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对与其生产生活相关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积极推动农村社区的建设与发展,不断促进农村居民生活品质的提高,此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并提出了建设农村社区的重要战略。农村社区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将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真正落实在农民身上的平台,农村社区建设对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满足农村居民对公共服务的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及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然而,由于长期存在的城乡体制分离和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公共服务的资源供给长期向城市集中,农村社区的建设与发展明显相滞后于城市社区。加之,我国农村数量多,农村人口也多,全国各地的发展水平、发展速度不同,建设农村社区的基础条件也不同,经济发达地区率先开始了农村社区建设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中西部偏远地区的农村由于经济基础薄弱,许多农村社区还处于筹备阶段,即便是己经运行的农村社区,由于各地的特殊性也使农村社区建设缺乏可以共享的经验。恃别是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的社区意识较弱,社区建设还未起步,还有些农村地区依然处在社区的试点建设阶段,许多在建的农村社区在建设和管理上也面临重重困境,无法真正发挥出农村社区的作用。因此,通过探索适合村情民情的农村社区建设模式,促进农村社区的经济建设、组织建设、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制度机制建设,以推动农村社区的建设和发展,对未来我国着眼于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和城乡社会的和谐共进意义重大而深远。
.......................
1.2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2.1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本文在认真研读国内外相关文献和研究相关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对我国农村社区的建设现状进行描述,并以欠发达地区的农村社区为研究对象,对此类地区的农村社区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斤了深入的说明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部分地区农村社区建设的成功经验及欠发达地区农村社区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适合这类地区的可供参考和借鉴的建设农村社区的思路和架构,并提出了推动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的具体措施。(见图1.1)
........................
2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概念界定
2.1.1社区
(1)社区的含义
社区从字面含义来讲,社,是指某些集体组织,如合作社、集会结社;区,可以指住处或者区域、地区。综合起来,社区就是一个集体组织活动的区域。学术界比较认可的是斐迪南滕尼斯对社区的定义即;社区是具有相同价值观的彼此之间联系密切的人所组成的社会团体,这个社会团体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在当时主要局限于乡村地区,社区即农村。社区里的人由于亲缘或血缘关系对彼此信任、充满默契、并对社区有强力的认同感。社区是一个发展性的概念,随着环境的变化会有不同的涵义,但大多数学者基本认同以下几点:一是社区是一个聚集区域,稳定而独立;二是社区有相当数量的人口群体组成,这些人口靠一定的社会关系维持交际网络;三是社区内部有一个管理机构能够维护该区域和人群的公共利益;四是社区居民在社区生活的中形成归属感和认同感。综上所述,社区由人、区域、基础设施、组织机构和行为规范、社区意识六种要素构成,并具有化会服务功能、自治功能、社会控制和稳定功能化及社会民主和参与的功能。
(2)社区的特征
第一,社区是一个小社会,社区成员在这样一个较稳定环境内以家庭为单位消费社区内部的生活资料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并在过程中形成的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独特的社区文化。
第二,社区的构成要素都具有地域性的特征。
第三,社区成员有共同的社区意识,并对其所属社区有共同的荣誉感、共同的价值观念和共同的伦理道德观念。
......................
2.2理论基础
2.2.1社区治理理论
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通过社区治理的方式实现对基层的统一管理,从公共管理的角度,社区治理是指涉及化区的多元主体之间通过互动、协调与合作,共同提供公共产品,对化区公共事务进行管理,完善社区居民自治,实现社区公共生活整体利益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从其概念界定可了解社区治理的基本内涵:
(1)社区治理主体不唯一,政府、群众自治组织、社区居民及处理社区事务的专门机构等都可作为社区主体;
(2)客体是指社区内部的公共产品和公共事务;
(3)社区治理的目的是维护社区公共利益,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培育共同的社区意识和社区文化,这种社区意识和社区文化能够帮助社区居民自觉维护化区的整体利益,参与并推进社区的全方位发展;
(4)社区治理的要素主要包括治理主体、治理客体、治理手段和方式等;
(5)社区治理具有权变性。
从社区治理的内容角度,社区治理由两部分内容构成:其一是提高社区资源的配置效率,将社区资源如止地资源、投入资金、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的利用价值发挥到最优,送是社区建设和发展的物质前提和基础;其二是通过组织协调、组织互动及集体或个人的利益意见表达来实现社区成员参与公共利益的分配,这是社区建设和发展的社会前提。在实践中,社会治理通过社区治理来实现对基层的统一管理,社区治理各主体依据成文的政策法规和人们约定俗成的契约,以互动协商的方式对社区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维护社区居民的切身利益,完善社区自治,推动社区的稳定长远发展。
.......................
3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现状...........18
3.1政府在推动农村社区建设方面所做的工作..........18
3.2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的现状.............19
4我国农村社区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29
4.1农村社区建设的认识不足..........29
4.2农村社区规划和管理不当.........30
5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社区建设的思路和基本架构......39
5.1农村社区建设的思路.......39
5.2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40
5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社区建设的思路和基本架构
5.1农村社区建设的思路
从现阶段情况看,欠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的许多农村摇于纯农区,又不具备建立农村社区的基本条件,合村并居、规模化经营具有一定难度,所这类地区的农村社区建设遵照一个总体思路:
第一,对于纯农区的农民来说,农业生产是主要的谋生手段,强制农民搬离现在的住所到社区集中居住,会给农民的生产活动带来诸多不便。因此,应保持现有分散的村落,农村社区的建设依托乡镇少量发展,这样既有利于保护现有的村落的,也有利于维护和利用零碎的农地,保护当地的民俗文化。
第二,将农村社区服务体系的布局重点放在乡镇和管理片或中心村一级,建设的重点内容应该首先放在解决当前亟需解决的农村基础服务设施的建设上。
第三,可在全县范围内挑选出基础设施较完备、集体财政状况较好的村作为农村社区建设的试点,将财政资金集中用在试点农村社区的建设上,大力支持建设农村社区的试点,重点从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和人才的供给方面给予帮助,完善试点农村社区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架构,并对试点的各项工程建设进行全方位监控,及时解决问题,总结经验,做好反馈,待试点建设完善后,推广到其他村开展农村社区建设。
.....................
结束语
当前,农村社区建设己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全国各地农村也根据实地条件进行了不同的尝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的同时也遇到了许多问题,特别是由于我国的地区发展不平衡和城乡二元体制的长期存在,东南沿海等发达地区的农村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无论是在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还是农民生产生活水平上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加之我国的农村社区建设起步较晚,对于大部分农村来说农村社区本就是新生事物,农村社区建设工作还处在探索阶段,缺乏可以借鉴的经验,导致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在社区建设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较大的阻为,出现了政府工作人员、农村社区居民对农村狂区的认识不足、社区建设的规划与管理不合理、建设主体缺乏自主性、经费缺乏保障等问题。随着国家对农村社区建设重视度的日益提高、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居民对公共服务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及城乡社区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加大,农村社区建设具有很高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为此,国家应该根据欠发达地区农村的实际情况探索出适合欠发达地区农村社区建设的模式和基本架构,明确农村社区建设和发展的内容,推进欠发达地区农村社区工作的开展,逐步缩小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农村社区化及城乡狂区的差距,通过社区的建设和发展,提高公共服务在城市和农村的均等供给程度,解决欠发达地区农村化区现存的各种问题,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促进城市和农村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