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一、选题来源及落点:一个形象断层和一份报纸
学生群体古则有之,而备受当代人侧目的那段相关历史,则是五四运动时期青年学生所谱写出的激彩华章。彼时,近代中国学生群体站立在社会舞台的中心位置,直接引导了革命形势的走向。然而沿顺着历史的脉络来看,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所代表的现代新兴知识分子群落,与传统士儒学子之间,却存在着显见的形象断层。任何事物的涌现或质变,都无法缺少一个发酵的过程。这不禁使人发问,承接在变化的学生群体形象中间的"缓冲带",究竟是什么?事实上,在辛亥革命的雷电掣响夜空之前,近代中国学生社会的轮廓早已尽显。清末学生群体作为一支既黏合又松散的社会力量,渗透到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领域中,其活跃程度不容小觑。西学东渐的风潮、新式教育的兴起、内忧外患的加剧……种种叩响着清末社会脆弱"门槛"的因素,也都与学生社会之间饱含着"剪不断理还乱"的联系。可以说,清末学生社会的成长,是与当时的社会语境一脉相承的。从学生这一群落入手,去窥探清末时局的跌宕沉浮,不啻为一种"一叶知秋"式的观测视角。
清末学潮涌动,诸如章士钊、邹容、黄侃、蒋方震等精英知识分子叱咤学界,引得全社会瞩目。鉴于学生运动所触发的广大影响力,现代报刊也在不遗余力地报道清末学界的动向。与此同时,这批精英学子也积极利用报刊这一新型传播利器,去宣传革新思潮、拓展学界运动的辐射面。在此进程中,现代报刊犹如一位"塑形者",通过媒介话语而勾勒出清末学生社会的形貌。透过一份报刊去探视清末学生社会镜像,不仅可以得知当时学界风潮的递进脉络,还可以深入到报纸背后的报道意图中去,理解特定社会环境下媒介语言与现实学生运动之间的交互态势。
第二章一面镜子一一清末学生社会语境下的《苏报》
"当我们悠久的信仰崩塌消弭之时,当古老的社会柱石一根又一根倾倒之时,群体的势力便成为唯一无可匹敌的力量。"法国社会学家勒庞在1895年出版的《乌合之众》中如是说道。此时,在遥远的东方古国,西方列国的坚船利炮轰幵了曾经封闭的国域,社会柱石的倾倒和精神信仰的崩塌相伴相行。千年的封建王国走到了 19世纪的末期时,早已气喘吁吁。就在1895这一年,甲午战争落败,清王朝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地赔银以求苟存。同年,康有为再次上书光绪帝,陈述变法主张与步骤。与他一起的有众位学子,在后来的历史课本中我们称他们为"维新志士"。学生群体的聚合虽在当时并非"唯一无可匹敌的力量",但事实上已为日后学生运动的高涨埋下伏线。
一、三节点——清末学潮涌动与《苏报》呈现轨迹
"学潮"是一个比学生运动更为生动的词汇。学生们如潮水一般涌动,推动起层层波澜,由远及近,难以歇停。中国历史中并不缺少此类的学潮事件,比如东汉末年的太学生请愿,明朝万历年间的东林党运动。但是与传统士人的反抗基点不同,清末学潮中很多学生己经走出了"内廷供奉"的宿命思维,放眼于世界,力图用民主科学等思想武器去抨击专制制度。这些新式知识分子无论在行动方式还是意识形态方面,都有着往円学生群体所不具备的全新面貌。
当清末学潮泛起、学生群体反叛意识发酵并爆发之时,一份近代报纸也在歩入转型的轨道中。1898年冬,陈范接手了曾经"文字粗鄙猥亵,因刊登黄色新闻并有敲诈勒索等事被人控告,亏折过多"^的《苏报》,改良后报纸革命色彩开始浓郁。1902年11月上海南洋公学的退学学生在中国教育会的帮助下,成立爱国学社。《苏报》与爱国学社订立契约,每日由教员学生轮流撰写论说一篇,可获每月一百元的报酬,以缓解学社经费窘迫的境况。《苏报》即相当于爱国学社的机关报,成为师生重要的言论阵地。此后《苏报》报道各地学生运动,议评学堂风云,犹如学界风潮中的舆论之"岛",直至1903年7月停刊方休。
目录
第四章变动的镜像:《苏报》学堂报道的话语流变···············································48
一、镜像中的"事"——报道重点的转移···································································48
(一)从"爱国"到"排满":目标的跃进····································································49
(二)从学堂到社会:时空的拓展··········································································50
二、镜像中的"人"——学生形象的进化····································································51
(一)从隐匿到显性:意见领袖的勾勒···································································52
(二)从松散到黏合:学生群像的临摹····································································53
三、小结:隐秘的手和模糊的边界·············································································54
·····························································································································
结论
1905年以后,新政推行,科举制度废除,学堂数量激增,学潮运动从滥觞过渡到高潮期。《苏报》虽已消失,但更多的革命派报刊开始走入舞台的中心区。辛亥革命前期,革命派报刊与改良派报刊的论战如火如荼,前者的话语力量逐渐压倒后者。在这些活跃于学界、报界的参与群体中,不难发现一些曾经活跃于《苏报》中的身影。对于后期学生社会而言,《苏报》显示出了斗争模板、精神向导以及阶层形象塑造等多重意义。
《苏报》一次次的疾呼也让现代学生看到了承载于自身的使命,他们是社会的主人翁,有着破坏旧秩序的能力和责任,需要在社会变革中发挥出作用。《苏报》虽亡,但这份报纸对于学界学生的精神引导力是不可抹去的。"苏报案"上章士钊与邹容的慷慨陈辞依然激荡于学生心中,一些报纸中的"意见领袖"还在发挥出强大的引导力。特别是章士钊、蔡元培等人,他们在后期的学生社会中依旧活跃,可看做是《苏报》报刊活动的一种延续。经历了《苏报》这一报刊活动阶段,部分报人完成了从学生报人到职业报人的身份过渡,为今后的革命办报活动奠定基础。《苏报》曾建立出一种话语体系、一份学界秩序、一个学生社会镜像,这对于当时乃至后期的学生社会而言,都是无法忽视的存在。清末学生社会中的《苏报》,与《苏报》中的清末学生社会镜像,彼此之间相互交融,成为晚清学界时空中一条延续的交互轨迹。《苏报》的意义,即在于呈现历史,并成为历史中一个持续发扬出指针作用的节点。
浅析清末学生社会的媒介镜像呈现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清末学生社会,媒介镜像,《苏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