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硕士论文范文精选十篇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2993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绘画艺术论文,艺术与其它意识形态的区别在于它的审美价值,这是它的最主要、最基本的特征。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来表现和传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欣赏者通过艺术欣赏来获得美感,并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唯美主义是审美的最完美发挥。除审美价值外,艺术还具有其它社会功能,如认识功能,教育和陶冶功能,娱乐功能等。(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绘画艺术论文,供大家参考。


绘画艺术硕士论文范文一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895 年法国路易·卢米埃尔拍摄的《工厂的大门》是第一部纪录片性质的电影,从它的问世至今,纪录片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历史进程。而中国的纪录片拍摄开始于十九世纪末二十年代初期,虽然起步比较晚,但是在近半个世纪里中国纪录片发展迅速。纪录片不受时间、地域等一些因素的限制,是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载体,是有启发性和文化内涵的艺术。纪录片根据题材基本分为历史纪录片、新闻时事纪录片、人文纪录片和传记纪录片这几类。由于纪录片自身的纪实性,使无论那一种类的纪录片都成为人们实现文化沟通的一种最生动、最真切的形式。纪录片通过对生活在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环境下的人们进行拍摄,记录不同历史背景下各民族人们的生活状态、生活理念、社会风俗等,探索人与自然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最终反映其中的文化价值。纪录片的拍摄和传播最根本的意义就是在于促进本土文化的传扬,增进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从而让各民族人们都能吸收到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活观念,让文化的价值不仅仅停留在意识层面,而是通过了解使人们能从中学习和行动起来,将“文化”反映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之上。
...........

1.2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中国纪录片的发展情况概述
纪录片用视觉符号揭示、记录实际生活,展现世间一切事物的微妙联系,它是影像记录的过程,真实并且客观,是反应现实的影视艺术形式。中国纪录片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发展过程,从政治性科教性较强的类型发展到站在受众的视角叙述事件,更多的关注百姓,创作更通俗更贴近生活的题材,并且学习和借鉴西方的创作理念及传播营销方式,使中国纪录片越来越受到国际上的好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是中国纪录片发展的高潮时期,在多元文化融合的背景下中国题材纪录片在国际上逐渐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用镜头纪录了百姓生活,更注重人文关怀。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中国纪录片随着市场需求和国际上纪录片行业的发展,也在不断地进行自我创新和转变。根据《2011 年中国纪录片产业发展研究报告》[1]指出纪录片的创作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呈现上升态势,纪录片形成的社会影响力也逐步提升。在这一时期,创作者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美学理念等因素融入到拍摄主题中,更深层次的探索纪录片的意境和故事内容,使纪录片整体的内涵和文化深度不断提升。2011 年 1 月,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开播,这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播出的国家级纪录片频道,是中国第一个全球范围的中英双语纪录片频道。[2]CCTV-9 纪录频道的播出为中国的电视纪录片提供了更专业更系统的传播交流平台,使纪录片能更广泛的面向全社会。2013 年纪录片《京剧》、《瓷》等在戛纳电视节上大放异彩,影片用国际化的视角纪录中国的文化,引起了全球媒体人的瞩目,再一次向世界展现了我国纪录片文化的力量,在国际舞台中留下深刻的一幕。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的这段时期内,中国纪录片在主题选材和形式内容等方面,更面向平凡的人和事,更加注重受众的需求,注重人文关怀。在国际上获得美国电影“金蕃茄”奖的《归途列车》以及《沙与海》、《藏北人家》、《英和白》等,这些影片对生活在社会各阶层的个人和家庭进行了记录。影片透过寻常人的生活探究人们心灵深处的情感,关注社会底层人们的生活状态,在自然文化的历史环境中探索人的价值和人格尊严,通过展现人们最真实的生存环境和情感变化来引起观众的共鸣,给人们以心灵震撼。不只是主流纪录片的题材选取更趋于大众化的思路,“边缘化”的纪录片也纪录了社会中我们不曾关注的人和事。主流与边缘化的界限逐渐模糊,题材的内容更贴近观众的生活,使人们产生熟悉感亲切感,使作品能与更多的受众进行文化和心灵的交流。不再用说教的形式发表观点,而是更多的以第三者的角度讲述故事,让受众自己进行价值的判断和思考,自己体会影片的内在含义。
...........

第二章 纪录片对特指宗教文化内涵的叙述与探索

2.1 协调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
科技的发展是为了人类更好的生存,但物质丰富的代价是道德的缺失,环境的破坏,这种情况下人类如何能得到更持久的发展?因为精神文化的缺失,现今社会中能帮助与自己毫不相关的人很少,社会新闻中为救人被反咬一口的人也不在少数,人们都不能轻易相信任何人,不敢轻易帮助有需要的人,怕自己受到伤害。而纪录片的创作就是为了将优秀的文化精神以艺术的形式,直观生动地传递进每个人的心中,让人们有所触动,有所反思。在二十一世纪这个和谐社会,所提倡所追求的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和谐。通过在拍摄的前期调研,在与师傅的谈话中了解到佛教文化中所提倡的众生平等、五戒十善、对人身心统一的重视,等等这些理念正是当代社会所追求的,也是佛教文化在现实社会中作用与价值的体现。佛教在传入中国之后通过与本土的儒、道思想及人民生活相融合,吸收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容,逐步具有中国特色。佛教提倡万物众生皆平等的观点,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理念是相契合的。佛教有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妄语、不饮酒这五戒,无论是杀生还是偷盗都是建立在不平等及对其他生命的侵犯之上的。不杀生,既是不杀人,也指不杀害鸟兽鱼虫、草木花枝等;不偷盗,既是指不偷取财物,也指杜绝偷猎滥捕野生动植物。在拍摄阶段经过近距离的接触和了解,被拍摄的这一家人并不都是信仰佛教,但是他们之间却能相互理解和包容。一位在家居士,在谈论到吃不吃肉的问题上说之所以不吃肉是因为虽然不是她杀死的但却因她而死。这在佛教信仰中是很平常的,但是就是这种最平常的道理才是值得学习和发扬的。佛法讲,“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万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平等不只存在于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与一切的万物都是平等无差别的,在人类自身发展的同时要追求共生共荣。
............

2.2 释道儒三教之间的思想联系
中国传统文化经过历史长河的发展演变,形成了现在以儒教、佛教和道教三教合一为主的思想格局,三教合一的思想是汉代至今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儒家文化的正统地位在隋唐期间确立,同时以佛教文化及道家思想作为辅助补充,推行三教并行的政策。通过纪录片的叙述与探索,了解到释、道、儒三教有“佛可治心、道可治身、儒可治世”之说。佛教文化认为,世间万事皆由心生,主张因果随缘、众生平等、慈悲向善;道教主张道法自然,追求知足、“神静而心和”的境界;儒家讲仁爱诚信,严于律己。释、道、儒三教之间不是独立存在和发展的,是在冲突与借鉴中寻求共同发展、并存互补,在理论上相互吸收包容,在经历相互碰撞、整合之后,形成以促进万物和谐、人心向善、人际融洽等积极观念为主的思想文化,共同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文化源泉。佛教文化与老子自然之道及儒家的五常之道在形式上有所不同,但融入到社会生活之中其所起的社会作用却是相同的。从古至今,儒家学说以礼、义、仁、、智、信为中心观点,将现实生活同这些道德伦理结合起来,规劝和教育人们做到仁爱、忠义、礼和、睿智、诚信。佛教中所讲的五戒、十善等教义倡导人们在生活中约束自己的言行,用自己的品行感染他人。佛教文化吸收大量的儒、道等传统思想,与儒、道思想在矛盾中寻求融合,使其潜移默化的渗透到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与儒、道并成为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
..........

第三章 信仰者的足迹——纪录片《轮回》所承载的文化内涵........9
3.1 纪录片《轮回》的内容概述........9
3.2 纪录片《轮回》中所承载的文化内涵......10
第四章 纪录片在当今社会中的现实意义以及与文化传承之间的联系...........13
4.1 纪录片的现实意义..... 13
4.2 纪录片与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文化思想下的艺术表达...15

第四章 纪录片在当今社会中的现实意义以及与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

4.1 纪录片的现实意义
纪录片是一种镜头语言,通过纪录、拍摄真实的生活事件,反映了包括传统、审美、文化、民族等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是一种超越了语言、国界、文化的特殊影像形态。从第一部世界公认的纪录片开始,从格里尔逊第一次使用纪录片这一词开始,纪录片的纪实性、传播性、教育性等内涵就体现出了一定的现实意义。纪录片在生活中发现主题,对人所处的环境进行提炼,以真实的人物事件为对象,在多角度的文化中通过艺术的构思和整合,以视觉影像的形式表现出来,最终实现纪录片的现实意义。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想了解一个地方只要通过互联网就可以一探究竟,书本给不了的知识也可以从网络中获取,而纪录片作为一种纪实的影像更肩负着认识世界、让世界认识的重任。通过纪录片这种独特的视听语言,让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人都能了解到本身生活之外的世界。安德烈·巴赞认为“一切艺术都是以人的参与为基础的,惟独在摄影中,我们有了不让人介入的特权。摄影的美学特性在于它能揭示真实”[7]纪录片作为摄影延伸的影视艺术,具备了反映真实影像的特质。英国 BBC 作为纪录片拍摄及发行的佼佼者,以纪录片的方式将文化以影像的形式在各国传播,让更多的民族认识自己,传播文化。在中国举办奥运会的这一年,中国与英国合作拍摄的《美丽中国》在英国各个黄金时间段播放,通过《美丽中国》的拍摄和放映使英国人更直观的见识中国的壮丽山河,更深入的了解了人文风土,将中国的人文关怀传播了出去。在这个经济极速发展的世界,在全球化现象已实属普遍的世界,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根更是我们应该传播和发扬的。纪录片作为最能够以真实面貌还原世界的影视形式,其中所涵盖的时代特征、历史文化、艺术人文等多方面内容,展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各个层面,是文化传播的有力方式,也是一份独特的历史文献资料。
.............

结 语

纪录片在现实生活中取材,在记录真实的人事物的基础上,进行艺术的加工,以美学的表现形式展现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引发人们交流和思考。通过收集和阅读文献对纪录片的现状有了新的认识,也对纪录片在文化传播方面的意义有了深刻的感悟。纪录片特有的纪实性和艺术性,使其成为实现文化交流和传播的一种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在物质丰富而社会道德思想文化缺失的今天,纪录片在记录历史和文化的同时,也担负着传播发扬文化的使命。纪录片作为国家对外交流的重要载体,对文化进行传播,使中国传统文化能让更多的民族更多的国家了解并接受,同时通过它的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影响人们在视觉审美中学习传统文化,提高个人的涵养。在当代的现实生活中,学习传统文化能为人生奠定更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精神文化正在逐渐缺失,而佛教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做到能客观的吸收、传播佛教文化中优秀文化理念,正确的把握、理解佛教文化,这对于重新找回、学习和传播传统文化有积极作用,对于生命更和谐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王慰慈教授曾说“许多史迹都正在快速消失,若所有关怀文化的人,都可以拿起摄像机记录周遭的生活与记忆,将可以提升国人对自己文化的关怀与思考。”[11]摄影与纪录不仅仅是保留影像资料,更是文化的传承,使文化在冲突和认同中与各民族进行交流和传播。中国的纪录片正在逐步成熟化,在国际语境下如何正确的把握自己特有的文化精神,如何利用纪录片将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等等一些问题需要创作者、学者们继续探讨下去。
.........
参考文献(略)

绘画艺术硕士论文范文二


绪 论

一、 选题背景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挑战。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在我国 60 周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占总人口的 13.26%,达到 17759 万余人。2015 年以后我国将进入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时期。据预测,2020 年,我国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 17%,总量达到 2.2 亿;之后,进入加速和重度老龄化发展阶段;在 2035 年,老年人比例高攀至 20%,数量增加一倍;到 2050 年,老年人口总量超过 4 亿。而哈尔滨市面临更为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1997 年哈市进入老龄化社会,早于国家两年。截至 2013 年底,哈市共 164 万的 60 周岁以上老年人,占总数的 17.1%,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是全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城市之一。预计到 2020 年,60 周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 25%,数量将创历史新高,达 252 万人。这就要求我们积极面对人口老龄化这一问题。积极老龄化是指老年群体和老年人自身在整个生命周期中,要积极地面对晚年生活,保持身心健康,积极融入社会的良好状态。实施积极老龄化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让老年人参加合唱团。
.......

二、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哈尔滨作为音乐之都,老年业余合唱团数目很多,可是,关于哈尔滨市老年业余合唱活动的系统的研究却非常少。因此,本人希望通过探索研究哈尔滨市老年业余合唱艺术活动,帮助老年人保持良好的心态、提高和丰富老年人的音乐文化生活,进而积极应对哈尔滨市人口老龄化问题。本文以哈尔滨市老年业余合唱艺术活动为研究对象,整理哈市老年业余合唱团总体状况,实地调查哈市老年业余合唱团现状,深入研究其中的典型合唱团,阐明哈尔滨市业余合唱艺术活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对哈尔滨市老年业余合唱艺术活动健康快速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和指导意义。另外,通过对哈市的老年业余合唱艺术活动的研究,对广泛开展的中国老年业余合唱艺术活动具有一定的经验借鉴和参考价值。尽管在一些文献中有所涉及,但关与老年合唱艺术方面的研究匮乏,更不能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也缺乏对实践有指导意义的理论。李敏在《哈尔滨音乐之都——合唱艺术发展研究》中详述了哈尔滨合唱艺术的发展历程,以“哈夏”为分界线,分别介绍了“哈夏”之前的合唱艺术发展以及以“哈夏”为主题的发展时期,阐述了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独有特色。王玉威在《西北地区合唱艺术发展研究》中介绍了西北地区合唱艺术的发展、发展特色以及合唱艺术的传承。徐浩在《河南合唱艺术发展现状及思考》中介绍了河南的合唱艺术发展取得的成就,发展的不足、发展的动力以及河南合唱艺术的发展方向。李秀敏在《中国新时期合唱艺术发展的多元化探究》中归纳介绍了合唱艺术在中国新时期多元化发展并提出了对多元化发展现状的思考。马丽对遵义市中国老年业余合唱团进行了调研,分析了其现状及取得成绩的原因等。黄育蕊介绍了合唱艺术在中国的产生、发展、及现在等各个阶段。
............

第一章 哈市老年业余合唱的历史与现状

合唱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声部组成的一种集体歌唱的艺术表现形式,它包括同声合唱和混声合唱两种类型,具有音域宽广、气息悠长、力度变化幅度大、音色丰富的特点[1]。合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刀耕火种的上古时期。早期歌唱产生于先人在劳作之余,通过唱歌表达所感。但这只是歌唱的萌生,远未成熟。随时发表展,歌唱音高及旋律逐渐固定。但由于在生理上人声的差异,如声带厚薄、长短等,弱化歌唱的表达效果。如在演唱高音部分是,有人能够轻松应对,有些人就难以驾驭。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会寻找各式各样的、和谐动听的旋律线条来进行集体演唱,使人们既能适应自己的音区,又能取得丰富的演唱效果。据此,将音色相似的声音结合在一起形成另外的旋律及和声,这就是合唱艺术最早的雏形。 合唱艺术虽然在欧洲已有千年的历史,在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中,第一次使用了人声合唱,使之形成了古典交响的顶峰[2,3]。这个时期合唱艺术已经成为音乐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各时期、各民族、各流派中都不乏有自己的优秀代表作品。西方音乐文化的传入以及学堂乐歌的兴起,为我国合唱艺术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合唱艺术在我国发展时间短,至今也只有百年的历史,但是发展迅速[4,5]。其中,早期的李叔同等,五四运动之后的黄自、肖友梅、冼星海、赵元任、马思聪等,及建国时期的贺绿汀、郑律成、瞿希贤、李焕之、刘炽、施光南等对合唱艺术活动不断探索,促使了我国合唱艺术迅速的发展。黄自的《长恨歌》是我国最早的合唱作品之一;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是我国音乐史上的音乐巨著,至今都有很大的影响。
..........

一、 哈市老年业余合唱艺术活动产生背景
哈尔滨地处东北平原北部,是欧亚第一大陆桥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枢纽[7]。作为省会城市,是黑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交通中心。在 20 世纪 20年代先于上海被认为是中国最时尚的大都市,有“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之美誉。随着大批外国移民的涌入,西方音乐文化也传播到了哈尔滨。在长期的东西方音乐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中,慢慢的造就出了哈尔滨人爱好音乐的性格特点,为日后业余合唱艺术活动的发展埋下了伏笔。国际上通常把 60 周岁以上的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数量的比例达到 10%,或 65周岁以上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数量的比例达到 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8,9]。若某国家或地区 65 周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超过 10%,表明该国家或地区老龄化已经非常严重。 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 年 11 月我国 60 周岁及以上人口有17759.44 万人,占我国人口比重 13. 23%。2011 年底,中国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 1.85 亿人,占总人口的 13.7%。2012 年老年人口数量达到 1.94 亿,老龄化水平达到 14.3%,2013 年老年人口数量达到 2.02 亿,老龄化水平达到 14.8%[10]。预计到 2025 年,老年人口总数将超过 3 亿,2033 年则超过 4 亿,平均每年增加1000 万老年人口。到本世纪中叶,60 岁以上人口将达到峰值 4.87 亿,占总人口的比重为 34.8%[11]。中国人口老龄化形势如图 1-1 所示。
..........

第三章 老年业余合唱艺术活动的意义 ...... 31
一、 参与目的及益处的调查结果 ........ 31
二、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 34
(一) 老年人生理、心理特征 .... 34
(二) 参加合唱团对老年人生理方面的影响 .... 35
(三) 参加合唱团对老年人心理的影响 .... 36
三、 合唱团对老年人社交的影响 ........... 38
(一) 扩大交际范围 .... 38
(二) 促进家庭和谐 .... 38
四、 合唱团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 39
第四章 合唱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42
一、政府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 42
(一) 增设活动场所 .... 42
(二) 加大扶持力度 .... 42
(三) 完善法规政策 .... 43
二、合唱团自身应采取的措施 ........ 44
(一) 建立合唱团教学方法 ........ 44
(二) 强化训练 .... 45
(三) 借助专业合唱团 ........ 46
(四) 建立科学的组织结构 ........ 47
三、 市场需要参与运营 ........ 48
四、 哈尔滨市老年业余合唱艺术活动的前景展望 .... 50

第四章 合唱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哈尔滨市老年业余合唱团整体上呈现出了蓬勃发展之势,但是仍然也面临着诸多制约其发展的问题。通过本人实地调查采访发现,几乎所有的老年合唱团都存在以下几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场地缺乏、经费来源单一且不足、得不到专业指导、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等等。著名指挥家杨鸿年说,“真正代表一个国家综合音乐实力的是合唱团和交响乐团,希望各界更多地支持合唱艺术和合唱事业的发展,为民间合唱团体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让合唱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给人们以艺术的熏陶。”所以,要想使哈尔滨市老年业余合唱团能够稳定、健康、有序的发展,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政府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根据本人的调查统计显示,哈尔滨市老年业余合唱团绝大多数都没有固定的活动场地。这些合唱团大都是群众自发组织的,很多演出都是没有报酬的,所以活动经费极度缺乏,也就无力花钱租赁活动场地。目前,很多合唱团都是在一些简陋的房屋里,有的在地下室,有的在露天的广场,有的在公园里(比如,哈尔滨市大坝合唱团)进行排练。哈尔滨老知青合唱团的负责人张秀芝团长说,“我们没有属于自己的训练场地,之前在道里区借过一个场地,借了半年,由于是地下室,所以场地非常阴暗、潮湿,尽管条件艰苦,但我们却唱出了自己的名气。通过跟海富康城社区的主任再三商量,得到了支持,才使得我们暂时在这个社区活动室二楼借了一个场地来排练。”他们的要求很少,哪怕相关部门随便给指派一个不是很好的地方,只要是固定的、能够让他们用得心安理得,他们就感激不尽了。在这里,我们呼吁哈尔滨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能够采取相应措施,帮助这些老年歌者安排一个固定的活动场所,让他们尽情地歌唱。
...........

结 语

我国从 1999 年开始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并且老龄人口数量逐年递增。哈尔滨市从 1997 年先于国家两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在满足老年人物质生活方面的需求外,还要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老年合唱活动因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运动强度适中的特点成为老年人参与度最高的一个活动。 本文通过文献调查法概述了哈市老年业余合唱艺术活动产生的社会及音乐文化背景和发展历史。用田野调查法收集了哈市具有代表性的老年业余合唱团体情况。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法对哈市老年业余合唱团进行调查研究。对调查结果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发现了合唱团成员女性总数多于男性,但这是由我国特有的退休政策造成的,在六十岁以上年龄段女性参与度要低于男性;分析了参与合唱团成员年龄、收入、职业、对合唱活动满意与否等基本情况;揭示了现在哈市老年业余合唱团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场地缺乏。综合调查结果和文献,阐述了老年人参加业余合唱艺术活动对其身心及社会影响。 针对合唱团面临的问题,提出建议和对策:政府应通过增设活动场所、加大经费投入、完善法规政策等方式进行支持;合唱团作为主体,应该根据老年人特点探索教学方法,通过融合专业合唱团和强化训练,提高自身实力;还应建立合理的组织框架,确保合唱团长期平稳运行;同时,应鼓励市场参与,促进老年业余合唱艺术活动的发展。
.........
参考文献(略)

绘画艺术硕士论文范文三


绪 论

20 世纪音乐有着各种各样的语言和风格,并且形成了不同的流派。由于浪漫主义后期的音乐语言和风格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如理查德·施特劳斯的乐队织体、德彪西印象主义作品中的模糊调性、斯克里亚宾的“神秘和弦”,还有瓦格纳的半音化和声等,在这一时期这些不协和因素也逐渐使调性趋于瓦解。欣德米特属于20 世纪音乐中新古典主义时期的作曲家,他力图复兴古典主义或古典主义以前时期的音乐风格和特征。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风格有许多特点——在美学方面:要求艺术整体的各个方面的均衡、完美、稳定;在情感表现方面:追求适度、有控制的、理智的、普遍的感情,而不是强调个人的、主观的;在结构形式上:复兴浪漫主义以前的曲式并提倡复调音乐,用线条织体替代浪漫主义的和弦织体;调性明确,以七个音的自然音阶为基础。 保罗·欣德米特(Paul Hindemith)的音乐作品种类繁多,涉及到多个领域,不仅有交响乐、歌剧等,还包括电子音乐和电影音乐。其中在中提琴音乐创作领域,他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这一乐器的创作和演奏水准,另一方面也使得中提琴的发展在经过慢速和低潮的阶段后进入一个更为活跃的时期。他的作品有许多与当时德国的社会现状相关,将德国优秀的古典音乐文化与二十世纪精湛的作曲技术相结合,使作品更具有文化价值,是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
《天鹅转子》(Der Schwanendreher)这首作品是中提琴协奏曲的代表作之一,与沃尔顿(William Walton)和巴托克(Bela Bartok)的中提琴协奏曲并称为中提琴三大协奏曲,在此之前国内外一些音乐史学家、学者、评论家对欣德米特生平及其作品进行过总结性概括,但没有对《天鹅转子》的曲式结构进行过深入的分析,本论题将从曲式结构这个角度对《天鹅转子》作全面系统的论述,通过对形式结构的探讨,深刻挖掘作品的内在价值。 本论题以《天鹅转子》作为研究对象,以曲式结构的角度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通过对其的三个乐章做全面的分析,理清每个乐章的曲式结构,进而解析这首作品的创作技法和结构特征,深入理解作曲家对乐曲的构思、意图、层次、发展和创作手法的运用,探寻他的创作技法、创作特征和曲式结构特点,以进一步的了解欣德米特的作曲创作。这样不仅会进一步加深对其曲式结构的认识,更有助于整体上了解作曲家通过作品表达的思想内容,总结创作经验。
.........

第一章 欣德米特与他的《天鹅转子》

一、保罗·欣德米特
保罗·欣德米特是 20 世纪德国著名的作曲家、提琴家、指挥家及音乐理论家。1895 年,他出生于德国哈瑙地区,在年少时最先学习的小提琴,这也是他最早接受的音乐启蒙教育,当时还跟随多位名师学习指挥和作曲,在艺术的道路上奠定了较好的基础,这也是他再后来的发展中,产生多才效果的一种积累[1]。 1914 年-1917 年,欣德米特先后成为法兰克福歌剧院交响乐团的副首席、首席,完成了社会角色的转变和由学校研究到具体社会实践转变的经验积累。这一时期,他还在弦乐四重奏组中担任第二小提琴声部的演奏员,对于乐队与乐器表现性能的熟悉和了解,使得他将交响乐的思维转变为具体乐器的实践模式,具有一定的影响意义[2]。1921 年欣德米特创作了 《四重奏》Op.10、《奏鸣曲》Op.11 No.1和 No.2,作品音乐会在法兰克福举行。还和其他几位演奏员一起创立了四重奏演奏团,并担任中提琴手,在欧洲各地进行长期的巡回演出。广博的视野和丰富的社会阅历,使得他的作品创作越发具有创造力和激情。1922 年,他的作品《室内乐》No.1 在萨尔茨堡的国际现代音乐协会音乐节上演,从而引起了国际乐坛的关注,也使得他对自己的认可逐渐清晰起来,对于自己作品风格的选择也变得更为确定。1923 年,欣德米特在现代音乐节中开展组织工作。1927 年,欣德米特开始了他的教学生涯——担任柏林音乐学院的教授职务,并创作了《玛丽的一生》。在工作期间,他还为安卡拉国立音乐学院的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促进了土耳其音乐事业的发展,这期间他创作了交响曲《画家马蒂斯》和中提琴协奏曲《天鹅转子》[3]。
...........

二、《天鹅转子》
1933 年 1 月 30 日德国希特勒上台执政,当时的社会环境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期,他的一半早期作品作为“文化布尔什维克主义”而被禁演。这种情况到了 1936 年,他遭到了无数的限制、屈辱和刁难。在 1935 年的时候,他为自己创作了这首中提琴协奏曲《天鹅转子》,把自己的心情体现在《天鹅转子》中[8]。 欣德米特通过这首作品,把自己设计成音乐里的人物,从开始的孤独悲凉的情绪,变得逐渐平静,最后又如同重新燃起希望。由于他是积极的新古典主义的代表者,在他的很多作品中,都能很明显的感觉到复调音乐的存在。欣德米特除了创作之外,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所有他创作的中提琴作品都由他本人首演,这对于推广和普及这些作品起了很大的作用。在《天鹅转子》中,欣德米特的作曲手法得到了极大的体现,虽然调试古老,结构简单,但是表现出了丰富的情感与时代的气息[9]。 《天鹅转子》全曲充满了中世纪教会调式古朴乐韵,别具特色。但和其他一般的协奏曲不同的是,作曲家在乐队配器中较少的使用了乐队的乐器种类,中提琴的音色浑厚有力,类似于男中音。作曲家为了更好的突出独奏乐器的这一特点,在乐队部分的使用上,弦乐只有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并没有使用小提琴和中提琴,这样就避免了独奏中提琴的声音被小提琴尖利的声音盖住,从而达到了整体协调的作用。
........

第二章 欣德米特中提琴作品《天鹅转子》的曲式结构 ...... 6
一、 奏鸣曲式 ...... 6
(一)引子 ..... 6
(二)呈示部 .......... 7
(三)展开部 .......... 9
(四)再现部 ........ 10
(五)尾声 ............ 10
二、复三部曲式 ............ 11
(一)第Ⅰ部分 ..... 11
(二)第Ⅱ部分 .... 12
(三)第Ⅲ部分 .... 14
(四)尾声 ............ 14
三、变奏曲式 ...... 14
(一)主题 A 及其变奏 ......... 15
(二)主题 B 及其变奏 ......... 17
(三)主题 A 和主题 B 的变奏交替出现 ........ 17
第三章 《天鹅转子》的结构特征及其对现代音乐的影响 ........... 20
一、结构特征 ...... 20
二、对现代音乐的影响 ........ 22

第三章 《天鹅转子》的结构特征及其对现代音乐的影响

一、结构特征
从上图可以看出,《天鹅转子》在外部结构上以典型的三乐章形式的协奏曲呈现,第一乐章由开始的慢板中提琴独奏,发展到增加力度的同时适当的加速,第二乐章在速度上遵循传统用慢板表现,但在发展到第二部分时提起了速度,第一乐章是由慢到快,第二乐章则是慢快慢的排列形式,调性上从 C 小调发展到 A 大调,则以常见的Ⅵ级调出现,中规中矩的创作特点。第三乐章是完结篇章,整体速度都是(schnell)快速,但在乐章刚开始时则用的适中快速,再到安静运行,最后加速回到最初速度,三个乐章中连接一三乐章的 A 大调与其他两乐章都是Ⅵ级调的关系,乐章之间的衔接也很流畅自然,第三乐章调性回归在第一乐章的同主音大调上,体现了整体的统一性。 在每一乐章的内部结构上欣德米特也在遵循于传统的同时不断创新,一、三乐章的开端均有引子,这个引子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每个乐章曲式的重要部分,引子的材料与曲式的其他部分在主体材料上有密切的联系,不仅在情绪上起到了准备的作用,同时也预示了作品的感情基调,为随后引出的乐章主题做了充分的铺垫[19]。各个乐章的主题都鲜明对立,表现出无限的矛盾,复杂而庞大的结构通过旋律的发展与其他部分相联系,相互作用、发展,每个乐章的主题始终穿插在音乐里。 三个乐章分别是不同的曲式风格,每一乐章都具有各自的独特特色,借助德国民歌的主题,使这首作品在保持传统曲式的同时又不乏新颖的材料。作曲家运用模进、变形、引申等手法对每个主题材料进行扩充,在带来新的表象的同时又给人留以深刻的印象。
.........

结 语

欣德米特在《天鹅转子》这部作品中,把德国传统民歌与现代作曲技法巧妙地相互结合,其鲜明的音乐形象及精湛的作曲技法为我们呈现出一首经典的中提琴协奏曲。通过这部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作曲家对作曲技术的娴熟运用,和对当时时代风格的思考与把握。通过对这部交响曲的分析与研究我们可以得出: 德国民歌的主题发展与运用是整首作品的最突出特点。 第一乐章的民歌主题奠定了整首乐曲的基调——深沉和积极欢快相结合并贯穿整部作品始终的特点,从而使得第二和第三乐章都有动静结合的特点。但从乐章之间的联系来看,三个乐章还是快慢快的分配模式,遵循了传统协奏曲的规律。 但与传统的作品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的协奏曲最后乐章大部分运用奏鸣曲式或奏鸣回旋曲式结构,这首作品最后乐章则是运用的变奏曲式,相较于传统的结构特点,变奏曲式的运用更加新颖,乐章最后不只是终止,更像是新事物的发展,不局限于眼前,而是充满新的希望。最后在主题材料的处理上,民歌的主题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三个乐章中的材料运用也是紧密联系,尤其是第三乐章,对民歌的主题进行多次变奏,重复强调了这一部分的重要性,内部结构也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 从这首《天鹅转子》中我们可以看到欣德米特的内心活动,包括对当时政局的不满、无力抵抗,但依然对生活抱有希望。他把这种复杂纠结的感情通过音乐形式和音乐内容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在每个乐章的内部与乐章之间通过主题、调性、材料、调式、速度和曲式等方面的对比,表现出不同的心理变化,但每个乐章都以民歌主题为主,在选取民歌的不同点来做乐章之间的对比,创作手法新颖独特。 总而言之,他在承认古典浪漫时期音乐传统的基础上,将传统在自己的作品中得以施展,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音乐的不稳定再进行发展、改革、创新,将内容的充实性与音乐艺术形式高度完整的结合,形成自己独特的交响乐风格。这首作品的意义不止在于作者通过它表达了什么,更多的是这首个性鲜明独特的作品为中提琴的艺术发展和作曲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值得我们去分析学习,并加以运用。为现代音乐的发展与推广开辟了道路。
.........
参考文献(略)

绘画艺术硕士论文范文四


绪 论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突飞猛进地发展。市场经济的确立与发展,使得我国从生产型社会转向消费型社会。消费主义思潮的涌入改变了国人的思想和价值观念,金钱似乎成为这一代青年男女择偶的重要标准。在房价不断上涨的过程中,很多青年人住不起房、交不起首付,拥有了这一时代特有的身份——“房奴”。生活的拮据,爱情的现实,工作的压力导致“剩男剩女”现象非常普遍。据统计,我国的平均结婚年龄比十年前晚了三到五年。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电视相亲节目提供了很好的交友平台,为不同地域,不同职业的男女青年提供了多样的认识渠道。此外,通过成为电视“红人”,即便在相亲舞台上找不到理想的真爱,也可以通过线下交友平台结识更多的朋友,找到属于自己的爱情。当《非诚勿扰》风靡全国之际,全国各大卫视争相推出自己的相亲节目,节目形式、节目内容都是换汤不换药,同质化较为严重。东北地区也先后推出多档相亲类节目,却没能走出停播的命运。吉林电视台适时转变思路,将相亲节目与“东北乡村男女”相结合,推出乡村版的《全城热恋》。这档节目无论从电视受众的欣赏水平,节目的资金投入以及男女嘉宾的文化素质都远远不及《非诚勿扰》。然而,就是这样的节目却持续热播至今,尤其是在电视相亲节目总体风向标发生转变的今天,《全城热恋》的节目热度不减反增。东北三省有着相似的文化根基,黑龙江省和辽宁省的婚恋类节目没能走出停播的命运,《全城热恋》乡村版却依然持续热播至今,并且随着网络版的连续跟进以及微信公众账号的推广,让越来越多的人群注意到了这个节目,这不得不引起笔者的注意和兴趣。笔者想探究《全城热恋》热播的原因,对《全城热恋》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解读,并为《全城热恋》日后的发展和良性传播提出建设性意见。
............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对所掌握的大量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归纳、深入地研究,总结文献观点,以寻求有力的理论支撑。
2、个案分析法:对《全城热恋》进行认真研究和总结,做出深入的理论研究。
3、探索性研究法:用已知、已获得的信息,深入挖掘和探索出新的思路与观点。
4、比较研究法:搜集数据,对比《非诚勿扰》及其他相亲类节目,找寻《全城热恋》的突出点和独特性。
5、问卷调查法:针对本文,笔者设计了《对吉林本土相亲节目<全城热恋>的调查问卷》。为论文的相关数据和结论推理做了一定的论据支撑。
..........

第一章 电视相亲节目概述与东北地域文化

1.1 我国电视相亲节目概述
上世纪 80 年代末,山西电视台推出的《电视红娘》成为我国婚恋类节目的鼻祖。然而由于节目运作不够成熟,资金匮乏等问题,两年时间就停播了。直到1998 年湖南卫视推出了婚恋类节目《玫瑰之约》,使得电视相亲类节目成为现象级的真人秀节目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很多学者将《玫瑰之约》视为我国电视相亲类节目的开端也不无道理。在经历了盛极而衰,再次绽放,终又停播的结局后,2010 年 1 月 25 日,以《非诚勿扰》为代表的大型相亲交友类节目席卷全国,博得全国电视节目收视率的头彩。一时间,婚恋类真人秀节目成为各大卫视争相跟风、模仿的典范。如果说十年前的婚恋类相亲节目定位纠结于娱乐还是服务的话,《非诚勿扰》毫无疑问选择了娱乐,强化了相亲类节目的娱乐功能,甚至成为一档披着“服务”外衣的娱乐节目。此后,《百里挑一》、《爱情连连看》等一系列娱乐形相亲节目竞相播出。舞台嘉宾的选择以高颜值、高学历、高要求的适龄男女为主,他们在舞台上以出格的语言,大胆的行为,备受争议的价值观引发关注,为节目赢得了不俗的收视率,他们本身也借助相亲平台而成为网络红人。由此可见,我国相亲类节目经历了由“纯粹服务型”到“服务型表象的娱乐性实质”的转变。在全国相亲类节目不断涌现的过程中,东北地区(黑吉辽三省)也跟风推出了相亲节目:2010 年 7 月,黑龙江电视台相继推出《快乐大联盟友谊万岁》和《你好丘比特》;2011 年,辽宁卫视推出《幸福来敲门》。2010 年“七夕”前夕,吉林电视台乘胜追击,推出了相亲类节目《全城热恋》,然而收视率却不尽如人意。此时的东北相亲节目只不过是《非诚勿扰》的粗制模仿,换了不同的嘉宾,换了不同的主持人,换了不同的地域而已。然而制作水平、投资力度以及嘉宾的话题热度都远不及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
...........

1.2 电视相亲类节目的成功之道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分成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五种需求按照阶梯一样从低到高逐层递进,当人们的衣食住行、安全等因素达到满足的时候才可以追求更高层次的社交往来、情感沟通,从而达到被尊重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如今,互联网的普及,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地球村”的社会。追求更高、更快的办事效率,更长更远的生活目标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点。在电视、新媒体的发展不断刷新着人们对生活娱乐的全新体验和理解时,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开始关注当代人的情感需求,为这个时代注入全新的情感养料。电视相亲类节目就是满足当今社会人们情感空虚的纽带。时代生活压力大,很多人在现实社会中得不到情感的满足,大龄剩男、剩女现象愈发凸显,还有甚者打着“不婚主义”的旗帜依然我行我素,所有的情感问题都是这个时代所赋予的。相亲类节目很好地迎合了这个时代对爱情和婚姻的重新定义,人们在节目中寻找共鸣,反思自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情感需要。而这些问题也通过电视屏幕为观众提供了一个窥伺社会的窗口,这个窗口折射出社会转型期青年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婚恋观,满足了观众娱乐需求的同时,更引发人们对当今社会青年男女婚恋问题的关注与思考。由此可见,电视相亲类节目寻找到了这个时代的精神空缺,不得不说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然而从相亲类节目本身来说,其成功之道有以下四个方面。
.......

第 3 章 《全城热恋》节目中狂欢化的呈现.....16
3.1 人物形象的狂欢——传统女性形象的彻底颠覆....... 16
3.1.1 传统东北乡村女性形象阐述.........16
3.1.2 《全城热恋》对东北女性形象的新呈现..... 17
3.2 语言文本的狂欢——东北方言的幽默解读....... 18
3.3 节目形式的狂欢——环节设置制造看点........... 22
3.3.1 嘉宾反选灭灯环节........ 22
3.3.2 “爱情大考验”环节..........23
3.3.3 自由的嘉宾互动环节.... 23
3.4 台网融合扩大传播...... 24
3.5 媒介文化引导消费...... 26
第 4 章 《全城热恋》节目的反思与前瞻.........29
4.1 《全城热恋》的成功之道.......... 29
4.1.1 节目定位精准,顺应时代背景......29
4.2 《全城热恋》的改善与创新.......30
4.2.1 把握节目尺度,当好把关人.........30
4.2.2 强化节目功能、展现地域文化.....31
4.2.3 传递社会正能量,引导主流价值观..... 32

第 4 章 《全城热恋》节目的反思与前瞻

4.1 《全城热恋》的成功之道
本是一个营销学的概念。开创一档节目,想要在纷繁复杂的众多节目中脱颖而出,就要全方位考虑节目主题,观众需求,竞争对手的同质特征以及节目本身的创意元素。吉林电视台的《全城热恋》以“草船借箭”的方式营销了同名的热播电影,又借助本土化的资源优势打造出全新定位的婚恋类节目。作为国内第一档将农村青年男女的爱情搬到荧幕上的节目,《全城热恋》不仅折射出了现实社会的爱情,也让观众体会到了农村青年在现代社会中的迷茫和体会;此外,《全城热恋》对农村的青年男女提供了一个舞台。受到电视和互联网普及的冲击,成为明星,站在耀眼的舞台上也是很多年轻人可望不可即的梦想。能够上电视当嘉宾做节目,体验一次当“明星”的感觉,是很多农村青年的梦想。因此《全城热恋》精准的定位,既符合东北的地域特色,又给了农村青年男女展示的舞台,同时也为自己圈定了受众群。同时,在消费主义盛行的大时代背景下,乡村的婚恋观念也在悄然地发生着改变。由于教育意识等原因,农村的青少年辍学现象严重,很多都是上完初中甚至小学就辍学回家,选择在家务农或者外出打工。过早地离开校园使得农村人结婚生子也比城里人早许多年,女孩子在农村过了 24 岁就算做大龄女孩。此外,农村青年因为受教育程度低,步入社会较早,因此很多青年没能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对人事的理解不够深入;加之社会转型以及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很多城市的观念和行为深深影响了新一代的农村青年。大城市的发达诱惑着转型时期的农村女孩,她们也想改变命运,想要去城里工作,找条件好的男孩,在物质上获得保障,过上更好的生活,这几乎是每一个农村女孩的梦想。剩男剩女的时代产物,娱乐文化的异军突起,为我国电视相亲节目的发展提供了沃土。
.........

结 语

《全城热恋》是东北交友类真人秀的代表作,节目在东北地区所引发的社会反响足以与《非诚勿扰》相提并论。本文在巴赫金狂欢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交友类真人秀节目的综合梳理,以《全城热恋》为个案研究,对节目中的狂欢特征进行分析,总结节目的成功之处,提出完善和创新节目的建议,这是本文的创新所在。在巴赫金狂欢理论视域下对这档节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节目中蕴含的狂欢化特征,体现在嘉宾形象、语言特征、节目所蕴含的社会人文价值等各个层面。交友类真人秀是真人秀节目在中国发展的全新模式,它以永恒话题——爱情、婚恋作为节目的主题。《全城热恋》结合当下剩男剩女激增的社会现实,以来自东北民间的单身男女为演绎对象,实现了传统娱乐节目不可企及的传播效果。与 90 年代的相亲节目相比,当前的交友类节目突破了以往的电视相亲模式,多管齐下营造狂欢氛围。在狂欢理论视域下,节目在舞台效果、参与嘉宾质量、后期制作以及对新媒体的利用上都更甚一筹,使节目更具娱乐性和吸引力,这些因素都成为《全城热恋》热播的助推剂。具体来说,节目的成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节目定位精准,顺应时代背景,给东北文化提供了呈现的舞台,颠覆传统,在狂欢中体现了人本思想,并且能够利用新媒体来扩大狂欢效应。不足之处在于娱乐节目在娱乐大众的同时还应保持应有的底线,进一步强化节目的文教功能,同时对于嘉宾的筛选上进一步把关,提高素质。节目内容也不应浮于表面,应对其内涵做进一步发掘。对于中国的婚恋交友类节目而言,当前是其发展的全新状态,新事物的发展有其规律性,但随着社会文化生活的演变,每一种类型都有它发展的兴盛期和衰退期。因此,当前的电视节目应该充分认识创作语境,不断探索婚恋交友类节目制作特征,主动寻找和开拓新的市场契机,以丰富而独特的电视文化来涵养和回馈广大观众。
.........
参考文献(略)

绘画艺术硕士论文范文五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外室内商业空间设计和其他行业一样影响着我国设计行业的发展,外来的文化也在“融入”,使得更多的设计师思索着我国室内商业空间设计的发展方向。 国外与国内的室内商业空间设计在根本上有很大的不同,国外室内商业空间设计讲究个性化的设计风格,对室内商业空间设计的认识是完整的,并非虚华的装饰,更注重设计本身以及色彩的合理搭配,强调建筑在室内商业空间中的延续。而我国现在室内商业空间设计日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得到一定的发展,但还不够完善,空间合理的色彩搭配以及空间的主题设计缺少普遍性。主题性室内商业空间是近几年在国内流行起来的室内装饰装修风格,主题性商业空间的推出在国外已有 50 多年的历史,其集独特性、文化性和体验性为一体。给顾客独特的体验,从而获得高回报的利润,一经推出,在国外就风靡至今。 我国对于商业空间设计的研究大多数集中在室内设计和装潢上,缺少关于空间的主题性和色彩搭配的系统理论和研究,只有极小部分设计师为室内商业空间设计一个主题,进行合理的色彩搭配。随着现在商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室内商业设施的改造与建设也得到了专业人士的重视。所以我们如何因势利导,合理地规划室内商业空间设计的主题性以及色彩的合理搭配,保障室内商业空间设计的良性发展,从而避免设计的不合理性,也就成了我们对室内商业空间设计研究的新课题。
.......

1.2 课题研究目的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室内商业空间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现在的商业空间的活动并非是纯商业买卖活动,而是集购物、休闲、娱乐等融入一体的室内商业空间。现在室内商业空间的发展呈现出多样性、高效便捷性、综合集聚的繁华景象。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我们对室内商业空间设计进行主题性定位以及色彩搭配研究,探讨色彩搭配在主题性室内商业空间设计中的有效应用,以及如何通过色彩搭配来创造更能够符合人们心理需求的室内商业空间。 当今有很多的室内商业空间设计出现雷同模仿的现象。所以我们需要研究如何使室内商业空间不仅可以满足商业活动的需要,还要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并能满足室内商业空间设计特色以及新颖性的需求。通过对室内商业空间设计的主题性研究及对色彩的完美搭配,来解决这些问题。 现代科技探究表明,视觉在人们的接受能力信息中占百分之八十的比例,而视觉的形象是通过色彩及色彩的明暗来反映的。在室内商业空间中,色彩具有一定的基本特征,它可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及情感。如果我们将色彩搭配科学的运用在室内商业空间设计中,就会创建一个更美丽和舒适的商业空间环境。色彩的合理搭配也是在室内商业空间设计中最节省开支的方式,通过对色彩的合理分配来对室内商业空间进行完美策划,可以花费较少的钱,从而得到完美的效果。
........

第2章 主题性室内商业空间设计及色彩搭配的基本概念

2.1 主题性设计的概念
“主题”一词起初只是音乐术语,后来发展到整个室内商业空间的设计领域,主题空间设计在国外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它集独特性、文化性和体验性为一体,营造出无法模仿和复制的奇特魅力与个性特征。主题性设计是室内商业空间设计个性的体现,整个室内商业空间的设计可以是由一个或多个主题进行设计完成,在室内商业空间中的主题表现可以通过国家的历史、文化、城市风采以及童话故事等等语言进行表达设计。设计师抽取主题元素的本质特征,用设计的语言来表达主题性室内商业空间的设计理念,消费者从某种程度上变成了主题文化的参与者,用体验消费的模式取代了传统的消费模式,并在精神上享受了潜意识带来的快感。对于商业空间设计来说,以个性化的服务来取代了一般化的服务,可以让顾客增加知识的同时,也能完成主题文化的参与。主题性设计是国内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商业模式,具有思维创新的灵活体现。随着主题性的商业运用,空间有了灵魂的归宿。不同的主题空间,独特的设计语言,也带给了我们不同的感受与体验。 (如图 2.1-2.2)所示,此图是安吉尔饮水设备集团的一个展厅1,此展厅展示的是集团的饮水设备。由于是与水有关的企业产品展示,设计师运用“涟漪2”为设计主题,以蓝、白色为主色调,使空间设计围绕水而展开。设计师强调了“水”的主题,蓝白相间的色调,表现了水的纯净更使展厅整体的设计充满了灵性,完美的诠释了主题性的概念。
...........

2.2 室内商业空间设计的基本概念
室内商业空间设计是最复杂、最多样化的人类活动空间的范畴,室内商业空间设计在广泛意义上可以被定义为: 所有与室内商业行为活动相关的室内环境设计,称之为室内商业空间设计。狭义定义:在室内商业空间设计中,即能实现商品交换,又能满足消费者生活的需求,从而来实现商品的流通的空间环境设计。论文中所指室内商业空间设计,即实现商品的买卖,可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实现商品的流通的空间环境设计。概念中包含了展览馆、购物中心、写字楼、酒店、餐厅、商店和其他室内商业空间设计。 室内商业空间设计要明确功能的基本需求,同时也需要呈现出不同的室内商业空间设计的风格和特色变化。除了包括室内商业空间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室内设计的基本要求外,商业空间设计还应包括更多的功能需求和市场特色,要体现人性化设计。
...........

第 3 章 主题性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及美学原理 ......... 8
3.1 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 .............. 8
3.1.1 整体原则 ............. 8
3.1.2 实现划分空间功能原则 ............ 9
3.1.3 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 ............. 10
3.2 色彩搭配的美学原理 ............. 12
第 4 章 色彩搭配在主题性室内商业空间设计中的运用 ............. 16
4.1 色彩搭配的基本色调定位 ......... 16
4.2 色彩搭配要突出并完善主题 ....... 16
4.3 色彩规划 ............ 17
4.4 室内界面的色彩设计 ............. 18
4.5 主题空间道具的色彩设计 ......... 19
4.6 主题性照明的色彩设计 ........... 20
4.7 地域性文化色彩搭配在室内商业空间中的运用 ............. 23
4.8 民族性文化色彩搭配在室内商业空间中的运用 ............. 25
第 5 章 设计实例分析—解读长春大年初一主题性饭店的色彩搭配 .............. 27
5.1 强调主题性的室内空间设计 ....... 27
5.2 色彩搭配在饭店空间界面上的运用 ............ 28
5.3 色彩搭配在材料上的运用 ......... 29
5.4 色彩搭配在陈设上的运用 ......... 29
5.5 色彩搭配在照明上的运用 ......... 30

第5章 设计实例分析—解读长春大年初一主题性饭店的色彩搭配

5.1 强调主题性的室内空间设计
长春大年初一是个以“年味”为主题的饭店,设计师围绕着“年味”的主题来进行定位设计,主要运用东北民俗文化元素进行搭配设计,整个装修是围绕着大年初一的主题进行设计,再运用暖色为主、冷色为辅的色彩基调进行合理的搭配,使大年初一营造出具有淳朴、丰收、喜悦、祥和的感觉。设计师利用大年初一的各种道具色与大年初一的背景产生强烈的对比,可以更进一步的突出大年初一的“年俗”特色。 在对长春大年初一进行装饰设计时,设计师首先确定了该室内空间的基本色调,考虑到“年俗”的主题性特点,红色成为饭店的主要色调。设计师将所确定的基本色调进行定位,然后在此基础上完成其他商业空间的色彩搭配。在长春大年初一的装饰色彩中,色彩的选择及合理搭配,既满足了美学需要,也遵循了一定的科学原则,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够满足大年初一消费者的精神需求,而且能够给人带来一种幸福愉悦感。 长春大年初一饭店的红色是整个室内环境的一个基本色调,再利用各种辅助色,丰富了整个商业空间的主题性。色彩之间的相互搭配、相互融合、相互呼应,直接反映出了整个室内的环境气氛。大年初一饭店同时还考虑运用当地的民俗文化来衬托“年俗”文化的主题性,使人们感受到回归淳朴自然的舒适感,这也是长春大年初一饭店的设计主题的原始初衷。
........

结论

从上世纪中期开始,主题性商业空间在国外已经推出,其设计集独特性、文化性、体验性为一体,给顾客带来独特的体验,从而获得很高的回报利润。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外室内商业空间设计和其他行业一样影响着我国室内商业空间设计的发展,外来的文化也在“融入”,使得更多的设计师开始思索国内室内商业空间设计的发展和方向。 在室内商业空间设计上,我国的室内商业空间设计缺少对商业空间的设计定位。设计师首先应该为所设计的商业空间设定一个主题,然后对室内商业空间的色彩进行合理的搭配,来更好的突出设计的主题性。我们必须对主题性室内商业空间的色彩搭配设计进行详细的应用和更深刻的探究,才能更好地指导室内商业空间设计的实践活动。 在当今社会,色彩搭配在室内商业空间设计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设计师对主题性室内商业空间进行色彩搭配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室内商业空间的功能、主题定位、色彩搭配技巧之外,而且还要考虑色彩的基本属性及商业空间设计的主题性定位。只有运用科学、合理的色彩搭配,才能给人们提供更好的室内装饰环境。这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合理的色彩搭配有助于协调主题性室内商业空间设计的健康发展,还可以更好的为室内商业空间活动的人们创造一个生机勃勃、具有特色的色彩空间。
.........
参考文献(略)

绘画艺术硕士论文范文六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公共交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和设计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目前世界上已有 43 个国家大约 120 多个城市建有地铁,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扩大了城市交通流量、解决城市交通拥堵、节约行程时间、节省土地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城市轨道交通已经日益成为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地铁生活”日益成为公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铁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影响着我们的城市。所以作为普通大众生活的一部分,特别是其室内空间对人们心理和生理带来的影响以及便利性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采用何种手段,什么样的设计手法或者模式解决这些棘手的问题,使人们在搭乘城市轨道交通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便捷和心灵的愉悦感变得不容忽视。而另一方面作为与世界接轨的一个发展中国家,如何更好地通过这种公共交通的内在艺术空间展示一个国家的文化内涵以及先进的服务理念也逐渐成为轨道交通公共室内空间的新的发展方向。 而另一方面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人们从对物质上的追求逐渐转型到对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对于城市的认知不再是冰冷的钢筋混凝土建筑,而是充满艺术气息,彰显城市文化形象的综合认知,这个认知的形象也彰显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承载一个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意识。对于城市地铁的认知也不再局限于“安全、便捷、舒适”的功能性,更看重了人与空间的体验性,公共艺术与空间的融合性,人与公共艺术的互动参与性,乃至城市“地下文化”与“地上文化”的关联性。
........

1.2 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室内空间设计还存在明显的局限性。相较于一些亚洲发达国家以及欧美发达国家,由于起步较晚,文化认识的差异性以及技术的局限性,不论是室内空间的布局还是一些公共室内空间基本要素的构成成熟度,都还尚处在起步发展阶段。由于地铁空间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论是从工程技术上还是从艺术性上,它与其他的建筑设计还是有着非常大的差异性。而对于这种差异性的比较和了解才是作为当下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的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在公共室内空间设计上快速发展的前提条件。 在公共室内空间艺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地铁公共室内空间艺术逐渐成为营造空间的主角,但营造的手法和表现的形式相对传统单调,特别是初期的地铁建设都是程式化的设计方法,一直未能脱离固有的陈旧模式。从艺术的角度出发,现在的地铁公共室内空间仅仅还只是停留在用艺术和设计去装点空间、营造空间,而未能用艺术和设计去点亮地铁室内空间。 不论是何种公共空间的室内设计,公共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存在,都应该是多元化的,而无固定模式。在快速流通的地铁空间中,怎样用公共艺术去激活空间,让其即具有艺术文化价值又不失单调,同时与行人与空间发生联系产生互动,成为当下地铁公共艺术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研究基于此现状,希望在公众、地铁公共室内空间与公共艺术设计三者间找到一条适合地铁空间发展的线索或是一种解决途径,以便能更好的为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室内空间设计开拓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和中国文化的设计之路。
..........

第 2 章 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室内空间的基础理论概述

2.1 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室内空间分类及概念
地铁站根据空间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地下站、地上站,而地上站又可以分为地面站和高架站这两种。地下站指得是车站整体都处在地下,乘客通过地面的出入口到达地下进行乘车安检买票等一系列行为,地下站的特点是对地面已有建筑和本身的道路交通等因素影响最小;地面站则是指车站建筑修建于地面之上,车辆也从地面穿行;高架站则是指车站修建于地面以上通过架空的方式来运载地铁。虽然同样对地面影响的因素很小,但是由于其结构需要将铁轨架空建设车站,所以从一定程度上会对周边的环境和建筑物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且由于暴露于地面之上,从维护到噪音的控制都是相对比较有难度的。所以不同类型的轨道类型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如何去选择不同类型的轨道交通形式取决于很多综合因素。
.......

2.2 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室内空间形态特点
地铁空间形态特点的分类主要是由地上空间和地下空间两个大的部分组成。地上空间主要是指站点出入口建筑单体还有就是包括出入口、步行通道、站厅和站台四个部分。而出入口则可细分到由门厅、自动扶梯、上下楼梯构成,是地上到地下空间的过渡区域,步行通道则是连接出入口、站厅和站台的纽带。大部分的地铁站厅一般都位于地下一层,当然地上站和高架站则会在地上一层或者二层。地铁站厅的功能主要包括售票、安检、进出站和问询服务。站台则位于地下二层,其主要功能是候车和休息。站台的空间形式一共有三种,第一种是侧式站台,两个站台分别设于轨道两边,这种比较节约空间;第二种是岛式站台,站台位于两条轨道中间,面积较宽,人流穿行自由;第三种是混合式站台,供多线站台使用,站台内既有侧式站台又有岛式站台,之间由地道或天桥连接。
....

第三章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室内空间设计现状研究 ..... 10
3.1 国外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室内空间设计优秀案例研究 ........ 10
3.2 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室内空间设计现状 ........ 16
3.2.1 全国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室内空间设计整体发展概况 ........... 16
3.2.2 北京不同时期地铁站室内设计概况和具体案例的研究 ....... 16
第四章城市轨道交通公共空间中室内设计的原则 ......... 18
4.1 整体性原则 .... 18
4.2 人性化原则 .... 18
4.3 可持续发展原则 .... 18
4.4 艺术性原则 .... 19
第五章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室内空间设计存在问题与建议 ..... 21
5.1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室内空间设计存在的问题 .... 21
5.1.1 功能空间的单一性和不合理性 ....... 21
5.1.2 开放性和包容性不够 ....... 21
5.1.3 趣味性的缺失 ........... 22
5.1.4 对于地域性特色彰显的不足 ........... 22
5.2 改进建议和理论化设想 ........ 23
5.3 各空间设计组成要素的具体应用 ........ 24

第 5 章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室内空间设计存在问题与建议

5.1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室内空间设计存在的问题
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地铁的建设迎来了一个空前的高潮期,现在除了西部少数省份没有开通地铁,其他各个城市都在筹划建设城市轨道交通,所以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室内空间设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我国由于发展起步相较于发达国家来说比较晚,但是这几年发展迅速,正是由于发展速度过快在设计这块儿很多问题都跟不上。根据实际调研和资料分析对北京及一些大型城市的轨道交通的公共室内空间设计进行了大致的探讨。国内一些城市早期修建的地铁空间室内设计比较单一,设计装饰的形式大多也仅限于浮雕、壁画等艺术形式,在材料的使用上也比较匮乏,要么就是早期的瓷板画,要么就是不锈钢的雕塑或者搪瓷钢板之类的壁画,虽然使用的材料有所不同,但是在表现形式上都采用了壁画和浮雕的形式。而且这些公共艺术品的放置位置也大都选取在站厅或站台墙面以及换乘通道的墙面,作为这种立面装饰的形式,人们对其的关注度也相对较低。就以北京地铁来说,其实无论是那个时期的地铁大多的表达方式还是停留在立面装饰,装饰的形式也大多都是瓷砖壁画或者雕塑,内容也大多与站点的背景历史相结合。当然也有例外,例如奥运 8 号线和机场线采用丝网印的技术作为装饰手法,同时装饰的区域也不再仅仅局限于墙面,而是有所延伸,延伸到诸如屏蔽门扶手栏杆这些区域。但是这些站点内的公共介入形式虽然相比较以前丰富了很多,但是介入位置仍然还是局限在站厅的里面空间之中,对乘客视线的吸引力还是有限的。
........

总结

城市轨道交通公共空间室内设计在轨道交通空间中的介入对于打破轨道交通空间的同一性和封闭性,改善轨道交通内部环境有很好的作用,另外在传播公众思想、提升城市品位、彰显城市文化特色等方面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本次论文课题的研究,探讨了公共室内空间艺术设计具有开放性、社会性、多元性、时代性和地域性几个特征。其次,对斯德哥尔摩、里斯本、莫斯科、日本、德国、新加坡等城市的轨道交通站点的公共室内空间进行了案例研究,同时作为对比研究对象,选取国内开通地铁最早的北京的城市地铁线路内的各个站点进行了实地调研考察研究。通过对国内外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考察,总结了公共室内空间艺术设计在轨道交通空间中介入的四个原则,一是整体性原则,强调设计环境、设计主题和设计元素的整体性;二是人性化原则,注重人在使用过程中的的重要性;三是可持续性原则,在使用材料到使用的功能上都要考虑到可持续性的延续;四是艺术性原则,加强轨道交通公共室内空间的艺术性,使公共室内空间艺术设计的品味能够体现出民族的精神和设计的品味。根据调研和案例总结出我国公共艺术在地铁空间中的介入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功能空间的单一性和不合理性、开放性和包容性不够、趣味性的缺失以及对于城市文化和地域特色的彰显不全面。针对这些向题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设想,一是突出人的基本需求,二是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三是可持续发展的延续。最后通过调研和理论化研究总结得出具体的应用领域,可涉及的有城市轨道交通室内空间的材料运用(地面、墙面、吊顶),导视系统的应用和室内光环境的应用。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室内空间的艺术设计的要求必须符合在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双重保障,既能符合人最基本的需求和人性化设施的应用,同时又能够保证日益提升的精神需要,多元化拓展:在表现形式、使用材料、创作题材和参与的人群等方面的拓展;可持续性的延续;在材料空间的利用、创作题材和公共艺术品的使用寿命以及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使用周期的延续性。最后通过分析了解具体应用的领域:轨道交通内部材料的应用、导视系统的设置、光环境的设计和对城市文化多元化结合的精神。
.........
参考文献(略)

绘画艺术硕士论文范文七


第 1 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传统吉祥图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是一种典型的民族文化艺术。随着当今社会的物质、精神文明迅速发展,传统吉祥图案被新奇元素所取代的趋势不容小视。传统吉祥图案就像图案发展的教科书,传诉着当时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希冀。所以我们应当重视有价值的传统吉祥图案,很多有价值的传统吉祥图案是中国当代设计的出新之处,其种类繁多、内容丰富、以及相对的独立性之特征使它们可以被大量的运用到当今设计中的各个领域中。但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对于现代都市快节奏、简单的生活方式往往过于繁琐。而要使其良性发展,则要赋予其新的文化内涵,充分运用他们的形式美法则,让传统吉祥图案文化得以再生。所以,在应用时,必须加入创新元素再设计。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传统吉祥图案作为重要的传达民族特质与文化的美学媒介,在现代设计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题材广泛、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流传久远,为当代设计提供雄厚的文化底蕴。如今,现代设计经过时代的沉淀和多种设计风格的演变,正朝着一个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各种各样的设计潮流此起彼伏。但纵观国内外所有富有生命力的成功设计,无不具备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都蕴涵着各自所积累的传统文化底蕴和艺术内涵,融合了各具特色的民族传统元素,可见传统吉祥图案在当代设计中的重要性与不可抗拒性。通过对当下目前国内成功将中国传统吉祥图案运用在当代产品设计中成功案例的系统分析、科学整理、归纳比较,总结出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在当代设计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同时也为当代设计行业提供系统的传统吉祥图案在设计中运用的调研数据,弥补国内此项研究的理论空白或欠缺起到积极推动作用通过理论分析,得出近几年来的传统吉祥图案在当代设计中的应用现状,以及大众对于传统吉祥图案在当代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感受,从而为大家提供一份行之有效的调研数据。此外,阐释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在当代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流行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为国际以及国内众多设计行业、设计师等的设计提供参照。
..........

第 2 章 中国传统吉祥纹样的研究背景

2.1 中国传统吉祥纹样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作为形式艺术同样也是人类思维和意识形态的反映,必然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情趣和观念意识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与之相应的的各种艺术形式也都具有不同的时期的表现形式,并具有鲜明的时期印记。追溯吉祥图案的起源与发展首先出现在原始社会时期,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对捉摸不透的宇宙万象和诸多花鸟虫鱼、飞禽瑞兽等动植物的形态与生活特征充满了猜测与幻想,带有美好寓意的图腾符号产生。在当时劳动人们所创造的绘画、雕刻、以及手工艺品中,寄托着追求平安幸福、避凶趋吉的愿望,创造出我国最原始的一批吉祥图案与简单的图形符号。某些动植物以及文字图样被约定成俗地作为美满意义的符号或象征,于是这些纹样便涵括了相应的吉祥寓意。华夏民族形成后,在这一阶段我国人民始终追求吉祥美满的生活方式,“吉人”“吉礼”“吉日””吉土”等吉祥意义诞生,”吉”有着丰富多彩的内容,如;康、寿、福、喜、禄等从字面意义理解无一不属于吉的范畴,”吉”就是人们永远追寻的寄托。西周、殷商、春秋战国时期,这时的吉祥图案在阶级社会中得以产生。因为在当时的在阶级社会里,人们的思想意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这一时期工艺水平的也飞速发展,例如出现在青铜器上的装饰图案,威严的动植物纹样,让人感受到那个时代神秘古老凝重典雅的独特精神内涵。到秦汉时期,佛教在中国的盛行,佛教中的因果报应、儒教中的阴阳五行、道教中的长生不老,三者相互融合,再加上当时丰富出彩的神话故事传说,为吉祥图案增添了很多的元素与素材,接着隋唐宋元时期,吉祥图案逐渐普及,逐渐完善。尤其是在宋元时期,吉祥图案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壁画,衣服织物、瓷器上,此时此刻吉祥纹样进入了发展的巅峰期,甚至到了“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地步。到了明清时期,吉祥图案才真正走向成熟。图案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并运用图形方法加以呈现,使吉祥图案更趋完善完美。浏览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发展,在各个时期吉祥纹样都存在相应的发展局限性,但它的发展的脚步未曾停止。直至到今日,传统吉祥图案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与魅力,需要我们当代设计师们去大力探索和研究,并将其发扬光大屹立于世界设计舞台。
........

2.2 当代产品设计中吉祥图案的呈现方法
中国传统吉祥符号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传承与发扬它,把其精神元素融入当代产品设计之中,必定会使设计作品更具文化特色性和社会性。意纹、回纹、水纹、太极八卦、中国结等,这些纹样内涵丰富、意义深远。直至今日,有很多吉祥图案是综合运用了象征手法的艺术成果。其最大特点是可以赋予图案更丰富的含义使作品成熟丰满。色彩在当代产品设计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色彩的对比和对视觉的冲击力对当代产品设计产生很大的影响,要想一个作品完整和具有独特吸引力,图形和色彩的有机结合非常重要。学习并研究传统吉祥图案色彩并应用在当代产品设计中,这是十分必要的事情。传统色彩带有浓厚的中国色彩,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色彩喜好和禁忌。在我们设计中只有理解了各民族对色彩的禁忌和喜好,并且应用到当代产品设计中去,才会避免因为不了解个自文化差异而出现不和谐因素,才能真正作出适合设计对象的作品来。尤其是在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的设计时,我们更应该注意对各个民族的用色习惯做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只有这样,我们的作品才能把民族特色和自己的创意完美的结合,才会有闪耀着传统文化光芒的现代设计作品诞生。
...........

第 2 章 中国传统吉祥纹样的研究背景 ..........4
2.1 中国传统吉祥纹样的起源与发展 ..............4
2.2 当代产品设计吉祥图案的呈现方法 ..........5
第 3 章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在当代产品设计中的价值与现状 ..............6
3.1 当代产品设计融合传统吉祥图案现实价值研究 ............6
3.2 传统吉祥图案在当代产品设计中的现状 ..........8
3.3 吉祥图案在纺织品设计中的应用 ...........10
3.4 毕业创作 .................12
第 4 章 结论.......20

第 3 章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在当代产品设计中的价值与现状

3.1 当代产品设计融合传统吉祥图案的现实价值研究
在当代社会,我们处在整个社会呈现高度的现代化和信息化接触新材料、新技术的世界,他们所带来的新思想、新观念、以及国外的各种艺术形式的涌入,这些新鲜的东西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这种局面下,我们面对着一个如何让传统图案与当代产品设计融洽结合问题,也就是我们在当代产品设计中对传统图案怎样处理并合理运用的问题。完全跟着潮流走而背离传统显然是不提倡的,对国外带来的现代艺术直白的模仿、直接的挪用将使我们的艺术丧失民族特性,而对于中国的现代设计艺术要走向世界,必然是要建立在中国的传统基础之上,并加入中国元素进行在创作再设计。借鉴古人,借鉴国外优秀的设计形式,是提高自己图案创作水平的途径之一。利用传统与现代结合的设计手法,使设计出来的东西独具魅力,我们需要去发扬这些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完全照抄,拘泥,我们必须要以当今时代需求的态度去审视它,取其精华,使民族性、现代性的一面得到弘扬把吉祥图案中抽象的观念、精神挖掘出来,千方百计的用优美的造型和色调加以呈现。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更替,吉祥图案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个多姿多彩的艺术宝库,但老祖宗的东西并非都是“凡是民族的,进而又是世界的”。一些传统吉祥图案存在有迷信、落后的糟粕成分。所以我们要本着科学求实的态度,去伪存真,让其具有民族性、现实性的一面得以弘扬光大。
.........

结论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们留下的文化艺术宝库,经过不同朝代、不同时期的发展与更替,发展到今天以其独特的艺术特性与艺术魅力屹立在中国传统文化之林里。不仅为我们当代的产品设计提供丰富多彩的灵感源泉,更是作为一种民族文化在迫切渴望被传承与发展。而作为当今时代的我们,在感受科技的飞速发展、时尚潮流元素的冲击下,更要合理利用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弃之糟粕、取之精华。并在如今鱼龙混杂的产品设计大潮中,为民族特色艺术文化留一席之地,并用于区别国外设计。本文意在研究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在当代产品设计中的现状研究,但更多的呼吁大家加大对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重视与正确运用,使其展现多方位的艺术魅力。
.........
参考文献(略)

绘画艺术硕士论文范文八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在长期的服饰研究过程中,众多专家学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服饰相关领域进行了全方位的思考,从服装史、服饰文化、中西方文化比较等不同方面提出了精辟独到的见解,为从审美角度对服饰进行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中国学者对服装史的研究逐步深入。周锡保教授所著《中国古代服饰史》(1984)和沈从文先生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2005)都较为注重文物考释而轻舆服文献,从宏观发展演变的角度和对历史实证的考察中对通史格局加以了研究;黄能馥、陈娟娟的《中国服饰史》(1995)和周汛、高春明的《中国衣冠服饰大辞书》(1996)中均配有插图千余幅,分类详细,图文并茂,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是系统介绍中国历代衣冠服饰文化的专业辞书;张志春的《中国服饰文化》(2001)以点线面体相结合的模式,对中国服饰文化学说的轮廓和细部逐一展开,并综合运用了社会学、文化学、史学、美学和心理学等理论和方法,是一部跨学科研究的理论专著。以上著作为本文的中国服装史研究和中国服饰文化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图文素材和理论支撑。此外,还有袁仄的《中国服装史》、《外国服装史》、李当岐的《西洋服装史》、郑婕的《图说中国传统服饰》、包铭新的《中国服饰这棵树》、《西方服饰这棵树》、华梅的《无言倾诉——西方服饰欣赏》等书,都对服装史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梳理,对具有代表性的时期做出了划分,并在对服装史的长期研究中得出了一些规律性看法。这些书籍大多采用了史中有论,史论结合的表述方式,且包含大量相关理论及图片素材,为本文图片样本的采集、鉴别提供了帮助。 西方学者对服装史的研究方面,Payne,Blanche 的 History of Costume:From the Ancient Egyptians to the Twentieth Century 对西方服装史的发展进程进行了描绘。Francois Boucher的 20,000 Years of Fashion:The History of Costume and Personal Adornment,Expanded Edition时间跨度大,资料收集丰富,完整再现了西方服装史的发展历程。Phyllis Tortora,Keith Eubank 的 A Survey of Historic Costume 除了对历史风貌进行了合理再现,也加入了作者对当时历史文化与服装间相互影响的评价。普兰温?科斯格拉芙编著的《人类炫耀自我 3500 年:时装生活史》在论述西方服饰文化时,对从古希腊到二十世纪的各时期服饰文化审美特征及当时的社会状况加以了详细的解释,对本文的审美特征分析有所启示。西方学者在深入介绍西方服装史的同时,引用了大量西方珍贵文物材料,帮助后来的研究者开阔了研究视野,如 Marliyn Stokstad 的 Art History Prentice Hall/Pearson、Meredith Wright 的Everyday Dress of Rural America,1783—1800、Joan Nunn 的 Fashion in Costume 1200~2000、John Peacock 的 The Chronicle of Western Costume 等。
..........

1.2 文献综述
近些年来,国内外服装界从服装史出发对服饰审美进行研究的热情持续增温,诸多学者开始进行更为丰富、细致的讨论。 一些文章专注于对中西方服饰与审美方面进行宏观对比。其中期刊论文有许伟的《中西服饰文化及其思想观念对比》(2015:27-29);论文有兰州大学郭雪松的《中西服饰审美文化溯源与比较》(2009),上海师范大学彭敏的《中国服饰对西方服饰的美学影响》(2008),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王展的《中西方衣褶构成形态比较》(2008),天津工业大学张慧坤的《论中西服饰审美精神——气与形式的比较》(2003)。 更多的文章通过在中外服装史上各截取一个朝代进行对比。其中期刊论文有肖潇、林竟路的《论东方非“含蓄”西方非“开放”——以唐朝与拜占庭服饰文化对比为例》(2013:207-208),张琛、田宝华的《服饰形态反映出的盛唐与文艺复兴时期审美文化的异同》(2015:214),王超玲的《中国明代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服饰审美观念比较》(2010:88-90),宗静、王美芳、刘连元的《中西合璧之美——中国明代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服饰比较》(2007:60-61),孙晔的《中西方两个繁荣时期服饰文化的比较》(2000:15-17),刘旭的《昙花一现与黑暗中的光明——中国唐代与西方中世纪服饰对比研究》(2007:30-33),王冉、胡扬的《中国唐代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服饰文化对比分析》王瑶的《中国唐代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服饰文化比较》,刘晓萍的《文艺复兴时期与唐朝女装服饰文化比较研究》(2012:70-72),马昀、马大力的《唐朝与文艺复兴时期服饰文化比较研究》(2004:12-15),刘恩汐的《浅析中国明代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服饰比较研究》(2015:82-83)。论文有陕西师范大学张超的《中国明代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中女性形象的比较研究》(2013),天津工业大学李晶晶的《中国明代与文艺复兴时期服饰文化比较研究》(2006)。 虽然女装在服饰审美中占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专门针对相似历史时期中西方女装审美比较的纵向规律性研究却数量较少,无法突出体现女装审美对于服装审美发展的重要影响。 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目前以时间为线索,对相似时期的中西方女装进行对比,尤其是女装审美比较的规律分析与整理相对较为欠缺,这为丰富女装相关研究提供了方向。鉴于以上情况,笔者经过与导师张慧琴教授反复沟通后,拟以宫廷权贵女装符码为切入点,具体尝试就中西方的身体观念做出审美形态比较并探索相关规律。
.........

第 2 章 中西方不同时期女装基于身体观念的审美形态比较

2.1 先秦时期和古希腊、罗马时期女装审美形态异同
先秦时期虽是中国文明史上的童年期,却是一个充满朝气的重要时期。就服饰而言,商代养蚕丝织技术的进步,西周冕服基本形制的形成,春秋战国时服饰全方位的发展与赵武灵王变服,都为华夏服饰文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古希腊文明及之后的古罗马文明,同样一直被视为西方文明之源,其在政治、经济、艺术、哲学、科学、宗教等方面都为西方留下了璀璨的遗产,古希腊时期形成的服饰理念对西方社会所产生的深刻影响更是延续了千年。 这两个时期虽距今历史较为久远,留存至今的资料也较为稀缺,难以全面准确的加以判断,但通过整体的把握,还是能够掌握部分特点和规律。先秦时期和古希腊、罗马时期分别代表了中西方服饰文明的开端,在此将这两大时期做出对比,以期更好地探寻中西方服饰审美形成的内在根源。从现有的资料可以判断,早在商朝以前,我国就基本形成了上衣下裳的服装形制,这种形制也在日后成为最基本的服装形制之一。先秦时期早期的女装也部分沿用了这种形制,其上衣多为直裾,交领右衽,下裳为裙状,衣裳腰部束以宽带。西周时期冕服制度逐渐完善,周代贵妇着装上衣下裳开始连为一体,其制度以王后所穿“六服”为代表,在形制,纹样,颜色,用途等方面有着明确的规定。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深衣开始盛行,深衣一般为交领右衽;有直裾和曲裾之分;袖身庞大而袖口窄小;多在领口、袖口、底边留有宽缘,即“衣作绣,锦作缘”;腰部多束有丝织物制成的宽幅腰带,在腰带上佩带玉饰也风行一时。[6]深衣在先秦时期女装基本形制的表现由图 1 可见。 从表 1 先秦时期宫廷权贵女装所强调的身体部位按序号排序的高低可知,先秦时期宫廷权贵女装所强调的身体部位排序结果为 2、4、3、6、6、1、6、6、5、6。先秦时期宫廷权贵女装所强调的身体部位所占比例超过总数 1/3 的身体部位为腰部、颈部、臂部 3 个部位。 先秦时期宫廷权贵女装对腰部的强调大多通过形形色色的腰带表现出来。腰带的运用早在商代服饰中已开始普及,但楚国服饰才是运用腰带对身体部位加以强调表现最为突出的代表。《韩非子·二柄篇》中有“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的典故,记载了满朝臣子争相节食束腰,迎合楚王审美嗜好的谄媚情形。
........

2.2 秦汉时期审美和拜占庭时期女装审美形态异同
秦汉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初步巩固与发展,服饰的衍变从秦代的废周礼、破旧制到汉代的重定制、重礼教,完成了儒家思想对冠服制度的掌控,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拜占庭时期同样是欧洲从古代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重要阶段。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多民族文化的交融,使得拜占庭文化在历史上有着丰富多元,引领时尚潮流的深远意义,这一特殊时期也成为西方文化的里程碑[11]。混合了希腊、罗马的古典理念、东方神秘主义和新兴基督教文化的拜占庭服饰,因其高超的纺织技术,创造出了五彩斑斓的服饰文明。秦汉时期和拜占庭时期虽所处的历史年代相差较远,但在各自文化背景下,都可称得上势力较为雄厚的泱泱大国,且这两个时期都处于封建社会的形成初期,因而对后世的服饰审美影响较为深远。所以这两个时期在各自文化中所处的历史阶段及历史意义也有相似之处,可进行对比研究。 秦朝由于存在时间短,流传下来的各类历史资料都相对较少,女装的相关研究更是较为欠缺,但根据现有的资料可判断,其延续了战国时期的深衣样式,衣襟盘旋而下的特点非常突出。相对于秦朝的神秘,汉代由于出土文物较多,研究相对丰富。汉代是传统汉族妇女服饰的定型时期,[12]宫廷权贵服饰主要以深衣,尤其是曲裾深衣为主,衣长可及地,下摆成喇叭状,由于衣襟较长,反复缠裹使得衣身较为紧窄,衣领较低,可露出里衣。图3 为叠穿曲裾深衣的汉代贵族妇女形象。
.........

第 3 章 中西方女装基于身体观念的审美形态发展规律 ...... 29
3.1 发展趋势分析 ......... 29
3.1.1 中西方女装审美形态发展趋势 ........ 29
3.1.2 同一性与差异性交替变化 ............ 30
3.2 变化规律归因 ......... 33
3.2.1 强化人际吸引 .... 33
3.2.2 突出社会角色 .... 33
3.2.3 表达象征意义 .... 33
3.2.4 影响文化价值 .... 34
第 4 章 中西方女装审美取向流动化比较 ......... 35
4.1 跨文化比较 ........... 35
4.2 跨时代比较 ........... 37

第 4 章 中西方女装审美取向流动化比较

服装的审美取向流动化,在宏观上呈现审美趣味的多样性,在微观上体现审美趣味的统一性。从空间视角来看,审美取向的流动化作为一种现象,根据所处的具体社会环境产生变化,反映了不同文化间存在的审美差异;从时间视角来看,审美取向的流动化作为一个动态过程,不停地流动与发展,反映了不同时间内社会审美意识的变化。 为对中西方女装审美取向流动化进行比较研究,笔者展开了针对中外学习服装相关专业的本科学生的抽样调查。首先将研究所用中西方每个时期的服装造型进行汇总,筛选出12 张有代表性的宫廷权贵女装穿着者图片(中国 6 张,西方 6 张),将这些图片按来源分为两组——中国组与西方组;然后利用问卷,在中外学习服装相关专业的本科学生中进行抽样调查。本次问卷调查抽取的样本为:中国学生 100 名,西方学生 100 名,共计 200名。学生根据自己的审美取向如实选择是否认同,每组最多可选且只可选一项“是”,最后将有效问卷中的选项按已选人次归类统计,每个选项回答“是”计一人次。共发出问卷200 份,回收有效问卷 200 份,有效率 100%。

4.1 跨文化比较
调查中,西方学生选择最多的为唐代女装,共 36 人次,所占比例为 36%;其次为魏晋南北朝女装,共 28 人次,所占比例为 28%,其余占比分布如图 15,排序情况如表 22所示。唐代女装在西方学生中接收度较高,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唐代以其繁盛、开放、包容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朝代,因而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极高的影响力,甚至可谓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如今遍布世界各大城市的“唐人街”就是极好的例证。唐代较高的知名度也使得其在西方人的视角下成为中国历史的代表,所以从文化常识的角度,西方学生对于唐代女装具有普遍的好感。其次,唐代仕女图作为艺术史上的珍宝,在世界范围内传播较为广泛,这也为让西方熟悉中国古代服饰打开了一扇窗口,先入为主的概念应占一定比例。另一方面,单从审美的角度看,唐代服装色彩艳丽,做工精美,服装形制的开放度较高,对于颈部、肩部、胸部的裸露符合西方一贯的审美,且襦裙与披帛的搭配就算以今天的时尚观念看来也具有极高的时尚度,因而西方学生偏爱唐代女装就不难理解了。 魏晋南北朝女装虽不像唐代女装那样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和辨识度,但从现代审美取向的角度来看,其塑造出的婀娜修长的体态与翩飞的裙带营造出了既古典,又淡雅、清丽的女性形象,也与现代审美观念相符合。另外,在中国近些年的影视作品,尤其是神话题材的影视作品中,常以近似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女性形象的服饰塑造出如嫦娥等仙女的形象,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增加,这或许也成为西方人熟悉中国古代服饰的又一途径。
...........

结 论

著名雕刻家罗伯特·斯密森曾说过,“任何作品都带有奔腾流逝着的时间。它既沉浸在亘古洪荒之内,又蕴涵于最为遥远的未来之中。” 不同时期的审美形态基于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而生成,通过服装形式与身体观念的和谐,具有典型的象征性意义,表现为这一历史时期特有的形态美。借助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宫廷权贵女装为样本,观察女装符码对身体产生的积极或消极表现在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地理环境下的发生、发展、演变过程,对比分析相同阶段中西方女装审美形态美及其同一性和差异性,可以一个侧面来再次印证中西方女装基于身体观念的审美形态发展规律,有利于更好地探寻服饰审美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中西方女装基于身体观念的审美形态发展规律表现为与人类文明发展相协调的时代性和与其相适应的文化相协调的民族性。形成这一规律是由于女装审美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具有强化人际吸引、突出社会角色、表达象征意义、影响文化价值等丰富的背景原因。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和跨文化交流的持续深入,审美形态的发展越来越趋向国际化,表现出更强的时代性特征。 服装的审美取向流动化比较,既反映了不同文化间存在的审美差异,又反映了不同时间内社会审美意识的变化。信息技术的进步加快了世界的发展步伐,缩短了文化之间的距离,文化的交融既带来了发展的增速和崭新的观念,[41]也时刻考验着传统文化的审美价值。华夏五千年的文明是每个中国人的骄傲,也是民族之本,创造之源。[42]通过对审美取向的积极引导,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服饰文化,树立主流审美价值观,一方面需要不断扩大传播途径,增强世界对中国传统服饰审美魅力的认知,提升其影响力;另一方面也需要吸收其精华,努力创作,推动兼具新时代特色和优秀传统风貌的新一代中华服饰审美风尚。
.........
参考文献(略)

绘画艺术硕士论文范文九


第 1 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现状、目的及意义
中国学界针对(后现代)女性主义与女性时尚之间内在关系的研究文献有 3篇:卢旭《探究女性主义思潮影响下女装风格的演变》;谢路路《关于女性主义影响下的现代女装设计的研究》分析了三次女性主义运动时期女性服装的变化趋势,详细评述了女性主义对当代女装设计的影响和文化探析;陈连丰的《从后现代女性主义视角分析西方女装设计的变革》以近代西方女性服饰为对象,研究了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背景下西方女装设计的主要特征。 国外著作或期刊中有一些关于女性主义与时尚的研究,目前已搜集到的例如Fashion Theory:A Reader、Fashion Talks、Cultural History of Fashion,Twentieth Century,Fashion Theory,Celebrity Studies 等等都收录了相关的研究成果,但数量少之又少。相关的文献仅有为数不多的个案研究如“Pornostyle:sexualized dress and the fracturing of feminism”,“Kate Moss, icon of postfeminist disorder”等,或针对(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的研究。 本课题试图从以上这些研究成果中进行分析、筛选和总结,选取女性主义理论流派中最为耀眼的后现代女性主义,深度探究西方女性时尚是如何受到后现代女性主义及相关文艺思潮的影响进行变化的,并从中得出一些思考,从而搭建后现代女性主义文艺理论与时尚理论之间的桥梁,进一步丰富时尚理论方面的研究。
........

1.2 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本课题以后现代女性主义产生以来的西方女性时尚为研究对象,第一部分,介绍后现代女性主义思想渊源和发展流变;第二部分,介绍女性主义思潮影响下西方女性时尚的发展概况,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并分别探究现象背后的文化因素;第三部分,总结后现代女性主义思潮影响下西方女性时尚的显著特征;第四部分,从后现代女性主义视角对西方女性时尚进行解读;第五部分,从后现代女性主义视角分析西方女性时尚发展趋势,并期望对中国的女性时尚的未来走向产生一些启示。 文献搜集法:持续关注并了解有关后现代女性主义时尚的学术研究的动向,阅读和搜集国外最新的研究文献。总结归纳法:在总结和归纳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将时尚表征上升到理论高度;案例分析法:分析有代表性的设计师作品,总结女性时尚表征,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首先,本课题运用后现代女性主义及相关文艺理论研究西方女性时尚。其次,从后现代女性时尚的现象中挖掘其背后的文化意义,在后现代女性主义文艺理论的关照下探求其产生的深层原因,对女性时尚的文化意义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展望。所以,本课题具有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性,并期望对中国女性时尚走向有一定的启示。
...........

第 2 章 后现代女性主义概述

2.1 后现代女性主义的概念
后现代女性主义,顾名思义,其实就是女性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结合体。其中,女性主义(feminism)也被称为“女权主义”、“女性解放”、“性别平权(男女平等)主义”。女权主义是女性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用语,二者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一般认为女性主义运动始于十八世纪,法国大革命被视为西方妇女解放的起源,法国大革命自由、平等的思想唤醒了欧洲大陆的妇女,英国女性主义作家沃斯·通克拉夫特在 1972 年所著的《女权的辩护》(A Vindication of the Rights of Woman)是最早明确无误可以称得上是女性主义的作品之一。纵观整个女性解放运动的历史,可以把女性主义思潮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 女性主义的“第一次浪潮”(the first-wave)出现于十九世纪,也被称为女权主义运动,这一时期,女性主义主要致力于争取与男性同等的政治、法律权利,它的高潮时期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了一系列法律法规,给予女性多项与男性平等的政治权利,例如,1920 年,美国女性取得了选举权;1928 年,英国女性获得了选举权。 女性主义的“第二次浪潮”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许多妇女响应国家号召,开始走出家庭,进入工厂。战争结束之后,她们又被国家号召返回家中,把工作机会让给从战场归来的男性。政府对待女性的态度激怒并刺激了知识女性阶层,迫使女性不得不重新思考男性与女性的权力关系及其性别角色的内涵。二十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女性主义运动掀起第二次浪潮。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专注于在社会和经济上获得全面的平等。1963 年,美国女性主义者贝蒂·弗里丹(Betty Friedan)所著的《女性的迷思》(The Feminine Mystique)出版,标志着女性主义第二次浪潮的开始。第二次女性运动更为激进,它不再是在现有制度上通过修改立法促进社会改良,而是主张彻底变革社会制度,为妇女解放创造必要条件,向社会发起全面的挑战。其诉求不仅是政治权利的问题,而且要求从各个方面消除性别歧视,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诸多领域。激进女性主义是这一时期女性主义的主流,其主要的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卡特·米丽特,她的《性别政治》一书是激进女性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
..........

2.2 后现代女性主义的起源
资本主义五百年的发展经历了若干阶段,其思想领域也在发生着变化。现在,有人称资本主义为“晚期资本主义”或“后工业社会”。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在西方学术界出现了一股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多声部大合唱,许多“后”学思潮,如后结构主义、后殖民主义、后马克思主义等理论风起云涌,形成了一股声势浩大的后现代主义思潮。美国后现代理论家易哈卜·哈桑认为,后现代性的根本特征之一是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导致了模糊性、间断性、弥散性、多元性以及游戏性等一系列解构的而不是建构的特征[18]。同时,后现代主义理论对“差异”和“他者”的强调更加有助于学术界和整个社会关注少数族裔、女性和弱者的“声音”和利益[19]。正是因后现代主义理论所呈现的这种多元性、离散性和不确定性的形式,使得它从最初的艺术和文化研究领域逐步扩展到了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等诸多领域,也使得它从精英文化的局限中走向大众文化视野,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了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存在及影响,当然,女性主义者也不例外。 随着西方女性主义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在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中,女性奋斗的主体(即妇女)、目标(即改变女性的从属地位)以及斗争对象(即父权制和其他一切压迫女性的制度与体系)也逐渐得以明确。然而,在女性主义进入第三次浪潮,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冲击下,这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就再也无法稳如泰山地屹立在各理论潮流之中了,这也就是女性主义理论的后现代转向。
........

第 3 章 后现代女性主义影响下的西方女性时尚潮流 ........ 15
3.1 时尚潮流 ......... 15
3.2 显著特征 ......... 23
3.2.1 特征一:女性服饰的柔美、健美与双性同体 ........... 23
3.2.2 特征二:从服装时尚到身体时尚 ..... 26
3.2.3 特征三:从“性感美”、“瘦美”到“瘦而健美” ......... 27
3.2.4 特征四:从男性的凝视中心到自信、自立、自强 ......... 29
第 4 章 后现代女性主义视域下的西方女性时尚 ............ 33
4.1 女性主义与时尚:从批判到肯定 ......... 33
4.2 时尚,消费主义与女性主义风格 ......... 35
4.3 女性主义、女性特质与政治化时尚 .... 36
第 5 章 后现代女性主义时尚与女性主体建构 ....... 39
5.1 反女性主义时尚 ..... 39
5.2 新女性主义时尚 ..... 41
5.3 女性主体建构 ......... 42

第 5 章 后现代女性主义时尚与女性主体建构

5.1 反女性主义时尚
现今出现的许多时尚方式如 DIY(自己动手)的衣服和首饰,驳斥了传统上美的规范(如高跟鞋),并颠覆了消费文化(如穿着印有一美元图案的衣服)。紧身上衣搭配指节铜环做成的项链和手枪形耳环进一步颠覆了公众对女性美的期望。这种精心制作的装束表明了女性特质是如何被挪用,并与女性主义相结合而创建出一种外观的,它表明穿戴者区别于其他追随主流时尚规范的女性。许多当代女性主义者有意识地使用一种建构的外观,去实现她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政治观念和意识形态,因此这种外观成为女性主义信仰的象征。基于以上内容的分析,总结起来这种建构的外观包括:个性化;性感服装;抵抗消费文化。女性主义时尚包含各种各样的个人风格。女性主义者认为,现代时尚赋予男性的相对自由和对女性的约束进一步证明了时尚在为男性统治服务。一些女性主义者要求妇女们拒绝时装,甚至穿着与男性相同的服饰。从十九世纪晚期,女性时尚就不断利用反时尚,有时甚至热衷于借用男性服装设计元素。但是也有女性主义者认为女性穿着男装会默认父权制的合法化,因此应该为女性设计更加个性化、更加抗拒时尚的服饰。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直到今天,女性主义者的诉求不断得到时尚界的回应,如西装情结(即绅士三件套)、大廓形的休闲针织和个性马甲等的流行。
..........

结 语

英国时尚研究专家乔安妮·恩特维斯特尔(Joanne Entwistle)在《时髦的身体》一书中认为,时尚关乎身体,人们透过时尚的身体知晓身体不是一个自然和自由的身体,而是被有意为之的“文化的”身体。换句话说,即时尚是一种文化现象,而文化代表着意义的分享和交流,时尚因此被定义为现代的、西方的、有意味的和爱交流的身体的服饰或装饰,同时也被理解为一种深刻的文化现象。随着后现代主义的兴起,时尚理论家们开始关注特定的群体、种族及其所生存的环境,文化与政治的关系。 南茜·艾特考夫在《漂亮者生存》一书中说道:“不是当女性放弃美,而是当她们获得平等、合法的社会权力以及特权时才会做出更大的成就。女性需要更强的实力和更多的社会认可。当其他优势能和美貌一样获得认可、带来同等报酬时,所有的女人才会享受更多愉悦”[44]。在男权社会中,女性的自我意识及其觉醒都是在和男权社会作斗争,在这种有形或无形的斗争中,女性时尚也随之变化和发展。服装不是决定性别的工具,女人们更应该打破这个被父权社会物化了的性别符号。此外,女性为获得自己的身份而同父权主义进行的抗争不是一种以暴力压倒暴力的抗争,而是在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一种无形的抗争。通过时尚这一表征方式,女性可以改变社会凝视自己的角度,同样也可以为自己的权利发言。法国著名思想家福柯认为,权力通过话语关系网络来对主体进行控制和塑造,女性想要掌握权力,改变“他者”的位置,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女性话语的边缘地位。然而,当“颜值”成为女性孜孜以求的目标,美容、美体、美甲、纹身、刺青进入女性日常生活的时候,后现代女性主义陷入了一种困境,后现代女性主体需要在这种困境中不断探索,寻求突围之径。同时,摆在女性主义者面前的任务也不仅仅是解构和颠覆男性的统治话语,还要倾听、建构并发出女性自己的声音,在用时尚装点生活、照亮生命的同时,活出真实、自信的自我,从而拥有健康快乐的人生。
.........
参考文献(略)

绘画艺术硕士论文范文十


第 1 章 概述

1.1 论文的研究目的
当今东方文化勃兴,中国艺术风格的审美价值逐渐升高。在这种风潮下,建筑、平面、环艺、服装等众多的设计领域都诞生了方法各异但又殊途同归的“中式”设计风格。而所谓“中式”,便是中国式审美下的趣味风格,然而在中国这片古老土地上曾经诞生的审美趣味又是相当的复杂多变,因为审美往往会随着政权更迭或移风易俗而不断的变换,越是历史悠久的国度,他的审美风格变化就更多样更繁复。从有可考的历史来看,汉代的雍容,唐的华美,宋的优雅,元的昙花一现但又影响深远,明的简巧,清的繁密,无论只谈哪个朝代,都只能是管中窥豹,难窥中国审美趣味之全貌。 “中式”风格在作者看来,并不能是追本溯源的复兴古老的审美趣味,重新复活那些故去的装饰符号,而是古为用今为体,当代“中式”设计的审美核心还是当代的,甚至在概念产品的设计理念中,“中式”设计的审美可以是后现代的,带有颠覆性和结构性的。这种理念下所颠覆解构的事物如果来源于古代中国,那么这种当今设计与古典中国趣味的内在的联系也是必然存在的,从而在这个基础之上产生的设计新理念,新审美,都可以包含在“中式风格”之中。这种颠覆后的新生,正是现代设计,甚至现代艺术的核心理念,不断打破理念的束缚,在解构中诞生新的理念,从而拓宽意识的边界。一味训诂,校古,把古典素材堆叠,不考虑设计背后的理论或审美,根本不能称为设计,充其量算是把那些元素换个地方摆一摆,贻笑大方而已。而将古典风情完全融会贯通,博众家而自立为一“中式”风格的想法,只能是理想中的胜利,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实际中实难实现。且现代文明与前现代文明是有本质区别的,价值观与审美取向甚至是相矛盾的,哲学上虽然有矛盾统一观点,但是试问如果一个人能在古典审美中浸染成为大家,必然深深接受那种前现代社会的审美趣味,一般来说他会与后现代审美趣味相互排斥,就好像很难想象一位故纸堆中走出的服装史老学究又是一位时尚达人。身为受到现代审美影响,接受当今设计理念的设计师,更应该从当今角度去给那些中式风格以新生,这种方法即是对历史的继承,也是对时代的迎合。所以作者深知自身能力,训诂能力基本没有,只能化皮毛为己用。故本论文中所述的“中式”风格,非将上述各大时期美学归纳总结,集之大成而后凝结,成就所谓能盖全上下千年之中式审美。而是取方便法门,将中国文化中最通俗庸常的单一符号进行提取,将其置于当代设计方法论之下,仅仅将其看作符号工具,用其将观看者的思绪带往神秘悠远的古代图景,达到共情的目的,通过使用这些文化符号的进行承接中式文化基因,符合中式审美取向的设计,来阐述一种“中式”风格的可能性。
.......

1.2 论文的研究对象
在中国文明进程中,棉布的纺织印染技术与文化发展都是等同进步的。民间常用的蓝色布料,就是非常古老但又经久不衰的一种面料,蓝色也被曾经被叫做“正色”,因为这种颜色的牢度及色感都非常良好,蓝色又鲜明朴质,所以靛蓝有“百染魁首”的称谓。这种布料所需要的染剂也非常容易从自然界获取,早在春秋时期,就开始使用由蓝草所提取的靛蓝染料。春秋君主的服装常见靛蓝色,而从后汉开始,皇后及后宫诸妃也开始使用靛蓝作为皇家色彩。而在盛唐年间,靛蓝色更是扩展到公务员服装色彩,八品九品文官多着靛蓝色官服,唐后,靛蓝色布料开始大面积在民间采用。清代由于距离当今年间较近,服装文物保留较为全面,这种靛蓝布被大面积使用的实例比比皆是。上下千年,虽然染剂配方产生了变换,而这种靛蓝却一直绵延,经久不衰。到了中华民国时期,依然是主流服装色彩之一。中国文化中对蓝色的热爱,也被延展到了绘画,瓷器等领域。虽然中国绘画颜色多变,但依然被称为“丹青”,而中国瓷器的代表亦是蓝色釉料的“青花瓷”。其生命力之旺盛,可见其浑厚的文化黏度。另一种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就是中国独有的线装书籍。中国是最广泛使用纸制品的区域,唐代开始就出现了用纸来印刷篡册的书籍,这个时候的装帧方式被称为“缝缀装”(图1),这是受到了用上古时期用绳子把刻了字的骨片、竹片串联起来的影响。这种结构只在唐代有短暂的兴盛,很快被宋代的蝴蝶装取代,但这种被称为“缝缀装”的装帧方式在编纂“天工开物”一书的明代被发扬光大了,明万历年间以至到西方的胶粘装帧技术传到中国之前,一直是书册装帧的主流,而后才慢慢淡出。因为这种“线装书”在历史文物中出场次率很高,且样式大气清雅,可以称为中国古典书籍的代表形象。线装书是中国古典精神文化传承的载体,历经几百年的演变,这其中必然包含了中国文士阶层审美情趣的筛选和择别,成熟期呈现出的已经是功能与审美高度统一的设计典范,是无心设计的设计。线装书与靛蓝布的工艺,简节,清雅,朴素,但明简实繁,正是中国古典精神的具象化体现。所以在借鉴这些元素的同时,必要在设计品中表现这些精神内涵。以上两种文化符号,靛蓝色布料与线装书籍功用不同,各有特点,但又在大一统文化的审美趣味下相映成趣,可以在设计中表现的出中国式风格的经典样式,深具研究价值。
.......

第 2 章 研究对象在鞋设计中的应用

2.1 设计物料研究
设计中选用的物料分为面料与底材两个大部分,物料需要排除出现科技感,未来感,技术感,而选择柔软,有弹性,更质朴,天然,有手工化质感的材料,要有能承载大多数人的感情寄托的材料,也就是说,这几种物料都要常见,且能够被手工处理,最起码看上去能够被手工处理,更容易与传统款式样式产生联想。面料:颗粒感黑色牛皮,靛蓝色牛仔布,灰绿色手缝线,白色线,黑色线靛蓝色牛仔布:为主要面料贯穿了整个设计,在选择这个面料之前,作者曾经做过老粗布,帆布等传统织造方式的棉布为主体面料的尝试,但因为布纹过于粗糙不适合配置在小体量鞋面上做设计而弃置,原因是这几种面料都显示出极强的肌理,而在鞋面这种长度最多 30CM 左右的设计作品中,就会呈现一种粗糙感,在安排其他设计元素时就会变得喧宾夺主,而这个设计主题并不是强调布料的质感或者纹理,而是强调鞋底与鞋面的组合方式,所以在鞋面的质感必须弱化,把布料的质感精致化,细腻化,让这种质感符合当今的审美取向。所以在正式选择面料时,采用了一种本身带有腊感的靛蓝色重磅牛仔面料,这个面料的好处是靛蓝色更显得深沉又有垂感,略带杂色显得厚重且经久耐用,但又因为表面的腊感而有光泽,在科技感不会太重的情况下,还能带来一种视觉上的新鲜感,而非一味的呆板使用传统物料。面料本身略带弹性,也有一定的强度与韧度,符合做鞋的工艺要求,在后期处理中,这种面料也表现出非常大的可塑造性,使得设计可以变得更加深入和操作便宜。
..........

2.2 工艺分析及设计方案
所有的鞋工艺制作,都是从楦(图 4)开始的。当确定了一种风格,就表示所有的物料工艺就必须围绕这个风格做出不同的服务,为表现这种概念而进行的不同组合和整理。而楦就是这种概念的基础与实现的框架,决定了一双鞋的基本体积与形态,所以在这对鞋楦的制作,也针对概念做了诸多修改。比如在鞋前翘加高,使鞋的曲度产生夸张变形的效果,而在制成帮面之后,这种前翘也能增加鞋的趣味性,强化鞋的手工感,以及暗示鞋底的柔软与可弯折的特点。并且鞋楦前头的形态,使其变得随脚型有略微的弯转,使其更加适合脚型,也更显得随性舒适,在这个基础上,鞋楦制作得圆润饱满,让其向传统布鞋的形态靠拢,表现出近似的平面形态。而在鞋的厚度上,鞋面的肉体被很大部分的削弱,转移到了鞋底(图 5),这是因为在鞋面高耸的情况下,鞋面反折工艺不好实现,而且即便实现之后,从高耸的鞋面直接下滑到鞋口反折时也会产生极大突兀与不协调感,所以必须把鞋面处理的薄而扁,而把肉体安排在鞋子的平面维度上,使得鞋子看上去更加夸大,不会使脚产生束缚感,而鞋底的肉体安排可以使缝合大底之后,在大底上产生一个圆润的弧线,增加底面的耐看性和整体的形态变化,不会使鞋子显得呆板乏味。
..........

第 2 章 研究对象在鞋设计中的应用....... 6
2.1 设计物料研究...... 6
2.2 工艺分析及设计方案........ 7
2.2.1 鞋楦设计.... 7
2.2.2 帮面设计.... 8
2.2.3 大底设计.... 9
2.2.4 缝线工艺.... 9
2.3 实操步骤..... 13
2.3.1 制楦.......... 13
2.3.2 打板.......... 14
2.3.3 制帮.......... 14
2.3.4 做底.......... 15
2.3.5 缝合.......... 16
2.3.6 粘合.......... 17
2.3.7 后处理...... 17
第 3 章 设计意义及小结.... 18
3.1 意义及小结........ 18

2.2.3 大底设计
大底设计经过了数次改良,最开始只是承载线缝工艺的载体,功能与普通鞋底并无特异区别,只是在参考了线装书这种元素之后,将本身应该随圆就方配合鞋楦形态的鞋底,加入了书本的直线形态,变成了多边形的造型,增加了新意,但是这种形态也并不敢过于夸张,否则在穿着中会给行走带来麻烦。并且在后期的设计体会中,鞋底的质感越来越重要,而淡薄的鞋底无法实现这种需求,所以在这过程中,选择了一些运动鞋的特点作为参考对象,例如,耐克的 ZOOM AIR ,阿迪达斯的减震胶技术,李宁的“弓”系列,以上这三种技术在运动鞋中起到的都是减震回弹,吸收能量再释放的功能。耐克 ZOOM AIR 是采用把空气注入密封的气囊,阿迪达斯是开发了特殊的减震回弹材料能存储大量的动能,而李宁系列是通过特殊“弓”型结构配合合理的材料,达到吸能放能的效果。这我们这组设计中,参考了李宁的设计办法,是将大底处理成双层结构,靠着材料自身支撑性来吸收能量,到达回弹的效果,这个效果也是需要特殊的材料来实现这种功能,目前理想的实验材料是碳纤维板,这种材料强度高,韧性好,并且广泛应用于运动鞋领域,久经考验。但是由于成本原因,目前的设计成品中并未加入这种材料,使得功能性大打折扣。但是目前塑造出的大底形态而言,非常优美灵动,与主题相辅相成。并且在大底侧部涂了白色油漆,并通过手工做了褪色做旧处理,这种效果保证了鞋面与鞋底的反差,强化了视觉效果,而且在做旧效果上的操作,使得整个设计更加的完整。(图 6-12)
..........

小结

这次设计是非常私人非常主观的,抛弃前段对中国文化稍加进行了研究不谈,在后来的选取设计元素,选择物料,以及做工艺改造的时候,都是凭着感性直觉作出的判断,在设计中缺乏真正严谨的逻辑思辨,为什么选择线装书,为什么选择蓝色布料,我也说不出子丑寅卯,只知道这些东西是好的,这些东西有我心中的中国味道。我想设计的来源也许并不是那么重要,有出处的作品固然取法更高,无厘头的作品却也未必不合设计理法,在设计史中,多是先出现设计,而后人再为设计评说,这种评说往往把设计史说成一串镶满宝珠的项链,每个时代的大师凭借着卓越的理念创造出了划时代的设计作品。但我看来未必如此,中国有俗话时势造英雄,设计界也是适合用达尔文理论来阐述的,也许因为设计有太多的外部因素来促成一件设计品的成与败,没能在那串项链下留下珠宝的设计,所谓的败,只是与当时的环境无法共生,更无法借力,没有被那一串项链的连线捉到,以此与设计史失之交臂。在中国设计界,无数人希望通过叙述中国传统元素来把中式设计推向设计史这条项链,但这必然是在无数次的颠覆,挫败,失落与挣扎后诞生的事情。那么在当代的中式设计成为项链上珠宝之前,就像我开文第一段所讲,这次的设计仅仅是一次尝试。
.........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