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都市圈是拉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三大增长极。长江三角洲与京津冀无论从行政区划还是从地理分布上,都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一个是两省一市,一个是两市一省;一个位于我国最大的内河长江的出口处,水上运输便利,地势低平,气候宜人,一个位于我国华北、东北、西北三个地区的结合部,相当于东北亚经济圈日益活跃的中心地带;一个聚集着28所211高校,一个集中有29所211高校。就在京津冀地区的自然资源、土地面积、人力资源与长三角地区相仿甚至远超过的情况下,结果却是后者以一个直辖市带动了两省经济的共同发展,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典范;而前者的两个直辖市却未带动起河北省的经济腾飞,甚至形成了世界上罕见的“环京津贫困带”。因此,把长三角和京津冀两个地区的经济合作状况作一个多方面的对比分析,对加速破解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困局,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2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困境
被称为世界第六大都市圈的长三角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已经建立起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协调与合作机制。合作范围不仅局限在交通、旅游、能源、信息、环境等方面,在人才、教育、信息、市场一体化等领域也都有了长足的进步。相比之下,京津冀经济圈一体化虽有改善但变化不大。据2013年最新统计测算,京津冀的国民生产总值只有长三角的57%,尽管京津冀的多数指标落后于长三角,但京津冀经济圈区位条件独特、人文环境优越、创新资源十富、经济基础雄厚,也可以说是尚处于蓄势待发、正在崛起的“第三极”。只要找出发展瓶颈,有效破解并抓住新的战略机遇期,就有可能实现后来居上。以下从四个维度做一下对比分析。
2.1 区域交通状况
构建综合性的网络化基础设施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前提和基础。目前,长三角已经形成了沪宁杭之间的3小时高速公路圈和1小时高铁圈,长三角3个核心城市的同城化效应日益显现,大大推动了整个长三角的一体化进程。京津冀地区各城市之间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便利通达性远远滞后于市场需求,特别是天津和河北省之间的交通通达性更为滞后。仅以火车为例,截至2013年底,从天津始发到石家庄的火车最快需要近6个小时,天津到承德最快需要7个多小时,而天津和石家庄与承德的距离只有约350公里。这个距离在珠三角和长三角都已经实现了高铁1小时经济圈,其差距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和一体化深化的影响差异不言而喻。与周边省际交通基础设施的不畅严重制约了天津环渤海区域增长极作用的发挥,削弱了作为一个整体的京津冀的区域竞争力,进而使京津冀其他方面的一体化进程更加艰难。再者,京津冀地区港口、机场等重大交通设施的重复建设问题,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如北京机场高利用率使得机场建设一再扩大,而高标准建成的石家庄机场和天津机场却与之形成鲜明对比,航班少,客流小。一个是“吃不了”,而另两个是“吃不饱”或“吃不着”。
2.2 区域内部发展不平衡
与长三角地区“绿树成林,百花齐放”的局面相比,京津冀区域内的中心城市与其外围中小城镇及腹地在发展水平上存在巨大的差异,形成了“大树底下不长草”的现象。京津冀城市群超大城市资源高度集聚,呈明显的“极化”效应,区域内部城镇化发展极不平衡,中小城市吸纳力不足,人口加速向中心城市聚集,这种不合理的城镇体系结构导致区发展缺乏支撑力。虽然紧邻北京、天津这两座中国北方特大城市,并有着东部沿海和环抱首都的区位优势,但是,长期以来,河北受到京津的辐射作用微乎其微。京津对资源、资本的强吸附作用,甚至导致了“环京津贫困带”的出现。贫困带的存在客观上制约着北京、天津两个中心城市的发展,也制约着京津冀一体化发展。
2.2.1 经济发展不平衡
在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北京、天津的综合实力最强,成为区域发展的“飞地”,而河北的经济实力较为薄弱,与两大直辖市形成巨大的落差,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成为京津冀一体化的主要障碍。2013 年,北京、天津两市人均生产总值均突破9万元,天津更是接近10万元,,而河北人均生产总值还未突破4 万元大关,从三次产业结构看,北京的产业结构已经实现了“三二一”的结构调整,天津与河北都还没有摆脱“二三一”的产业结构模式;从市场开放度看,京津两市由于享受开放城市、沿海城市、开放区、开发区等优惠政策较早,在引进资金、扩大出口等方面占据了绝对优势,而河北省的对开放步伐虽然也在不断加快,但在利用外资、外贸出口等方面的能力差距较大。相比之下,长三角地区不仅总体经济实力强而且内部区域的经济发展都较为均衡,呈现共同繁荣之势(见表1)。
2.2.2 资源分布不均衡
与长三角地区内部两省一市相互合作、优势互补相比,北京对周围地区人才和资源的空吸现象成为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又一瓶颈。京津冀在地理位置方面浑然一体,北京与天津是河北省北部中心区域独立出来的两个直辖市。由于直辖市在集聚资源方面能够给创业者和投资者提供更好的平台,经济主体能够谋求更大的利润空间,各方人才资源都集聚到京津,使得本应在京津冀范围内均匀分局的经济格局转变为向京津聚集的不对称发展状态,导致马太效应的产生,使得不具备竞争力的经济个体被排斥到京津周边,因此河北省区域的产业布局完全不是主动的,而是在以京津发展为主导的情况下逐渐被边缘化的,并形成了一条罕见的环京津贫困带。加上长期以来,河北勒紧裤腰带在水资源,交通资源,用地资源上全力支持京津,却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这就加剧了河北经济的落后,使得三地的发展不能齐头并进。北京、天津和河北省的人均收入统计(见图1)。
据图表显示,河北省人均收入严重偏低,京津冀收入上的巨大差距使得河北无法留住和吸引高层次人才,进而造成了河北地区缺乏活力,加剧在居民消费、社会福利,政府和企业投资,经济发展潜力等方面的差距。而这种差距,又进一步造成环渤海区域内其他省市的资金、人才等向北京、天津聚集,使发展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地制约着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2.2.3 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京津冀地区经济是以政府主导为中心。在区域经济发展合作中,相对于企业行为、民间资本力量对京津冀发展的影响,地方政府的指导力量明显处于强势地位。政府干预过多,没能充分发挥市场自发配置资源的作用,引起供需不合理,制约经济的发展。但长三角地区经济以市场为主导,在当前转型社会时期,市场和政府两股力量,应该是相辅相成,由市场为主导,坚持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政府应当做的是充分发挥其强制性作用,通过制定市场各行业管理规则,严格把关市场进入,来完善市场体系。长三角地区合理的分配“看的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是促进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2.3 城市体系不完善
结构层次性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的城市体系是都市圈的普遍特征,也是区域资源合理分布于各城市实现功能互补的必要条件。大城市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是巨大的,而且要充分发挥这种作用,必须有“二传手”,方可形成最佳的城市体系。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优势的发挥就有赖于这种科学合理的城市体系,相比之下,不合理的城市梯度和薄弱的中心城市辐射都成为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障碍。
2.4 中心城市辐射作用
从经济学意义上讲,都市圈内应有一个经济首位度大的中心城市,它与周边城市区域存在密切的经济联系或分工合作的关系,并且同时具有“极化”和“辐射扩散”两种效应。主导型的合作共生、协同发展是经济合作的重要类型。北京和上海作为中国的两个超级大都市,两者自身的发展都很快,但两者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效应却相差很大。北京作为京津冀经济圈的中心城市,其辐射带动能力却有限,事实上环渤海地区在目前和相当长时间内,在经济发展方面难以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北京对周边地区,即天津、河北的影响也是非常有限,甚至形成了“空吸”作用——人才、资源逐渐向北京集中,造成周边地区发展相对迟缓。但上海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龙头城市,其快速发展带动了相邻的江苏、浙江相关地区的快速发展,其周边各个主要城市也主动和上海接轨、协调,接受上海的辐射和带动,“长三角”在上海的带动下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2.5 产业同构现象
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重叠、缺乏分工协作。在产业的基础设备构建中缺乏合理规划和张望未来的态度,导致一些重叠现象,特别是一些重大的交通设施建设,例如机场、港口等。这使得资源不能达到合理的优化配置,无法实现效用最大化。此外在分工协作方面北京、天津、河北地区各成一体,导致京津冀地区不光不能协作发展甚至造成相互竞争之势。同时京津冀地区没有形成各方面协调发展的产业群和产业网络体系,各城镇地区没有起到良好的发展中介作用。但长三角地区以上海为龙头的经济一体化已经形成。2013年,上海市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 21602亿元,同比增长 7.6%以上。目前,已有 16 座核心城市被列入“长三角”都市圈。苏州:近水楼台,四沿布局;无锡:融入一体化,谋求新发展;南京:呼应上海,辐射周边;杭州:接轨上海,错位发展“长三角”周边城市不约而同地把与上的联动,共同促进发展。更为重要的是长三角地区产业分工明确,上海要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物流业,同时浙江要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江苏则要打造国际制造业基地,此种分工与协作有效的促进了该地区经济大发展。
产业结构趋同性不仅使得城市的产业特色难以得到有效体现,而且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一方面造成行业内的巨大内耗,限制了企业规模效益的发挥;另一方面,各地区各自为战,破坏了地区间经济合作,不利于区域经济的一体化进程,进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3 加快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思路与对策
区域经济一体化在我国实际上是一个政府推动的过程,通过政府制订的政策和措施,创造有利于各方合作的环境,引导并促进区域合作。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基本思路是: 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在公路、轨道交通、港口、机场建设上实现对接与资源整合;以市场一体化建设为基础,促进区域内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的自由流动;以完善的城市体系为保障,建立城市等级序列完善,结构梯度合理的联动发展城市群;以产业合作为核心,明确城市的职能定位,通过各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空间重组,加强产业联系,打造产业内部纵向与产业之间横向联系的产业价值链,将京津冀经济圈建成以京津为核心,以周边城市为依托的高度经济一体化都市圈。
3.1建立统一的市场体系,清除市场障碍
构建一个统一的大市场,一直是京津冀都市圈区域协作的重要目标。首先,京津冀三地计划联手完善商品市场,发展物流与贸易合作,建设区域农副产品统一市场。其次,相互开放和发展要素市场,突破体制障碍,合作发展劳务、金融、产权、房地产、技术等要素市场,促进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
3.2 打破行政壁垒,加强政府之间的协调
从长远看,京津冀都市圈的整合应当由市场力量来推进,但由于目前我国仍处在市场机制还不完善的转型时期,政府则应着力于完善市场体系、制定市场规划、引导市场准入以及构建区域化的基础设施网络。就当前来讲,政府力量对经济联动发展的协调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政府的推动也是十分必要的。
3.3 加强区域产业转移、承接与合作
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是生产要素的互补性和产业结构的差异性,因此产业转移也应当成为三地协作的重点。京津冀都市圈各区域发展当地优势产业和调整自己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加强区域间的相互联合、协作和配套,逐步建立起既能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形成自身产业特点,又能同周围区域相协调的产业结构体系。
3.4 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
统筹规划,推动京津冀基础设施共同建设和开发利用,促进经济共同发展。把京津冀都市圈视为一个整体,认真研究京津冀区域之间重大基础设施配置关系问题,统筹规划,在供水、供电、交通、通讯、能源、环保、防灾抗灾等基础设施方面加强合作,共同开发利用。
4 结论
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具体体现。通过京津冀与长三角地区的比较研究,得出应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在公路、轨道交通、港口、机场建设上实现对接与资源整合;在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由国务院、国家发改委牵头对京津冀进行总体规划,并就具体问题寻找三方合作的切入点;以分散大城市职能,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加快小城市建设为思路,完善京津冀城市体系,提高中心城市辐射度;依据各城市的产业定位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产业格局优化发展,给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以期提高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并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论长三角经济发展情况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区域经济一体化,京津冀三角经济区,经济一体化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经济论文文章
- 新疆城镇化对乡村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 探究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公共性缺失问
- 浅谈如何建立合理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
- 基于增权理论的乡村旅游扶贫中贫困人口受益
- 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纽带巴基斯坦的实
- 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 经济视角下中国最低工资政策对低收入群体就
- 信息化对制造业集聚的空间效应分析
- 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对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影
- “三权分置”政策下农地流转路径探索——基
- 数字化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的影
- 中国投资对埃及经济增长的影响
- 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
- 对冲基金对A股市场稳定性影响及其非对称性
- 环境规制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非线性影响研
- 资本账户开放程度与金融危机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