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基于广义要素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5947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如何促进经济增长一直是每位经济学者潜心研究的重要课题,这是因为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经济增长是国家发展的重点之一。无论是从最早的古代财富思想,重商主义等,还是随着发展演变为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新古典经济学,乃至现在的新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经济增长的方向是不断与时俱进的。现在,随着全球经济的大融合,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国际贸易占据的位置越发重要。就中国而言,有种说法是国际贸易是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大马车之一,这就足以见得现在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所以本文在大框架上进一步研究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之间的深层次关系。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中,足以称得上波澜壮阔,而且国际贸易可谓是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国际贸易不仅是中国迅速稳定发展的基石,还使中国迅速的融入到全球经济大开放的新形势之下,引进新的技术和经验,从而带动自身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在这三十多年的发展中,中国经过不懈努力发展成为第一大贸易体,经济地位也在不断上升。

1.1.2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一方面,在中国现在经济所面临的新形势之下,我们的首要问题是如何提升我国的经济实力,进行保质增量的发展。从各位学者的研究中,不难发现对于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很多,角度也是各式各样,其所采用的研究要素也是多种多样。本篇文章将各种要素进行结合,创造性的提出了广义要素这一新的概念,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另一方面,通过对不同要素机制进行分析,寻找不同要素机制作用下,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差别。

2、实践意义

经济的增长离不开各个投入要素的贡献,要素的投入所产生的贡献大小也不同,通过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要素贡献率的研究使我们能够得到各个投入要素的作用下,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以便更好的发挥要素优势、弥补要素劣势、抓住发展机遇、增强应对挑战的能力,促进经济的发展。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研究中,有许多学者对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首先从要素分析,国外学者对要素的研究是不断前进的。最先引入全要素生产率这一概念的是美国经济学家 Solow,他在1957年发表的文章中研究了技术进步率,而后被其他学者进一步发展,从而有了“索洛值”这一概念。Vanek(1959)对于自然资源、Keesing、Kene 和 Schultz (1960)对于人力资本以及 W.Gruber、Meita 和 Vernon(1967)对于研究与开发等的新要素贸易理论,丰富、拓展了经济增长前沿与贸易发展领域的研究。Aigner,Lovell,Schmidt和 Meeusen 等(1977)分别独立提出了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用来分析生产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Stern and Maskus(1981)和 Sharma(2003),从要素投人和贸易结构的角度解读经济增长和出口的决定因素。Redding 和 Distance (2001)通过对人力资本和一国经济发展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是:训练能提高一国的人力资本能力,从提高一国的经济增长速度,降低贸易壁垒从而实现经济增长。

​1.2.2 国内研究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作为发展中国家共同存在的一个特点就是储蓄率高。但现在随着资本存量的不断增加,中国的要素禀赋也在不断变化(张军和章元,2003;单豪杰,2008)。目前在国内,研究国际贸易和广义要素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文献都比较广泛,成果丰富。基于国际贸易分析经济增长这一方面的文献是十分丰富的,而且从2000年开始就已经有人在研究直到现在仍有人在研究这一方面的问题,角度越来越多样化。有的通过一些扩展的机制来研究,有的在中国不同的经济背景下来进行研究,有的采用不同的理论来进行研究,但是无论是什么样的研究角度,其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

2 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2.1 理论回顾

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从贸易产生之日起就是经济学家们研究的重点,国内外学者已经通过规范的理论分析和严谨的实证分析对此进行了多年的研究,虽然大部分学者支持贸易促进伦,但是至今仍然存在很多其他的观点,可谓众说纷云。本章从国内外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2.1.1 经济增长理论

1.经济增长的定义

库兹涅茨将“经济增长”定义为居民日益增强的经济产品并且通过不断提升的先进技术和制度等来提升增长能力。

2.经济增长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在20世纪初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古典经济学家。作为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起点,拉姆齐的著作是首屈一指的,其跨时间最优化分析所使用的拉姆齐跨期效用函数已经被广泛应用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在拉姆齐之后曾出现哈罗德-多马模型,这是基于凯恩斯理论之上的一个经济增长模型,通过要素的不可替代性作为切入点研究社会的内在不稳定性,虽然没有得到优良的结果,但也算是一大突破。这些都是微观经济学中的经典模型。到了20世纪50年代又涌现出一批新的优秀人才,提出了新的理论。索洛和斯旺所研究的索洛——斯旺模型就是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模型,对不同要素研究经济增长提供了方法,并在后来的学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20世纪60年代,在拉姆齐的分析基础上,凯斯和库普曼斯将分析方法引入新古典增长理论,试图用储蓄率内生化来消除经济增长对外生技术进步的依赖,然而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在阿罗和谢辛斯基构造的“干中学”模型中,假设知识都是非竞争性的,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所进行的创新创造都会在整个世界蔓延。后期罗默对这个思想进行了更进一步的证明,却发现得到的增长率不是帕累托最优。

......................

​2.2 国际贸易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

通过文献可以看出对于经济的研究可以通过两个维度进行,一种是长期影响,一种是短期影响。从短期看,三个因素共同决定了一国的经济增长,即投资需求、消费需求、进出口。从长期来看,情况就会变得复杂许多,一方面全要素生产率的不断提升将会带来供给的增多和技术的进步,从而带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彼此相互促进,共同影响经济增长。另一方面,资本和劳动等要素的增加带来经济实力的积累。本章将会从长期效应入手,从以下三种机制进行分析:资本累积、技术创新以及制度革新。

​2.2.1 国际贸易-资本积累-经济增长

先从物质资本来看,在 20 世纪初,史密斯和其他古典经济学家就发现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取决于资本的积累。根据索洛模型,资本积累将增加人均资本存量,然后使一个国家的生产扩张,假设储蓄率不变,增加人均产出,促进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国际贸易主要通过一下三种情况来增加资本积累的,从而促进了经济增长。

一是,竞争效应。由于国际贸易的作用,国外产品的会使国内的出口企业面临更加竞争激烈的环境,企业若想生存,就必须加大资本积累,能够在一定时期内保有更多的积累资金,形成投资需求的驱动力,加大发展。二是,规模经济和比较优势。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如果政府不进行直接干预,企业可以直接进行进出口,则说明企业生产的该产品具有比较优势,而且也可以针对此种产品进行投入生产,并进行出口贸易,从中得到比较优势利益,而这种利益也就是来源于前文所叙述的要素禀赋优势。与此同时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出口企业在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之后,部分企业可以分割国外的市场份额,占据国外市场。以上观点都可以说明企业资本的积累提升企业的利润率,从而资本积累率也得以提升,最终将能促进经济增长。三是,投资引致。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发展经济学而言,提出了一个新思想:资本不足就是经济发展的障碍。在发展经济学中,有一个经典的理论和模型,即“贫困恶性循环”理论和哈罗德多马模型,研究认为储蓄率的高低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一大原因。但是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上述理论正好相反,国民储蓄率非常高,但没有导致资本的积累。上述现象可能是由多因素造成的,其主要原因必须是这些国家缺乏投资的诱惑。若一个国家能吸引更多的外资,从而改善投资环境,必然能够通过资本的不断积累促进经济增长。

........................

3 中国经济、贸易与广义要素发展概况................16

3.1 经济、贸易发展概况..............16

3.1.1 经济发展概况............16

3.1.2 国际贸易发展概况..................17

4 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27

4.1 国际贸易、资本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27

4.1.1 模型设定................27

4.1.2 实证分析...................28

5 基本结论及政策建议.............35

5.1 文章结论..................35

5.2 政策建议..................35

4 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4.1 国际贸易、资本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4.1.1 模型设定

本文的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实证模型就是以 4-1 式的模型为基础的,并将其做了转化,变为下列形式。

为了将文章中的共线性、数据中可能存在的不平稳性消除,先对模型中的数据进行对数转化的数据处理,之后再在对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

5 基本结论及政策建议

5.1 文章结论

根据文章第四部分实证部分三种机制的模型分析,回归结果显示,在资本、技术、制度这三种广义要素的作用下,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无论出在哪一个模型之中,都是正相关。说明包括资本、技术、制度三种要素,他们都在作用机制中促进了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其中物质资本的作用是最大的,达到 0.705;其次是人力资本中的教育经费指标;市场化指数位居第三,影响系数为 0.6546;研究与开发支出要素的影响因素为 0.5815;产权指数的影响系数也已过半,达到 0.5814;影响程度最低的是劳动力要素,其影响系数仅为 0.323。接下来我们将对三个模型分开来看。

在国际贸易-资本-经济增长机制中,物质资本投入可以说是首要源泉,在这三种机制中,其作用最大,影响系数为 0.7052。对于一个省份来说,通过物质资本的投入可以带来较多的生产总值的增加,说明该省份是“资本推动型”所以各省份应该加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放弃经济发展初期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而进一步发展“集约型”增长方式。此外人力资本的投入也是促进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影响的重要原因,相比较而言教育经费的投入作用下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比劳动力增长大,影响系数分别为 0.6949 和 0.3228。因此要注重人力资本的发展,不能只关注就业人数,更应该加大力度发展高等人才和专业人才的培育。

​在国际贸易-技术-经济增长机制中,技术投入所带来的影响系数为 0.628,这就主要和国际贸易所带来的技术外溢效应相关,所以更应该重视技术要素相关投入。但由于技术具有滞后性有一定关系,要不断地将技术融入到各政策措施之中,从而使科学技术能够进一步转化为生产力,另一方面还要不断加速科技成果的产生和进一步的转化,从而不断提升本国商品的附加值。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