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
1.1引言
关于人类的欺骗行为及对这一行为的识别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心理学研究者们的兴趣所在。不仅如此,社会大众也对欺骗行为关注甚高,既有因为影响重大的欺骗事件变得人尽皆知的人,也有因为欺骗者本身的知名度而导致事件惹人关注的例子(P&r Anders Granhag et. , 2005)。许多研究者都尝试过概念化“欺骗行为”这一现象,但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这里,我们选用这一领域的权威Vrij (2000)对欺骗行为所下的定义:欺骗行为是指个体自发进行的,将自己认为不是真实的一种信念传播出去,无论结果成功与否都应该被视为欺骗行为。值得注意的是,遗忘或是回忆错误并不能被视作欺骗行为,因为欺骗行为还必须是有目的性的。社会心理学领域的众多研究已经证实了说i荒已经是曰常社会交往中的一个普通特质,依照欺骗行为的目的指向,其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两种:自我导向型的欺骗行为和他人导向型的欺骗行为(Cole, 2001; Jensen, Arnett,Feldman, & Cauffman, 2004; Serota, Levine, Boster, 2010)。自我导向型的欺骗一般是为了增强个体自身所需的社交信任度或是在个体违反相关法规后逃避惩罚;而他人导向型的欺骗则是为了保护他人的感受使其免受伤害或是为了保护和维系某种社会关系(Depaulo & Kashy, 1998; Depaulo, Kashy, Kirkendol,Wyer, & Epstein, 1996 )。当然,应用心理学的研究者们同样关注着欺骗行为,既然欺骗是如此普遍的存在于人类世界当中的(vrij,2001 ),那么在不同领域中对他人欺骗行为的察觉就显现出了意义重大的潜在益处(RoweU,Ellner, &Reeve, 2006),这其中就包括司法领域(Granhag & Stromwal 1, 2004 ),而在这一方面的应用是最能得到广泛接受和普遍关注的。对于如何觉察欺骗的存在,人们一直以来有自己的一些看法。我们将这样的看法称作人们对于什么是流言的一种信念。所谓信念是指一种将某件事认为是真实、正确的感觉。信念的强度可大可小,其实际的正确性也有对错之分,但是我们可以确定的是,信念可以在人的行为模式中反应出来,也可以说信念指导了人的行动。检验人们对于欺骗觉察的信念问题通常有两种方式:调查法和实验法。调查法让参与的被试在问卷上选出自己认为最具代表性的动作(注视或手指动作等),实验法则是通过让被试对说荒者和诚实者的表现进行观察,最后通过对被试进行访问搜集他们对于欺骗特征的看法。但是研究显示,人们似乎很难精确的找到这些特征,甚至一些很重要的线索也会被忽略掉(Yzerbyt etc., 1998 )。那么那些看似与测i荒息息相关的所谓专家们对于这些线索的掌握又如何呢,多种研究显示:一般人群与专业人士对于测i荒线索的认识相似度极高,而那些自认为正确的判断往往又与实际情况想去甚远。可见光凭人们的直觉,很难进行正确的判断。.............
...................
2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
2.1问题提出
通过对相关研究进行回顾,有以下问题值得进一步的关注:早期对于准绳问题测试的研究多注重起准确性的观察,但是结果却由于研究方法和实验环境的不同而大相径庭。之后,受到心理学领域一些研究者对于Polygraph测试的质疑的影响,心理测试的研究重点已经从生理指标上转移到脑部指标或是认知指标之上,使用生理心理测试仪进行的测试研究结果多用于与使用其他方法进行的测试进行比较研究。与研究领域相对立的是,在实际的使用中,生理心理测试在案件侦查过程中是最为广泛使用,CQT测试又是生理心理测试中被认为标准化程度最高,最具有代表性的测试方法(Par Anders Granhaget.,2005 )。作为一项以应用为主的操作性技能,研究与应用之间的断层正是值得关注的地方。为什么说i荒者的一些内在状态会转化为特定的非语言的行为表现出来,这需要情绪与生理心理学的解释;为什么对真实情况的语言描述会跟描述虚假情况的时候相异,这需要记忆的解释;在判断个体是否说荒时,为什么有些面部表情就会更加的令人生疑,这需要社会心理学的解释。可以看出,为了弄清楚欺骗与i荒言的实质需要心理学的不同领域对其进行多方面的探究和解释。认知心理测试可以认为是目前最为前沿的心理测试技术,研究者们认为从认知的角度出发可以从谋言的构建和说i荒的意图表现特征本身来对诚实与欺骗进行区分。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两种测试方法的理论比较时,我们可以发现共同的理论基础一一注意与认知资源。准绳问题测试基于注意的反应机制和资源分配进行准绳问题的设置,而认知心理测试认为,说i荒者会比诚实者表现出更重的认知负荷,超额认知需求的访问程序将会使得已经将认知资源部分消耗于说荒任务的认知需求当中的说i荒者更加异于诚实者(Vrij等,2006b)。如果能加认知测荒中提升被测者认知负荷的方法用于准绳问题测试中,那么是否能使得准绳问题的测试效果得到提升呢。
比较两种测试方法,生理心理测试较之其他的测试方法有较长的发展时间,并且在实际的案件调查中也经过了不断的完善和改进,虽然研究者们对这一方法的科学性表示怀疑,但是应用者们却借助这一方法解决了不少问题(W i 11 i a m,2008)。生理心理测试的仪器使用较为方便,测试过程比较容易进行,各种指标的分析和判断经过实际应用中的结果验证,也更能被使用者接受。认知心理测试是近年来心理测试研究的热点,这一测试方法一方面较之生理心理测试更加直接的观察个体受测时的行为,另一方面比ERP和fMRI测试更加经济、方便。............
......................
3.实证研究...................................................................................................................20
3.1回忆顺序与问题句式类型对个体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20
3. 2利用认知负荷对传统CQT测题的改进研究......................................................25
3. 3改进测题在测试常见问题情境中的比较研究.....................................................33
4讨论.............................................................................................................................48
4. 1认知负荷对生理指标的影响................................................................................48
4. 2 CQT改进测题的测试效果分析...........................................................................48
4. 3 CQT改进测题在问题情境中的测试效果分析...................................................50
5研究结论....................................................................................................................53
结论
本研究使用模拟情景实验,借助生物反馈仪和生理心理测试仪对不同认知负荷下个体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进行了探讨,并以此为基础对传统CQT测试的测题进行了改进,改进测题也在各种问题情境中得到了检验。主要结论如下:
(1)改变问题句式类型和回忆顺序作为调节被试在问答过程中认知负荷的方法在研究一中得到了验证。通过对不同问答模式下的被试反应变化率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发现,问题句式类型和回忆顺序的变化均可以引起被试生理指标的显著变化。问题类型的增加分散了被试对资源的集中消耗,增加了被试在问答中的情绪紧张度,因此使得问答过程的指标变化与基线值相比有了更加显著的差异。此外,被试在作答时不能按照事件发展的顺序进行回忆,在加工问题和回答问题时都必须消耗更多的认知资源,统计结果显示认知资源的不足会导致被试更加显著的生理指标变化。在组合方式不同的的四种组别中,问答同时包括逆序回忆和多种问题句式类型的题目对被试生理指标的影响是最大的,回答这类题目的被试(混合组)的生理指标变化率显著高于其他组别(回忆顺序组、问题句式类型组和控制组)(/K0. 05 X(2)改进后的CQT测题增加了问题的句式类型,对测题涉及的事件内容进行了逆序整理并调整准绳项问题的内容。经过模拟情境的测试以及与传统测题的比较,验证了改进测题的有效性和准确性。通过比较传统测试和改进测题的结果可以发现,在被试的皮电得分和总分(的差异最为显著,诚实组被试的呼吸得分在不同的测题组间有显著差异,而无论是诚实组还是说i荒组被试,使用不同测题得到的血压分数都不存在显著差异。对血压分数的平均值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传统测题组的假阳性结果很有可能来源于血压分数的干扰。不仅如此,改进测题结果的准确率和测出率都更加令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