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具有公民精神的人们,基于公共事件或公共政策广泛讨论,借助网络(尤其是微博)平台,以分散的形式联合起来,在法律和政权统治的框架下,以颇具创意的、近似行为艺术的温和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并对社会或政府管理带来广泛的影响。这是我国在转型期,日渐兴起的一种新型的集体行动——轻社会运动。其表现形态如何?为什么会产生?其不断涌现、发展壮大的动力来源是什么?此过程中存在何种独特的动员机制?对政府管理的影响力是“重”还是“轻” ?为此,本文将着手于对南京梧桐树事件和上海胶州路火灾事件这两个典型案例的研究,试图以学术的视角逐一阐释上述问题。
学术意义,已有的研究或是对西方社会运动理论的评述,或是对公民维权案例剖析,即使是对相关新近发展的研究也过多的偏重网络的独特作用。因此,本文将以两个典型案例为切入口,探析“轻社会运动”——转型期中国集体行动发展新趋势的形态特征、生命周期、动员机制及其影响力量,填补学术界在此的空白。现实意义,希望通过对我国这种集体行动的变异和升级的揭示和前瞻性预测,对政府的公共管理有所裨益。
1.2国内外研究综述
西方对社会运动的研究源远流长,早在20世纪60年代便进入了理论发展的高峰时期,并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理论范式。心理取向的社会运动研究。是西方在此领域最早的研究,主要是从微观分析入手,以社会心理学视角,研究社会运动的发生及动员的。古斯塔夫?勒庞1对社会运动的自发性情感进行研究,将集体行动视为一种反文化或社会失范现象;布鲁默的循环反应理论将集体行动分为三个阶段——集体磨合、集体兴奋和集体感染,其形成是人们之间通过符号互动的一个共同相互刺激的过程;格尔提出“相对剥夺感”理论3,认为集体行动是由于社会结构性因素所导致的人们心理失衡而引发的。结构取向的社会运动研究。从社会学视角阐释集体行动的本源在于社会结构。马克思的革命理论H人为不公的客观社会结构必然形成集体行动的意识形态,必然产生集体行动;麦克亚当的政治过程理论5强调社会变迁导致社会结构变化(政治机会的扩展、社会运动组织力量的增强、认知的解放等),对社会运动形成的积极作用;斯梅尔塞的价值理论从六个因素对集体行动进行了综合解释。
第二章两起新型的集体行动
2. 1互联网时代的集体行动
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是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和眼界的开阔,而社会转型期利益格局、分配机制等的变化引发加剧了各种社会矛盾,这些共同作用,唤醒了公众的民主意识,激发了公众的表达意愿。对此,政府也积极推动我国民主化进程:十五大提出“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十六大强调“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十七大指出“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这样的民主氛围充分调动了公众的表达热情,越来越多的公民开始关注公共领域,积极参与讨论,进行自我表达,进而也加速了我国民主化进程的发展。
我国接入Internet后初期,公众并未借此关注和影响公共事务。i31998年的印尼排华事件,是公众第一次凭借网络的平台,实现了自我表达,发动集体行动,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公众通过电子邮件的传播力量,发起“黄丝带运动”,并延伸为现实场域的集会和游行示威。此后,抗议北约暴行事件、厦门特大走私案事件、中美南海撞机事件等一系列事件中,集体行动都显示出巨大的影响力。2003年的孙志刚事件,将互联网时代的集体行动推向了一个新的、更为深入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公众的集体行动能够得到政府实质性回应,甚至更改完善相关法律。此后,“网络民意直通车”、政府官员给网民的“网络拜年“网络聊天”等形式,以“自上而下”的方式,给予了这种新的表达充分的合法性。
目录
第四章轻社会运动的形态····················································································30
4. 1轻社会运动的特点···························································································30
4. 1. 1 “草根_精英-草根”涟漪式动员······························································30
4. 1.2自组织下的多场域互动···············································································32
4. 1.3创意表达······································································································34
4. 1. 4行动适可而止·····························································································37
4.2轻社会运动的生命周期··················································································38
4. 2. 1轻社会运动的进入期··················································································38
···············································································································
结论
通过对南京梧桐树事件和上海胶州路火灾事件的观察发现:这种新的集体行动,冲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击碎了草根与精英的壁全,通过“草根-精英-草根”链漪式的动员,在公众的自组织下,展开别开生面的“创意竞赛”,以极具感染力或理性深刻的、易于实现和操作的、新颖温和的表达,实现虚拟场域与现实场域以及不同虚拟场域之间的互动,而且无论是广泛持续的分散行动,还是淡定有声的众人聚会,其诉求都较为具体、微涉变革,其持续时间也较为短暂,是一种适可而止的行动;同时,这种新的集体行动并非稍瞬即逝,而是经历了进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因此,这是区别于集体行动、社会运动和革命的一种“表演政治”,因其组织化程度、行动方式以及追求变革程度之“轻”,本文将其定义为一个新的概念——“轻社会运动”。
感性方面:“预期”的挫败驱动人们展现“真实的自我”,“真实的自我”使得人们拥有淋璃尽致表达心声的勇气和热情;“集体认同感”促使越来越多的人们加入轻社会运动,而“团结”又保障了轻社会运动能够相对持续稳定的推行。理性方面:切实利益、知情权、话语权、压力的释放、效能感等收益,大大超过人们为此付出的注意力、实际行动、时间和风险成本。来自这两方面的微观算计诱导每一个公众积极参与轻社会运动。而且,社会转型期本身伴随着的社会发展型相对剥夺感增强,人们互动方式由“门对门”向“人对人”的转变以及多方位机制失衡和制度缺位;近似威权治国方式下,“可控民主”自身的矛盾与悼论,绩效型政权合法性的潜在危机以及中层组织发育不良但“同道中人”的聚合而产生的良性“生态环境”。这样的宏观氛围激活了群体参与轻社会运动的极大热情。加之,开放系统、对等传播和匿名制的技术平台,将各种力量紧紧的扭结在一起,为轻社会运动的实现提供强大的技术保障。
浅谈互联网时代的轻社会运动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轻社会运动,南京梧桐树事件,上海胶州路火灾事件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