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文献综述
1.1依恋
1.1.1依恋及依恋系统
自依恋的概念提出以来,这一论题就受到发展心理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的广泛关注,并从理论角度和实证角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Bowlby (1969)⑴最先将依恋定义为“个体生命早期与其主要照顾者所形成的亲密的情感联结”,并指出依恋行为是人类长期适应的结果,婴儿在出生后通过与主要照料者之间形成亲密安全的依恋关系,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奠定了基础。20世纪80年代,Hazan和Shaver (1987)在其研究中正式提出了成人依恋的概念,认为成人也会与其伴侶、朋友或父母有类似的亲密情感联系,这种关系对于个体的情感适应和心理健康等都有重要影响。目前,有关成人依恋的研究是近年来依恋领域的研究热点。当个体面对恐惧、威胁、与依恋对象的分离、生病甚至是饥饿等情境下,都会激活其依恋系统,并进一步表现出一系列的依恋行为从进化的角度看,依恋系统能够保证个体的存活;从心理的角度看,依恋系统可以降低个体的恐惧、焦虑和压力感,让个体专心于其他更有意义的生活目标。Bowlby (1969)⑴认为,“初级依恋策略”是个体依恋系统的一种最基本的行为表现,即寻求与依恋对象的亲近以得到安慰和保护,发挥依恋对象的“安全天(safeheaven)”作用。婴儿往往寻求最直接的身体上的接近,成人则可能通过对依恋对象心理表征的接近得到安抚若个体寻求接近时,依恋对象表现出拒绝、忽视或根本不可得(真实的或心理表征的),那么个体会逐渐学会采取一系列“次级依恋策略” 具体采取何种策略,受到个体依恋类型或依恋风格的影响。
当个体的恐惧、焦虑及威胁感降低,并体验到一种“安全”感受时,其依恋系统的激活将会停止,其他的行为系统(如探索系统、抚养/照顾系统)则被激活。此时,依恋对象将作为个体的“安全基地(secure base)”,使个体可以自山、放松地投入其他活动中(如探索或玩耍),达成更重要的生活目标。
1.1.2依恋的分类:维度说与类型说
Ainsworth等人(1978)在早期对婴儿的亲子依恋研究中,通过实验室观察的“陌生惜境法”划分了三种依恋的基本类型:安全型、焦虑型和回避型而当甜的成人依恋研究中,研究者将个体间依恋风格的差异描述为相互独立的两个维度上的差异: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并发展出一系列的自我报告量表加以测量。
第2章问题提出
2.1已有研究不足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发现针对自我调节与依恋之间关系的研究较为有限,且已有研究存在很多不足。具体如下:
首先,有关自我调节与依恋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依恋与压力应对或依恋与压力过后的消极结果的研究中,而且研究多集中于压力所造成的情绪后效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少有研究探讨该过程的内部机制,本研究据此提出:执行功能不足可能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其次,研究大多考察特质性的安全依恋在压力应对及缓解压力所产生的后效中的拓延建构作用,还未有研究考察特质性安全依恋在其他活动所造成自我损耗的情况下是否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如果能够证实在压力损耗条件下特质性安全依恋确实对个体的自我调节(执行功能)资源有一定补偿作用,那么有必要进一步考察在其他原因造成自我调节资源损耗的条件下,特质性安全依恋是否也有一定的积极补偿作用,目前还没有针对这一问题所进行的研究。
再次,Shaver (2012)等人的研究发现暂时性的安全依恋启动能够减弱自我损耗对照顾行为的影响作用,间接考察了安全启动对自我损耗的补偿作用目前尚未有研究直接考察两者的关系,因此有必要探讨在自我损耗条件下暂时性启动个体的安全依恋是否会对其自我调节资源有一定的补偿作用,从而促进个体进行其他有意义的行为。
综上所述,已有研究探讨了安全依恋在压力情境下或压力过后的拓延建构作用,但对其机制或基础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从执行功能的角度探讨安全依恋产生拓延建构作用的可能机制。
2.2本研究创新之处
与以往研究相比,本研究旨在从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
第一,从实际出发,探讨在伍力应对过后,个体自我调节资源的损耗是否是其作出某些不适宜行为和活动的原因,即考察压;力过后较低的执行功能水平是否是个体作出某些不适宜行为的内部机制。
第二,考虑到执行功能是自我调节的重要成分,而且会影响个体在许多自我调节行为上的表现,本研究在研究变量上将依恋与个体的执行功能相联系,考察在自我损耗条件下,安全依恋对执行功能的补偿作用。
第三,由于依恋的特殊性质,考察特质性安全依恋以及暂时性的安全依恋启动所产生的依恋安全感对个体执行功能的影响,通过两种方法验证假设。
第四,不仅采用压力的方式造成个体自我损耗,同时采用注意控制的方式损耗个体的自我调节资源,从两个层面验证假设。
综上,本研究拟采用实验室实验制造个体自我损耗的情境,之后考察这种情境下特质性安全依恋和安全依恋的启动对执行功能的补偿作用。
...............
................
第3章实验研究....................................................................................................23-
3.1研究一压力损耗下,安全依恋对个体执行功能的补偿作用...........................23 -
3.2研究二:注意控制损耗下,安全依恋对个休执行功能的补偿作用................34 -
第4章总讨论........................................................................................................45-
4.1压力损耗条件下,安全依恋对个体执行功能的补偿作用................................45 -
4.2注意控制损耗条件下,安全依恋对个体执行功能的补偿作用........................48 -
第5章总结论.......................................................................................................51-
总结论
本研究通过层层递进的4个实验考察了自我损耗条件下安全依恋对个体执行功能的补偿作用。实验一和实验二考察压力损耗条件下,特质性安全依恋和安全依恋的启动对个体执行功能的补偿作用;实验三和实验四考察注意控制损耗条件下,特质性安全依恋和安全依恋的启动对个体执行功能的补偿作用。研究假设:在上述两种自我损耗条件下,特质性安全依恋和安全依恋的启动都对个体的执行功能具有补偿作用。前三个实验结果支持了我们的假设,但实验四结果与假设不符。研究结论如下:
①压力损耗条件下,特质性安全依恋对个体的执行功能具补偿作用;
②压力损耗条件下,安全依恋的启动对个体的执行功能具有补偿作用;
③注意控制损耗条件下,特质性安全依恋对个体旳执行功能具有补偿作用;
④注意控制损耗条件下,安全依恋的启动对个体的执行功能无明显的补偿作用。
6.1本研究不足
本研究通过两个研究论证了研究假设:自我损耗条件下,安全依恋对个体执行功能具有补偿作用。通过研究一充分验证了假设:在压力损耗条件下,安全依恋对执行功能具有补偿作用;而研究二在注意控制损耗条件下,进行相似的研究,结果却与假设不符。
纵观整个研究过程分析原因,研究设计和操作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实验设计上,采用被试间设计导致两组被试在执行功能水平上可能存在差异,造成实验误差。虽然采用Stroop色词一致任务的反应时作为匹配标准(两组被试无显著差异),并在统计分析时将其作为协变量加以控制,但是仍可能存在其他方面的某些个体差异,被试间设计无法加以控制,从而造成研究二中结果与假设不符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