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经济管理论文,本文研究对象为脱贫农户,相较而言这类群体收入来源单一且多为种养殖所得的经营性收入,其经营性收入受收入渴望的影响更大。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贫困是一个长期性、世界性的难题。中国一直致力于减贫工作,在贫困治理中依次经历了非建制减贫、区域扶贫和精准扶贫三个重要阶段(余少祥2020)。自精准扶贫战略提出以来,中国年均减贫人口1000万以上,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2020年在现行贫困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基本实现,绝对贫困问题全面消除。当前以政策和资金供给为主的外援推动式扶贫模式,在短期内为贫困人口创造了有利的外部脱贫环境,并在改善生计与促进增收层面起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各地扶贫实践不断反映出一个规律——物质的缺乏和精神的落后是贫困的一体两面,高质量脱贫目标的实现需要物质的满足与精神的安放同步达成。而当前阶段政策着力点是通过物质资源供给解决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在引导转变观念,摆脱思想贫困方面力度较小且收效甚微,因而贫困个体发展积极性与主动性尚且不足(赵曦等2009)。在扶贫政策和资金相继退出后,脆弱性较高的脱贫人口可能面临返贫风险,很难保证脱贫结果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在此背景下,个体内生动力的培育日益受到重视,精神扶贫相关议题亦备受关注。
经济管理论文怎么写
绝对贫困是以收入为核心测度标准的一种贫困表现形式。绝对贫困的阶段性消除,并不意味着减贫任务的完结,后脱贫时代新的贫困群体将会在新的标准下被识别出来,贫困治理目标也将由“绝对贫困”向“相对贫困”过渡,其中“志智”双扶的“精神贫困”治理模式将成为研究重点。精神贫困是由长期物质贫困导致的渴望与志向缺失、能力与行为错位的负面心理与行为模式(胡小勇等2019),其本质在于贫困个体内生发展动力不足。这类群体在脱贫过程中往往表现出生产投资意愿低下、主观参与性不足、缺乏长远发展规划等消极态度。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重塑贫困人口内生发展动力,而这正是当前扶贫中较为薄弱的环节。Dalton等(2015)指出个体内生动力的培育需要从破除其内在约束入手,渴望作为个体行为决策的驱动因素,是值得关注的重要内在约束之一(Flechtner 2017)。渴望状态的改变能激发和引导个体投资决策行为(Bernard et al.2014),这一视角为打破贫困恶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减贫提供了可能路径。
...........................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研究目的
贫困是个体面临的内外部约束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制约个体发展的外部约束基本被消除,因此需要着重关注个体内部约束问题,促使其认清贫困现状并主动寻求资源改变。本文从收入渴望视角出发,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并到农村进行实地调研,再根据已有研究成果构建收入渴望相关指标和理论框架,最后用脱贫户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目的在于探究脱贫户收入渴望对其家庭收入的影响路径,寻找破除贫困个体内在约束的突破口,激励其积极参与减贫并发挥主体性作用,从而形成内生发展动力。通过各种干预手段破除内在约束,引导脱贫户形成合理收入渴望,进而提高投资水平和收入,促使高质量可持续脱贫目标的实现。
1.2.2研究意义
唯物辩证法表明内因起决定作用,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实现可持续、高质量脱贫,不仅要提高贫困人口当前收入,更要提升其自主发展能力,确保脱贫后收入来源的稳定性。因此,本文在对脱贫户生计状况和心理发展问题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将个体内生动力因素收入渴望量化为具体指标,探讨分析脱贫户收入渴望与农业生产投资和收入间的作用机理,尝试从微观视角探讨扶贫政策的社会心理塑造效应,为个体渴望的激发提供有效途径,这对构建脱贫长效机制、丰富精神贫困治理理论具有重要意义,为拓展贫困研究领域提供心理学脚本。同时有助于治贫政策的完善与提升,为后续扶贫工作的开展和扶贫政策的设计和实施提供参考。
2020年在现行贫困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出列,绝对贫困问题全面消除。但绝对贫困在统计意义上的消失并不意味着反贫任务的终止,后续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同等重要。在物质扶贫政策有效供给的基础上,激发脱贫人口内生发展动力,引导积极而为的行为倾向,不仅符合现阶段脱贫工作需求,而且有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能从根本上推动脱贫人口从政策依赖向自我发展转变。
.............................
第二章概念界定和机理分析
2.1概念界定
2.1.1脱贫户
脱贫户是相对于贫困户而言的。国家对贫困户的界定有严格标准,且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而动态调整,因此不同时期贫困户的识别标准也会发生相应变化。本文中的贫困户是指建档立卡贫困户,其界定标准是“以户为单位,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年国家贫困标准,吃穿、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等方面还没有保障的农村户籍人员”。根据贫困户的界定标准,贫困退出也以户为单位,按照“一收入、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指标,即“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超过当年国家贫困标准,吃穿不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进行核实,当以上指标全部达标后即可认定为达到脱贫要求。2020年11月23日,贵州省宣布所有贫困县摘帽出列。至此,中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中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依据以往学者对脱贫户的概念界定,本文中的脱贫户是指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的帮扶下,满足国家扶贫标准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经过政府的帮扶及自身的发展已不再符合帮扶要求而退出贫困队伍的农户。相对于一般农户,脱贫户本身发展能力较弱,生计资本较少,在内外部环境的综合影响下可能再次返贫,这将加固脱贫户认知偏见,强化个人对实现永久脱贫无能为力的消极心理,从而引发精神贫困问题,导致主体发展主动性、创造性降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离不开各主体的积极参与,参与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战略实施成效的高低。因此,在战略过渡的特殊时期,本文选择以脱贫户为研究对象,针对脱贫户心理和行为选择特征,提出增强脱贫户发展意愿和动力、优化行为决策的对策建议。
............................
2.2理论基础
2.2.1渴望理论
在经济学中,渴望最早出自Simon(1955)的“满意”评价方法中。Simon(1979)认为在复杂的经济社会环境中,个体决策很难做到完全理性,因此他将决策定性为寻找符合或超过特定标准的替代方案。当决策者对其选择的替代方案形成某种渴望时,会在渴望水平的引导下不断搜索,一旦找到满足要求的方案就会终止搜索,这种搜索模式称为“满意”选择,即决策是渴望水平引导的决策搜索过程。个体在方案搜寻过程中,如果令其满意的方案是容易找到的,则其倾向于适当提高渴望以寻求更好的方案,反之则会降低渴望适应情境。决策搜索过程表明个体渴望会随着情境的变化不断调整。
渴望是以未来为导向的目标,能促使个体为实现目标投入时间、精力或资金等,目标实现即渴望实现(Genicot and Ray 2017)。作为内生动力因素,渴望能激发个体投资决策行为,特别是当个体自身有能力或资源来效仿这些成功经历时影响更大(Appadurai 2004)。但是受贫困环境影响,农户渴望水平往往较低。低渴望会使个体减少对摆脱贫困的投资,投资减少又会导致渴望目标无法实现,低渴望与低投资的恶性循环会强化个体对摆脱贫困无能为力的心理(Abramson et al.1978)。心理学研究表明,目标或渴望可通过特定方式加强,如传达鼓舞人心的愿景和支持行为等(Latham and Saari 1979)。因此,消除或减轻贫困人口面临的内外部约束,如扩大渴望窗口引入广泛的参考群体,促使其从他人的成功经历中学习经验,提高未来收益的预见性和收入渴望,引导增加投资并改变对未来的态度,有助于改变贫困现状。这一视角为打破贫困恶性循环、解决贫困人口脱贫及发展动力机制问题提供了可能路径。
..................................
第三章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15
3.1数据来源...........................................15
3.2周至县整体概况........................................15
第四章收入渴望影响脱贫户收入的直接效应分析....................24
4.1收入渴望对脱贫户收入直接影响的模型构建........................24
4.2变量选取和说明.....................................24
第五章收入渴望影响脱贫户收入的中介效应分析......................31
5.1收入渴望影响脱贫户收入的中介效应模型构建........................31
5.2收入渴望对农业生产投资的影响..............................31
第五章收入渴望影响脱贫户收入的中介效应分析
5.2收入渴望对农业生产投资的影响
根据前文理论分析可知,渴望作为内生动力因素,能激励个体为实现目标进行投资。个体投资决策受主客观因素的共同影响,具体结果如表5-1所示。回归(9)~(13)分别表示在不添加控制变量和依次加入户主特征、家庭结构特征、家庭资本特征和地理位置特征等四个层面的控制变量时,收入渴望对中介变量农业生产投资的影响结果。在回归(9)~(13)中,脱贫户收入渴望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正向影响农业生产投资。随着控制变量的加入,收入渴望对农业生产投资的影响程度降低,模型拟合水平逐渐提升。
从客观环境角度看,户主特征中性别和教育年限对投资影响均不显著。户主婚姻只有在单独引入户主特征时,才对农业生产投资有正向显著影响,说明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助于激励投资意愿。而在引入其他家庭层面特征后,原本影响显著的婚姻特征变得不再显著,这部分体现了脱贫户家庭特征对户主特征的遮掩效应,户主特征对农业生产投资的影响通过其家庭特征来体现。户主年龄始终正向显著影响农业生产投资。当前农村家庭仍以传统种植方式为主,农业生产活动根据已有经验开展。根据人力资本的“干中学”效应,随着年龄的增长,种养经验和技术也会越来越成熟,进而带动投资增加。此外,年龄较大群体外出就业较难,迫于现实环境的影响,也会选择从事农业生产。
经济管理论文参考
在家庭人口特征中,除家庭人口总数外,其余三项均负向影响农业生产投资。家庭人口规模越大意味着劳动力越多,在劳动力数量充足的情况下能合理有效安排劳动力参与农业生产活动。务工比和抚养比均负向显著影响农业生产投资,这与常识相符。家庭抚养人口是无劳动能力者如老人和小孩,或有劳动能力但未参与劳动者如在校学生,这类群体所占比例越高,家庭中能用于其他活动的精力和资金就会减少,不利于增加农业生产投资。在家庭劳动力数量一定的情况下,外出务工者越多意味着务农劳动力越少,同时这也反映出我国当前以小农户和人力生产为主的现状。疾病负担对生产投资有负向影响,但并不显著。在扶贫政策的帮扶下,残疾人有保障性收入,大病患者医保比例高,因此对农业投资的影响不明显。
..............................
第六章结论
6.1研究结论
第一,收入渴望对脱贫户家庭总收入和经营性收入都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且对经营性收入的影响更为显著。本文研究对象为脱贫农户,相较而言这类群体收入来源单一且多为种养殖所得的经营性收入,其经营性收入受收入渴望的影响更大。
第二,脱贫户收入渴望对农业生产投资有显著正向影响。较高渴望会强化个体发展动力和收入目标,并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和控制力,通过增加投资来确保目标实现。从这个角度来看,渴望可能是制定减贫政策的重要依据。
第三,农业生产投资在收入渴望对脱贫户收入的影响中具有中介作用。但中介作用因收入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收入渴望对脱贫户总收入的影响中所起中介作用较小,而在对经营性收入的影响中具有完全中介作用。表明增加农业生产投资是脱贫户将渴望转化为实际增收目标的一个重要渠道,而且在对总收入的影响中可能还存在其他路径,要注重对其他增收途径的发掘和培养,拓展脱贫户收入来源渠道,丰富完善收入结构,提升风险应对能力。
第四,在收入渴望影响脱贫户收入的不同模型中,家庭抚养比和疾病负担始终是制约脱贫户总收入和经营性收入上升的重要因素。本文样本中老人、疾病患者、残疾等群体较多,这类群体多为家庭抚养人口且无收入来源,再加上养老、医疗等支出,使家庭经济负担加重。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