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经济硕士毕业论文范文十篇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9493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经济论文,经济学的核心是经济规律;在对称经济学看来,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只是经济规律的展开和具体表现,经济学的对象应该是资源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后面的经济规律与经济本质,而不是停留在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层面。(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经济论文,供大家参考。

专业经济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篇一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食物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食品安全问题与人们的生命和健康,社会的发展与稳定甚至是国家安全息息相关。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和科学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不仅没有消失,反而呈现出了一些令人瞠目的新趋势。首先,近年来环境污染的愈发严重造成的土质变化、大气污染等都在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食品安全。其次,科技手段的提高使各种化学性药品作为食物添加剂被广泛运用于食品加工的各个环节之中,增加了食品安全风险。再次,基因工程的快速发展使一些转基因食品层出不穷,而其安全性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却是难以预料的。最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一些人群开始片面的追逐营养成分,造成体内营养的不均衡变化。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在解决食品数量安全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本世纪初食品质量安全事件却开始不断出现,从阜阳奶粉事件到三鹿奶粉事件,从苏丹红事件到红心鸭蛋事件,从双汇瘦肉精事件到肯德基的药鸡门事件,这一桩桩、一件件的食品安全事件还没有淡出人们记忆的时候,2014 年又爆出了福喜肉事件、台湾黑心油事件、沃尔玛狐狸肉冒充牛羊肉事件等。食品安全事件不仅与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有关,而且对国际贸易往来与国民经济发展也有深远的影响,为此,政府开始采取各种规制措施来解决食品安全问题,1995年颁布《食品卫生法》,2001 年颁布《转基因食品的管理办法》,2002 年又推出《食品安全行动计划》,终于 2009 年 2 月 28 日备受瞩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通过并于 2009 年 6 月 1 日开始付诸施行,2010 年还成立了由副总理牵头的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2015 年中国开始试行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制度,相关试点工作已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可以说食品安全事件早就上升到了国家安全的高度。政府对市场失灵有着天然的规制责任,而政府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规制就是对食品供应链上相关利益主体的规制。食品供应链在 20 世纪初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提及,它的产生与发展与人们对食品消费有越来越高的要求有着紧密的联系。2014 年肯德基福喜肉事件更加引起人们对食品供应链的关注,而解决食品供应链安全问题的核心就在于解决食品供应链上各相关利益主体间的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协调问题,本文将着重对此题构建委托代理模型进行分析并从政府规制角度展开研究。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0 世纪 70 年代国外食品安全研究开始出现,Nelson(1970)认为作为信用品的食品我们无法识别其是否使用和存在有毒物质,信息不对称情况严重存在,处于信息优势地位的一方容易利用对方的“无知”损人利己[1]。Arrow(1996)通过研究指出信息不对称是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止的本质原因,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政府或其他相关部门应该为食品安全的相关信息的发布承担责任[2]。Spencer Henson&JulieCasewell(1999)将食品安全规制定义为食品安全规制部门利用各种法律法规,对从事食品生产、销售和配送的企业所进行的一切监督管理行为[3]。委托代理理论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主要研究理论,近年来开始被引入到食品安全的研究中,如 Andrew Starbird(2005)在论文把购买者设为委托人,生产者设为代理人,分析了抽检及其他行为对生产者行为的影响[4],Hirschauer&Musshoff(2007)通过构建委托代理模型,从不同的周期分析了相关变量对粮食生产者行为及粮食质量安全的影响[5]。信息不对称与外部性息息相关,John Sumner、Geoff Ravan&Rod Givey(2004)对澳大利亚发生的沙门氏菌感染对该国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系统研究,研究指出倘若企业能提供数量充足且绿色健康食品将会提高社会福利,反之不仅会降低社会福利还会对国民经济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6]。信息不对称容易引发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造成市场失灵,对是否需要政府干预,国外的学者持不同的意见。Grossman 不主张政府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干预市场,Grossman(1981)认为尽管食品消费市场中存在信息不对称,但市场信誉机制和消费者对食品质量信息的把握,可以逐渐消除信息不对称的影响,规避食品安全风险[7]。此外,Henson&Caswell(1999)强调在信息不对称且竞争激烈、监管失位时,食品生产企业容易投机,增加食品安全风险。Arrow(1996)认为,政府管制能够弥补市场失灵,至于政府是否应进行干预则取决于规制绩效。Viscusi(2003)同样认为需要政府对食品行业进行规制,做好信息的发布工作,强化市场预警信息披露和生产者发布信息的积极性[8]。

......

第 2 章 食品安全规制经济学理论依据

2.1 食品、食品安全和食品供应链理论

食品的含义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标准体系下有着不同的定义,即使在同一国家,当从不同的角度来定义时也存在着差异。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193 号法典、欧洲议会和理事会(EC)颁布的代号 178/2002 的指令、美国《联邦食品药品及化妆品法》等都曾经对食品进行过定义,在我国,国家标准 GB/T15091—1994《食品工业基本术语》对食品的定义是:“可供人类食用或饮用的物质,包括加工食品、半成品和未加工食品,不包括烟草或只作药品用的物质”,其中要特别强调其外延包括天然食品和加工食品。食品安全也就是食品的质量安全,食品质量一般包含以下三个方面:(1)食品特性,指的是食品本身所固有的,可以对之相互区别的各种特性,如外形、质量、大小、颜色、味道、口感、营养成分构成、食用方法和食用条件等外在或内在的性状。(2)食品能够满足消费者和市场需求的程度。(3)食品的质量可以通过人的感官以及仪器检测,可以通过食品标识、质量认证、品牌来衡量。对于食品安全,国际上也没有统一的定义,国际社会包括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世界卫生组织(WHO)、都曾对食品安全下过定义,在我国,《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九条明确指出,“食品安全是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因此,食品安全是一个相对的且不断发展的概念,在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不同的地域和文化生活习俗下,人们对其的理解和要求也不尽相同,它既是一个社会性话题,同时也是一个政治性和法律性话题。

......

2.2 信息不对称和政府规制理论

信息不对称的基本特征是在市场交易的中交易双方对交易信息掌握程度不同,即市场交易的一方比另一方拥有更多的市场交易信息,交易双方在信息占有上地位不同。食品供应链运营中充斥着大量的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其主要有以下两种表现形式:第一,食品供应链内部利益主体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在一个由原料供应商、生产加工商和零售商组成的三级供应链中,原料供应商总是比其他厂商更靠近食品源头,掌握着其他厂商无可比拟的有关原材料安全度及其成本情况等信息优势;生产加工商一般作为食品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存在,对食品加工情况掌握信息优势一家独大,且其了解食品生产加工的整个过程,且相对于分销商,靠近食品原材料源头,对食品安全度、成本等信息的掌握同样处于优势地位;零售商处于食品供应链终端,更靠近市场和消费者,因此在市场需求等信息方面相较于食品供应商和生产加工商处于优势地位。第二,食品供应链内部与外部的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主要表现在食品供应链上的食品生产企业相较于消费者和政府规制机构在关于原材料安全、生产加工情况、生产成本等一系列的生产信息方面都处于优势地位。食品供应链上充斥的信息不对称情况在市场的交易和运行过程中容易发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进而导致食品质量下降引发食品安全问题。

.......

第 3 章 基于供应链的食品安全规制博弈分析 ...... 18

3.1 规制模型概述......18

3.2 供应链利益主体行为分析........19

3.2.1 供应链利益主体间博弈行为分析 .........19

3.2.2 供应链利益主体策略选择分析 .....20

3.3 核心企业对供应商激励控制模型........23

3.4 政府对核心企业最优规制水平确定......30

3.5 小结 .......35

第 4 章 供应链食品安全关键控制点实证分析 ...... 36

4.1 供应链环节和事发原因细分......36

4.2 核心企业所在供应链环节定位....38

4.3 供应链食品安全风险多发原因判别......41

4.4 供应链食品安全风险定位与定性分析....43

4.5 小结 .......45

第 5 章 深化我国食品安全规制改革的对策建议 .... 45

5.1 督促企业整合、构建一体化食品供应链........46

5.2 优化规制模式,创新规制手段....47

5.3 小结 .......49

第 5 章 深化我国食品安全规制改革的对策建议

本文第三章通过构建委托代理模型证明了核心企业有能力和动机发挥对食品供应链的协调和控制作用,对食品质量安全起领导作用,本文第四章对核心企业进行了定位并通过构建食品安全定位与定性分析矩阵揭示了食品供应链的关键控制点。因此,不管是理论模型构建还是现实情况分析都说明政府应该在规制过程中重视核心企业也就是深加工企业的影响力。不仅如此,张蓓等通过对广东省数百家农产品企业进行调查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直接证明了供应链上核心企业的控制力,供应链的协同程度以及供应链的信息共享程度是影响核心企业控制欲进而农产品质量安全最重要的三个因素[66],所以说从食品供应链出发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在于核心企业定位和一体化食品供应链构建。接下来,本章将着重从食品供应链构建和政府规制手段优化两方面提出深化我国食品安全规制改革的对策建议。

5.1 督促企业整合、构建一体化食品供应链

目前中国食品加工行业特别是奶制品与肉制品加工行业主要的供应链模式为公司加农户的供应链模式,上下游企业之间仅仅依靠口头约定、松散合同作保障,缺乏稳定的合作共生关系,这种模式的运营中存在的诸多的信息不对称,利益主体间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利益分配不均易导致食品质量安全事件发生,且此种运行模式管理与监控成本较高、收效甚微。因此要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构建高效的食品规制模式首先需要政府出面督促整合与构建一体化的供应链,而一体化供应链的主要表现就是上下游企业之间存在稳定的契约合作关系,高度的依存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合作共赢,几乎不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

.......

结论

本文综合运用供应链管理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通过构建委托代理模型对食品安全规制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发现核心企业有能力对食品供应链企业和食品质量安全起到控制和协调作用,而政府可以在控制规制成本的前提下通过对核心企业的控制来达到对整个食品供应链的规制,从而降低规制成本,提高规制效率。但是为合理配置监管资源,现实情况通常要求作为规制重点的核心企业除了是食品供应链的领导核心外还须是风险易发企业。因此论文对《食品安全法》实施以来的食品安全事件进行了筛选、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食品深加工企业既是供应链的核心企业也是食品安全风险易发企业。可见无论是从委托代理模型分析还是从实证分析看,食品深加工企业均在控制食品安全风险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都应该被政府选为代理人成为规制的重点,成为创新政府规制模式的关键。

............

参考文献(略)

专业经济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篇二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我们已从传统经济时代迈入了信息经济时代,信息在市场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而且利益相关者对信息的深度与广度都不断在提高,许多企业开始向市场自愿性地披露更多信息。与此同时,自愿性信息披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FASB)在 2001 年首次提到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概念,把自愿性信息披露规定为上市公司自愿披露的没有被公认会计准则以及证券监督部门明确要求的基本财务信息之外的信息[1]。企业披露的信息太少使投资者不能很全面地了解公司,而充分地披露有利于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和有效调节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但并非披露越多越好。披露多少,才是最优披露量呢?这就是本文将要探讨的问题。依据信息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可知,信息也具有一般性商品的性质,只有当信息披露带来的收益大于产生的成本时,上市公司才有足够的动力选择披露;相反,如果披露信息获得的收益小于产生的成本,那么上市公司将选择不披露。当上市公司获得的利润为最值时,那么此时的披露量也为临界值。所以,我们只要研究信息披露的利润函数,便可得到信息披露的临界值,而利润函数由成本函数和收益函数构成,那么,自愿性信息披露成本和收益又包括哪些内容?信息披露的临界值又如何确定?临界值跟哪些因素有关?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当信息经济学正慢慢地进入我们视野后,在一段时间内不断地发展和成熟,其分支--情报经济学也正快速地形成。但是,情报信息的成本效益又怎么衡量呢,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直到 1979 年由英国的经济学家威尔金森(J. Wilkeson)在他的论文《信息经济学-计算成本与收益的标准》中,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即借用传统的研究资本生产利用和劳动力报酬的经济学方法,从而建立衡量情报价值、成本和收益的有效标准。20 世纪 80 年代,系统地研究情报经济学的这一领域的文章迅速增长,且情报系统的成本和收益评估以及模型建立的水平均得到很大的提升。此后,收益大于成本原则也慢慢地成了财务会计系统内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始终作为很多准则的标准。(FASB)发布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公告》第一号(SFAC NO.1)“工商企业财务呈报目标”中明确指出,“财务报告呈现的信息,信息的带来的利益应该与其所产生的成本大体上相等。成本不仅仅要包含提供信息的所消耗的资源,而且还应该包含搜寻相关信息所消耗的时间”[3]。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本文根据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分析自愿性信息披露产生的成本以及获得的收益,建立相应的成本函数和收益函数,以上市公司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通过分析边际成本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的趋势图,当两曲线相交时,此时交点所对应的披露量即为临界值。通过上述的分析,传统经济时代,披露的临界值为最大值,信息经济时代,披露的临界值为最小值。而且不同的市场结构,披露临界值也不一样。所以,将本文研究的目的归纳如下:

(1)依据相关理论的研究成果,分析信息披露的成本和收益,然后建立成本函数和收益函数。

(2)与传统经济时代相比,信息经济时代上市公司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比例发生了变化,且利益相关者对信息的需求不断提高,上市公司如何依据其所在的市场环境,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来选择披露策略,这也是本文研究的目的。

(3)通过分析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成本函数和收益函数并运用相关的数学和经济学知识,得出信息披露的边际成本函数和边际收益函数。因为文章是基于产品市场竞争的视角来分析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所以将上述分析的成果,运用到四种市场结构,分别得到不同市场结构的信息披露临界值的情况。

.......

第 2 章 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成本和收益分析

2.1 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成本收益的基本假设

经济学理论的成立是建立在一定假设条件的基础上,而“经济人”这一假说几乎贯穿所有经济学理论,即任何一个参与经济活动的人都是自私的,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人参与经济活动的人他们的目的都是用最少的经济成本去收获最大的经济利益[32]。马克思也认为“那些利己主义的个人才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人”。而且“经济人”这一假说,支撑着几乎所有西方经济学理论。如果不存在“经济人”这一假说,就不能得到消费者偏好,不存在消费者偏好,就没有所谓的消费者行为,那么需求和供给、成本最小化与利润最大化也将无无复存在。合理的会计信息的披露需要我们将上市公司当作一个“经济人”,即追求披露利润最大化,这样才可以建立一个系统、严谨的逻辑体系。会计信息的基本要求为:可靠性、可理解性、相关性、重要性、实质重于形式、及时性和谨慎性。这也是在财务核算中,对会计信息的基本要求,在自愿性信息披露中,我们假设披露的信息也必须满足基本要求,因为只有分析这些有效信息,才能更加真实地说明会计信息披露产生的成本和获得的收益,才有利于我们更加准确地分析企业信息披露的成本与收益函数,利益相关者才能更准确地评价一个企业,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本文的研究结论更具有真实性和准确性。

......

2.2 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成本分析

会计信息披露的成本定义为当企业披露会计信息时产生的所有费用,和因为披露信息之后可能会给企业导致的利益减少[31]。根据信息披露过程中成本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将其分为必然成本和或然成本。必然成本是指信息披露过程中一定会产生的成本。主要包括:(1)收集、处理和传播信息的成本。从原始资料到会计报告的完成都要经历资料收集、汇总、核实、计量和传播等程序,在这些程序中一定会消耗一部分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例如,在资料的收集和处理的过程中要支付会计人员的工资,以及一些必备的办公室用品、基础设施等的支出。(2)审计成本。上市公司为提升信息的认可度,会计报告需要经过独立会计师的审核,对报告的真实性以及公允性做出承诺后才可以向外界披露。所以,披露信息的成本还应包含独立注册会计师对信息进行审计的费用。周勤业等(2003)使用网上问卷的方式向上市公司咨询信息披露的成本和收益的情况,结果显示:在特定报纸刊登信息的支出以及定期审计会计报告的支出占必然成本的比例依次为 19.94%和 51.47%,这充分说明披露信息的必然成本不小,上市公司不容忽视这部分支出[28]。或然成本是指因为自愿性披露信息而可能给企业未来造成利益的流失。这些成本隐蔽性大,可能会发生也可能不会发生。主要包括:(1)竞争劣势成本。竞争劣势成本定义为竞争对手利用企业披露的信息来改变其管理战略,那么上市公司将陷入一种被动的局面,由于这种不利的地位而给企业带来的成本[33]。上市公司是披露信息还是隐瞒信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竞争对手的反应。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越激烈,上市公司将会选择披露更少的信息。当上市公司做出披露决策时,需要同时考虑资本市场的收益和保持产品市场长期的优势地位。Verrecchia(2001)认为自愿性信息披露决策的依据在于,企业通过预期利益相关者对于披露的反应,从而评估公司可能造成的净收益[26]。Clinch、Verrecchia(1997)构建了一个双头垄断模型,得出信息披露区间以及概率与产品市场竞争程度呈反比[26]。

.......

第 3 章 完全竞争市场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 ......30

3.1 完全竞争市场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成本分析 .....30

3.2 完全竞争市场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收益分析 .....31

3.3 完全竞争市场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决策分析 .....32

3.4 本章小结 .........33

第 4 章 垄断竞争市场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35

4.1 垄断竞争市场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成本分析 .....35

4.2 垄断竞争市场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收益分析 .....37

4.3 垄断竞争市场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决策分析 .....38

4.4 本章小结 .........39

第 5 章 寡头垄断市场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40

5.1 寡头垄断市场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成本分析 .....40

5.2 寡头垄断市场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收益分析 .....43

5.3 寡头垄断市场结构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决策分析 .......46

5.4 本章小结 .........49

第 6 章 完全垄断市场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决策机理研究

本章将根据完全垄断市场的特征,对上市公司的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成本和收益分别进行分析,根据边际成本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趋势图,得出自愿性信息披露临界值,为完全垄断市场结构的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决策提供依据。根据完全垄断市场的特点可知,垄断企业一般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社会知名度,而且提供的产品大多都是满足刚性需求,所以,随着信息披露的增加,企业获得的必然收益和或然收益是有限的,又因为垄断行业一般存在超额利润,上市公司披露信息将会给企业造成较大的或然成本,所以随着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增加,产生的或然成本大于或然收益。

6.1 完全垄断市场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成本分析

在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中,只存在几个厂商,且每个厂商都拥有巨大的市场份额,厂商之间的行为相互依存,每个厂商的决策均会给其他厂商甚至是整个行业都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某些企业因为在资金实力或技术方面具有更强优势,因而有能力先采取行动。其他厂商却只能根据观察到的先动者信息来决策,把先行动的企业称为领导者,后行动的企业称为跟随者。在同一行业中,不同竞争地位的上市公司在披露信息时产生的成本和收益是不一样的,进而决策也不一样,所以,接下来将分别对领导者企业和跟随者企业的决策进行分析。

....

结论

本文在归纳总结国内外文献和理论的基础上,基于产品市场竞争的视角,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系统地探析了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临界值,主要得到以下几个结论:

第一、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因为信息是完全的和对称的,在传统经济时代,自愿性信息披露的临界值为最大值,因而把此时的临界点当作传统经济时代市场信息的充分披露点;在信息经济时代,自愿性信息披露的临界值为最小值,因而把此时的临界点当作信息经济时代市场信息充分披露点。

第二、垄断竞争市场结构,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或然成本小于或然收益。研究得出:传统经济时代,自愿性信息披露的临界值为最大值且大于市场充分披露量,所以垄断竞争市场结下的企业信息披露是充分的;信息经济时代,自愿性信息披露的临界值为最小值且小于市场充分披露量,所以,垄断竞争市场结构下的企业信息披露是充分的。

第三、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因为领导者和跟随者的地位与力量的悬殊,披露信息时所产生的成本和收益是不一样的,因而披露决策也不一样。研究得出:传统经济时代,领导者企业自愿性信息披露临界值为最大值且小于市场充分披露量,所以,领导者企业信息披露是不充分的,跟随者企业临界值为最大值且大于市场充分披露量,所以,跟随者企业的信息是充分披露的;信息经济时代,领导者企业披露的临界值为最小值且小于市场的充分披露量,因而领导者企业可能充分披露,跟随者企业披露的临界值为最小值且小于市场充分披露量,因而跟随者企业的信息披露是充分的。

第四、完全垄断市场结构,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或然成本大于或然收益。研究得出:传统经济时代信息,自愿性信息披露的临界值为最大值且小于市场充分披露量,所以,完全垄断市场结构下企业的信息披露是不充分的;信息经济时代,披露的临界值为最大值等于市场信息最小披露量,所以,完全垄断市场结构下的企业信息披露是不充分的。

............

参考文献(略)

专业经济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篇三

1引言

1.1研究目的

人均消费支出是指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用于购买全部生活用品的总支出。人均消费支出包括两个部分,即购买实物支出及服务性消费支出。人均消费支出是社会消费需求的主体,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是体现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指标。按照国家统计局居民消费支出分类(2013),消费支出包括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讯、文化和娱乐消费、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务等方面的支出。近30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使得内蒙古地区牧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简称牧民消费,以下同)总量和结构均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呈现出不断发展上升趋势。一方面,过去牧民消费中的实物消费比重逐年下降,甚至已经完全消失,现金消费已成为牧民消费的主要部分。同时,部分地区出现了信用卡和网上购物这些现代消费手段。另一方面,牧民消费总量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而不断増长,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其中,医疗卫生、通讯交通、文教娱乐等服务性消费比重不断提高,成为牧民当期消费和未来消费的新亮点。这些消费变化趋势,说明牧民消费已从最初的原始生存型巧费向享受型、发展型消费方向逐步推进,牧民生活正逐步与城镇居民生活接轨-全面步入小康社会。本文以研究内蒙古地区近30年牧民消费趋势及结构变化为出发点,分析牧民消费变化趋势并找出影响牧民消费的主要因子,发现当前牧民消费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希望能够对内蒙古地区牧民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从而使牧民经济得到高效优质快速的发展,建设和谐美好现代化的内蒙古。

.......

1.2硏究意义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还未完全極去,国际市场需求继续萎缩,全球通货紧缩趋势明显,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外部经济环境更加严峻。我国经济增速持续下滑,这己成为影响全局的主要矛盾。2012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立足点,是今年工作的重点。着力扩大消费需求,加快构建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大力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完善鼓励居民消费政策。大力发展社会化养老、家政、物业、医疗保健等服务业,积极发展网络购物等新型消费业态,支持引导环保建材、节水洁具、节能汽车等绿色消费,扩大消费信贷。不断优化投资结构,保持投资稳定增长,促进投资和消费良性互动。"可见,如何促进消费已成为我国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当前内蒙古地区经济运行中还面临着诸多的经济发展问题,比如说经济增长速度缓慢但同时物价水平不断上涨,这直接影响居民的日常消费水平。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缓慢的制约因素很多,结构调整和方式转变的两大任务依然繁重,经济发展不平衡。农牧业经济发展基础薄弱,相关产业发展水平偏低,且产业结构、组织形式单一,问题严峻。内蒙古自治区资源型产业发展较为良好,经济发展过多依赖于自然资源,从而非资源型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中小企业巧其他服务性行业发展也相对滞后。总体来说。内蒙古经济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和矛盾尚未解决,这极大的限制了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的良好运行。当前资源经济的高消费与牧民消费的低水平形成鲜明对比。牧民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消费群体,化民消费的増长将极大促进内蒙古地区经济发展,是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部分。大力发展牧区经济,促进牧民消费,建设和谐内蒙古,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内蒙古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牧区资源歷乏,牧区经济发展滞后,牧民消费严重不足,牧区经济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总他来看,牧区消费的不足恰恰也是牧区消费市场的潜力所在。同时,统筹城乡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一直以来十分重视的问题,所材对于内蒙古地区牧民消费的研究就有其价值所在。牧区经济发展水平滞后,牧民相对于城市居民来说文化、社会服务等资源的可获得性低,同时,经济、政治、社会地位上也相对落后于城市居民,牧区湘费和城区消费差异过大,历史上来说,城区和居民消费的差距一直存在,但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区和牧区消费水平分化急剧加大,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管理、市场疲倦等问题,不安稳因素、消费出现断层等社会问题也逐谢突出。可见,牧区经济发展对于内蒙古地区牧区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对内蒙古地区牧民消费趋势进行研巧就很有必要。

.......

2内蒙古地区牧民消费水平分析

近25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使得内蒙古地区牧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简称牧民消费,以下同)总量和结构均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呈现出不断发展上升趋势。一方面,过去牧民消费中的实物消费比重逐年下降,甚至已经完全消失,现金消费己成为牧民消费的主要部分。同时,部分地区出现了信用卡和网上购物这些现代消费手段。另一方面,牧民消费总量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而不断增长,销费结构不断优化,其中,医疗卫生、通讯交通、文教娱乐等服务性消费比重不断提高,成为牧民当期消费和未来消费的新亮点。这些消费变化趋势,说明牧民消费已从最初的原始生存型消费向享受型、发展型消费方向逐步推进,牧民生活正逐步与城镇居民生活接轨,全面步入小康社会。

2.1牧民收入和消费的变化趋势及展望

改革开放以来,持别是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放战略之盾,随着牧区经济发展和牧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牧民生活整体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牧民消费呈现较快的增长趋势。据统计,内蒙古牧民消费从1986年的577.1元增长到2010年的7546元,増加了6968.9元,增长12倍,年均增长580.7元。从表1可以看出,自1988年以来,内蒙古牧民消费经历了与收入变化相同的五个发展阶段,明显地表现出收入决定消费的规律。从整体上可分为:第一阶段从1988?1994年,正值改革开放初期,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使得全国经济大步向前发展,但由于内蒙古地区地处偏远,经济发展增速较慢,因此牧民消费稳定增长阶段。在此期间,牧民消费也从577.1元增长到955.8元,年均增速达8.77%,同期牧民人均纯收入从649元增长到1022.3元,实现年均增速7.87%,消费增长与同期牧民纯收入递增基本保持一致;第二阶段从1995-1998年,牧民消费快速增长阶段。这一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內蒙古地区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

2.2牧民消费结构变化分析

消费结构(consumption structure)消费结构(consumption structure)指各种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消费在消费总体中所占的比重以及他们的相互关系,可1^有效的反映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按照国家统计局居民消费支出分类(2013),消费支出包括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讯、文化和娱乐消费、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务等方面的支出。消费结构有实物和价值两种区分形式。居民消费结构随着总消费支出变化而变化。在现实生活中反映居民消费的具体内容,体现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是一项反映居民消费需要满足程度的主要指标。可按消费的实际内容、消费对象以及消费需求划分为三类。人均消费支出是社会消费需求的主体,是拉动经济増长的直接因素,是体现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指标。按照国家统计局居民消费支出分类(2013),消费支出包括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讯、文化和娱乐消费、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务等方面的支出。

..........

3内蒙古地区牧民消费影响因素统计分析..........20

3.1牧民消费的影响因素.........21

3.2基于因子分析的牧民消费影响因素分类.........22

3.2.1生活所在地基础设施和消费环境.........23

3.2.2即期的购买能力.........24

3.2.3消费观念.........24

4结论.........25

5建议.........26

3内蒙古地区牧民消费影响因素统计分析

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内蒙古地区牧民消费水平呈现上升趋势,但由于基础较差.总体表现比较落后。内蒙古地区经济发展和牧区生活条件改造等外部环境的影响是牧民消费差异来源的外部因素,也有一部分来源于个人消费习愤等内在因素,但外在因素占据主导。消费需求受多种因素影响-当前内蒙古地区牧民消费需求严重不足,想要改变现妖要找到影响牧民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并利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分析。因此,通过对内蒙古地区牧民的实地调查,找出影响牧民消费的主要因素,通过对客观事实进行分析与描述,在运用所学的计量经济学、宏微观经济学、经济学研巧方法论等理论知识,采用因子分析法。通过SPSS软件处理和检验数据,确定影响内蒙古地区牧民消费的主要因素,被调查者主要来源于我区牧民相对集中的呼伦贝尔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各选取30户牧民作为调研对象,对10个影响内蒙古地区牧民消费因素的重要性进行打分采用五分量表,为制定促进内蒙古牧区消费市场、提高牧民消费水平的政策建议提供数量依据。

....

结论

(1)牧民生活整体水平得到显著提离,牧民消费呈现较快的増长趋势。内蒙古牧民消费从1988年的577.1元增长到2012年的7546元,增加了6968.9元,增长12倍,年均增长0.7元。

(2)牧民消费结构得到优化。按牧民的消费内容划分: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的支出在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例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而享受型支出在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例呈现明显的増长趋势。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为食品消费,増长幅度最大为交通通讯。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和医疗保健分别取代衣着、居住和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位居生活消费总支出的第二、三、四位。按牧民消费性质划分:货币性消费己成消费主体,牧民货币性消费额呈逐年增长趋势,牧民越来越依靠市场交易来满足自身需求。实物性消费越来越少,自有生产资料的消费比例逐渐降低,实物交易己经消失。随着牧区市场化水平的提高,以及牧民对市场经济的参与程度的不断提高,牧民生活消费中货币性消费所占比重将进一步增加,牧民将更多地从市场上获取自身生活需要的物品,满足消费需求。按牧民的消费需求划分:牧民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从生存发展的必须消费逐渐转变为享受型消费。虽然牧民食品和衣着消费的支出逐年增长,但其在生活消费总支出中的比重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这表明牧民生存需要已基本得到满足。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和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等消费属于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的消费。牧民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不断升级I家用小汽车、电冰箱、数码相机、电脑等高档家用设备发展,不断追求高质量、享受型生活消费。享受型消费逐渐引起牧民重视,在生活消费中的所占比重日益提高,特别是教育消费更是备受当前牧民的重视。

(3)内蒙古牧民家庭恩格尔系数(EC)从1987年的0.48降至2012年的0.308,比重下降了17.2个百分点。说明内蒙古地区牧民消费水平从过去的温饱阶段,达到当前的富裕状态。

............

参考文献(略)

专业经济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篇四

1引言

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中国改革开放后30多年的经济成长,已逐渐将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净出口"运用到各自合适的领域中,但不难看到,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依然存在,也就意味着我国居民内需不足、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势头较弱的现象还在"原地踏步"。2012年日月,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成为人们特别关注的一档美食节目,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各类食品一夜之间红遍中国大江南北。逐就让人们看到了"餐桌文化"对消费经济的影响,其背后所反映的实质问题就是食品消费问题。食品消费作为居民日常消费中必不可少的项目,己经不单单是吃什么,关键是怎么吃,既要吃得好又要吃得健康。所有迹象都表明了仅十年左右我国食品消费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其表现出的最大特征就是食品消费的多样化、特色化、安全化和绿色化。内蒙古地区是我国食品消费大省中较为有特色的自治区之一。随着内蒙古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内蒙古的食品产业呈稳定发展态势,因此内蒙古食品消费结构的相关研究也逐渐成为热点。巧其原因,一方面是内蒙古地区有其自身的民族经济发展特色。例如,在内蒙古地区的人口构成中(《内蒙古2007年人口统计资料汇编》),内蒙古自治区总人口为2 413. 75万人,少数民族人口为515. 78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21.37%,同1980年相比,少数民族总人口增加了 271. 96万人,占全区总人口增加人数537. 24万人的5化62%,即内蒙古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比重,从1980年的12. 99%上升了 8. 38个百分点。因此受少数民族消费习俗和消费结构等因素影响,牛羊肉和奶制品的消费比重较大。内蒙古地区居民消费结构作为反映内蒙古地区社会经济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能集中体现内蒙古地区居民消费的内容和偏好;另一方面,内蒙古地区消费结构的变化既要受到当地经济化会系统中某些重要因素的影响,反过来又会制约着这些因素的发展。例如,从需求和供给的角度来看,食品消费的日益多样化,必然在市场上需要种类繁多的食品来满足各地居民的需求,内蒙古地区的食品行业也不再单纯只有肉类加工业,相反企业大都从产供销方面调整自己的战略计划,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保持食品消费市场的供需平衡。

........

1.2研究目的

內蒙古地区对食品产业发展的重视说明了食品行业未来发展的潜力是巨大的,关于内蒙古地区食品消费结构、食品消费需求、食品消费行为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我们研究分析。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在于:第一,分析内蒙古地区食品消费需求的现状。通过剖析内蒙古地区食品消费的特征,发现其消费的食品主要有哪些,消费者偏好哪些食品,未来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第二,研究内蒙古地区主要食品消费变动的影响因素。采用相关方法从不同角度研究食品满费变动的影响因素,从而更好地解释什么样的食品行业更有发展潜力;有哪搂因素影响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动;这些因素对食品消费结构变动的影响程度怎样。第三,提化政府完善内蒙古食品消费市场调控体系的建议。研究这些相关问题,对满足日益増长的国内需求和优化内蒙古农产品结构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

2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相关理论

对消费内涵的定义,主要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去考察。消费,基础的含义是通过对各种商品(也包括物质生产资料)的购买行为满足人们对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基本追求,于是在政治经济学中消费成为社会再生产中的最后一个部分,也就是说只有消费行为的结束,化会再生产才能拥有一个完整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因此,在政治经济学中,我们通常将消费划分为两个领域: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这两个领域体现了消费的间接性和直接性。前者的生产消费主要用于社会生产的物质俱障,人们怎样才能没有障碍性的消费自己的商品关键在于有足够的中间条件生产各种商品;后者的个人消费在政治经济学中还有另一层含义,指一般对于人们在百货商场消费的各种"小商品",满足人们在生活上的各种需求,在政治经学看来,这种消费只能称作社会商品在消费者之间的交换过程,这种消费不具有生产上的持续性。本文主要从个人消费的角度研究内蒙古地区主要食品消费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有哪些,主要考虑消费者(居民)消费了哪整食品,从物质形态上给予界定。

.......

2. 2文献综述

就国外的研究状况来看,主要集中于消费结构的理论性研究,其中比较著名的研究成果有:马克思(1872)首先将社会生产资料分为生产必要生活资料和生产奢侈消费资料,进一步把消费品(《剩余价值》)分为有形和无形的消费品,这就很好的解释了恩格斯对消费资料的划分即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恩格尔的恩格尔定律,研究了人们研究食品消费结构的新思路。还有马歇尔的消费者均衡理论的基本前提,也运用消费结构变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作为研究西方微观经济学理论的基础内容。20世纪50年代来,国外对消费结构的研究越来越系统化。就国内的研究现状而言,主要是对食品消费结构的定性研究;鲜祖德(巧91)较早的从不同的收入层次来研究农民食品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预测到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合理的改善食品消费结构,需要解决粮食生产短缺与消费需求不断增加之间的矛盾。贺晓丽(2001)分析了我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水平的现状及差异,强调我国城乡收入水平差距较大、恩格尔系数的差距也不断扩大,进而在此基础上研究食品消费结构的差异性变化,认为城镇居民的食品消费类别较为丰富而农村家庭的食品消费则较为单一,从宏观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应加快产业结构改革、改善农村收入状况的政策建议。Gale等(2006)主要探讨了中国农村居民食品消费中低附加值结构和自产食品消费,针对影响我国农村食品消费的现金支出和实物支出做了实证分析,作者认为随着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实物支出和现金支出的比例都会下降但实物支出的下降会更明显,因此带来的农村食品消费的商品化问题、农村城镇化发展态势也会越来越显现。

........

3内蒙古城乡居民主要食品消费变化分析.......10

3.1主要食品消费状况......10

3.2内蒙古城乡居民食品消费变动趋势......11

3.3内蒙古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的区域比较分析......13

3.4小结......19

4内蒙古城乡居民食品消费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19

4.1供给面的影响因素......19

4.2 需求面的影响因素......23

4.3宏观经济因素......27

5内蒙古城乡居民食品消费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30

5.1典型相关系数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与应用......30

5.2内蒙古城乡居民食品消费支出矩阵......31

5.3典型相关系数与典型变量的计算分析......33

5.4典型变量代表性的验证......34

5.4主要结论......35

5内蒙古城乡居民食品消费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5.1典型相关系数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典型相关分析的应用较为广泛。在实际分析问题中,我们主要运用典型相关分析两组多变量指标间的相关程度。其涉及的领域有图像的分析与处理、回归建模、生物信息技术等,需要通过大量的数据处理,发现各种观测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因此,早期的典型相关分析大都与计算机应用相关联,通过计算机的强大运算能力,使典型相关分析中较为复杂的矩阵运算困难得到解决。本文主要应用STATA软件的命令程序将内蒙古地区影响食品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和食品消费支出结构(影响组和支出组)进行典型相关分析。通过对影响食品消费变动因素的统计性描述分析,影响食品消费变动的因素较多,大体分为居民的收入水平、各种食品的价格水平、城市发展水平等。本章内容将细化各种因素指标,运用典型相关分祈方法量化影响因素与食品消费结构的相关关系,从而确定内蒙古地区影响食品消费结构因素的特殊性L义及影响作用的大小。

.......

结论

根据文章的行文结构安排,从定性到定量的分析结果,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内蒙古地区居民收入水平逐年提高,其消费水平也得到很大提升;城乡居民的食品消费支出仍存在很大差距,但经恩格尔系数的预测差距会在波动中缩小;城乡居民的食品消费结构也存在很大差异,农牧民食品消费结构的丰富程度较弱,但经过经济良好的运行,城乡差距也在缩小;内蒙古各盟市地区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越是经济发展好的盟市其食品消费结构中的数量就越有差别。二是就内蒙古地区城乡居民食品谓费变化趋势而言,短期内粮食消费依然占据主体位置,但有下降趋势;肉类消费成为衡量居民生活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并呈缓慢上升趋势;蔬菜、水果等副食消费也逐渐受到居民的青睐。内蒙古地区的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结构逐渐趋于合理化。三是依据内蒙古地区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状况的变动趋势,对影响其食品消费的因素进行实证硏究,主要纳入考虑的因素有供给因素、需求因素和宏观因素。经典型相关分析验证,认为通过显著性检验的影响因素有内蒙古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肉类相对价格、蛋类相对价格、蔬菜相对价格、人均受教育水平、食品工业发展水平以及城镇化率,但收入水平、相对价格水平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城镇化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小。

............

参考文献(略)

专业经济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篇五

第 1 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近些年来,中国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2013 年城镇化率更是达到 53.73%,相比 2012 年提高了 1.16%。城镇化是随着一国或地区的产业结构演变,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演进过程,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从中国经济发展历史可以看到,城镇化水平与产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1978 年的第一产业比重为 28.19%,2013 年降到 9.4%,第一产业增比率的逐渐降低;1978 年第二产业比重为 47.87%,20 年间基本上保持稳定,1978 年第三产业比重为 23.93%,2013 年第三产业比重是 46.90%,增长近两倍,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过程中,人均 GDP 和城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分别提高 114 倍和 78 倍,更重要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城镇人口比重也不断提高,从 1978 年的 17.92%提升到 2013 年的 53.73%,增长了 3 倍,并且迈过了 50%大关。这说明,随着产业结构逐渐优化,城镇化水平呈现上升趋势,两者之间具有相关关系。产业转移就是“产业在不同区域之间转移的现象”。由于,东部发达地区和中西部落后地区之间经济差距比较显著,东部能够通过向中西部转移其边际产业进而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而中西部可以通过融合东部边际产业和吸收流动生产要素更好地发挥比较优势,因此产业转移是联结区域间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纽带。转出的产业能给承接地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和持续的收入来源,从而能够吸引更多人口向承接地的城镇聚集,城镇化是人口逐渐向城镇集聚并且定居的过程,人口迁移的原因主要就是就业需求和寻求高收入,所以产业转移与城镇化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联系。

......

1.2 主体内容和逻辑结构

本文在文献综述基础上,首先说明产业转移与城镇化之间存在联系;结合经济学理论和知识,先从理论上分析区域产业转移过程中的生产要素转移效应,进而分析承接地的产业结构演变效应和就业效应对于城镇化的作用,构建产业转移促进城镇化的一般理论分析框架;然后,收集全国各省市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并且对东部地区承接国际第四次产业转移促进城镇化的经验和中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试点情况进行分析,在实际情况中验证产业转移促进城镇化的理论机制,最后结合理论和实践分析得出相应结论,提出可行的政策建议。全文分为六章,每一章节具体安排如下:第 1 章为导论,阐述研究背景与意义、主体内容和逻辑结构,说明本文主要的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之处。第 2 章为文献综述,针对研究主旨,首先分别梳理产业转移和城镇化的研究文献,理清产业转移促进城镇化的研究脉络,最后针对现有文献研究状况进行述评。第 3 章为产业转移促进城镇化的理论分析,以转出区产业转移导致的生产要素转移为出发点,分析产业转移承接地的产业结构演变机理。在理论上构建产业转移促进城镇化的一般理论分析框架。第 4 章为数据实证分析,基于理论分析框架,首先建立描述产业转移和城镇化关系的实证模型,确定研究变量和数据指标,收集全国 29 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生产要素、产业结构演变、收入水平以及制度等要素对城镇化水平的影响系数,对比东部、中部、西部的回归结果,验证产业转移促进城镇化的理论机制。第 5 章为产业转移促进城镇化的经验分析,通过分析中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促进城镇化的成功经验和中部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试点情况,总结产业转移促进城镇化的共性经验。第 6 章为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结合前文分析,得出文章主要结论,提出政策建议。也说明本文不足之处和将来可进一步探究的方向。

.......

第 2 章 产业转移和城镇化的文献综述

2.1 产业转移的研究现状

“产业转移”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区位优势或者竞争优势的改变,驱使产业在不同国家和区域之间、以企业为主体的转移活动,它是一个具备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动态过程,通过生产要素的流动从一个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的经济行为和过程[1] [2] [3]。产业转移是一个涉及多主体(企业、产业、政府)、多空间(纯经济空间、地理空间)、多学科(产业经济学、地理学、管理学等)的一个复杂的经济现象(陈刚、刘珊珊,2006)[1]。产业总是从发达地区转移到落后地区。最早研究产业转移的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他提出的“雁阵模型”描述了日本的产业发展路径为“进口—国内生产(替代进口)—出口—扩大生产”模式,形象地解释了产业在国家之间转移的过程[4]。刘易斯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研究产业转移机制问题,他认为伴随着许多发达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导致了大量非熟练劳动力的缺乏,提高了劳动成本,原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失去比较优势,因此发达国家只能将这些产业转移到不发达地区[5]。小岛清则认为,一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应将本国(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即将陷于比较劣势的产业放弃,通过产业的空间移动,以规避产业劣势或者扩张边际产业,这就导致了产业转移[6]。邓宁认为对外直接投资所能够利用的是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和内部化优势,企业只有同时具备这三种优势时,才能够拥有国际直接投资或者产业转移的能力[7]。弗农将产品生命周期分为: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标准化阶段,这三个时期的产品特性存在显著的区别,对不同生产要素的比例需求也不尽相同,因此这必然会引起生产在资源禀赋条件不同的国家之间转移[8]。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是跨国公司,随着国际分工的程度越来越深,产业间分工也延伸到产品内分工,跨国公司进而对其业务进行不断分解和重组,把部分业务转移到其他地区,造就了产业转移(刘菁、胡春阳,2012)[9]。

......

2.2 城镇化的研究现状

不同学科对“城镇化”的概念界定各不相同,大多数侧重于本学科研究方向。人口学认为“城镇化”就是是人口逐渐从农村迁入并且融入城镇的过程[48]。地理学认为,城镇化是人口居住地域和和经济中心逐渐朝特定区域集中的过程[49],但把城镇化定义为人口空间上的分布转移未免过于简单。社会学认为城镇化不仅仅是人口流入城镇,而且还意味着城镇生活方式的逐渐延伸。这种生活方式的改变,不仅仅是在物质条件、生活习惯方面,而且还包含着制度、规划、方法等方面的进步[50],但人类文化教育、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多方面的改变均为人口转移后融入城市生活的自然转变,不应将其定义为城镇化本身。经济学则定义“城镇化”是劳动力、资本、技术等各类生产要素向城镇集中的趋势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第一产业比例逐渐降低,二三产业比例会逐渐上升[51]。然而如果把城镇化简单理解为社会产业结构演变,这容易混淆城镇化的本质和现象。人口转移才是城镇化的核心。因此,本文所定义的“城镇化”是指城镇化是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城镇社会转变的自然历史过程。它表现为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和规模不断扩大、人口从乡村向城镇的集中、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文明向农村不断扩散、各类生产要素不断向城镇流动和集聚,最终达到城乡之间经济与社会协调共同发展的过程。

......

第 3 章 产业转移促进城镇化的理论分析.....15

3.1 产业转移改善承接地的要素结构 ....15

3.2 要素结构改变引发产业结构升级 ....16

3.3 产业结构升级带动城镇化发展 ........18

3.4 产业转移促进城镇化的制度机制 ....19

3.5 本章小结 .........21

第 4 章 产业转移促进城镇化的实证分析.....23

4.1 模型设定 .........23

4.2 估计方法 .........25

4.3 数据选取及说明 ....26

4.4 模型检验 .........28

4.5 实证结果分析 ........29

4.6 本章小结 .........34

第 5 章 产业转移促进城镇化的经验分析.....35

5.1 东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促进城镇化的成功经验 ........35

5.2 皖江城市带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试点 ......41

5.3 产业转移促进城镇化的经验总结 ....45

第 5 章 产业转移促进城镇化的经验分析

通过前文的数据回归分析可以知道,城镇化发展主要受到“收入水平”和“产业结构”的影响,而生产要素对于城镇化的影响是间接的,直接影响作用不大,“制度”要素在产业转移促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具有正向影响。虽然实证分析能够验证各个经济变量对于城镇化的影响,数据回归拟合情况良好并且能够通过计量检验,但是仅仅停留在利用计量分析方法上,并不能详尽地说明实际情况。为了能够更具体、更全面地证实产业转移促进城镇化的经济机制,接下来将分析我国东部地区利用产业转移促进城镇化的成功经验以及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城镇化的试点情况,验证理论分析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从中提取产业转移促进城镇化的经验。从上表能够看出,产业总是从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转移,呈现出阶梯式替代,在产业转移过程中,伴随生产要素的流动和更迭,产业在区域之间不停地移入和移出。每一个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总是伴随着一次落后地区的产业转移,随着产业梯度不断在世界范围内转移和传递。钱纳里针对各国经济结构研究它们的转变趋势,总结了了产业结构与城市化的一般变化规律,根据表 5.2 数据显示,城市化率的上升与就业结构的变动关联,尤其与非农产业就业比重的上升相关。因此,如果工业化带动非农化,而非农化推动城市化,那么工业化对城市化的带动效应是十分显著的。因此钱纳里得出结论:工业化的演进改变了产业结构,从而提高城市化程度。

......

结论

通过以上五章的分析和总结,本文可以得到以下几个结论:

(1)从理论分析得知,产业转移促进城镇化的经济机制就是从发达地区转出的产业转入落后地区后,改变了当地的生产要素结构和制度安排,从而改善承接地的产业结构,进而改善就业结构和提升经济发展水平,最后促进城镇化的过程,并且要素转移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及城镇化发展,这三者的发生都是同时进行的。

(2)利用全国各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可以知道,劳动、资本和技术要素的流动对于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并非直接影响,而产业结构高度化和收入水平对于城镇人口比重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人均收入水平、第二产值比重和第三产值比重是影响城镇化水平的最主要因素。将全国分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后,通过加总劳动力、资本、技术的增长效应,可以得出产业转移对于城镇化具有一定的正效应,但影响系数比较小,显示东部地区的要素流动效应已趋于“饱和”,而中西部地区的资本转移效应和技术扩散效应为正向,但是影响系数很小,统计结果也不显著,原因可能是中西部资本流动量和技术扩散程度还不够大,对于提高城镇化水平的作用有限。将“制度”因素加入模型中回归后发现“制度”在产业转移促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具有正向作用,说明若能够提供有效率的“制度”供给,将有利于提高城镇化水平。

............

参考文献(略)

专业经济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篇六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近二三十年来,中国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速度皆有目共睹,与此同时,人们对体育的关注也越来越多,体育市场正成为消费需求升温最客观的市场。体育不再单单是国家的社会福利事业,其发展开始步入产业化、商业化、职业化。体育产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内基本已经形成以健身服务业、体育用品业、竞赛表演业为主体的产业格局。另外,体育概念的模糊性致使其拥有很长的产业链,从体育赛事到体育用品再到传媒等,据此相关预测表明体育产业未来的增速将不会低于 12%,体育产业将会成为我国今后扩大内需最具潜力的产业之一。在西方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到 10%,但在国内这一值却不到 1%,可见我国体育产业仍处于发展的初期。这也正说明,体育产业在我国是具有广阔发展成长空间的朝阳产业,将会是我国在国内外市场上经济竞争的亮点。近年来在体育产业产值蓬勃迅速增长和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国家更加关注和重视体育产业的未来发展成长,特别是我国体育类企业的未来发展成长状况。2010 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更是将“到 2020 年,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体育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形成一批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体育产品品牌”作为主要目标之一。另外,2014 年国务院 46 号文件“关于加快体育产业发展 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将体育产业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在这个体育产业的发展备受瞩目的时代,如何促进我国体育产业健康快速的发展,成为体育系统内学者们关心的热点问题。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Barney(1995)认为,资源整合是指企业在获取所需的资源后,对资源进行调节,使资源之间互相匹配、完美融合从而获得独特竞争力。饶扬德(2006)认为资源整合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识别、选择不同类型的资源,并激活所选资源、使之与原有资源融合,让其具有条理性、系统性和价值性,并创造出新的资源[2]。郝幸田(2009)在对企业资源进行理解与界定之后指出资源整合就是要优化资源配置,已使资源的整体使用效率最大化[3]。余凤嘉(2010)认为企业能力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不可分割,并分析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4]。周芳,陈仕华(2008)把资源依赖理论引入了产权理论中,这是对资源依赖理论的延伸和拓展,同时也是资源基础理论在微观层面的理论基础[5]。马健(2002年)指出产业融合主要是发生在产业边界和交叉处的技术融合,这会改变原有产业产品的特征和市场需求,促进不同产业企业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发生改变,从而导致产业界限的模糊化甚至重划产业[1]。Brush,Hart(2001)分析了企业成立初期资源的构建过程,并指出集聚资源、吸引资源、整合资源和转化资源是企业资源配置的四个关键节点[ 2 ]。Hitt(2001)认为企业要想保证本身持续的竞争优势,除了进行资源整合之外,后期还应该平衡资源[3]。Sirmon 和 Hitt(2007)对资源管理过程进行了研究,他们把资源管理分为三大步骤,一是构造资源组合即资源的获取、聚集与剥离,二是绑定资源,组合资源形成能力,三是利用资源形成优势[4]。张大文(2002)认为资源的互动和整合是资源创造价值的基础,新经济条件下,提出资源整合模式应该以资源互动、资源共享和资源整合为核心[5]。何景成,张金隆(2008)提出了资源配置模型,旨在解决企业资源配置重复、资源利用效率低等问题。李福华(2009)对区域创新资源的有效整合和科学配置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区域整合的几种模式[6]。姜威(2012)通过总结区域资源整合的模式类型,对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进行了分析[7]。徐茂卫(2013)基于资源视角总结了体育产业现阶段资源整合的主要动力,提出了体育产业资源整合实施的模式[8]。

.....

2 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界定

2.1 资源整合的理论基础

对资源整合的研究归纳起来主要基于三种理论:一是资源基础理论,其以内部竞争优势为核心;二是资源依赖理论,其以外部环境适应为核心;三是产业融合理论,其以产业关联为核心。本文对体育上市企业资源整合的研究同样基于以上三种理论。资源基础理论的产生源于人们对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这一问题的讨论。最初,产业组织学派认为企业之间的绩效差异主要受其所在的产业环境影响。产业结构决定了企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和性质、范围,从而决定了企业潜在的利润水平。他们认为产业存在进入壁垒,正是因为产业的进入壁垒使产业内的企业相对来说拥有了竞争优势[1]。随后,学者波特优化了这一观点,强调了企业战略主动性的作用。把影响竞争优势的因素归纳为两个:一是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二是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当学者们开始着眼于微观层面之后,企业资源理论应运而生的。企业资源理论认为,企业是一系列资源的集合体,企业的竞争优势源自于企业拥有的资源的异质性、不可模仿性和难以替代性。在上述对资源基础理论产生背景的阐述中,可以知道企业拥有的资源具有异质性和这些资源在产业内的企业间具有不完全流动性是资源基础理论的前提假设[1]。我们可以假想,如果产业内的资源具有完全同质性和完全流动性,那产业内的任何企业都能获得相同的资源,任何企业都不具备竞争优势,因为 A 企业拥有的资源,B 企业同样拥有,或者至少同样可以拥有。在这种条件下,任何企业表现出竞争优势的项目,马上就会被产业内的其他企业效仿或者完全复制,任何一个企业均不能获得比竞争对手高的利益即超额利润,即均不能获得持续竞争优势。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是一个资源体系,企业拥有的独特的、不可模仿的与难以替代的资源和能力是其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2]。资源基础理论主要聚焦微观企业层面,将企业概念化为一系列资源的集合体,认为企业只有对内部和外部的资源进行整合,才能实现企业的动态能力和竞争优势。该理论能够为企业资源整合和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提供理论支撑。

.......

2.2 相关概念界定

资源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企业的构成要素。对企业资源的概念进行界定是对企业资源整合研究最基础的工作。企业资源是指能潜在地或实际地影响企业价值创造的所有事项,不仅包括企业拥有或能够控制的资源,而且还包括那些不能或不易为企业所控制的资源(如企业外部资源)。狭义上讲,企业资源是企业控制的所有资产、能力、组织过程、企业特质、信息、知识等等,是由企业为了提升自身的效率和效益而用来创造并实施战略的基础[1]。本文根据资源的价值是否可量化以及资源被企业的掌控程度分为内部可量化资源、内部不可量化资源和外部不可量化资源。具体包括资产资源、人力资源、组织资源、企业文化资源、品牌资源和外部市场资源。资产资源是唯一可以体现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上的资源,也是唯一价值能够用货币计量的资源。按其实物形态又可分为有形资产资源和无形资产资源,如货币资金、存货、生产设备、专利技术等等。资产资源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基本要素,是企业的核心资源。人力资源是企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人的参与,也就没有企业的概念,更别谈生产经营。人力资源具体指的是企业员工所具有的能够为企业生存发展创造价值的能力,这种能力既包括员工在工作环境内获取的知识与经验,又包括在工作环境外获取的知识与经验。组织资源是把资产资源和人力资源进行衔接的企业资源,其涵盖的范围广泛,也最不易被理解。具体包括企业的管理制度、企业日常生产营运能力、企业管理能力如人事管理能力等、管理信息系统、团队建设能力、对企业资源的综合利用能力、企业内部流程管理能力以及企业决策能力等。企业文化资源反映的是企业的规范制度和价值观,是企业在发展中秉承的价值理念。

.......

3 探路者户外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概述......15

3.1 发展历程.......15

3.2 股东情况介绍.......15

3.3 经营范围及其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概述.......16

3.4 选取探路者的原因阐述.......18

3.5 探路者资源整合概况.......19

4 探路者户外用品股份有限公司资源整合及影响分析......23

4.1 资源整合与财务指标关系假设.......23

4.2 探路者资源整合对财务指标的影响分析.......24

5 结论与建议......35

5.1 研究结论.......35

5.2 建议.......35

4 探路者户外用品股份有限公司资源整合及影响分析

4.1 资源整合与财务指标关系假设

依据资源基础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我们可以知道在企业的内部资产 、竞争能力和企业整合及其能力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从竞争力的角度看,企业每天的经营管理生产,其最终目的就是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出发,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对有关的内外部资源进行重新配置,从而提高企业竟争力,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因此,企业资源整合对于在企业内部创造专有性和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组织构架来说至关重要。 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在于企业资源的异质性、不可模仿和难以替代性。这即可以理解为企业资源整合有助于企业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增强竞争力。而企业的竞争力从财务视角来看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即企业偿债能力的强弱、企业营运能力的强弱、企业盈利能力的强弱、企业成长能力的强弱。因此,我们可以推断企业的资源整合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成长能力。

......

结论

通过分析整理探路者 2009 年到 2014 年资源整合概况,结合比较期间探路者资源整合情况对探路者近 5 年间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对于短期负债占比高的探路者来说,供应链关系的资源整合有助于改善其资本结构,改善其长期偿债能力指标。

2、探路者对于品牌资源和渠道资源的整合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存货周转率和企业的总资产周转率,进而提升企业整体的营运能力。

3、通过供应链管理体系整合,提升供应链柔性和零售管理能力,并引入备坯管理体系,加强供应链反映速度,可以提升探路者销售毛利率。对品牌资源和市场资源的整合,以及资本的运作,在整合初期会对净资产收益率和销售净利率形成负的影响。但是在整合后期,整合的效益就会得到体现。

4、渠道整合以及互联网商业资源的整合,推进电商平台的搭建,整合品牌资源,发挥了品牌资源的协同效应,有助于探路者改善其企业的成长能力。但是资源整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非一劳永逸,只有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才能促进公司更好的发展。

............

参考文献(略)

专业经济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篇七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装备制造业不仅是为国民经济各部口提供技术装备的物质生产部口,还是维护国家安全和提島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战略产业。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生产制造能力显著増强,成为许多重要产品的供给者,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装备制造业产值规模突破20万亿元,占全球装备制造业的比重超过1/3,稳居世界首位?。但是,这种大规模生产能力的驱动力,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着大规模投资和出口市场,装备制造业走的是一条生产要素简单堆积或诱致的粗放型发展之路。在高端设备上,中国仍然受到发达国家的制约,技术差距在不断拉大,中国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薄弱,研发设计水平较低,实验验测手段不足,关键共性技术缺失,基础配套能力不足,核也零部件受制于人,基础制造工艺落后,关键材料依赖于进口;而在中低端产品上,新兴经济体依靠资源、劳动力等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加工制造业,以更低的劳动力成本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中国装备制造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与挑战。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逐渐步入"新常态",传统的工业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必须依靠转型升级以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此时,单方面依靠工业革命本身已不足以继续提供生产力发生本质变化的驱动力量,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加快推进生产方式、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应用已成为当下信息革命的核也,更是抢占国际市场竞争制离点的主要手段。在这场工业经济向新经济时代演进的历程中,互联网科技日新月异、技术创新扩散、消费者需求个性化趋势以及放松管制等众多因素使得原本清晰的产业竞争边界变得日益模糊,各产业逐渐呈现出"彼此交融,不可分割"的发展态势。

.........

1.2研究内容与框架

本文研究内容具体章节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主要研究内容与分析框架以及论文主要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二章:理论基础。本章对产业融合、网络嵌入及产业创新效率三大板块的理论思想起源及后续发展脉络进行了系统梳理,在综述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研究述评,为论文后续的分析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网络嵌入视角下的产业融合理论与测度。本章首先从网络嵌入视角出发,揭示了产业融合的本质及其内在运行规律,构建了产业融合的四维运行机制理论模型;其次,基于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与特征,在积极借鉴国内外经验与充分结合中国实际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围绕投入信息化、产出服务化、流程低碳化、组织网络化、融资多元化及创新集成化六个维度构建了产业融合ISCNFI测度指标体系;最后,基于此测度框架,对中国区域产业融合实况进行了测度。第四章:中国装备制造业创新效率水平测度。本章首先对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基本创新能力进行了分析,对其创新基础条件及支撑条件的发展趋势予以清晰的把握后,利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SFA)对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创新效率水平进行了测度。第五章:产业融合与装备制造业创新效率:基于关系嵌入的调节视角。本章首先在探究产业融合对创新效率影响机理的基础上,从政府网络关系嵌入与知识网络关系嵌入两方面分析了关系嵌入性对产业融合与装备制造业创新效率关系的调节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理论假说,最后通过构建省际面板数据模型对上述概念模型及理论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第六章:产业融合与装备制造业创新效率:基于结构嵌入的调节视角。本章延续第五章分析思路,从网络中也性与网络异质性两方面分析了结构嵌入性对产业融合与装备制造业创新效率关系的调节机制,提出了相应的理论假说,并通过构建省际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该调节作用的存在性及其发挥机制。第韦章:研究结论。本章对全文研究脉络及所得结论进行归纳总结。

........

第2章理论基础

2.1产业融合理论综述

追溯"融合"思想的起源,不免要从经济学的古典命题——分工开始。早在古典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以前,就有诸多经济学家对分工问题进行了思考。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中就曾提出了社会分工思想,他认为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这种自然禀赋的不同导致了个体在社会生产中分工的不同,而就是这种专业化分工增进了狂会福利?。色诺芬在巧拉图和亚里±多德思想的基础上也提出了自己的分工理论,他以小城镇与大城市的分工实情对比揭示了分工与市场范困以及规模的密切联系?,该思想为后续斯密分工理论的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当然,本部分并不打算详细的综述经济学各流派的理论发展史,而是遵循经济学流派的发展脉络,由专业化分工理论的演化发展追踪并阐释出有关早期誕合研究的思想萌芽。作为古典经济学的开山鼻祖,亚当.斯密在其经典著作《国富论》一书中首次从经济学视角论述了分工思想,他认为,劳动之所以能够创造财富,主要是由于分工的存在,随着分工的日益深化与演进,劳动生产率也会随之提高?。斯密相信,"分工可以使得同样数量的劳动者事半功倍?。同时他也指出,社会中的其他因素诸如投资规模、政府支持政策等也会促使生产率的提升,但若想生产力长期而持久的增进,只有依靠分工的持续深化。伴随着生产力的逐步提高,人类生产的劳动产品也日益丰富,每一个劳动者都能以自身生产的大量物品换取其他劳动者所生产的大量物品,于是分工在带来劳动效率提高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各阶级的普遍富裕。

.........

2.2网络嵌入理论综述

"网络"一词是用以分析人类社会现象的常用工具,目前,"社会网络"已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学、社会学以及管理学等众多学科领域中,随着经济学与社会学科的相互交融,新经济社会学家们逐渐认识到,行为主体总是嵌入于社会网络中的,网络主体间的相互联结会对其行为产生一定影响,嵌入性思想以此为基础,为后续社会网络理论的完善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及古典社会学都将行为主体假定为原子化的"理性人",行为主体间通过标准的市场交易关系相互联结,与其他组织形式相化,只有市场才是最理想的交易体系,为此,学术界对一般的市场交易特征也进行T充分界定。尽管与现实情况相比,理想交易的约束条件太过苛刻,但仍不使其成为西方经济学理论中的主流思想。依据市场交易理论,个体的利润最大化力量促使了 一般性市场关系的形成,但在交易双方进行最优决策的过程中,影响个体行为的其他因素均被剔除,仅仅保留了价格与数量,忽略了外界环境对巧为决策者的选择干扰,尤其是完全竞争市场情形,众多的交易个体以及完全可替代的商品使得买卖双方均成为了价格的接受者,只依据价格就可决策出交易数量,完全忽视了行动主体所嵌入的社会关系,这一点在垄断市场中也不例外,任何市场均衡理论中的行为主体决策一定是以非人格化关系为前提的(Lazonick,1991)。在此情况下,非人格化关系简化了除买卖关系外的其他交易事项,降低了协调成本,促进了交易信息的获取,由此降低了资产专用程度,提高了交易效率。

......

第3章网络嵌入视角下的产业融合理论与测度..........41

3.1产业融合四维机制理论模型.........42

3.2产业齋合测度框架构.........43

3.2.1问题提出.........52

3.2.2产业飄合ISCNFI测度框架.........54

3.3产业融合ISCNFI指标体系.........56

3.4测度方法与数据选取.........59

3.5测度结果分析.........61

3.6本章小结.........66

第4章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创新效率.........68

4.1中国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基本面分析.........68

4.2创新效率内涵与测算方法.........77

4.3中国装备制造业创新效率测算.........83

4.4本章小结.........86

第5章产业融合与装备制造业创新效率.........88

5.1问题提出.........88

5.2理论假说.........89

5.3实证研究设计.........97

5.4结果分析.........100

5.5本章小结.........104

第6章产业融合与装备制造业创新效率:基于结构嵌入的调节视角

6.1问题提出

结构嵌入性主要围绕网络嵌入者相互间的结构性问题予以探究,主要包括网络成员关系紧密程度、网络位势所含信息价值以及网络成员构成兀余性等内容,其中,网络位置与网络密度是探讨结构嵌入性的主要衡量维度。依据"结构铜"理论,嵌入网络的参与者并不都具有强联结性,若一个参与者直接联结了两个彼此关系并不密切的行为者,那么,这个参与者就占据了一个结构洞位势,他拥有跨越互不相连个体的"桥联结",而这些原本互不相连的个体极有可能在行业特征、发展背景、技术技能及管理经验等方面均存在"非冗余"特性,这种资源互补优势增加了网络嵌入者对新知识、新技术的获取机会,丰富了企业创新资源的多样性,进而对企业创新能力及其绩效产生一定的影响。中国装备制造企业无论发展规模还是发展质量均具有显著的等级差距,占据网络中也位置的往往都是位于价值链高端的大型企业,他们在生产中扮演着系统集成商与标准制定商的角色,尤其是重大装备的生产,企业需要联结众多丰富多样化的合作伙伴以满足最终产品的集成,可以说,处于网络核也位置的大企业几乎与网络嵌入者均保有一定程度的联结关系;但对于处在价值链低端的零部件配套厂商而言,彼此却是相互独立的,他们只需要拥有各自所属领域的专业知识,专注于中间产品的创新活动并利用自身各种优势以获取系统集成商的合作意向即可。随着模块化发展趋势的日趋凸显,同一模块下的零部件配套商么间独立的进行产品设计研发,彼此间的技术是隐性的黑箱,企业间往往展开"背对背"式的竞争。因此,就整体网络而言,零部件配套企业间存在着较弱的联结关系,但却分别与大型系统集成企业保持着一定程度的强联结关系,核也企业在网络中的中屯地位使其占据了"结构洞"的有利位势,使得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具有大企业主导特性,它们拥有"非冗余的"知识资源与强大的规模优势,有利于从事破坏性的技术创新及研发行为,例如,中国北车、中国南车、中国中铁等大型装备企业都有不少世界领先的技术创新成果。

........

结论

产业融合作为一种集成式创新,是未来产业演进发展的新趋势、新方向,它打破了传统产业间的格局,使得跨产业间的资源、要素和结构发生改变,进而促使特定产业内部的企业创新活动进行适应性调整,影响产业创新的方向、方式和效率。因此,理论层面上,产业融合能够加速创新要素的流动和跨产业知识的交互学习,有助于促进产业开放式创新效率的提升;现实层面上,面对现阶段中国装备制造业仍旧规模小、结构散、创新弱、绩效差的现状,产业融合之路是否能够真正破解装备制造业创新低效率难题,以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融合与中国装备制造业创新效率间到底存在怎样的关系?随着全球化生产体系及产业内分工趋势的日益显著,多数企业均不同稻度的嵌入各类属性迴异的网络中,例如政治资源关系网络、联强合作伙伴网络以及社区交际网络等,那么,网络嵌入性是否会对其二者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本文以此立题,进行了详细探讨。在明确研究主题的基础上,本文进行了相关理论及文献梳理,在对产业融合、网络嵌入及产业创新效率三大板块的理论思想起源及后续发展脉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后,发现了已有文献存在的几点不足,这也正是本文值得研究的意义之所在。首先,对产业融合内涵的界定视角虽颇为丰富,从技术维度、表征维度再到过程维度,学者们纷纷从产业顧合满足的技术条件、具备的表现特征及发生的实质过程等方面对其内涵进行了刻画与界定,但对送些层面的概念界定不免有些"表述模糊"、偏概全",只是朦化的刻画了产业誠合的大致样貌,终没有形成一个明确清晰的内涵界定。其次,对产业融合创新效应的探究仅停留在笼统的简单推理层面,所得结论也普遍具有单一线性化特点,缺乏对相关观点的实证检验,结论说服力度较低,这可能与产业融合测度对象与方法的局限性有关。最后,对产业融合创新效应的探究大都忽视了网络嵌入性对嵌入个体行为的影响,装备制造业作为中国的支柱型产业,其发展必然与政府的培育与扶持密不可分,企业均不同程度的嵌入于政府网络及基于市场的知识网络中,而理论界对产业融.合作用于产业创新的探讨,大都忽略了网络嵌入性这一影响因素,几乎所有理论分析均一致化的得出了二者间的正相关关系,使得分析有失合理性。

............

参考文献(略)

专业经济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篇八

第1章导论

1.1问题的提出

针对我国居民消费率低的问题,国内理论界对其进行了各种解释,例如居民部口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过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下降、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下降、收入差距过大、社会保障不足化及中国特有的消费文化等。其中,基于收入差距扩大会降低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的解释,有些学者提出了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政策建议(臧旭恒、张继海,2005;刘志彪,2012)。从高低收入群体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缩小有利于提高居民平均消费倾向这一角度来讲,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有其合理性;但是也应该考虑到,一个中等收入阶层比例足够大的社会,高低收入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可能很大,比如美国和中国香港,但是这些地区的居民消费率都超过了 60%,其经济增长也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内需拉动,故中等收入阶层与居民消费之间可能存在除收入分配之外的作用渠道。社会学领域的中产阶层概念具有比中等收入阶层更加丰富的内涵,从职业分布、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生活方式等特征来看,都可能具有提升居民消费的功能。如果把中等收入阶层看作中产阶层的巧级形态,则中等收入阶层的扩大除了代表更小的收入差距之外,还可通过其他渠道作用于居民消费。例如,中等收入阶层对产品质量具有更高的要求,对于教育和服务产品具有更高的需求等,可能对其他阶层产生一定影响,进而带动总的居民消费。有…些研究验证了经济増长比收入分配对居民消费増长更具有促进作用;也有一些研究论证了中产阶层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例如通过促进相关产业的规模经济、促进公共品供给提高以及人力资本的贡献等,而包括相关消费产业的发展在内的经济增长又从结构和总量上促进了居民消费升级。考虑到中等收入阶层与中产阶层的关联性,则中等收入阶层可能通过阶层相互影响及促进消费升级等途径作用于居民消费。这也是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硏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以城镇为例,对中等收入阶层与我国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研究。为综合衡量中等收入阶层在提升我国居民消费中的作用,按照依次递进的关系,本文主要对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第一,中国的中等收入阶层如何定义,目前的规模和比例有多少?第二,在经济增长不变的条件下,中等收入阶层对于居民平均淆费倾向的作用机制如何?中等收入阶层与其他收入阶层的消费之间有怎样的相互影响?在收入分配不变的情况下,中等收入阶层如何促进消费升级?第三,如何强化中等收入阶层的某些相关特征进而促进居民消费的提高?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计量检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是实证分析的基础,计量检验是本文研究的重也,统计分析是本文的辅助手段。理论分析方面,从各收入阶层与总消费、不同阶层的消费函数、中等收入阶层与消费升级等几个角度,分别研究了各阶层对居民总平均消费倾向的相对影响、阶层消费之间的相互影响及中等收入阶层对居民消费升级的促进作用,尽可能地刻画出中等收入阶层与居民消费的全貌。具体地,先以各收入阶层的收入占比代替基尼系数作为收入分配的指标进入消费函数,然后利用现代消费函数理论研究不同收入阶层的瓣费斤为和相互影响,最后利用比较分析、供求分析以及计量回归的方法考察了中等收入阶层对于居民消费升级的相关作用。

........

第2章文献综述

2.1阶层分解视角下的中等收入阶层与居民消费

中等收入阶层与居民消费之间的一个重要影响渠道是收入分配对居民消费倾向的影响。与以往研究的关往点不同,本文更加注重各阶层的具体影咱或者说各阶层的收入占比所体现的阶层收入分配格局以及各阶层的消费倾向变化对总消费倾向的影响,而非过多关注体现整体收入分配差距的基尼系数对居民总消费的影响。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国外学者更加关注不同收入分位数上的居民消费特点,而国内学者的实证研究也发现了不规则的阶层消费倾向变化趋势。尽管很多消费研究是建立在单一同质商品假说和存在代表性消费者的基础上,但是不同收入水平消费者的消费品种类大多不同,而代表性消费者存在的条件是收入分布大体成正态分布,即大多数人处于中等收入水平。又因为收入分配差距很大的情况下,代表性消费者或者加总数据往往掩盖了不同收入群体对不同商品的偏好,进而导致消费路径的偏差。所以,要研究收入分配对总消费的影响需要关注不同收入群体的收入和消费情况。鉴于目前从收入分配角度考察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的作用方向的研究并未得出一致结论,本部分更多从实证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目前针对该问题的研究出现了双群模型、三群模型和分位数回归等不同的实证方法,同时各阶层对总消费的不同影响可能与国家的富裕水平或者经济发展阶段有关。

........

2.2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函数

从全社会笼统来说来说,低收入阶层的消费水平尚处于生存阶段,中等收入阶层处于发展和升级阶段,高收入阶层完成了消费丹级,处于炫耀性消费阶段。同时,各收入阶层内部也呈现消费行为的异质性。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差异与作为主流经济学分析基础的"代表性消费者"假设相惇,只有拥有足够数量的中等收入阶层或者收入分布呈正态分布的情况下"代表性消费者"才可成立。但是对于中国近年来收入分布的某些研究得出了中国目前的收入分布呈偏态分布的结论(王海港,2006;章上峰等,2009;王亚峰,2012;陈娟,2013)。因此,对不同的收入群体设定不同的消费函数,更能准确刻画其消费行为。-些应用现代消费函数对居民总体消费行为所做的研究表明了不同收入群体消费的异质性,进而为不同的收入阶层设定不同的瓣费函数提供了理论依据;也有不少研究直接对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函数进行了设定与检验,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而除掉各阶层所特有的收入等因素之外,同时影响所有阶层消费行为的消费环境等因素也对各阶层消费函数的变迁起了一定作用。总的来看,不论相比高低收入阶层是否具有最高的消费倾向,中等收入阶层都更具有扩大总需求的实力和潜力。而泣种实力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之上,送种潜力的实现需要消费环境的进一步改善。

.......

第3章中国中等收入阶层的定义与规模.......27

3.1中等收入阶层的定义......27

3.2中国中等收入阶层的规模......42

3.2.1外国学者定义下的中国中等收入阶层规模......42

3.2.2考虑地区差异下的全国中等收入阶层......44

3.2.3固定比例定文法下的城镇中等收入阶层......50

3.3中国的居民收入分布变迁......62

3.4本章小结......65

第4章各收入阶层与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的关系研究......67

4.1各收入阶层与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的实证分析......67

4.2阶层相对收入分配地位对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的影响......75

4.3从收入来源角度提高阶层收入占比的可能路径......79

4.4本章小结......81

第5章城镇各收入阶层消费函数的总体检验......83

5.1理论基础和模型设定......83

5.2计量模型和实证检验......90

5.3本章小结......97

第6章中等收入阶层对居民消费升级的作用分析

6.2从消费结构升级角度促进居民消费扩大

中等收入阶层本身代表着一定的消费结构和消费规模,并有可能通过对低收入阶层的带动作用,甚至对高收入阶层的时尚引领作用来综合促进全社会的消费结构升级和相关消费产业的发展。陈启杰等(2011)归纳了四种消费结构升级,将生存消费比重降低、发展消费和享乐消费比重上升称为消费层次结构升级,将食品支出比重下降、衣着支出比重先升后降等规律称作消费支出结构升级;将商品消费比重降低、服务消费比重上升称为消费形态结构升级;将高中低H个收入阶层间的结构演变规律称为消费主体结构升级。本节所要研究的消费结构包括消费主体结构和消费支出结构。重点是从各收入阶层的消费支出结构对比及与发达国家的对比找出消费升级的方向、确定升级类消费支出项目,进而提出促进升级类相关消费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由于2003年开始城镇消费占城乡居民总消费的比例达70%以上,而且2011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日〇%,2007年起城镇总可支配收入占城乡居民总收入的比例超过70%,且城镇住户调查的数据年份更长,因此本部分继续以全国的城镇地区为研究对象。如果去除各收入组的人口数影响的话,即用各收入组的人均消费除以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得到各收入组的相对消费差距(如图6-1所示)。同样可以看出,2002年之后,各收入组的相对消费差距开始变大。基本上可按照前面章节所划分的四个收入阶层划分为四个层次,从高到低依次为,最高收入组处于第一层次,高收入组和中等偏上收入组属于第二层次,中等收入组、中等偏下收入组和低收入组属于第王层次,最低收入组属于第四层次。总的来说,从图(3-8)和图(6-1)分别可得,不考虑人口数的影响,较高收入群体中的消费占比较高,其中又以中等偏上收入组的比例最大;去除人口数的影响,则各收入组的相对消费差距与收入等级成正比,且距离不等,其中最高收入组的相对消费远高于其他收入组。由于最高收入群体毕竟是少数,所以,以中等偏上收入组为代表的中等收入群体可以、也应当成为扩大消费和消费升级的主体。

.........

结论

本文首先基于中国的国情对中等收入阶层进行定文与度量,然后以现代消费函数理论、经济増长理论、产业发展理论等为分析基础,对中等收入阶层与居民消费展开了多角度的理论与实证分析。通过对各收入阶层与居民平均消费倾向、阶层消费函数、中等收入阶层与销费升级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得出了中等收入阶层对居民消费的多种影咱渠道。全文的主要结论如下:通过对城镇住户调查各收入组的收支特点的统计分析,并且基于应用现代消费函数理论的相关研究结论,将我国城镇居民划分为低收入、中低收入、中高收入和高收入四个阶层,人口比例约为1:5:3:1,其中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占比从1985年的45%下降到2012年的38%,中高收入阶层的收入占比从1985年的34%上升到20口年的36%,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收入向高收入群体的转移。另外,在考虑地区发展不平衡及生活标准上升的条件下,定义了全国中等收入阶层;并利用Povcal数据库计算得到2009年全国城乡约有4.47亿人口为中等收入阶层,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也从1987年的43%下降到2009年的34%; 2005年购买力平价下的全国中等收入阶层的日均消费支出在2009年尚未达到美国的贫困线,总体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对中国居民收入分布进行拟合的近几年研究发现,我国中等收入阶层比例较低的原因是收入主要流向高收入群体,中低收入者大量存在。

............

参考文献(略)

专业经济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篇九

1绪论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成为国家间经济竞争的主要手段。经济全球化极大地推动了各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而与国际贸易发展密切相关的港口业也随之兴盛起来。纵观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每一个时代经济大国的崛起都与国际贸易的发展和港口业的兴盛密不可分。15世纪的葡萄牙,在恩里克王子的指挥下,一代代的航海家们幵辟了从大西洋往南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航线;同一时期的西班牙,在伊莎贝尔女王的资助下,1492年哥伦布带领船队抵达美洲。这两个国家依靠新航线、通过殖民掠夺建立起遍布全球的殖民帝国,并在不断壮大过程中相互竞争、瓜分世界,于16世纪前半叶达到鼎盛时期,成为世界大国。17世纪,地处北欧、国土面积仅为两个半北京大小的小国荷兰,以捕捞鲱鱼起家从事转口贸易。荷兰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商业信誉、造价低廉的船只逐渐成为世界远洋贸易中的首领,垄断了当时世界贸易额的一半以上,使得整个17世纪成为了荷兰的世纪。17世纪末,随着荷兰世界霸权地位的逐渐丧失,英国因工业革命的兴起而成为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的世界经济霸主。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对海洋探险和国际贸易非常鼓励,并使英国这个岛国很快迎来了早期的辉煌。1776年《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的问世,进一步指出了自由竞争的市场给一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英国继续推行自由贸易,发展港口产业,进一步巩固、拓展在全球的市场份额。

……….

1.2现有研究成果

产业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专家对于产业安全的研究始于重商学派的贸易理论。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亚当?斯密认为保护民族经济必须上升到国家经济安全的高度,具体表现在对国外的船舶征收重税以达到阻止国外船舶进入本国市场的目的。亚当•斯密的这种观点得到了贸易保护主义的拥护,逐渐成为保护民族产业的依据,同时也阻碍了贸易往来的发展。在亚当•斯密的基础上,哈密尔顿和李斯特进一步完善了关于产业安全的研究,自此也开启了以哈密尔顿和李斯特为首的近代贸易保护主义。哈密尔顿(1791) 在《关于制造业的报告》中着重阐述了保护幼稚产业的理论,李斯特(1840年)在《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里,批评了忽视民族经济发展的思想,提出了贸易保护的政策,主张运用关税作为保护国内幼稚产业的手段。汉密尔顿和李斯特的观点后来被称为幼稚产业保护论。穆勒在《政治经济学原理》中穆勒认为,对于国家扶植的产业以及从国外移植的产业,政府应该采取一些必要的手段给予保护,等到这些产业逐渐成熟以后再撤销保护。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贸易保护主义主要出现了以下三个派系:以普拉维什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贸易保护主义;以高德莱为代表的新保护主义;以凯恩斯主义为核心的新重商主义。新重商主义与重商主义最大的不同在于新重商主义强调国际收支和就业等宏观经济指标。经济安全是国际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产业安全是经济安全的核心部分。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关键是保障产业安全。综上所述,国外专家对于产业安全的研究大部分掺杂在贸易保护主义理论之中,并没有得到独立的发展,也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

…………

2港口产业安全相关理论

2.1港口产业与特性

港口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节点,不但成为海上和陆地运输结点和综合物流中心,而且是中国当前的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的增长点,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但对于“港口”的含义来说,还没有规范的定义。《中国大百科全书》(水利卷)对港口的概念界定为:同时具备水域和陆域作业条件,并且可以为船舶提供停靠、供给、维修、货物中转的交通枢纽。港口是水路运输的转载枢纽。”《中国大百科全书》(交通卷)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水利卷)的基础上强调港口是一种交通工具。《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2004年1月1日实施)第三条中指出“本法所称港口是指具有船舶进出、停泊、靠泊,旅客上下,货物装卸、驳运、储存等功能,具有相应的码头设施,由一定范围的水域和陆域组成的区域。港口可以由一个或者多个港区组成。”《辞海》对港口的解释为,港口是“供船舶进出、靠泊作业和旅客与货物集散的水域和陆域设施。……港口是由陆域与水域两大部分组成。港口陆域用于构筑码头、设置装卸机械、布置库场和港区道路,以及港口有关管理与服务设施等。……港口水域包括船舶进出港航道、港池和港口描地。”船舶、船用锅炉和发动机制造、集装箱制造、港口和海洋起重机和雷达制造;港口建设、港口和港口支持市政道路和桥梁建设、海洋石油及相关产品的批发贸易、批发贸易船机电设备和材料供应行业、与航运有关金融和保险;船舶租赁、运输信息咨询服务专业培训、科学研究和综合运输服务。在中国,沿海港口建设关注煤炭、集装箱、进口铁矿石、粮食、海上通道和其他运输系统,尤其注重集装箱运输系统的建设。港口业及相关产业如图2.2所示。

………

2.2港口产业安全的内涵界定与理论

港口产业安全是在产业安全理论框架下提出的。下面首先依据产业经济学理论的产业组织安全、产业控制安全、产业布局安全和产业政策安全等角度对港口产业安全的内涵与理论做一分析。基于已有的产业安全理论框架体系,结合港口产业的特点,将港口产业安全定义为:港口产业安全是指在开放的竞争环境中,港口产业生存和发展不受威胁的状态。即港口产业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确保港口产业权益、产业控制力不受损害的状态。港口产业威胁既有来自于港口业发展过程中制约其发展的内部问题,如港口配套能力不足、港口重复建设现象严重、港口产能过剩问题等,也有来自外部的冲击,如外商对港口产业的投资加剧、港口的国际竞争力不强、国际金融环境不利等。具体来说,包括三层含义:第一,安全的主体是特定行为体的自主产业,即本文研究对象,我国的港口产业;第二,港口产业安全包括生存安全和发展安全两个方面;第三,本文对港口产业安全的评价是通过港口产业安全受威胁程度加以反推的。需要指出的是,根据产业安全理论,产业安全与产业威胁是相互对立的,但其实二者是同一问题的两个不同方面。产业受威胁的程度越深,该产业越不安全,也可以理解为该产业的安全度越低。因此,判断产业安全与否,既可以通过产业安全度指标进行直接评价,也可以通过产业受威胁的程度进行反推。一般情况下,后一种方法对于准确把握产业安全现状,进而对产业安全进行预警,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更具有现实意义。因此,本文在进行港口产业安全评价时,通过评价港口产业受威胁程度来反推港口产业的安全性。

……….

3中国港口业发展现状及其在国民经济..........31

3.1港口业发展现状.........31

3.2港口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48

4中国港口业发展中面临的安全威胁及原因.........55

4.1配套服务能力不足威胁港口产业安全.........55

4.2港口重复建设威胁港口产业安.........61

4.3港口产能过剩威胁港口产业安全.........63

4.4外资控制威胁港口产业安全.........66

5中国港口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实证分析.........71

5.1中国港口业安全评价的DEA模型构建.........71

5.2中国港口业安全评价DEA模型的实证分析.........78

5.3港口业直接产出和经济产出关系的实证分析.........83

8中国港口业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港口产业转型发展是港口产业由低层次向高层次递进的转型升级,是提升港口产业综合竞争力的根本。港口产业安全与转型发展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港口产业安全是港口产业转型发展的前提,转型发展是港口产业安全的目标。港口产业转型发展是世界经济潮流与时代发展主题,也是“新常态”下加快港口产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港口产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本部分在前文相关港口产业安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港口业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如图7.1所示。

8.1由自我发展向港城一体化发展转型

临港工业是依托港口资源或依托于港口相关优势而发展起来的工业,它将把部分港口码头生产线工业化,使物流过程无缝对联,最大化节约成本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如冶金工业、石油化工、木材加工工业、电力工业、水产行业。港口行业组织的发展是港区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支点的,看看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发展,港口产业的布局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也是沿海地区的使用发达的海运业发展主要集中在大型基础设施产业的形式,也是世界公认的成功发展的大型产业。港口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应该积极转换策略,发挥比较优势,建设一个大型港口,建造一个大型园区,建立大型工业、大物流的发展,分利用港口城市的位置,良好的交通、资源、基础设施条件比较优势,如建立现代港口作为领导者的大交通、物流、港口工业和综合服务体系,促进港口工业集聚区和商业集群,形成一个独特的发展优势。第一,利用各种资源优势积极参与劳动和世界经济分工协作,大力发展建筑业的规模和冶金工业基地港口产业集群的形成,不断向上下游延伸,建立工业区和工业带。第二,从分利用物流集聚效应和成本低的优势,对港口开发区建设,出口加工区建设,自由贸易区和物流园区的幵发,大力幵展储存,包装,加工,信息服务,配送,旅游业,物流,中介服务业,运输,仓储的良性发展,充分发挥现代物流平台在港口建设中的作用,建设区域商业中心。第三,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港口运作效率。世界航运船舶大型化,经济联盟化已成为世界航运发展的趋势,为了适应目前的发展趋势,港口集装箱码头,应加强深水航道基础设施建设。

……….

结论

物流的基础是交通运输,构建综合的集疏运体系,使各种运输方式能够协同运营,不仅能够保证物流体系的顺畅,而且还能够扩大港口的经济腹地和物流服务范围,对港口综合物流的发展至关重要。欧洲一些著名的现代化港口都十分重视港口综合集疏运体系的建设。交通运输部门可依据港口及腹地的实际情况,区位分布,将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内河运输和远洋运输有效的协调起来,构成高效运作的港口集疏运体系,在港口综合物流中心建设中发挥作用。港口物流的发展,应该重视其和港口行业的互动发展,坚持的内陆港口发展和工业发展相结合的手段,一方面,港口物流产业提供专业和高效的物流服务,提高产业发展水平,然后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实现港兴城兴;另一方面,腹地和繁荣的工业城市的发展和完善将进一步促进港口的效率。与此同时,在发展港口物流的过程中,而且应该始终将每个节点本身作为一个物流链系统的整体,从而提高采购、生产和销售的运作效率之间的联系,作为港口物流发展的目标和追求开放的发展战略。注意建设将港口的作为依托的基础外贸领域,如自由港的建设,或港口建设保税区和保税仓库,港口扩建和与贸易相关的物流增值服务。

............

参考文献(略)

专业经济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篇十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国际金融局势变幻莫测,金融脱媒的步伐加快,网络金融和移动金融这些新兴金融业的快速发展,金融改革迫在眉睫。国际银行业面临着多元化和多层次的转变,银行经营转型已经是大势所趋,银行经营转型的立足点必定要适应经济发展趋势、国际金融环境的变化及要满足客户需求,符合银行业自身发展定律和资源、经营特色,针对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进行必要的调整重塑。银行是存在经营风险的特许行业,从进入、到监管和退出都有完整的监管过程,且存在一定的进入壁垒。随着中国银行机构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以及银行业进入门槛的进一步降低,市场竞争将更能体现有效性和充分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也将不断的加强,银行改革的方向成为银行业发展的重点,欧美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的发展过程主要有两个模式:利差主导型和非利差主导型,其中利差主导型是指商业银行收入主要是利差收入为主,非利差主导型的收入是指以非利差收入为主。目前欧美国家的商业银行主要是非利差主导型的经营模式,中国目前主要是以利差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实践证明传统的利差收入模式已不能满足商业银行长期发展的需要,寻求一个新的盈利方式已经成为银行突破现状的关键,转变自身发展战略,拓展经营范围,优化收入结构成为银行提高经营绩效的重要途径。20 世纪 90 年代,国内商业银行开始实行金融分业经营,这种经营模式虽然对于金融稳定和安全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国内金融体系和法律法规不断改善、金融监管力度不断加强的情形下,这种管理模式的缺陷也逐渐呈现出来。加入 WTO 后,金融领域进一步开放,中国银行业竞争优势变小,同质化业务模式以及收入结构单一化成为制约中国银行业发展的重要原因。这种模式扩大了中国与欧美发达国家的银行业差距,中国银行业起步晚,开放程度不高,竞争力小,先天不足,实行金融分业经营不能使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缺乏优势互补。随着国际金融业的迅速发展,国内商业银行开始借鉴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改革经验,结合自身的战略方向和经营特色探索出新的发展模式。

………

1.2 研究意义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为金融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机与活力,从重建金融体系、实现金融宏观调控到全面展开金融部门的市场化改革,中国的金融改革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发展之路。伴随着整体金融体制改革发展的步伐,中国商业银行业从无到有,不断壮大和规范,演绎着生机勃勃的改革篇章。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和金融体制的改革,多元化发展已经成为银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模式长期以资产负债业务为主,但是近年来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国内各类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阻碍了银行业的发展。国外银行和金融机构也大肆涌入中国市场,越来越多的银行正处于瓶颈期,制度越来越规范,但是做起来却缩手缩脚,资产质量恶化,存款降低、业绩下滑,收入结构单一,以前的发展模式不再适应银行业的未来的发展。中国的商业银行必须放眼全球,认清未来发展趋势,进一步深化改革、谋求更大发展,商业银行通过收入结构转型,发展中间业务,扩大经营范围途径能否提高经营绩效和竞争力成为了中国银行业面临的新难题。银行需要运用新思维、新观点和新经验去开拓市场,目前国内对银行业收入结构的研究滞后于国外研究,国内银行起步晚,发展慢,各银行发展参差不齐。国内对非利息收入的研究已经趋于成熟,对银行非利息收入和经营绩效的相关性研究也较多,研究结果多数认为银行非利息收入不能提高其经营绩效,研究方法较为单一。本文将对研究方法进行一些创新,拟通过实证研究验证商业银行收入多元化与银行经营绩效的相关性,来回答一个基本问题:商业银行是否可以通过拓展经营业务,优化收入结构,来提高自身的经营绩效。

………..

第 2 章 相关概念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

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是指不同业务的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构成,这里的不同业务收入是指银行经营不同的业务所获取的收入,银行的收入结构从广泛意义上可以划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营业外收入,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经常发生的、经营的主导业务所产生的基本收入,其中商业银行的主营业务收入包括银行发放贷款、融资租赁、投资、房地产开发、充当第三者结算服务、金银外汇、证券买卖等业务而取得的利息和利差的补贴、手续费等收入的总和。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无直接联系的所得。本文研究的商业银行收入结构是指经营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所获得的收入构成,其中资产业务是指银行通过吸收存款来发放贷款以及投资的行为,包括贷款业务、证券投资业务、现金资产业务;负债业务是指银行资金来源的业务,主要包括存款业务、借款业务、同业业务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从广义上来讲“是指不形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和表内负债,但能构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商业银行收入结构从财务角度主要分为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利息收入主要来源于客户贷款及垫款,存放央行款项,债券投资等,非利息收入主要来源是中间业务和咨询、投资等,在银行财务报表中包括手续费、佣金收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汇兑收益等,我国商业银行一直以存贷款业务作为主导业务,利差收人是银行利润和盈利的最主要来源,但收人来源单一而造成的经营风险以及银行的盈利空间缩小日益突出,因此商业银行收入结构的优化能否改善银行的经营业绩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

2.2 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

最初在《巴塞尔协议》有涉及到表外业务的定义,界定表外业务指的是银行业从事资产和负债以外的相关业务。根据巴塞尔委员会的划分,银行中间业务大致可分为四类:商业银行提供的各类担保业务,主要包括贷款偿还担保、履约担保、票据承兑担保、备用信用证等;贷款承诺业务,主要有贷款限额、透支限额、备用贷款承诺和循环贷款承诺等;金融工具创新业务:主要包括金融期货、期权业务、货币及利率互换业务等;传统中间业务:包括结算、代理、信托、租赁、保管、咨询等业务。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从广义上来讲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能够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商业银行不利用或较少利用银行的资金,以中间人以及代理人的身份参与其中,给消费者办理收付、担保、咨询、代理等其他金融服务并收取一定费用的业务活动。中间业务主要是支付结算类、代理类、担保类、银行卡类、咨询顾问类、承诺类、交易类、基金托管和其他类九类业务。中间业务按风险程度可以划分为无风险中间业务和潜在风险中间业务,无风险中间业务指的是代理类业务、基金托管类业务、咨询顾问类业务、银行卡业务以及支付结算类业务等,商业银行在经营这些业务时是以中间人或代理人的身份为客户办理业务,不参与资金交易活动,以收取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等为主要目的;另一类是指有潜在风险的中间业务,指的是构成或有资产、或有负债的担保类业务、承诺类业务和金融衍生业务三大类中间业务。

………..

第 3 章 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的现状分析......13

3.1 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状况.........13

3.2 非利息收入和净利息收入的比较分析.......16

3.3 非利息收入横向比较...........17

3.4 非利息收入构成分析...........18

第 4 章 银行收入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20

4.1 银行收入结构对经营绩效的正面影响.......20

4.2 银行收入结构对经营绩效的负面影响.......24

第 5 章 基于超效率 DEA 方法........28

5.1 超效率 DEA 模型介绍.........28

5.2 实证分析.............30

5.3 本章小结.............35

第 6 章 上市商业银行多元化收入结构对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6.1 研究变量的选取

本文选取上市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的超效率 DEA 值(TE)、规模效率的超效率 DEA 值(SE)、纯技术效率的超效率 DEA 值(PTE)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往很多研究均采用资产收益率(ROA)或是净资产收益率(ROE)作为衡量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指标,无论是资产收益率(ROA)或是净资产收益率(ROE)都是从投资者的角度出发,本文将从商业银行自身经营角度出发,选取 16 家上市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的超效率 DEA 值(TE)、规模效率的超效率 DEA 值(SE)、纯技术效率的超效率 DEA 值(PTE)作为衡量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指标。超效率 DEA 值衡量的是商业银行投入产出的效率,其中 SE=TE/PTE。本文选取总资产取对数LNASSET作为银行相关的控制变量,该指标代表了影响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内部因素。银行的经营绩效受到银行资产规模的影响,大规模银行更容易达到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大规模银行的资金雄厚、网点多、从业人员职业素养较高,经营范围广,对经营绩效有一定的影响。本文将参考Stiroh的研究,对总资产取对数,可以消除异方差现象,避免变量之间的剧烈波动,使数据平稳。

………

结论

本文构建了四个面板数据模型:对模型检验后得出了几点基本结论:总体银行收入集中程度越高,纯技术效率值越高,收入结构多元化并不能促进纯技术效率的提高,相反会引起纯技术效率值的大幅下降;银行资产规模提高有利于银行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的提高,但是提高幅度不明显;加大成本收入比也有利于银行纯技术效率的提高;国有商业银行多元化收入结构不能提高纯技术效率的;国有银行的资产规模越大,银行的纯技术效率越低;股份制商业银行收入多元化程度越高,纯技术效率越高;城市商业银行的多元化收入结构对银行的规模效率产生了正相关影响,对纯技术效率产生负相关影响;城市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对纯技术效率产生正相关影响,但不利于规模效率的提高。

............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