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国际贸易论文,该专业论文主要研究国际货物贸易、国际服务贸易、跨国公司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等国际 运行中的主要问题,是对国际贸易工作的阐述及总结。今天该网为大家推荐一篇国际贸易范文,供大家参考。
国际贸易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一:制造业结构升级对中国外贸竞争力的影响研究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从国际角度看,全球总需求不振,世界主要经济体受到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的困扰而需求疲软;贸易保护主义持续升温,我国与发展中国家在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与发达国家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不断加剧。从国内角度看,我国目前正受到原材料、劳动力、土地、能源和环境等要素供应趋紧和成本上升的双重阻力;由于缺少必要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我国大量的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正经历着结构调整和生存发展的困难时期;我国外贸企业目前的研发创新和资源整合等核心竞争力仍然较弱,我国出口商品的质量档次和附加值亟待提高。今后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外贸发展将持续面临着严峻挑战,在传统竞争优势明显削弱、新的竞争优势尚未真正形成的状态下,我国的外贸竞争力正经历着关键的转换时期。
一方面,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经历了制造业的高速发展。世界银行的数据统计显示,2014 年中国的制造业产值占世界的比重已经超过五分之一,220 多种工业品产量、制造业净出口以及制造业总规模均居世界首位,中国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但伴随着新一轮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到来,加之我国的经济发展将逐步进入“新常态”,我国更需要向贸易强国的方向迈进。目前,中国制造业所面临的对外贸易形势依然严峻。一方面,从国际环境来看,世界制造业的分工格局正在改变。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在各个行业广泛渗透并推动了关键领域的技术突破,由此引发出制造业在技术体系、制作模式、发展理念和价值链上的重大革新。国际金融危机过后,美国提出的旨在建立信息网络技术与制造业深度结合的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工业互联网”战略;德国提出的意在倡导智能制作和智能工厂的“工业 4.0”战略;印度推出的意图打造新的世界制造工厂的“印度制造”战略计划等,使我国制造业面临着包括发达国家和其他新兴经济体在内的“前后夹击”。
另一方面,从国内环境看,“新常态”意味着我国经济社会各领域对制造业的需求层次需要不断提升,同时所面临的资源、环境等外部约束也在不断强化,另外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正逐渐上升,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俨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虽然我国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大国,但是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凸显,我国制造业存在着生产速率降低、科技创新能力欠缺、核心技术缺失以及部分传统制造业产能严重过剩等问题。因此,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增强我国贸易竞争力,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重点在制造业、难点在制造业、出路也在制造业。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的研究现状
关于中国的制造业的产业结构现状和调整升级,许多学者都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关于我国制造业的结构,大部分学者是以要素贡献度的方法将制造业分成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两大类。王炜,孙蚌珠(2014)通关研究2002-2010 年间的数据发现我国制造业结构明显表现出由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向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发展趋势。邓良,王亚新(2010)从经济学思想和经济模型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资本密集型产业相互协调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得出二者并非相互排斥、可以共同协调发展的结论。并建议金融危机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加强产业转移的力度,通过提高教育和技术水平以及加大人力资本的开发投入,来提高我国人力资本的积累水平。
关于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因素,许多学者研究得出科技进步直接影响了一国的产业结构。Kurt E. Yeager(1995)指出了技术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国的产业结构,Nelson, Richard R(1995)还研究了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共同演进的关系。史学贵,施洁(2015)考察了中国产业结构变化的驱动力问题,其建立的包含对外贸易和技术进步的三部门增长模型反事实试验表明,影响我国产业结构变化的直接因素是技术进步不是外贸需求。关于影响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原因,王炜,孙蚌珠(2014)指出劳动密集型产业内部相关行业的劳动生产率下降、产能过剩、自身转型和外部需求下降等因素成为制造业结构改变的主要原因。赵虎林(2015)利用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阐述了近年来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和问题,对中国制造业结构的调整提出了改善体制环境、优化教育机构、规范人力中介和因地制宜等建议。
关于我国制造业产业发展的方向,黄群慧,贺俊(2015)总结出中国制造业核心能力提升的可能方向,一是通过架构创新和标准创新加强一体化架构产品转化为模块化架构的能力,缩短或者破坏产品生命周期演进的一般路径;二是针对国外技术与中国本土市场需求不匹配的机会,充分利用中国的市场和制造优势,不断提升复杂装备的架构创新和集成能力。张晓静(2014)则主要分析了新一轮全球产业分工重组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策略:在努力拓展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的同时,要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全球产业分工的重组相结合,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
........................
第二章 支撑贸易竞争力的制造业产业结构分析
第一节 产业分类和产业结构的界定
在经济研究中,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对产业进行不同的分类,常用的产业分类方法主要有三次产业分类法、要素密集度分类法、技术分类法和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法。其中,要素密集度分类法是按照各产业主要投入要素的相对密集度来进行划分的。根据劳动力和资本在各个产业中的相对密集度,可以把产业分成两类:即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劳动力的投入,但是对技术和设备的依赖程度较低。一般情况下,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生产成本中工资支出占比较大,行业的资本-劳动比(K/L)低。而资本密集型产业对技术和设备的要求较高,即行业的资本-劳动比(K/L)高。
为了便于讨论出口商品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所以笔者采用要素密集度分类方法对产业进行分类,并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之间的关系界定为本文所讨论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是用来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提升国际竞争力和促进经济稳步发展的重要途径,它在一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凸显。
制造业无论是在国内经济中还是在对外贸易中的地位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本文选取制造业作为研究对象。但是由于产业划分标准和贸易品的划分标准是不一致的,所以在进行具体研究之前要统一统计口径。根据李荣林,姜茜(2010)对我国制造业 28 个部门进行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划分,笔者将工业制成品所对应的 24 个制造业部门划分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其中有 12 个部门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12 个部门属于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具体分类见表 2.1。
.......................
第二节 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发展进程的加快,我国已经进入了重工业发展的阶段。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的基本路径是由劳动密集型到资本密集型再到技术密集型的循序渐进的过程。目前我国工业发展处在劳动密集与资本技术密集的过渡期。要素禀赋结构的演进可以为产业结构的升降奠定基础,并逐渐形成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客观来说,虽然我国的第二产业总量扩张明显,但经济增长质量不高,尤其是工业部门“大”而不“强”,其内部产业结构升级缓慢,主要表现在:一是技术创新能力差,产业研发投入不足;二是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产业升级面临困难;三是产品结构不合理,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产品短缺与一般产品相对过剩的问题同时并存。
一、 我国制造业总规模的发展趋势
本文将以 1993 年作为数据观察研究的起点,有两个原因:其一,我国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从 1993 年开始确立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此作为起点便于观测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的演变情况;其二,在 1993 年之前中国的企业中普遍存在着冗员现象,直到 93 年才加大了减员增效、增强市场机制对劳动资源配置作用的力度,所以 93 年之前若按要素密集度区分产业则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中国统计年鉴中关于按行业计算的工业产值指标只统计到 2011 年,所以本部分观察研究的数据范围仅限于 1993 年至 2011 年间。
按本文界定的制造业部门分类方法所计算得出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产值、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产值和制造业产品总产值的变化趋势如图 2.1 所示。总体来说,1993 年至 2011 年间,我国制造业产品总产值由 30922.6 亿元人民币上升到647356.71 亿元人民币,累计增长近 21 倍,我国制造业总规模也持续扩大。同时,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产值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产值保持着相同趋势的增长,分别从 1993 年的 11470.29 亿元人民币和 19452.31 亿元人民币上升至 2011年的 174804.96 亿元人民币和 472551.75 亿元人民币。
......................
第三章 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贸易的发展现状………………………16
第一节 产品分类及外贸结构的界定……………………………16
第二节 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商品结构的特点及发展趋势…………………17
第四章 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与出口商品结构的关系………………24
第一节 产业结构与外贸商品结构关系的理论分析…………………………24
一、产业结构升级与外贸商品结构优化的联动性分析 …………………24
第五章 制造业结构升级对中国贸易竞争力的影响…………………32
第一节 产业结构与出口商品结构不对称对外贸竞争力的影响……………32
第二节 结构性问题对中国外贸竞争力的约束分析…………………………35
第五章 制造业结构升级对中国外贸竞争力的影响
第一节 产业结构与出口商品结构不对称对外贸竞争力的影响
产业结构是通过贸易结构反映其国际竞争力的。一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可以通过该国某产品的出口比重占同类产品国际出口比重的关系表现出来,具体体现在本文在第三章计算的 RCA 指数。因为在理论上,一国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应该是趋于一致的,所以其通过贸易结构反映的国际贸易竞争力与其产业结构的水平应该也基本一致。通过上章的结构对比分析发现 1993 年-2011 年我国制造业的产业结构水平和出口结构水平是非对称的,整体表现出贸易商品结构的发展要落后于产业结构的发展。本部分将着重研究两种结构之间偏离的程度对我国制造业贸易竞争力的影响。
无论从出口贸易结构升级的角度考虑,还是从产业结构升级的角度考虑,技术要素和资本要素的贡献在质量上要高于劳动力要素的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利用R 判断产业结合和出口商品结构之间的关系时,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判断方向正好相反。对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若 R<1,说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在一国产业结构中的占比相对于其在出口结构中的占比要大,由于资本密集型产品在一结构中的占比越大代表该结构层次水平越高,则这意味着 R<1 时该国国内支柱产业层次高于主导的出口商品层次,也就是前文提到的出口商品结构落后于产业结构的发展;R=1 时则意味着两个结构的发展趋于一致,即对称发展;R>1 时,说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在一国产业结构中的占比相对于其在出口结构中的占比要小,则意味着该国主导的出口商品层次高于国内的支柱产业层次,即产业结构的发展要落后于出口商品结构的发展。对于劳动密集型产品来说,判断方向正好相反。R<1 时代表产业结构落后于出口商品结构的发展;R=1 时同样意味着两个结构的发展趋于一致;R>1 时代表出口商品结构落后于产业结构的发展。总结整理后具体的判断标准见表 5.1:
.......................
第六章 相关结论及政策建议
第一节 制造业结构升级对外贸竞争力影响的相关结论
针对本篇论文开篇所提的五个研究问题,笔者按顺序分别做了具体分析。通过对支撑我国外贸竞争力的制造业产业结构进行分析不难看出,近些年我国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已由劳动密集型产业主导变为了现在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主导。这种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是由劳动力、资本、技术、产业政策、对外贸易以及外国直接投资等因素共同作用的。但是我国现存的劳动力素质低下、资本结构失衡、技术创新能力不足、选择性产业政策、过度依赖外资以及技术“溢出效应”较弱等问题阻碍了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除此之外,论文还主要对我国工业制成品的出口贸易进行了分析,近些年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也由劳动密集型产品主导变为了现在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主导。随着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升级,我国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 RCA 指数明显上升,劳动密集型产品的 RCA指数小幅下降,整体的贸易竞争力处于中等水平。但是由于我国现存的出口商品价格偏低、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偏低以及过度依赖外资等问题,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水平并没有得到真正提升。在以上分析基础上,论文进一步通过理论和实证分别分析了产业结构与外贸商品结构之间的关系。理论上,产业结构升级与外贸商品结构优化是存在联动性和对称性的。但我国制造业的实际经验数据表明,我国制造业的产业结构与外贸商品结构虽然存在一定程度的联动升级,但是二者之间却表现出了出口商品结构落后于产业结构的非对称现象。这种非对称现象的出现,除了有贸易发展战略转换时期的必然性因素,还有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贸易方式改变以及产业政策与贸易政策不相协调的偶然性因素。接下来,论文着重分析了产业结构升级对外贸竞争力的影响,通过构建可以表示产业结构与出口商品结构间偏离程度的指标 R,并将其与 RCA 指数结合利用散点关系图进行分析并得出了最终结论:
我国制造业的出口商品结构发展整体来看要落后于产业结构的发展。这种结构的不对称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资本密集型产品贸易竞争力的提升。但是随着我国工业化的进程,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的关系是趋向于一致发展的,同时未来我国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贸易竞争力将会得到快速提升,出口商品结构也会进一步优化升级,直到与产业结构相对称。但在此过程中,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贸易竞争力将呈下降趋势。所以在未来我国传统比较优势的逐渐削弱的时期内,要尽快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领域的建立新的竞争优势,才能帮助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快速顺利地度过关键的转换时期。总而言之,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才是提升我国外贸竞争力的关键。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以匹配国际需求结构为前提,只有这样我国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的一般贸易出口产品才能在国际市场中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其出口比重才能增加,外贸商品结构才得以优化,外贸商品结构和产业结构间水平的差距才可以越来越小,以达到两个结构协调一致发展,使外贸竞争力快速提升。所以为了我国外贸竞争力的持续快速提升,必须要以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作为根本,以外贸商品结构同产业结构的联动升级和协调发展作为核心,只有这样才能成功建立起我国外贸竞争的新优势、实现中国对外贸易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略)
国际贸易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二:荷兰、日本农产品国际贸易比较研究
1.导论
1.1研究背景
(1)世界农产品贸易格局的变化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世界农产品贸易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发达国家相继成为主要的农产品出口国,发达国家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发展迅速。其中有两个值得我们深思的现象,一个是土地资源并不丰裕、劳动力绝对数量较少的荷兰发展成为世界上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农产品净出口国,另一个是我们的邻国日本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净进口国。
(2)荷兰、日本概况
荷兰王国位于欧洲西部,西、北部濒临北海,国土面积为4.巧万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不到3.4万平方公里,全国人口1586万(2000年),陆地的人口密度为468人/平方公里,是欧洲人口最稠密的国家之一。1999年,荷兰农用地面积为196.7万公顷,其中耕地91.4万公顷,牧场101.8万公顷,按人均计,分别只有0.058公顷和0.065公顷(分别合0.87亩和0.98亩)①,低于我国的水平,是典型的人多地少国家。荷兰经济高度发达,根据世界银行的资料,就其经济总量而一言,荷兰高居世界第12位,1996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4026亿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5940美元,为世界第11位。
日本地处东亚,是一个岛国,国土面积37.77万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36.45万平方公里,人口1.265亿(1999),陆地人口密度为347人/平方公里。农用地面积为527.1万公顷,其中耕地4503万公顷,牧场40.5万公顷,人均分别占有0.036公顷和0.003公顷①,低于荷兰的人均拥有量,也是典型的人多地少国家。
(3)荷兰、日本的农产品贸易
以上数据表明,两国的农业生产资源条件都不理想。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荷兰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净出口国。尽管其粮食的自给率很低,但是农产品的综合自给率却非常高,很多农产品的出口额都居世界前列,是人多地少国家农业发展和农产品贸易方面的榜样。
日本尽管经济非常发达,但是农业却完全失去了国际竞争力,这其中可能是由于农业失去了比较利益的缘故,但是其农业自身的许多缺陷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它成为农产品净进口大国的主要原因。
荷兰出口的农产品,主要由属于劳动力密集型的、单位价值高的畜产品、园艺产品以及加工产品组成,这正是荷兰的优势所在。荷兰基本的资源享赋特征是劳动力相对充裕,而耕地极为短缺,所以在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此外,随着经济发展,荷兰的资本变得相对充裕,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这样劳动与资本和技术不断重新组合,使农业生产具有劳动、资本和技术密集的特征。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荷兰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率,提高了竞争力,最终得以大量出口,成为主要的出口农产品。而日本由于国内生产难以满足需求,所以农产品出口量非常少,而且规模小而分散,难以形成出口优势。
在进口方面,荷兰许多土地密集型产品的自给率非常低,谷物综合自给率目前只有23%,在粮食中,小麦的自给率是最高的,但是也仅有50%,并且主要用作饲料。这表明荷兰并没有因为耕地少而强调粮食高度的自给率,而是根据经济利益的需要,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由市场调节谷物的生产和供给,突出了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贸易理念。虽然目前谷物在进口农产品中占的比重不是最高的,但是如果将谷物、油籽等土地密集型产品以及饲料的进口额加起来,它们的进口额是最大的,占的比重最高,其次是其他诸如水果和蔬菜等产品。这表明荷兰善于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谷物等土地密集型产品依靠进口的供给模式并没有影响荷兰农业的发展和农产品的供给,相反,它通过进口土地密集型初级产品间接利用了他国的土地资源,促进了本国其他产品生产的发展,提高了农产品综合自给率。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l)国际贸易理论方面的研究
国际贸易是经济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受到了广大研究者的普遍关注,所以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层出不穷,比较优势理论、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文献不胜枚举,近年来,产业内贸易以及战略贸易政策又受到了关注。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许多学者采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出口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米切理(Michaely,1977)用等级相关方法对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与前人不同的是,在他的计量模型中,他把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增长率作为“出口”变量,他认为,因为出口是国民产品的组成部分,所以他们之间肯定存在正相关关系。他从等级相关分析所得出的结论是高经济增长率必然伴随着高出口增长率。卡沃斯(Kavoussi,1984)和巴拉萨(Balassa,1978)用等级相关和最小二乘回归法对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他们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后来,生产函数逐渐受到了国际经济学家的重视,许多研究者采用了这种方法(卡沃斯(1984);毛斯考斯(MosehoS,1989))。他们都使用了“标准的”增长计算模型,而在他们的模型中,出口作为附加解释变量包括在内。所有这些研究都用出口增长率和其他解释变量对国内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进行了回归,绝大多数得出的结论是,在发展中国家,出口对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他们将这种作用归因于生产能力更充分的利用、规模经济、以及国外竞争所引起的技术进步。
关于出口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很容易被人们认识和接受。但是对于进口的作用,往往会产生一些怀疑和争论。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大多数文献主要研究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而几乎没有人涉及进口在一国发展中的作用。而且目前的文献大多研究一般商品出口的作用,对于农产品来说,主要研究农产品的出口结构、农产品比较优势、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以及优化农产品出口结构等问题,对于农产品进口,主要研究它对国内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至于积极作用,则隐含于贸易自由化之中。
与出口相比,对进口积极作用的研究寥寥无几,而前面对贸易理论、贸易和出口作用的文献回顾会起到一种反衬的作用。近两年,国内也出现了一些对进口作用的研究,如张小济和胡江云(1999)、陈家勤(1999)、朱一立南(1999)、林媛媛(2000)等。
张小济(1999)主要从进口与国民经济增长、进口与消费之间的关系、资源技术进口与工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一般性论述。经过分析,他认为在过去20年中,我国贸易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之间是一种“负相关”的关系,而在贸易出现逆差的年份,经济增长往往较快。对此,他作了如下解释“其实,这种情况并不奇怪。在拥有巨大国内市场的国家,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是国内市场的需求状况;贸易顺差所反映的外部需求,只起次要的或辅助的作用。伴随经济高速增长而产生的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扩张,超出了本国的生产供给能力,势必引起国内市场价格上涨,从而需要增加进口来弥补供求之间的缺口。”①此外,他认为人均占有资源不足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对外开放则有利于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是突破资源约束的新途径。我国在进口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同时,还应一该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2.荷兰、日本农产品贸易的发展过程
荷兰和日本具有相似的农业生产要素享赋,虽然如此两国农业却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形成了不同的农产品进出口模式。为了了解这种格局形成的原因,从正反两方面吸取和借鉴两国农业、农产品贸易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有必要首先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对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过程作一简要回顾。
2.1两国农产品贸易在国民经济和世界中的地位
2.1.1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农业产值
与世界经济发展规律相符,随着经济的发展,荷兰和日本的农业增加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下降。目前,两国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都在3%左右,表明两国的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都己经非常低,具有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共同特征。相对来说,日本是一个后起国家,其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下降速度更快一些。
(2)农业劳动力
由于两国都具有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特点,所以两国农业不仅产值贡献份额较少,劳动力所占的比重也相对较低,目前在2一5%之间。但是,如果考虑与农业相关的产业中的劳动力,农业的比重不止这些。就荷兰来说,与农业相关的产业,例如农产品加工业等,平均每年为社会提供了25万个就业机会,为就业作出了较大贡献。
2.1.2农产品贸易在国民经济和贸易中的地位
(l)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从国土面积来看,荷兰和日本都是小国,但是从人口的绝对数量来看,荷兰人口不到1600万,是一个小国,而日本人口目前已经超过了1.2亿,可以说是一个人口较多的国家。相比较而言,日本的国内市场要大于荷兰的国内市场,国内需求相对较大,决定了其国民经济的外贸依存度要低于荷兰,对国外市场的依赖性更大。两国对外贸易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见表2一1,数据表明,无论在进口还是在出口方面,荷兰的外贸依存度都高于日本,表明荷兰经济的外向性更高。
(2)荷兰农业在对外贸易中具有重要作用
荷兰农业具有高度外向性的特征,其农产品出口总额约占农业产值的90%。农产品出口收入占农业收入的比重超过了2/3。尽管农业增加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很低,但是荷兰农产品出口在总出口中的比重却不低。1950年农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6%,此后虽然不断下降,但是农产品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比重还在20%以上(表2一2)。在对外贸易净值方面,荷兰很多年份对外贸易为逆差,但是农产品贸易一直为顺差,而且数额不断增加,农产品净出口额己经达到了140多亿美元,为国民经济提供了大量的外汇赢余。此外,农业不仅通过出口赚取了大量的外汇收入,而且通过农业出口产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2.2荷兰农产品贸易的发展过程
与世界国际贸易的发展规律相似,荷兰和日本的农业贸易也经历了一个扩张过程,尽管其中有厂些波动,但总体趋势仍然以增长为主线。
1961年以来,荷兰农产品出口总额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按照当年价格计算,农产品出口平均增长速度为10%,其中有20年的增长速度超过了10%,5年在20%以上,1973年甚至达到43%:1960年代为10%,1970年代19%,1980年代7%,1990年代为3%,1970年代是荷兰农产品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1999年荷兰的农产品贸易总额达到了545亿美元,其中出口达到了344亿美元,进口201亿美元,净出口143亿美元①。
下面根据荷兰农业贸易结构的变化将其农产品贸易的发展过程大致划分为四个阶段。
2.2.1传统贸易阶段
在产业革命以前,农业在大部分国家的国民经济中拥有重要地位,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收入来源,所以各国对农业比较重视。尽管当时出现了很多主张专业化分工和贸易自由化的理论,例如绝对成本学说、比较优势学说等,但是,在贸易政策的选择上,自由贸易政策很难得到采用和维持,贸易保护仍然在贸易理论和实践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同时,由于受到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欧洲各国农业并不能提供大量的农产品用于国际交换。此外,还有消费水平、交通运输条件等方面的限制,以及各国农业基本上都具有自给自足的特征。所以,荷兰的农产品贸易规模总体上受到限制,农产品贸易总体上规模较小,贸易品以传统的农产品为主,农业贸易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
2.2.2转型阶段
转型阶段的基本特征是畜产品等劳动密集型、附加值高的产品的出口在农产品出口中的比重逐渐增加。
(l)畜产品出口迅速增加
产业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逐渐在经济、社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当时,由于人口增长和产业革命的影响,西欧地区的农产品价格较高,而食物支出在居民的总支出中占较大比重,例如,荷兰的这一比重大约为58%,昂贵的农产品影响了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为了降低工资成本,资产阶级极力主张实行贸易自由化,开放农产品市场,进口国外价格低廉的农产品,进而降低本国工业制品的价格,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在这样的背景下,英国不得不于1846年废除了以贸易保护为基本特征和目标的《谷物法》,开始推行农产品自由贸易。在英国的带领下,其他国家也开始实行贸易自由化。这一时期,由于其他国家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畜产品的需求增加,于是荷兰的畜产品、奶产品出口开始增长。当时畜产品占出口农产品的3/4,其中一半以上是未经加工的初级产品。
(2)谷物产品进口激增及贸易结构转型
第一,国际环境的变化及政策选择。
1880年代,随着蒸汽机的应用和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美洲便宜的谷物便乘着轮船和火车源源不断地驶入欧洲,对欧洲大部分国家的农业生产产生了巨大影响。于是欧洲一些国家又开始采取各种措施限制农产品进口,其中,德国最先开始对谷物征收关税。而英国由于工业发达,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低,继续实行自由贸易。荷兰农业生产尽管也受到了巨大冲击,但是也没有关闭自己的国门,仍然坚持开放政策,同时积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业和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第二,积极调整农产品贸易结构。
来自美洲的农产品大部分是大田作物及饲料作物,对荷兰这些农作物的生产产生了巨大影响。但是与德国、法国等不同,荷兰并没有采取贸易保护政策,而是通过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促进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以应对进口农产品对国内农业生产产生的影响。在这种条件下,荷兰无力与进口农产品竞争的大田作物的进口逐渐增加,而具有劳动力密集特征的畜牧业因廉价饲料源源不断的进口而得到了迅速发展,其出口不断增加。
第三,邻近国家的贸易政策。
此外,西欧其他国家,特别是德国的贸易保护政策也为荷兰的农业生产结构和农产品贸易结构转型提供了有利条件。当时,德国规定,对于进口的谷物等初级产品征收较高的关税,而对利用这些初级产品生产的产品或畜产品则基本上不征收关税,或者征收相对低的关税。这样就造成德国的畜产品生产者不得不购买价格相对较高的饲料,其结果提高了生产成本,降低了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而荷兰由于不限制初级产品的进口,使畜牧业可以得到价格低廉的饲料,降低了畜产品的生产成本,使其畜产品相对于德国具有价格优势,因此可以大量出口。
在这一阶段,荷兰的农业贸易逐渐从以前的传统贸易向以比较优势为基础、以经济效益为导向的目标模式转换。经过发展,荷兰基本上形成了进口不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特别是土地密集型产品,出口具有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进出口贸易结构。
3.荷兰、日本农产品的贸易结构—总体分析.....18
3.1荷兰农产品贸易结构.........................18
3.2日本的农产品的贸易结构..................25
3.3两国的比较.......................................28
4.荷兰、日本农产品贸易结构的比较—分类分析.............30
4.1谷物..........................................................30
4.2畜产品......................................................35
4.3园艺产品.....................................................39
4.4其他产品....................................................41
5小结...........................................................42
5.荷兰、日本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44
5.1比较优势和出口竞争力..........................44
5.2分析范围和方法.........................................45
5.3指标测算与分析.......................................46
5.4两国的比较...........................................51
6.日本怎样成为农产品净进口的大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美国的帮助下,日本经济得到迅速增长,农业生产也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但是,美国的援助有自己的目的,它不希望日本成为农业强国并将来同它竞争。同时,日本的资源察赋、发展战略和政策也决定了日本的农业不具有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随着日本农产品市场的开放,其农产品进口不断增加,最终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净进口国。
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日本之所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净进口国,一方面与国内食物需求的快速增长和消费结构的变化有关,另一方面则由于经济增长迅速,农业迅速失去了比较优势,并且不断衰退,导致农业失去了国际竞争力。所以,日本之所以成为农产品净进口的大国,是供给与需求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6.1日本农产品进口的增长
第二章的分析表明,日本农产品出口量一直非常小,而进口额非常大,导致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净进口国,所以日本农产品净进口不断增长的过程,其实就是农产品进口的增长过程。
6.1.1农产品进口额的增长过程
(l)农产品进口额的国际比较
以农产品进口总额和人均进口额来衡量,日本并不是最高的。1999年,日本农产品进口总额为352.8亿美元,人均进口额为278美元,德国为372.2亿美元和454美元,均高于日本;英国和荷兰尽管进口总额低于日本,但人均进口额却高于日本。然而,就农产品的净进口额来看,日本在世界上却遥遥领先。从1980年代开始,日本就取代德国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净进口国。1999年,日本农产品净进口额达到336亿美元,远远高于德国的134亿美元的水平。同年,日本人均净进口农产品265美元,英国为213美元,德国为164美元,都低于日本,表明日本国内农产品供给能力很弱,许多主要农产品必须依靠进口。
(2)农产品进口额的增长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食物供给紧张,“食物问题”成为了战后恢复时期日本面临的主要问题。为了确保食物供给,日本政府和美国当局采取两种措施来增加供给,一方面是立足国内,另一方面就是进口。在国内供给方面,日本政府于1946年颁布了《食品紧急措施法》,该法授权政府征收农民未交售的大米,以便从生产者手中收购大米,增加供给。在国外援助方面,主要由美国向日本提供“援助进口”,而粮食在“援助进口”中占很大比重。例如1946年的援助进口总额为1.7亿美元,其中粮食就占1.4亿美元,1949年粮食援助进口2.4亿美元,此后逐渐减少,直至1951年6月美国停止这种援助。
尽管日本于1955年9月正式加入关贸总协定,但是当时并没有真正转向开放,而是以国际收支为由实行严格的贸易、外汇管制,所以1950年代日本经济并未摆脱封闭体制,进入1960年代以后日本刁‘开始走向开放。1960年以后,随着农产品市场的开放,日本农产品进口持续增加。1961年,日本农产品进口总额为20.2亿美元,占世界总额的5.8%,1999年增长到了352.8亿美元,在将近40年的时间里增加了332石亿美元(表7一l),占世界农产品进口总额的比重也上升到了8%。与其他一些农产品净进口国相比,日本农产品净进口额增长速度最快,从1961年的18.5亿美元增长到了1999年的336.2亿美元。
(3)农产品进口量的变化在第四章己经对分类农产品的进口进行了分析,在此只从总体上比较一下各类农产品进口量的增长变化。从农产品进口数量指数的变动情况来看,从1980年代以来,农产品综合增长率还是比较高的,谷物的增长速度比较低,逐渐趋于稳定,水果、蔬菜、肉类的增长速度较快,有些年份达到了两位数(表7一2)。这一方面由于谷物的快速增长期已经过去,谷物的进口量趋于稳定,另一方面由于对蔬菜、水果、肉制品的需求增加,导致进口较快增长。
7.基本结论及对中国的启示
7.1基本结论
从以上各章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基本结论:
(l)荷兰农产品贸易的现状是经过长期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其中最关键的是其1880年代在进口廉价谷物的冲击下的农业生产结构转型和农产品贸易结构转型,正是从这一段时期开始荷兰减少了谷物的生产,扩大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并最终成为世界第二大农产品净出口国,形成了“大进大出”的农产品进出口模式。日本的农产品贸易转型期非常短,基本上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30年里完成的,进口增长速度非常快,农产品出口额远远小于进口额,并最终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净出口国。
(2)农产品进出口结构。目前,荷兰和日本的农产品进口农产品中,比重最大的都是畜产品等单位价值较高的产品,这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对畜产品等单位价值较高的产品的需求增加,而且需求呈现差异化的趋势,所以尽管本国畜产品产量高,甚至是畜产品的主要出口国,但是仍然需要从国外进口,以满足需求。在农产品出口方面,荷兰的主要出口农产品都是劳动、资本和技术密集的产品,符合其资源察赋和技术发展水平。而日本农产品出口相对于进口微乎其微,几乎所有产品都是净进口,农产品出口难以体现出结构特征。
(3)进一步分类分析表明,两国谷物的进口量都比较大,自给率很低,但是两国对待谷物进口的措施和态度有一定差别。荷兰谷物产品中自给率最高的是小麦,大致是50%,而日本通过保护措施使大米自给有余,荷兰的进出口结构更符合比较优势。在分类产品的进出口中,荷兰主要进口各种原料产品,而出口加工品或劳动密集型产品,充分发挥了比较优势,这是农产品“大进大出”模式的核心。这表明,尽管土地稀缺国家的谷物都是净进口,但是,只要正确处理谷物进口与农业发展的关系,以及与食物安全的关系,完全有可能成为农产品出口大国。
(4)对于人多地少的国家,进口一定量的粮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和农产品综合自给率的提高。但是,这与国家的大小有一定的关系,小国的有利条件更多一些。
(5)荷兰农业总体上具有相当强的比较优势和出口竞争力。除土地密集型产品以外,其他很多农产品都具有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而日本不仅农业整体上完全失去了比较优势和竞争力,而且所有分类农产品都失去了出口竞争力,劣势非常明显。此外,先进技术在荷兰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与荷兰农场平均规模比较大、大多数实行专业化有密切的关系。
(6)荷兰能根据比较优势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农业政策,发展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是农产品具有竞争优势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经济环境、农业制度、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规模化、农民的素质、农业科技、出口市场和交通条件以及农产品加工业在荷兰农产品竞争优势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7)日本之所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净进口国,一方面是由于国内食物需求的增加,另一方面则由于农户生产规模小,生产成本高,兼业现象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供给能力。在此背景下,随着农产品市场的开放,进口逐渐增加。其农产品进口增长的基础是农业比较优势的丧失。意味着人多地少国家在开放市场的过程中,如果不采取合适的政策,农业很有可能衰退。就其进口农产品的作用来看,既有正面作用,又有负面影响,关键在于如何平衡这种关系。
参考文献 (略)
国际贸易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三:收入、双边汇率和价格冲击与中国对挪威大西洋新鲜三文鱼的需求
I. Introduction
China has been an importer of Norwegian salmon since the mid-1980s and its demandhas increased steadily, particularly in recent years. Still, few studies have attempted todetermine the effect different factors have on demand. This paper aims to quantify theeffect of income, exchange rate and price shocks on changes in the Chinese demand for salmon.
On the demand side; the world's market for farmed salmon is a highly international. Onthe supply side, this industry is dominated by a few major exporters such as Norway,Chile, Faroe Island, Scotland,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 These countries produceeight different salmon species, but Atlantic salmon is considered the most high-end.Norway is the dominant producer and exporter of this specie. Fresh Atlantic salmon[Salmo salar) refers to farmed salmon that is not frozen or prepared in other ways suchas smoked, canned etc. It is exported both whole, and in fillet form. However, wholeform represents about three quarters of its export (Ma & Xiao, 2010]. Norway is thefocus of this thesis because Norwegian exporters have traditionally had a 90-98 percentmarket share on the Chinese market for fresh salmon. Other exporters are thereforerelatively insignificant.
A. Relevance of Thesis
Several reports and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Chinese households' demand for bothaquatic products and demand for imported food products tend to be positivelycorrelated with level of income and income growth. Still, there are no studiesconfirming whether or not this is the case for imported salmon. Most studies on salmonin China focus on describing the end user or the market characteristics. Several reportsalso focus on the effect of marketing and promotion efforts, such as those made by theNSEC. These reports are not based on empirical research, and their main objective isoften to identify market opportunities. Several of these mention income's effect ondemand, but the findings are not based on data. The empirical research on salmon inChina is therefore now practically non-existent. In general; much of the empiricalresearch on the salmon markets aim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policy measureson prices, supply and demand through estimating elasticities. Policy measures that arefrequently studied are import tariffs, and non-tariff barriers. There are also someempirical papers studying income effects on demand for salmon. However, none ofthese papers include a study of the Chinese market.
In addition to income effects, this thesis will study exchange rate fluctuations and price,and how they affect demand. Price has traditionally not been an issue because freshNorwegian Atlantic salmon is considered a premium with few substitutes in the Chinesemarket. However, in the past year other exporters have increased their share in thismarket substantially. Furthermore, China is, with help from foreign exporters, alsoestablishing a few domestic salmon farms. The implication is that substitutes are beingintroduced to the market, and that might influence the own-price elasticity. Dependingon the exchange rate pass-through on salmon prices, fluctuations in exchange rate maythereby also have a stronger effect on demand in the future. However, this topic isbeyond the scope of this thesis.
B. Motivation
The main motivation behind this thesis is to be able to utilize the knowledge acquiredabout China, economics, and research during the EMA in Chinese Economy to study oneof Norway's major trade commodities in China. A secondary motivation is that theseafood industry has long been one of my great interests. There are several reasons forthis. From a Norwegian perspective, the fisheries industry is important because of itscontribution to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also because of its cultural significance. MostNorwegians have grown up with an abundance of seafood from stores or fresh marketsin the winter, and preferably self-caught during our days off in summer. Internationally,Norway has gained a solid reputation as a seafood nation of the highest caliber andquality. Although several species of Norwegian fish are exported abroad, fresh Atlanticsalmon is probably most well known outside of the Norwegian borders. In manycountries, salmon is synonymous with Norway.
II. Literature Review
A. Introduction
Several factors should be considered when analyzing market demand for fisheriesproducts such as salmon. Lena Westlund [2005) lists many in a FAO Fisheries circularthat compares different methods for analyzing and forecasting demand for fish andfisheries products. Delgado and McKenna (1997), Ye (1999], and Wessells andAnderson [1992) suggests structural change factors such as traditions, habits; pastconsumption patterns, tastes, experience, perceptions, choice and preference to analyzeand forecast demand for fish. According to Westlund (2005), theses structural changesare difficult to detect, especially in China where they are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changesin gross national product [GNP) and thereby difficult to distinguish from responses toincome changes (Huang and Bouis, 1996). Other factors that may influence demand arehousehold size (Ye, 1999) [Capps and Havlicek, 1987), ethnicity and degree ofurbanization [Capps and Havlicek, 1987〕,geographic region such as urban vs. rural andcoast vs. inland (Capps and Havlicek, 1987] [DeVoretz and Salvanes; 1994]; and familyage grouping, household head's sex, education, foreign birth status and spouse at home[DeVoretz and Salvanes, 1994). Population growth rate; as well as advertising budgetalso appears often as important influencing factors (Delgado, Corbois and Rosegrant,2000) (Wessells and Anderson; 1992). Supply is also mentioned frequently [Kabir andRidler, 1984) (Kinnucan and Wessells, 1997). However, this thesis considers the supplyfrom Norwegian exporters as fixed due to biomass [previously, feed quota) that posesrestriction on the quantity produced, which lowers Norwegian salmon's supply-elasticity. It will therefore not be studied in this thesis. Prices of substitute products arealso mentioned frequently [Delgado, Corbois and Rosegrant, 2000) (Delgado andMcKenna, 1997)〔Ye, 1999). However, previous studies conclude that there are norelevant substitutes for Norwegian salmon, except for fresh salmon from sources otherthan Norway. Cross-price elasticity will therefore not be included in this analysis. Afactor that will be included is seasonality. (Capps and Havlicek, 1987] (DeVoretz andSalvanes, 1994). Wessells and Wielen〔1992) found that seasonality had an influence onfish demand in Japan. This is a market that may have similar traits to the Chinesemarket. Lastly, disposable income and price are also factors that will be included, asthese appear in several papers a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influencing demand forfisheries products (Delgado and McKenna, 1997) (Ye, 1999) (Capps and Havlicek, 1987)[Delgado, Corbois and Rosegrant, 2000).
B. The Chinese Seafood Market
The Chinese fisheries industry has great historical as well as cultural importance. Foodis strongly related to culture and tradition in China, and fish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because its pronunciation is similar to the pronunciation of surpluses. Fish is thereforeconsidered a symbol of prosperity. Demand for seafood is therefore generally higheraround important holidays such as the Chinese New Year and the mid-Autumn festival(Bj0rgo, 2011b).
Today, China is one of the world's largest seafood markets. In general, urban householdsconsume much more seafood than rural households. Statistics from China StatisticalYearbook (1996-2011) shows that in 2009 per capita consumption of aquatic productsin urban areas was estimated to be 14.85 kg, compared to only 5.15 kg in rural areas.The majority of seafood consumed in China is produced domestically. Chinese tend toprefer fresh live, to fresh chilled or frozen fish, which serves as an imported fisheries products. Imported products therefore only constitute a relativelysmall part of the Chinese seafood consumption. Still, there has been an increasing focuson COO as well as quality and food safety in urban areas in recent years (Seafish andFood from Britain [SFB], 2007〕, which has led to an increase in demand for importedaquatic products.imported fisheries products. Imported products therefore only constitute a relativelysmall part of the Chinese seafood consumption. Still, there has been an increasing focuson COO as well as quality and food safety in urban areas in recent years (Seafish and Food from Britain [SFB], 2007〕, which has led to an increase in demand for importedaquatic products.
The domestic seafood market cannot be regarded as the same market as importedseafood products because domestic Chinese aquatic products are considered a necessityin urban areas. Imported seafood is in general regarded as premium, or luxury foods,thus the markets must be analyzed separately.
III. METHODOLOGY..................26
A. The Mode.................. 26
A.l Income Elasticity and Demand.................. 26
A2. Extending the ECM with Price, Bilateral Exchange Rate, and Seasonality.................. 29
B. Testing the Model 30IV. DATA ..................33
A. Data Sources 34Al. Salmon Exports from Norway................... 34
A2. Income Statistics.................... 35
A3. Bilateral Exchange Rates.................35
A4. Salmon prices .................. 35
B. Limitations in Dataset 36
V. ERROR CORRECTION MODEL..................38
A. Testing the Model .................. 38
B. Standardizing the Data .................. 40
C. Descriptive Statistics .................. 41
D. Correlation.................. 49
E. Error Correction Model ..................51
E1. Results .................. 52
VI. DISCUSSION .................. 55
A. General Overview.................. 55
B. Findings ..................55
C. Comparison with the Japanese and Hong Kong Case...... 61
CI. Japan................... 61
C2. Hong Kong .................. 69
VI. Discussion
A. General Overview
In general, most of the ADL regressions estimated in this thesis perform very well. TheirR2 values are high, but not all of the findings a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t the 5 percentlevel of confidence. The ECMs performances are more perse, but the lowest R2 arethose of the ECMs for the Chinese market. The descriptive statistics established thatmost of the variables are of decent quality. Furthermore, most of the relationshipsbetween demand and the explanatory variables are clear. This was established in eachmarkets' correlation table. The error correction parameters have low values in theChinese market for salmon. This indicates a relatively slow adjustment to deviationsfrom the long run equilibrium. The opposite is the case in Japan and Hong Kong.
B. Findings
The results from the first ADL regression indicate that changes in income has a positiveimpact on demand for Norwegian salmon in China. This corresponds to the findingsfrom the correlation table described in the previous chapter.
Graph (10): Comparison Between Natural Logs of Demand and Income
Sources: NSEC, China Statistical Yearbook (1996-2011) and OECD.Stat Ex tractsi
The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mand and income is illustrated in graph [10)above. Both income and lagged income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current demand.Lagged demand is also significant for current demand, with a coefficient of 0.91.Together they account for 96 percent of the variance in demand. Still, the R2 from theECM regression indicates that changes in income as well as lagged income and laggeddemand only explain 10 percent of the variance in changes in demand.
VII. Conclusion
The purpose of this thesis was answering the following problem statement that waspresented in the introduction of this paper:
Do income, price, and exchange rate shocks cause changes in demand for fresh NorwegianAtlantic salmon in China, and if so, is this also the case in Japan and Hong Kong?
Based on the results from the ECM, several conclusions can be drawn.
A. Explanatory Power
Findings from ADL models indicate that all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s included in theregressions have explanatory power over demand for Norwegian salmon in China. Mostof the coefficients have expected signs, and the findings are therefore consistent withconsumer theory, market characteristics and demand characteristics in China, as well asthe premium position salmon holds in the market. The only variable that did notcorrespond to findings in previous studies and reports was seasonality in demand. Theeffect of this variabl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ut when mean values for the variableI as well as the variable's annual graph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from the regressionI appear to be random. These results may therefore not be reliable.
B. Causality
In general, the causality relationships between demand for fresh Norwegian salmon on1 the Chinese market and the explanatory variables studied in this thesis is weak. Evenithough most of the variance in demand in the ADL models is explained by theIexogenous variables, there is a possibility that including additional variables could Iiimprove the results from the first difference model. These additional variables couldpotentially cause changes in demand to a larger extent than shocks to income, price andbilateral exchange rate, as well as seasonality. This could result in higher R2 values forthe ECMs.
reference(omitted)
国际贸易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四:中国与南非双边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
1.绪论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两次全球性质的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的发展速度放缓,国际市场的需求萎靡。虽然金融危机始于欧美发达国家,但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也十分深远。一直以来,南非的主要贸易伙伴都是欧洲国家,但是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欧洲市场萎靡,外贸订单骤减,因此政府一直在寻求新经济形势下的发展出路,南非政府主张经济转型,将重心移至东方。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也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外贸国家。在2012年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为世界第一。南非在寻求与中国在贸易领域方面的合作也显得越发迫切。尤其是2011年,中国成为南非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使得南非与中国贸易的发展速度为世界所关注。运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结合度指数,互补性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两国双边贸易的比较优势及互补性进行深入分析,得出中国与南非在双边贸易中具有发展前景和合作空间的产品与行业,进而提出中国与南非双边贸易发展的建议。
本章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1.1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948年,南非国民党马兰首相为保护白人的权利,推行种族隔离制度,并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差别化对待不同人种,这行为遭到国际社会强烈反对,当时的中国拒绝与南非建立任何形式的外交关系。南非在1991年废除种族隔离制度,中国与南非的外交关系逐渐缓和。中国与南非建交于1998年,与非洲的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与南方建交较晚,在建交之前的贸易发展非常缓慢,但是中国与南非建交之后,中国与南非的经贸关系的发展较为迅速。年两国建立了平等互利的战略伙伴关系。同年中国对南非出口29.52亿美元,同比增长45.49%,南非对中国出口29.60亿美元。同比增长60.8%。2006年中国与南非签署了《中南关于深化战略伙伴关系的合作纲要》,2007年两国的贸易额达1404亿美元。2008-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增速有所放缓。2010年两国签署了《北京宣言》,两国的关系进一步加深,贸易往来更频繁;同年九月,南非政府申请加入金砖国家。此后,中国与南非双边贸易进展迅速。2012年中国与南非双边贸易额达到历年最大值,而南非也成为中国在非洲大陆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国。2012年,中国对南非出口额为153.2亿美元,南非对中国的出口额为446.5亿美元。中国与南非的贸易逆差扩大到293.3亿美元。南非对外贸易对中国的依存度越来越大,而相对于2012年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38667.6亿美元,南非只占一小部分,说明中南贸易还处于初级阶段,未达到最佳水平,未来的目标应该清除障碍,促进中南贸易更好更快发展,达到与两国相适应的水平,使中国与南非两国的经济互利互惠,发展速度更上一层楼。
南非的银行业在金融危机中得以幸免,但是与欧洲的贸易往来受到了巨大影响。自从2010年12月,南非被吸纳进入金砖国家,成为新金砖五国中的一员,标志着南非正在积极参与到新兴经济体的贸易往来中。同时,南非对于中国来说也是极有潜力的合作伙伴。目前对于中国与南非两国市场的分析并不多,大多是定性的分析,并未对中国与南非两国贸易的竞争性及互补性进行透彻的实证研究,比较没有说服力。本文以要素禀赋论和H-O理论为基础,运用贸易结合度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互补性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中国与南非贸易的比较优势与互补性进行深入的实证分析,分别找出两个国家中具有出口优势的行业,根据两个差异化的要素禀赋合理配置资源,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促进两国的贸易发展和经济实力的提升。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内研究综述
目前国内研究中国与南非贸易之间关系主要集中在中南之间贸易发展模式、直接投资与贸易关系、产业内及产业间竞争及互补性分析几个方面。
(1)关于中国与南非贸易发展历程的研究
中国与南非的贸易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建交前、建交后加入金砖国家前、加入金砖国家后。这三个阶段中国与南非之间外交关系、贸易往来密切程度等都有明显的变化。邓祖涛、杨兴礼总结了南非的外贸特征,分析了影响南非外贸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论述了南中贸易之间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指出中国加速发展与南非经贸关系是必要的和可行的。马浩认为自中国与南非年月日正式建交标志着中南关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经过十多年来双边关系的迅速发展,中南关系经历了一个从伙伴关系到战略伙伴关系以及逐渐深化的过程。政治关系是双边关系发展的动力源泉,资源合作由于战略性明显而成为双边关系发展的重要促进因素。徐国庆认为南非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对于南非加强与其他金砖国家的经贸合作,推进金砖国家对非关系,深化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等,具有一定的意义。鉴于南非与其他金砖国家的合作存在较强的基础且符合南非国家利益的需求,南非与其他金砖国家的关系有望获得持续深入发展。
(2)关于中南贸易模式的研究
目前中国与南非之间的贸易发展模式研究还不是很多,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
王跃生,王丽花基于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对中南贸易总量进行简要分析之后,基于全球贸易视角与要素禀赋贸易理论对南中贸易结构的分析表明,南中贸易逆差是双方货物贸易竞争力差异的必然结果,而且从发展趋势看,呈不断缩小趋势,因此更不应成为问题。中南贸易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及其结构特征,是符合双方要素禀赋优势的,是一种自然发展的互利关系。因此,中南贸易绝非殖民贸易模式的复制,而是互利合作的双赢模式。张哲研究中南之间贸易额的增长变化及贸易商品结构,应用国际贸易理论知识对中南贸易商品结构进行深入分析,探寻中南贸易利益得失并进行展望。
(3)关于中南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的研究
自从南非加入金砖国家之后,关于中国与南非竞争性与互补性的文章逐渐增加,大多采用定量分析及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
武敬云运用贸易结合度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贸易互补性指数等多种贸易指数研究了“金砖国家”内部贸易关系的紧密程度、贸易的竞争与互补性状况,发现金砖各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并不紧密,总体上看金砖国家之间存在贸易互补,但也有较强的贸易竞争,即使高度互补的产品在不同市场上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竞争。随着“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深化,各国将会在合作中进行竞争,在金砖国家内部将会出现资源的再分配和利益的再整合过程。
李自若以贸易互补性分析、贸易结合度分析、出口相似度分析以及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研究中南两国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得出中国对南非的贸易结合度指数仍较低,两国贸易联系不够紧密,中南两国贸易整体上互补性大于竞争性,两国贸易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的结论。何秋霞通过比较双边贸易量、双边贸易商品部门结构,运用两国进出口比率、产业内贸易指数及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对两国双边贸易差异性和互补性对中国与南非的双边贸易关系做了实证研究。武敬云运用CS、CC和出口相似度等贸易指数对中国和南非的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进行量化旳研究。
2.中国与南非对外贸易的发展
2.1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2.1.2中国对外贸易规模的变化
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对外贸易迅猛发展。外贸总额从1978年的206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3.8万亿美元,并首次超越美国,世界排名第1位,其中出口额1.8万亿美元,进口额2.01万亿美元。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同样功不可没,贡献率达20%。中国在外贸顺差的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的外国资本来华投资。在经常性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作用下,中国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
中国对外贸易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对外贸易规模增长迅速。在加入WTO之前,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五年增加一倍,200年加入WTO以后,每三年外贸总额就可以增加一倍。从加入WTO到2007年这段时间,中国外贸每年都以超过25%的速度增长着,中国在出口的比较优势日益明显。07年中国出口占世界总份额的8%,比GDP所占比率更高。2009和2010两年甚至排名世界第一。由于中国出口额的大幅上升,国内经济迅速发展,带来了诸多红利,降低了失业率,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年的金融危机使进出口额在年有所下降,但是,2010,2011年迅速回升,直到2012年中国的外贸总额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从2007年以来外贸总额平均增长率达到16.9%,高于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也大大高于世界贸易平均增长率。
第二贸易顺差增势迅猛,外汇储备持续增加。中国对外贸易长期处于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双顺差状态,积累了大量外汇储备。与国际水平相比,我国的对出口增长模式还是较依赖的。外汇储备的增长对经济发展有利,但是过度的增长将带来负面效果。特别是年,顺差占外汇储备增量的比例高达87%,说明该年外汇储备的增量几乎全部自于贸易顺差。贸易顺差占外汇储备增量的平均比例达到了57%,达到占一半以上,表明对外贸易是我国外汇储备的主要来源。近年来,虽然贸易顺差占外汇储备增量的比重有所回落,但仍高达68%。这显示了巨大的贸易盈余的外汇储量增长的贡献率是,近年来,外汇储备的激增,虽然离不开经济基本面:国内生产总值、贸易顺差的影响,但在很大程度上和人民币升值所引发的资金流入有关。
如图2-1所示,多年来,势在外贸顺差和人民币不断升值的推动下,我国国家外汇储备整体呈上涨趋,2008年涨幅达到27.3%,2009年有所下降,但是仍然是23.3%的增长率。人民币的升值压力有相当一部原因是巨额的外汇储备造成的,侵蚀出口企业的利润;也限制了国内货币政策调控的空间,客观上增大了国内金融市场的风险。同时,持有的巨额的外汇储备同时保证不值是非常困难的,经过了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和2010年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我国的外汇储备出现了明显的值,导致国家经济资产蒸发,国外危机对国内的影响被扩大。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加之我国政府的努力,外汇储备的增长率呈明显下降趋势,2012年中国外汇储备达到3.3万亿美元,较上年增长4.1%。2011与年的11.7%增长率相比明显下降。外汇储备增长趋于稳定对于降低人民币升值压力,为出口型企业保驾护航,保持人民币汇率在管理范围内浮动。
2.2南非对外贸易的发展
2.2.1南非对外贸易规模的发展
南非是南部非洲关税同盟的最主要成员,非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在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中影响力最大。上世纪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初期,由于受到国际制裁,南非经济出现衰退。1994年南非新政府上台并接触种族隔离制度,经济开始企稳回升,经济年均增长3%,2006年之后增长率超过5%。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南非经济增速降至3.1%;2009年南非出现17年来的首次经济衰退;2010年,南非政府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使当年南非经济增长恢复到2.8%。2012年南非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845.91亿美元,同比增长2.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512美元。南非由于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储备,得天独厚的成为最大能源消费和生产国,同时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的重要成员,并于2012年开始成为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在世界经济占用重要的一席之地。
南非是实行自由贸易体制的国家,国际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占用举足轻重的地位。从2000年开始,南非进一步调整外贸政策,包括实施新的产业政策:优先考虑在本地采购,为了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保持良好的外交,继续改善与邻国的关系,着重拓展非洲的发展区域内部市场并且维持与欧美发达国家的贸易关系,近年来更加重视发展与新兴经济体的贸易关系。上述政策使南非的对外贸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如图2-2所示,2002年至2012年南非对外贸易总额的柱形图,由上半部分的进口总额和下半部分的出口总额表示。整体来看,南非对外贸易总额呈上升趋势,2009年和2010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出现了大幅下降,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也出现了1.5%的回落。但是在2011年经过南非政府的一系列政策调整,南非外贸总额呈现了快速的回升。2012年南非进口额达到1,016.1亿美元,出口额达到867.1万美元。
2009年以前南非的主要外贸伙伴是欧美等发达经济体。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欧美等国进口及消费能力下降,南非更多的寻求与新兴经济体的合作。近年来,南非与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等新兴发展中国家贸易迅速增加,在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中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2008—2012年间,南非与金砖四国的贸易在南非对外贸易中的比重快速提升。
3.中国与南非双边贸易竞争性分析.......23
3.1显性比较优势指数..........23
3.1.1出口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的概念.......23
3.1.2数据来源及贸易分类.........23
3.2显性比较优势动态分析.......24
3.2.1中国对南非出口显性比较优势分析............24
3.2.2南非对中国出口显性比较优势分析............25
3.3中南贸易显性比较优势静态分析.................27
3.4本章小结................30
4.中国与南非双边贸易的互补性分析..............32
4.1互补性指数................32
4.2互补性动态指数分析...........33
4.2.1南非进口中国出口的互补性分析............33
4.2.2中国进口南非出口互补性指数分析..............34
4.3中南贸易互补性静态分析................36
4.4中国与南非产业内贸易研究.............39
4.4.1产业内贸易指数............39
4.4.2中国与南非产业内贸易分析.............39
4.5本章小结...............41
5.中国与南非竞争性与互补性原因分析...........42
5.1两国双边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产生原因................42
5.1.1要素禀赋不同...........42
5.1.2社会经济发展历程不同...........43
5.1.3科技领域各有所长.............43
5.2两国双边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发展趋势.............44
5.2.1资源密集型产业互补继续增强..........44
5.2.2劳动密集型产业竞争将增强.............44
5.2.3资本密集型产业竞争加剧.........45
5.中国与南非竞争性与互补性原因分析
通过中南产业竞争性和互补性分析,中南在产业竞争力上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两国各自有不同的优势产业。南非在资源密集型产业上占竞争优势。中国在资本密集和劳动密集产业中占竞争优势。中南相互出口的均是对方国家需求量大,互补性强的产品。产生这种贸易现状的原因可以用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论来解释。如两国资源禀赋差异引起产品成本差异,造成产业竞争力不同;历史原因造成产业发展不平衡,导致某些产业明显落后;两国技术发展水平、经济发展状况差异等。
5.1两国双边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产生原因
5.1.1要素裏赋不同
南非有资源宝库的美称,矿产资源丰富。不仅资源种类高达70余种,而且储量也居世界前茅。黄金、怕族、铁等稀有金属及贵金属储量位居世界第一,钻石、煤炭等储量相当丰富。因此釆矿业成为南非的经济基础产业,其中黄金开采时南非创汇的和财政收入的最大来源,是名符其实的支柱产业。南非的农业生产条件并不十分好,全国可耕地面积还不到国土的10%,降水量不足,还时有严重旱灾,这导致南非主要出口的资源密集型产业集中在矿物类产业中,而非农产品。中国矿产资源总量客观,但是人均占有率较低,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8%,一些重要的资源更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中国矿物质的进口需求量大,需求种类多。中国是一个农产品出口大国,每年对南非从进口中国的农产品占南非进口农产品总额的5%。
因此,南非向中国出口其优势矿物质产业,中国向南非出口农产品,自然禀赋的不同导致中南在资源密集型产品的贸易互补性强,竞争性小。要素禀赋的差距是中南资源密集型产品在竞争力差距明显的原因。
5.1.2社会经济发展历程不同
20世纪80年代,南非由于种族隔离制度受到国际社会的制裁,国内经济出现了衰退。直至1994年南非政府废除种族隔离制度之后,国际社会解除对南非的制裁,加之本国政府积极促进经济恢复,国内的经济形势才有所好转。长期的种族隔离制度使当地白人掌握了大量的生产资料及资源,黑人虽然占南非人口的90%,但是一直没有得到公平合理的对待,釆矿,金融,交通等国家命脉产业掌握在执政者手中,黑人的工资水平低,劳动时间长,也没有发展轻工业的机会,因此南非的轻工业起步晚,一直依赖进口。
在与中国建交之前,南非的采矿、冶炼、金融交通行业与欧美等国水平相当,但是制造业、加工业、服务业、零售业参差不齐,日用轻工业产品严重短缺。白人市场长期被日本及欧美产品占领,黑人市场要求的物美价廉的轻工业品相对空白。与中国建交之后,中国投资于南非的企业增加,中国与南非的贸易往来也增加,大量质优物美的轻工业产品如服装、鞋帽、小五金产品迅速占领了南非的黑人市场,由于符合黑人市场的需求,这一优势地位保持至今。因此中国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南非竞争力强,与南非市场的需求形成互补。
6.结论及建议
6.1全文主要观点
第一,21世纪以后,由于中国和南非的国际分工和优势要素禀赋不同,双边贸易规模大幅度提高。贸易集中在能源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和附加值较低的轻工业制成品中。由于发达国际的直接投资,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加工世界各地的产品,是名符其实的制造大国。南非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矿产资源使南非路身于发达国家的行列,国内也拥有较发达的制造业。两国在双方优势产业的贸易中互利互得,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中国在光学、机电设备等制造业处于优势地位,南非在矿产品类的资源产品和较低技术含量产品具有优势,由优势产业的不同可以看出要素禀赋的差别。
第二,根据第三章比较优势指数的动态及静态分析,在中南贸易中,整体来看,中国的竞争力要强于南非。因为两国在世界经济的地位还有差距。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也比南非多。南非出口中国的还是集中在资源类产品中,其他方面的出口显得比较弱势,在中国市场份额很小。
第三,根据第四章的互补性动态和静态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和南非贸易以互补为主。两国贸易往来商品都满足本国的需要,与本国市场的需要互补。根据数据的变化可以得出,互补性将越来越高,说明两国有非常好的合作前景。
第四,根据产业内贸易指数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中南两国的产业间贸易要高于产业内贸易,说明两国贸易互补性强。扩大互补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可以加快对南非市场的占领。由于中国与南非经济规模上的差距,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说明中国对南非垂直型直接投资水平还处于较低水平,跨国公司垂直型内部贸易所占比例不高。
第五,中国和南非间的贸易关系呈非对称性特征。无论是中国对南非的贸易结合度还是南非对中国的贸易结合度的指数值都较低,这说明中国和南非之间的贸易关系仍比较松散,不是特别紧密,有更多的合作空间可以开发。从2009年起,南非跟中国的贸易关系变得比较紧密,结合度指数第一次超过出现上升,此后的几年内,每年都升高。而中国对南非的贸易结合度数值基本仍处于0.08左右。南非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会继续增强,而对于中国的庞大出口市场来说,南非的出口还没有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