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1.1问题的提出
如何缓解或消除中学生高数学焦虑者的焦虑水平? 纵观前人关于数学焦虑的干预研究,总体来说,数量是不多的,而且,其解决问题的角度部分是从教师的教学模式,课堂氛围出发,如 Posamentier和Stepelman (1986)合著的《中学数学教学之教法与充实单元》一书中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提供了几点预防数学焦虑的建议: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表扬学生的努力,保护学生的自尊等。这些作法显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缓解数学焦虑,但是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主体作用,而将学生置于一个被动的地位,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美国学者Zopp(1999) 还曾经试图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学习压力管理方法来降低学生的数学焦虑水平,甚至还试图通过区分出不同的学习风格的学生,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学习风格,分别进行相应的数学教学。不难看出,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缓解数学焦虑,但是过于强调学生学习技能的培养与提高,而忽视了学生自我概念,情绪体验等综合素质的提高,这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显然是不够的。
Hambree(1990)曾用系统脱敏的方法来对数学焦虑进行干预,“系统脱敏法”是根据交互抑制理论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因此又被称为“交互抑制法”。该治疗方法的原理是,当个体面对焦虑、恐惧刺激的时候,同时给他呈现与焦虑和恐惧相对立的刺激,通过这种方法逐渐消除个体的焦虑、恐惧情绪,使其不再对能够引发焦虑情绪的刺激产生病理性的反应。实际上,“系统脱敏法”就是通过一系列步骤,制作焦虑阶梯等级表,即将刺激由弱到强排列,然后依次呈现给个体,逐渐训练个体的心理承受力和忍耐力,从而增强个体的适应能力,直到最后个体面对真实体验时不会产生“过敏”反应。显然,用这种方法来对数学焦虑进行干预,实质上是增强了心理对数学相关刺激的承受力和忍耐力,虽然对学生在行为和情绪体验上会有所帮助,但是并不会改善学生的自我概念,更不会促进其人格结构的完善。
因此,如何才能有效的缓解数学焦虑者的焦虑水平,帮助其形成一个比较积极的数学自我概念,并能够以一种良好的情绪状态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来,是本研究试图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
2 研究综述
2.1关键概念
2.1.1 数学焦虑
(1)Posamentier 数学焦虑定义
Posamentier 与 Stepelman(1986)的观点较完备:数学焦虑是由与数学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和情境所唤醒的恐惧情绪,是个体在从事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的急躁、紧恐惧等良的情绪体验。
(2)国外其它研究者的观点
Tobias 与Weissbrod(1980):数学焦虑是个体在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所产生的紧张、无助、沮丧、思维停滞等不良反应。 Byrd, PamalaGulley(1982):数学焦虑是由数学情境所引起的一种特殊的焦虑情绪体验。Hembree(1990)认为:数学焦虑属于考试焦虑的一种特殊表现。他们将有关考试焦虑的研究理论迁移到数学焦虑的研究中来。Ashcraft & Ridley(2005)认为,数学焦虑即持续的紧张、焦虑感以及对完成数学问题的恐惧体验。
(3)我国学者对数学焦虑的见解
近年来,国内也有一些学者提出了关于数学焦虑的定义,如:赵继源(2001)提出,数学焦虑是个体在学习与运用数学的过程中形成的,是一种指向数学活动,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活动效率的一种特殊焦虑。陈英和、耿柳娜 (2002)认为:数学焦虑是个体在运用数学概念、加工数字信息、掌握数学知识或者是进行数学考试时所产生的紧张、焦躁、甚至是恐惧的焦虑状态,属于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
综上所述:数学焦虑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学科焦虑症,是由于过度担忧数学而导致个体产生一系列异常的生理反应,不适应的行为表现以及不良的情绪体验。
2.1.2 团体心理辅导
樊富珉(1996)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通过团体成员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相互的观察与学习,模仿与交流,从而促进团体成员更加深入的探索自我,认识自我,促进个体在团体动力系统中不断调整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生活方式与良好适应行为的过程。
2.2 数学焦虑的有关研究
2.2.1 数学焦虑的测量与维度
为了全面的了解个体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所产生的一系列的身心反应及其对数学学习过程所产生的影响,Richardson & Suinn(1972)通过分析整理学生的自我报告,客观实验数据的处理分析,以及对其它相关测量方法的研究分析,设计出了一个应用广泛的数学焦虑量表,即《数学焦虑等级量表》(Mathematics Anxiety Rating Scale, Richardson&Suinn,1989)MARS。该量表共包含有98个项目,分别描述了日常生活中各种不同的数学情景,量表采用五点计分,从根本不焦虑到非常焦虑。..........
.............
3 研究方法.................................................................9
3.2 研究设计..............................................................9
3.3 研究工具............................................................10
3.4 研究程序.............................................................11
4 结果........................................................................23
4.1 初一年级数学焦虑水平现状分析.....................23
4.2 数学焦虑前测数据结果 ...................................23
4.3 数学焦虑的干预效果 .......................................24
5 分析讨论................................................................28
5.1 数学焦虑的干预效果分析 ...............................28
5.2 团体辅导方案设计分析 ...................................29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29
6 教育建议................................................................30
6.1 给教师的建议 ...................................................30
6.2 给学生的建议 ...................................................30
7 结论:
(1)对成败进行合理归因
调查中发现,学生自我总结的数学学习失败的原因大体有以下几点:自己脑子笨;没有数学头脑;数学太难了;数学老师教的不好等等。对于失败,如果归因于自己能力差其结果必然导致学习信心的丧失,从而损害学习动机。因此积极的归因可以是把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归为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努力程度。如果个体能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在以后的学习中加倍的努力,那么成绩一定会有所提高。而如果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则有助于个体数学学习信心的提高,从而信心百倍的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
(2)学会制定合理目标
在数学学业上取得成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往往要付出相对较多的努力才能取得令自己较为满意的成功。如果个体总是给自己制定不切实际的数学学习目标,那么必然会遭受失败和挫折,从而使自己的数学自我效能感逐渐降低,进而引发数学学习焦虑。因此,在制定数学学习目标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水平,做到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的逐步实现自己的最终目标。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之后,就会不断的获得成功。
(3)培养数学学习兴趣
个体要努力培养自己对数学学科本身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能够为数学学习活动提供强大而持久的动力,而不会因为一时成绩的好坏,暂时的失败以及他人的评价而影响到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容易产生数学焦虑。
总之,数学焦虑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这个有机整体共同努力才能得以解决。本研究运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对中学生的数学焦虑进行干预,从结果上看:团体心理辅导不能有效改善整个班级的数学焦虑水平,但是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数学焦虑者的焦虑水平,说明团体心理辅导对不同焦虑水平的个体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而且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各维度上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同步的,其中,在情绪忧、考试焦虑的维度上有显著的改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