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本文对西方新闻实践中一些有效的报道技巧、手法做了介绍和简析。当然,在学习、借鉴西方媒体精心设计与制作、有高度效率的新闻与传播方式时,需要的是清醒、理性、务实的态度:好的做法拿来为我所用,极端的一面则要引以为鉴。下面,我们将着重从三方面,对西方新闻写作中的技巧展开探讨。
第一章客观性技巧-----运用事实
第一节对“客观”认识的发展
一、客观性的理念:
客观主义基于19世纪政党报刊向商业报刊转变的背景、当时哲学认识论关于事物可知的信念、报业经济学方面的考虑,以及传播科技的发展(例如照相术、电影、电视的出现),逐渐形成新闻客观性的理念,美国最有影响的报纸《纽约时报》前任总编爱德温、詹姆斯就说,该报唯一的办报方针就是客观性,它的报头题词是(所有的新闻都是适于发表的)。客观主义理论主要有两层涵义,其一:新闻报道的最终目的是客观地反映现实。如《纽约时报》创办人亨利·雷蒙德说:“一张日报应该接照本来的面目准确地反映这个世界。”其作用在于将个人与外部世界连接起来,帮助个人形成对外部世界的独立判断。其二:客观地反映现实之所以可能做到,是因为事实和意见是应该而且可以完全分离开的。“客观性的信念是对‘事实’的信任,是对‘价值’的怀疑。同时又赞同将两者分离”[3l。客观性观念强调以一种公正、超然以及不含成见的态度来报道新闻;反对在新闻中夹叙夹议,不能参入个人见解,只要把事实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情况、原因交待清楚就行了。其基本原则是“单纯的纪事,意见必须与新闻分开。”l4]一个多世纪以来,新闻报道的体裁、方式变化很大,最初的客观性理念受到很大冲击,许多西方学者发现,客观性理念指导下的新闻报道并不客观,于是有些学者接着论证了新闻不可能客观,新闻不必客观等观点。如美国著名的新闻学家本·巴格迪坎说:“新闻报道的每一个环节都涉及到基于价值观念上的判断。客观环境中有无数事件,到底报道哪个?不报道哪个?记者观察到无数事实,哪些要记录下来?记录下来的事实,哪些被写进稿件?被报道的事实,哪些写进第一段?……这些问题中,不管哪一个,其所作出的决定,都不是真正客观的。”社会控制和新闻从业人员的主观意识的存在,使客观性受到不可避免的干扰。一些研究者认为,客观性只不过是新闻事业中的一个神话。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早期客观主义理论所标榜的纯客观是不可能做到的。但新闻客观性也被称为“一个不会死的上帝”。
二、客观报道技巧:
新闻报道的基本手法我们需要区分一下客观性的理念与客观报道技巧,前者是专业的理念、守则,后者是一种报道的呈现方式。不管新闻客观性怎样受到怀疑,作为新闻专业主义的理想或追求,现在依然是人们评判新闻工作的一种原则。就如郭镇之所说:“客观性尽管并不完美,却是一个可行的‘规定原则’,客观性已经成为一种公认的新闻语汇和普遍模式。现代西方新闻界对客观主义理论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的态度:“绝对客观性不可能做到,只会引起永无休止、徒劳无益的争吵辩论。客观性并不意味着指望要达到它,而是对现实反映的一个过程、一种态度、一套思维方法。例如迈克尔·舒登声就将新闻学里的客观性视为信仰体系中确定无疑的那种知识。他还进一步指出,这是一种伦理学—指明人们在道德上作出决定时应当采取何种思考方式。于是,客观性不再被认为是可望不可及的问题,而是有益的,应该力求达到的,它是把‘是’和‘应该’溶为一体的途径。
第二节对“客观”报道技巧的运用
《中西新闻比较论纲》在谈到“客观性”时说:“‘用事实说话’,成为中国新闻界对新闻的客观性、客观报道原则的朴素理解和操作方法。他们坚持要对事实进行实事求是的报道,在必须说话的时候就要‘说话’,只是这种‘说话’是通过对事实的选择与运用进行的。同西方相比较,都坚持‘用事实’,两者是相似的;但西方强调‘不说话’,而中国则强调要说话,两者又是不同的。其实,西方记者不但用事实说话,而且采用多种方法,说得较高明。事物总是在发展之中的,信息社会、极速时代一切都在不断变化与前进,当然也包括新闻报道的写作方法。西方新闻界也认识到“完全客观的报道是不可企及的”,但这并不妨碍表达的客观性成为西方纯新闻写作的特色和优点,我们要本着历史的、发展的观点来承认这种“客观”形式的合理性,它所体现的按照事件本来面目认识和反映客观事物的做法,正是西方新闻活动的理性精神的一种表现,它符合新闻认识和写作的基本规律和求真精神。
第二章讲故事的技巧
新闻要客观真实,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但有时会因为客观而把新闻写成枯燥的事实记录。写新闻不要带个人的感情色彩,也并不意味着要写成冷冰冰的事实记录。绝大多数读者在读新闻时是抱着“看故事”的心态的,不管是纯新闻—消息还是特写,或者是其他体裁都要“讲好故事”。
第一节新闻写作是由事实和事件编织故事
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李希光这样给新闻写作下定义:“新闻不同于文学写作。新闻写作是由事实和事件编织故事,文学写作则是通过编造事实和事件来编制故事。”这是因为“人类永远在讲故事,永远爱听故事,所以新闻写作就是写故事。长期以来,西方记者深谙此理。新闻报道是写给读者看的,而阅读行为是凭个人主观意愿作出的自由选择,不具备政治手段的强制性和物质手段的刺激性。“牛不吃水强按头”是万万行不通的,不具备可读性、没有故事性的新闻作品不可能赢得读者的青睐。
人的好奇心、神秘感、娱乐性与生俱来,新闻作品必须在这些最基本的层次上吸引读者,引导他们一步步进入更深层次的感情体验,接受更深刻的思想引导,得到更高层次的审美愉悦。之所以强调新闻写作就是讲故事,就是要先让读者觉得愿意看、能够看、看得下去、看得舒服,这样,新闻负载的其他作用才能充分显现出来。任何人都有浅层感情体验和深层感情体验,上述提到的方面可属最基本的浅层体验,无论是满腹经纶的学界泰斗,还是烤羊肉串卖大饼的贩夫走卒,人们大体是一致的。它不像深层感情体验,会因个人的出身经历、学识修养不同而因人而异。西方一位哲学家说过,人与人之间的唯一差别,在于他们对复杂关系的理解程度。大海小溪,最深层的差别尽管很大,但最浅的地方却是一样的。在游泳池游泳时会发现,浅水区总是人最多的地方,有的人尽管可能游得很远,潜得很深,但也往往需要从最浅处下水,回到浅水区休息玩耍。
第二节对文学表现手法的借鉴
从历史的层面来看,东西方的新闻文体都是由文学分化而来,经过长时间演变而形成另具特色的文体形式。新闻作品最基础的要素还是文字,文学是最古老因而也是最丰富的宝库。文学艺术主要是“写特征”,而无论是从新闻价值的角度,还是就快速而真实地反映事件来说,新闻作品也是一种“写特征”的作品。t181有许多的文学手法是值得记者借鉴的。形象可感是文学手法的最大特点,而任何主观意图很好的文艺本文,它发挥引导作用的条件首先就是能够激发读者的感知能力。伊泽尔说过:“任何成功的传输(尽管它是由本文始发的)都依赖于这个本文所能激发的每一个感知能力和处理能力。虽然本文可以把可能存在的读者所具有的社会规范和价值结合得相当好,但是,它的功能实际上却不是单纯地表现这些材料,而是运用这些材料促成读者对它的理解。
抓住新闻中最生动的镜头,让读者充分欣赏它的每一个细节,法新社北京分社首席记者比昂尼克正是这样做的。他写的《中国向毛泽东告别的仪式非常感人》,素材来源于在北京火车站的观察,他从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旅客们的表情和反应中,着力抓住了人们的眼睛进行描写:他们“两眼注视着毛主席的巨幅头像,画像上已经围上了黑黄两色丧纱。”在哀乐奏起的时候,“所有在场的人一下子低下了头,人人眼睛都往地上看。”在汽笛停下来之后,人们“若有所失地”望着毛主席的遗像。通过抓特征,记者把当时人们悲伤的情绪和肃穆的气氛,真实地再现出来了。
第二章讲故事的技巧..........17
第一节新闻写作是由事实和事件编织故事..........17
第二节对文学表现手法的借鉴..........19
一、“新新闻主义”的启示..........20
二、文学手法在新闻作品中的运用..........21
第三章结构安排的技巧..........21
第一节不拘一格的结构安排..........42
一、抓取内在的逻辑力量..........42
二、多种结构和“断裂行文法”..........42
第二节对导语的处理..........46
结语
加入世贸组织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中国的新闻传播业迅速置身于信息传播全球化的大背景中,中国传媒如何与世界接轨,人口大国如何成为信息大国,这一命题严峻而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这一方面要靠在趋于宽松的国内新闻环境下,新闻工作者锐意改革、勇于探索;另一方面也要重视中外新闻观念和实务相互交流借鉴的积极意义。这后一方面正是本文题旨所在。不过因着重分析业务层面,文章对相关的时代背景和新闻观念涉及不多,但对此无疑也要有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刘明华著《西方新闻来访与写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
2、李希光主编《网络记者》中国三峡出版社2000年
3、展江主编《新闻与正义》一、二册海南出版社
4、艾丰著《新闻写作方法论》人民日报出版社1999年
5、李良荣著《西方新闻事业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
6、贝尔纳·瓦那纳著《当代新闻学》新华出版社
7、本·巴格迪坎著《传播媒介的垄断》新华出版社1983年
8、童兵主编《中西新闻比较论纲》新华出版社1999年
9、徐耀魁主编《西方新闻理论评析》新华出版社1998年
10、陈力丹著《典论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