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经济硕士论文,经济学核心规律是由经济活动中最深层次的本质展开来的经济活动的内在必然联系,决定支配经济活动中其他层次的规律。经济发展是价值的发展不是金钱的增长。经济是价值的创造、转化与实现;人类经济活动就是创造、转化、实现价值,满足人类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价值规律而非价格规律是经济学的核心规律。(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经济硕士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经济硕士论文范文篇一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从20世纪70年代幵始,硕士论文范文在全球化浪潮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集群正在迅速发展。进入80年代后,无论是美国桂谷的电子产业集群、日本的丰田汽车产业集群、瑞士的制表产业集群等高科技产业集群,还是第三意大利的中小企业集群、加尼福利亚的葡萄酒产业集群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亦或是国内的北京中关村电子产业集群、温州的服装产业集群、福建的运动鞋产业集群、云南的烟草加工产业集群、重庆的摩托车产业集群,都显示出强大的竞争力和生命力。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产业集群表现出来的创新和竞争优势越来越引人注目,得到了经济学界的极大关注。站在国家和地区的角度来考察,各国经济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靠那些扎根于本国的中小产业集群。中国现在正处于由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以横向成群纵向成链为特征的产业集群日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这一现实也要求对产业集群理论做出解释,并使增长极能够继续在理论的指导下存在和进一步的发展。在经济、社会、文化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产业集群,在资源的优化配置、拉动地方经济增长、促进各区域间的平衡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驱动力的作用。在西部大开发战略支持的背景下,西部地区的产业空间格局也在潜移默化的转变,深刻的影响着西部经济的发展。不过和东部沿海区域做一下比较,我们可以看到:西部的产业集群还存在着一系列不尽人意的地方。譬如:集群发展规模化水平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集群数量少、模式呈现单一化等等问题。对于怎样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和良性发展,从而推动西部经济的发展,对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而言是一个有着重要实践意义的问题。
2.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产业集群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其理论也建立在对发达国家的研究上,在国内,产业集群的理论还不是很成熟,处于起步阶段,并且相关的研究很大程度上集中在沿海等发达地区,侧重于从区域经济的视角来研究集群的创新、企业之间的关联网络、企业正式非正式的制度演变等,构建了一个关于集群起源、发展和演化的基本研究框架。但是,地区不同,产业集群建立的侧重点也应当有所差异,部分地区却出现了产业集群对当地的经济增长影响不大的情况。所以,前面的产业集群研究成果对我国虽然有可以借鉴之处,但是不能全盘用于各个地区。加上一些关于西部地区产业集群的研究主要表现为描述性的案例研究,对于产业集聚现象的模型研究相对分散,规范研究和实证分析理论还不是很成熟。西部大幵发战略实施已经超过十年,四川、重庆、陕西形成的大西三角经济圈的产业集群日趋壮大起来,极有可能演变成西部经济增长的主导地区和增长极,因此,有必要对西部地区产业集群理论进行丰富和完善。本文在整理西方产业集群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西部地区特殊的经济、文化、制度、背景对产业集群进行了深入的实证研究和比较研究,为解决通过产业集群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这个难题提出了理论支持。
现实意义:目前,我国产业集群水平呈现出一种不均衡的格局,东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不断扩大。自从1999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我国就步入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全面实施阶段。经济不够发达的西部地区可以以产业的集群为契机,借助政府导向和支持,提升集群创新力,优化产业布局,创新市场配套集群体制,进一步提升区域经济的整体综合竞争力,培育和发展具有长久优势的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的发展也需要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因此,西部地区该怎样凭借己有的优势,深化产业集群的福射和集聚效应,带领产业集群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从而增强自身区域竞争力,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2. 1国外对产业集群的研究
集群理论的鼻祖是Adam Smith (1776),在他撰写的《国富论》包括了一些和集群相关的经济思想,例如:专业分工与市场范围之间的关系,市场竞争和行业发展的关系等等,不过产业集群现象在当时的经济环境之下不是很明显,集群理论没有引起研究学者的注意。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alfred marshall (1920)是产业集群系统研究的开拓者,他阐述了外部经济和规模经济条件下工业企业的区位选址动机。在其著作《经济学原理》中引入了 “外部经济”和“内部经济”两个重要的概?念。外部经济主要是集中在一定地区的企业的规模大小,适当数量的企业集中在一个地方,可以有效刺激产业区的形成。内部经济则是指企业生产活动中的组织效率和经营效率,即企业本身的规模经济性。并且,通过从“外部经济”角度进行的更加深入旳研究,他对产业集群的形成原因有了新的见解:外部性带来了集群整体成本的下降和竞争力的提高,促使企业选址在成本低的地方,进一步地增强了区域竞争力,从而形成了产业集群,而这些都是小规模的企业群不能达到的。他还赋予了这些对企业进入有一定吸引力的地区一个名称 产业区(industry district)。Marshall具体阐述了外部规模经济给集中在一起企业带来的好处:(1)技术的溢出;(2)流动性和专业性很强的劳动力市场;(3)共享的中间品投入。Marshall的这些理论被认为是集群经济探索性研究的典范,不过遗憾的是:企业在空间上的变化以及企业之间的相互沟通和创新并没有得到马歇尔的重视。
继Marshall之后,Alfred Weber (1909)对微观企业工业区位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工业区位理论,认为企业区位选择的最终目的就是节约经营成本,使其成本最小化。Weber把产业集群归因为下面四个因素的影响:一是技术设备的发展;二是劳动力组织的发展;三是市场化因素;四是经常性开支成本的减少。产业集聚的发展被Weber分成了两段:第一段是初级阶段,企业自己扩大内部生产规模,形成产业集中化;第二个段高级阶段,企业不仅仅是简单扩大规模,还与周围相关企业连接起来,形成各种产业链条,来吸引更多的类似企业,形成地方工业化。Weber并不是特别关注为什么会产生聚集经济,只是将其假定为内部规模经济的外部表现,其量化分析也只是探讨了产业集聚因素,即内部规模经济会导致聚集,而不是解释聚集经济本身,这不得不说是一个缺陷。
3. 产业集群理论综述............ 26-35
3.1 产业集群的基本概念........... 26-27
3.2 产业集群的特征 ...........27-29
3.3 产业集群的测度方法........... 29-35
3.3.1 产业集中度CR ...........29-30
3.3.2 赫芬达尔——赫尔希曼指数HHI...........30-31
3.3.3 空间基尼系数G ...........31-32
3.3.4 区位熵LQ ...........32
3.3.5 投入产出法........... 32-33
3.3.6 因子分析法........... 33-35
4. 西部产业集群现状及测度........... 35-48
4.1 西部地区产业集群现状概述...........35-36
4.2 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有利条件........... 36-37
4.3 西部地区产业集群中存在的问题........... 37-39
4.4 西部地区产业集群的测度........... 39-48
4.4.1 指标选取和样本数据说明 ...........39-42
4.4.2 产业集中度计算结果及说明........... 42-44
4.4.3 区位熵计算结果及说明 ...........44-48
5. 产业集群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48-59
5.1 研究对象的选择及数据搜集........... 48-49
5.2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集群与经济增长........... 49-54
5.3 饮料制造业集群与经济增长之间........... 54-58
5.4 结论........... 58-59
结论
1.通过对两个时点西部地区20个产业的集群测度发现,总的来说,在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扶持下,优势集群产业在10年间有了进一步发展。各个省市均形成了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制造业集群,不过,集群的产业大都是一些资源开釆和资源加工型产业,新兴的高科技产业集群的较少,从总体上看,西部地区的产业创新力不足,没有形成持续竞争力。
2.西部各省市之间旳交流和合作有所欠缺,产业集群具有空间聚集性,产业还是集中在少数几个经济基础较好的省市,省市之间的产业关联度较低,缺乏产业链的衔接和产业之间的沟通,西三角所形成的经济增长极没有有效的发挥带动其他省市经济发展的带头、示范、辐射作用。
3.通过因子分析发现,不同的产业集群受不同因素的影响,重工业主要受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的影响,轻工业除了受到各种劳动资本投入因子的影响外,还与历史的积累因子密切相联。不过由回归模型我们看到:不论是重工业还是轻工业,其产业集群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
参考文献
[1 ]Marshall,Principles of Economics [M]. London :Macmillan,8th,1920
[2]Krugman paul5geography and trade,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991
[3]Porter.M.E.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the free press, 1990
[4]Porter.M.E,cluster and new economic competi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 (11),77-90
[5]Isard. W-Location and the Space Economy [M].Cambridge, MA: MITPress,1956
[6]Krugman paul,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 [J]., Journal ofPolitical Economy, 1991(99): 483.499
[7]Venables,Equilibrium Locations of Verticallylinked Industries [J]. InternationalEconomic Review, 1996,(37): 341-359
[8]Keller, Do Trade Patterns andTechnologyFlowsAf-fect Productivity Growth.[J]. 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 2000,14 (1): 17-47
[9]Wen mei5relocation and agglomeration of Chinese industry,journal ofdevelopment economic,2003 (73), 329-347
[10]Fujita.M and Hu Dapeng,regional disperity in china 1985-1994: the effects ofglobalization and economic liberalization,the annuals of regional science,2001 (35),3-37
关于经济硕士论文范文篇二
1. 导论
1.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形成了宽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经济格局,中国也成为了世界外商直接投资最具吸引力的国家之一。自1993年开始,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已经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二,成为最大的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中国家,2002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引进了大量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了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我国经济学家们己经从对外贸易、就业、产业结构、国际收支以及技术与管理等各个角度对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海南从建省以来,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对省内经济做出一定贡献,但海南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不管从数量来看还是从质量来看都有较大差距。虽然海南省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总量有所增加,但是占全国的比重近年来却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同时,海南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依然处在较低层次的发展阶段,还存在很多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外资的质量偏低,产业投向过于集中以及大型的项目比较少等等,但是,这些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目前,针对海南省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现状以及其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还十分薄弱,而且关于外商直接投资这方面的统计数据也不全面,统计口径也是不尽一致,所以关于外商直接投资对海南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尤其是实证分析仍然比较少。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国际资本流动日益活跃,海南省外商直接投资的速度与规模不断扩大,对海南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影响程度也越来越引起关注,外商直接投资不仅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之一,也是影响经济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正确及时地调整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政策,从而缩短与东部沿海发达省份的差距,不仅关系到海南经济能否持续发展,更对我国区域的协调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本文从海南省经济发展的角度,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在海南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着重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海南省经济增长、进出口贸易、产业结构以及劳动力的影响,对外商直接投资与海南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作了进一步的综合性的分析,系统全面地评价海南外商直接投资,并依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这对促进海南省经济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方法特点为:第一,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本文根据外商直接投资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理论,提出了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量可能会促进海南省经济发展的假设,然后,根据1983—2009年的海南省GDP、进出口、就业、三次产业以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相关数据作为样本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学方法,对海南省FDI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全方位的实证分析。第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本文首先对海南省FDI的利用情况状况进行了定性的分析,并从GDP、进出口、就业、三次产业以及挤入、挤出效应多个角度,系统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海南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过实证检验,将外商直接投资对海南省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量化。
2.基本概念与文献分析
2.1外商直接投资的概念与特点
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et Investment)简称FDI,是指外国企业和经济组织或个人(包括华侨、港澳台同胞以及我国在境外注册的企业)按照我国有关政策、法规,用现汇、实物、技术等在我国境内开设外商独资企业,与我国境内的企业或经济组织共同举办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或合作开发资源的投资(包括外商投资收益的再投资),以及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项目投资总额内企业从境外借入的资金。相对于外商间接投资而言,外商直接投资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投资者可以直接参与被投资企业的经营与管理。不管是股权投资还是非股权投资,投资者都可以有效地控制企业,在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生产管理中都享有发言权。一般的国际惯例认为,投资者购买国外企业的股票属于间接投资,但是当其拥有该企业的股份超过25%时,则被认为是外商直接投资。这是区分外商直接投资与外商间接投资最基本的标志。第二,外商直接投资是一种权益性融资。外商直接投资是吸收外资的重要渠道之一,但不构成东道国的对外债务,它是一种权益性融资。投资者可以要求企业支付净收益的一定比率,而不能要求支付固定数量的货币,权益型融资对外国人的赔付依赖于借款国的经济状况,而且外商直接投资的盈利取决于投资项目的经营情况,因此周期长、风险大,其收益随企业经营情况的而变化,具有不确定性。第三,外商直接投资实质是生产要素的转移。日本著名学者小岛清认为,国际直接投资实质上是资本、技术、管理经验等生产要素的转移,这样,投资国可以充分结合东道国与自身的优势,扩大两国的贸易。外商直接投资的核心不在于货币资本的流动,而是伴随着生产要素转移而发生的技术、管理知识及市场营销等技能的转移。
2.2经济发展的概念
经济发展通常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摆脱贫困落后的状态,经济与社会生活走向现代化的过程。经济发展不只是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更意味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素质的提高。因此,经济发展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也相当复杂。一般而言,经济发展包括三层含义:首先是经济总量的增长,即一个国家或地区GDP的增加,这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其次是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包括产业结构、进出口贸易、劳动力就业情况、资本构成等的变化;最后是经济质量的提高和改善,即经济稳定程度、经济效益的提高、卫生健康状况改善、生态平衡以及政治、文化和人的现代化进程。由于第三层含义不容易被量化,所以本文中以前两层含义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标准。
3. 海南省外商直接投资分析 ...........19-30
3.1 海南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过程...........19-22
3.1.1 起步阶段(1983年到1987年)........... 20-21
3.1.2 高速增长阶段(1988年到1993年)........... 21
3.1.3 调整阶段(1994年到2000年) ...........21
3.1.4 稳定增长阶段(2001年以后)........... 21-22
3.2 海南外商直接投资的总量分析 ...........22
3.3 海南外商直接投资的结构分析........... 22-29
3.4 外商直接投资促进经济发展的假设........... 29-30
4. 多角度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海南经济........... 30-55
4.1 研究方法及数据变量描述 ...........30-32
4.2 外商直接投资对海南GDP影响...........32-37
4.3 外商直接投资对海南进出口贸易影响........... 37-43
4.3.1 单位根检验........... 38-40
4.3.2 协整检验...........40-42
4.3.3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42-43
4.4 外商直接投资对海南就业影响...........43-47
4.5 外商直接投资对海南省产业结构的影响 ...........47-49
4.6 海南外商直接投资的“挤出效应”分析........... 49-53
4.7 实证检验结果说明........... 53-55
5. 结论以及对策建议........... 55-58
5.1. 结论........... 55
5.2 对海南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对策建议........... 55-58
结论
本文分析认为,目前海南省外商直接投资的总量比较小,发展水平以及利用效率比较低,所以对于海南省经济发展的影响比较有限。虽然海南省FDI的总量比较小,但是对海南省GDP、进口额、出口额、就业人数、三次产业以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具有不同层次的影响。其中,对三次产业的影响最大,尤其是对第三产业的影响,影响第二大的是对进出口额的影响,尤其是对进口的影响,影响第三大的是对GDP的影响,影响最小的是对就业人数的影响,此外,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没有任何影响。通过本文的实证分析,可以看出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对海南的经济增长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于海南省的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海南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还偏小,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海南省吸收利用外资还有待发展,现阶段应该采取积极有效地措施,扩大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与质量,进而促进海南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通过第四章的分析,我们知道,GDP的增长促进了 FDI的增长,但是由于海南FDI的总量比较小,FDI的增长不是GDP增长的原因。所以,现阶段应该通过各种方法加大省内FDI的引入,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优化当地投资环境。良好的投资环境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基础。投资环境一般来说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硬环境,第二层是软环境,第三层是企业集群。应该鼓励私人资本对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和经营,提高公共产品存量和运营的效率,私人投资与政府投资相结合,共同改善海南的投资硬环境。这是优化投资环境的物质基础。相对于东部发达地区来说,海南的投资软环境明显处在劣势,人才的缺失是主要的体现,所以,要提高省内人口的素质,吸引高素质人才来海南发展,突显海南省劳动力的质量优势。首先,踏踏实实地搞好基础教育,进一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为各种专业技术教育的打好坚实的基础。其次,调整教育结构,加大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培养更多的专业型人才,深入企业的技术岗位培训,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最后,实行人才引进策略,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来提高省内的劳动力水平。此外,海南政府应该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形成各开发区产业的集群效应,做好相关的配套服务,为外商直接投资企业营造一个有利于企业发展的集群环境。
参考文献
[1]张木亮.外商直接投资与山东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
[2]郭明.广东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8
[3]李理.外商直接投资对连云港市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
[4]耿昕.外商直接投资对新疆经济增长的影响[D].新疆财经大学,2007
[5]曾慧.FDI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吸收能力的统计实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9
[6]熊茜.外商直接投资与重庆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的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
[7]贺文华.FDI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基于湖南和浙江的数据[J].企业经济,2008 (2)
[8]徐坡岭,刘晓婷.波兰转轨时期FDI流入的经济增长效应实证分析[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4)
[9]曾建华,周聪颖.地区经济发展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关联性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5)
[10]谭蓉娟.俄罗斯利用FDI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基于Panel Data的研究[J].亚太经济,2008 (2)
关于经济硕士论文范文篇三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论文范文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不仅实现了国民经济 9%以上的年均增长速度,更是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式奇迹”。但在获得高速度经济增长的同时,我国的经济运行也显露出一些问题,如国内外经济结构失衡、区域发展不平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城乡发展不协调、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失衡等。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将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提升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008 年 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虽然面临着保增长的繁重任务,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大方向不能动摇,要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保增长的主攻方向”。2009 年 12 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综合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2010 年 2 月,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发表了重要讲话,系统回顾了我国前一个时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决策过程和实践历程,深刻阐述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提出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具体工作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在探索和把握国内外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从当前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然带来利益格局和社会结构的深刻调整。除了借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外,更加需要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进行有力调控。在宏观调控体系中,国家审计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一变革中应担负起促进完善的重任,适应市场经济的全新调控体系的责任。通过审计监督,一方面可以促进政府宏观调控措施的贯彻执行,而且可以发现和反馈各项调控措施在执行中的偏差和缺陷,为完善宏观政策提供参考依据;另一方面,还可以查处和预防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发挥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有力保证。然而,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中,国家审计要不要发挥作用?能不能发挥作用?发挥怎样的作用?这些问题以往的研究涉及不多。并且,国家审计在以往的经济发展中,虽然也发挥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面对新形势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国家审计还存在很多不适应之处,主要体现在传统审计范围和内容的局限性、审计的手段和审计模式的滞后性、尚未形成相应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审计思路等等。
1.2 选题意义
国家审计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从审计学、经济学与政治学相结合而提出来课题。虽然在以前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也有过国家审计发挥作用的研究,但是面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呈现出的新形式、新特点、新要求,国际国内对这个课题的研究都处于新兴的状态,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实务方面都有很多需要研究的问题。虽然国家审计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但是对国家审计怎样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发挥促进作用的手段和路径等方面,还没有一个主流的意见。因此,本文基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相关概念与我国发展现状,结合国家审计 “免疫系统”功能及相关理论,对国家审计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了定位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国家审计在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作用机制及实现条件,最后结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路径分别对国家审计应该如何发挥作用做了一个简单的阐述。
对国家审计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机制及路径的研究不仅丰富了国家审计的理论框架,更有助于推进国家审计的发展,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当前,在我国经济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率先回升利好的关键时期,要进一步加强国家审计监督,促进贯彻落实好中央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这不仅关系到国家能否在金融危机中迅速作出反映,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成效,而且关系到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审计署迅速下发了一些加强审计监督以促进经济较快发展的政策文件,并多次作出具体安排和部署,要求全国审计机关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重中之重,在所有的审计项目中都将促进中央政策措施的落实作为首要任务。2011年 3 月份国家审计署提出了国家审计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发挥作用的机制与路径研究的课题,中国审计学会和审计署计科研所并为此召开了一系列会议,各专家也针对该论题进行了讨论并发表了意见。虽然,从十七大提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来,国家审计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金融安全方面的研究逐渐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但是,从国家审计的角度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国内外的文献中鲜有出现。开展国家审计在转变经济发展中作用的研究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方针的贯彻落实,审计结果还可以为“调整产业结构”提供有效依据。利用国家审计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还可以为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发挥比较优势创造条件。可以说,展开国家审计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国家审计在如何有效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发挥作用是一个比较前沿的项目,尤其是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如何更好的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因此,本文从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及国家治理的角度分析如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可以说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顺利进行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2 国家审计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文献综述
2.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综述
长期以来,西方经济学界并没有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进行明确的区分,20世纪 40 年代以前,经济增长基本等同于经济发展。Adam Smith(1776)最先对经济增长理论进行了系统描述,他将国民财富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归结为生产性劳动力的增加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时还阐述了土地、资本积累、分工程度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David Ricardo(1817)从地租、工资和利润三者之间关系角度研究了资本积累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强调了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19 世纪 30 年代后,现代经济增长理论逐步形成。Simon Kuznets(1985)从国民收入核算方面入手对经济增长进行研究,发现经济增长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增长。Thorvaldur Gylfason 和 Gylfi Zoega(2006)重点研究了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认为过分依赖自然资源将导致储蓄、投资的减少,并影响现代经济产业的发展,制约经济增长。Ozturk IIhan 等 (2010)从能源消费的角度研究经济增长问题,发现能源消费对于经济增长并不具有强相关关系。RasulBakhshi 等人 (2010)则认为经济持续性增长应建立在财富和收入的公平分配的基础上,并依次对中东和北非地区的经济增长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
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相关理论...........26-36
3.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概念的界定.......... 26-28
3.1.1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26
3.1.2 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 26-27
3.1.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 27
3.1.4 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 27-28
3.2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 28-31
3.3 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途径.......... 31-36
4 国家审计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定位分析.......... 36-40
4.1 国家审计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审.......... 36-37
4.2 国家审计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公共.......... 37
4.3 国家审计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 37-38
4.4 国家审计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充分发挥..........38-39
4.5 国家审计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国家治理.......... 39-40
5 国家审计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机制.......... 40-49
5.1 国家审计作为“免疫系统”与促进经济发展.......... 40-43
5.1.1 “免疫系统”论的提出..........40-42
5.1.2 “免疫系统”与促进经济发展方.......... 42-43
5.2 国家审计在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43-46
5.3 国家审计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现条件.......... 46-49
结论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不仅仅意味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更多的是要解决人与经济、经济与社会、经济与资源、经济与环境、经济与文化等一系列各个层面的问题,而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要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国家审计机关作为独立的经济监督机构,专职行使国家经济监督的职能,是宏观经济调控体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应以服务经济发展大局为己任。在开展审计工作的过程中,要紧紧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内容和实现路径,更加突出关注风险、关注民生、关注绩效、关注责任,积极探索全部政府性资产审计、跟踪审计、数据式审计、联网审计等新领域,建立起全部政府性资金审计、宏观服务型绩效审计、计算机审计、现代审计管理和队伍建设等审计工作新机制,充分发挥审计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免疫系统”的功能,为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本文的研究基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紧紧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内容和路径来展开讨论,但也只是简单的论证了国家审计在经济结构调整、在科技进步与创新、在发展循环经济、在促进和保障民生、在海外投资、在构建节约型政府方面国家审计应重点关注的审计对象与审计方式等内容,但具体的审计技术与审计手段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Alice H.Amsden. Inductive theory in economic development:Atribute toWassily Leontief on his 90thbirthday[J].Structural Change and EeonomieDynamics,1995,6(3):27-29
[2] Amartya.Sen .Does Trade Composition Influence Economic Growth? TimeSeries Evidence for 28OEC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J].Journal ofInternational Trade & Economic Development,1999,12(1):39-96
[3] Andreas Obertheitmann. Challenges of rapi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Reconciling sustainable energy use,environmental stewardship andsocial development[J].Energy Policy,2009,(37):14
[4]Andrew Woodhouse. Social capit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regionalAustralia :A case study[J].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006,(22):83-94
[5]Caraten A.Holz. China’s Economic Growth 1978-2025:What We Know TodayAbout China’s Economic Growth Tomorrow[J].World Development,2008,V36(10):16
[6] Chenery Hollis.Geography Economic policy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China[J].NBER Working Paper 8897,2002,(4):8-12
[7]Hiroyuki Imai.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HongKong: Another look at young’s Hong Kong thesis[J].Journal ofComparative Economics,2001,29(2):36
[8]Jinghaizheng,Arne Bigsten and Angang Hu. Can China’s Growth be Sustained? AProductivity Perspective[J].world Development,2009, 37(4):87
[9]Ozturk IIhan, Aslan Alper, Kalyoncu Huseyin. Energy consumption andeconomic growth relationship: Evidence from Panel data for low andmiddle income countries[J].Energy Policy,2010,38(8):422-428
[10]Rasul Bakhshi Dastjerdi ,Rahim Dalali Isfahani. Equity and economicgrowth, 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study: MENA zone[J].EconomicModeling,2010,(5):1-7
关于经济硕士论文范文篇四
引言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
1973年3月,以美元为本位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宣告终结。此后30多年间,世界各国货币政策当局依据各国政治和经济条件,采取了从货币联盟到自由浮动等灵活程度由紧至松、政策特征迥异的汇率制度安排。与此同时,各国对资本和外汇市场的监管逐渐放松,第二次全球规模的资本与金融一体化进程步入历史的舞台①,跨国资本流动越发普遍,规模也迅速扩大。这种势头虽在08年全球金融风暴的打击下有所放缓,但仍然是不可逆转的,并将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重现蓬勃的生机。包括全球金融危机在内的一系列现象说明,主要经济体经济波动之间的同步趋势日益明显。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用国际贸易的深入来解释,但同时,商业周期特性的变化也可能和金融市场的开放息、息相关(Basuand Taylor,1999)。汇率制度决定了名义汇率可变化的程度、范围及其变化的方式,直接影响了一国经济与国外经济联系的程度,是开放宏观经济决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研究一国的经济稳定程度和宏观经济绩效时,结合国际金融的视角进行考虑不无裨益。汇率制度是关于一国货币和其他货币比价的决定基础、变动方式等一系列的制度规定,在一国的对外经济联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牙买加体系形成以来,各国当局在汇率制度方面有了更多选择,争论也因此产生。政策界和学术界曾普遍认为,对熨平资本市场波动而言,固定汇率制度表现更优;而浮动汇率制度则更有利于商品市场层面的波动调整。同时,采纳固定汇率安排的各国更倾向于避免“以邻为壑”的汇率政策的实施。然而,随着亚洲、俄罗斯、巴西及阿根廷相继爆发金融危机,针对汇率制度属性和表现的研究再次兴起,完全固定与完全浮动汇率制度之间的传统争论重新占据了国际宏观经济学研究中的显著地位。
从汇率制度演变的时间维度看,由于国内经济形势和国际经济环境不断处于动态的调整过程中,汇率制度选择是一个中、短期呈现静态、长期呈动态的变化过程。因此,研究汇率制度选择这样难以捉摸的问题时,我们无法针对某国的最优汇率制度选择而得到一个简单且明确的判断(Obetfeldet.al,1985)。从严格的政策意义上来说,汇率政策从属于一国宏观货币政策框架,而金融市场开放进程又必然伴随着货币政策框架的重新设计以及名义锚的调整①,因此汇率制度的安排和调整,实际上可以视为金融市场开放与自由化背景下的一个重要环节(刘程,2008)。因此,在研究中,不应把汇率制度选择和金融市场开放概念割裂开来。汇率管制和资本账户管制哪个是马哪个是鞍,这个问题见仁见智,相关文献也层出不穷;但是在此之前,有必要首先从静态上,对汇率制度安排和金融市场开放对于宏观经济的各方面影响做一个全面而深入的剖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汇率制度选择和相应动态变化的经济影响因素进行探索。这也正是本篇论文写作目的之所在。对各国政府而言,汇率制度选择是为其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而设定,在中、短期呈现静态,相对稳定,而在完成阶段性经济使命,或者面临内外冲击时才会发生变化,从长期来看呈现动态变化的特征。回顾国内外学者对于汇率制度安排和宏观经济绩效之间静态关系的讨论,这些文献已经在区分实际汇率制度的必要性上达成了共识,而分歧主要在于实际汇率制度的度量手段以及完全浮动、中间态汇率安排和完全钉住的定义上面。此外,尽管大多数学者普遍推测汇率制度对于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等经济变量有着重要影响,但理论与经验研究却几乎始终无法给出太多稳健的指导性结论。作者认为,有必要就已有文献进行一个归纳和总结,并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就汇率制度安排和经济增长以及通货膨胀的关系进行一个全新的梳理。
正如前面指出,以最优货币区理论(Mundell,1961)和Mundell Flemming模型所代表的传统汇率制度决定理论着重于在浮动汇率损失与经济稳定性损失之间的取舍,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金融市场蓬勃发展和国际资本流动规模的放大,金融交易者在风险管理领域进行了旷日持久地金融创新,在汇率、利率、股票、债券等交易工具的基础上创造远期、期货、期权、互换等交易形式被广泛使用。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靡,一方面熨平了汇率波动带来的损失;另一方面,杠杆效应的存在使大规模的投机攻击成为可能,因此一国政府经济政策的可信度遭到置疑,从而政府在进行汇率制度的选择时将考虑的重点放在了政策的可信度和货币政策独立性之间的取舍上(何青,杨晓光,2004)。为了解释这种现象,学者们逐渐提出新的汇率制度决定理论,如可信度理论和美元化经济理论,等等①。如果一国汇率制度安排完成了阶段性历史使命,或者受到外部投机攻击的冲击时,汇率制度将会发生转换。近年来的研究指出,全球货币体系的确存在由固定向浮动汇率制度的演进趋势,然而,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的退出大多数会伴随着不同程度的货币或银行危机。前人的研究已经注意到这一点,并对主动汇率制度变迁和被动汇率制度变迁的不同特性进行了区分。Reinhartand Rogoff(2004)指出,在1999-2003短短四年间,共有17个新兴市场经济体22次调整汇率制度,这表明新兴市场是汇率制度最不稳定的一类经济体,然而针对新兴市场汇率制度变迁的文章还有待跟进。
第一章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汇率制度安排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宣告着美元本位的国际固定汇率体系的终结,世界各国在汇率制度方面有了更多选择,争论也随之产生。学术界曾普遍认为,对熨平资本市场波动而一言,固定汇率制度表现更优;而浮动汇率制度则更有利于商品市场层面的波动调整,同时采纳固定汇率安排的各国更倾向于避免“以邻为壑”的汇率政策的实施。70年代末,部分发达国家顺利完成了向浮动汇率制的转变,于是IMF的研究开始推崇回归新古典的自由浮动制度;到了80年代末,部分研究开始注意到汇率波动对贸易投资存在负面影响,IMF又开始重新倾向于固定汇率体系。进入90年代后,IMF转而热衷于发展中国家从固定到浮动的“退出策略”(ExitStrategies)的推广和实践(Eichengreenetal.,1995)。然而自97年东亚金融危机依赖,亚洲、俄罗斯、巴西及阿根廷相继爆发金融危机。针对汇率制度属性和表现的研究再次兴起,完全固定与完全浮动汇率制度之间的传统争论重新占据了国际宏观经济学研究中的显著地位(Bastourreand Carrera,2004)。从汇率制度演变的时间维度看,由于国内经济形势和国际经济环境不断处于动态的调整过程中,汇率制度选择是一个中、短期呈现静态、长期呈动态的变化过程。因此,研究汇率制度选择这样难以捉摸的问题时,我们无法针对某国的最优汇率制度选择而得到一个简单且明确的判断。同时,学术界在汇率制度的分类方法上也存在分歧。通过对现有的分类方法进行比较,Bleaneyand Franeisco(2007)曾指出,对基于不同的汇率制度分类方法而得到的宏观经济绩效差异,我们需要审慎地加以接纳。我们有理由认为,就各国而言,应该根据特定的经济状况权衡利弊,选择适合自己的汇率制度(Ghoshet.al,2003)。
第三章 汇率制度选择,金融市场开放.......... 91-104
第一节 相关文献回顾 .........92-94
一、汇率制度选择和金融危机......... 92-93
二、金融市场开放和金融危机......... 93-94
第二节 计量模型设定 .........94-98
一、金融危机的确认......... 95-96
二、计量模型设定......... 96-97
三、样本选择和新兴市场范围界定......... 97-98
第三节 回归结果分析......... 98-102
本章小结 .........102-104
第四章 出口规模、金融开放与新兴市场......... 104-117
第一节 汇率制度选择文献回顾:理论和实证......... 105-109
第二节 对"出口导向"和"进口替代"发展模式.........109-111
第三节 贸易开放、金融开放和新兴市场......... 111-115
一、变量选取和模型设定......... 111-113
二、回归结果分析.........113-115
本章小结 .........115-117
第五章 汇率制度变动与固定汇率退出机制......... 117-131
第一节 固定汇率制度退出相关文献简述......... 117-119
第二节 宏观基本面与固定汇率制度退出......... 119-126
第三节 新兴市场经济体平稳退出案例分析 .........126-128
一、以色列.........126-127
二、波兰 .........127-128
三、智利......... 128
本章小结 .........128-131
结论
通过深入剖析汇率制度选择,宏观经济基本面和宏观经济绩效之间的关系,并借鉴以往新兴市场在汇率制度和金融开放改革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本文在一定程度上阐述并弥合了开放宏观理论与经验研究之间的分歧,并为相关领域进一步的理论与经验探索提供了新的分析思路。通过前面六章对于相关领域的理论与经验研究分析,本文的主要结论可以概括如下:
1.由于采用了不同的制度分类方案导致实证研究结果的莫衷一是,学者们存在很大的分歧。法定分类的结果可能和事实不符,但是它的延续性比较好;而且一国货币当局的“承诺”或者“表白”会对公众和机构产生直接影响。而各种事实分类制度研究结论与经验事实吻合更多,同时稳健性也更好。我们认为使用年度数据进行经济绩效分析时,混合分类法可能会是一个合理的尝试。
2.基于混合分类数据库的研究表明,钉住汇率制度,特别是硬钉住汇率安排会对一国通胀起到一定抑制作用;而浮动汇率制度下各国的通胀水平普遍较高。这种两极化现象对于中国等新兴市场而言尤为明显。根据我们的结果,汇率制度选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明显。值得注意的是,衡量汇率制度选择和经济绩效之间的关系时,考虑其内在经济特征不无必要。个体效应和前期通胀水平等因素所代表的经济基本面对一国的宏观经济绩效影响更为直接。
3.随着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发展,日益成熟和严密的地区分工网络已将世界各国和各个地区之间的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构建一个包含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整合成本的一般均衡模型,采用新兴市场的经济特征来进行参数设定、校正和数值模拟,并展开实证分析。我们发现,对新兴市场而言,金融开放和两极汇率制度对于熨平财政冲击带来的经济波动起到了一定作用。
4.对我们的样本而言,新兴市场经济体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有待发展,这部分经济体更倾向于尽可能保持名义价格水平的稳定,从而促进贸易与投资规模的提高,因此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可以降低金融危机的可能性;金融市场开放对于全体国家而言可能有效地分散风险,强化监管并抑制金融危机的发生。然而,对于新兴市场国家,推动金融市场开放并不一定降低金融危机发生的概率。
5.以上几点结论是从汇率制度选择的静态影响考虑和出发,对于汇率制度安排和金融市场开放对新兴市场的宏观经济绩效、波动以及稳定性(经济危机)的影响进行了阐述。我们发现,新兴市场汇率制度的动态选择而言,出口规模、贸易集中度和FDI水平越高的国家,一直倾向于选择较为固定的汇率制度安排,从而保证本国出口的稳定和持续增长。同时,我们的计量结果指出,新兴市场的金融体系有待发展,国际游资的快速进出可能会对固定汇率安排造成沉重的打击。此外,97年金融危机似乎使得各国政府制定汇率制度的选择决策过程中,通货膨胀的影响力权重提高。
参考文献
[1] YOKOYAMA M, KWON G S, OKANO T, et al. Preparation of micelle-formingpolymer-drug conjugates [J]. Bioconjug. Chem., 1992, 3: 295-301.
[2] TIAN J, CHEN H, ZHUO L, et al. A highly selective, cell-permeable fluorescentnanoprobe for ratiometric detection and imaging of peroxynitrite in living cells [J].Chem. Eur. J., 2011, 17: 6626-6634.
[3] WU W C, CHEN C Y, TIAN Y, et al. Enhancement of aggregation-inducedemission in dye-encapsulating polymeric micelles for bioimaging [J]. Adv. Funct.Mater., 2010, 20: 1413-1423.
[4] LI K, PAN J,. FENG S S, Generic strategy of preparing fluorescentconjugated-polymer-loaded poly(dl-lactide-co-glycolide) nanoparticles fortargeted cell imaging [J]. Adv. Funct. Mater., 2009, 19: 3535-3542.
[5] OW H, LARSON D R, SRIVASTAVA M, et al. Generic strategy of preparingfluorescent conjugated-polymer-loaded poly(dl-lactide-co-glycolide)nanoparticles for targeted cell imaging [J]. Nano Lett., 2005, 5: 113-117
[6] LI Z F, RUCKENSTEIN E. Water-soluble poly(acrylic acid) grafted luminescentsilicon nanoparticles and their use as fluorescent biologicalstaining labels [J].Nano Lett., 2004, 4: 1463-1467.
[7] GAUCHER G, DUFRESNE M H, SANT V P, et al. Block copolymer micelles :prepar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drug delivery [J]. J. control.release., 2005, 109: 169-188.
[8] XU J P, JI J, CHENW D, et al. Novel biomimetic polymersomes as polymertherapeutics for drug delivery [J]. J. control. release., 2005, 107: 502-512.
[9] KWONA G, NAITOB M, YOKOYAMAC M, et al. Block copolymer micelles fordrug delivery: loading and release of doxorubicin [J]. J. control. Res., 1997, 48:195-201.
[10] GAO Z, EISENBERG A. A model of micellization for block copolymers insolutions [J]. Macromolecules, 1993, 31: 7353-7360.
关于经济硕士论文范文篇五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当今世界,文化投资对各国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越来越显著。人们深信,文化不仅是社会伦理、道德文明等社会价值体系内容的基础,而且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文化如何作用于经济增长,其机理仍然缺乏令人信服的解释。文化是作为一个生产要素直接作用于经济增长,还是通过人力资本、经济制度等其它因素发挥作用,成为经济学界热烈探讨的一个话题。1999 年 6 月,行为经济学促进协会(SABE)在圣地亚哥州立大学召开了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相互交流的学术研讨会,会议上人们第一次提出了文化资本与经济发展的特殊议题,澳大利亚经济学家戴维•斯罗斯比(David Throsby)将文化资本的概念引入经济学领域,首次在资本理论框架下进行文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曹荣湘,2005)[1]。文化资本是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 布迪厄在 1986 年最先提出并在国际上得到广泛应用的一个社会学概念(Bourdieu,1986)[2]。他批判性地扩展了传统经济学理论中的资本范畴,将文化作为一种资本,在其奠基性论文《资本的形式》中提出了文化资本概念。布迪厄承继了西方主流文化社会学研究中有关文化的社会功能界定观点,即文化被视为一种创造了价值、信仰和知识形式的相互交织的权力关系结构,文化资本是社会权力分配和社会阶层分化的文化经济根源(罗钢、孟登迎,2003)[3]。布迪厄认为,资本是积累的劳动,文化的传承与积累形成了一种特殊资本—文化资本。它有三种形式:第一种称为具体化形式的文化资本,可通过家庭教育进行传承,体现为人的“习性”,影响每个人在社会阶层中的地位;第二种表现为文化产品和文化遗产的物质形态,称之为客观化形态的文化资本;第三种叫做体制化的文化资本,即社会认可的专业资格,可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经济资本。布迪厄的观点在社会学界得到广泛认同,逐步形成了系统的文化资本权力理论。
戴维•斯罗斯比从经济学的角度重新界定了文化资本的概念:文化资本是以财富的形式具体表现出来的文化价值积累,这种积累可能会引起物品和服务的不断流动,形成了本身具有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商品(Throsby, 1999)[4]。他肯定了文化资本的经济价值,并论述了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关系。此后,国际上各种有关文化资本概念内涵、形成机制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文献层出不穷,成为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新热点。但是,不同学者对文化资本概念内涵的理解相去甚远,众说纷纭。比如,“文化资本”与“人力资本”两个概念经常被混淆;再比如,文化资本来源于文化产业的生产与积累,但是世界各国文化产业的内容与边界不尽相同,因此文化资本品的界定也就存在差异;无论是在学术研究过程,还是在生产实践当中,“文化资本”与“文化产业资本”两个名词常常被交替使用;专业资格、企业组织文化和社会文化制度都被视为文化资本的体制化形式,然而“制度”本身究竟是一种生产要素,还是使生产要素充分发挥生产力的前提条件?文化资本、文化和文化财富各有什么联系与区别?文化资本是一个独立的生产要素还是人力资本的不同表达方式或文化产业资本的代名词?至今为止,已有文化资本理论研究没有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在文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方面,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因素或文化产业如何影响经济增长,关于文化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基本停留在文化资本如何影响经济增长的定性分析层面上,鲜见严谨而具有说服力的实证分析研究。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深入以及文化产业的迅速兴起,文化的经济影响力更加令人关注。2006 年美国文化产业的产值 26400 亿美元, 约占 GDP 的 20%左右;2006 年日本文化产业产值约为 14700 亿美元,约占 GDP 的 30%;英国文化产业 2008 年增加值达到 591 亿英镑,约占 GDP 的 5.6%(DCMS,2010)[5];加拿大在 2002 年的文化产业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 3.8%,已经超过农业、石油矿产业(Statistic Canadas, 2010)[6]。2005年全球文化产品市场价值达到1.3万亿美元,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7%(UNESCO,2005)[7],2008 年中国文化产品进出口贸易额达到 158.4 亿美元,比 2003 年增长 122.88%(商务部服务贸易司,2009)[8]。面对方兴未艾的文化产业,无论是制定产业政策的政府部门,还是探究经济增长根源的经济学家们,都比以往更迫切地希望深入了解文化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机理,准确掌握文化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影响的量化关系。因此,基于这样的研究背景,本文拟对文化资本理论进行深入的实证分析研究,即从资本的角度探讨文化资本概念的内涵,考察文化资本的形成与积累,构建我国文化资本投资和存量的估算指标体系,研究我国文化资本存量估算的方法,最后应用经济计量方法对文化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考察文化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第二章 文献综述
本章主要对文化资本理论和文化、文化产业等相关理论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述评,从规范研究的角度对文化、文化产业和文化资本的概念与联系进行分析,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对文化、文化产业、无形资本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归纳总结,重点梳理布迪厄和斯罗斯比的文化资本理论研究文献,根据国内外最近研究成果,找出现有研究的不足或空白,探讨可借鉴的经济计量方法,从而明确本文的主题、基本思路和创新研究方向
2.1 文化资本及相关理论研究文献
文化资本是与文化及文化产业紧密相联系的概念。文化理论、文化产业理论与文化资本理论具有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文化资本概念的内涵以及统计核算的具体做法都必须以文化和文化产业的概念及文化产业分类为基础,研究文化资本理论不能撇开文化及文化产业的理论基础和现实背景。因此,本节首先从文化资本的源头上分别阐述文化及文化产业相关研究文献,归纳国内外学者的主要观点,提炼文化及文化产业的概念内涵,继而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文化产业分类的研究文献,归纳世界各国在文化产业分类方面的研究成果,评述我国文化产业的分类。
2.1.1 文化和文化产业相关理论研究文献
2.1.1.1 文化概念研究文献
“文化”一词,英文和法文均作 Culture,源于拉丁文 Colere,本义为耕作和植物培育,后来引申到精神领域,有化育人类心灵、智慧、情操、风尚之义。从 1871 年至1951 年,理论界关于文化的定义多达 164 种(邵汉明,2003)[38]。古希腊人认为,文化概念更多的含义偏重于对科学、知识、哲学、教育等一些具有思辨意义的理解。19 世纪下半叶,文化概念成为人类学、社会学等新兴学科的热门话题。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关于文化的定义最具有代表性:“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
第三章 文化资本理论研究.......... 66-95
3.1 文化资本的概念内涵 .......... 66-80
3.2 文化资本的形成及其对经济增长.......... 80-86
3.2.1 文化资本的形成与表现形态 .......... 80-84
3.2.2 文化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 84-86
3.3 文化资本的估算研究.......... 86-93
3.3.1 永续盘存法概说 .......... 87-90
3.3.2 中国文化资本投资与存量的估算.......... 90-93
3.4 本章小结.......... 93-95
第四章 中国文化资本存量估算:1978-2008.......... 95-107
4.1 中国文化资本估算 .......... 95-102
4.1.1 创意资本估算 .......... 95-96
4.1.2 品牌资本估算 .......... 96-98
4.1.3 版权资本估算 .......... 98-102
4.2 我国文化资本投资与存量的国际比较分析.......... 102-105
4.3 本章小结 .......... 105-107
第五章 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文化资本.......... 107-114
5.1 协整理论概述 .......... 107-108
5.2 文化资本存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检验.......... 108-112
5.3 文化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格兰杰因果检验.......... 112-113
5.4 本章小结 .......... 113-114
结论
本文首先阐述了文化资本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系统地梳理了文化资本及相关理论研究文献。在此基础上,对文化资本理论进行深入的探究,挖掘文化资本的内涵、表现形态和形成机制,提出我国文化资本投资与存量的估算指标体系,采用 CHS 模式和永续盘存法对我国文化资本存量进行估算,并运用协整理论、新古典生产函数、脉冲响应、方差分析和空间计量分析等经济理论和计量方法对研究文化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一)主要结论
(1)本文探讨了文化资本的概念内涵、表现形态和形成机制,认为文化资本是文化价值积累而成的具有文化与经济双重价值的无形资产,其经济价值主要取决于文化价值含量。文化资本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普遍存在于各种产业链当中,与其它形式的资本一起构成了企业生产的前提条件。在文化生产和经济学研究的层面上,文化资本指那些可进行生产消费和交易积累的具有文化内涵的无形资产。从统计的角度来界定,文化资本是具有版权或特许权,在生产过程具有艺术或创意意图,能够使用一年以上的无形资产。文化资本是广义资本中的一种形式,是文化生产过程的文化价值运动形态。文化资本的产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无形的文化内涵与有形的物质载体相结合的产物。文化是文化产品生产的创意源泉,文化产品是新的文化资本积累的来源,而文化产业是大规模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行业集合。文化资本具有一般经济资本的共性,即增值性、运动性和独立性等,同时具有独特的个性,即文化性、创新性和共享性。文化资本的独特个性在文化生产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形成规模报酬递增、溢出效应等特点。文化资本对经济增长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2)文化资本分为创意资本、品牌资本和版权资本三种形态。文化资本的生产主要是通过文化产业进行,但是它们在不同的产业领域里面积累,创意资本和品牌资本主要在非文化产业领域。其中,创意资本来源主要是建筑设计、工业设计投资形成的创意价值积累,给产品增添了一种艺术附加值,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品味和经济价值;品牌资本主要是企业在品牌广告上投资形成的品牌价值积累,主要体现为商标、企业形象等,能够彰显企业在市场中的价值;版权资本主要在文化产业领域,是文化产业版权产品的价值积累,也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生产资料之一,主要体现为广播电视节目、电影、娱乐、文学和美术工艺作品等。文化资本虽然以有形的物质为载体,但其文化和经济价值主要源自内含的无形文化内容,物质载体(如纸张、CD、陶瓷等物质材料)的经济价值与其内含的文化内容所带来的经济价值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文化资本的存量状态可视为无形资产。有些物质载体的外观对文化鉴赏活动和文化资本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衡量有直接影响,例如绘画作品、雕塑、工艺美术品等必须直接以视觉来感知的文化资本品;有些载体的外观对文化鉴赏活动和文化资本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的衡量没有直接影响,例如音乐作品、影视产品等。
(3)经济分析研究所采用的文化概念是指心理层面的精神文化,即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趣味、道德情操等,具体体现为文学、艺术、新闻、设计、品牌等形式。文化产品是无形文化内容与物质载体的结合物,实质是对象化了的文化创意劳动成果。文化产品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文化产品所蕴含的智慧、创造性与精神力量,即其文化价值。对于文化产品边界的界定在于该产品是否蕴含文化内容,与其载体材质、形态等物理因素无关。“文化产业”是以文化价值创造为主要特征的生产行业集合,这个概念比“创意产业”、“版权产业”、“文化与休闲产业”等名词更符合中国的国情。其构成有三个层次,即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核心层包括四大类子行业: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外围层包括三大类子行业: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服务,其他文化服务;相关层包括两大类子行业:一是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二是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
参考文献
[1] 曹荣湘. 文化资本、文化产品与文化制度问题—布迪厄之后的文化资本理论[A]. 薛晓源,曹荣湘. 全球化与文化资本[C].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13-14.
[2] Pierre Bourdieu. The Forms of Capital[A]. Richard Nice. Handbook of Theory of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C]. Greenword Press,1986:241-258.
[3] 罗钢,孟登迎. 文化研究与反学科的知识实践[A]. 金元浦. 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C].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41-50.
[4] David Throsby. Cultural Capital[J]. 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ics,1999(23):3-12.
[5] DCMS. Creative Industries Economic Estimates [EB/OL]. 2010.
[6] Statistic Canada. Gross Domestic Product by industry[EB/OL].,2010
[7] UNESCO. International Flows of Selected Cultural Goods and Services, 1994-2003[EB/OL]. UNESCO Sector for Culture,2005
[8] 商务部服务贸易司. 我国文化产品及服务进出口状况年度报告[R],2009.
[9] 金相郁.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第三种解释[J]. 经济学动态,2004(3).
[10] 高波,张志鹏. 文化与经济发展:一个文献评述[J]. 江海学刊,2004(1):80-87.
关于经济硕士论文范文篇六
1.导论
1.1研究问题的提出
企业并购领域发展迅速,大规模的论文范文企业并购行为日益增多,其范围遍及世界各地。第五次并购浪潮发生以前,规模巨大的并购活动一般发生在商业发达的美国,但是21世纪初期结束的第五次并购浪潮真正启动了的规模空前的全球并购时代的到来。第五次并购浪潮宣告结束之后没过多久,企业并购的节奏又一次加强,掀起了第六次并购浪潮。2008年发生世界性金融危机宣告了第六次浪潮的结束。这一期间,全球企业并购业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由于并购方对全球范围内新兴市场的开拓欲望变强,使得并购活动变得愈加全球化。同时在亚洲,由于经济的增长和政府对并购活动监管的放松,并购活动的数量呈现越来越多之势。当前的企业并购浪潮持续的时间和过去相比,持续时间变长,发生频率变快,并且各次浪潮之间的间隔也一直在缩短。随着并购活动遍及当今世界各种领域,把这一事实与当前的企业并购活动发展势态相结合,我们可以看到企业并购己日渐成为企业财务管理和企业战略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企业并购作为现代企业相对于自身独立发展以外的一个来自外部的快速发展手段,可以使企业的生产和资本集中更加高效快捷,实现企业业务的扩展,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最终实现企业的价值增长。增加股东的财富;企业还可以通过并购来推进企业外部增长,实现并购带来的协同效应。企业并购还可以实现整个产业在国际范围内的分工。总体来说,企业并购同企业通过自身独立发展累积的资本来扩大生产的手段相比,前者更加高效快捷。从宏观的层面来看,并购通过合理调配全社会的存量经济资源,保证经济资源的合理分配来促进生产的发展,提高资源使用效率,规范市场秩序,避免重复建设。从微观的层面来看,有助于扩大企业规模,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健康稳步发展。成功的并购可以使业绩优良的企业发展水平更上一层楼,也可以使经营困顿的企业重焕生机。相反,失败的并购将会把企业拖入经营困顿的泥掉。因而企业并购策略的好坏,直接关系企业的未来发展,关系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利益。而对目标企业的进行客观公正、科学地价值评估,据此制定一个合理的并购交易价格,始终是并购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关系了并购双方最终能否达成一致共识,是决定了并购活动能否成功的核心问题。因此,釆用科学合理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对目标企业进行价值评估,使评估结果能够准确反映目标企业的价值,更凸显其在当今全球化的企业并购活动中的重要性.
1.2研究问题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伴随着国际资本市场的欣欣向荣,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日渐加快,企业并购活动日趋频繁。在我国,并购活动己愈演愈烈。对目标企业进行科学合理的价值评估,已经成为关系着企业并购活动能否成功首要和基础环节。因此,企业并购价值评估理论及方法己成为业界人士关注的热点话题。与此同时,随着价值管理时代的到来,企业管理层以及投资者对于企业价值评估体系的认识比以往更加深刻。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使得评估方法作为企业价值管理的工具之一,日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经济增加值作为在传统价值管理体系基础之上发展出来的一种价值评估体系,为评估企业价值提供了一种新方法。使用该方法,探求其各项参数的确定并将其应用于企业价值评估实践,让我们得以有机会从本质上去分析企业价值。经济增加值理论给予了我们一种薪新旳价值管理模式和全新的激励机制,更好地结合了企业股东和企业管理层的利益,为处理企业当前的价值评估问题提供了一个实用的解决方案。除此之外,基于经济增加值的业绩评价体系能够减弱当前某些企业虚增利润的动机,并显著提升企业的盈利质量。所以,加强经济增加值价值评估方法的研究,并探索其在我国企业的具体运用,对改进我国现有的企业价值评估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滚滚而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体制日 .趋完善并建立健全了现代企业制度。在这一大背景下,企业并购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己经成为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大量学者研究表明,许多并购活动并不能成功。Gmbb和Lamb认为大约只有20%的企业在并购中获得了成功,大部分企业并购不但没有获得收益,还侵烛了股东财富。大量数据表明,在众多的企业并购活动中,没能获得成功的占大多数2,其中的原因也各有不同:有技术层面的、有选择的评估方法不合理、有企业高管处于个人利益的考虑,而索取较高的交易价格导致的、因此,各种企业并购活动中,对于企业价值的评估已经成为整过并购过程的基础环节,其结论直接影响了并购计划的实施,决定着并购活动的成败。
2.相关研究综述
2.1国外研究综述
现代企业财务决策围绕着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展开,因此,企业并购决策同样是为了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理念推动了西方的并购浪潮。
1. 国外企业并购价值评估研究综述
国外对于价值评估理论的研究始于美国数理经济学家欧文?费雪(1906)在其发表的《资本和收入的性质》中论述了资本投资决策原理。1930年他在其的专著《利息理论》中贡献了净现值法则以及后来成为实务界进行资产价值估算基准的诸如“时间价值”或“利率”的概念,IrvmgFisher的贡献在价值评估理论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莫迪利安尼、米勒(1958)在《美国经济学评论》共同发表了《资本成本、企业融资与投资理论》一文阐述了企业价值与资本结构的关系,提出了MM定理。威廉.夏普(1965)提出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MM定理和CAPM模型的诞生标志了现代企业价值评估理论正式建立,使得资本价值评估理论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实践结合了起来、梅耶斯(Myers)率先提出了被认为是折现现金流法(DCF)替代法的调整现值法(APV),调整现值法(APV)强调税收会影响价值评估。
时至今日,现代企业价值评估仍然主要使用净现值法(NPV)和调整现值法(APV)。约翰.布尔.威廉姆斯认为企业的股票价格应由其内在价值决定,在其著作《投资估值理论》中,首次提出以股利贴现为基础计算股票价值模型,给出了计算企业价格的严谨方法。美国著名的价值评估专家赛农?帕瑞特在其著作《企业估价》中,利用净现值公式,设计出了目标企业价格评估的基于贴现原理的一般估价模型。拉帕波特(1986)年在其著作《创造股东价值》中,根据持续经营的假设,将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折现来预计企业的未来的现金流量,对基于贴现原理的一般估价模型做了进一步的完善,改进了针对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模型5。在考察了大量的现金流量折现模型的基础上,J.弗雷德.威斯通提出了企业不同增长方式对企业价值影响的四个模型,把超常增长期的理论融入到企业价值评估中,使得微观经济学理论、企业竞争优势理论和企业价值理论得以统一。汤姆.科普兰、蒂姆?科勒、杰克?默林(2002) 6论述了企业价值的多种方法评估体系,率先提出了麦肯锡企业价值评估模式,该模式认为了企业价值来源于企业未来创造现金流量和获得基于现金流量的投资回报的能力。指出评价企业并购的成功与否,在于其是否能创造新的价值,提出了以收益法为核心的企业并购价值评估模型。
3. 企业并购价值评估与经济增加值............25-38
3.1 企业并购价值评估相关理论..........25-31
3.2 经济增加值相关理论 ..........31-38
4. 经济增加值价值评估模型的建立.......... 38-47
4.1 基于经济增加值的价值评估模型..........38-43
4.1.1 基本模型.......... 38-39
4.1.2 单阶段增长模型.......... 39-41
4.1.3 两阶段增长模型.......... 41-43
4.1.4 估算未来经济增加值.......... 43
4.2 经济增加值企业价值评估模型的优点.......... 43-45
4.2.1 经济增加值企业价值评估模型的优点.......... 43-44
4.2.2 经济增加值企业价值评估模型的局限..........44-45
4.3 引入并购协同效应对经济增加值评估.......... 45-47
5. 鞍钢集团并购凌钢股份的价值评分析.......... 47-59
5.1 相关背景资料概述.......... 47-50
5.2 运用经济增加值价值评估模型对凌.......... 50-59
结论
文章通过对基于增加值的估价模型的分析,研究发展了经济增加值的企业价值评估功能,并结合经济增加值估价模型,选取鞍钢并购凌钢的案例,经济增加值评估模型的适用性和科学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力求为并购活动中企业价值的评估提供一些值得借鉴的思路。另外本文在计算经济增加值的过程中,研究发现对于凌钢股份经济增加值计算结果影响最大的不是会计科目调整,而是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其中还包括企业的e值。联系到国资委在对国有企业进行经济增加值考核时制定统一的各项成本率来对企业进行考察,忽略了各个企业的各种实际情况情况,其结果可能不是十分科学合理。此外,企业的P值对企业经济增加值的计算结果影响也非常显著,有些研究指出用上市企业的e值来衡量同类非上市企业,在实际计算过程中发现企业e值的大小也对最终经济增加值的计算结果也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这种方法不是十分合理,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进行验证。由于笔者自身的学术水平和经验所限,存在以下不足:
(1)本文着重论述的是经济增加值价值应用于企业并购行为中的对于目标企业价值评估这一功能及其有效性,没有对基于传统会计指标的价值评估模型与经济增加值模型的评估结果进行对比研究。但由于并购估价本身是一种主观性比较强的行为,其评估结果只可能无限接近其真实值,不可能精确无误差地反映目标企业的真实价值。只能保证在满足所有可能的假设的前提下,使得不同评估方法得出的评估结果尽可能一致,不出现太大偏差。(2)本文在对凌钢股份未来几年的经济增加值进行预测时,直接应用了前人的研究的一元回归计算方法,但没对该方法的适用性进行验证,因而有必要以后对此进行深入研究。(3)由于协同效应包括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仅仅是财务指标的计算,都需要大量的企业数据,要想全面计算协同效应显得不太现实,因而本文在计算协同效应的时候釆取了简化的方法,未能全面反映企业并购协同效应产生的经济增加值。
参考文献
(1)AL埃巴.2008.经济增加值一如何为股东创造财富[M].北京:中信出版社.
(2)陈建梁.2003.企业并购:成本收益与价值评估[M].经济管理出版社,219-220.
(3)干春阵、刘祥生.2002.企业并购理论.实务.案例[M].立信会计出版社.
(4)拉帕波特.2002.创造股东价值[M].第一版.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5)李麟,李骥.2001.企业价值评估与价值增长[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60?92.
(6)邱尊社.2007.企业并购论[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5-18.
(7)孙涛.2006.企业并购:决策及有效性分析[M].经济管理出版社,141-143.
(8)汤姆.科普兰,蒂姆.科勒,杰克.默林著.郝绍伦,谢关平译.2002..价值评估一公司价值的衡量与管理[M].第三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9)张夕勇.2004.并购与管理整合[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28.
(10) Harford,Jarrad. 2005. What Drives Merger Waves.[J]. Journal ofFinancial Economics, 77:529?560.
关于经济硕士论文范文篇七
第一章 导论
一、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当前,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其债务问题正在产生着越来越多的负面影响,美国信用评级遭降使得美债前景更加不容乐观。为应对债务困局,美国当局势必加剧美元贬值来稀释债务负担,向世界转嫁危机,提高国际经济协调的难度。影响美债前景的诸多因素的交互作用,不仅仅会影响到债权国和投资者的利益和信心指数,更重要的是也会使得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风险加大,世界经济复苏将会面临更大的挑战。中国拥有大量数额的美债,在这种情况下,美债危机将会对我国巨额外汇储备资产的保值增值和安全性产生影响,且中美两国经济已高度相互依赖,美国债务危机的解决路径与成效,会直接影响到中国经济与金融走势。此次事件给我国的警示和机会,并不是因此减持美国国债,而是要从长远考虑如何摆脱对美债的单纯依赖,要汲取教训,主动改变过去那种过多依赖出口创造 GDP 的经济模式,争取实现贸易平衡,解除美债对我们的绑架。面对这场“美债危机”,中国应该把握机遇,直面挑战,建立新兴经济体系,同时为稳定世界经济贡献力量。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试图对美国债务的现状以及此次美债危机对美国经济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探究美国债务问题的前景,应对美债危机,可能将促使中国进行更深刻的经济结构调整以并且深度挖掘此次美债危机对中国的启示。纵观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多数是从美国债务问题的表现角度来研究问题,对美国债务问题产生的后果的研究则相对薄弱,对全球经济失衡问题研究较多,对美国国内经济金融结构的影响涉及较少,对美国债务问题的前景分析也较薄弱。因此在分析美国债务问题现状的基础上,本文在美国债务问题对美国经济的影响这方面也进行了比较充分的分析、深入探索美国债务前景,对分析美国债务问题对中国经济的启示显得尤为重要。其理论意义在于:通过对美国的债务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悉美国债务问题前景,为有关对美国经济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其现实意义在于:通过研究美国债务问题,为中国政府避免不利影响和调整经济金融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二、 文献综述
关于美国债务问题,国内、外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美国的债务演进、前景展望以及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问题等都成为研究热点。
(一)国外学者观点
JohnA.weinberg(2006)研究了美国家庭的负债状况和特点以及家庭运用金融工具融资的情况,认为美国家庭负债已经达到了创纪录的高水平,不断上升的家庭债务将会使经济陷入“惨境”。Wan Morgan(2008)分析了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问题,认为美国持续的巨额经常项目赤字会通过突然和破坏性的美元贬值和消费下降进行强制调整。关于债务经济产生和持续的原因,Ronald Makinnon(2001)从美元本位制的角度探讨了美国经常项目赤字的可持续性问题, ameSK.Galbraith(2007)也在研究中强调了美国经济发展中政府的软预算约束问题 。
Barry2.Cynanmon(2008) ,StevenM.Fazzari(2008)以及 neanBaker(2004)等学者认为,消费导向型的经济增长积累了大量的债务,既是美国经济增长的源泉,也增加了美国经济衰退的风险,次贷危机的爆发恰好印证这一点。Ricard.Hausmann and Federic.Sturzenegger(2005)就美国经济发展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认为美国经济的外部失衡与全球经济失衡有密切联系。Michael Schuman (2011)的看法是:美国不仅显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而且还主导全球货币体系。整个全球金融体系都建立在美国经济基础之上,其货币市场流通性最强。投资者在感到不安时,就会购买美元资产,尤其是美国国债。在标准普尔发出警告后,非但没有吓跑投资者,投资者反而在买进美国国债。美国债券的一些主要持有者的反应显示,他们对美国财政状况并不担心。Simone(2011)认为,此次美国债务危机实际是美国在坐收渔翁之利,如果没有大量的外国资金撤离美国,美国的资金就不可能在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以前顺利回流到美国。因此美国要极力唱衰美国经济和美元,以达到恐吓外国资金的大量流出美国,迎接美国资金回流的目的。
第二章 美国债务问题的现状及形成原因
一、美国债务危机的现状
2011 年 5 月,美国国债触顶,开创了 14.29 万亿美元的历史新高。与奥巴马2009 年初上台时相比增加了约 2.7 万亿美元,接近美国 GDP 的 90%,相当于每个美国人负债超过 4.53 万美元①。面对这种情况,美国政府采取了一些紧急措施以维持借债能力,8 月 2 日,民主、共和两党相互妥协,达成协议:参、众两院同意将美国政府债务上限再提高 2.4 万亿美元,为美国政府借钱过日子提供了空间;议定 10 年内美国政府削减财政赤字 2.1 万亿美元,从目前的 11 万亿美元减少到 9 万亿美元左右,8 月 5 日标准普尔宣布将美国国债的信用评级从 AAA 降至AA+,美债恐慌一时间达到最高程度②。消息传出,全球一片哗然:原油、全球股市暴跌,大宗商品价格连续走低,美元汇率出现大幅波动。所以,尽管美国两党在债务到期前就提高债务上限方面取得共识,但是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美国庞大债务和继续增加的财政赤字所带来的挑战依然存在。
(一)美国债务基本构成
美国对外债务由政府债务、公司债务和美国居民的债务三大部分组成。据统计,美国目前 14.3 万亿美元的公共债务系指联邦政府的负债,并未涵盖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约 2.5 万亿美元的债务规模,以及房利美和房地美等得到政府信用担保的“政府支持企业”约 6.6 万亿美元的债务③。从债务构成情况看,美国现有公共债务里,约 4.45 万亿美元由外国投资者持有,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单一债务持有国,占 12%左右,美联储是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美国债持有主体,持有额占 10%左右④。由此可见,美国国债中有将近 70%由美国政府或本国投资者持有。从债务规模看,在 2010 年美国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居民、非金融企业的总债务共计约 36 万亿美元,相当于同年 GDP的 246%①。据美财政部统计,2008 年以来,联邦政府为实施紧急救助和刺激经济复苏,导致国债陡增 5 万亿美元之多。再加上金融部门共 14 万亿美元的债务(内含“政府支持企业”约 6.6 万亿美元的债务),美国债务规模超过 50 万亿美元,占 GDP 的比重约为 343%。此外,美国还存在大量隐性债务。美国长期实行高福利政策,以期维持和促进社会稳定随着美国人口不断扩张,随着老年人口比重不断增加,美国在社保基金、医疗保险等领域负债经营状况愈发严重,据美国劳工部统计 2010 年,全国范围社保基金隐性负债多达 13.5 万亿美元,医疗保险隐性负债则高达 85.7 万亿美元,两者相加,政府隐性总负债高达 102 万亿美元,2011 年 2 月 22 日,可发行的债务余额只有 2180 亿美元;5 月 16 日,国债总额接近 14.29 亿美元,为美国历史新高②。
第三章 美国债务问题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17-25
一、 美债危机对美国经济风险增加.......... 17-20
(一) 消费支出更加疲软 ..........18-19
(二) 物价上涨更为显著..........19-20
(三) 双赤字与公共债务问题.......... 20
二、 美债危机短期对经济指标的影响.......... 20-21
三、 对美元国际地位的影响 ..........21-22
四、 标准普尔调降美国国债信用.......... 22-25
第四章 美国债务问题的前景分析.......... 25-29
一、 有利于美国债务保持稳定的条件.......... 25-27
二、 恶化美债前景的诸多因素不容忽视.......... 27-29
第五章 美国债务危机对中国的启示.......... 29-38
一、 中国在美国债务危机中的机遇与挑战.......... 29-33
(一) 中国在美债危机中面临的机遇.......... 29-30
(二) 美国债务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 30-33
二、 中国面对美国债务危机的战略抉择..........33-35
三、 美国债务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启示.......... 35-38
结论
中美两国经济已高度相互依赖,美国债务危机的解决路径与成效,会直接影响到中国经济与金融走势。美国债务风险急剧扩大是美国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副产品”,随着美国金融危机负面影响的逐步消除和经济缓慢复苏,美国债务风险有望逐步化解,但美国债务危机的仍会对我国经济的产生很大的影响。美债危机给中国的警示不仅仅是政府的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必须受到严格的控制,否则主权债务的累积超过了一定的范围,就会陷入恶性膨胀和借新还旧无力自拔的困境,更重要的是,大国的政府债务危机不可能依靠外援获得解决,即使债务规模还在可控范围,但是仅仅因为还债能力的信誉评级下降,也同样可能引发非常严重的市场恐慌,使得治理起来变得非常困难。所以,如何在美债危机的大背景下,如何控制中国当前的通货膨胀;如何减少我国持有的美国国债将面临的损失;如何降低我国出口企业的收汇将增加的风险,如何在新一轮的国际贸易摩擦中稳定人民币币值,以对抗美元跌势对我国资产的冲击就是我们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际经济地位的提升,为我国应对美债危机的影响提供了充分保证和有利条件。当前我们应增强信心,采取措施化解美债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因此,我们要稳定人民币币值,以对抗美元跌势对我国资产的冲击;产品多渠道销售,加速研发本国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鼓励和刺激消费,保障我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适当放宽汇率弹性,将人民币话语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本次美债危机,对中国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前景!
参 考 文 献
[1] 陈宝森:《剖析美国“新经济”》,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年版。
[2] 鲁世巍:《美元霸权与国际货币格局》,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年版。
[3] 廖子光:《金融战争—中国如何突破美元霸权》,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
[4] 张宇燕:《美国经济论集》,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年版。
[5] 理查德•邓肯,《美元危机:成因、后果与对策》,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年版。
[6] 弗雷德•伯格斯坦,《美国与世界经济—未来十年美国的对外经济政策》,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年版。
[7] 威廉•波纳,安迪森•维金:《债务帝国》,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年版。
[8] 本•斯泰尔,罗伯特•E,利坦:《金融国策—美国对外政策中的金融武器》,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年版。
[9] 迈克尔•赫德森,《金融帝国一美国金融霸权的来源和基础》,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年版。
[10] 高海红,余永定:《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与条件》,载《国际经济评论》2010年第 1 期。
关于经济硕士论文范文篇八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现今经济学理论普遍认为,人类经济活动和现象总体表现为时间上的增速起伏和空间上的集聚变化并存的特征,上述两方面已得到主流经济学界的广泛共识和重视。在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历程中,经济增长理论长期占据了主流地位并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相比之下,经济集聚理论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起步较晚,发展较慢,理论体系相对零散孤立。围绕增长和集聚两方面的经济理论的非平衡发展,并非存在孰轻孰重的原因,相反,二者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囿于空间因素的复杂性和人们认识能力及计算技术的局限,基于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前提下的传统经济学,无法对现实经济活动或现象的空间异质性分布而非均匀分布的现实做出合理地理论解释,探索“块状经济”形成原因和作用机制,迫切需要新的理论体系作为支撑。20 世纪 90 年代,克鲁格曼在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为前提下创立的空间经济学理论,系统地对现实经济空间集聚分布特征的原因和机制进行了理论上的合理解释,将经济理论发展过程中长期被忽视的空间因素成功的纳入其理论体系和分析框架,围绕经济集聚问题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现已得到广泛的关注。特别是近 20 年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迅猛发展,为将空间因素纳入计量经济学的实证研究,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本文应用全局和局部聚类分析方法,对 1952~2008 年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与集聚的空间格局的演进历程进行实证分析后得出结论认为,总体上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与集聚大致经历了三次大的变革:第一次是“一五”至改革开放前期,由于平衡发展战略下的三线建设的推进,我国经济发展和集聚水平的重心,逐步由解放前的东部沿海向三线地区转移,经济增长与集聚的区际差异呈收敛态势,但整体的资源空间配置效率较低。第二次是改革开放后到 90 年代末期,由于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发展模式下的东部沿海地区实现优先发展,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与集聚迅速转为向东部沿海地区集聚的态势,同时加剧了东中西部间的经济发展差距。第三次是为遏制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进一步拉大,以 1999 年西部大开发、2003 年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 2004 年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标志着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成为这一时期的基调。截至2008 年,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与集聚的空间集聚水平迅速上升的发展态势有所趋缓,区际发展差距逐步缩小,均衡发展模式取得了应有的效果。基于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与集聚演进历程的实证分析可以得知,二者空间分布均存在着明显的异质性和相关性特征。仅仅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与集聚之间存在着某种关联性的感性认识还不够,尚需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影响要素及作用机制作出理性的判断和阐述,并在相关理论前提的假设下,通过对影响要素体系和作用机制进行建模,在相关数据的支持下,利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对各影响要素的作用机制、影响性质和贡献度进行实证分析,以期对本文提出的理论进行验证和解释。
本文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本文利用空间统计学原理和方法,对我国各地区实际人均 GDP 及其年增长率、实际单位面积 GDP 及其年增长率四个变量进行全局和局部聚类分析,可以通过全局和局部统计指标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与集聚的格局演化历程进行量化分析,增强分析结果的客观性和可比性。应用该方法分别对我国各省区市及日本各都道府县数据进行分析后的结果,1均对区域经济增长与集聚的现实发展历程进行了良好地拟合和解释。应用空间聚类分析方法可以对实证研究对象的经济活动或现象中存在的潜在规律和特征进行探索和挖掘,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拓展性,能够为理论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现实依据和直观认识。
第二,本文通过逐步放宽区域经济增长与集聚关系理论假设的限定条件,对二者采用从特殊到一般的分析方法,提出了经济增长与集聚是相互作用下同时共生的过程,在理论上做出了较为合理的阐述。传统的非空间 OLS 模型由于无法在模型中引入空间作用机制,因此在应用 OLS 模型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与集聚进行实证研究中,回归分析结果无法就解释变量对于经济增长与集聚两方面的影响性质和程度做出解释。鉴此,为弥补 OLS 模型结果解释能力的不足,在本文的实证分析部分通过引入空间计量经济学前沿理论和方法,将空间效应机制纳入分析框架并对其进行建模。包含不同影响机制的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其回归结果中解释变量对经济增长与集聚的作用效果和水平不同。本文对不同空间计量模型的适用范围和特点进行介绍,并以我国各省区市的面板数据作为分析样本,对几种较为优良的空间模型的回归结果进行比对和解释,通过对空间计量经济学应用方法和分析步骤的介绍,特别是对区域经济增长与集聚的影响机制以及解释变量在增长与集聚两方面影响作用的分解的实证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借鉴意义。
第三,在本文的实证分析部分中,在空间影响机制的作用下,重点考察了1990~2008 历年我国各地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FDI、R&D、城镇化、非国有经济、产业经济规模七种影响因素,在长期和短期时间范围内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与集聚两方面的影响性质和贡献水平。通过对模型回归结果的深入分析和解释,在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就如何借助市场调节和政策引导,有效利用空间影响机制,实现区域经济增长与集聚间的良性互动,充分发挥各因素对于区域经济增长与集聚的正促进作用,加快我国区域经济布局合理、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步伐,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提高整体国民经济效益和发展质量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政策借鉴意义。
第 2 章 区域经济增长与集聚的基本理论
物理学理论中的时间和空间概念在本质上是相同的,简单来说,我们既可以通过钟表上的空间刻度表示时间,也可以通过光年概念表示距离。同理,区域经济增长与集聚的概念貌似不同,实则是描述区域经济活动和现象的两个不同角度或出发点,二者之间的关系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被广泛接受的一般意义上的经济增长概念指经济系统在时间维度上表现出的伴随总产出和总人口增长的同时,人均产出水平和增长率的持续增加。通常实际 GDP(GNP)所表示的总量指标用来度量经济系统的经济规模和整体生产能力在数量上的特征,实际 GDP(GNP)所表示的人均指标用来衡量经济系统的经济增长和生产效率在质量上的特征。在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中,从时间维度作为出发点,围绕经济增长问题中的影响因素和发展模式为核心的增长理论在跌宕起伏中逐步得以发展并占据了重要的历史地位。除了时间维度上经济保持起伏增长的特征外,经济活动在空间维度上的集聚分布特征也得到了理论界的广泛重视。基于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前提下的传统经济学无法对现实经济活动的空间异质性分布而非均匀分布的现实做出合理理论解释,探索块状经济形成背后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迫切需要新的理论体系作为支撑。因此,建立在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前提下的空间经济学理论的诞生,系统地对现实经济空间集聚分布特征的原因和机制进行了理论上的合理解释,将经济理论发展过程中长期被忽视的空间因素成功的纳入其理论体系和分析框架,标志着继内生增长理论之后的又一次理论飞跃。
第3章 空间聚类检验下的中国........... 46-66
3.1 空间聚类检验的基本概念......... 47-50
3.2 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50-51
3.3 空间聚类检验分析方法......... 51-53
3.3.1 全局空间聚类检验......... 52
3.3.2 局部空间聚类检验......... 52-53
3.4 结果分析.........53-64
3.5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与集聚历程......... 64-66
第4章 区域经济增长与集聚之间的相互......... 66-84
4.1 区域经济增长与集聚关系的基本假设......... 67-70
4.2 基于空间截面数据模型的影响机制.........70-75
4.3 基于静态空间面板模型的影响机制......... 75-78
4.4 基于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影响机制......... 78-80
4.5 模型的选择......... 80-84
第5章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与集聚空间面......... 84-116
5.1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84-87
5.2 非空间面板模型实证研究.........87-89
5.3 空间面板模型实证研究.........89-111
5.4 实证分析结果......... 111-116
结论
本文关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与集聚的实证研究,主要得出下述结论:
第一,1952~2008 年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与集聚的发展历程,总体上大致经历了三次重大的变革。第一次是“一五”至改革开放前期,平衡发展战略下三线建设的推进,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与集聚水平的重心,逐步由解放前的东部沿海向三线地区转移,经济增长与集聚的区际差异呈收敛态势,整体资源空间配置效率较低。第二次是改革开放后到 90 年代末期,非均衡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发展模式,东部沿海地区实现优先发展,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与集聚空间分布,迅速由发散特征转为向东部沿海地区集聚的态势,东中西部区际经济发展差距拉大。第三次是出于遏制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和空间布局差距进一步加剧的政策考虑,1999 年西部大开发、2003 年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 2004 年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标志着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成为这一时期的基调,截至 2008 年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与集聚的空间集聚水平迅速上升的发展态势有所趋缓,区际发展差距逐步缩小,取得了应有的政策效果。基于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与集聚演进历程的实证分析可以得知,二者空间分布均存在着明显的异质性和相关性特征。
第二,区域经济增长与集聚是具有关联性的统一过程。仅仅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与集聚之间存在着某种关联性的感性认识还不够,尚需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影响要素及作用机制作出理性的判断和阐述。一方面,存在于区际间经济发展基础和增速上的差异,是形成区域经济集聚分布特征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经济集聚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对区域经济增长发挥影响。因此,区域经济增长和集聚二者看似不同,实则是对同一研究对象的两种不同视角,二者之间的关系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鉴此,本文在区域经济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中,对二者理论和方法体系做进一步整合,通过对理论假设和空间影响机制的建模,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与集聚发展过程中的发展模式、影响因素和空间影响机制进行了综合的考察,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将空间因素纳入分析框架,系统地对现实区域经济发展轨迹进行了良好的拟合并做出相对客观合理的解释。
第三,本文实证分析部分所采用的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表达式的选择标准,基于下述几点考虑。首先,传统非空间最小二乘模型(OLS)由于未将空间因素引入模型,其回归结果无法对不同解释变量对于区域经济增长和集聚两方面加以区分和分解,解释能力上存在欠缺;其次,空间截面数据模型弥补了 OLS 模型的不足,其模型表达式的选择基于以下四点考虑:一是,包含三种空间效应的曼斯基模型存在不可识别的问题,即不可行。二是,包含一种空间效应的 FAR 模型、SEM 模型和 SAR 模型,在实际应用中通常由于忽略了其他空间影响机制,导致结果准确度的下降,即非最优。三是权衡上述两点考虑,包含两种空间效应的 SAC 模型和 SDM 模型兼具可行性和最优性的特点,相比包含误差项空间效应的 SAC 模型,包含解释变量空间效应的 SDM 模型具有更良好的特性;最后,截面模型属于点估计方法,数据样本的选取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随意性,无法更好地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与集聚的一般规律进行描述和解释。
参考文献
[1] 阿尔弗雷德•韦伯. 工业区位论[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7.
[2] 阿弗里德•马歇尔. 经济学原理[M]. 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05.
[3] 埃德加•胡佛. 区域经济导论[M]. 上海: 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2.
[4] 艾萨德. 区域科学导论[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
[5] 奥古斯特•勒什. 经济空间秩序[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5.
[6] 大卫•李嘉图.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 华夏出版社, 2005.
[7] 冯•杜能. 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33.
[8] 弗朗索瓦•佩鲁. 增长极概念[M]. 北京: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1.
[9] 赫希曼. 经济发展战略[M].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1.
[10] 克里斯塔勒. 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0.
关于经济硕士论文范文篇九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各国论文范文经济政策的实施,现在全球经济呈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国际贸易的兴起和发展,使得国际多式联运FI益发展。全球综合物流服务的进步,港口已经从单一的运输中心,逐步发展成为配送中心,最终过度到成为国际的航运物流中心。港口随着功能的发展,逐渐变成现代化港口,作为全球运输链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满足了全球运输的增值服务的需要。物流是沿海港口的最基本的功能,同时也是核心的功能之一。港口在发展现代物流方面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区位优势。现代化的港口在国际贸易的综合物流供应链中起着重要的中转作用。港口在发挥着储存、分拣、理货、分放等基本职责的同时职能,还负责整个国际物流供应链的信息系统的调度以及货物的配载和运送。港口作为其区域对外发展开放的门户,港口的运输需求主要是由城市经济的发展来带动的,其中主要的是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因此可以说是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往来培育了港口。与此同时港口作为供应链中的重要节点,一旦形成,其发展对区域经济具有较大的拉动作用。港口和区域发展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把握港口和城市之间的发展脉络和相关联系有利于帮助形成港口物流与城市经济的正确发展思路和相关政策。因此,近年来,国内外港口城市均提出“港城互动”和“以港兴市”的发展战略对策,各港口物流园区和各物流中心正在如火如荼地大力发展和建设,港口物流的相关基础设施与运输通道也正在扩建和增设。众多的港口企业为增强港口的核心竞争力,也重视发展港口物流,将其作为发展的重要要素之一,以实现港口物流和城市经济发展的良好互动的这一重大目标。世界上的大型港口都将港口作为发展港口物流和运输供应量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港口物流的快速发展刺激临港工业的发展,从而带动进出口贸易的增长,而这些又可以有反作用來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和港口物流的进步,从而实现港城联动的良性循环,最后进而促使将港口建成综合的运输物流的服务基地和国际贸易中转中心。
在港口物流运作的同时,增加城市的进出口量,从而带动港口经济的发展,和临港产业的进步,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增长,最终使全国的国民收入总值增加,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所以在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中,港口物流的作用举足轻重。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国际贸易的高速增长,我国的进出口贸易逐渐增长,使得我国的港口物流得到了长远的发展,港口物流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担任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和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的新背景下,这对于我国港口物流业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这需要港口企业进一步树立全新的服务意识和理念。因此如何将港口物流与城市经济的发展有机连接起来,使得港口和城市的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并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在研究这一问题之前,我们首先应当明确港口物流与城市经济之间的关系,港口是城市与其他地区进行物质、信息互动的重要载体,这些物资和信息资源的集聚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相当有利的基础发展条件,同时城市经济的发展也会随着时间的发展而不断振兴,因此,研究港口与城市经济发展之间的相关联系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港口物流和城市经济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积极作用,同时可以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和港口物流的发展提供正确的对策。
1.1.2研究意义
本文研究意义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现实意义。由于港口物流的迅猛发展和其较为复杂的影响因素,以及区域政府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这就必然要求对港口物流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效应进行研究,研究二者之间的关联效应有利于港口城市制定经济发展政策与发展港口物流政策的相互协调。因而,对港口物流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效应的研究是对港口城市进行政策实践必然要求。
(2)理论意义。由于港口物流与城市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的复杂,这就要求对两者关系的理论体系的研究更加深入与复杂。在当今时代,对于港口物流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效应研究的意义更多是对相关理论研究的发展与延伸。
(3)对城市经济和港口物流的经营与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现如今实物的流动已由传统物流发展成了现代物流,正是由于港口物流与城市经济的发展这一关联的关系,城市经济与港口物流发展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到区域的经济发展甚至社会的发展进程。因此研究港口物流和港口城市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效应不但有利于地区制定相关的经济发展政策,而且对港口企业经营与发展也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第2章港口物流与城市经济的互动发展规律
港口物流与城市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性联系。首先,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港口物流与城市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总结出港口物流与城市经济互动作用的机理,从而为定量的分析,打下理论基础。
2.1港口物流与城市经济的互动作用机理
港口物流是指中心港口城市利用其自身的口岸优势,以先进的软硬件环境为依托,强化其对港口周边物流活动的福射能力,突出港口集货、存货、配货特长,以临港产业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优化港口资源整合为目标,发展具有涵盖物流产业链所有环节特点的港口综合服务体系。港口物流是特殊形态下的综合物流体系,是作为物流过程中的一个无可替代的重要节点,完成整个供应链物流系统中基本的物流服务和衍生的增值服务。港口物流是以港口的运输和中转为主要功能,实现货物运输、仓储、配送、加工改装、包装、通关、商检、保险和信息交换等商品全过程的供应链服务。港口与腹地的联合区域实质上是存在内在关联性的具有特殊关系的一个经济地域系统,其和谐发展的具体进行要求港口与城市具有高度的协调度、整体的统一发展性和一体化。港口在为腹地区域提供运输服务的同时,对腹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产生强烈的福射作用。港口城市可以通过陆上发达的交通网络系统,集聚陆上的货物和经济能量,同时能够通过海上运输,超越地理界限,与国际进行交流,更直接地参与到国际经济大循环当中,吸纳世界上生产力的各要素。港口城市可以利用港口运输的优势,推动进出口贸易以及加工贸揚的发展,促进港口城市与世界之间的经济融合,带动港口经济的发展,使其更具生命力。
第3章 港口物流与城市经济相关性模型............... 23-30
3.1 理论模型及研究假设 ...........23-27
3.1.1 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的基本概念 ...........23-25
3.1.2 VAR模型的前提条件和滞后期的选择........... 25
3.1.3 协整与脉冲响应函数 ...........25-27
3.2 港口物流与城市经济相关性测度指标分析........... 27-30
第4章 港口物流与大连区域经济相关性实证分析........... 30-45
4.1 大连市港口物流与城市经济发展现状........... 30-35
4.1.1 大连市经济发展现状 ...........30-32
4.1.2 大连市港口物流发展现状........... 32-35
4.2 大连市港口物流与城市经济互动发展评价........... 35-45
第5章 港口物流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建议........... 45-50
5.1 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 45-46
5.2 加大港口城市的对外开放力度........... 46
5.3 完善交通运输网络的建设...........46-47
5.4 优化产业和资本结构,整合腹地资源........... 47
5.5 拓展物流功能,完善服务体系........... 47-48
5.6 强化政府的管理职能...........48-50
结论
当前,世界港口TH加速向“综合物流中心”转型,我国港口也在响应世界港口的发展趋势,港口功能从机械性货物中转的单一服务发展到“综合物流服务”,以现代物流理念建设和发展港口。而占有区位优势和腹地优势的港口城市,其发展无论是国家对航运业的重视,还是沿海经济带战略的实施,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在分析港口物流与城市经济发展的互动机理的基础上,建立关系模型,并以大连市港口物流与经济协同发展为实例,进行实证分析港口物流与大连经济发展间的互相推动的作用。
(1)港口物流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带动力量,港口物流促进城市临港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产业布局。通过对港口货物吞吐量与三次产业间的相关关系的分析,得出了港口物流影响城市经济增长的增长机制。即港口通过各种产业活动和物流活动,推动着港口城市经济和地区经济的发展,这一方面是由于港口本身直接增加了社会效益,带來了国民收入的增加和GDP的增长;另一方面它又通过前向后向联系影响着相关产业尤其是第二、第三产业的经济发展,进而促进着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2)城市经济的发展可以为港口物流发展提供大量的货源。同时为港口物流发展提供空间保证,并提供各类相关服务。
参考文献
[1] Bill Hillier. The common language of space: a way of looking at the social, economic andenvironmental functioning of cities on a common basis [J].ournal ofEnvironmental Sciences, 1999.11(3):344-349.
[2]李正锋.江苏沿海港口物流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协整分析[J].科技与管理.2009.11(6):4-7.
[3]张萍严以新.港口与城市协调发展的评价模咽及其应用[J].港口技术.2006,(4):2001-12,20.
[4]沈小平杨峰.珠二角经济区域港口物流与冈域经济协调发展实证分析[J].物流科技.2010.33(2):67-71.
[5]Brislow R.Zhao Xiaobin.Leung Tong Punsum.Some consequence and Impacts of PortDevelopment:the Hong Kong Case[J].Geojoumal. 1995.(4):526-536.
[6]ZHOU Lingyun, WANG Wenke. DAI Quan. Research on synergetic development mechanismbetween regional logistics system and regional economy [C]//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Logistics Systems and Intelligent Management. Harbin :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2010. 2.1086 - 1089.
[7] 港口物流与中国经济发展[J].上海宁报,2004.5.
[8]张树艳.港口物流对城市经济增K:贡献分析[D].中国海洋人孕,2008.12.
[9]Williain Seabrooke.Forecasting Cargo Growth and Regional Role of the Port of HongKong[J].Joum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2002,( 1):51 -64.
[10]匡海波.基于关联度模喂的港口经济与城市经济关系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7.8.
关于经济硕士论文范文篇十
第一章 引 言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是和谐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代表着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主要体现社会成员在权利、机会、制度和分配等四个方面的公平。社会主义制度本来就是针对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种种不公平,不公正的问题而产生和发展的,所以社会主义社会理所应当的成为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发展中最有利于实现公平正义的社会。然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市场经济体制虽然强调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但在效率优先的惯性驱使下,却很难真正的解决社会的公平与正义问题。所以,研究如何更好的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就显得尤为重要,其中要特别注重研究社会公平正义实现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以及相应的对策分析。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探讨研究,能够全面了解到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的现状与问题,明确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的目标与内容,充分认识到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的重要意义,从而科学的、全面的提出可以实现公平正义的对策。通过把握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变化,以马克思主义者的眼光审视社会主义国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如何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的发展,积极的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出谋划策,并且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学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在 20 世纪 80 年代前,由于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按劳分配的原则,所以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较小,成员之间看上去是公平的、平等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社会成员间的差别在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研究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当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时,变革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改变原有的经济体制,创新原有的理论体系。在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针对社会公平正义的研究主要是以效率与公平为主线来展开的,这一时期更强调效率,只是兼顾公平。袁贵仁在《论马克思主义公正观》一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包含社会公正理论,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包含公正观。公正的基本内容就是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所得与应得的对称关系。他还指出:社会主义既追求效率,又追求公平,是追求效率与公平的统一。”①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着公平与效率来展开的,一些学者也不只是把效率放在首位,而是把效率和公平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但是这样也限制了他们的视野,把社会的公平问题只局限在分配、权利和利益关系领域。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特别是从 2004 年以来,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学术界对社会公正问题的研究又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侯惠勤教授在《马克思主义公平观的实践意义》一文中指出:“无论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要坚持贯彻社会主义的公平价值观,面对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必须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而且还要调动政府的调控机制,建立完善的法制社会,确保社会的健康发展。”
1.2.2 国外研究现状
在现代西方学术界,社会公正思想的代表性人物是约翰•罗尔斯、哈耶克和诺齐克。罗尔斯以洛克、卢梭、康德的社会契约论为基础,指出了西方民主社会的道德价值,提出并论证了“作为公平的公正”的理论,即在社会制度条件下分配基本的权利和义务。在经济领域,罗尔斯指出,我们讨论政治经济问题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弄清作为公平的公正的实用意义。社会经济发展的公正原则要提出基本社会制度中权利和义务的实现方式,规定社会成员在合作中利益和义务的合理分配,反对以一部分人更好地享有利益为借口而剥夺他人的利益,同时也不允许以大多数人享有更大的利益为借口而牺牲少数人的利益。罗尔斯的正义理论主要是关于权益公正分配的理论,其中包含了基本经济领域内的分配公正,他反对功利主义,不是抛弃功利主义,而是为了更加坚定地维护功利主义所无法坚持的自由主义原则。就在罗尔斯的《正义论》问世三年后,当代另一著名哲学家、思想家诺齐克于 1974年发表了其第一部出版的学术著作《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此书主要针对罗尔斯的正义论展开了批判和回应,并形成了自己的正义理论。同时在这部著作中,诺齐克提出了“持有的正义理论”,系统地表达了自己的正义思想。诺齐克的正义理论与罗尔斯的正义理论有所不同,他的整个理论是以“权力原则”为基础和核心的,他把个人权利的神圣不可侵犯性提到了至高无上的位置,并将其贯彻到经济社会的每个领域中。这也传达了这样一个思想,即在经济领域中首要的价值还是“个人权利”的绝对性。与诺齐克一样,哈耶克作为当代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继承并发展了 18 世纪启蒙思想家的思想,坚持在市场经济中实现绝对自由主义的立场,让人们在市场上自由的竞争,实现财富的市场化分配,反对国家干预经济。实现经济自由的途径是实施市场经济体制,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自身的调节作用。因此,哈耶克认为市场经济就是一种由个人主义出发而形成的,能保证人的自由的“自然秩序”,是最符合人性发展的一种经济体制。
第二章 公平正义概述
2.1 公平正义的内涵
公平、正义的概念是从西方译引过来的,在英文中为同一个词“justice”,但在中文中,不同的语境其含义还是会有所差别的。正义主要表达理性和价值层面上的含义,而公平更多的是体现在可操作性层面的。公平与正义结合在一起,其内涵要比单独的一个词更丰富。因此,公平和正义是相辅相成的,所谓公平就是人人享有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的基本权利,在资源的配置上达到公平的分配。所谓正义,就是指一个社会形成的道德标准,扶持社会正气,抵制歪风邪气,打击邪恶势力,维护社会成员的利益。胡锦涛指出:“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①公平正义不仅是一个现实的范畴,也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是现实和历史的统一。正义有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要符合历史的潮流,黑格尔曾指出:“理性是正义,它包含着自身发展的根据,有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的趋势。”②黑格尔的这一观点体现了其辩证法的思想,但它却是头足倒置的,马克思通过对这一观点的改造,形成了自己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公平正义观点。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的公平正义理论........... 16-22
3.1 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正义思想.......... 16-17
3.2 中国共产党人的公平正义思想.......... 17-22
3.2.1 毛泽东的公平正义思想.......... 17-18
3.2.2 邓小平的公平正义思想..........18
3.2.3 江泽民的公平正义思想.......... 18-19
3.2.4 胡锦涛的公平正义思想.......... 19-22
第四章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意义.......... 22-26
4.1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价值追求.......... 22
4.2 实现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 22-23
4.3 促进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23-24
4.4 实现公平正义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 24-26
第五章 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正义存在的问题..........26-34
5.1 我国在权利保障方面的不公正现状.......... 26-27
5.1.1 社会成员受教育和就业.......... 26-27
5.1.2 司法体制的不完善..........27
5.2 我国在规则制度方面的不公正现状.......... 27-29
5.3 社会成员的机会不公平现象依然严峻.......... 29-30
5.4 社会分配中不公正的现状.......... 30-34
结论
在当今时代,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我国在思想理论建设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相继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思想,在实践中也在向新的目标——全面小康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前进。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讲,所拥有的社会共识、政策依据和实践基础都是历史上最好的,对于推动我国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提供了有利的时代条件和历史机遇。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变的坚持,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任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家政权掌握在人民手中,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都为有效抑制市场经济在生产过程中的自发形式创造了坚实的基础。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要通过发展不断地增加社会物质财富、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大力发展公共事业,逐步实现社会成员共同富裕,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切实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在推动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达的同时,促进社会成员全面、自由的发展,进一步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 黑格尔.历史哲学[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
[6]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第 94 页.
[7] 亚里士多德.尼格马克伦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第 103 页.
[8] 赵俊欣等译.傅立叶选集第 2 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第 232 页.
[9] 道格拉斯 C 诺思[美].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10]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