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经济论文范文精选十篇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9464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经济论文,经济是价值的创造、转化与实现;人类经济活动就是创造、转化、实现价值,满足人类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价值规律而非价格规律是经济学的核心规律。以经济为中心是以再生生产力为中心而非以钱为中心,经济发展是价值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再生生产力的发展、中国人民创新能力的发展而非GDP数字增长。(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经济论文,供大家参考。

优秀经济论文范文精选篇一

1绪论

1.1研究货景

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技术提升的影响众说纷绘。经济全球化环境中各个国家及地区之间在技术水平上的差距,使得技术追赶再次成为一个焦点话题。众多技术较为落后的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中及在技术转型升级中抓住技术发展机会窗口,并通过自身的技术努力缩小与技术先进国的技术差距,甚至实现技术赶超。纵观历史发展历程,经济全球化一直都演绎大国的喊起与衰落,这也正是技术追赶与被追赶的过程。英国在工业革命中成为技术和经济领先者,而美国、德国等在19世纪后半叶,通过研发投入、规模生产、生产组织变更等方式最终实现了对英国的技术赶超,美国也因此成为新的经济强国,在技术方面占领绝对优势。而曰本在20世纪亦通过组织创新,包括精细化生产、及时制生产等方式,实现对西方技术先进国的追赶,并最终实现其世界经济、技术强国地位。“亚洲四小龙”在20世纪后半期亦开始技术追赶,并发展快速,获得了其一些技术优势。经济全球化环境下各国家、各产业蓄势待发,寻求新的技术获取及技术超越。经济全球化环境下的市场竞争、技术竞争变得更为激烈,资本、技术、人力等资源在全球层面进行配置,技术追赶越发重要,技术追赶的路径亦更为多样。诸多国家在实践中逐渐发现,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下要实现技术追赶,融入国际竞争环境,嵌入国际技术研发系统是一种有效途後,其更有利于在国际技术交流中实现技术获取及技术提升,以最终塑造母国的国际竞争优势。中国实时地实行经济改革开放,并通过自身技术努力,抓住时代背景,缔造“世界工厂”地位,缩小与技术先进国差距,经济技术水平提高迅猛。

…………

1.2研究问题

基于当前现实背景及理论背景,本文结合实际,围绕“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技术追赶影响”这一基本问题展开研究,具体包括,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技术追赶是否存在影响,以及对外直接投资如何影响母国的技术追赶。首先,本文主要研究对外直接投资强度是否对母国技术追赶存在影响。本研究从市场层面追赶及技术层面追赶去表征母国技术追赶,研究对外直接投资是否对母国技术追赶存在正向影响,同时研究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是否会导致不同的影响效果。其次,本文试图深入挖掘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技术追赶影响机制.本研究从技术追赶路径入手,研究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技术追赶路径的影响,以最终研究母国技术追赶绩效.具体而言,包括对外直接投资如何影响母国自主研发及技术引进,从而影响母国的技术追赶。本研究亦关注不同的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对此类关系间的调节作用。

…………

2文献综述

2.1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综述

20世纪6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跨国直接投资空前发展,美国开始对欧洲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引起第一次对外直接投资浪潮,学术界亦对此开始关注。一开始学者认为是不同国家的利率差异导致了国际资本流动,但随着大多数美国公司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实现了在诸多市场上获取垄断优势,成为行业的领导者,这种现象再次引起学者兴趣。他们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对外直接投资动机、主导因素、模式和需求等,从而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便应运而生。初始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研究对象都是发达国家的公司。1960年,美国学者Stephen Herbert Hymer运用西方微观经济学垄断竞争理论来阐述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并提出“垄断优势理论”。其基于实证分析从产业组织理论视角认为由于市场不完全使得跨国公司获取垄断优势,从而促进了他们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这些垄断优势包括其在技术、管理、资金、规模、政策、分销渠道等方面的优势,能抵消其在东道国经营的各种不利因素,从而降低经营风险,增强其市场垄断优势。1966年Venon在《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一文中认为垄断优势理论的分析停留在静态阶段,并提出了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他认为产品在市场上呈周期性,具体包括创新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各阶段与企业的区位决策、出口或其他国际化决策均有联系。该理论结合企业的垄断优势和区位优势,动态描述了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认为当企业产品和生产技术趋于稳定时,会遭遇其他厂商的竞争和仿制,同时东道国贸易壁查的形成,垄断优势逐步丧失,从而需要国际化来寻找更优的生产要素组合以降低生产成本.

…………

2.2技术追赶理论综述

1966年,Melson和Phelps基于Gerschenkon ( 1962 )的追赶假设理论基础提出了一个极具吸引力的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一一技术追赶理论,其指出技术落后的国家可通过技术模仿、技术学习等方式缩小他们与技术先进国家的差距,并认为技术追赶不是一蹴而就的,单纯的技术落后并不能保证其技术追赶及赶超,需要进行技术模仿。熊彼特随后指出,单纯的技术引进和模仿可能无法促进技术进步,后发国家可能会处于不断追赶技术先进国的恶性循环局面,无法实现真正赶超。经过诸多学者的深入探讨研究,技术追赶的概念及理论系统巳经形成较为成熟的框架。宏观层面而言,技术追赶是指后发国家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技术主体与先发国家的技术主体之间存在技术差距,在一定时期内后发国家的技术主体通过技术努力减少或消除技术差距,从而实现技术发展的过程,其由政府主导的、有意识的一种法观发展规划。而就微观层面而言,后发企业进入时间较晚,先发企业已经形成的相关的技术范式,具备技术基袖、设计规则及客户锁定等,对后发企业形成技术壁鱼,造成后发企业很难快速掌握技术,同时后发企业自身资源薄弱,研发投入有限,且研发周期过长易导致技术难以快速跨越,外部技术获取不足及自身研发能力有限构成其技术的后发劣势,从而技术追赶成为其重要的战略决策(Mathews, 2002)。后发企业一般通过国外技术引进、吸收国外技术溢出等手段获取技术(Lee&Lim, 2001 ),这也被认为是更有效率的技术提升方式,比内部研发方式更为高效(Narayanan & Bhat, 2009),同时后发企业亦基于外部技术引进的基础上进行技术的二次创新,快速摆脱自身的技术后发劣势,实现技术后发优势,实现技术追赶。

…………

3概念棋型与研究假设......... 49

3.1概念模型构建......... 49

3.2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与母国技术追赶绩效......... 50

3.2.1对外直接投资与母国技术追赶 .........50

3.2.2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与母国技术追赶......... 54

3.3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与母国技术追赶模式......... 55

3.4对外直接投资、自主研发、技术引进与母国技术追赶......... 62

3.4.1母国自主研发与母国技术追赶......... 62

3.4.2母国技术引进与母国技术追赶......... 63

3.5小结......... 65

4研究方法......... 67

4.1 二手数据分析的合理性及可行性......... 67

4.2变量的定义与度量......... 69

24.3数据获取.........78

4.4分析方法......... 86

4.5本章小结......... 87

5统计分析......... 89

5.1描述性统计及相关分析......... 89

5.2回归分析 .........92

5.3稳健性检验......... 103

5.4本章小结......... 105

6实证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6.1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与母国技术追赶

通过对对外直接投资与母国技术追赶绩效的相关性分析及回归分析,如表5.4中模型0所示,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技术追赶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主效应假设“对外直接投资强度对母国技术追赶有正向促进作用”得到验证,该假设验证在进一步的稳健性分析中证明具有较强稳健性。这与部分学者观点相符,他们认为由于外商直接投资对其自身的技术保护及维持自身垄断优势,相比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对外直接投资的技术获取的目的性更强,更易实现技术逆向溢出,并最终实现母国技术追赶(Aitken & Harrison, 1999;Branstetter, 2000; Anazzawi, 2004; Zhao 等,2010; Cuervo-Cazurra, 2011;Kun-Ming, 2010; Gabrielsson et al.,2012; Huang, 2013)。中国仍属发展中国家,高技术行业虽发展快速,但整体的技术商品化程度、顶端技术的发展程度与技术先进国相比仍存在一定的技术差距,为中国的高技术行业技术追赶奠定基础。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中国高技术行业通过模仿效应、竞争效应、产业联系效应、人力资本效应等可实现技术逆向溢出的可得性(Ruhuletal.,2009 )。同时,中国高技术行业的基于自身的技术积累,更易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融入东遒国先进的创新体系及创新网络,能够通过与东道国的技术研发合作,共同实现技术提升。此外,高技术行业的核心竞争优势构建更为注重技术提升,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亦十分注重技术知识的利用及寻求,实现技术知识获取从而构建自身的技术能力,实现技术赶超(Iwasa &Odagiri, 2004; Berry, 2006).

……………

结论

外商直接投资能有效带来技术溢出,对中国的技术提升有显著促进作用,然而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的技术追赶影响作用及影响机制仍旧较为模糊,需要进一步探讨。当今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猛,国际技术贸易及技术知识流动更为频繁,且母国企业亦一直寻求技术提升途径实现技术赶超,本文着眼于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技术追赶的影响及影响机制,通过国内外现有文献的学习总结以及当前行业发展概况分析,提出研究假设,并以中国高技术行业为研究对象,从行业层面进行分析,通过境外投资数据库以及统计年鉴获取高技术行业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及母国技术发展相关数据,对所得到的十六个行业七年相关数据通过Stata软件进行面板数据回归分析,对假设进行验证。

……………

参考文献(略)

优秀经济论文范文精选篇二

1.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经济学领域内,一个焦点研究对象是经济增长经验研究,最近二十年,对这个问题的相关研究主要有三种方向:趋同分析、全要素生产率分析和增长分布分析。趋同分析是考査国家与国家之间或者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收入水平存在趋同现象与否,并且进一步进行趋同机制的探求。前期主要探求国家之间或者地区之间的收入绝对趋同现象存在与否,后来的研究重点是俱乐部趋同和条件趋同。横截面分析是早起主要的分析方法,后又演变为面板数据分析,分析框架多为巴罗回归方程和MRW分析框架。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是以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为基础,分析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进步来源,探求所研究地区的经济增长方式及其增长的延续性,再解释各国家或者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增长差异。最初广大学者常用索罗的增长会计法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主要是度量技术进步;随着更多经济计量分析方法的广泛使用,如参数随机边界分析和非参数数据包络分析,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效率变化技术变化两个方面,使得全要素生产率有更全面的信息。增长分布分析是考查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或者每个劳动力GDP即劳动生产率分布的动态演进方式,探索经济增长分布演进的背后机制,主要分析工具为Plackett(1971)和Silverman( 1986)提出的核密度估计(kernel densityestimator )。目前国内关于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的文献很多,各行各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文献也是屡见不鲜,但林业领域相关研究较少,林业全要素生产率与国民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的比较研究更是罕见。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自从丁伯根(Tinbdrgen.Jan) 1942年提出全要素生产率问题以来,国外的研究对象多为宏观经济,不同之处是使用的方法或者重点各异。Kendrick丄W等人研宄生产率自身的变化,Denision.E.F等人研宄生产率是从经济增长着手,筱原三代平等人的着重于从产业视角进行研究,Jorgenson.D.W等人从技术进步的角度来研宄生产率,Lewis.W.A等人主要研宄生产率在发展中国家经济中情况。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实证研究大多聚集在经济增长中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Young (1995)提到,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生产率增速却不尽人意,虽然他们的制造业出口和产出的提高是绝无仅有的。KimandLau (1994)也支持这个观点,他们发现战后新兴国家出现了技术进步的零增长。世界银行(1993), Kawai(1994), Oshima (1995),和Sarel (1995)等均得出了生产率在新兴亚洲国家有高速增长的结论。国外的研究重点逐渐转移到了 R&D与全要素生产率的联系。Jeffery I.Bemstem和Xiaoyi Yan( 1996)对加拿大和日本的TFP增长与R&D过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指出,国内R&D过量比国际R&D过量对生产率的贡献更大。Gary Madden(2001)对亚洲和经济合作组织国际R&D过量进行研究,关于全要素生产率与国内外R&D活动的经验模型得到了建立。Bernard and Jones (1996)将经济合作组织国家的各个产业和全要素生产率的聚拢情况进行了分析;Miller and Upadhyay (2002)对比分析了国家之间收入与全要素生产率收敛,得出的结论是收入的收敛与全要素生产率收敛具有相似性和差异性。

…………

2.相关理论

2.1.全要素生产率的内涵

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状况的重要衡量标准是经济增长的质量。而生产率则是衡量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指标,生产率即为产出投入之比。生产率通常分为两类,分别是单要素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单要素生产率表示单一种类要素的生产率,比如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单要素生产率计算的是比较片面的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是必要的。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又可以叫做综合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首次提出者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史密斯.库茨涅茨。全要素生产率是衡量一单位总投入可以带来多少总产出的生产率指标,用总产量与全部要素投入量之比表示。全要素生产率可以理解为除了投入要素之外的其他因素对产出增加的贡献。因此,TFP包含了非常广泛的内容,包括技术因素和非技术因素,诸如组织制度的变化和社会文化的影响。全要素生产率涉及了全部投入因素的影响,全方位体现经济系统中投入产出转换的效率,可以比较全部反映经济活动的整体效益,故而成为评估经济增长质量和解析经济增长来源的关键工具。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可以分解为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技术进步有狭义的技术进步和广义的技术进步。狭义的技术进步是指生产工艺或是工程技术的提高带来的生产效率的进步。广义的技术进步指技术所涵盖的各种形式知识的积累与改进。技术进步体现出生产前沿面向外移动,技术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从既定资源里能够获得产品数量的能力。

………

2.2.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

生产函数法是一种典型参数方法,在这种方式中,生产率的研究,第一步就是要选择具体的生产函数类型。经常使用的函数形式有三种,分别是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固定替代弹性生产函数和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相对来说,生产函数法便于应用,其理论基础是新古典经济学。然而,由于函数形式的限制,要求必须伴附加诸如竞争均衡,规模报酬不变和中性技术进步等假设条件,在1928年美国数学家査尔斯?科布和著名经济学家保罗?道格拉斯,提出了后来广为人知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刚开始,C-D生产函数只考虑资本和劳动两个输入因素。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通过测量实际的时间序列回归的数据,得到估计的参数值,即为我们想要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的估计。Arrow, Chenery, Mihas和Solow四位经济学家在1961年提出了两要素的固定替代弹性生产函数(CES: Constant Elasticity of Subgimtion)。线性函数是固定替代弹性生产函数的特殊形式。线性生产函数具有如下特性:等产量线是直线型的,规模报酬是不变的,投入要素之间完全可以互相替换(替代弹性是无限的)。固定替代弹性生产函数在参数选取特殊值的时候近似于列昂惕夫生产函数(又称为固定比例生产函数),在一定的变化之后,固定替代弹性生产函数近似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固定替代弹性生产函数不同,不需要先假设技术进步希克斯中性。此外,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特点是它的替代弹性是变量,这两个要素之间的替代弹性各不相同。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具有普遍适用的特点,可以经过适当变化之后变为C-D生产函数或CES生产函数。

…………

3. 西部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状况........ 13

3.1. 西部地区自然地理概况........ 13

3.2. 西部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状况........ 13

3.2.1. 国民经济发展概况........ 13

3.2.2. 国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4

3.3. 西部地区林业生产自然地理状况........ 15

3.4. 西部地区林业经济状况........ 18

4. 西部地区国民经济与林业经济........22

4.1. 指标选择及数据处理........ 22

4.1.1. 指标选择 ........22

4.1.2. 数据来源及处理........ 22

4.2. 西部地区国民经济效率分析........ 23

4.3. 西部地区林业经济效率分析........ 30

4.4. 西部地区国民经济与林业经济效率对比........ 37

5. 结论与建议 ........41

5.1. 西部地区国民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分析结论........ 41

5.2. 西部地区林业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分析结论........ 42

5.3. 西部地区国民经济与林业经济效率对比........ 43

5.4. 建议 ........43

4.西部地区国民经济与林业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分析对比

4.1.指标选择及数据处理

选取适当的指标对于使用DEA方法进行效率评价有重要意义,所选的指标会对最终的分析结果和结论产生非常关键的影响。对于指标体系的建立,需要设立一般性原则,并按照原则结合实际生产进行指标甄选,以便做到严谨、科学、合理。如果选择的指标比较多,会导致大量有效DMU的出现,对DEA评价方法的有效性造成影响;反之,如果选择的指标较少,则不容易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不能提供足够的决策信息。由于在生产过程中DMU的各个指标间通常是关联的。因此,某一指标被确立时经常会影响其他指标的认定。比如,某个指标与几个已经确定作为输入或输出的指标之间呈现较强的相关性,便可以认定该指标的信息已在很大程度上被这几个指标所包含,因此就不一定再把它作为输入或是输出指标了。当然,不能绝对要求指标之间线性非相关,而且反映同一问题的指标也不会绝对相关。

…………

结论

从综合技术效率来看,2000-2009年西部地区中国民经济综合技术效率十年均值表现最好的是新疆,十年均值是1,处于西部地区中的生产前沿面上,然后是广西和内蒙古,这两个地区十年均值大于0.9,接近于生产前沿面,四川、云南、甘肃、陕西、重庆的十年均值在0.8和0.9之间,综合技术效率处于较优的状态,但还有提升空间,使投入产出效率达到更好的水平,剩下的贵州、青海、宁夏和西藏十年均值低于0.8,其中西藏只有0.655,存在严重的投入浪费现象。从纯技术效率来看,2000-2009年西部地区中,四川、广西、西藏和新疆四个地区的十年均值皆为1,纯技术效率都达到了最佳,内蒙古和青海两地的十年均值介于0.9和I之间,其余地区的十年均值都位于0.8和0.9之间;这表明西部地区各地国民经济的生产普遍接近于生产前沿面。从规模效率来看,十年均值为1的是新疆,新疆是具有规模效率的,重庆、贵州、云南、广西、陕西、甘肃和内蒙古的十年均值介于0.9和1之间,四川、青海和宁夏的十年均值介于0.8和0.9之间,只有西藏地区的规模无效率现象最严重,只有0.655;这说明我国西部地区的国民经济在既定的产出下,投入水平己经接近合理。

……………

参考文献(略)

优秀经济论文范文精选篇三

第一章绪论

1.1总部经济的发展背景

总部经济的产生与发展与经济全球化趋势密切相关,是世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近年来我国总部的快速发展,有来自国内和国外的推动力。从国际背景来看,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己成为FDI的热土,许多跨国公司调整中国在其全球化战略中的地位并加大在华投资规模,不断加快其在华产业的升级,并通过建立和转移地区总部来实现经营管理和市场控制。据商务部统计,来华投资的国家和地区已近200个,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已有450家在华投资,跨国公司投资设立的研发机构超过600家;经商务部认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有30多家,跨国公司大规模地涌入中国开拓市场,这是中国发展总部经济的外部因素。从国内来看,从企业发展动力上讲,总部经济发展是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战略选择。信息、资金、高层次人才等战略资源在企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内大型企业将其总部迁到发达的中心城市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另外,随着中心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城市功能的转型,企业生产成本的提高促使企业将其生产加工基地转移到土地、原材料、能源等较丰富的城市周边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企业的总部在发达的中心城市,而生产加工基地在欠发达的周边地区,于是就形成了“总部一加工基地”模式。从区域经济发展来讲,总部经济是城市经济转型的战略选择。城市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大量人才向城市流动,大量产业在城市聚集,使中心城市意识到城市的功能不仅仅是加工制造,而更应承担管理与控制、资本与金融、研发与营销等职能。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许多中心城市提出经营城市,重组城市空间,培育和吸引企业总部进驻,促进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区域是经济发展的空间单元,国民经济正是由多种类型的区域经济祸合而成。我国的区域经济一般可分为两类:一是行政区域的区域经济,如省域、市域和县域等;二是跨行政区域的区域经济,如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还面临很多矛盾和问题:从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看,追求GDP数字增长,不注重发展质量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经济增长方式仍十分普遍;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看,东西部地区之间,大城市、中小城市与广大农村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和矛盾较为突出等等。历史的与国际的经验都清楚地表明,必须妥善地解决一个国家内部的区域发展问题,区域问题解决得好坏将直接影响我国迈入世界性经济增长的进程和国家的实力。总部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的出现,为妥善解决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背景下,当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经济活动突破地域限制,企业组织结构在空间上的布局逐步发生变化,企业总部和生产环节逐渐分离,总部向中心城市聚集,生产基地向制造成本较低的区域布局,充分利用各地区的资源察赋和比较优势,带动相关地区的经济转型和发展,由此形成了总部经济。因此,总部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现象,是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突破和战略转移,也是国际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产物。我国对总部经济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总部经济理论提出后,国内各大城市纷纷提出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总部经济发展已上一个台阶,有力地推动了城市所在区域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提升了城市经济综合竞争力。

…………

第二章总部经济及其与区域经济关系的文献综述

2.1总部经济的涵义

总部经济是一个崭新的经济学概念,到目前为止,很多经济学专家学者对总部经济的涵义进行归纳,但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在理论和实践都取得共识的定义。林文俏认为,总部经济是指通过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吸引跨国公司和外埠大型企业集团总部入驻,企业总部在中心城市集群布局,生产加工基地则安排在成本较低的周边地区或外地,从而形成合理的价值链分工4。赵弘认为,所谓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他地区,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祸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史忠良、沈红兵认为,总部经济是指企业和城市在使双方都能获取更高经济效益的目标驱动下形成总部在城市聚集并产生外部经济效应的经济现象。吴宣恭认为,总部经济主要指数量较多的大型企业的高层经营管理机构、经济技术研发中心、物流中心以及各级政府、各种经济文化组织的代表机构,在企业或单位组织机构调整过程中,在区域规模经济和产业集群效应的吸引下,聚集在中心城市,建立比较稳定和合理的分工协作,形成有力竞争优势和辐射能量的经济布局的一种经济关系。王凤洲、孔丰认为总部经济是指一个地区通过创造和利用战略资源和非战略资源或称常规资源,吸引国内外企业集团总部或地区总部或职能中心(如采购中心、结算中心、研发中心、营销中心)入驻,以吸引更多的战略性资源要素向该地区集结,或发展和提升该地区的战略资源和战略能力,而生产加工基地在非战略资源成本较低的地区布局,从而形成“总部-加工生产基地”的产业价值链的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

2.2总部经济的理论依据

比较优势理论是李嘉图在亚当•斯密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20世纪,赫克歇尔和俄林从生产要素桌赋结构的差别解释生产成本和价格的不同,提出了“要素享赋理论”(H-O模型),进一步发展了比较优势理论。根据该理论,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要素构成比例,而不同地区有不同要素丰裕程度,从而决定了产品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要素供给价格,以致不同地区分别适合生产不同的产品。总部经济就是通过企业价值链的空间分离,对生产要素在企业内进行跨区域配置,实现生产要素的区域间整合,获得企业及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增长极理论最早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克斯(FrancoiSPer-roux)提出的。依据增长极理论,在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会产生“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两种效应。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初期,极化效应的作用是主要的,分布在区域内的某些点(称作极点)或聚集地区的某些产业和企业取得经济增长,产生一种吸引力和向心力,吸引周边的资金、人才、技术和劳动力等;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扩散作用是主要的,因为聚集到一定程度后,会导致增长极的经济活动和人口过分集中,产生环境污染、交通堵塞、房价过高等问题,进而削弱极化效应,企业、资金、人才等要素向增长极周边扩散。总部经济理论中企业功能和组织结构的空间分离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和扩散,企业将具有总部功能的组织独立起来,高度聚集于某一优质条件的特定区域,表现为“极化效应”,将生产加工的功能组织辐射到周边地区,进而带动区域间的协同发展,表现为“扩散效应”。

…………

第三章宁波区域经济转型发展必要性及选择.........17

3.1宁波区域经济发展概况.........17

3.2宁波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必要性分析......20

3.3发展总部经济是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21

3.4宁波总部经济发展可行性分析.........23

第四章国内外主要城市总部经济发展对宁波的启示.......26

4.1国际大都市总部经济发展实践及经验......26

4.1.1纽约:世界总部经济发展典范.....26

4.1.2新加坡:政府引导型总部经济发展典范......27

4.1.3香港:亚太地区总部经济发展典范.....27

4.2国内(大陆地区)总部经济发展现状.....28

4.3国内外主要城市发展总部经济对宁波的启示........30

第五章宁波发展总部经济的SWOT分析.........33

5.1宁波发展总部经济的优势(5)....33

5.2宁波发展总部经济的劣势(W).......35

第六章转型期宁波总部经济发展战略

6.1宁波市总部经济发展的思路

围绕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和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的建设目标,深入研究和正确把握总部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立足特色优势,积极融入长三角,实行错位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科学规划总部布局,重点培育传统优势民营企业总部、开放型经济跨境经营总部、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总部、现代服务业高端总部等区域性总部和行业总部,促进宁波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经济转型,进一步提升宁波的综合竞争力。充分发挥政府在总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形成职责清晰,分工明确,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努力形成以宁波都市区为核心,以县(市)区中心城区为支点,“立足宁波、依托浙江、服务长三角、联合中西部、连接海内外”的总部经济发展体系,努力抢占长三角地区的战略制高点,使宁波总部企业利用国际国内市场和整合资源配置能力显著提高,实现总部企业数量在全省领先,总部经济政策、服务、环境在全国一流,基本形成区域性企业总部中心城市格局。

…………

结论

总部经济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支持,同时政府应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不宜过多干涉微观经济活动。总部经济发展应明确政府职能定位,要在坚持市场主导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政策引导作用。宁波要结合自身实际和特点制定鼓励总部经济发展的一揽子优惠政策,为宁波总部经济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可以借鉴杭州、深圳等城市总部经济发展经验,在税收征缴、土地出让、利润汇出、产品出口、人员流动、劳务提供等方面给予鼓励和支持,以及在户口迁移、子女入学、出入境审批等方面给予企业人员方便。同时,根据企业总部不同性质、规模、贡献度制定相关财政奖励政策,增强对总部企业的吸引力。此外,宁波发展总部经济应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根据自身实际和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企业总部入驻标准和发展模式,制定企业总部的最低入驻标准,并根据企业总部性质、规模、税收贡献度的不同,加快制定有差别的优惠政策,引导宁波总部经济的发展。而实证表明,在总部经济发展中,税收减免力度(税率降低程度)与政府利润成呈倒U形关系,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增加与政府利润呈倒U形的关系。因此,在制定优惠政策,尤其是制定税收优惠政策、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和土地出让政策时,要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科学规范制定政策,实现总部经济经济效益和城市社会效益最大化,实现总部经济可持续发展。

……………

参考文献(略)

优秀经济论文范文精选篇四

1 经济增长的数量特征模型和分析

1.1 构造模型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规模不断壮大,可谓飞速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中间也经历了挫折和考验。我国从 1978-2010 年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数据如表一所示。为了对 1978-2010 年人均 GDP 的波动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图 1 描绘出了人均GDP 随年份变化的散点图,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采用最小二乘法得到了 1978-2010的线性回归直线。由图 1 不难看出,用一条直线拟合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并不能准确的反映中国三十多年来人均 GDP 的变化趋势。于是,我们建立了线性误差模型的方法来进行定量分析。那么,如何才能建立一个能够正确反应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型呢?从图 1 我们看到,用传统的一元线性回归方法来反映中国经济增长趋势是不合适的。从图 1 我们还可以看到,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并不是匀速的,经济增长的趋势是分阶段的,我们接下来就一起来讨论一下究竟应该分几个阶段才能比较客观的反映中国三十年来的发展历程。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知道,中国经济增长趋势是分阶段的。我们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分成几段是合适的(以下我们把分成几段就称为几个总体)。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既要考虑各个时期中国国内的政治经济环境,他是我们发展经济的基石,与此同时又要考虑国际经济大环境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从图 1 我们可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趋势分成两到三个阶段应该是比较恰当的。我们分别建立三个数理统计模型,见表2,通过具体的分析我们看究竟选择哪个模型能比较准确的反应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我们通常采用 AIC(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模型选择准则。

…………

1.2 模型结果分析

历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是不均衡的,分阶段的。其增长趋势大致分成三个阶段是合理的,即 1978-1992 年,1993-2002 年,2003-2010年。第一阶段,1978 年,改革开放,突破了社会主义只能是单一公有制的认识,转向以公有制为主体、非公有制经济为补充,大大丰富了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所有制结构得到了调整,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比重逐步下降,国家经济平稳发展。第二阶段,很明显, 1992 年邓小平南巡以后,改革的重点放在了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上,同时积极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同时,对外开放呈现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新格局,南巡讲话对中国 90 年代的经济改革与社会进步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中国经济骤然升温。第三阶段,1997 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使整个亚洲经济发展遇到的重大挑战。从 1998 年开始,为了战胜这场金融危机,中国政府采取了由外向内的宏观经济政策。把握机遇提升中国经济的增长质量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久中国就摆脱了金融危机的影响,重新步入了经济发展的正常轨道。2001 年美国发生 911 恐怖袭击事件,对美国经济影响严重,带来 2002 年全球经济低迷。全球国际贸易因此大幅下滑,美国是我国重要贸易对象,我国出口受到严重影响,从而使我国经济增长出现回落。第三阶段是 2003—2010 年。这一阶段是基本经济制度不断走向完善的阶段。中共十七大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所有制结构更加合理,国有企业改革更加深化,对外开放向更深领域推进,中国经济驶入快速发展的车道。

…………

2 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数量特征模型及分析

2.1 构造供给结构模型

从对经济发展“蛋糕”的贡献看,经济发展成果这块“蛋糕”,分给居民的部分明显不足,特别是农村居民。因此,我国未来缓解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重要途径就是有效扩大劳动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即大幅度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收入。居民收入差距偏大,导致处于同一时期的居民在这种转变过程的快慢差异较大,就会使消费出现断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供给结构的合理性受到影响,必然出现收入低的消费得不到满足,而收入高的消费供给过剩的状态。同时,这种消费结构断层是造成相对经济过剩的一个主要原因[13]。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仍在不断拉大。截止至 2010 年,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已达 3 倍之多。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简单按此推算,今后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将扩大到七倍以上。城乡间收入差距的扩大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国家的稳定;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对我国经济发展有负面的影响;收入差距的拉大将导致经济增长的过度波动,当前收入差距的扩大还会带来一定的经济风险,影响消费的发展,导致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的混乱,加剧城乡经济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影响社会稳定,严重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4]。那么,对于农业的生产率低下问题解决起来途径只有一个,那就是只有农业规模化生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它,规模化生产可以把农业生产效率大大的提升,要想使使农村经济赶上城镇经济的发展速度,就必须以这种方式为基础来发展农村经济,创造出保证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源泉,从而逐渐缩短城乡间收入差距[15]。

…………

2.2 构造需求结构模型

经过改革开放 30 年的发展,我国经济结构虽然呈现出不断优化的良好发展态势,但仍处于偏粗放型阶段,主要表现为三个不协调。产业结构比例失调,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没有实现协调发展,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第二产业的结构发展升级受限制,影响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第三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份额只有第二产业的一半。三次产业产出结构的调整, 除了产业内部的体制变革从而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变动之外,仍然要依靠投入结构特别是投资结构的推动。在适度提高第一产业投资比重的基础上, 要控制第二产业的投资规模,同时大幅度提高第三产业的投资比重,以带动农业剩余劳动力向第三产业的较快转移。这种产业结构调整是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的一个重要手段[8]。内需与外需、投资需求和和消费需求没有实现协调发展,消费需求明显不足。消费需求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份额仅为投资需求的一半。杨天宇、柳晓霞通过数理变换和最优化的数学求解,运用近 20 年来的数据,估算了使居民消费最大化的城乡、城镇内部居民收入差距的正常标准,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当前的收入差距不仅高于正常标准,而且偏离正常标准的程度正在扩大。而且相对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城镇内部居民的收入差距偏离正常标准径的速度更快,这种状况严重压抑了我国居民消费需求[9]。

…………

2 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数量特征........8

2.1 构造供给结构模型 ........8

2.2 构造需求结构模型 ........9

2.3 模型结果分析 .....10

3 经济增长质量(收入水平)的数量特征模型........12

3.1 GDP 与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的关系模型........12

3.2 城乡收入差距模型 .......13

3.3 模型结果分析 .....15

4 对 2011 年我国经济总量、财政收入.....16

4.1 预测模型 .........16

4.2 预测结果 .........17

4 对 2011 年我国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居民收入的预测

4.1 预测模型

我们采用 Box-Jenkins 方法(即差分方法),消除其趋势性,使得变换后的序列是平稳序列。Box 一 Jenkin,方法是迄今为止理论上最完善的预测方法,随着预测技术的普及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Box 一 Jenkins 模型的自动建模及预测的研究工作,人们不需要对模型进行很多干预即可进行预测,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由于 Box 一 Jenkin,方法的复杂性所带来的许多问题[16]。时间序列分析是根据系统观测得到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曲线拟合和参数估计来建立数学模型的理论和方法。鲍克思和詹金斯二人 1970 年合写了一本时间序列分析专著,把时间序列看作是一类线性的随机模型。根据以往时间序列的资料,寻找序列之间的规律,如自相关和偏相关函数的统计特性来判断随机序列适合的自回归或滑动平均的模型和阶数,在提取有关信息后,使残差成为白噪声。这种方法也称为自回归和滑动平均(ARMA)方法,它广泛适用于各种时间序列的分析,对传统的时间序列分析起了变革,而且在实践中起到很好的效果[17]。对于平稳时间序列,可用通用 ARMA 模型来进行拟合。

…………

结论

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长期低于经济增长速度,经济“蛋糕”分给居民收入的份额明显不足,居民收入水平较低,城乡收入差距拉大。收入增速偏低使居民消费增速明显慢于经济增长,居民收入差距呈逐步扩大趋势,这种现象使得大量社会成员的消费能力受限,内需拉动力被削弱,收入水平偏低对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有一定的限制作用。第二产业的结构发展升级受限制,又进而影响了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的发展[19]。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产业结构严重失衡,主要表现在第三产业占比过低。同时,从 GDP 支出构成看,我国居民消费支出比例过低。从消费结构上来看,收入水平决定了服务产品的消费程度。随着中国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国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我国 GDP 的增长则以资源的大量消耗甚至浪费为代价。这不仅表现在单位产出所耗费的资源、能源居高不下,而且还表现在由于各种原因所造成的严重浪费上。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经济质量(收入水平)之间的协调性还不是很强,匹配程度欠优,经济发展方式偏向粗放。经济增长呈现出不均衡和分阶段的特点,与我国体制政策、经济危机和国家宏观调控等相关因素的影响有关。

……………

参考文献(略)

优秀经济论文范文精选篇五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引言

按照古典的二元经济理论,在具有二元经济特征的欠发达国家,以农业为主的传统部门存在着大量的边际生产力很低甚至为零的剩余劳动力,以工业为主的现代部门只需支付高于传统部门收入一定水平的制度性工资便可以从传统部门获得发展所需的任何数量的劳动力,现代部门的发展不会受到劳动力短缺的制约。因此,与发达国家的同质经济的发展方式不同,欠发达国家可以通过以促进劳动力从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流动的方式实现经济增长。改革开放以来,作为一个以家庭种植农业为主的传统部门与以工业为主的现代部门并存的典型二元经济国家,我国的经济增长是一种典型的二元经济转换过程,经济增长经历着一个典型的劳动力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增长路径。大量廉价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源源不断地向以城市工业、服务业和乡镇企业为主的现代经济部门流动,以低廉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获得强大的竞争优势,促进着现代经济部门资本的不断积累和产值的持续增长,现代部门的不断扩张又吸引着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现代部门的转移,如此往复。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截至到 2010年,我国农村向现代部门数量转移的劳动力已达到了 2.42 亿之多[1]。正当我国经济按照二元经济理论所揭示的增长途径继续前行时,我国劳动力市场出现了一个新情况:“民工荒”。“民工荒”最初出现于 2004 年春天,因其仅发生于珠三角,刚开始并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大多数人认为这只是一个临时性、局部性的劳动力结构失衡问题,而随着劳动力市场的调整以及相关政策的实施,“民工荒”问题便会迎刃而解。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民工荒”呈愈演愈烈之势,一方面,“民工荒”持续出现,除 2008 年受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的冲击,导致我国出口萎缩,工厂被迫停工,大量农民工被迫返乡,对劳动力的需求急速下降而未发生外,其余各年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民工荒”。另一方面,“民工荒”的波及范围也越来越广,从最初的主要农民工输入地珠三角和长三角,扩大到江西、河南、山东、安徽等主要农民工输出地,并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的问题。“民工荒”开始成为广受人们讨论的话题之一,并于 2010 年开始成为“两会”关注的问题之一。

…………

第二节“民工荒”研究文献综述

近年来,围绕“民工荒”的成因,学术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得出了各种各样的观点。总的来说,从研究思路上讲,这些观点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于我国农村目前仍然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基础上对“民工荒”的具体成因进行探讨的;另外一类则是围绕“刘易斯转折点”是否到来进行的。此种观点认为,“民工荒”是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与企业劳动力需求在劳动力年龄、性别、素质(文化或技能)、分布区域等方面的不匹配所造成的。年龄、性别短缺说。章铮(2005)对我国农林牧渔业所需的劳动力数量、乡村剩余劳动力总量、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等进行了估算。估算结果显示,到2003年底,我国农村尚有未达到城镇退休年龄的剩余劳动力7674万人,但同期25岁以下民工存在着687万人的供求缺口,尤其是25岁以下的女性农民工更是供不应求,缺口达1002万,据此,他认为,从总量上讲,我国不存在劳动力短缺问题,“民工荒”主要是由于25岁以下女性农民工供不应求造成的[1]。章铮、谭琴(2005)通过对1995年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资料的分析认为,我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对效率的追求,导致其职工年轻化。在主产业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地区,这种“青年型”的职工年龄结构会导致很大一部分35-55岁的民工找不到工作,从而被迫返乡。

…………

第二章 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

第一节 “民工荒”背景下剩余劳动力数量的研究回顾

对剩余劳动力的测算主要包括对剩余劳动力绝对规模(数量)的测算和剩余劳动力相对规模(比例)的测算。由于农村劳动力总量的固定,使得两个指标的测算具有同等的意义。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思想传入我国初始,就有少数学者开始对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问题进行了研究,但是这个问题在当时并未引起学者们的足够重视。随着九十年代“民工潮”的出现,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和非农产业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问题开始得到学术界的重视,而“民工荒”的出现更是引发了学术界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热烈讨论,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文献中,按照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测算思路的不同,可以将测算方法主要归为三种:古典经济学估算法、新古典经济学估算法和国际标准结构比较估算法(王检贵、丁守海,2005)[1]。古典经济学估算法。古典经济学估算法是按照刘易斯的经典二元经济理论的思想形成的。刘易斯(1954)指出,在具有二元经济特征的发展中国家的传统部门,存在着大量的边际生产率极低甚至为零的劳动力,现代部门可以通过支付高于传统部门一定比例的工资(通常为 30%),在没有降低传统部门总产出的情况下获得发展所需的劳动力,这部分边际生产力为零劳动力就是剩余劳动力。按照这种思路,在对剩余劳动力数量进行实际测算时,学者们具体运用的方法又包括基准估算法、经验法、劳动力定额法(劳动投入调研法)和技术效率法等。

…………

第二节 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的再审视

从第一章中我国学术界对“刘易斯转折点”的讨论中我们知道,除了依据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外,“刘易斯转折点”到来论的学者们对“刘易斯转折点”的判断还存在着工资上升、人口转变等其他判断标准,但是,这些判断标准也存在着诸多争议,而这些争议反映出我国学术界对“刘易斯转折点”的概念界定及判断标准存在着混乱,因此,本节对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进行重新考察,以对“刘易斯转折点”作出清晰的界定。1954 年,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发表的《劳动力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一文成为二元经济理论的开山和奠基之作。之后,加上他的一系列相关著作,形成了著名的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模型。刘易斯模型的标志是一个维持生计部门和资本主义部门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假设。在随后的关于二元经济理论的研究文献中,出于研究角度和目的的需要,不同的术语被用来表达这种经济结构的二元性,如,费景汉和拉尼斯使用城市部门和农村部门,乔根森使用现代部门和传统部门,或先进部门与落后部门,此外,还有许多经济学家使用城镇部门与农村部门、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商业部门和非商业部门等。虽然刘易斯本人使用资本主义部门和非资本主义部门来表达这种双重经济结构,但他承认其他表达的合理性。在本文,我们用现代部门和传统部门来表达经济的二元性,其中,工业是现代部门的核心,传统部门的核心则是传统农业。

……………

第三章“民工荒”与工资水平上涨....... 50

第一节 劳动剩余条件下的工资水平上升.....50

3.1.1 劳动力剩余下的工资水平上升..... 50

3.1.2 本章研究的理论工具 ..... 56

第二节 制度、迁移模式与工资上升需求 .....60

第三节 制度供给不足与“民工荒” .........76

3.3.1 地方政府的资本偏向与制度供给不足 ......... 77

3.3.2 农民工集体失声与制度供给不足 ....... 80

第四节 本章小结 .......84

第四章 农民工工资水平提高、消费水平增长86

第一节 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特征 .....86

4.1.1 从供需均衡角度看消费需求不足........ 87

4.1.2 从消费需求地位及其贡献度角度看消费需求不足 ..... 88

第二节 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过慢是我国消费需求不足.........90

第三节 提高农民工工资是增加农村居民.......99

第五章 农民工工资水平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变动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第一节 全要素生产率、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两条主要途径。围绕如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我国学者们提出了大量的对策建议,但是提高工资水平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积极作用方面的研究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经济增长理论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一般是指该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商品和劳务总供给量的增长,而所有经济理论都认为这种总供给量的增长仅存在着两个来源:要素投入的增加和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不同来源的经济增长被我们称为经济增长方式问题,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则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内容之一。“经济增长方式”一词,据吴敬琏先生考证,最初由苏联经济经济学家于上世纪 60 年代分析苏联经济增长时提出,并将经济增长方式分为粗放增长和集约增长[1]。按照前苏联政治经济学的思路,吴敬琏先生指出,“经济增长方式,就是指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及其组合的方式,其实质是依赖什么要素,借助什么手段,通过什么途径,怎样实现经济增长”[2]。经过多年的讨论,尤其是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后学术界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大规模讨论,这个定义基本上得到了我国学术界的一致同意。按照这一定义,经济增长方式就可以被分为两种:一种是依靠增加生产要素(自然资源、资本和劳动等)投入的方式来实现经济增长;另一种是依靠生产效率的提高来实现经济增长。但是,如果按此分类,将前者称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后者称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话,那么,就不可能在现实的经济中找到两者的影子。

…………

结论

经典的二元经济理论为广大具有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指出了一条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路径与经典二元经济理论所揭示的发展路径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民工荒”的持续爆发和波及范围的越来越广,引发了我国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引发了学术界关于“刘易斯转折点”的热烈讨论,而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判断成为目前我国学术界判断“刘易斯转折点”、寻找“民工荒”成因的主要依据。但是,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发现目前对剩余劳动力的测度缺乏一个普遍认同的方法。由于目前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测度的方法和数据两个方面都存在着很大不足,导致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测算结果存在着巨大差异,因此,单纯以目前学术界对剩余劳动力数量的测度为依据对我国经济发展是否已有二元经济阶段进入同质经济发展阶段作出判断缺乏足够的基础。要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做出准确判断,必须另寻它径。

……………

参考文献(略)

优秀经济论文范文精选篇六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党的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启动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航程。十八大提出构建生态文明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五位一体的总布局。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是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为宗旨,以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文明形态?。建设生态文明是解决目前我国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的必然要求,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体系的重要环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近年来,一系列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倾斜性支持政策给云南带来宝贵的发展机遇。2009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指出,要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幵放的重要桥头堡”。2011年作为“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重点提出:未来五年中国将走绿色发展之路,将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了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管理,增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要构建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和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国家的发展战略为云南实现绿色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还将有利于地处川漠生态屏障重要省份的云南省“两强一堡”战略的实现。继十八大召幵,“建设美丽中国”成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然而美丽中国及幸福巾国的目标不仅需要美丽的生态环境,还需要扎实的经济基础作为强大后盾。坚持环境保护和经济幵发并重,将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融为一体,促进经济的绿色发展则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必要条件。作为中国西南边陸的云南省及位于云南省西部的大理州,二者同样具有90%以上的山区面积和相对滞后的经济发展现状。发展滞后是大理最大的州情,大理人均GDP仅为全国人均水平的一半,产业小散弱,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不足,目前仍有超过50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之下气基于大理州乃至云南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现状,发展绿色山地经济意义重大。山地经济的绿色发展能够为解决云南96.4%的山区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困境提供根木途径,最终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山地经济的绿色发展将有力推进山地城镇化进程,这是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途径,也足推进“三化”(即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的重要保证,同样也能为完成云南“十二五”规划雙定雄础。

…………

1.2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论文所要达到的目的如下:

(1)研究证合大理州港于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绿色山地经济发展路仏包括发展理念、发展模式、生态建设等方面;

(2)研究促进大理州绿色山地经济发展中的制度构建,位括法制建设、财政支持、利益沾调机制等方面;

(3)通过对大理州绿色山地经济发展的研究,为云南将等山区生态文明建设巾的绿色山地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

2.1马恩经典作家的生态文明思想

工业革命后,蒸汽动力和大机器生产代替了传统生产方式,日益发展的工业使一切传统关系的革命化,而这种革命化又促使头脑革命化。在工业文明进程中,马克思恩格斯通过细致的调查研究,并在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人与自然观扬弃的基础上产生了自己生态思想。虽然马克思恩格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自然辩证法》、《资本论》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文本中并未直接使用“生态”、“生态文明”这样的词语,但是他们的论著中却具有十分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可概括为三个要点:首先,自然界有其先在性,人类实践依赖于自然界,所选择的性质与方式均要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其次,人对自然的主体性存在决定其并非完全受动,将通过实践活动认识自然、变革自然;最后,实现“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自身的和解”,即既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又实现人类社会自身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包括三个重要特点:较高的环境保护意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史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在发展观上,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要求发展必须建立在资源环境承载力基础之上,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生产方式上,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要求由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方式向生态化生产转变&;在路径选择上,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要求走绿色发展之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

2.2我国老一辈领导人的生态文明思想

中国共产党老一辈领导人的生态思想不仅以吸收前人的理论成果为其重要的理论基础',而且是在不断发展的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当时由于正是处于中华民族近代史的背景下,政局动荡和社会动乱带来了自然生态严里破坏,我同老一辈领辱人在严肃和认真地总结和汲取巾国近代史和苏联等国家的经验教训,通过对资木主义造成的个球生态危机的深刻反思,在借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打关生态理论的藤础上,产生了中国化的生态思想、我国老一辈领导人的生态文明思想以毛泽东生态文明思想为代表,毛泽东生态文明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智慧的共同结晶,周恩来、刘少奇等都对发展和完齊毛泽东生态文明思想起到了里要的作用,毛泽东生态文明思想主要形成于新中闺成立之后,在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期间多次就林业、水利、人口问题做过重要批示和讲话,提出了统筹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观点,其中由中央文献研究室、同家林业局新编的《毛泽东论林业》一书中详细收录了毛泽东自1919至1967年间关于林业问题的批示和文稿周恩来同志在任期间也同样做过多次关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指示,其中关于环境保护的三十二字方针和治理环境的“三同时”制度都体现了统筹协调的生态思想。

…………

第三章大理州发展绿色山地经济的优势和成就.......... 15

3.1大理州发展绿色山地经济的重要意义 ..........15

3.2大理州发展绿色山地经济的优势 ..........17

3.2.1生态环境独特性和生物多样性.......... 17

3.2.2资源丰富性和文化多元性..........18

3.2.3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明显性.......... 18

3.3大理州山地经济的发展的成就.......... 19

3.3.1大理州山地工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20

3.3.2大理州山地农业发展稳步推进.......... 21

3.3.3大理州山地旅游业发展迅速.......... 22

第四章大理州发展绿色山地经济的问题与困境.......... 25

4.1大理州产业结构和城乡结构制约性.......... 25

4.2大理州粗放发展模式与科技落后的阻碍性 ..........27

4.3大理州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不协调性 ..........30

第五章大理州基于生态文明的山地经济发展路径.......... 36

5.1形成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绿色发展理念.......... 36

5.2探索山地经济的新型发展模式.......... 37

5.3推进山地经济与山地城镇化协同发展.......... 42

5.4促进山地经济与社会事业的共同繁荣.......... 43

5.5完善山地经济绿色发展的制度构建.......... 46

第五章大理州基于生态文明的山地经济发展路径

5.1形成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绿色发展理念

山地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区域,而是复杂的系统。为了环境保护和生态安全屏障的巩固,山地地区在利用丰富的山地农林牧业资源时,要通过科学规划、技术指导和制度规范,逐步建立起合理的、有机的、可持续的山地农林产业系统,借退耕还林之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多类型复合式的特色种养、种植业和绿色生态产业:其一,形成以“林”为主的复合农林产业系统,如林粮(油、菜)产业、林药产业、林丼经济、林草产业、林苗产业、林果产业、林茶产业、林藤产业、林菌产业、林禽经济、林虫经济、林蔬经济和林牧产业等系统;其二,形成以“果”为主的复合农林产业系统,如粮(油、菜)产业、果草产业、果果产业、果菌产业、果禽产业等系统;其三,形成以“农”为主的复合农林产业系统,如山地梯田粮(油、菜)产业、农果产业、农桑产业等系统;其四,形成以“牧”为主的山地复合农林牧产业系统,为相应的加工企业提供原料产品,延伸产业链,增加产品生产附加价值,如可在林果地套种饲草词料,带动畜牧养殖业发展,通过养殖业带动沼气的推广和利用,再利用沼液增加林果和饲料地肥力,探索出“林果+词草+畜牧+沼气”的现代循环农业建设新路子;其五,形成与山地休闲观光与农林牧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的特色产业系统。最终形成立体的、相互促进的山地经济发展格局。

…………

结论

云南省大理州自然资源禀赋深厚,但相对滞后的经济发展现状及特殊地理特点和气候特征也造就了其脆弱的生态平衡系统。发展绿色山地经济能够为山地复杂的生态系统提供环境友好和生态安全的双重保障,还是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的方向保证和指导目标。因此,在实现山地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探索出能够满足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需要的绿色山地经济发展模式,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大理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还是建设“美丽中国"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更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山地区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科学选择。基于生态文明的绿色山地经济发展,要在发展中充分重视生态文明的价值追求。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要做到价值引领,文化涵化,经济转型,社会发展和制度保障,进一步把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变成为绿色发展行动。要彻底反思单一 GDP增长的传统发展道路,转变山地区域内循环、分散性、封闭性和“先发展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实现生态、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协同发展。根据大理实际和发展特点,探索新型绿色山地经济发展模式,同时兼顾山地经济与山地城镇化协同发展、山地经济与社会事业共同繁荣,并从推动技术进步、创新技术培训机制、构建绿色发展的制度等方面完善绿色山地经济发展的保障体系。希望这些浅显的分析和建议能够对云南等西部山地地区绿色经济发展理论的丰富有一定作用,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山地经济发展之间的契合机制提供一定实例参考。

……………

参考文献(略)

优秀经济论文范文精选篇七

绪 论

0.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历经了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增长理论的验证,这些理论尤为肯定了自由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经济发展的多样化促进了贸易形式的逐步变化,现代经济学家对贸易的研究已经由原先的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方向转变,从而服务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也逐渐引起学者们的重视。自从英戈•沃尔特在 1988 年第一次提出了“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①这一概念之后,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和金融发展就成为了经济学家研究世界经济和金融贸易的重点。作为当今世界国际贸易形式中的重要形式之一,服务贸易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的无形性。这一特点决定了服务贸易的发展受到非关税壁垒的限制。同时服务贸易更深受国家政策的影响。而这些制度因素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密不可分。要分析服务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增长间的关系问题就不免要分析交易成本这一重要问题。本文通过研究服务贸易自由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渠道、路径以及服务贸易自由化产生的经济增长效应来综合评估服务贸易自由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根据统计结果显示,在现今的国际经济贸易中,金融服务贸易占据了 90%的份额,国际金融服务贸易在国际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对我国这样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言,近十几年来我国的金融服务贸易业有了稳步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国际收支平衡表统计,2012 年我国的金融贸易进出口总额超过了 267 亿美元,比 1998 年增长了超过 11 倍。然而,反对的声音也一直存在着。一部分专家学者证实金融服务贸易对金融危机的爆发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会对一国的金融稳定带来不利影响。并且国内外关于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国内外文献对此的研究却很少,也没有总结出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

……………

0.2 文献综述

国外文献对金融服务贸易与经济发展的研究有以下三类:第一类,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格林伍德和史密斯(1999)通过研究发现金融市场能极大的推动经济的发展,这一作用是通过加强专业分工来实现的。这一研究结果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的重大发现,推进了增长理论的发展。列文(2006)通过分析强化了金融系统的重要程度,并发现金融系统的五大功能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主要有两种途径,并提出一国在设立金融体制时,要考虑到银行还有市场在推动经济增长方面是互相补充的。亚历山大,克恩(2007)①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内容,提出金融服务贸易缺乏监管透明度会阻碍国外开展业务,政府过分监管会妨碍一国自由化的提高。格林伍德等人(2013)通过提出理论验证模型来解决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的重要程度问题,对模型进行了校准以符合美国经济的现状,然后利用跨国利差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研究国际数据。分析后表明,乌干达在金融领域如果可以采取世界上最好的实践可以提高 116%的产量。第二类,关于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艾维斯(2001)经过实证分析后得出,银行系统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要比证券市场对经济的影响显著。帕特里克(2003)建立了解析经济增长与金融贸易发展因果关系的模型,把赞同金融贸易发展仅仅是经济增长的需求的被动响应的主张称为“需求主导”,把赞同金融发展能够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张称为“供给主导”。哈弗(2013)①重点讨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和制度的经济增长来源。他探讨了经济自由是否会导致更多的金融发展的问题,实证研究了金融中介机构发达国家不同的指标,包括银行资产,流动负债和私人信贷分别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作者得出结论认为,平均而言,经济自由程度较高的国家表现出更大的金融中介机构发展水平。

……………

1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分析

1.1 金融服务贸易及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内涵

根据 WTO《服务贸易总协定》对金融服务贸易的划分,“金融服务贸易包括银行及与银行服务、保险及与保险有关的服务(除保险外)。”①据《服务贸易总协定》对金融服务贸易的界定,“金融服务贸易的形式表现为:跨境提供、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②各国签署的金融服务附件中,国际金融服务贸易是这样定义的:“由一国成员方(参加 WTO 服务贸易谈判的国家及地区)的金融服务提供者向另一国成员方提供的任何有关在金融方面的服务。具体包括两类服务内容:保险和与保险有关的服务、银行及其他金融服务。”③该界定被大量采用,本文根据所要研究的主题也采用该界定。70 年代,美国 Stanford University 的经济学教授 R.J.Mckinnon 和其同事E.S.Show 将金融自由化的涵义概括为:“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两种形态,其中对内开放指的是一国解除本国的金融管制,开放国内金融市场的过程;对外开放则是指一国的国内金融市场和业务实行对外开放的过程。金融自由化主要包括:利率自由化、金融业合业经营、金融机构准入自由、资本间自由流动。”④英格•沃尔特(2006)指出“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主要指的是提高金融服务业的对外开放程度,也就是本国居民可获得的以外币表示的资产和负债的放控加上非居民可在国内金融市场上(通过市场准入的外国银行经营机构)经营资产和负债的放控。”⑤这一界定存在缺陷,金融贸易自由化应该是分别从静态、动态层次进行阐述,然而以上的界定没能反应这两方面的内容。而且,上述界定没有对金融服务贸易解释清楚,我们说贸易一般指的是两国之间的来往,或者国内居民和非国内居民间的经济来往行为。因此,本文不采用该定义作为研究依据。

…………

1.2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自由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已经被国内专家学者证实。“自由化”影响经济增长的渠道主要表现在: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为金融市场带来了竞争,提升了金融机构的效率,进而推动了经济的发展。金融市场的开放吸引了大批的国际资本流入国内,增加了国内的金融储蓄,这一作用主要通过两个路径来实现:一个是通过银行系统,外资银行不仅在我国境内设立分支机构,还透过资本入股、技术合作等途径加快了国内的资本效率,促使大量的国际资本流向国内,加快了国内金融发展的进程;另外一个则是通过银行以外的金融市场,如果国外企业(除银行之外的金融机构)向国内企业采取直接或者间接地投资,需要用国内货币存款来给付,步骤是:在银行以外币方式存款,再兑换为国内存款,如此我国的银行存款就增多了,而对存款的使用是一个滞后的过程,这样就致使金融储蓄的增加。金融储蓄的增加会直接刺激国民将储蓄转向投资,就会使资本的边际生产率上升,又反过来增加了国内的储蓄总额。另外,金融服务贸易的对外开放终将会加大国内金融市场的竞争力,竞争的加剧会迫使金融交易成本的减少,这样使得更多的储蓄转化为投资,同时也减少了消费者的资金成本,极大地刺激了国内经济,也增加了国民的总收入,经济的增长可以促进资本的集聚,加快了金融服务贸易的对外开放。

……………

3 我国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对经济增长影响......... 22

3.1 模型建立和变量选取 ........ 22

3.1.1 模型变量的选取 ...... 22

3.1.2 模型的建立 ........ 24

3.1.3 实证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 25

3.2 我国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对经济增长作用...... 25

3.2.1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对金融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 .... 25

3.2.2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研究 ...... 28

3.3 实证分析的结论 .... 29

4 对策建议........ 31

4.1 采取适度的金融服务业的自由化政策 .... 31

4.2 健全中国金融服务开放的法律法规 ........ 32

4.3 注重金融服务业务及产品的创新 ...... 33

4.4 完善人力资源以及人员队伍的管理 ........ 34

4.5 加强对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监管 ........ 35

4 对策建议

4.1 采取适度的金融服务业的自由化政策

在第三章的实证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出,一国的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水平与金融发展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我国现在处于金融开放的初级阶段,因此要逐步对金融服务实行对外开放。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在 1998 年公布的《世界竞争力年鉴》中可以看出,衡量一国金融体系的竞争力主要衡量其金融效率即金融发展水平,当一国的金融发展水平比较低下时,如果过分的放开国内金融服务市场,极有可能对该国的金融稳定带来冲击甚至灾难。因此,对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采取适度的原则对我国这种发展还不完全的国家来说显得尤为重要。适度性的自由化指的是在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中对国内金融系统实行合理的适度的保护措施,以减少和避免由于金融市场的过分开放对国内金融系统带来的风险和对国内金融服务行业产生的抑制。目前来看,我国正逐步采取了适度的开放式的保护措施,也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如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商业银行服务收费办法》,对商业银行服务收费的范围进行了详细说明,在外资银行收取小额度存款客户的服务费用的问题上做了明确的规定。这样,既保护了消费者的利益,同时为外资金融机构在华的拓展提供了一个公正的竞争平台。除这两项促使之外,还可以增加市场准入的条件来抑制外资银行的进一步拓展。

…………

结论

当前情况下,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在世界各国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自从我国于 2006 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赶上了国际金融服务贸易极速发展的大好时机,我国越来越重视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一直以来我国的服务业发展水平都落后于工业和农业,而金融业更是一直处在高度垄断的经济体制之下发展的,在世界服务贸易突飞猛进,金融服务贸易的重要性迅速上升的情况下,面对发达国家完善的金融服务业,中国金融市场面对着巨大挑战,我们应当深刻理解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相关理论和其经济效应,以及如何应对的实际问题。因此,本文首先从金融服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然后对我国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现状进行了梳理,并与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几个国家的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发展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以得出我国在自由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接着本文对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经济增长效应的模型就行了回归,最后,根据实证检验的结果,对我国今后发展金融服务贸易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由于本文在研究时间和知识储备等方面的限制,加上所研究的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经济增长效应本身的复杂性,难免做到完美,在今后的研究中还是需要进行拓展。

……………

参考文献(略)

优秀经济论文范文精选篇八

第1章引言

1.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在金融市场中,利率水平代表着资本的价格。利率的调整会直接影响个人、企业部门和金融中介(银行等金融部门)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和决策,而这些微观部门的行为选择经过加总汇集又会影响到宏观经济变化。因此,利率与实体经济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利率如何促进经济增长一直是众多经济学家关注的焦点。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己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内生产总值(mp)实现了快速地增长,综合国力逐步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极大地提升。然而,与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金融市场体制改革的相对落后,其中国家对于利率的管制又是问题的核心。在利率存在管制条件下,管制利率必然会低于资本市场的均衡利率一一市场化利率。因此,管制利率会导致利率丧失金融资源配置和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的功能,进而影响我国经济长远发展。鉴于此,我国必须结合自己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利率市场化道路。作为社会经济本单位的企业是我国利率改革的微观基础。根据马克思的论述,社会平均利润是利率水平的高限。企业对利率变化的敏感程度强弱直接关系着利率改革的效果。在现阶段,我国各企业经营效益、承受能力大小、成本费用率高低等差距很大。如果按所有制来说,部分国有企业尚未建立起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经营效益低下,但却占用大量的银行贷款,其他所有制企业虽然经营效益普遍好于国有企业,但贷款份额却相对较小。在我国改革幵放以来,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三资企业等非国有企业发展迅速,他们的经营理念、经营机制、经济效益、市场占有率、适应和承受能力均好于国有企业。他们面向市场,经营灵活,根据市场需求自我调整经营活动,具有承受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能力。但是,由于我国特殊的经济体制,管制利率和信贷配额的政策导致国有企业利率需求弹性低下,非国有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突出,对我国经济长期均衡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金融是一个国家的血液,支撑了国民经济各个产业的健康发展,但归根结底,金融市场始终是要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因而,金融市场的任何改革都不能脱离我国目前的实体经济体制现状。在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效益和承受能力却是最低的,在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未发生根本好转之前,利率市场化改革不得不考虑到目前国有企业的现状。

…………

1. 2文献综述

1.2.1经济增长理论回顾

关于经济增长的问题研宄始于17世纪,后经过逐步发展形成系统理论。英国著名经济学家斯密在其所著的《国富论》当中,深入探讨了影响经济增长的要素和政策问题。此外,李嘉图和熊彼特等人也在各自的著作当中阐述了关于经济增长的思想,但是直到上世纪40年代,西方经济学界才把经济增长单独划分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20世纪20年代,全球范围内出现严重的经济大萧条,随着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出版,标志着以凯恩斯经济学说为核心的现代西方经济理论的建立。该学派认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发生主要原因是因为有效需求不足,单纯依靠市场作用不能保证经济持续增长,政府必须对经济发展进行干涉。在二战以后,凯恩斯经济学说确实对西方国家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快速变化以及理论的研究发展,陆续有经济学家提出凯恩斯关于经济理论的阐述只是短期和宏观的,对于长期经济增长、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和动态经济均衡等问题却无法解释,诸多经济学家对其进行了补充、修订。其中部分经济学家从国民收入中投资的影响角度出发,相应提出了投资乘数原理,即当投资增加时,国民收入的增量是其投资量的数倍。但是,乘数理论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它没有考虑到投资对于潜在生产能力的作用,投资带来的长期供求矛盾会导致更为突出的经济问题。因此,通过投资来刺激需求增加从而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的行为只能是短期的静态行为,哈罗德和多马依照此经济理念出发,提出了著名的“哈罗德一多马模型”。该模型中,经济增长被认为主要取决于储蓄率(或投资率)和资本/产出比率,而资本/产出比率被假定为常数,所以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储蓄率(即投资积累率)。在现在西方经济理论界,“哈罗德一多马模型”被公认为是经济增长理论的奠基石。

……………

第2章国有企业利率零需求弹性假设的提出及验证

2. 1国有企业零利率需求弹性假设的提出

按照经济学理论,市场化利率应为资金需求和供给达到均衡时的利率。利率作为资本的价格,发挥着对资木配置的作用。从微观角度来讲,利率作为资金的借贷成本影响企业的信贷融资。目前,我国尚未实行完全的利率市场化,央行仍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进行管制。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经济支柱,关系着国计民生,国有企业在解决劳动力就业、支持国家经济建设、贯彻国家产业政策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国有企业在有融资需求时,不用考虑资金可得性的问题。因为资金获得的难度很小,从而导致他们对其滥用,缺乏成本控制机制,投资效率低下。我国利率水平和国有企业贷款的负相关关系不明显,国有企业的利率需求弹性比较低。我国国有上市公司融资需求量与利率水平之间的关系就很好的反应了我们上述结论。根据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每个会计年度需分季度公布财务报表,我们选取国有上市企业在财务报表的中流动负债合计项目作为其贷款需求。由于目前我国央行仍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进行管制,央行公布官方利率时间无规律,以利率调整频繁的2007年为例,仅仅在第三季度就对利率做出三次调整,2005年整个年度却未有调整,因此,我们选取年度平均贷款利率作为研宄对象。利率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官方网站相应的,论文选取2004—2011年国符上市公司的年:度财务数据,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其中剔除了金融类上市公司和ST公司,以及数据不完整的公司,共得样本数631个。2004-2011年度国有上市公司贷款总额与年度平均利率如表2. 1所示。

2. 2国有企业利率零弹性的检验

通过Hausraan检验,可以看到m,=0. 7923,不能拒绝原假设,所以我们认为选择随机效应模型合理。从实证结果中我们看到,的t统计量的值为0. 438224, P值检验的结果为0. 6612,不能拒绝系数为0旳原假设,系数不显著,说明利率调整对国有企业贷款量的影响并不显著,国有企业贷款需求对利率的变动不敏感。因此,我们对国有企业零利率需求弹性的假设是合理的。--个国家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离不幵金融有序的运行。金融是一个国家的血液,它支撑国民经济各个产业的健康发展。而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商业银行的所有业务当中,国有企业乂占据着很大的比重。就我国的经济特色而言,商业银行的发展状况与国有企业的运行状态息息相关。因此,在研究分析我国信贷市场时,对我国国有企业融资的过去以及现状进行简单的论述分析是不容或缺的。

……………

第3章国企利率无弹性下的资产市场均衡分析........ 12

3.1我国信贷市场现状........ 12

3.1.1国有企业信贷融资状况........ 12

3.1.2非国有企业信贷融资状况........ 13

3.1. 3商业银行与贷款定价........ 14

3.2国有企业利率弹性下的信贷市场均衡模型........ 14

3.2.1国有企业信贷需求........ 15

3.2.2非国有企业信贷需求........ 15

3.2.3信贷市场均衡分析........ 18

第4章利率市场化与经济增长........ 21

4.1 “哈罗德——多马模型”及其借鉴........ 21

4.1.1 “哈罗德一一多马模型”基本形式........ 21

4.1. 2 “哈罗德——多马模型”评述与借鉴........ 24

4.2对“哈罗德一多马模型”的改........ 25

4.3我国利率市场化与经济增长模型 ........ 25

第5章利率市场化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28

5.1实证研究设计........ 28

5.2变量的选取及数据说明 ........ 28

5. 3实证分析........ 29

第5章利率市场化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5.1实证研究设计

实现市场化利率,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具有重大意义。从论文第3、4章中的分析,我们知道,我国具有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同时存在的二元经济体制结构。从论文第3章推导得出的市场均衡利率可以看出,二者又有不同的均衡利率。因此我们在分析我国利率市场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时,应当分幵进行实证。由式(4.20)表明,利率对于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是有以下两方面因素加权和:第一,是由投资率加权的投资效率随利率变化所反映,这部分可以称为投资效率效应;第二,由投资效率加权的投资率随利率变化所反映的,这部分可以称为投资规模效应。因此在接下来论文的实证部分中,将从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两个视角来对上述两种效应分别进行实证检验。

…………

结论

作为资金的价格,利率一直以来是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也是货币政策的主要控制变量,许多国家都频繁的运用利率杠杆来调控经济走向,熨平经济波动。自从1973年麦金农和肖提出金融深化理论以来,发展中国家开始尝试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并取得了成功,但是其中也不乏一些失败的案例。总结这些国家失败的原因,其中特别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在推行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当国国情,选取适合本身的改革道路。任何脱离实体经济体制的经济改革,往往会以失败结局告终。考虑到0前我国国有企业由于产权制度落后,尚未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制度,论文的分析主要是假定我国在达到完全市场化利率条件下,以国有企业0利率需求弹性的提出和验证为t刀入点,通过对在国有企业0利率需求弹性下的资本市场均衡分析,得出了我国的市场化利率模型。同时,根据我国国情,对“哈罗德-多马模型”进行了合理改建,确定了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经济增长模型,并且结合求得的市场化利率,探寻了市场化利率作用于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

参考文献(略)

优秀经济论文范文精选篇九

第1章导论

1.1通货膨账不确定性的定义

1980年出现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是当时我国刚放开对物价的控制,不再刻板地压制通货膨胀,经济出现了骚动,大规模的基本建设导致政府赤字严重,当时的补救措施是增发货币,造成了轻微的通货膨胀;1985年出现的通货膨胀成为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小高峰,原因在于先前的低迷经济促使政府于1982年实行宽松政策,1983—1984年的GDP增长率有明显提高,带来的负面效应就是轻微通货膨胀;1988—1989年的通胀水平又攀新高峰,原因是由于1985年的通货膨胀促使国家实行紧缩政策,导致很多新兴企业缺乏资金,迫于压力,政府从1986年第二季度开始又增加财政支出,最有代表性的政策就是实行“包干”体制,投资、消费急剧扩张,需求的迅速膨胀导致了物价较大幅度的上升;1993—1995年的通货膨胀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同时具有很重要的时代价值,因为1992年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启动了我国经济的新一轮发展,1993—1994年GDP增长率达到14. 2%,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过快,经济过热造成CPI居高不下。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在1998—2002年间出现了通货紧缩的现象,这是由东南亚爆发的金融危机引起的,我国的金融系统和出口贸易因此受到严重创伤,有效需求不足、商品的大量积压制约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

1.2国内外研究成果总结

为经济增长和失业率之间关系的研究作出重大贡献的美国经济学家Okun (1971) 第一次提出较高的通货膨胀水平将会产生较多的通胀不确定性,并可能造成社会总产出的减少。几年后,弗里德曼(1976)在其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奖演讲上再次对此观点进行了阐述,他认为较多的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影响到了资源配置的当期和跨期选择,加大了做出最优投资和最优消费选择的难度,进一步地影响到了产出水平。同时弗里德曼认为高通货膨胀水平是产生通货膨胀不确定性的原因。Ball (1992) —种包含两类货币政策制定者(政策追求的最终目标不同)的模型——非对称信息博弃模型,理论化了两人的观点。另外,Cukierman和Meltzer (1986)对通胀不确定性与通胀水平的相互作用方向上与弗里德曼有不同的解释。他们采用巴罗一戈登模型进行理论分析,模型假定货币当局虽然厌恶通货膨胀,但是愿意以较高的通货膨胀水平来换取高就业率。当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增加时,为获得产出增长,政策制定者会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导致了更高的通胀率。这也就意味着高通胀不确定性造成了高通货膨胀率。而Holland (1995)对此有不同的认识,利用相似的模型,他认为当高通胀率引起高通胀不确定性时,政策决策者为稳定经济、尽量消除不确定性,会实行紧缩货币政策,以达到降低通胀率的目的,也就是通货膨胀不确定性的增加会降低通胀率。之所以出现截然相反的结论,是因为两个博弈模型的假定条件不一致。

……………

第2章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对宏观经济影响的理论

2.1支持弗里德曼假说的理论

在1976年的诺贝尔获奖演说中,弗里德曼指出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负面的。此前,在经济学家的印象中,经济增长似乎与通货膨胀不确定性没有直接关系,弗里德曼的演说促使着他们探究这个新领域的知识。他的论述大致包含以下内容。首先,通货膨胀水平越高,通货膨胀不确定性越多。由于货币政策的操作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可逆性,为了稳定物价,每当较高的通货膨胀水平出现时,货币当局通常会在一段时间内进行一些较为频繁的货币政策操作,这些反复无常的动作使得其政策效应也反复无常,影响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不合理的预期是导致通胀不确定性产生的最主要原因,实际的通货膨胀水平越高,与公众对通货膨胀水平的预期值的差别也就越多,通货膨胀不确定性越大。从而越高的通货膨胀导致越多的不确定性。其次,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体现在给资源配置带来的不利影响上,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一个生产过程中,通货膨胀不确定性从一开始影响生产要素的成本到影响最终产品的实际价格,扭曲了当期的资源配置;第二,作为时间的价格——利率,也遭受通货膨胀不确定性的影响,结果就是与利率有关的跨期资源配置的效果大打折扣。通胀不确定性在当期和跨期两方面都扭曲了资源的有效配置,给经济增长带来不利影响。

……………

2.2与弗里德曼观点相恃的理论

与弗里德曼的观点不一致的理论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对通胀不确定性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有不同认识,如Dotsey和Sarte (2000)认为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DS理论);二是对通胀不确定性与通货膨胀水平之间的关系有不同的认识,如Cukierman和Meltzer (1986)认为通胀不确定性与通胀水平的影响关系是相反的,即较高的通胀不确定性引起较高的通胀水平,而不是较高的通胀水平引发较高不确定性(Cukierman-Meltzer理论),而Holland (1995)认为,高的通胀不确定桂会降低通胀水平(Holland 理论)。Dotsey和Sarte认为通货膨胀不确定性有利于经济增长的理论基于“投资是可逆的”这一假定前提。在经济总支出中,投资占很大比重,因此,通胀不确定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很大一部分与对投资的影响有关。考察通胀不确定性与投资的关系要借助于克拉奥(Clower,1967)提出的货币先行(cash in advance或CIA)模型,下面对该模型做简单介绍。

……………

第3章通货膨胀不确定性的测度.........16

3. 1通货膨胀不确定性的测度方法总结........ 16

3.1.1通货膨胀观测值的方差........ 16

3. 1.2对通货膨胀预期进行调查的预测方差........ 17

3. 1.3计量模型中的条件方差 ........18

3.2本文采取的通货膨胀不确定性的度量方法........ 19

第4章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对宏观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22

4. 1模型的实证研究........ 22

4. 1. 1数据的总体特征及平稳性、自相关性检验........ 22

4. 1.2 VAR-GARCH 模型的估计........ 26

4.2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31

4.3实证结果总结 ........33

第5章结论及政策建议........34

5. 1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34

5. 2政策建议 ........35

第4章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对宏观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

4. 1基于VAR-GARCH模型的实证研究

在对多个存在一定相关关系的经济指标进行分析与预测时,VAR模型是最常使用的模型之一,并且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由其他估计方法转化而来,因此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1980年,C.A.Sims将VAR模型引入到经济学中,使经济系统中的动态性分析得到了广泛应用,常用于预测有相关关系的时间序列系统以及模拟随机扰动项对变量系统的动态冲击效果,从而明确各种來源的经济冲击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本文要建立的是基于GARCH模型下的双变量VAR模型,包含两个方程,每个方程等号的右侧变量包括所有内生变量的滞后值。即通货膨胀率估计方程的解释变量是通货膨胀的滞后值和产出增长的滞后值;产出增长估计方程的解释变量是产出增长的滞后值和通货膨胀的滞后值。由图4. 4和图4. 5可以看出通货膨胀序列和产出增长序列在滞后两期的情况下,仍有较明显的相关关系,说明应当将变量的滞后期作为解释变量加入到对被解释变量的估计模型中。首先要确定VAR模型的滞后阶数。由于Eviews6.0系统默认滞后阶数为2,以往利用VAR模型进行的研究选择的最多的情况也是2,我们不妨就先做出一个VAR(2)-GARCH(1,1)模型,然后再观察这个模型是否平稳,是否最优。利用Eviews6.0做出的基于GARCH模型下的VAR方程。

…………

结论

本文研究的重点是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进行的总结有三点。运用基于GARCH模型的VAR模型对通货膨胀水平和产出增长的表达式方程进行了估计,方程结果显示产出增长的提高造成了通胀水平的上升,通胀方程系数的T统计量的值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这种相关关系在短期较显著。VAR模型同时显示,通货膨胀对产出增长有抑制作用,但系数的T统计量的值并不显著,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也表明这种抑制作用仅在滞后两期较明显,所以目前通货膨胀水平的提高还没有对我国经济增长造成恶劣影响。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分析出通胀不确定性对产出增长的负面影响在短期较显著;而产出增长在各个滞后期都能显著减少通货膨胀不确定性,说明经济增长能有效引导理性预期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通胀预期与真实水平之间的差距。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对产出增长不确定性在短期内的正面推动作用非常显著,说明通胀膨胀不确定性的增加能加速宏观经济的波动。而产出增长不确定性对通胀不确定性的影响作用不大,说明经济运行周期的快速波动并不会引起公众通胀预期的剧烈变动。

……………

参考文献(略)

优秀经济论文范文精选篇十

第一章 绪 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经济一体化的深入推进,对每一个国家或地区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我国产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特别是一些地区利用自身独特的经济优势来竞争、合作与发展。这些独特的经济优势,包括技术、地理区位、自然资源、前期资本积累、国家政策扶持等,在此基础上形成比较优势的产业,依此产业来带动和发展地区经济。而中、西部地区,由于地理区位劣势、国家政策早期扶持不足等原因造成产业发展不够理想,进而产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平衡的发展格局,而且区域收入差距较大。国家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和收入差距,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发展战略(见图 1-1)。经过 30 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环渤海经济区、中原经济区、武汉经济圈、关中-天水区、成渝经济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等等国内主要经济区的格局(见表 1-1 和 1-2)。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下,国家希望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为欠发达地区创造条件,实现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同时,各地区应发挥自身独特的经济优势和特色产业,引领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 30 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面临产业结构升级与产业布局的大规模调整,民族地区应该抓住这个关键机会,承接好转移出的产业,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产业转移的预见

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还未出现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但也陆陆续续形成宗主国对殖民地的资本输出和国际分工,因此,他们以资本输出和国际分工为研究对象,在一定程度上预见产业转移的现象。他们主要的经济理论关于产业转移思想包括:跨国公司将成为国际分工的主体;使用资本属性的分析可以推出资本转移的动因;同时,在对国际分工分析的基础上,确立了欠发达国家和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通过这一分析,包含着生产转移的方向,发达国家向欠发达国家转移本国生产过剩能力或者说欠发达国家承接来自发达国家过剩的生产力。他认为资本主义国家进行资本输出的原因是资本过剩。在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理论中,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的危机,而这种生产过剩的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不断激化而演变过来的。同时,他还认为资本主义不仅会产生生产过剩,而且会出现资本过剩和人口过剩,具体表现为技术进步促使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一方面使得资本相对与劳动的需求相对不足,产生相对过剩的人口。这些过剩的资本、人口,或者过剩的产品和服务为了寻找出路,将会在某种推力的作用下强迫性的转移出去或者向承接这一过剩的生产力方转移过剩的资本、人口、产品和服务。

…………

第二章 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概念

2.1 产业的基本内涵

产业的概念是居于微观经济层面与宏观经济层面之间的一个“集合概念”。产业是具有某种同一属性的企业的集合,又是国民经济以某一标准划分的部分,相对于企业而言,它是同类企业的集合体,相对于国民经济而言,它是国民经济的一部分。在产业经济学中,“行业”、“产业”、“行业”或者“部门”往往被随机的使用和互换,导致了产业在划分当中出现了相互交叉。产业的定义有两层含义:即在产业组织层面上,当我们分析同一产业间的市场关系时,产业是指生产同类或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服务的企业集合。当我们在研究整体经济复杂运行中的企业间错综复杂的中间产品或最终产品的供给与需求关系时,或者说是在考察整个产业的状况时,以及不同产业间的结构和关联时,产业的定义就被广泛化了,产业是指具有使用相同原材料、相同工艺技术或生产产品用途相同的企业的集合(杨公仆,夏大慰,2002)。

…………

2.2 产业转移的基本内涵

产业转移的定义在学术界还没有达成统一。王先庆(1998)认为产业转移是资本的转移,其主要的轴心是技术的转移;卢根鑫(1994)认为产业转移是一种新质的经济运动过程;李新春(2000)认为产业转移是整个地区的产业从一个经济地区向另一个经济地区的转移,这是一个变动的过程。所谓的产业转移,是指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由于产品需求或资源供给等条件发生变化后,本国或地区利用比较优势,通过进出口贸易、跨国投资及合作加工等方式,将本国初级阶段的产品或产业以及成长或成熟阶段的产品或产业或处于衰退阶段的产品或产业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运动过程。同时,通过产业转移可以调整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并升级,最终促进本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简单来讲,产业转移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由于资源供给条件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将产业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整个经济运动过程。产业转移的本质是实现资源在空间内的合理优化配置,最终提高整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产业在空间上的优化分布过程。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涉及到产业转移地区、产业承接地区以及转移的产业、转移的技术和资本、转移的相关联的产业等等,通常情况下表现为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由于条件发生变化,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方式,同时相对产业承接地来说,经济发展程度较低,可以通过承接产业转移,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最终加快经济的发展。

…………

第三章 产业转移的动因及效应分析........24

3.1 产业转移的动因分析........24

3.2 产业转移的效应分析........27

第四章 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机理........29

4.1 产业转移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分析 ........29

4.1.1 资本流动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分析........29

4.1.2 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分析........29

4.1.3 关联产业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分析........30

4.2 产业转移对产业转移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30

4.3 产业转移对产业承接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31

4.4 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相互关系........32

第五章 民族地区承接产业转移........34

5.1 SWOT 的基本含义........34

5.2 民族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意义........34

5.3 民族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 SWOT 分析............35

第六章 产业转移、产业结构调整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

6.1 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 30 多年,民族地区产业在自身独特经济优势和国家政策扶持的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从总体上来看,民族地区经济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但具体来看,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和质量明显滞后于东、民族地区。以下主要从产业结构、就业人数、企业数量分布这三方面描述目前民族地区的产业发展状况。从表 6—1 可以看出,从总体上看,民族地区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第三产业的比重呈渐渐上升趋势,这种变化趋势符合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进程。具体而言,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占 GDP 的比重较大,其次是第三产业、第一产业。这说明了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市场规模较大,发展潜力巨大。从表 6—2 可以看出,民族地区三大产业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变化不明显。但总体而言,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不断下降,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不断上升,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也不断上升,这种变化趋势符合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发展进程。具体而言,民族地区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仍然较大,占主导地位。其次是第三产业、第二产业。说明了我国民族地区仍然是以农业为主,农村人口比例较大。加大农业生产的投入力度,加快农业结构的转变,实现从低附加值到高附加值,推进农业商品化进程将是以后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同样,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需要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发挥其巨大的发展潜力。

…………

结论

本文的实证分析表明,影响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第二产业参入率和人均政府财政支出这两个重要因素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具有统计上显著的影响。估计结果还表明民族地区人均货币工资、第二产业参入率、实际利用投资、对外贸易、贸易自由度、人均政府财政支出与第二产业占 GDP 比重之间是单向的 Granger 因果关系,即民族地区人均货币工资、第二产业参入率、实际利用投资、对外贸易、贸易自由度、人均政府财政支出是第二产业占GDP比重的Granger原因,但第二产业比例对人均货币工资、第二产业参入率、实际利用投资、对外贸易、贸易自由度、人均政府财政支出没有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第二产业的发展情况对实际直接利用外资还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人均货币工资、进出口贸易、贸易自由度、第二产业参入率的促进作用有限。这意味着民族地区的产业转移主要是受到内部因素的影响,民族地区更多地是被动地接收产业转移,其自身经济发展情况和已有的优惠政策对产业转移缺乏主动吸引力。本身的经济优势不能突出的发挥出来,不能主动的承接转移的产业。

……………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