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准公共产品供给的理论分析
1.1相关概念介绍
1.1.1准公共产品的概念
理论上来说,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是判断一个产品是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最重要的两个维度。非竞争性指该产品的生产成本不会因消费者人数变化而变化,消费者的消费数量和质量不会因消费人数的变化而变化。非排他性指不限定任何条件,任何人都可以消费该产品并且从中受益。纯公共产品是同时具备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两个特征,也就是说,任何人都可消费该产品,而且没有任何技术能够把不付费的消费者排除出去。比如,国防、社会制度等。私人产品是同时不具备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即只有某些特定的人群才能消费该产品并且消费者之间对该产品的消费存在竞争性,一个人对该产品的消费会影响另一个人对该产品的消费。比如,水果、衣服等产品,一个消费者买了一件衣服之后,其他消费者就买不到同一件衣服了,消费者之间存在竞争关系。纯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两极之间的产品就是准公共产品(表1.1)。准公共产品比化人产品的受益范围大,但是比纯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小,在一定数量下,每个消费者的消费质量不受其他消费者的影响,但是当超过一定数量以后,消费者的增加就会影响其他消费者的消费品质。虽然这三种产品之间各有各的特征,但是它们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因此,这三种产品之间可以实现相互转化。
.......................
1.2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由布坎南等人基于"经济人"假设,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政府组织行为的理论。布坎南指出政治家的目标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因此,在制定法律限制政府官员的权利时,要把政府官员当成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人。唐童斯认为政治家和企业家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企业家是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来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政治家是通过制定利于获得选票的政府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
公共选择理论把政府官员当作"经济人",认为他们在提供准公共产品时不是按照供求关系的实际情况来提供,而是按照机构利益或者个人利益最大化来提供,这就使得他们不断扩大行政机构的规模、增加人员和行政管理费用,人浮于事,过度开支,造成准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低下。同时,他们总是倾向于提供高于社会实际需求的准公共产品,导致供大于求,造成资源的浪费。此外,还由于信息不对称及监督机制不健全,使得公共部门在提供准公共产品的过程中存在腐败现象,造成准公共产品供给的投入产出效率较低。因此,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时是失灵的,主张公共服务的提供需要打破政府的垄断地位,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让私人资本参与进来,把公共服务市场化,从而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
........................
第二章太原市公共自行车管理与服务的现状
2.1太原市推出公共自行车服务的背景
随着太原市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城市人口数量不断攀升。据太原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置示,2010年太原市常住人口为420.16万人,而2000年太原市常住人口仅为334.44万人,十年间太原市的常住人口就増加了85.72万人,增长25.63%,年平均增长率为2.31%。2014年太原市常住人口已经达到429.89万人,城镇化率达到将近84.25%(见图2.1)。太原市常住人口的不断增长导致太原市交通出行不便,拥堵越来越严重。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能够买得起机动车,使得机动车数量激増。根据太原市统计局的官方数据显示,2014年太原市私人汽车保有量为87.82万辆,比上年末增长了16.1%,比2010年增加了41.76万辆,每年平均以10万辆的速度在增长(见图2.2)。机动车和人口的激增给太原市的发展带来许多问题。第一,道路拥堵。机动车和人口数量的増加对城市的首要影响就是使得交通道路成为稀缺资源,造成交通拥堵。高德地图发布的《2015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话》显示,太原在本次检测的45个城市中的拥堵情况位列第33位,但是太原在高峰时期的出行里程比北京还高2.8%,而高峰时段出行量的增加直接加剧了太原市的交通拥堵状况。第二环境污染。太原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0年太原市全年市区二级以上空气质量天数为304天,而2014年太原市全年市区二级以上空气质量天数仅为197天;2010年太原市的空气污染综合指数为为2.27%,而2014年太原市的空气污染综合指数却达到了7.73%。
............................
2.2太原市公共自行车管理与服务的主要特点
太原市公共自行车系统在起初建设阶段,太原市政府就坚持"政府主导、公益为先"的原则,按照"便捷、安全、优质"的服务要求,依托太原公交集团公司,组建太原公交公共自行车服务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和管理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2012年9月28日,太原市公共自斤车租赁服务正式开通,运营三年多以来,该服务己经深入人心,规模越来越大。服务网点从2012年的516个增加到目前的1285个,公共自行车数量也从起步阶段的2万个增加到现在的4.1万个,覆盖主城区面积达220平方公里。多项服务指标也均创全国之首,其中单日租骑量最高达54.34万人次,单车日周转率平均最高为10.43次/车。太原市公共自行车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大的成绩,是由于其在三年的逐步探索当中,形成了自身的一些管理与服务的特点。
太原市主要是在借鉴杭州的政府主导模式的基础上,开展自己的公共自行车服务的。在其开始运转之前就成立了隶属于公交集团的太原市公交公共自行车服务有限公司,职责是负责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建设、运营、维护等。建设王地、资金等完全由政府提供。与杭州模式相比,太原公共自行车的政府主导特征更加明显。杭州市政府给予公共自行车的投资主要表现在开始运营前,在投入运营后,大部分运营资金靠企业通过市场化运作来筹集。在杭州市政府的特许下,运营企业通过服务网点的广告牌和站点出售商品等方式取得一定的经营收入,再加上政府给予的一小部分财政补贴,就能基本保证公共自行车的收支平衡。到现在为止,太原的公共自行车收入甚微,连维持日常运营的资金仍然依赖于太原市政府的财政补贴,而且太原市政府还没有下放公共自行车广告经营权给运营企业,相比杭州,太原市政府对公共自行车的主导更多。
...........................
第三章太原市公共自行车管理与服务中存在的问题.............22
3.1与城市道路建设规划不协调............22
3.2服务网点布局不完善..........22
第四章太原市公共自行车管理与服务中存在问题的原因.........26
4.1思想认识的偏差..........26
4.1.1对公共自行车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26
第五章完善公共自行车管理与服务的对策.............31
5.1树立理性的公共服务观念..........31
5.1.1提高对公共自行车发展重要性的认识.........31
第五章完善公共自行车管理与服务的对策
5.1树立理性的公共服务观念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只有树立了理性的公共服务观念,公共服务才可能被持续的提供下去。太原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由于在思想上没有认识到公共自行车发展的重要性,而且对收费与服务品质的关系缺乏辩证的认识,导致其管理与服务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因此,要提高太原市公共自行车管理与服务的质量,关键是要树立理性的公共服务观念。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不仅仅需要对衣、食、住、行等基本方面的需求,更增加了对绿色、低碳等环保方面的需求。建设服务型政府就是需要不断满足公众多样化的生活需求。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的位置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要求将其融入到我国建设的各个方面,这说明低碳、绿色的准公共产品成为当前公民最迫切的需求,政府要注重对这方面的准公共产品或服务的提供。公共自行车作为一项绿色的准公共产品,需要政府从思想观念上认识到公共自行车发展的重要性,公共自行车才能够得到持续的发展。首先,政府需要认识到公共自行车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从各种交通工具的能源消耗比较来看,自行车交通的能源消耗为零,是所有交通工具当中能源消耗最低的。因此,自行车作为一种绿色的交通出行工具,通过代替机动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可以极大地减少二氧化破的排放,还能减轻能源消耗,从而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其次,政府需要认识到公共自行车对解决交通拥堵的积极作用。自行车的体积较小,对道路交通空间的要求较低,在同样的道路资源条件下,相比机动车,可以容纳更多的自行车。因此,在道路资源稀缺的情况下,鼓励发展公共自行车交通,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公共自行车出行,可以缓解道路资源紧张的情况,从而减轻交通拥堵的状况。
..........................
结语
本文基于准公共产品视角,以太原市公共自行车为研究对象,通过简单阐述太原市公共自行车管理与服务的现状,在客观分析其管理与服务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思想认识、运营效率、投资主体三个方面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存在诸多问题的原因,最后就进一步完善公共自行车的管理与服务提出了具有一定操作性的对策。
我国虽然有许多大城市开展了公共自行车的相关服务,但其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特别是围绕它展开的研究更是滞后。本文在写作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某些相关的第一手资料未能取得,按照政府相关规定,许多应该公开的信息,比如对本文研究相当重要的有关政府对公共自行车投资的具体数字,虽经多方努力,最后也没有找到,这必然会影响本文的研究质量。本文提出的诸多解决问题的对策,虽然具有相当的可操作性,但要真正付诸实施,还需多方、特别是城市政府付出不懈的努力才有可能。在公共自行车的发展己经演绎为大势所趋的情况下,相信相关的研究在以后一定会大量涌现,公共自行车也一定不会辜负社会各界的殷切期待,为中国梦的最终实现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