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以个人为主"的社会学视角探讨信息时代的前景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9170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第一章

1.1社会学的下一阶段
本论文的主要目标是为今后的社会学提供一个以个人为主的文化模式。从社会学的创始人涂尔干以来,社会学家一般认为社会现象只能由群体来解释。他们将群体看做一种"格式塔"(gestalt), —种超过其各部分之和的现象。本文中,我对这个假设表示质疑。到底是什么道理迫使着我们一定要将群体作为我们的主要研究对象?有哪些群体现象不能从个人层面去解释?虽然社会群体在主观层面上毫无疑问不仅存在,而且还会对个人的行为起很大影响,但是有两个事实使得群体不能够解释个人的行为:一是我们没有办法对群体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二是每一个人都属于多重群体。因此光看群体,就很难解释个人的行为。
前人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对人类历史发展研究的框架。但是为再进一步完善细化这个框架,我们需要一个更微观的取向。现在的技术条件已经允许我们比较方便地收集和分析以前无法得到的数据量。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可以不再"从上往下"的用数据来证实一个理论,而可以"从下往上"让理论从大量的数据有机的呈现出来。在本文中,我将会主张:社会学研究的下一阶段所需要的细节和数据量是"以群体为主"的理论无法提供的,因此"以个人为主"的社会学能更有效地解释社会现象。
在本论文的第一章中,首先我会表述以群体为主的文化概念的缺陷,然后从理论上去探讨以个人为主的文化概念的优势。在第二章中,我将会详细的描述如何将文化理解成一个个人的现象,以及为什么属于同一个群体的两个人会有同样的文化特征,尽管他们所拥有的文化特征与群体身份没有因果关系。在第二章所提出的模式的基础上,在第三章的第一节中,我会简单地谈这个框架如何解释历史上的民族情况。在第二节中,我将会通过我田野工作过程中所意识到的民族社会学研究中的三个热门争论,来表明该模式如何能够帮助我们避开这些问题。最后在第四章中,我会提出一些对于未来的应用这个框架的研究的建议。这个以个人为主的视角以前人的研究所提供给的对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的研究为基础,但是通过它我们能够再进一步完善前人研究范围之外的细节。..........................
...................

第二章

2.1社会群体是个人之间的互动所产生的"突现现象"
首先,我们必须回应涂尔干的说法,即群体与个人有根本上的差别,从而在个人层次上无法解释群体的行为。本节的例子说明,这些复杂的群体行为系统不仅在个体层次上可以得到有效的解释,而且比起对整体的解释更为清晰明了。我要重中,我提倡将社会学的焦点从群体转移至个人,并不意味着我否认民族及其它社会群体的存在和重要性。在全世界,民族及其它社会群体明显存在并对个人行为起显著的影响。我主张的是:第一,鉴于人类社会的复杂多样性,以及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无法对某群体的文化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唯一能明确定义的是个人,因此我们应该把文化这一现象理解成一个个人的现象;第二,所谓的"群体行为"是一种"突现现象"(emergent property),可以"简化"(reduce)到个人之间的互动。虽然群体现象在学术分析中不会消失,但是群体所占的核心位置必须转移到个人。社会群体不是拥有特定特征及动机的客观实体,而是能用来部分解释个人行为的概念。在结论中我将会更仔细的讨论这个论点对学术研究的意义。
我要首先解释清楚本文中的"突现"和"可简化"两个词的意思。当我们形容一个东西或系统的某特征为"突现"时,我们是说这个特征是该东西或系统中的各部件的集合体,或者各部件间的互动所产生的新属性33。化学分子的一些复杂的特征提供了典型的例子-一个多年专注于研究氧原子和氢原子的研究者,依然不能基于这两种原子的特征来解释水的特征,尽管水不过是氢和氧的集合体。同样,个别细胞的特征也无法解释如剌绣、足球等复杂的文化特征。
Searle将"突现特征"分为两类,即"突现一"和"突现二" 34。虽然一个东西或系统的许多特征能根据它的部件的合成物和布局来推断,例如其外形、重量和速度,但是有些特征只能通过各部件之间的互动来解释。Searle将这些特征称之为"突现一"。透明性和液态性就是"突现一"的特征。因为我们无法根据氧和氢的特征来预测水的特征,而只能通过这两个部件间的互动来了解它们,所以水的这些特征也是"突现一"。"突现一"与"突现二"有明显的区别。Searle对于"突现二"的特征提供如下定义:既"突现一",又具有该系统的部件之间的互动所无法解释的"因果力"(causal powers)的特征。Searle指出他没有遇到任何"突现二"的特征,而且由于因果关系的可传递性(transitivity of causation),他认为很可能我们永远无法找到任何"突现二"的特征。.........................
..................................

第三章.................................................................................50
3.1从该理论的视角来试谈历史........................................50
3.2"以个人为主"的社会学视角与
目前民族学研究的热门问题..............................................55
3.2.1原始性(Primitiveness)....................................................56
3.2.2现代化(Modernization)....................................................60
3.2.3真实性(Authenticity)......................................................61
3.2.4小结...............................................................................64
3.3"以个人为主"的社会学视角的适用范围及局限..............65
第四章...................................................................................69
4.1结论:社会学在数字时代的前景......................................69
4.1.1形式..............................................................................72
4.1.2数据..................................................................73
4丄3研究对象.......................................................74
4.1.4总结................................................................75
............................................................

总结
就研究大于个人的社会体而言,我认为有三个可行的方法:研究社会网络、研究有着明确定义的群体(例如国家或公司等),以及以概率方法研究没有明确定义的群体。关于个人的大量数据可以有机形成一个社会网络模式。这种模式有助于了解某群体的各个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群体之间的分界线。像"国家"这样有着明确定义的群体也是一个可行的研究对象,但是因为社会群体没有自己的思想,我们判断群体的某一个行为的动机时,需要特别谨慎。最后,我们可以如量子力学现象般对待那些无法下明确定义的群体。关于个人的数据能表明群体成员拥有某文化特征的比例,在该数据的基础上我们能算出一个特定的成员有该特征的概率。这个方法无法提供精准的结论,就像分析量子力学现象一样,它只能提供一些可能性。
数字时代标志着人类追求知识的新纪元。信息技术使全世界的连接越来越紧密。很快,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能够接触到任何现有的知识。信息技术也正在为具有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的研究奠下基础。正如计算机处理能力的改进使我们对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和数学等复杂系统的了解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所带来的海量社会学数据也会彻底改变社会学研究。不过,我们研究的细微度取决于我们所收集的数据。关于社会群体这种说法的概化性影响了我们研究的准确度,它强加了虚假的、"无法突破"的瓶颈。为了充分利用我们所掌握的工具,我们需要一个让我们能更清楚地检测社会行为的细枝末节的"镜头"——是时候我们将观察群体的"宏观镜头"切换成观察个人的"微观镜头"。

参考文献
1.陈莉莉、邓婕、曾相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开发村民受益机制研究——以西江千户苗寨为例》,载《民族论坛(学术版)》,2011,第285期。
2.陈志永、王化伟、毛进:《社区主导转向政府主导——西江苗寨旅游发展模式演变的调查分析与评价》,载《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刊)》,2010,第5期。
3.陈志永、王化伟、毛进:《民族村寨居民与旅游经济增权感知空间分异》,载《商业研究》,2011,第407期。
4.杜成材:《地域文化视野下的资源类型研究——以西江千户苗寨为例》,载《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第24卷,第1期。
5.费孝通:《中华民族研究新探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6.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
7.何景明:《边远贫困地区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省思——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中心的考察》,载《旅游学刊》,2010,第25期。
8.黄光学,施联朱主编:《中国的民族识别——56个民族的来历》,民族出版社,2005。
9.将永兴:《从贵州民族识别工作谈起》,载《民族研究集刊》,1985,第2期。
10.雷山县旅游局编:《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民族文化保护评级奖励办法第三稿》,2012。
1.Alexander JC, Ed.. Durkheimian Sociology: Cultural Studies. New York: Columbia Univ. Press,1988.
2.Anderson, B.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New Edition. Revised Ed. New York: Verso, 2006.
3.Anderson, C. The Long Tail: Why The Future Of Business Is Selling Less Of More. New York:Hyperion, 2006.
4.Andren, A. Between Artifacts And Texts: Historical Archaeology In Global Perspective. NewYork: Plenum Press, 1998.
5.Appadurai, A. The Social Life Of Things: Commodities In Cultural Perspective, Reprinted. Ed.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