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
1.1选题背景以及研究意义
1.1.1选题背景
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可再生资源开采过度,环境污染与全球气候不稳定现象加剧,寻找清洁能源改善气候环境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话题。相对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对于全球气候变化应承担更大责任,因此1992年出台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指出,南北国家共同但差别化承担责任。此后,1997年《京都议定书》再次明确发达国家减排量化标准,旨在限制化石燃料使用数量,促进全球环保进程新发展。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大国,在签署《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同时,通过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鼓励环保能源科技创新、出台《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等形式,紧抓节能减排工作任务,积极应对化石燃料使用过度等国际化问题,对内关注民生改善国民生存环境,对外展现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力争将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落到实处。
从整体背景看,制约某一行业发展前进的主要因素包括技术性因素和制度性因素。经济学家诺斯曾提出"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键是制度因素"的观点,可见由于宏观政治背景因素,一宜对于某一新兴领域造成制约,将极大打击其技术创新、科技进步的可能性。创建宽松的政策环境,不断推行扶植政策对于速促进我国节能汽车产业发展意义重大。当前国内的节能汽车行业,制度因素尤其是以财政补贴为代表的扶持节能汽车的政策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本文着重从节能汽车的补贴政策方面入手,针对现阶段节能汽车补贴方面不科学不严谨的政策现象,提出改革建议。
.....................
1.2创新点和不足
1.2.1创新之处
现有文献从相关角度分析了新能源汽车发展遇到的主要问题,财政政策支持主要方向及政策执行面临困难。本文依据当下节能汽车财政补贴过程中违规经营欺骗财政补贴的热点案例,分析节能汽车财政补贴在目前发展过程中的漏洞,目的是清晰、直观地分析当下财政补贴政策尚存在的不足之处,在借鉴主要发达国家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合理配套财政建议。另外,本文基于公共政策理论政策过程视角,从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监督等方面将节能汽车财政补贴政策进行分解分析,并且针对政策形成的每一步骤提出建议,提出的建议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及可执行性。
1.2.2不足之处
本文研究尚处于研究初始阶段,由于选题范围较大,没能更深入的研究财政补贴政策在促进电动汽车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没能将财政政策的每个细节进行细化,梳理出其中对产业发展影响最深的具体财政或税收措施。
本文针对节能汽车财政政策的研究尚处于研究起步阶段,由于选题范围宽泛,研究深度有限,未能针对不同财政政策进行具体分解分析,也未搜集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若能细化研究内容,提供数据支持,将提高研究的科学性与现实意叉,其他学者可以分别探讨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的作用,并从分析其相互影响等角度进一步进行拓展研究。
........................
2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相关概念
2.1.1节能汽车
光化学污染对于人类健康影响最早出现于美国,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发现这些有害烟雾来自于汽车内燃机排出的化合物,在阳光下进行化合作用形成了有毒的气体。而光化学烟雾危害公民健康的现象很快收到世界各国重视,并纷纷采取措施降低危害水平。
90年代初期,以石油为主要能源的化石燃料动力汽车尾气排放量已严重危害大气环境,西方发达国家在感受环境污染带来的恶果后,率先提出降低汽车尾气排放,减少化石能源燃烧的发展目标。欧盟出台"降低汽车污染计划"制定汽车尾气排放新标准。汽车制造商纷纷致力于新能源汽车研究开发,在90年代初期,世界车坛已经开始走向研发节能汽车的道路,随着全球环境污染与能源短缺问题的円益严重,节能汽车的出现与应用己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以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为目标的系能源汽车技术创新竞赛悄然在世界范围内拉开帷幕。
节能,按照字面的理解,"节"是节省、减少,"能"指的是能源。针对汽车而言,能源主要指为汽车运行提供动力的燃料资源,而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的区别就在于其耗用能源并非传统化石燃料,而是新型清洁能源。节能汽车指的是低能耗、低污染、小排量、新动力的汽车。节能型环保小排量汽车及其发动机的要求是:汽油机升功率大于50千瓦,柴油机升功率大于40千瓦。由于传统化石能源的使用的使得全世界的环境问题n益加剧,节能环保问题成为了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需要。
.......................
2.2理论基础
2.2.1产品周期理论
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德维农首次提出了产品周期理论。维农将产品与生命相对比,认为新生的产品与新生的化命一样,都会经历出生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与衰退阶段,整个过程当中,其传播影响力、与同类产品的优势对比及资金流动情况均在不同国家间变动。而针对同一种产品而言,其生命周期在不同国家进度不同,一般来说在科学技术相对发达的国家其生命周期进程较快,而引进其他国家技术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的国家产品生命周期发展缓慢。正是由于上述时间及空间的差异,同一产品在不同国家市场中竞争地位差异明显,而送一差异也一定程度上引导了国际贸易中资金流向。
具体来说产品生命周期分为产品引入期、产品成长期、产品成熟期与产品衰退期四个阶段,下面将针对这四个阶段做出详细介绍。
第一,产品引入期。产品引入期主要指产品生产发明的初始阶段,该时期产品制造商针对市场中消费者需求研发新产品,满足消费者新诉求。此阶段产品特点:一方面由于生产技术尚不完善,生产酷套设施尚不成熟,产品使用程度相对较差;另一方面由于产品生产规模较小,产量有限,但产品价格相对较高。此阶段产品市场需求较小,市场认知度有限,其主要原因为:一方面由于研发及生产成本较高,生产商广告宣传力度不足,消费者难W全面认知产品优越性能;另一方面,由于产品价格较高,消费者承受能力有限,此阶段产品难以打开广泛销路。从企业自身而言,产品引入期往往入不敷出,处于市场探索阶段。
第二,产品成长期。产品成长期是引入期的后续阶段,基于引入期对于产品的宣传,受众对于新产品功能及效用有了一定的认真并开始接受新产品,产品成长期即产品销售取得成功的阶段。此阶段产品特点:经过进一步研究开发,产品技术相对健全,产品功能也得到进一步完善,企业形成商业化经营规模,产量迅速提升。此阶段产品需求量提高,企业销售额增长迅速,规模生产导致成本下降,因此利润迅速增长。从市场状况来看,一方面生产追随者迅速增加,产品竞争逐渐加剧;另一方面,率先进入市场的企业由于市场知名度认知度高,竞争优势显著。
......................
3节能汽车财政补贴的政策分析.............14
3.1节能汽车财政补贴的作用分析...........14
3.1.1财政补贴对节能汽车销售的促进..............14
4节能汽车财政补贴政策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22
4.1政策执行过程存在漏洞..............22
4.1.1政策的执行力薄弱,骗补现象严重..............22
5完善节能汽车财政补贴的建议............28
5.1对节能汽车财政补贴方式的指导建议...........28
5.1.1加强对研发主体的技术指导..............28
5完善节能汽车财政补贴的建议
5.1对节能汽车财政补贴方式的指导建议
5.1.1加强对研发主体的技术指导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节能汽车行业需要政府的引导与支持,需要把关键零部件的研发作为重点进行研究。同时在推广混合动力汽车时应优先检验并应用更为先进的技术,这样才能为全面普及纯电动汽车打下良好基础。
首先,节能汽车销售现状,总结其僧产能里与销售能力,重新制定节能车产销目标,并将混合动力汽车作为打开节能汽车市场前奏进行销售推广,帮助节能车也平稳度过市场拓展过渡时期。其次,出台相关技术研发指导意见,针对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阶段,各阶段需要具备条件及达成目称进行指导,促进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核心技术研发,从而为提升节能汽车整车性能死暗影基础。
同时,政府应综合利用宏观调控手段,站在更高层级统筹系能源汽车发展全局,针对技术开发与零部件研制进行综合指导。
首先,政府应出台相关指导意见,针对节能汽车零部件质量性能做出详细规范,从而明确制造厂商生产目标,避免新能源汽车市场整车质量参差不齐,从而进一步导致消费者认可程度下降。其次,政府应强化新能源汽车技术指导力量,针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阶段进行整体把关,避免盲目生产造成资源浪费。最后,政府应针对技术市场进行规范指导,一方面帮助企业了解技术要求,避免技术风险,另一方面对比生产市场生产量与需求市场需要量,避免产能过剩风险,达成新能源汽车资源整合目标。
.......................
6结束语
节能汽车财政补贴政策之所以有漏洞可以钻,正是由于补贴政策本身的不规范、不完善,使得监管部门的职能没有有效发挥,影响预期的政策效果。本文在基于政策分析的基础上,以节能汽车不法商家"骗补"为背景,对节能汽车、财政补贴的概念进行界定,分析了节能汽车财政补贴政策出现漏洞的原因,进而提出了预防不法商家欺骗政策补贴、完善节能汽车财政补贴政策的思路、基本方法和应对措施。在完善节能汽车财政补贴政策的过程中,应科学严谨地制定政策方案、提高政策执行的有效性和灵活性、建立完整的政策评估体系、完善政策的监督机制等一系列措施。
当前全球正处于新能源技术发展的重要时期,如何能够有效利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能源发展的有力条件,发展壮大我国自身新能源的科技进步,尤其是节能汽车为代表的交通运输业节能减排的技术革新,是提高生产力、提高国际地位、国家经济水平的必然要求。完善的财政补贴政策是扩大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推动节能汽车的科技进步的关键,笔者将继续对这项研究予以完善和深入。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