障碍...........18
第三章识别伪科学是科技记者的基本功...........23
第一节认识伪科学...........23
第二节科技记者三大认识误区...........25
第四章倡导科学精神是科技新闻的灵魂...........37
第一节传播科学精神是科技新闻的应有之义...........37
第二节什么是科学精神...........40
第三节如何倡导科学精神...........43
结论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对客观世界和主体生命态度,并不仅仅取决于他的理性认识<知),还取决于“情”(爱憎)、“意”(理解)。“知”虽然是最重要的,但作为社会的人,受众面对科技信息,也不可能纯粹以专业技术的眼光来审视和选择,在其意识深处乃至潜意识当中,总有一种情感的力量在起作用:只有为这种情感力量所应允的信息才能引起受众的充分注意和兴趣;同样是这一情感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受众能否深刻地认识和准确地把握信息的客观真实性和真理性。理想的科技传播,其传播者在处理信息时必须遵循两条原则:一是在用以传播的信息中熔铸进受众可以或是愿意接受的思想、意识、观念,以适应受众的情感力量。二是发挥各种传媒的个性特色,进一步强化这种思想和感情色彩。
参考文献
1、张屹山黄磊知识经济与科技兴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性2003/01
2、孙宝寅刘建明科技传播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04
3、陆小华重大报道对策新华出版社2001/01
4、童天湘高科技的社会意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01
5、程道才专业新闻写作概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01
6、董玉琴漫谈科技新闻新华出版社19%/06
7、黄其庄消息写作例话新华出版社1998/03第3版
8、阂大洪传播科技纵横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04
9、庄克仁传播科技学正中书局1998/03
10、邓宗岳王多明新闻写作文体写作与技巧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