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视角下越南与泰国对中国天然橡胶出口竞争力比较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5644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国际贸易论文,笔者经过认真分析,研究了越南和泰国这两个国家对中国天然橡胶的出口情况,找出越南和泰国在天然橡胶出口方面差异的原因。从中发现越南在天然橡胶出口战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战略和改进建议,从而发挥竞争优势,提高越南未来的天然橡胶出口竞争力。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越南天然橡胶出口额逐年增加,行业不断发展,被越南政府评为主要出口与积极上缴国库的行业,并在国家工业化与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越南自2006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到2015年的八年之后,橡胶的出口额居全国农产品出口第三位,收益近二十亿美元,占全国商品出口总额的2.9%。
据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报道,近年来,中国己成为越南天然橡胶的最大进口国家,目前越南向中国出口天然橡胶总额已经占全国天然橡胶出口总额的近60%。但是跟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出口国泰国相比,越南天然橡胶出口量还是低得多。在中国市场上,泰国是天然橡胶出口占比最高的国家,也是越南的主要竞争对手。随着目前各国的竞争力不断增强,2015年1月1日起中国政府对越南取消了天然橡胶进口限额,越南希望进一步扩大在世界市场上出口天然橡胶制品的市场份额,尤其是中国市场,越南的目标是逐渐赶上并超过泰国,成为世界橡胶出口最多的国家。那么,越南应当如何提升天然橡胶出口竞争力和生产能力,以便大范围打开中国市场,赶超泰国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笔者经过认真分析,研究了越南和泰国这两个国家对中国天然橡胶的出口情况,找出越南和泰国在天然橡胶出口方面差异的原因。从中发现越南在天然橡胶出口战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战略和改进建议,从而发挥竞争优势,提高越南未来的天然橡胶出口竞争力。
.......................

1.2文献综述和相关理论
1.2.1越南和泰国对中国天然橡胶贸易的研究综述
由于橡胶是越南和泰国农业的重要出口行业,而中国市场占越泰两国橡胶出口的绝大份额,因此针对天然橡胶出口到中国的研究已引起很多世界与越泰相关学者的关注。
出口竞争力,指某个国家的某个行业生产的产品在国际上占据市场而获得利润的能力。竞争力多年以来都是世界经济学家研究的热点话题。到目前为止,各个学家研究出的关于竞争力的观点、理论还存在着偏差、分歧,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为了能找出影响一个国家出口产品竞争力的要素,从传统贸易理论到新贸易理论的国际贸易理论发展历史中,各个学家都提出不同的贸易理论来解释所处时代发生的贸易现象,如: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在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税赋原理》中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俄林和赫克歇尔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以及新贸易理论中的人力资本、技术差距、规模经济等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是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另一种观点,称为新古典贸易理论。此理论1930年由瑞典经济学家俄林继承其师赫克歇尔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该理论认为,现实生产中投入的生产要素不只是一种劳动力,而是多种,而投入两种生产要素则是生产过程中的基本条件。反过来,一国要进口的商品是它在生产过程中使用该国比较稀缺而昂贵的生产要素。根据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在各国生产同一产品的技术水平相同、各国之间的劳动生产率是一样的情况下,两国生产同一产品的价格差来自于产品的成本差别,这种差别来自于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而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将决定该国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
......................

第2章越泰两国对中国天然橡胶出口情况分析

2.1中国天然橡胶进口现状
2.1.1中国天然橡胶的进口需求巨大而且日益增长
近些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成为了世界第二经济大国。随着经济的发展,重工业特别是汽车制造业也日益蓬勃发展。汽车制造业及汽车轮胎制造的快速发展,使对原材料,特别是天然橡胶的需求不断地增加。1993年,中国首次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天然橡胶消费市场。其中,汽车轮胎制造业对天然橡胶的需求占总需求量的70%,鞋子、橡皮筋、毛毯等其他行业占30%。虽然中国是世界领先的天然橡胶生产国之一,但中国天然橡胶的生产仍然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巨大需求。由于受到地理环境(如缺水,缺乏耕地)及气候(有很少适应于种植橡胶的热带气候地区)等限制,目前中国只有海南、云南、广西、广东等地可以种植橡胶树。虽然中国的橡胶种植技术比较先进,但仍受限于橡胶的生产规模,还是难以满足国内需求。因此,中国要依靠进口来满足国内生产需求,其中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成为中国天然橡胶的主要供应国。

.........................

2.2越南对中国天然橡胶出口情况分析
2.2.1越南天然橡胶生产情况分析
根据越南农业发展部报道,2015年越南橡胶种植面积预计为98.1万公顷,比2014年的97.89万公顷上涨0.2%。由于橡胶树只适合在炎热和潮湿的气候环境下生长,受不了寒冷和大风。因此,在越南,橡胶树只能生长在东南部和中部高原地区(占国家总面积的82%)。其中,在东南部地区是54.08万公顷(占55%),中部高原地区为25.9万公顷(占27%),中北部和中部海岸地区占15%,北部山区和湄公河三角洲地区占不到3%。三个生产橡胶最多的省份分别为:平福(23.26万公顷),平阳(13.42万公顷)和嘉莱(10.3万公顷)。详细如图2.2所示:

.........................
第3章越泰天然橡胶对中国出口竞争力的实证分析.............37
3.1出口渗透指数............37
3.2出口增长优势指数............39
第4章越泰对中国天然橡胶出口竞争力产生差异的原因............48
4.1出口产品的质量.............48
4.2出口结构...........50
第5章提升越南对中国天然橡胶出口竞争力的建议...........59
5.1越南政府的政策............59
5.1.1合理规划好天然橡胶的种植和生产加工区............59
5.1.2提高出口橡胶产品质量方面的管理工作..............59

第5章提升越南对中国天然橡胶出口竞争力的建议

5.1越南政府的政策
5.1.1合理规划好天然橡胶的种植和生产加工区
当前,天然橡胶种植区和生产加工区主要按照大田模式,采取大规模的生产模式不利于管理和跟踪了解橡胶树的生长,也无法保证收获上来的橡胶汁质量,这是导致橡胶汁产能不高,加工生产受到诸多限制和生产出来的橡胶汁质量不规范的主要原因。此外,每逢到了橡胶树发病期和遇到自然灾害的时候,按照大田模式种植的橡胶树很容易大面积死亡,给企业和生产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政府应该合理规划好橡胶行业的种植和生产加工区,使之更加符合现实需要。政府可以考虑鼓励或把土地分给有能力的农户和生产企业自行安排种植和开发橡胶生产,以取代过去的只有大型国有公司集中种植和生产经营的模式。在把土地分给有能力的农户和生产企业自行安排种植和开发橡胶生产的同时,政府还应该出台相关政策向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比如提供树种,肥料,派出农业技术人员直接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以保证他们生产出来的橡胶汁达到最好的质量标准。开发和扩大种植面积,采取小规模经营,非常有利于个体和小企业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实际能力,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提高他们的工作责任心,保障他们自己生产出来的橡胶汁质量达到生产标准,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劳动力效能。
.........................

结论
通过对越南和泰国2005-2015年天然橡胶出口中国竞争力研究分析,结合国际竞争力的4个评价指数,以及CMS模式下对两国不同竞争力的分析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泰国与越南是中国天然橡胶进口大国,相比其他国家,越泰两国在中国天然橡胶进口市场均具有强大的竞争力。此外,在2005-2015年11年中,越泰两国对中国市场的橡胶出口量均稳步上涨。然而,越南天然橡胶出口中国市场的竞争力却远不及泰国,更有甚者,在国际竞争力的4个评价指数及CMS模式下显示出越南目前的天然橡胶出口竞争力有下降趋势,而泰国则有上升势头。
第二,通过研究和分析,笔者发现越泰两国对中国的天然橡胶出口竞争力悬殊的原因。首先,越南的自然和社会条件不佳,缺乏政府发展天然橡胶出口竞争力的相应措施。其次,越南虽然拥有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产量,但其出口结构却严重失衡,90%的出口属于质量低下的原橡胶和胶液原料,而质量高的橡胶产品则出口量很少。最后,越南主要的出口市场是对天然橡胶质量要求不高的市场,如中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因此,尽管产量高但出口价格低,所以无法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此情况与泰国截然相反,泰国主要出口市场是日本、德国、韩国等。第四,越南出口橡胶质量低于泰国,因此买家总是优先选择泰国企业购买。此外,越南出口中国天然橡胶的生产、运输、销售等环节的竞争力仍不高。
第三,针对越南天然橡胶出口的劣势与限制,笔者提出以下建议。首先,越南政府应制定相应措施,帮助农民和企业,提高越南天然橡胶的生产力和出口竞争力,积极与中国政府洽谈,签署相关协议,确保越南稳定、顺利的出口环境。其次,越南天然橡胶行业应建立研究中心,帮助企业提高能效和天然橡胶的生产质量,培训劳动力,提高销售能力和宣传水平,寻找新的出口市场,提高天然橡胶售价。最后,越南企业需要改革技术,提高出口橡胶产品的质量,生产深加工、高质量产品。此外,越南企业还需要不断深入中国市场,提高对中国的天然橡胶出口竞争力。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