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亚氏幸福思想对人本因素的继承和发展
一、 古希腊亚前时期人本因素发展脉络
古希腊早期的道德思考,经历了由神话向哲学的转变,随后又发生了从自然关注向人文关怀的转变。在这个过程里,体现了人的意识的缓慢觉醒。
(一) 神话思维湮没人
古希腊特殊的自然环境的制约——山地多,谷壑纵横切割,耕地面积有限,形成规模大的共同体是不可能的。加之,城邦的性质是具有强烈氏族倾向的血缘共同体,这样就限制了城邦的规模。古希腊城邦,除了雅典和斯巴达以外,其它的城邦规模都相当小。在这种特殊的国家形态里,城邦全体成员具有强烈的血缘意识的共同体倾向。在共同体里,因长期共同生活形成的风俗、习惯以及各种行为规范就成了人们的行为准则,构成了共同体和谐的基础。血缘是共同体人与人之间横向连接的纽带,城邦的历史纵向地把人们联结为一体。
在城邦共同体里,共同的信仰是全体公民一体同心的灵魂。荷马的两部史诗是全体城邦公民《圣经》般的存在,史诗里被传颂的英雄及诸神的精神品格及对希腊人命运的君临,为城邦公民树立了道德楷模和宗教原则。
然而,希腊神话对现存世界的解释以及对希腊人命运的君临,都是以神话思维,以想象和臆想而非科学的方式,对世界始原无条件地赋予了诸神以时间上的先在性,把世界之初的权威给予了神。而为什么神是世界的开始,究竟为什么神是永恒的不死不灭的问题,却没有任何有关根据和原理的说明。当这种关于世界的解释成为信仰的内容时,它就要求人们无条件地接受和相信,而不允许人们怀疑和批判,这就成了一种人为的宗教式的世界观。由于这种世界观,不要求学问,只要求信仰,不允许人们思考只允许人们服从,人的独立性、主动探索、主体能动性等以及其他作为人的价值诉求都湮没了,人消失在神的光芒里了,只见神不见人。
(二) 自然哲学探讨忽略人
自然哲学家突破神话宗教信仰的藩篱,大胆探索世界本原,对世界做出可能的合理性解释,以合理主义精神确立了希腊人对自然的理解由神话转入哲学思考,是希腊人的主体意识觉醒的第一次。.............
.................
第二章 以人为本的亚氏幸福论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论,体现出对人的本质的深入探索,并以对人的本质的探讨为基点,探讨何种生活才是人的生活,人的生活怎样才是幸福,怎样才能实现人的幸福。自始至终都表现出尊重人,尊重生命;了解人,了解生命,以真正的人的幸福为旨归,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这一部分旨在探讨亚里士多德幸福论的各个部分的思想中,是如何体现出以人为本思想的。
一、 幸福内涵讨论中的以人为本思想
在幸福的内涵讨论里,亚氏是感性幸福与理性幸福统一论者。他看重人的理性幸福,通过植物生命、动物生命及人的生命特征的对比探讨,强调人的理性本质实现的幸福,但绝不是否定人的感性幸福,是在肯定人的生命——作为一般生命的幸福前提下的理性本质实现的幸福。他说,“生命本身就是美好的,宝贵的;活着,好好地活着,并感受之,这本身就是我们的存在,就是人的最高幸福。”①。把“生命”、“好好地活着”看做“最高的幸福”,显示其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感性、理性幸福统一的可贵思想。
(一) “最高善”体现以人为本
1.幸福是最高善
古希腊哲学史上,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是把哲学从天上呼唤到地上的人。“苏格拉底首先把哲学从天上召唤下来,寓于城邦之中,甚至引入家庭,迫使哲学思考人生和道德,善与恶。”②是苏格拉底最先追问人“应该怎样生活”的问题。关注人,研究人,探寻实现人生幸福的真理,这一思想精髓被亚里士多德极为优秀地继承了下来。“把最高善称为幸福”③,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卷首第二节对“至善”的讨论,就昭示了他专著的使命:继承先师们的人本思想,把人本思想发展得更为成熟、科学,使每一个自然人可以真正地实现人生幸福。
亚里士多德继承苏格拉底的目的论世界观,展开了幸福概念的讨论。他在《尼各马可伦理学》开篇,就把“目的论”聚焦在人的活动善目的的探讨上,而撇开对世界万物非人善目的的关注,开宗明义地表达了对宇宙三杰之一的人的特别重视。他指出,人类的一切活动,技术、规划、实践和选择都是朝向各自的善的目的的,如医术的目的是健康,造船术的目的是船舶,战术的目的是取胜,理财的目的是发财。在这些各种各样的具体目的中,存在着从属关系,小目的从属于大目的,次目的从属于更重要的目的。如制作马勒的目的和制作马具等的目的都从属于驯马术;马战术和步战术都从属于胜利这一目的。............
................
第三章 人本视域下的亚后的幸福思想................................................................................41
一、 希腊化时期的幸福观 ................................................................................................41
(一) 快乐主义 .........................................................................................................41
(二) 德性主义 .........................................................................................................42
二、 中世纪神学幸福观 ....................................................................................................43
三、 马克思前的幸福论 ....................................................................................................44
四、 马克思的幸福论 ........................................................................................................45
第四章 亚氏人本幸福思想的当代意义................................................................................47
一、 中国传统幸福观的人本解读 ....................................................................................47
二、 亚氏幸福观之当代意义 ............................................................................................50
(一) 积极方面 .........................................................................................................50
(二) 消极方面及对我们的启示 ...................................................................52
结 论: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思想,极为优秀的体现了以人为本思想。这是我在挖掘梳理亚里士多德的幸福思想里的人本因素后得出的结论。当然的,他的幸福思想里也绝少不了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
亚氏的人本思想渗透于他的幸福思想的各个部分里,渗透在幸福内涵讨论里,也渗透在幸福实现途径的探讨里。在对幸福内涵讨论的第一个范畴“最高善”即“至善”时,论证出幸福是人的一切有目的的活动的最高追求目标;论证出幸福的善是具体的善,是人的灵魂的内在善,并通过对三种主要的生活的评价,初步显示了自己的人本思想。在对幸福内涵的本质规定的探讨里,从五个层面 显示了亚氏幸福思想的精髓:幸福是静态幸福与动态幸福的统一;“幸福”定义显示了人的本质,幸福理论是实现论;幸福的可能的拥有者是所有的“人”、“公民”;幸福是本性的快乐;幸福是完满的、自足的。在对幸福实现的探讨里,人本思想落实得相当具体。中道原则的探讨,无论是在内涵的界定还是最终的落脚点上,都显示着人本思想。外在善的讨论,显示了亚氏的主客观统一的幸福思想,是辩证唯物的思想体现。在朋友、财富、闲暇、法律、政体、教育等的探讨里,始终贯穿的是关心人、关注人的德性实现、幸福获得的人本思想。
亚氏幸福思想里的人本因素的历史局限性也很明显。由于他所处的时代是奴隶制时代,亚里士多德的人本所指向的对象范围是有限的,它仅指奴隶主贵族阶级。同时,亚氏的劳动观也并非我们现在所推崇的平等的劳动观。这是亚里士多德的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对此,我们应予以科学地扬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