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硕士论文范文精选3篇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3100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艺术硕士论文范文一:从“南”到“北”的嬗变——傅小青舞蹈创作艺术特征研究


引 言

傅小青出生于江西吉安,从小就热爱舞蹈的他在 14 岁时就考入了江西省吉安地区歌舞团,并凭借自己的天赋和努力成为了歌舞团重点培养的年轻力量。由于生活在南方,傅小青从小耳濡目染的舞蹈艺术风格特点多以柔情、细腻、多思的南方舞蹈居多,而作为一个骨子性格中蕴藏着豪放大气的舞者来说,傅小青更想领略一下北方舞蹈带给他的别样风情,为了心中的求学梦想,他选择来到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现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山东省当时唯一一所舞蹈专业大专班继续深造。在校期间,除了山东三大秧歌外,编导课是他最喜欢的一门课程,每次专家授课,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傅小青的编导才华都能给老师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经过在大专班的几年刻苦钻研和在青干院舞蹈系的大力支持中,傅小青在大专班毕业时,成为了唯一一个在山东剧院举办个人舞蹈专场晚会的优秀学生。在这场晚会中,所有的节目都是由傅小青一人编创而来,巧妙的作品构思,精湛灵活的编舞技法,加之演员们热情饱满的舞蹈表现,使这场晚会得到了山东舞蹈界专家和学者的一致认可,“傅小青”这三个字也在一夜之间为山东舞蹈界所熟知。

在从山东毕业之后傅小青选择继续他的舞蹈之旅,他来到了广东省珠海经济特区圆明新园艺术团(珠海特区歌舞团)工作,珠海作为国家经济特区,是全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城市,也是艺术文化发展的前沿城市,傅小青在这接触到了更多关于舞蹈艺术发展的最新动态。在珠海圆明新园艺术团制作的多部大型舞剧如《园明沧桑》、《东方神珠》、《大清王朝》中,傅小青既是舞蹈编导又是主演演员,从剧团中吸取到了很多国内舞蹈编创的第一手资料。夸张,华丽,真实,奇幻是这些大型舞剧的艺术特点。从南方民族民间舞的小家碧玉到山东三大秧歌的朴实无华再到圆明新园艺术团的大气夺目,使傅小青积累了丰富的舞蹈创作和舞蹈语汇。在这期间,傅小青为了掌握最先进的编舞技法,专门求学国家最高舞蹈学府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经过求学若渴,寒窗苦练的一年学习,在回到珠海后,编创了大型全景式舞蹈诗《大清王朝》,成为了圆明新园艺术团新一代年轻的领军者。 由于长期的排练和演出,肌肉劳损和关节的疼痛使他不得不渐渐的放弃男主角的机会,而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编导和管理层面。然而傅小青并没有安于现状,在接到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诚挚的邀请后,他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和自己的编导梦想回到了曾经培育过他的这所充满生机活力的母校。在这里,傅小青再一次深刻领略到由于地区文化的差异所营造出来不同特性的舞蹈艺术,胶州秧歌的北方撑韧,柔情似水。海阳秧歌的抑扬顿挫,以气制动,鼓子秧歌的大气豪迈,稳重无华。面对人杰地灵的孔孟之乡,傅小青才思泉涌,取之不尽,凭借着自己丰富的舞蹈知识和灵活的编舞技法在短短几年的时间中陆续创作了许多以山东秧歌为元素的舞蹈作品。其中《鼓子少年》获得第十届全国舞蹈比赛一等奖、“评委会个人编导特别奖”,《喜鹊喳喳喳》获得第十届全国艺术院校“桃李杯”舞蹈比赛一等奖,《谁不说俺家乡好》获第七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校园舞蹈比赛“评委会特别奖”,《小嫚》获得第八届中国舞蹈“荷花奖”铜奖,《闯关东》获得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娘的眼泪》参加了第十一届全国艺术院校“桃李杯”优秀剧目展演。大型舞剧《风筝》荣获 2015 年度“国家艺术基金”支持,并荣获第九届山东省“泰山文艺奖”舞蹈类一等奖。众多的舞蹈作品和全国赛事奖项,都是专家评委和舞蹈界对于傅小青创作的认可,那么,傅小青编导的舞蹈作品具有怎样的创作艺术特征?我们又能从他身上学到哪些关于舞蹈编导的技能?笔者会在以下的章节和段落中带领大家进行认知和学习。

.......

第一章 “傅式风格”的舞蹈选材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什么是舞蹈作品的题材,舞蹈作品的题材一般有狭义和广义两种解释。广义的题材是指舞蹈作品中所表现的生活范围,狭义的题材是指生活中所表现的生活现象。①“生活范围”不明思议涉及到的面比较广,一般包括历史事件,社会问题,阶级斗争等等。而“生活现象”则比较的具象化,一般是指在生活范围内具体发生的事件。如舞蹈作品《闯关东》的广义题材是历史题材,狭义题材是指人们从关内到关外的迁徙事件。舞蹈作品《矿道深处》的题材从广义上说是社会题材,从狭义上是一次真实的矿难营救事件,在傅小青编创的舞蹈当中,舞蹈作品通常以贴近生活和感悟人生的现实题材为主,其具体内容我们在下面的段落中学习一下。

第一节 “傅式风格”舞蹈作品的选材特点

如何选材,编导要在选材中做到与所选题材审美意识上的统一,并不能为了达到某种高大上的艺术效果和虚荣心的追求而蒙蔽了内心真实的感受。题材有其多样性的特点,有时编导个性的不同,生活方式和审美意识的不同,在题材的选择上也会出现不同的风格,换句话说,怎样的题材,站在怎样的角度和高度会直接反应出编创者想表现的思想与内涵。在傅小青编导的众多舞蹈作品中,观众们都能找到山东三大秧歌的身影。这和他对于山东秧歌的喜爱和着迷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傅小青生长在南方地区,南方人的性格特点细腻,多思,聪慧,善于发现身边的美好事物,所接触的南方民族民间舞也具有着“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特点,在参加工作之后,傅小青又到了珠海圆明新园艺术团参加舞剧的编排工作。珠海的经济发展迅速,推动着舞蹈事业的进步,珠海圆明新园艺术团制作了多部大型舞剧如《园明沧桑》、《东方神珠》、《大清王朝》等等。这些舞剧夸张,华丽,真实,奇幻,其题材与南方民族民间舞的小家碧玉有这天壤之别,这使傅小青积累了丰富的舞蹈题材经验。当他再次踏上北方这块淳朴的土地时,面对大气中不失典雅,粗犷中透着柔情的山东秧歌,有了既熟悉又陌生的亲切感。虽然不是土生土长的山东人,但傅小青在作品的选材方面对于山东三大秧歌却有着独特的情感,并在在风格性上的把握十分准确,又有着编排技法和文化思想上的突破,如舞蹈作品《沂蒙沂蒙》《喜鹊喳喳喳》《闯关东》《鼓子少年》以及《风吹俺的扇》都屡获大奖,受到了舞蹈届同行和专家的一致好评和认可。

.......

第二节 傅式风格舞蹈作品的选材角度

题材是构成舞蹈作品最原始的素材。题材或是指生活事件,或是指生活现象。是舞蹈编导通过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经过加工、提炼而成。舞蹈题材需要真实、典型以及富有创作性。在短小精湛的抒情性舞蹈作品中,题材或许只是这个作品中的一个场景,一个片段。在叙事性的舞蹈作品中,人物、故事情节和矛盾冲突都会包含在内,所以题材会相对于抒情性作品来说更加的丰富。但无论题材属于抒情性还是叙事性,想要创作出优秀的舞蹈作品,编导还必须具备独特的眼光,这一眼光不单单要放在舞蹈作品题材的选择上,更要在选择题材的角度方面下功夫。编导在选材方面要紧跟着时代潮流,对社会现象有着敏锐的观察力。例如“村官”是近几年的热议话题。什么是“村官”?国家为了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村社会的现代化发展,提倡招聘优秀的毕业大学生担任农村的基层干部。这样的政策对于村民和大学生来说究竟是好还是坏,又能否取得预想的效果,这些都是全国人民谈论的焦点话题。所以编导就在这样一个热议的问题下,创作了舞蹈作品《大学生、小村官》,该舞蹈作品一方面描述了小村官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另一方面描写了村里人对这个小村官到来的看法和反映。其一属于小村官主观上的心理活动,其二属于村民对于小村官客观上的评价。

........

第三章 “傅式风格”舞蹈作品的舞蹈语言........16

第一节 当代舞蹈作品《闯关东》与传统文化艺术鼓子秧歌的有机结合 .......17

第二节 舞蹈作品《喜鹊喳喳喳》的舞蹈语言对于胶州秧歌的创新性 ...........21

第三节 舞蹈作品《娘的眼泪》舞蹈语言对于海阳秧歌的运用与发展 ...........24

第四节 “傅式风格”的编创手法特点........27

第四章 “傅式风格”编舞技法在舞蹈作品中的运用............29

第一节 流畅的舞台调度变化 .........29

第二节 “傅式风格”舞蹈作品中的“无缝式”连接.........36

第三节 “傅式风格”舞蹈作品中立体交叉画面感的呈现 ......41

第四章 “傅式风格”编舞技法在舞蹈作品中的运用

第一节 流畅的舞台调度变化

我们从编导的视角来分析,在创造一个作品之前,编导在脑海里面就已经形成了一个想象中的模拟舞台,与创作作品、舞台场地、舞台布景相结合,在舞台上构思设计出相应的舞蹈调度。在观众看来,他们走进剧场,是为了欣赏编导在舞台上设计出来富有创意和深远意味的演员动作本体和线条性、几何性的舞台调度本体。编导赋予了舞蹈作品的灵魂,给与了舞蹈作品理性的编创步骤,观众们在观看过程中赋予了作品感性的认知。笔者在写作过程中希望把二者相结合起来,一方面向编导们展示出调度编创的前期构思和认知,另一方面让观众们欣赏作品中舞蹈调度形成的后期表达的含义和美感。古老的天文学早就发现太阳、月亮是圆形的;人类学家告诉我们,“历史上最古老的居住洞穴和茅屋也是圆形的”①考古学家在古代的墓葬当中发现了上述现象,再来看看遗存至今的世界知名建筑:中国的客家土楼,古罗马的斗兽场以及现代的鸟巢体育馆,辽宁抚顺的生命之环依然使圆形生机勃勃; 环舞的形成与发展与整个世界圆的存在是息息相关的。在《世界舞蹈史》一书中列举了很多的舞蹈历史材料来论证了最古老的舞蹈形式就是环舞或圈舞。萨克斯还认为:环舞是群舞最古老的形式,甚至类人猿也跳环舞。”环舞从出现到发展一直从古代延续到现代,从原始人的舞蹈一直进化成当代社会的舞蹈。并成为当今舞台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

结 语

胶州秧歌、海阳秧歌和鼓子秧歌可称作是山东舞蹈艺术的三样瑰宝。胶州柔美撑韧、海阳抑扬顿挫、鼓子大气沉稳,三大秧歌突出的舞蹈风格特点散发着迷人的芬芳,吸引着舞蹈编导们为之畅然倾心。傅小青编导虽然来自南方,但却和山东三大秧歌之间就有种不解的缘分,其近些年创作的舞蹈作品基本都已三大秧歌的动作为基本元素,如《鼓子少年》《小嫚》《喜鹊喳喳喳》《闯关东》《娘的眼泪》都获得了全国性的舞蹈创作奖项,其中《风筝》还获得了 2015 年度“国家艺术基金”的支持。为此 在山东地区还出现了模仿傅小青创作风格特点的现象,这种现象虽然使山东秧歌舞蹈作品在创作数量上提升了一个新的高度,但在质量上由于缺少创作理论上的支持和研究,编导们对于其创作风格特点的精髓部分的理解和掌握还有所欠缺,因此所创作的舞蹈作品只能隔靴搔痒不能同日而语。在本文中,笔者从傅小青舞蹈作品的创作题材、结构、舞蹈语言和编舞技法四个方面出发,详细的剖析了傅小青的创作艺术特征,希望能为在研究舞蹈作品创作和山东三大秧歌编排的编导们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为我国舞蹈编导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微薄之力。 由于笔者自身的知识储备有限,本论文中对于傅式舞蹈创作特征研究的全面性和细致性还有待提升和加强,这也将是笔者以后将要努力和继续前进的方向。

.........

参考文献(略)

艺术硕士论文范文二:学位音乐会曲目综述

绪 论

本综述主要研究内容是二胡演奏相关技术及风格分析,1、技术在练习二胡中最容易被忽略,可技术练习对于二胡是至关重要,决定着乐曲的效率。因此本文通过三首不同的曲目对二胡的左右手技术进行系统的分析。2、近现代二胡演奏风格上大致有蒋派、北方地区的演奏风格、苏南地区的演奏风格、山西地方的演奏风格、山东、河南地方韵味的演奏风格、蒙古一带的演奏风格等,而本综述对西藏民间演奏风格、夏尔巴地区的演奏风格、四川一带地方韵味的演奏风格上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各种演奏资料和演出,对二胡的演奏风格上有了一定的了解,经通过此次对技术及风格上的研究。能让更多的人认识二胡在各种不同风格上的演奏。

0.1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二胡作为我国民族乐器,体现着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也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至今,我国民乐已进到一个比较新进的时代,直到今天传统的演奏法还在不断的进步、创新、完善中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和推崇。现今正值我国民乐快速发展之际,在闵慧芬、姜建华、宋飞、邓建栋、于红梅等老一辈演奏家的基础上,出现了一大批以王颖、陈军、金玥等为代表的优秀青年演奏家,他们演奏技巧扎实、演奏曲目风格极为丰富,而且在演奏的风格上既运用了西方乐器小提琴的演奏法快弓、顿弓、断弓、跳弓及左手按弦、指法、揉弦等技术和发展的同时,又具有我国传统的上下滑音、打音、风格等特点,现今在演奏上既有传统的特点也有创新的发展。

..........

0.2选题背景、来源、研究目的、研究意义

本人根据自己的演奏特点,以及自己对演奏曲风擅长的特点,适度、精心的设计了十首曲目。进行学位音乐会的设计并从中选取三首曲目作为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加明确举办音乐会的目的及意义,从而有的放矢,按部就班地展开有关准备工作,因此有关音乐会设计的论文写作是必要的。音乐会在约一小时的演奏中,浓缩了研究生三年来的理论学习成果与舞台实践经历;同时也体现出器乐演奏艺术不仅需要扎实的、科学的理论做基础,更需要结合舞台上的实践经验才能真正达到新的高度。音乐会由中国地方性特点曲目和藏族民间曲目组成,用以展示不同作品、演奏风格的能力,以及舞台表演能力,并将这些学习和领悟到的音乐表现方式、技能与感悟运用到演奏作品中,以弘扬、发展和拓宽本土音乐,并通过这次音乐会的举办对这三年的器乐学习进行总结与检验。通过举办毕业音乐会提高了专业技术丰富了舞台经验,提高舞台表现能力,为以后的工作积累实战经验。

..........

第一章 二胡独奏曲《红梅随想曲》

1.1 作品简介

《红梅随想曲》是作曲家吴厚元采用歌剧《江姐》的音乐片段作为素材重新构思创作而成,它以宏大的气势,悲壮的情调,深刻地塑造了女英雄的高大形象,讴歌了她的革命思想、情操和大义然的英雄气节。进而表现了人们将这些美好的品格化作对红梅的向往和赞颂。这部作品作者破除常规不以一般的写法——用歌剧的情节来叙事,而用音乐素材重新构思创作。此曲主题出现三次重复。第一次主题出现时,着重表现女性的柔美,生命、生活乃至红梅怒放、喜迎春天到来的美。第二次主题出现时表现江姐的博大胸怀和对未来的坚强信念。第三次与乐队一起歌唱,二胡尽量做到站在众人之前领唱之效果。

........

1.2 技术分析

在《红梅随想曲》中运用了压揉、迟到揉、装饰音、滑把。压揉是用手指对弦的一压一松循环完成。借助手腕的力量辅助会更科学。四指的压揉最好用保留指帮忙,这样可防止四指劳损①。在《红梅随想曲》的第三段压揉是主要的揉弦方式。起到了激愤、痛苦的表现。在《红梅随想曲》第五整段需要用快弓来演奏,快弓是快速的分弓,属于二胡的高难技巧之一。练习快弓是先需要采用较慢的速度,等不出错以后再逐渐加速这样效率会比较高,在快弓演奏中最重要的是要使用手腕动作,如果用小臂和大臂来演奏的 话手很容易乏,琴的声音也会变得不清楚,因此手腕的运用在快弓中很重要。

............

第二章 二胡独奏曲《夏尔巴风情》.......6

2.1 作品简介.........6

2.2 技术分析.........6

2.2.1 左手技术........6

2.2.2 右手技术........7

2.3 两手配合.........8

2.4 风格分析........8

第三章 二胡独奏曲《弦子》.......8

3.1 作品简介.........8

3.2 技术分析.........8

3.2.1 左手技术........8

3.2.2 右手技术........9

3.3 两手配合........9

3.4 风格分析.........9

第三章 二胡独奏曲《弦子》

3.1 作品简介

藏族传统乐器“哔旺”历史悠久、特色鲜明、深受藏族人民的喜爱,作为弦子舞的主要伴奏乐器。此曲是男子围成圆圈,拉着弦子,女子双手甩动长袖动作。是将男性的阳刚之气和女性阴柔之美完美的结合。平时在演奏别的乐曲时打音是用来装饰旋律的小音符及某些旋律型的特别记号,而在弦子中打音的运用是用一二三四指打动琴弦并所得到的效果才是弦子中的打音记号。在打音的运用上要做到清脆、敏捷、有弹性,切勿过重、过慢、过长,要把弦子音乐中那种男性的潇洒与女性的柔美表现出来。在弦子中普遍都运用连弓演奏法,连弓是把弦子音乐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连起来包括装饰音,在弦子中连弓不像平时乐曲中那样演奏,它发音时要很强的力度然后一瞬间变弱,这样才能表现出弦子音乐的特色。

..........

结 语

本综述研究的是三种不同风格的二胡演奏相关技术及风格。技术,是指人们利用现有事物形成新事物,或是改变现有事物功能、性能的方法。技术的练习它将把原本没有的音有序的链接在一起。如:换把、琶音、和弦、音程、连音、大跳等练习曲对二胡的左右手技术和两手配合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综述中所分析的演奏风格有西藏民间演奏风格、夏尔巴地区的演奏风格、四川一带地方韵味的演奏风格。但随着地区交流的日益广泛,二胡演奏风格正逐渐地趋于融合的态势,掌握多种地方风格的演奏特点已成为对新一代二胡演奏者的普遍要求。所以二胡演奏者在具备扎实的演奏技巧的同时,还需了解不同地方的演奏风格,在凸显民族曲风的同时,表现出二胡独特的魅力。为二胡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

.........

参考文献(略)

艺术硕士论文范文三:依画作舞 ——论舞创中“形、色、体”的运用

绪 论

一、论题的研究背景

在全球化视野下,当代艺术之间的交流与借鉴日趋频繁,其强大的兼容并蓄之力,使得艺术创作不仅仅只限于对客观世界的“第一性”关照,艺术与艺术之间形成“关照”、“被关照”与“再关照”。例如舞蹈创作与绘画艺术,电影与文学剧本,音乐艺术与戏剧,艺术家对于客观世界主体产生“关照”创作出的艺术作品,成为“被关照”的对象,我们对不同类型艺术品的“再关照”过程中产生新的灵感思路。 舞蹈与绘画艺术之间互为激发的例子屡见不鲜,同属视觉艺术的绘画与舞蹈,在视觉形式和内容表达上都十分相似。在远古时期舞蹈与绘画的交融就已经产生了,岩画中的舞蹈场景仅仅是舞蹈吗?其实并不完全,从古代少数民族群历史来看,就是当时人们为了寄托诉求而通过肢体语言来进行生活、狩猎、劳作的场景模拟,同时也有人将此场景绘制在岩画上,这是离不开人的主观诉求的。原始时期,人类历史发展也逐渐提高了审美,彩陶盆、瓷器、青铜上都画有几何纹路以及简单的人形,在上也具有一定“人性化”的特征,更注重生活情趣,这在一定基础上看见早期的人类艺术创思能力。此外,古代艺术工匠绘于汉画像砖上的乐舞舞姿,敦煌壁画中的飞天舞姿等,都体现着当时不同的时代背景与艺术特色。北京舞蹈学院汉唐古典舞专家孙颖老师倾其毕生精力研究汉砖的乐舞形象,在翻阅了《汉画像砖研究》等百余部文献后,创作出《踏歌》《相和歌》等经典的汉唐舞作品;而根据敦煌壁画为源点,以高金荣先生为代表的一大批敦煌舞学者创作出《丝路花雨》、《闻法飞天》、《迦陵频伽》等耳熟能详的优秀作品,这都是结合壁画像中舞姿进行的艺术构想。 对于上述基于绘画艺术形成的舞蹈作品,大多集中体现在对历史回溯与探寻后的“想象性重建式”创作,其特点:一、创作依据绘画中所体现出的“舞容乐貌”,主要包括姿态以及姿态背后所投射的文化含义;二、以古代舞谱、典籍、文物以及现今留存民间的舞蹈形态做综合甄别与创作选择;三、编创尽量贴近历史原貌,符合传统审美。本论文在上述创作经验的基础上,提炼出绘画到舞蹈的“形、色、体”三种转换方式,并试图探寻传统艺术与当代舞蹈创作的融合点,赋予绘画作品更多个性化的理解和舞蹈作品更多主观性的表达,使创作具有当代审美倾向,通过本文的研究与实践,是对上述绘画艺术作用于舞蹈创作思路的探索与新补充。

........

二、论题的意义以及应用价值

户县农民画由于媒介的限制,多以静态的视觉形式呈现,从视觉本身出发,将绘画中产生的视觉化传递作为舞蹈的创作之本,探索农民画与舞蹈设计中美的本质;由农民画中的形象、色彩、结构关系三方面入手,进而启发舞蹈创作的构成方式,这有别于其他舞蹈作品从文学、戏剧、音乐等艺术媒介中获取艺术构思的方式,是丰富我们创造艺术美的又一途径和手段。作为艺术从业者肩负着保护传统文化和发扬传统精神的必要责任。在现代化发展的强流冲击下,传统被逐渐消解,重新认识传统精神,用符合当下的艺术语言进行表达,是刻不容缓的。故此笔者关注到陕西户县农民画这一传统民间艺术,希望借此作为创作之源,对农民画中形、色、体在舞创中的实践与研究,总结出“静态平形转移”、“动态延续转换”、“以境绘色与以颜绘色”等舞创方法,从而对传统艺术在当代舞台上的呈现,提供可参考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方法。

..........

一、视觉艺术中“舞”与“画”的关系

(一)视觉艺术的概念

视觉艺术是一种从早期人类文明发展至今还存在的重要文化形态。在远古时期,人类的语言功能还尚未完善,视觉艺术在日常生活里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考古研究的发现也一直印证着这个事实。但是我们也需要知晓视觉艺术也有过不是主导型的文化存在方式,在启蒙运动时期,理性社会构建的情况下,人们认为视觉艺术是一种偏感性的认识形态,是通过人们直觉的感官形成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感受、体验。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不仅仅存在于形式的感受,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认识它的内在结构,感受内部逻辑就使得思维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再次升华,而视觉艺术在此过程中是一种感知工具。尽管如此,视觉艺术也是我们认知世界的关键方式,在历史文明长河里显现着重要的价值。视觉艺术的核心之重即“视觉性”(visuality),是自然客体被察觉的过程。此过程是从图像(元素、形式、内容)出发,经过大脑一系列的反复循环,从而得到的客观体验与主观感受。潘诺夫斯基(1892——1968)就提出了图像学的研究方法,这对于视觉艺术中的“视觉性”开拓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一前图像志(pre-iconography)描述,也就是转换物理物象到视觉物象,还包含了具体的形象、色彩、框架以及可识别的客观物象;第二图像志(iconography)则是其中包含的情思理趣被主体“常规性”地解读;第三图像学(iconology)让人关注到视觉艺术产生的视觉信息是否符合一定的社会原则或能够上升到一定的精神层级,这样层级递增的解读法对于现代艺术创作有着巨大的帮助。视觉艺术是一种传情达意的艺术类型,这跟我们平时的文字传达、话语交流不同,其有着本身独特的结构与方式。如若我们想通过视觉感官眼睛来读取视觉艺术传达的内容与形式,必定在一定基础上体会视觉艺术中元素的布局。

........

(二)视觉艺术中“舞”与“画”的比较

视觉艺术是一个以创造可观形象的独特艺术形式。其艺术特征是艺术家创造能够感受到的视觉感,对此来反映生活,表达情感。首先是绘画,这是一门二维艺术,是一个以平面作为基础,再在其中加之线条、色彩、块面等设计手段,在平面二维空间中塑造具有一定内涵和意味的视觉形象,而舞蹈是通过人的肢体作为载体,由人体动作形成的舞蹈语汇来表现情感的艺术。通过二者比较,有一个明显的不同就是绘画创作将艺术思维集结于一瞬,而舞蹈则通过无数个“一瞬”连贯地展开内容。换句话来说,就是画家在作画时,是调用了所有艺术手段聚焦在画面上,由于它不能表现运动和情节发展的过程,只能体现出瞬间画面,这是一种局限。恰恰相反的是舞蹈以动作作为艺术语言,通过一定的形式来表现一定的内容,舞台上连续不断的视觉呈现,舞蹈中的每一个瞬间都在艺术创作前进行过思量、组合。这两门艺术相比,舞蹈相比于绘画更具“活力”,其“即时性”的存在于某一特定时空里,并与艺术家生命相联,艺术家的表演停止,艺术作品也就随之消逝,即便有影像留存也不能代替舞蹈本体。所以说舞蹈作品只是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下得以生存,而画家则不同,即便作者去世,作品将会遗留保存。 绘画创作出来的艺术形象是静态的,画面中只有一个瞬间场景或状态,且在形成一幅作品之后,艺术形象是固定不变的,它具有一定凝结性和典型性。而舞蹈在时间、空间的变化下,以一种直观的动态性进行呈现,所以说是动态的视觉艺术。因此常常听到舞蹈是滚动的画,如何提取绘画中的静态元素转变成舞蹈创作的基础条件,这能使舞蹈与绘画更好的交融在一起,形成富有生命力的画。

........

三、以舞作画,依画作舞——舞剧《长“画”短说》的编创实践 ........ 9

(一)实践中的由“形”至“形” .......... 9

1、静态平行转移 ........... 9

2、动态延续转换 .......... 10

(二)实践中的由“色”至“色” ......... 11

1、以颜绘色 .... 12

2、以情绘色 .... 13

3、以境绘色 .... 14

(三)实践中的由“体”至“体” ......... 15

1、从“蓝本”角度来谈 .... 15

2、从“空间”角度来谈 .... 16

3、从“时间”角度来谈 .... 17

三、以舞作画,依画作舞——舞剧《长“画”短说》的编创实践

舞剧《长“画”短说》是笔者以户县农民画的发展历史作为内容主线编创的小型舞剧。舞剧一共分为三个时期:农民画诞生的文革初期、改革开放时的发展时期以及新时期下的腾飞时期。在舞剧编创的过程中,如何将户县农民画中的视觉元素巧妙地转化为舞台上的舞蹈,笔者认为在此期间的实践过程都极具意义性。

(一)实践中的由“形”至“形”

陕西户县农民画是陕西民间艺术中独特的分支,其强烈的地域性及背后蕴藏的文化底蕴是朴实百姓与观者交流的一种形式语言,户县农民画中有着“接地气”的装饰风格图形,其浓厚的民俗特点彰显出中国传统民间文化艺术风貌。⑤一般农民画画家都是通过作品来反映劳动人民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所以说农民画的素材都是源于日常生活场景,而户县农民画图形采用“平面剪影式”表现手段,用最精简的轮廓描绘将所表现的内容清晰呈现,使观者能够迅速被这个质朴生动的形象所引入。当我们在面对万千事物的时候,常常会焦灼地在想应如何选择客观物象,且物象原貌的精准提取也尤为重要。户县农民画是艺术家根据个人经验对客观世界的一个新认识,这已经是一次“关照”,倘若舞蹈创作通过画中所呈现的“精华”再发展,那么就更加要求精化。在观察一幅作品的时候,限制的空间里也会有繁复的视觉元素,在此我们应该先进行“简化”,认识一定物象的原貌,就能够整体地观察客观对象,固然对舞蹈创作提取主要形象尤其重要。

..........

结 语

当代艺术创作大环境中,各艺术间的“互动”从未停歇。在视觉艺术的体系中,笔者通过对绘画的观察和舞蹈编创的研究,发现二者之间有着一定的“助推”作用。绘画艺术与舞蹈艺术虽说实现过程都需要“视觉”,而二者在一定“时空”下,一者是在平面基础上的静态艺术类型,而另一者是在立体空间下完成的动态性艺术。都说舞蹈是流动的绘画,笔者时常在想若基于绘画艺术是否可以作用于现当代舞蹈创作。 绘画三要素“形、色、体”在一定的基础上,对笔者在舞蹈创作中有一定的思路启示。绘画中“形”对于舞蹈创作而言正是编创初期的“观物取象”,使编导在面对繁复的客观物象里更能精准把握舞蹈形象,在此过程中还需遵循“具体性、概括性、渲染性”三点要求;而绘画中的“色”与舞创中的“想象”颇为对应,客观色彩的“复位”使得整体画面基调保持,主观色彩的“联想”便丰富了原绘画艺术中的固定模式,为创作增添不同的新意;对于绘画中“体”的定位更多是指“整体性”布局,由于舞蹈是流动的艺术,“体”在舞创中由舞蹈调度、关系处理、结构布置等一系列方式的转换。至此绘画中“形、色、体”三要素的转换,为舞蹈创作过程中构建了重要的三大视角。 笔者通过对户县农民画的关照,再围绕着“形、色、体”三要素思路,形成了循序渐进的研究总结。第一,从农民画中“形”入手,发现“静态平行转移”和“动态延续转换”两种延展方式,前者强调在于对原形的复制,而后者是在原形基础上根据线路动势延续动态性;第二,是农民画里“色”的转变,笔者通过“以颜绘色”、“以情绘色”、“以境绘色”对色彩的三种不同解读,来诠释色彩在舞蹈创作中的重要性。以颜绘色是指按部就班将绘画中的色彩进行横线移动,相比之下以情绘色和以境绘色更多的取决于人的主观意识,根据色彩中的情感加以表达,在一定基础上随类赋彩放大编导的主观性;第三是绘画之“体”,笔者通过“蓝本角度”、“空间角度”、“时间角度”进一步对农民画进行深层的研究,对结构设计、构图呈现以及调度层次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笔者在接下来的学习以及工作中,将进一步深入对该论题的研究,为基于绘画艺术的舞蹈创作提出更多的认知与见解。

.........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