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服饰图案艺术探讨——以鄂尔多斯、科尔沁部落女性服饰为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2785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艺术论文,笔者撰写本文便遵循这一研究方式,层层递进,研究蒙古族服饰图案艺术。首先,独特的地域文化,是蒙古族服饰图案艺术得以生长的沃土。从表层的图案形态出发,详细论述蒙古族在长久生存的自然条件和不断更迭的人文环境下,因为政治政策的颁布、联姻的婚俗和生活环境的迁移,形成了多样丰富的服饰图案,并较好的保存流传下来。
第一章 蒙古族服饰图案艺术概述
1.1中国服饰图案历史沿革与特点
中国服饰图案作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本节试图通过分析中国各个时期的服饰图案的发展演变,追溯我国服装和饰物的产生以及何时附着图案,随朝代更迭和历史演进的变化和发展过程。
1.1.1古代 1.1.1.1原始社会
从出土文物方面考究,在中华大地出土的文物中,发掘出有关于原始社会大量的服饰装饰物,如从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的遗址中,出土出一枚骨针,骨针长约8.2厘米,通体打磨光滑,此外,还有141件由天然石材、猛兽牙齿、鱼骨和贝壳制成的装饰品。由此看来“证实山顶洞人在距今大约2万年,已能利用兽皮一类自然材料缝制简单的衣服。中华服饰文化史可以看作由此发端[1]。”虽然至此尚未发现原始社会“服装”上的图案,但从出土的头饰、颈饰、腕饰配饰等反映出原始先民已具有佩戴饰物的审美意识,图案已广泛存在于同时期其他很多的日常用品及生活环境中。


艺术论文怎么写

由于原始社会没有文字,原始先民便创造出千变万化的图案形象。特别是种类繁多的几何形图案,不仅形式多样、结构复杂、配色还很和谐,已经达到相当成熟的程度。如仰韶文化中的鱼纹彩陶盆(图1.1 [1] )。图案由鱼形向几何形演变,头部愈发简单,鱼体愈发图案化,单一的记实变为复合的抽象。而鱼造型、色彩的装饰性,与陶盆具有的实用功能相结合,揭示了半坡人审美心理和制作器具技巧的概括、简练。
.............................
第二章 蒙古族服饰图案个案分析
2.1鄂尔多斯部落女性服饰与图案
2.1.1鄂尔多斯部落发展历史背景
“鄂尔多斯”是蒙古语“宫殿”的含义,“斯”是蒙古语之中众多的意思,“斡耳朵”的复数形式“鄂尔多斯”,所以“鄂尔多斯”蒙古语翻译成汉语的意思就是众多华丽的宫殿。起初“鄂尔多”实际上是指成吉思汗铁木真统一蒙古后所住的帐营,在当时那个时期,负责守护大汗“鄂尔多”的人很多,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侍卫和侍从,保卫成吉思汗的安全。这些人并不是同一个部落的子民,彼此的来历和血缘关系都不相同,这种特殊的组成与其头饰的多种样式有直接关系,他们从各个部落前来成吉思汗的营帐前,担任其护卫的职责围绕着大蒙古国众多的“鄂尔多”驻守。自此以后,便因其职业称这些人为“鄂尔多斯”,意思是“守护皇宫大殿者”的意思,这便是鄂尔多斯部落名称的由来。
鄂尔多斯部落不仅有守卫的职责,还曾是承担元代皇室饮食的部族,他们还保留了蒙古汗国时代的祭祀文化。现如今,成吉思汗陵园依旧巍然耸立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伊金霍洛旗,当地还保留着传统的祭奠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铁木真的祭礼,鄂尔多斯地区人民至今依旧承担着守卫的职责。基于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多年守卫皇宫大殿的职责,鄂尔多斯现代部落服饰在一定程度上既体现着宫廷服饰的高贵与华丽,又因其守灵人的身份,在服装穿着和配饰选择上要体现出庄严肃穆与稳重,所以说鄂尔多斯服饰较好的保存和传承了元代宫廷服饰特色,其服饰审美价值意义值得关注。
.............................
2.2 科尔沁部落女性服饰与图案
科尔沁服饰是蒙古族部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服饰图案纹样的运用体现了部落民众认知自然、了解自然、崇拜自然地过程,凸显出独具特色的游牧文化审美观,由于其服装受满族影响较大,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色,自成体系,服饰图案更具象征意味,故本节将对该部落女性服饰图案进行细化分析研究。
2.2.1科尔沁部落发展历史背景
“科左后旗蒙古族的先民,元代在额尔古纳河、海拉尔河流域和呼伦湖一带游牧,属于元太祖之弟哈布图哈萨尔及其后商科尔沁部。至明代中期,在哈布图哈萨尔十四世孙奎蒙克塔斯哈喇率领下东迁至嫩江,号为嫩科尔沁部[1]。”崇祯九年(1636年)3月20日,当时蒙古族的二十四各部落的四十九名首领参与了后金国的盛京大会。推选当时后金的统治者皇太极为“博克达彻辰汗”,改建立政权为“大清”。自清朝建立以后,颁布了相关的“建众而分其势”的盟旗制度,嫩科尔沁所属四部10旗便响应政策,整合成左右两翼会盟,聚居在科尔沁右翼中旗境内的哲理木山下繁衍生息,形成哲里木盟,故又名“嫩江十旗”。
科尔沁的蒙语意为“箭筒士”,勇敢的科尔沁人在满清政府统治的近300年的历史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例如,科尔沁部落较早与满族联姻,著名的孝庄皇后便是从科尔沁大草原走进满清后宫的。满蒙通婚的政策,使科尔沁部落的发展深受满、汉文化的影响,从而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多元的科尔沁部落文化。例如汉族的“簪”“步摇”的传入,就完美的融入了科尔沁女性头饰,综上所述,因其历史原因,使得科尔沁部落多元文化融合的特征最有代表性。
...............................
第三章 蒙古族服饰图案艺术审美特征 ................................. 53
3.1图案制作工艺精湛 ...................... 53
3.1.1刺绣工艺 ......................... 53
3.1.2蒙镶工艺 ............................ 54
第四章 蒙古族服饰图案艺术的当代价值探讨 ................................. 62
4.1蒙古族服饰图案的穿着习俗延续 ............................. 62
4.1.1从生产到生活 ......................... 62
4.1.2从过去到现在 .................................... 63
结语 ..................... 72
第四章 蒙古族服饰图案艺术的当代价值探讨

4.1蒙古族服饰图案的穿着习俗延续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蒙古族的居住环境较以往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人居环境的改变,也丰富了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蒙古族服饰也从以往人们的日常穿着,演变为在婚丧嫁娶、重大节日、歌舞表演等重要场合穿着。
4.1.1从生产到生活
在游牧民族的私有制经济中,通常将自己的所有物上标有主人的标志和代号,以此来宣告私有权,这就需要运用一种叫做“烙印”的技术,其操作方法是将烙铁烧红,用来烫马匹、骆驼的臀部,作永久的标记。在烙印的图案(图4.1[1])中我们可以明确的辨认出一些图案,诸如“云纹”、“鱼纹”、“盘肠纹”。可见当时蒙古族对于图案的运用,体现在日常的生产工作和生活服饰当中。


艺术论文参考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经营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现代化的畜牧设备和大规模的畜牧方式已不用烙印的方式体现牲畜归属权,居住方式的改善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蒙古族也已不再日常化的穿着装饰复杂图案的蒙古袍,佩戴繁重的头饰。服饰图案回归到简约、单一的图案,装饰在人们日常穿着的现代服饰上,体现着简约美。
..............................
结语
蒙古族有着悠久的游牧文化积淀,关于其民族服饰图案的形成原因,服饰的风格特点都与其赖以生存的家园---草原生态环境密不可分。由于长期在草原生活过着放牧的游牧生活,生产生活实践在千年的延续下,汇聚成为蒙古族特有的审美意识,通过服饰图案的方式流传至今,成为民族符号,在灿烂的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关于蒙古族服饰的研究,学术界主要聚焦在三个方面:从考古学、历史学视角展开的服饰文化研究;从美术学、设计学角度进行的服饰工艺、视觉审美研究;从人类学、民俗学视角切入的符号阐释研究。服饰系统分为表层(物质形态)、中层(民俗活动)和深层(精神心态) [1]。”
笔者撰写本文便遵循这一研究方式,层层递进,研究蒙古族服饰图案艺术。首先,独特的地域文化,是蒙古族服饰图案艺术得以生长的沃土。从表层的图案形态出发,详细论述蒙古族在长久生存的自然条件和不断更迭的人文环境下,因为政治政策的颁布、联姻的婚俗和生活环境的迁移,形成了多样丰富的服饰图案,并较好的保存流传下来。但因蒙古族生活环境广阔,部落聚居分散,所以,不同部落服饰图案是不同地域特征的体现,也是部落历史文化的再现。这就导致了不同部落服饰图案特征的外在表现也大相径庭,因此,研究 一部落的服饰图案特征成为研究该部落文化特征最为直观的途径。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