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认知科学、教育学及心理学为支撑,探讨古代中医教育优于现代中医教育的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9976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导语:本文以认知科学、教育学及心理学为支撑探求古代中医教育优于现代中医教育之处,为改革现代中医教育提供认知依据。首先,探求古代传统文化的思维特点。其次,基于认知科学对中医学理论知识进行分类,探究中医学知识的学习类型及认知方法。再次,对古代中医教育的模式及突出特点进行分析,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及教学方式诸方面着手,探讨其符合认知心理学的教学优势。第四,分析现代中医教育的现状。最后,通过中医学古代与现代教育的比较研究,得出结论:古代中医教育具有现代认知科学所能证明的、不可替代的教学优势,值得现代中医教育借鉴和传承。由本站硕士论文中心整理。
前言
中医学传承的历史就是中医教育发展的历史。在这条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不难发现叱咤于各个朝代的奇珍异宝——名医大家。提起张仲景、李东垣、李时珍、孙思邈……我们如数家珍。然而,当时间的脚步匆匆跨入21世纪,各行各业都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飞猛进之时,我们中医人却站在新世纪的门槛踌躇、徘徊:古老的中医学将何去何从?中医教育的未来究竟身在何处?社会科学院著名学者田森先生说:中国有五大发明,而不是四大发明,中医就是第五大发明,而且还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走向世界。这样一番宣言无疑在向我们说明:中医要发展离不开继承,而中医教育要发展更离不开继承。几千年中医学传承发展的历史不就是中医教育的最好范例吗?我们为何非要舍进而求远,不在自己的宝贵经验中寻找灵感,反而去向“差之千里”的西医学讨要施舍呢?历经百转千回的沉吟思索,我们重新把审视的目光聚焦于古代中医教育,其中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对经典的笃信纯熟以及随师侍诊的临床方法都在指引着我们逐渐接近中医教育的正道。
正文
一、中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思维特点与类型
爱因斯坦曾经在给其好友斯策威的一封信中说:“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的,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以及通过系统的实验发现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在我看来,中国的贤哲没有走上这两步,那是用不着惊奇的,令人惊奇的倒是,这些发现(在中国)全都做出来了。”那么,中国人在没有形式逻辑体系和系统的实验做支的情况下,用什么样的思维方法揭开了如此众多的科学的奥秘,使古代中国在世界古代科技史上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呢?就拿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来说,它的形成必然有其独特的思维法。如今要继承和发展中医学,就必须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求其根本,破解其中的奥秘。
(一)整体思维
整体思维是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方式的基础和核心,是中国古代所具有的独特的思维形式,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区别于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整体思维就是指以整体性的观点认识事物。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整体。中国古典哲学中,不论是讲“气”、讲“道”,还是讲“理”,都是从一元论出发,认为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都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早在春秋时期,老子就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整体思维的渊源来看,自然固有的地理环境、长期封闭的自然经济、根深蒂固的宗法制度,这些都是整体思维得以形成的因素、条件和根源。中国古代不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学、理学,它们都讲天人合一。他们讲天人合一的最终目的无非是想把他们所宣扬的礼、道、佛法和天理作为大一统的至高无上的理论准则来让人们尊奉。说明它们的“道”是无处不在的,贯穿于万事万物之中,正如《周易•系辞》所说:“范围天地而过,曲成万物而不遗”。整体思维最突出、最集中的表现就是天人合一。[1]
(二)辩证思维
“辩证”作为一种哲学学说,其特点是认为事物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这种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根源在于事物本身内部的矛盾斗争。辩证思维就是讲事物与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的对立双方的关系。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是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他认为“一切皆流,无物常住”,“互相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同一事物既存在又不存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就有了这种辩证的思维方法,如《周易•系辞》:“一阴一阳之谓道。”《老子》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在中国古代,老子、庄子等哲学大家都表现出了深刻的辩证思维。
(三)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是中国传统思维的重要形式。它是指思维主体通过对思维对象的表象的直观认识,以非逻辑、非理性的形式,通过所谓顿悟试图认识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形式。它通过对日常活动的经验进行积累、比较、分类、概括而得出结论,是一种纯感觉知识。正如《周易•萃卦》中所说:“观其所聚,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既然其结论是通过体验和经验得出的,那么,我们就必须通过体验和经验去理解和领悟其理论。这是非常简单的,当然这种认识和理解也只能是表面的、肤浅的。如唐人诗句有“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我就可以直接通过体验理解其字面意思:只要有江水的地方,就有月亮的影子;只要没有乌云到处的天空都是一样的湛蓝。这种通过体验而得出的“心象”可以马上提升为“概念”,而升华为哲理的思考和思辨。
从思维发展史来看,中国传统的直觉思维是在直观与体悟的基础上认识、把握事物的一种思维方式。直观就是指对事物进行表象的整体的观照所产生的感觉;体悟就是指在直观的感知经验的基础上,以心灵的感悟和体验对事物进行把握并进行抽象和概括。正如王夫之《相宗络索•三量》所说:“一触即觉,不假思量计较。”通过对个别事物的直观感受去把握其背后的普遍意义。因此,直觉思维既有直观性,又有体悟性,是直观与体悟的统一。直观性是体悟性的基础,体悟性是直观性的延伸。
(四)中和思维
所谓中和思维,是指传统文化中认识和解决问题所采取的不偏不倚、执中适度、执两用中、恰到好处的思维方法。中和思维导源甚古,可以追溯到《周易》。刘大钧在《周易概论》中说:“《易大传》里面谈‘中’的地方很多。”“进一步研究这些称‘中’的卦爻,我们发现他们都是吉卦、吉爻。”周人的这种思想,《逸周书•武顺》说得更明确:“天道尚左,日月西移;地道尚右,水道东流;人道尚中,耳目役心。”而作为一种系统的思维模式却是集中地体现在儒家学说中。家的中庸之道已经成为汉民族的思维方式,无论做什么都要无过无不及,不偏不倚,达到和谐的境界。通常人们说“适度”“度”就是保持事物“质”的“量”。中和思维是以整体思维和辩证思维为基础的。
(五)意象思维
1.意象思维是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的思维方法意象就是把丰富的思想情感融注到生动的景象描写之中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由于思想和情感的无形可见性,所以人们常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既然不可言传,那么,么来表现这种思想和情感呢?《周易•系辞上》记载:“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曾谈到“意象”,明代胡应麟《诗薮》中说“古诗之妙,专求意象”。现代诗的宗师艾略特解释意象时说:“表情达意的惟一艺术方式便是找出意之象。”桑塔耶那说:“美就是将情感由无形变成有形。”何景明在《与李空同论诗书》中提出了意象的关系问题。他说:“意象应曰合,意象乖曰离。”后于何景明八十多年的葛应秋明确提出了“意象合”。他说“诗家论诗贵意象合,不知经艺亦贵意象合。有象而无意,谓之傀儡……有意而无象,何以使人读之愉惋悲愤,精神沦痛……象不至,则意不工也。”由于“意象合”最具表现力,所以“意象合”就成了古行文时追求的艺术境界。“意象”当中,所谓“象”,就是具体表现的事物,所谓“意”,就是事物当中所包含的底蕴和属性。“意”与“象”是构成语言艺术性的不可分离的双重影像。“象”负载着“意”,“意”蕴含于“象”。意象是“意”与“象”的统一,“象”是负载着“意”的象,“意”是蕴含在“象”中的意。克罗齐在《美学》里把这个道理说得很清楚:“艺术把一种情趣寄托在一个意象里,情趣离开意象,或意象离开情趣,都不能独立。”意象建构是术家进行艺术创作时所竭力追求的,艺术欣赏也总是从内涵深广的意象中得到美感和启迪的。这种诗化语言中的“意”与“象”,在文学上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情”与“景”的无契合。


参考文献:
[1] 童光东. 论新安医家家族链是新安医学发展的重要形式[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1990,(02) .

[2] 吴鸿洲,程磐基. 中医教育发展历史与特色[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4) .

[3] 郑兰英,周小玲. 不失其所在,其命维新——高等中医教育的现代定位及其改革[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2) .

[4] 刘春玲,张宗明. 关于高等中医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2) .

[5] 孙丽霞,沈歆. 高等中医教育应大力弘扬中医文化[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4) .

[6] 丛林. 一代名医成才的基本经验[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2,(06) .

[7] 邓华亮,田思胜. 师承制教育模式内涵的探索[J]. 山东中医杂志, 2004,(03) .

[8] 吴鸿洲,程磐基. 古今中医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J].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0,(12) .

[9] 方玲. 传统文化对中医教育的影响[J].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 2005,(04) .

[10] 王忆勤,陈晓,梁尚华. 新世纪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困惑与对策[J]. 医学与哲学, 2003,(04) .

[11] 刘庚祥. “象”与中医思维的研究[J]. 医学与哲学, 1997,(01) .

[12] 钟喈. 《内经》时代中医教育之探微[J]. 中国民间疗法, 2005,(11) .

[13] 郝光明. “对中医教育而言,师傅手把手的言传身教太重要了”[J]. 中医药学刊, 2004,(08) .

[14] 刘士和,李菲,梁嵘. 论学院教育与师承教育的有机结合[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7,(03) .

[15] 丰哲,黄有荣. 中医教育创新与师徒相授[J]. 中医杂志, 2007,(01) .


目录:
英文摘要 3
中文摘要 4
前言 4-5
正文 5-29
一、中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思维特点与类型 5-7
二、中医学理论知识的类型及学习的认知方法 7-15
三、中医学古代的教育与学习方式 15-25
......
参考文献 30-31
致谢 31-32
综述 32-38
个人简历 38

您可能有中医医学论文方面的购买需求,请到中医医学论文频道选取: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