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经济论文范文十篇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9486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经济论文,撰写经济论文目的在于,在经济学、金融、证券、贸易等相关理论指导下,从宏观和微观的两个角度,分别对社会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公司企业的典型案例等加以深入分析,继而得出理性的结论,并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解决方案,不断扩充经济领域的学术理论,扩大经济学研究范围和领域,可以学以致用,去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经济论文,供大家参考。

硕士经济论文范文篇一

第1章绪论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榆阳区位于陕西省北部、榆林市中部。榆阳区全区总面积7053平方公里,为陕西第二大县,同时也是陕西与内蒙古接壤地带。榆阳区境内由北至南呈现出典型的农牧交错地域特征,以明长城为分水岭,其北部为风沙草滩区,占全区面积近3/4,南部为丘陵沟壑区,约占全区面积1/4。截止2012年底,全区人口共计53.4万,其中农业人口占比较大,约占全区总数的65%。在经济发展层面,作为能源富集地区,榆阳区盛产煤炭、石油、天然气、页盐等资源。在丰富的矿产资源支撑下,榆阳区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幵始大规模开采、开发矿产资源,当地也形成了第二产业为主导、能化产业为龙头的发展格局。这种建立在矿产资源幵采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方式在很短时期内就改变了榆阳区贫困落后的面貌,积攒了大量物质财富,但也产生了当地经济发展格局中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过大,一、三产业发展明显滞后于工业的情况。同时,大规模能源幵采以及能化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为当地生态环境带来沉重的负担,使得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难以为继。当前榆阳区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当地植被破坏、土壤退化、水资源污染、固体废弃物排放超标等问题已经达到临界点,如果不及时治理,势必会影响榆阳区未来发展。因此从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角度来看,榆阳区走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刻不容缓。而从生态保护的角度来讲,榆阳区位于毛乌素沙漠和黄土高原过度地区,当地水土流失情况极为严重,土壤肥力下降、土壤质量退化等问题逐年加重,荒漠化以及土地沙化等问题近年来也有加重的趋势。尤其是伴随着近年来大规模矿产资源开发等人类活动的频繁幵展,榆阳区生态环境承载力不断下降,因此亟需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从政策层面来看,“美丽中国”以及“美丽乡村”的建设要求以及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可持续发展都对榆阳区生态农业发展以及农业生态环境整治提出了现实要求,并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因此对于榆阳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具有十分紧迫的政策实效性。

.........

1.2研究方法及思路

本文首先对榆阳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了客观描述,分析了生态环境恶坏具体情况及原因,并根据榆阳区可持续发展现状构建相应评价指标体系。在依据指标体系数据分析结果的基础上,结合主观认知,为榆阳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一方面,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分析,以评价指标体系为支撑,评价榆阳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现状,从而为定性分析提供支撑。另一方面,在数据的支持下,着重对榆阳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现状及本质进行描述和经验判断,从而为定量分析指明方向,提升了研究的科学性。本文中通过指标体系法,建立了榆阳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模型,从而有助于揭示榆阳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各子系统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

........

第2章国内外研究综述及相关理论介绍

2.1国内外研究现状

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全世界范围内生态环境状况的不断恶化,欧美一些工业化国家开始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从而引导了一批学者将其研究重心置于生态环境保护领域,这些研究成果使得环境保护开始成为全球性问题而备受重视,并形成了许多有关生态环境的理论。1962年,美国著名生物学家Rachel Carson的著作《lonely spring》一书问世,Rachel Carson在其著作中对农药滥用而造成的污染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从而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人类关于发展与环境如何和谐共存的讨论。上世纪七十年代,《增长极限》一书问世,这本著作提出了人类经济社会增长有限性的观点,认为地球环境、资源承载力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发展的限度,并对人口、经济、环境、资源以及粮食五个系统按照不同的方式发展,其中一个系统的失衡必然会引起其他系统产生各种问题,这也是全球环境问题频发的根本原因。⑴在此之后,《最后的资源》、《自然的终结》、《第四次浪潮》、《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等一系列著作纷纷问世,这批著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于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宏观层面上的思考。[2]在生态环境问题得到全人类的关注和重视之后,对于生态环境与经济、农业等系统协调发展的研究也应允而生。而在这一方面最重要的成果莫过于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其最早可以追溯到1980年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野生动物保护基金会以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同发表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之中。1981年,雷斯特?布朗在其代表作《构建可持续发展社会》之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应从限制人口规模、提升资源利用率以及实现资源再生使用等途径出发。1992年,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召开,著名的《21世纪议程》、《里约热内卢环境发展宣言》等纲领性文件面世,这些文件除了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进行了全面的界定和介绍以夕卜,还正式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未来人类经济社会前进的方向和主要战略。

........

2.2相关理论介绍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源泉,综合了人口、资源以及环境科学、生物学、经济学以及社会科学等领域的理论,以区域内部可持续发展本质、评估指标模型以及路径制定为主要内容。可持续发展实质上是以坚持自然界运行规律和促进经济发展和进步为基础,并且以道德准则约束人类活动,从而追求人类进步与社会前进的一个发展过程。能源富集生态脆弱区因其支柱产业和生卷环境的特殊关系,开发资源、破坏环境的产业特征使其发展常背离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要实现区域经济的长远发展,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坚持开放型的资源供给战略、节约型的资源消耗战略、精细型的资源开发战略、技术型的资源产业战略、绿色型的地区发展战略和和谐型的环境保护战略,才能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长期健康发展。

.........

第3章榆阳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现状分析.........19

3.1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19

3.1.1社会发展方面.........19

3.1.2经济发展方面.........21

3.1.3农业发展现状.........23

3.2榆阳区农业生态环境退化现状.........24

3.3榆阳区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原因分析.........25

第4章榆阳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31

4.1榆阳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31

4.2指标的标准化处理.........34

4.3确立指标权重 374.4指标值的评价及分析.........39

4.4.1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39

4.4.2环境子系统对农业系统的支持状况.........41

第5章榆阳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实施对策.........45

5.1环境层面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45

5.2资源层面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48

5.3经济层面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51

5.4社会层面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54

第5章榆阳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实施对策及建议

根据榆阳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评价以及数据分析,不难发现,当前榆阳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环境与资源是其主要影响因素,而经济、社会以及人口则为次要影响因素。而从各个基准层的具体分析来看,榆阳区环境以及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状况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而人口、经济以及社会基准层则呈上升趋势,这更加印证了榆阳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应坚持资源与环境提升为主,人口、经济以及社会发展为辅的思路。基于此,本部分从环境、资源、经济、社会以及人口五个层面出发,为榆阳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应政策建议。

5.1环境层面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在榆阳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主要是针对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应该由谁来承担的问题制定的。在设计生态补偿制度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受益方负责、使用者付费的基本原则,明确责任主体,以预防为主,保护与建设并举的原则。这样,有利于在合理地利用资源与环境,使经济主体在拥有发展权的同时,也要承担起破坏生态环境的责任,要给予受损的生态环境和为了生态保护而做出牺牲和贡献的经济主体相应的补偿。在生态补偿的具体多少及方式上,环境破坏方期望补偿金额越少越好,而受偿方则期望补偿金额越多越好。在这样的利益矛盾下,补偿金额的合理确定即成为生态补偿制度构建的核心要务,补偿标准的多少会对生态补偿制度的运行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如果补偿金额过少,则无法承担受偿方的损失,受偿方就无法全身心投入生态环境恢复工作之中;而如果补偿费用过高,超出了补偿方的承担极限,则会导致补偿方放弃生态补偿,导致生态补偿制度难以为继。[46]不管是哪一种状况,最终结果都不利于环境的重建、恢复和持续利用。

........

结论

第一,本文构建了榆阳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通过数据分析发现该指标体系较为理想,能够如实现对榆阳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较为准确的评价和分析。但在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由于受制于数据可得性以及个人能力的影响,因此该指标体系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随着研究技术的进步和数据可达性的不 ,断增强,这些不足都会得到有效提升和完善,使得榆阳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更加全面。

第二,从各个具体指标来看,资源与环境是影响榆阳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影响最大。经济、人口的影响较大。因此在榆阳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农业生态环境的治理以及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应加大农村经济扶持力度,提升农业发展水平。

第三,通过对榆阳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发现,榆阳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是呈波动上升的趋势。从各个基准层情况来看,经济、社会以及人口基准层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基本为上升趋势,表明这三个基准层开始对榆阳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大影响。人口规模增多加大了对资源的消耗,加大了社会、经济的压力,影响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进程。资源及环境可持续发展水平波动较为频繁,整体呈下降趋势,这主要是由于近年来能源化工几点的建设以及以能化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政策所导致的环境及资源问题,这也证明了环境及资源问题是制约榆阳区未来发展的重要环节。

第四,当前榆阳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因此必须加强农业生态环境整治,同时推荐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并加大生态农业建设力度。

.........

参考文献(略)​

硕士经济论文范文篇二

第一章导论

1.1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既推动了我国农业经营组织方式的改革,又带动了现代市场农业的发展。我国农业经营组织方式由最初的统购统销的经营模式向农户制下的小农生产转变,逐步放开农产品市场,由农户自负盈亏,使其成为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在市场经济框架下,现代市场农业以现代新技术来实现农业资源最优配置,达到农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最佳。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单个农户农产品难卖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单个农户与现代市场农业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单个农户的经营方式难以适应现代市场农业的发展。两者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第一,农户分散经营,规模较小,交易成本却较高,且市场谈判能力较弱,风险大。第二,农业生产规模小,劳动力生产效率难以提升。第三,农户对市场信息的敏感度较低,不能及时、准确的掌握市场信息,从而使其经营活动盲目性较大。第四,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单个农户的农产品质量难以达到国家质量监督的要求,不符合消费者所需。第五,农户小块地分散模式,不利于农业现代科技技术的推广,阻碍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自2004以来,中央已连续8次下发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2012年中央再次下发了名为《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的一号文件。该文件提出了许多有利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这些政策主要体现在:(1)加快推进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养,提升“菜篮子”产品整体供给保障能力和质量安全水平,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菜篮子"产品生产和流通中的积极作用。(2)新增补贴向主产区、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3)继续发展农户小额信贷业务,加大对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县域小型微型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4)通过政府订购、定向委托、招投标等方式,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民进入市场,并运用先进技术发展现代农业,加大支持力度,加强辅导服务,推进示范合作社建设,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运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或参股龙头企业。从这些政策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与重视。

.........

1.2文献综述

合作社发源于欧美,合作社制度的制定和发展对其发源地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19世纪中叶,英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合作社。此后,合作经济组织在西方国家蓬勃发展起来,形成了比较系统、完整、规范的相关理论和制度。这对西方国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Emelianoff (1942)作为研究合作社模型问题的先驱,利用纵向一体化对农民合作社进行分析,把独立的农场经济组织之间的不完全联合称之为合作社,并认为合作社仅仅是农场的延伸。[i]Emelianoff &Phillips (1957)意识到委托-代理关系对农民合作社的重要性。[2]到上世纪六十年代,Helmberger&Hoos(1962)以企业治理理论为基础,对农民合作社治理结构进行研究,探索性的构建了农业营销合作社的治理结构模型。他认为合作社可以把其利益按一定惠顾比例返还给社员,以此来实现产品价值的最大化,从而加强对社员的激励,还可以对社员的数量起到限制作用。[3]进入20世纪80年代,合作社的治理结构备受国外学者的青睐。他彳g把委托代理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博弈论等理论知识运用到合作经济组织,并提出了合作社相关理论和新的理论分析方法。

........

第二章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研究的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

2.1相关概念界定

1844年在英国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合作社——罗旭戴尔公平先锋社。从此,合作社蓬勃发展起来,并在法国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农业合作社。法国农民合作社集团认为:“农业合作社是一种以社员共同拥有资产的所有权和参与权的民主管理经济组织,他们按服务量和业务量分配盈余,而不是社员入社资本的多少。美国威斯康量大学合作社研究中心(UWCC)认为:“合作社是在非盈利基础上由社员入股建立,并拥有合作社的所有权、控制权、经营权的一种事业组织。”在1995年国际合作社联盟(ICA)对合作社给予了新的界定,并得到了人们的认可,ICA认为:“合作社是一种人们为了满足其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需求及利益,与实行民主控制的企业联合在一起,釆取公平出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制度政策的自由联合体。”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以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农业产业化经营为条件,在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下所形成的新农业生产经营组织。2006年10月31日,我国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并于2007年予以颁布实施,在此法的第一章第二条中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

..........

2.2治理结构的一般理论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治理是在企业治理结构理论基础上建立的,新古典经济学曾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定义为企业的一个分支。因此,要研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治理结构,就必须从企业治理理论入手。我们所熟知的企业理论主要包括三大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团队生产理论、企业治理结构理论。以下是本文对三种理论的简单认识:Eilers和Hanf(1999)针对农民合作社资产的剩余决策权和收益权进行研究,探索性的分析了谁是农民合作社的委托人,谁又是合作社的代理人。并认为管理者与农户都可以是委托人或代理人,当管理者向农户提供契约时,农户为代理人,显然委托人就是管理者。反之,农户也可以以委托人的身份向代理人(管理者)提供契约。[4]马彦丽(2008)从外部市场竞争、激励、监督、合作社的双向代理特征等方面探讨了如何降低合作社代理成本的途径,并认为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双重——代理”关系。为防止骨干社员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害,关键在于完善合作社的治理结构,通过规范决策程序来有效缓解合作社社员机会行为的可能性。

..........

第三章邵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20

3.1邵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20

3.1.1邵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行业的分布状况.........20

3.1.2邵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20

3.2邵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类型及案例分析.........21

3.3邵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24

3.4邵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分析.........33

第四章完善邵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39

4.1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会的决策机制.........39

4.2强化合作社监督机制的建设.........39

4.3完善社员(代表)大会制度.........40

4.4改善合作社的激励机制.........41

4.5加强政府扶持,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41

第五章结论.........43

第四章完善邵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的政策建议

为了更好地推动邵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规范发展,针对上一章中邵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的总结以及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改善合作社治理结构的政策建议,希望能够更好地帮助邵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进一步规范、完善治理结构。

4.1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会的决策机制

在上一章中,我们已经得出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存在“内部人控制”和“民主决策”两个问题,其原因在于大多数合作社理事会成员是由农业龙头企业、生产大户、农村能人等组成,而理事会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的决策层,对合作社治理结构的优化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完善理事会机构。从上一章的总结中我们已经了解到,理事会成员中的核心成员基本是由企业负责人、农村能人、生产大户等组成,这必然会导致代理成本以及民主决策等问题的出现。为了控制这类问题的产生,我们应该尽全力优化理事会组成成员。第一,多样化。理事会成员中既要包含有一定能力与资源的核心成员,同时,出资额较小的普通社员也要占有一定比例。前者有利于合作社经营管理能力的提升和市场竞争力的加强;后者有利于保障合作社的公平性,表达农户的要求与意见,从而有利于减少管理者的机会主义。第二,提高理事会成员在学历、经历、专业技术知识、社会经济地位等多方面的均衡性,这样有利于发展特色人才组合优势,增强合作社市场应变能力。

........

结论

自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为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做出了突出贡献。现阶段,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进入规范化发展时期,在推进合作社的规范化发展的进程中,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治理结构尤显重要。本文着重研究了邵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治理结构问题,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本文是在企业治理结构与委托代理理论的基础上,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社员通常具有两种身份,即使所有者,也是惠顾者。这就意味着,合作社社员存在机会主义,即合作社社员有可能利用合作社的“吸纳义务",却不按合约履行其应缴纳高质量的农产品,从而造成委托人“监用”行为。同时,社员与合作社之间存在委托代理关系,也易使其产生代理问题。

(2)理事会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权力机构,对合作社治理结构的影响较大。理事会召开的次数与合作社规范化发展密切相关,能较好的反映其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从调查来看,邵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模主要集中在3—7人,其中5人所占的比例最大,成U型。随着合作社的发展,核心成员治理的现象也比较常见,民主管理并不能深入合作社社员内部,只流于形式,这严重影响了“民主管理”的基本原则。

(3)农民专业合作社股权集中程度相对较高。合作社治理结构的有效性取决于股权集中化的程度,股权集中程度越高说明其治理结构的有效性越低。调查结果显示,合作社出资最多的前5位社员的出资比例在61-80%和81-100%两个区间段的比例高达70%,这说明,邵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股权集中程度相对较高。虽然在建设初期,股权集中更有利于合作社的快速发展,但股权的过度集中将损坏其他社员的利益,从而降低了社员对其的归属感与忠诚度。

............

参考文献(略)

硕士经济论文范文篇三

CHAPTER ONEIntroduction

1.1Background

The Nigerian Economy has gone through many years of vicissitude especially on her agriculturalsector. As at 2012, the total contribution of agricultural sector to GDP was estimated to about 33.1%:and 89.2% of this share is owned by crop production followed by livestock 6.4%, fishing 3.2% andforestry 1.2% (NBS, 2013). The agricultural sector generates less than 5% to foreign exchange eamiagswhile the external sector (dominated by the petroleum sector) generating about 95% of foreignexchange earnings and over 80% budgetary revenue. Nigeria is confronted with challenges ofpersify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economy to lesser dependence on the oil sector. China's development inthe agricultural sector has been a huge wake-up call to other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Chineseagricultural system is characterized to have a long history of development in technologies associatedwith seed development, fertilizer, water control and land preparation.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ionc妨 be said to operate on a high-yield and relatively high use of labour, fertilizer and otheragrochetnicals. In terms of rice production, both in quantities and value,China ranks first in the worldas compared to Nigeria the seventeenth (FAOSTAT, 2012). Rice is said to be equivalent with foodsecurity in most developing countries especially in Asia and now with increasing attention towardsAfrica. Rice production affects over 3.5 billion people in the world, providing nutrient and income tothe populace. Beside the food and economic importance of rice,it is also used for thatching, industrialstarch, and artwork.

.........

1.2 Rice Economy

The importance of rice to the world cannot be overemphasized, food security-wise or productionand income-wise. The largest rice consuming regions in the world are in Asia and Africa. Rice hasbecome the fastest staple food in Africa providing daily carbohydrate, vitamins and some minerals mostespecially in Nigeria (the largest rice consumer in Africa). Nigeria have a persified agro-ecologicalproduction systems which support large collection of staple food, the major including maize,millet,sorghum, rice, cassava, yam, cocoyam, sweet potato, wheat, plantain (FAO, 2012) among which ricehas emerged as the fastest growing subsector staple food,especially for the urban dwellers. Prior to1960 in Nigeria, rice was considered a luxurious food and consumed by few. Its' features of fast andeasy-to-cook has given it stronger advantage over other staple crops. Over the years, rice presents in theNigerian dietary has been increasing since the early 1970s and 1980s. Figure 1-1 depicts the decadalincreases of rice food as a percentage to Nigerian's diet.

.........

CHAPTER TWO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Literature Review

2.1 Conceptual Framework

Production may be defined as an economic process that uses resources to createcommodities/goods that is suitable for exchange. These economic processes could includemanufacturing, storing, shipping, packaging etc(Cobb and Douglas 1928; Metcalfe et' al 2003). Someeconomists (Veneziani and Yoshihara, 2011;Mundlak 1961; Humphrey 1997) define productionbroadly as all economic or managerial activities other than consumption. They see every commercialactivity other than the final purchase as some form of production. An efficient production would involvethe use of the little available resources (input) to produce a maximum output which reduces waste,production function can provide measures to limiting these waste.The measurement of the volume of output is the attempt to measure the changes in the amount ofinputs use to achieve the output and to determine the relationships that exist between the output andinputs (Cobb and Douglas, 1928). Production function has been used as an important tool of economicanalysis in the neoclassical tradition (Mishra 2007) to measure production variables. Two concepts areassociated with the efficiency of production system; technical efficiency and allocative efficiency(Libenstein et' aL, 1988). One of the assumptions of production function is that the problem of technicalefficiency has already been resolved thus analysis concentrates on the problems of allocative efficiency.According to Mishra (2007), the above is the reason for the definition of production function as"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ximum technically feasible output and input..." In the words ofKoutsoyiaimis (2003), “production function is a purely technical relation which connects factor inputand output". He added that it includes all the technically efficient methods of production.

.........

2.2 Policy Review

This section of chapter two discusses; on national level, the rice yield, and the previous andrecent policies affecting the rice sector in Nigeria and China. The Success and difficulties during thetransitional processes of the rice subsectors as well as some future concerns were fiirther conversed inthis section. The aim here is to glimpse how the two nations' rice system operates to better understandand explain the outcomes in the proceeding chapters.Rice in Nigeria as described by several researchers is a strategic commodity. As the supply-demand gap continue to increase,making the nation one of the largest rice importers in the world. Thegovernment has been actively interfering in the sector via policy measures. The primary goal of theNigerian rice policies has been to increase domestic production and achieving self-sufficiency (FMARD2004). These interventions have come in different forms, lengths and rates, examples include subsidies,tariff, quota, ban and quantity restriction through license. Godwin et al (2001); Akande, (2002);Ogundele and Okoruwa (2006) discussed Nigeria's rice policy on three folds namely Pre-ban period (i.e.1970-1985), the Ban period (1986-1995) and the Post-ban period (1995-date).

........

CHAPTER THREE Methodology..........35

3.1 Description of the study areas.........35

3.1.1 Niger State, Nigeria.........35

3.1.2 Hainan Province, China.........37

3.2 Selection procedure and sample size.........39

3.3 Questionnaire Development.........39

3.4 Data processing and analysis.........40

CHAPTER FOUR Result and Discussion: Part I.........44

4.1 Household Demography.........44

4.2 Cultivated Area.........46

4.3 Seed System.........50

4.4 Fertilizer Usage.........53

4.5 Rice Yield.........54

4.6 Commercial Level of the Farmers.........56

4.7 Perception Analysis of Production Constraints.........60

4.8 Production Function Analysis.........72

CHAPTER FOURResult and Discussion: Part I

This part of chapter four presents the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f the two study areas. From thestatistical analysis, the household characteristics, cultivated area, type of seed used, fertilizer used andthe yield of rice obtained are compared between Niger state and Hainan province and finally,a briefdescription of the commercialization level in the two regions are discussed. Figures and tables are usedto capture the differences.In rural areas especially the poor farmers, rice production system is more of labour intensive andthus requires a lot of strength and energy for land preparation, tilling, weeding (in some cases but othercases they apply herbicides) Mid harvesting. Household labour becomes an important medium toreducing cost of production. Ceteris paribus the greater the household size the lesser the labour hired. Itshould be noted that the higher size of household does not always translate higher household labourbecause in some cases the siblings are be too young to work on farm or they go to school. In anothercase, some members of Ihe family may have other jobs thus does not participate farming activities. Thehousehold usually comprises of the head, the spouse, children and other relative as a form of extendedfamily. The above table shows that the household size in Niger state rice farmers (10.7) almost doubledthat of Hainan farmers (5.4), despite this difference, relative to cultivated area Hainan has greater ratiothan Niger state. In both Niger state and Hainan province, majority of the household (91.5% and 67.8%respectively) have more than 5 family members. However, Niger state has the least number ofrespondents that have family size less than 5 members.

........

conclusion

In most developing countries, investment on R&D of agriculture by the government has not beenadequate but recently there are series of increased investment on agricultural R&D. In view of the 2012presidential initiative on Agricultural Transformation Action Plan (Nigeria), the increase in investmenton planting area, organizing farmers in categories, restructuring the distribution of inputs and research isa way forward but Increase in land area to resolve production 一 consumption gap can only be of a short-term solution. It is obvious that the rice system suffers management problem where essential inputs areinadequate resulting to low yield. This study recommends policies to stabilize the supply of essentialinputs by directly investing in those inputs that improve yield via seed technology, readily provision offertilizer and credit facility to the farmers. Increasing the production capacity of these essential inputscan go a long ways to improving the availability and access of these inputs to the farmers. This will alsoreduce the cost of importing such product and create employment domestically. To effectivelyaccomplish this, a readily suitable environment (especially the issue on electricity) should be set for theprivate sector participation.

............

References (omitted)

硕士经济论文范文篇四

第一章绪论

“两型社会”的概念在国内提出时间不长,倡导建设“两型社会”是中国最新的国策。“两型社会”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另一种表达,在国外有一定的发展时期与研究基础。作为社会产业当中一个重要组成,农业在“两型社会”建设中任务繁重。尤其是农业作为传统产业,在“两型社会”建设中更有其特殊性和重要性。在期待“两型社会”农业生产体系中,“两型社会”农业生产体系的现代生机研究是一个新课题。尽管国外对“两型社会”农业生产体系的现代生机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与研究基础,但缺乏理论的总结与研究的系统性。国内对“两型社会”农业生产体系的现代生机研究则刚引起学者的关注。这里,我们从本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入手。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分析“两型社会”农业生产体系现代生机的研究背景与意义,既是简要介绍研究的前提与价值,也是为研究设定一个立足点。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发展对农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一点表现为,工业要求农业提供数量更多与质量更高的原材料。社会发展要求农业提供丰富多彩的农产品,同时要求农业发展多功能。两个二难的问题产生了。一是,工业发展对农业要求提高的同时,却不断制约农业的发展。表现为工业发展中不断侵占农业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挤兑农业生产的发展空间。不仅如此,工业生产中的“三废”不断破坏农业的现有生产条件。二是,作为社会发展中重要内容的城镇化侵占农业的土地资源与水资源,落后的社会生活方式对农业生产的破坏巨大。基于以上原因,加上农业本身的弱质性与周期性,传统农业生产体系十分脆弱。另外,在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过程中,存在对农业生产基础地位的对待不准确。由此,加剧了农业生产体系发展的局限性。

.......

1.2国内外研究动态评介

“两型社会”农业生产体系现代生机研究是一个新的课题,为了使我们的研究有一定的成效,我们有必要把握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只有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大胆的尝试和努力才有意义。建立“两型社会”农业生产体系,有其必要性与紧迫性。国外相关研究成果中,有一定的相关成果。著名学者汤恩比(英)在其《人类与大地母亲》与《历史研究》两部著作中,揭示了这样一个历史事实:人类历史上前后有二十六个人类文明。其中,一十三个人类文明已经消亡,七个人类文明明显衰落。这些衰落的特别是那些已经消亡的人类文明,都直接或间接地归因于人类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这种不和谐,集中体现于对自然资源的破坏性利用。人类文明的消亡与兴盛警示人类必须从不同的产业入手采用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原则,亟待建立“两型社会”农业生产体系。作为“罗马俱乐部”重要成员的丹尼斯·米都斯等,于1972年写作了《增长的极限》。这是第一份揭露人类陷入生态危机困境的研究报告。在这一报告中,丹尼斯?米都斯反思了长期被西方崇尚的经济高增长理论,振聲发擴地提出了 “(经济)增长的极限”问题。在《增长的极限》研究报告中,丹尼斯·米都斯指出:“决定和限制经济增长的五个主要因素,是人口增长、粮食供应、自然资源、工业生产和污染”。这一研究报告用令人信服的资料和论证指出:依靠征服自然来造福人类的传统工业化道路,不仅使人类社会面临史无前例的严重困境,而且终究会使经济发展走向“零增长”。在分析了全球性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基础上,丹尼斯?米都斯首次提出了 "合理的持久的均衡发展”的概念,为“两型社会”另外一种表述---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和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

第二章两型社会发展的生机动力

2.1两型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如同其他社会形态一样,“两型社会”的整个社会结构也好像是一座极其复杂的建筑物。它既有自己的基础,又有自己的上层建筑。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⑴“两型社会”的经济结构就是与“两型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总和。它直接决定着“两型社会”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成为其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的现实基础。这就是马克思所指出的,同生产力状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总和是“两型社会”的经济基础。至于其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即建立在“两型社会”经济结构之上的社会思想、观点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设施和组织这一复杂系统。其中,“两型社会”的经济基础和生产关系指的是同一对象,相对于生产力来说,它是生产关系;相对于上层建筑来说它是经济基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因此构成“两型社会”的基本矛盾,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动态结合,就构成了 “两型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和一般规律。

.......

2. 2两型社会发展初始动力

在考察和分析“两型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之后,应当讨论“两型社会”发展的初始动力。而讨论“两型社会”发展的初始动力,必须确定其研究起点问题。这是因为,任何问题都有其研究起点。同时,研究起点的选择恰当与否,不仅直接关系到其分析的正确与否,而且直接关系到其结论的正确与否。换言之,研究起点的问题,是研究正确与否的根本问题。“两型社会”是在资源与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的情况下,社会主体期待的理想社会。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能源结构为标准,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技术社会形态的序列:低碳社会-高碳社会-低碳社会。而“两型社会”是新的低碳社会形态一种特定阶段。确定“两型社会”发展的起点,我们可从马克思对于“起点”研究中探求启示。马克思在《资本论》的创作中,其研究起点是错综复杂的资本主义现象,但其撰写的起点是商品。为什么要选择和确定商品作为《资本论》的表述起点呢?这是因为,政治经济学是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规律性的科学,而资本主义社会最简单、最普遍、最广泛、最常见的范畴,就是商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通过分析和考察商品所层层包含的矛盾一一商品和货币、价值和使用价值、劳动和资本、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物化资本和人化资本(死资本和活资本)、物化劳动和人化劳动(死劳动和活劳动)等等矛盾,从而科学地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规律性。

.......

第三章两型社会系统构成要素的生机逻辑...........44

3.1两型社会系统的一般理论.........44

3.2两型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生机逻辑.........45

3.3两型社会生产与消费的生机逻辑.........48

本章小结.........50

第四章两型社会型塑对农业部门要素的期待.........51

4.1型塑理论与两型社会型塑.........51

4.1.1型塑理论.........51

4.1.2两型社会型塑.........53

4.2两型社会型塑对农业部门节约要素资源的期待.........54

4.3两型社会型塑对农业部门要素环境友好的期待.........73

本章小结.........80

第五章两型社会农业生产体系现代生机机理.........81

5.1现代社会转型对两型社会农业生产体系的育化.........81

5.2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对两型社会农业生产体系的造就.........85

5.3现代农业制度创新对两型社会农业生产体系的催生.........98

本章小结.........105

第八章两型社会农业生产体系现代生机径向

8.1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的生发

前面已说明,农业资源主要指农业水资源、土地资源与空气资源。至于农业劳动力资源,其性质特殊,应当另当别论。至于农业空气资源,相比农业水资源与农业土地资源,其稀缺性不明显。如果要从节约的角度来探讨其稀缺性,并不是没有必要。与“两型社会”农业生产要求而言,农业空气资源同样稀缺。不过,这主要不是指农业空气资源的数量,而是指农业空气资源的质量。探讨农业空气资源的节约,我们应当从避免农业空气资源的污染入手。这一分析是后面的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因此留待后面再讨论。农业生产时间是农业生产的周期,节约农业生产时间就是减少农业生产的周期。从经济效益来看,农业生产时间的节约有重大的意义。从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角度来看,其意义也十分重大。深入理解农业生产时间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可从农业部门结构入手进行分析。

.......

结论

在我们的理论探讨过程中,不同的环节形成了不同层次的结论。研究结论必然形成相应的政策建议,不同层次的结论势必有不同层次的政策建议。对前面形成的结论进行梳理与提炼,我们用基本结论来表述。切实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严格按照粗放型农业生产向集约型农业生产转变的要求,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确保农业发展不是单纯的量变,而是量变中应有质的变化。从农业经济层面来看,农业发展不是单纯农业产量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在农业产业结构中,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体现是提高农业在产业价值链条中的附加值。在向工业产业链延伸的同时充分发挥农业的服务功能。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和都市农业。在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的过程中,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与教育农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产出的数量和质量。改善农业产品的品质与结构,更好地服务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

参考文献(略)

硕士经济论文范文篇五

第一章导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在党的十八大文件中,一号文件仍是涉及农业的问题,国无农不稳,可见农业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到“推动城乡一体化,解决好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如今农村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由于农村居民的收入低,收入增长速度缓慢,福利待遇较差,从而引发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的发展缺乏活力,最终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的局面,这不利于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因此,中央一直以来把农业问题在一号文件中提出,把农业问题提到一个相当的高度,不断地推出相应的惠农政策,就是为了能够引起广大群众的足够重视,使各方面的力量集中起来推动农业化的进程,进而不断推动农业朝着现代农业的方向发展,让广大的农民能够分享到国家的农业现代化带来的利益,共享现代化的成果。国家为了让农民能够直接地享受到现代化的成果,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农业从业者参与到现代化的建设中去分享成果,通过农业提升生活品质,改善现有传统农业的粗放结构模式,全面彻底地改善农民的生活状态,海南省现代农业的建设本质在于实现人与自然、城市与农村、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共存,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我国的“十二五”规划的文件中的第二篇中涉及到现代农业的发展问题,指明了我国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其中提到我国的首要目标是保障粮食安全,要持续不断的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我国经济现代化起步晚,农业的发展也比较晚,同时传统农业具有周期长、效率低、抗风险能力低等特点,其难以满足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应该加以改变,提高其生产效率和利用率。

........

1.2现代农业的内涵及特点

在不同的时期,现代农业的概念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具有时代性、相对性、区域性等特点。以发达国家所经历的过程来看,现代农业在不同的时代,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主要概括为:1.现代农业具有高效和多功能的特点。现代农业不再像传统农业一样只具有单一的经济功能,随着现代产业的不断发展,现代农业会不断地往上进行延伸,不断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行延伸,最终实现从生产到消费的全方位覆盖,从而节约市场间的交易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效率。2.现代农业的科技含量比传统的农业要高很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资源的总量会限制农业的发展,但科学技术的进步可以给农业的生产带来无限的可能。在2010年的时候,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8%,比发达国家低20个百分点左右?。在当下的技术当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运用这些技术对产业进行升级,用现代科技的力量改造传统农业,最终实现我国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3.现代农业需要有高投入、高保护。在现代农业的迅猛发展当中,农业的现代化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想更快的发展现代农业,就应该不断地增加各种要素的投入数量和改变要素投入的结构,要素的投入数量终究是会受到限制的;生产要素结构的投入,主要是各要素之间的投入占比,现代农业生产主要注重生产要素的投入,主要是通过调整农业生产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占比,达到现有技术条件下的最优组合,如土地、资金、现代科技和装备,提高了生产要素的组合最终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推进。技术和制度能够突破这些限制,能够不断的进行发展,所以技术投入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高。而技术需要有大量的研发资金和人才的投入才能实现发展。同时,农业在经济社会中的竞争力还是比较弱,而且我国农业相比其他国家来说更是比较落后,现代农业是需要国家高度保护的产业,不进行相应的保护很难取得比较好的发展。

.......

第二章现代农业研究回顾

2. 1现代化概念

从20世纪50年代起,基于“任何社会相对于过去的社会而言都是现代社会”的认识,使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现代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到如今主要的研究方向有:一是以亨廷顿为代表的政治学方向;二是以罗斯托为代表的经济学方向;三是以帕森斯为代表的社会学方向;四是以英克尔斯为代表的人文学方向;五是以加黑西里尔·E·布莱克为代表的制度学方向⑴。这几个学派定义现代化,主要从两个角度出发:一是把现代化作为一个过程来定义,如塞缪尔·亨廷顿教授认为“现代化是在现代社会中正在进行着的重要变化” [2];二是吉尔伯特.罗兹曼等人把现代化作为结果或目标来定义,现代化可以看作是经济领域的工业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社会领域的城市化,以及人们价值观念中的理性化的互动过程,它广泛涉及到国际环境、政治结构、经济发展、社会整合和技术进步等方面[3]。本论文主要采用的是塞缀尔·亨廷顿教授的观点,即“现代化是在现代社会中正在进行着的重要变化”。

..........

2. 2现代农村发展与现代农业发展的关系

现代农村的发展主要研究的是农村现代化的发展程度,而现代农业主要研究的是农业现代化的程度。现代农村发展是一种综合发展,内涵更广泛,主要由人的维度、经济维度、环境与资源、政策维度、科学与技术这几个方面构成,现代农业发展的研究同样会涉及这五个方面,现代农业发展是现代农村发展中的一个部分,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其他方面的共同作用,形成了现代农村的发展,现代农村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农业、林业、农村工业和农村服务业占农村收入比重,这一方面的直接反映了现代农村发展的情况。现代农村发展的过程中不再局限于农业,随着现代农村发展的深化,现代农村也拥有了自己的工业和服务业,实现了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以农村可持续发展为主导,农村发展手段为农业知识和信息系统管理。

.....

第三章海南省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分析...........18

3. 1农业物质装备条件现状........18

3. 1. 1农业机械发展现实状况........18

3. 1. 2农业基本建设固定资产投资........19

3. 2农业产出现状........21

3. 2. 1劳动生产率........21

3. 2. 2 土地产出率........22

3. 3农业经济结构现状........23

3. 4农业产业化现状........24

3. 5农村社会发展现状........27

3. 5.1农村居民收入现状........27

3. 5. 2农村居民支出现状........28

第四章海南省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30

4.1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30

4. 2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30

第五章海南省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32

5. 1指标的选取........32

5. 2海南省现代农业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35

5. 3现代农业标准的划分和结果........39

第七章加快海南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建议

7.1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海南省的农村人均固定资产投资指标的分值仅27.32,处于低水平阶段,海南省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进一步的加强。需要从长远的角度对海南省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规划,规划的作用在执行一切复杂或周期比较长的工作中能够得到很好的体现,要从整体上对全省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进行整体的规划,使基础设施的使用效能能够达到最大化,使各城乡之间的基础设施能够很好的进行衔接。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各乡镇也要自行进行规划,研究出一个能够适应现代农业长期发展的方案,不能只顾眼前的需要而忽视了以后快速发展的需要,要在战略的高度上进行规划,在满足现有农业生产需要的同时,为未来的现代农业留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各个阶段要按照计划逐步实施推进,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和落实。基础设施建设必须要以资金作为支撑,资金的来源主要有政府、企业、个人等,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资金量大,回报周期长,企业和个人一般是不倾向于投资此类项目,所以需要政府的财政进行支持,不断增加财政投资的规模,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稳定资金来源。首先可以鼓励地方企业的参与,由地方与企业按规定的比例出资设立股份制政策性机构,由于这类基础设施的投资回报率比较的低,政府可以把要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改为补贴的形式,每年按一定的比例补贴,这样能提高企业的投资回报率,提高企业参与此类设施建设的积极性。还可以引进银行,用政府的信用从银行取得低息进行投资基础设施建设。

......

结论

在我国存在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主要有两家,所谓的政策性保险公司主要政府参与到其中,政府承担相应的农业风险,把相应的农业风险从农户手中转系到了政府的手中,所以保险机制对于政府财政要求比较的高,要有比较好的财政收入。但海南省的财政收入不高,所以不能向国家那样全面的铺开,海南省只能针对部分地区和部分产品的政策性保险公司,地区的选取主要是那些比较偏远且农业风险比较大的地区,这些的地区一般是现有的保险公司不愿去幵发的地区,由于这些地区的业务量比较小,开发此处业务经济效益不明显,所以政府应该承担这部分的责任,其次就是部分比较特殊的农产品,这部分农产品可能产量比较的小或风险比较大等等原因,保险公司不愿去开展这类的保险,但此类农产品对于人们又是很重要的,这样只有政府去承担相应的风险进行承保,如果政府不进行相应的承保,这类农产品的风险比较的大,单个农户无法承受这样的风险,最终这种农产品只能退种,所以政府要对此类农产品进行相应的农业保险设置。2013年海南省全口径财政收入821亿元经济发展相对来说比较的落后,依靠自有资金比较难以建立比较全面的保险制度,难以覆盖到所要覆盖的领域,所以我们可以考虑引进外面的资源来进行共同的开发相应的市场,引进国外资本有以下优势,首先国外的资金量相对海南省的财力来所是相当的充足,承担风险的能力也比较的强。其次国外发达国的保险公司成立的时间远比我们国家保险公司成立的时间要长,经验相对丰富,国外的保险公司保险的种类比较的齐全,能够为我们建立相关的农产品保险带来宝贵的经验,能够更好的服务于海南省的农产品,更好的促进海南省现代农业的发展。

............

参考文献(略)

硕士经济论文范文篇六

第 1 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郡县治,天下无不治”,县是国家的根基所在。当前我国共有 2861 个县级市,县域作为区域经济的主体之一,具有广阔的地域空间和生态优势。①县域是现代农业发展主基地,并且有着巨大的潜力市场,对于扩大内需、促进全国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由 10%下降到 7%-8%,为继续保持经济增长速度,需在县域经济大做文章。为此国家相继出台各种法规政策来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在“三农”发展问题的作用。民营经济是经济的新增长极,是兼具活力与创新力的经济形式之一。新经济时代中,民营经济从创新、文化、生态上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追求不断进步与优化发展。当前民营经济已经扩张到各行各业,在我国经济结构中占去半壁江山。2014 四川省年经济平均增长速度约为 8.5%,而民营经济的增长速度约为9.5%,部分省市如攀枝花其民营经济增长速度高达 18.8%,因此民营经济已是全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经济学界泰斗厉以宁从就业、百姓富裕、经济活力三方面概括出民营经济在经济中的地位是“无民不稳,无民不富,无民不活”。四川省为增加县域发展活力,从 2007-2014 年成立 78 个扩权强县试点单位。在启功第三批试点县时,省政府再次在经济权限等方面放权 40 项。由此可知在 2014年全省实现试点县数量和权利的双扩容。虽然纵向而言全省县域 GDP 增长迅速,但是横向与江苏、浙江等省比较而言却相差甚远。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全哲洙提出“县域经济要发展,民营经济是关键”。对于四川省而言,增长迅速的民营经济可以活跃县域经济,为县域发展带来新动力,新方向。例如,新津县通过“民营立县”的战略成功实现了“民营富县”,也证实民营经济推动县域经济的可行性、重要性、必要性。综上所述,四川发挥“民营富县”的作用,通过民营经济推动县域整体的发展与完善,呈现该市场的潜在实力,提升县域综合实力,已是大势所趋。

……….

1.2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1.2.1 研究意义

四川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县域基础相对薄弱,只能借助民营经济来提升县域综合实力。民营经济一把双刃剑,在为县域经济带来发展前景与机遇,也相应会带来问题与挑战。因此,通过研究县域经济与民营经济的内涵,总结出二者的互动关系;综合民营经济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现状,提出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成因;最后通过学习国内外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启示,提出相对的对策建议,这对于指导四川省民营经济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与应用价值。

1.2.2 研究目的

通过对四川省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研究,在总体上把握民营经济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找出四川省民营经济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及问题成因分析。通过国外发达地区经验启示,为四川省民营经济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提供相关的对策建议。

……….

第 2 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纵观中国的历史长河,县是我国最早出现的行政划分与行政管理的单元之一。我国的县域经济的研究已有 40 余年历程,研究初期多称为县级经济。党的十四大召开后,县域经济的内涵开始扩展。而到了党的十六大,党和国家明确提出需要大力发展我国的县域经济。至此县域经济的研究全面铺开。国内学者从多方面对县域经济的概念进行界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锡文认为县域经济是一个县(市)地域范围内的经济。从地域大小来看:它是县、镇、农村的经济;从产业类型来看:它包含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三次产业的经济;从经济类型来看:它既包含公有制经济,又有非公有制经济;从市场主体来看,它有政府的经济,也有老百姓的经济。刘国斌(2009)通过评析各位学者们对县域经济内涵的理解,总结归纳出县域经济是指在县行政区划的特定的地理空间内的区域经济。其主要特征是具有边缘性,政策性,有限性。既是说县域经济的本质是在县行政区划下、有限资源条件下、在政策主导下的边缘区域经济。①目前较为普遍看法中县域经济概念是在县级的地理范围,受县级政府调控,面向市场,以市场调配资源,兼具本地特色和各地共性的区域经济。通过总结各位学者们对于县域经济概念的界定,发现其共同点是:地域空间而言都是以县级行政单位划分,且都是区域经济的分支,具有多种经济类型和产业类型的综合性经济,是面向三农服务三农的农村性经济,是具有地域特色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经济。本文认为: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域为范围,以城市为核心,城乡并重,以农民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四化发展为目标,集三次产业为一体,结合特色资源优势,走小而全的产业发展路线的区域性经济。

……….

2.2 理论基础

梯度推进理论,原型是弗农的产业生命周期阶段理论。该理论讲经济发展分为:初级产业为主导的低梯度区和优势产业集中的高梯度区。迈达尔认为:极化效应会使得生产向某些地区集中,扩展效应会使得生产向广大地区分散。根据这一原理,处在高梯度的地区,经济发展主要是不断创新,保证企业竞争力的领先地位;处在低梯度的地区,经济发展应争取外援,着重于优势性初级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承接高梯度地区产业。实现有地梯度区一步步迈向高梯度区的过程。①四川省 135 个县、市的县域经济实力相差很大,县域 GDP 最高值是最小值的100 多倍。并且四川省地理的特殊性,有平原地区,丘陵地区,盆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各地资源以及环境相差甚大,正好可以通过梯度理论,差别性发展,最后都迈向高梯度产业。但是对于天府新区而言则是适宜于反梯度理论。反梯度理论认为地区发展不应该分高低梯度,完全可以通过去招商引资,一步登上高梯度。天府新区是国家级的示范新区,具有很多相当多的优势,一经成立,就吸引很多高新产业的进驻。

……….

第 3 章 四川省民营经济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18

3.1 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18

3.1.1 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增强.......18

3.1.2 县域投资与消费稳步增长.........18

3.1.3 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19

3.2 四川省民营经济发展现状........20

3.3 四川省民营经济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现状........24

3.3.1 民营经济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强县域经济活力 .........24

3.3.2 民营经济加速县域两化互动,夯实强县富县底部基础 .........25

第 4 章 四川省民营经济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28

4.1 四川省民营经济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存在问题 ......28

4.2 四川省民营经济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31

第 5 章 国外民营经济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与启示.........35

5.1 国外民营经济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 ......35

5.2 国外民营经济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对四川省的启示 ....42

第 6 章 四川省民营经济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6.1 公平对待民营企业,适当干预县域经济

民营经济都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为提升其对县域经济的推动作用,四川省各地区必须对民营企业一视同仁,给与公平对待。部分地区传统理念的根深蒂固,“重国营,轻民营”理念逐渐转变,但是民营企业之间的区别对待开始凸显。已经做大做强的民营企业是县域“疯抢”对象,给与各种优待。相反对于小微企业,县域地区的关注度与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县域经济发展,的确需要依靠大型民营企业的“领军羊”作用来发展或构建商圈。但也只有形成产业群才能纵向、横向全方面拉动县域经济发展。大型企业可以通过辐射作用吸引小微企业,反过来小微企业群也可以吸引大中型企业的加入,所以县域政府也应积极扶持小微企业发展。行业不分贵贱,应一视同仁。我国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类型的侧重也是各有不同,有的侧重高新行业(昆山),有的侧重小商品经济(义乌),有的侧重农业(寿光)。因此只有结合本身资源优势,才能探求最优发展方向。而四川省大部分地区认为“无工不富,无工不强”,重视民营工业企业发展,给予各种优惠政策,而对于其他从事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民营企业,政府给予的重视度则不够。四川省的大型园区也是以工业为主。为促进产业发展的完全,四川省应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给以各种关注与资金扶持。民营企业可以为县域发展提供各类型各层次产业支撑,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要素市场并奠定相关基础。公平对待各类型、各行各业的民营企业,保障其机会平等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保护伞。

……..

结论

“无民不稳,无民不富,无民不活”,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的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民营富县”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与热点。在此背景下,本文结合发达国家(英国、日本、韩国)民营企业发展成功经验,展开四川省民营经济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研究。该研究全过程中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四川省县域 GDP 逐年上升,县域综合实力增强,但是其人均 GDP,人均消费额等都低于全省平均值。而民营经济能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强县域经济活力;也能加速县域两化互动,夯实强县富县底部基础。因此,四川省民营经济能为县域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第二,通过横向与纵向对比分析,得出四川省在民营经济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历程中存在的问题:民营经济的布局不合理,加剧县域经济不均衡发展;民营企业规模小,县域产业园区建设慢;民营企业管理体系不完善,限制县域市场扩大;民营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市场应变能力弱。第三,基于英国、日本、韩国民营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四川省结合本省省情,提出应从政府扶持、金融支持、人才培育,创业和创新,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来实现民营经济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

............

参考文献(略)

硕士经济论文范文篇七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2013 年,我国三大谷物和大豆的总净进口量为 7796 万吨,而 2013 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 60194 万吨,粮食进口量约占粮食产量的 13%,相当于我国 6 亿亩耕地的粮食产出量。耕地是粮食产出的最直接的影响因素,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随着我国城镇化和产业化的发展,可耕种面积不断减少。这一方面增加了粮食减产的风险,对国家的粮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另一方面耕地的过度使用也对农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现今,在中国粮食紧平衡的背景下,在玉米耕地面积难以扩大的前提下,进一步研究推广高产出、低投入的生产种植模式,提高玉米生产的集约化和机械化水平,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充分发挥玉米耕地的单产潜力是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措施。根据 2014 年 4 月国土部和环保部联合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耕地土壤点位污染超标率为 19.4%,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 13.7%、2.8%、1.8%和 1.1%。可见耕地环境状况不容乐观。且近些年来,由于耕地的过度使用,导致农田的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农业生产以小规模的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这种传统的农业经营、作业方式使得种植模式千差万别。有人工点播,也有机械播种;有平作,也有垄作;种植株间距在不同地区也有非常大的不同,有宽窄行种植,还有不同作物间套种的。种植模式的多样化给全机械化作业带来了不便,同时也给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本文以吉林省中部地区玉米种植模式为研究对象,在农户跟踪调查的基础上,从综合评价的角度构建一套关于玉米种植模式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建立玉米种植模式综合评价模型与方法,筛选出在吉林省中部地区可大规模推广应用的适宜的玉米种植模式。

1.2.2 研究意义

首先,从气候变暖、环境酸化等多个方面对玉米农作过程中产生的环境影响做出定性和定量的评估,促进全面系统的理解农作系统造成的环境负荷,为决策者提供关于环境有益的决策信息。其次,以综合评价的视角,对吉林省中部地区主要的玉米种植模式进行经济、环境和技术评价,对玉米种植有更为客观的理解,也有利于高效的玉米种植模式的优化调整和推广,为相关部门和不同农业种植主体选择玉米种植模式提供可靠、客观、科学、有利的依据。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和评价方法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种植主体

种植主体是从事农业生产及与农业活动相关的,并享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组织或者个人。是指在市场上从事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经济活动,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和资产,享有民事权利并需要承担民事责任的从事市场交易的法人或自然人。在本研究中种植主体主要包括农机大户,农业合作社和农户多种主要类型。

2.1.2 种植模式

种植模式是一定范围内的农业作物种植的结构、方式方法等的总和。种植方式包括连作、单作、轮作和套作等不同方式方法。一个合理的种植作业模式应该有利于劳动力、土地等资源的合理利用并能取得当时当地的在各类限制条件下农作物生产的最佳社会、生态与经济效益。本研究中主要涉及的是在吉林省中部地区三种主要的玉米生产模式,分别为玉米均匀垄种植模式、玉米宽窄行交替休闲种植模式、玉米高光效栽培种植模式。

………..

2.2 相关评价方法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生命周期(LCA)概念定为:“对一个产品系统的生命周期中输入、输出及其潜在环境影响的汇编和评价”,并将生命周期评价的过程划分成四个步骤:(1)目标及范围的定义;(2)清单的分析;(3)影响评价;(4)结果解释[28]。依据国际对生命周期评价的概念定义,我国专家把农业生命周期评价定义为:解析伴随农业生产活动而引发的所有物质和能量的投入、产出与可计量的环境负荷之间的关系,以评价农业生产活动的资源消耗、能源消耗以及对环境的综合影响。其评价的对象可以为一种农产品、一个处理与加工过程,甚至是一项农业服务、一项农业活动等等,并覆盖了评估对象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这个生命周期包括农业生产或者农业活动所消耗的所有物质与资源投入、生产过程、收获、废弃物回收的全过程。因此,农业的 LCA 同样可以分为目标范围定义、清单分析、影响评价、结果解释四个步骤[29]~[33]。目标范围定义生命周期评价的第一步,贯穿整个 LCA 评价的各个阶段,定义目标就是确定此项生命周期评价的目的和原因,以及研究可能用到的概念和范畴;确定范围包括明确研究对象、确定系统边界、说明数据要求、指出重要假设及指定限制。清单分析是生命周期评价的基础性工作,是对在功能单位及在系统中相关的投入和排放进行以数据采集为基础的量化阶段。由于农业生命周期评价涉及农业种植的各个阶段,拥有若干个环节和子系统,因此实际评价操作中以子系统为一个评价单元,按照选定的功能单位进行分析及评价。

………

第三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分析 ......15

3.1 研究地区条件概况 .........15

3.2 东北地区玉米种植模式的发展 .....15

3.3 现有种植模式概况 .........16

3.4 小结 .........21

第四章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指标权重确定 ......23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3

4.2 指标权重的确定 .....27

4.3 小结 .........28

第五章吉林省中部地区玉米种植模式综合评价 ....29

5.1 不同玉米种植模式的经济有利性评价 ....29

5.1.1 吉林省中部地区不同玉米种植模式的投入产出表 .........29

5.1.2 经济有利性评价 .......29

5.1.3 经济有利性评价结果分析 .....30

5.2 不同玉米种植模式的环境可持续性评价 .........33

5.3 不同玉米种植模式的技术可行性评价 .....47

5.4 吉林省中部地区玉米种植模式综合评价结果.......49

5.5 小结 .........50

第六章 吉林省中部地区玉米种植模式发展技术战略

6.1 吉林省中部地区玉米种植模式技术选择

吉林省中部地区处于东北平原区,是世界上玉米种植的黄金地区,人口相对较少,人均拥有土地较多,适合发展大规模的机械化种植基础上的玉米种植。玉米种植主体种植玉米主要就是为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成本和投入,二是玉米的产量,能够大规模推广应用的玉米种植模式一定是能够产生较好经济效益的种植模式,即使不能既减少投入和成本,又增加玉米的单位产量,也需要投入及成本的减少或者玉米产量的增加。经过多年的耕作,吉林省中部地区土地耕作层持续变薄,环境受到不断污染,风化沙化严重,极大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而需要大规模推广对环境影响最少的玉米种植模式。结合吉林省中部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和本研究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在吉林省中部地区适合推广玉米宽窄行交替休闲种植模式和在传统玉米种植模式改进基础上的玉米均匀垄种植模式。玉米宽窄行交替休闲种植模式需要对原有均匀垄作的模式进行大规模的改变,一次性投入相对较大,但是在改造之后会产生较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对原有的均匀垄种植模式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一次性投入相对较少,而且技术难度较低,经济和环境效益也会得到改进,农业种植主体的应用积极性高。

………

总结

本研究主要以玉米种植模式为研究对象,以实地调研为基础,对玉米种植模式进行综合评价,为在吉林省推广玉米种植模式的意见建议。其中本文的分析脉络如下:首先结合实地调研阐述了吉林省中部地区玉米种植模式发展现状,并结合国内外发展和研究现状,综合考虑经济有利性、环境可持续性和技术可行性等三个维度,构建了玉米种植模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在广泛吸收专家意见的基础上,采用 AHP 法确定了各级指标的权重。利用作者对农户的实地调查,基于不同种植模式的投入产出数据,建立了生命周期评价法(LCA)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集成的玉米种植模式综合评价模型与方法。通过 LCA 方法可以对吉林省中部地区不同玉米种植模式的环境负荷进行测度,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不同玉米种植模式的技术可行性进行分析评价。最后利用已建立起来的指标体系和权重获得不同玉米种植模式的综合评价结果。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对策和建议。

............

参考文献(略)

硕士经济论文范文篇八

—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美国的失地农民进城大约用了一个半世纪,主要以自由迁徙为主。巴西对于失地农民进城的政策是农民和城里人共用一套保障系统。日本的失地农民进城从明治维新开始,19世纪末开始活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开始激增,政府在这方面建立了完善的健康保险制度,农民进城基本能够适应并成为城市市民。随着我国城市化推进,产生了 "村转居”新市民这一群体。他们在城市化的“圈地”中失去了土地;同时,新市民亦是市民中的新生力量,在“撤村转居”的制度安排中,成了户籍认可的城市居民,截至2014年全国有城镇常住人口 7. 49亿人,城镇化率为54. 77%。过去10年,中国城镇化率每年以接近1. 296的速度增长气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的《中国发展报告2010》指出,今后20年,中国将以每年2000万人的速度实现农民向市民的转变。也就是说,到2030年,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将实现4亿农民进城变成市民的大潮。多年来云南省也把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主导战略,截至2014年云南省城镇化率达到42%,但是与全国平均水平54.77%还相距甚远,也就是说未来云南省将会不断加强城镇化建设,将有越来越多的“村转居”社区出现。昆明市在统筹城乡一体化的战略部署中,提出了 "全域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工作思路。数据显示,昆明市常住人口从2009年的628万人增长至2013年657.9万人,城市人口从383.1万人增加至447.7万人,农村人口从244.9万人降至210.2万人,居委会个数从438个增加至674个,村委会个数从1153个降至902个。截至“十二五”末,昆明城镇化率要达70%。

……..

1.2核心概念界定

“可持续生计”概念,最早见于20世纪80年代末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的报告。“可持续生计”是指:个人和家庭为改善长远的生活状况所拥有和获得的谋生的能力、资产和有收入的活动。在可持续生计框架内,资产的定义是广泛的,不仅包括金融财产,如存款、住房、土地经营权等,还包括个人的知识、技能、社会关系和影响其生活的相关决策能力等。“村转居”新市民的可持续生计有如下特点:一是延续性,即时间上的永续性,要求当前的状态能够延伸到未来,并且在未来有能够发展变化的能力;二是发展性,发展是可持续生计的根本,“村转居”新市民的生计要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而发展,只有这样,他们的生活水平和生存状况才能发展和维持下去;三是正义性,可持续生计是“村转居”新市民为城镇化做出的贡献和牺牲应该享有的,只有他们的生计可持续,其贡献和牺牲才能得到社会发展的肯定。

………….

二文献综述

2.1关于城镇化与失地农民

城镇化,也有学者称之为“城市化”,是由农业(第一产业)为主的传统农业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技术产业(第四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是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出现的一种经济现象,是一个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业地域转化为非农业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高佩义(2004年)认为城市化是人类历史文明进步的标杆,虽然在城市化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新问题、新矛盾、新利益冲突,但是城市化仍然是不可逆的发展潮流。康松、刘和平(2005年)认为要依靠城市化来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可以通过城市的积聚效应,创造出大量的就业机会,将农村的多余劳动力转向城市就业并且向非农行业转移。马驰、张荣(2004年)提出城市化是发展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并且伴随着城市的生活空间不断扩张的过程。农业地域转化为非农业地域、农民的市民化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顺应而生的必然产物?。宋仁登(2012年)提出城市化包括生活空间、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城市化,既包括产业的转化、生活方式的转化、还包括由农村农民观念向现代城市市民观念的转化。⑤失地农民问题最先出现于西方国家,以“圈地运动”为代表,在14——15世纪,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和贵族通过暴力强占农民份地,这时农民出现了 “强制性转移”⑥的现象。

………….

2.2 “村转居”新市民的生存境况考察

对于"村转居”新市民,有人以“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来形容他们的生存境况;也有的人认为他们是隐形的弱势群体;林添福(2005年)认为失地农民是中国最弱势、最缺乏保障、最边缘化的群体。丛旭文(2013年)认为,城市化过程中征地规模的不断扩大凸显了失地农民的利益缺陷,影响了失地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可知,“村转居”新市民的生存境况不容乐观,已经成为经济甚至是社会问题。一般认为,失地农民是城市化进程中最大的受损者,在“村转居”后,总体实际收入和生活水平都有所下降。据九三学社2011年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土地被征用后,失地农民认为生活水平提高的仅占比10%左右,认为生活水平没有太大影响的占比30%,60%的人员认为失去土地后生活水平有所下降,其中不乏基本没有了收入来源的。

…….

三昆明市主城区“村转居"新市民现状..........15

3.1样本区选择及数据获取..........15

3.2昆明市主城区"村转居”新市民的规模..........15

3.3昆明市主城区“村转居”新市民的构成特征..........17

3.4昆明市主城区“村转居"前居民的生计状况..........19

3.5昆明市主城区“村转居”后新市民的生计状况..........22

3.6昆明市主城区“村转居”前后生计对比..........27

四昆明市主城区“村转居”新市民可持续生..........29

4.1内涵解释及评价指标..........29

4.2指标目标值和指标权重的确定..........31

4.3昆明市主城区“村转居”新市民可持续生计分类评价..........34

4.4昆明市主城区"村转居“新市民的可持续生计综合评价..........36

五昆明市主城区“村转居"新市民的可持续生计..........37

5.1收入来源途径少,制约了生活水平持续提高..........37

5.2就业安置难度大,制约了收入持续增加..........38

5.3思想意识观念转变慢,制约了就业率提高..........39

5.4培训效果不佳,制约了劳动技能水平的提高..........40

5.5受教育程度不高,制约了技术岗位就业率提高..........41

六昆明市主城区“村转居”新市民可持续生计对策建议

6.1昆明市主城区“村转居”新市民可持续生计诉求

样本区的走访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年龄、不同收入来源、就业状态等会使新市民在“村转居”后关注的生计诉求不同,笔者将其归纳为:第一类是已达到退休年龄的“村转居”新市民(60岁以上男和55岁以上女),他们不关心“村转居”后劳动就业方面的政策或信息,更加关注的是自己的房子能得到多少补偿和多少住房安置等内容。他们的共同点在于对自己的可持续生计不太关注,而对他们的子女、子孙的可持续生计关注度高,且都重视子女、子孙的教育投资,认为在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后辈唯有文化素养高才能实现可持续生计。第二类是40-55岁女群体和45-60岁男群体,他们拥有一定的劳动能力,且暂时与养老金无缘,但是因为自身就业条件较差,缺乏劳动技能等原因,即使就业愿望迫切,也难以在劳动力市场竞争就业,他们中有一部分有十分强烈的就业意愿,希望政府提供就业安置,有一部分没有就业意愿,希望可以享受养老金待遇。第三类是除40-55岁女群体和45-60岁男群体外的劳动适龄人员(16-45岁男和16-40岁女)。他们中有稳定收入的希望在获得货币补偿的同时,政府给予其劳动技能培训或扶持其自主创业;没有稳定收入的则更侧重于希望在获得货币补偿的同时,可以有机会实现就业。这部分人的共同点在于注重自身就业能力的培养,希望安置方式有可供选择的多种组合。

……….

结论

除了政府组织参加的培训外,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工作需要等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建议政府对自己主动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并取得证书者,给予奖励,具体如下:对于取得国家认可的初级资格证书者给予800元一次性奖励;对于取得国家认可的中级资格证书者给予1200元一次性奖励;对于取得国家认可的高级资格证书者给予1800元一次性奖励以鼓励更多的“村转居”新市民参加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青少年是家庭的未来、祖国的未来,对于“村转居”新市民,要积极引入名园名校,如昆明市第一幼儿园、云大附中、师大附中等,要让“村转居”新市民实现就近就地入学,确保他们享受均等的教育机会。对于自己参加继续教育并取得相关证件者建议政府予以奖励,具体如下:对于取得国家认可高中学历者,给予500元一次性奖励,对于取得国家认可大专学历者,给予800元一次性奖励,对于取得国家认可本科学历及以上者给予1000元一次性奖励。

............

参考文献(略)

硕士经济论文范文篇九

第 1 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国家民生与食品安全问题息息相关。截至目前,食品安全所导致的事件与问题越发严重,其重视程度也日益加强,因此,国内外众多业界知名人士及学者针对所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与问题进行了整理研究。将国家管理体制的完善程度、利与弊,结合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与食品安全标准制定等问题作为研究基点,展开对企业和消费者行为分析。通过分析消费者行为,发现针对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态度、购买行为、信息的影响程度及消费者权益等问题的研究占较高比例。如今,家庭消费者食品安全行为在食品安全问题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少数研究是针对于干预消费者家庭食品安全行为的。而这些针对家庭环境下的食品安全的干预研究,其特点较为分散并不系统,多采用单一的计划行为理论模型,也未将家庭消费者食品安全的风险类型进行区分,干预效果并不明显;同时消费者自己报告的行为和实际实施的行为之间也存在偏差,导致家庭食品安全行为干预不够明显。因此,加强并完善针对干预消费者家庭食品安全行为的研究将成为本文的核心要点。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群众对过上美好生活有着新期待,回想起党的十八大的召开提及建设美丽中国、平安中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今天,平安梦是重要保障,依法治国,建立法治社会为消费者提供了法律保障,更加关注的是人民群众吃的安不安心,食品安不安全。这让“食品”与“安全”密不可分,保障消费者饮食安全,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受到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近年来,福喜公司变质肉事件、台湾统一泡面大肠杆菌超标事件以及频频发生的地沟油事件,这都让消费者为自己的饮食安全心存忐忑,越发没有安全感。然而,消费者的家庭食品安全问题也应受到空前重视,成为推动提升食品安全质量的不竭动力。2014 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下发的关于 2014 年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情况的通报中显示全国 26 个省市,食物中毒事件共 160 起,中毒 5697 人,死亡 110人,与 2013 年同期数据相比,报告起数、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增加 5.3%、1.8%和 0.9%。其中,发生在家庭的食物中毒事件报告起数和死亡人数最多,分别占食物中毒事件总报告起数和死亡总人数 50.6%和 85.5%。发生在家庭食物中毒事件报告起数与 2013 年持平,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略有减少,分别减少了 2.4%和 1.1%。但是,2014 年食物中毒事件报告中,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事件起数和中毒人数最多,分别占食物中毒事件总起数和中毒总人数的 42.5%和 67.7%。这其中主要是由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肉毒毒素、蜡样芽孢杆菌、葡萄球菌肠毒素等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有毒动植物及毒蘑菇食物中毒事件死亡人数最多,占食物中毒事件死亡总人数的 70.0%。主要中毒因素为毒蘑菇、野生蜂蜜、四季豆、蓖麻子、河豚毒素等。化学性食物中毒的中毒因素为亚硝酸盐[1-2]。

……..

第 2 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健康教育理论

健康教育理论本身指的是:行为调查。90 年代以后,国外就公共学科素养的模式提出了“健康教育理论”模式,其中知识(Knowledge)指的是对科学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的了解;态度(Attitude)指对科学技术知识及其社会效应的态度;行为(Practice)指的是如何以科学的方式生活、工作。在健康教育理论界,健康教育理论,简称为 KAP 理论模型[47]。人们有时也称之为“知识-态度-行为”模型或者是“知信行”模型。通常情况下,人们认知能力和学习程度被看做是“知”,代表个体行为的基本属性;个人对于事物的态度与信念的构成则被看做“信”的一部分,代表个体行为的驱动力;个人行为的终极表现形式则被看做“行”,它是个体行为的最终呈现结果,三者的关系密不可分,相互影响改变。此模型的深层含义在于表达如何探讨个体认知行为,在人们现有态度及思想信念影响下,产生影响的相关措施就成为了改变人们的行为的作用机理。认知深入到个体并通过对自身态度和信念是采取积极的行为的重要前提,如图 1 所示。在 2000 年,Angelillo 发现在影响家庭食品安全风险因素中,食物处理与食源性疾病有很大关系,并且认为家庭消费者的知识、态度极大影响着个体本身的食品安全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由递进式的线路影响着对方[48]。在卢献在如何提高教师的行为水平的研究中,将 KAP 模型进行了改进,指出在整个社会会直接影响到社会人的个人行为。因此,他在此模型中,增加了情感因素,提出了“知情意行”模式。认为人们的认知会影响其情感,情感与意志共同影响产生态度或信念,最终影响人们的行为的产生[49],在本研究中,通过自检卡中对被调查的知识与认知的了解,确定家庭消费者的主观态度,并通过 KAP 模型的理论基础,确定影响家庭食品安全风险因素。

……..

2.2 计划行为理论

计划行为理论是由理性行为发展而来的,因为理性行为理论的前提是人是理性的,但对于人们在意志控制下的实际行为预测,即做与不做完全在自己的掌控之下,不涉及能与不能的问题。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人的行为是受到很多其他因素的干扰和影响的,有的时候人不能完全的控制自己的行为,即某些行为不是出自本意,比如,家庭食物已经过期两天了,可是又懒得出门买吃的,这种情况下,往往大部分消费者会抱着“偶尔吃一次过期的不能有啥事”或者“才过期两天而已”这样的想法吃掉食物,原因只是消费者的自我效能不足造成的。所以,理性行为理论在这里失灵了,不能全面的分析某个事物的现象。因此,在 1991 年,Ajzen 在理性行为理论(TRA)的基础上,在计划行为理论模型中又增加了感知行为控制这一因素,并且认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缺一不可[50]。计划行为理论模型如图 2 所示。其中,行为意向是对个人打算执行某项行为的意向,根据计划行为理论,个人的行为(Behavior)是由这个人的行为意向和感知行为控制决定的;行为意向(Behavior Intention)是由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共同决定的;而态度(Attitude)、主观规范(Subjective Norm)和感知行为控制(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感知行为控制是计划行为理论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因为感知行为控制不仅仅影响行为意向,而且还与行为意向共同决定一个人的行为。

…………

第 3 章 基于自检卡的家庭食品安全风险研究方案的设计........17

3.1 自检卡设计 .......17

3.2 干预方案设计 .........17

3.3 行为考察问卷设计 .......19

3.4 调研方案设计 .........20

3.5 干预效果验证方案的设计 .......20

3.6 本章小结 ......21

第 4 章 基于自检卡的家庭环境下消费者食品安全......23

4.1 自检卡描述性分析 ........23

4.2 基于自检卡的家庭食品安全风险干预内容的确定 .........30

4.3 干预效果评价 .........32

4.4 干预效果总体评价 .......44

4.5 本章小结 ......44

第 5 章 自检卡及干预方案的改进与推广策略研究........45

5.1 自检卡及干预方案的改进 .......45

5.2 家庭食品安全自检卡推广策略研究 .........49

第 5 章 自检卡及干预方案的改进与推广策略研究

5.1 自检卡及干预方案的改进

在家庭食品安全自检卡食品安全知识自测部分,我们是根据美国家庭食品安全厨房处理规范的细则设计的,该细则明确强调家庭消费者在进行厨房准备活动的过程中,用于清洗手部、厨房器皿和食物的自来水,其温度的高低可有效降低家庭食品安全风险。在这种情况下,温水的厨房处理过程要好于凉水的处理过程,流动水的功效也是要好于盛在器皿中的静止水,但这一点却很不适用于我国家庭厨房食品安全中。在我们深入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家庭消费者对于温水和凉水的功效区别并不重视,甚至存在对于我们的疑惑。他们认为在自己处理厨房准备活动过程中,能用自来水流出的凉水直接清洗手部、厨房器皿和食物的行为,往往就不用温水进行清洗。尽管有的家庭厨房设施较为先进,自来水水龙头可以对流动水的温度进行调控,但出于时间、经济和便捷的考虑,也还是没有对流动水进行加热处理,直接进行厨房食品处理行为,这也是造成家庭食品安全自检卡知识自测部分存在缺陷的地方。例如:正确地清理厨房台面板或者灶台的方法中,我们给出的正确选项为“用温水和洗洁精清洗干净”;要在刚切完生肉的菜板上切水果,怎样做才安全卫生,我们给出的选项有“用抹布先把菜板擦干净,用很热的水先把菜板冲洗干净,用热水和洗洁精先把菜板洗干净”;正确的洗手方法是什么,我们给出的选项为“用流动的温水沾湿手,打香皂,然后用流动的温水冲洗干净,擦干”。当家庭消费者看到这些问题时,往往纠结于为什么用温水或者热水清洗手部、厨房器皿和食物,而不是用流动的自来水(家庭自来水的温度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这也是和我们的设计初衷存在矛盾的地方。因此,在以上总结的情况下,我们对家庭食品安全知识自测部分进行适量调整,将正确答案中的温水或热水改变成自来水。

……..

结论

消费者家庭食品安全是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环境下的食物处理是食物供应链的终端环节,消费者对家庭食物处理行为是否安全直接决定了整个家庭的饮食是否健康安全。因此,本文以健康教育模型、计划行为理论模型及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理论研究了家庭环境下的干预渠道(自检卡)及干预方案。同时,利用食品微生物学验证法和行为考察问卷数据分析法对食品安全自检卡及干预方案进行了验证,给出了自检卡及干预方案的改进与推广策略,并形成了以下结论:

1、家庭食品安全自检卡自测和干预方案实施,有效地帮助了这些消费者提高了家庭食品安全行为。食品微生物验证法和行为考察问卷数据分析法说明,自检卡及干预方案的六个部分:知识、自我效能、习惯、外部便利条件、态度及动力,得到了有效验证,尤其是针对知识薄弱、自我效能不足和不良生活习惯的干预,前后有显著性变化,受试者的食品安全行为得到良好改变,使得家庭消费者长期养成正确的食品安全行为习惯。

2、知识、自我效能及习惯属于影响家庭食品安全行为的高风险因素。对于高风险因素类型,广大家庭消费者应该更加注意其危害,避免造成不当的家庭食品安全行为,导致家庭食品安全风险。

3、食品安全行为自检卡及干预方案的推广离不开政府、卫生、防疫等部门的配合,更离不开家庭消费者自身对于食品安全行为意识的加强。由于家庭食品安全自检卡的特殊性,不能因为某个因素的样本少,就要舍弃,因为自检卡及干预方案的受众人群是广大的家庭消费者。尽管外部便利条件、态度及动力这三个干预内容出现的频率较低,本次调研的受试家庭的样本数较少,也未能对其做出统计学差异性检验,但从调查行为问卷中来看,合格率的明显提高,也同样保证了自检卡及干预方案的有效性。

............

参考文献(略)

硕士经济论文范文篇十

1 绪 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在 2000 年曾讲到,在 21 世纪,除了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就是中国的城镇化深刻影响人类发展。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城镇化发展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之深。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止在数量上有了巨大的进步,在质量上也有明显的提升。按照高珮义(1990)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城镇化水平高于 70%为高级阶段、30-70%之间为中级阶段、30%以下为初级阶段)来判断, 中国现在正处于城镇化发展的中级阶段,城镇化进程仍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城镇化不是靠表面上化县为市,化乡为镇来达到高城镇化率,它需要以产业为支撑,一步一步提升城镇化。城镇化发展也不仅限于城镇人口数量的增加,还包括产业结构升级、生活质量提升、空间结构发展以及经济水平提高。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浙江省产业集群与城镇化的互动机制研究,用实证分析进一步验证产业集群和城镇化之间通过怎么的机制促进发展,为浙江省以及中西部经济发展提供分析工具和理论建议,深入探讨浙江省产业集群与城镇化的互动发展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1.2 研究内容

本文在丰富阅读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研究浙江省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机制,构建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机制的理论模型。通过网上统计年鉴收集数据的方法,运用 stata12.0 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和提出建议。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是研究绪论。绪论包含目的与意义、研究现状分析、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创新点和基本框架等。第二章为产业集群与城镇化的文献综述。收集国内外大量的相关文献,并阅读与综述。主要内容首先是综述产业集群和城镇化的基本概念;其次是产业集群相关文献综述,包括产业集群的经典理论(佩鲁的增长极理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Marshall 的产业区理论、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以及 Dalum 的区域创新理论)以及在经典理论基础上,国内学者关于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与分类的研究;接着是城镇化相关文献综述,包括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城镇化发展理论以及在理论基础上,学者对城镇化的研究进展,内容包含学者对城镇化动力机制、发展根源以及城镇化基本思路的研究;最后是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关系和互动模式的文献述评。第三章为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机制的逻辑与理论模型构建。通过文献的引导,对产业集群促进城镇化发展机制以及城镇化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机制进行逻辑推导,并构建理论模型,为后文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四章为浙江省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机制的实证研究。首先是阐述浙江省产业集群与城镇化的基本特征以及选择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两个变量的度量指标,并对其进行简单地描述性统计分析;其次是对产业集群与城镇化综合水平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检验两者之间是否存在互动发展的关系;然后是根据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结论以及依据第三章建立的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机制理论模型构建计量模型,选择相应的计量方法和变量的度量指标,进行浙江省产业集群促进城镇化的发展机制以及浙江省城镇化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实证检验,分析产业集群通过哪些机制促进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提高,城镇化通过哪些机制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通过实证检验的结果为下文对浙江省产业集群与城镇化发展提供依据。

……….

2 文献综述

2.1 产业集群相关研究综述

从 19 世纪末开始,产业集聚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组织形式,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及其产业结构的增长上逐渐露出其显著的优势。产业集群因其特殊优势,较早得到学者关注。在产业集群的定义上,Porter(1990)认为产业集群是一组通过横向或纵向产业链关系连接的产业。这是学者第一次明确提出产业集群的概念。此后,学者对产业集群的定义都是在波特定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研究产业集群的定义。除了产业的相关性企业集中之外,徐康宁(2001)认为产业集群还要求企业在地理上集中。因此,他将产业集群定义为相同产业高度集中于某一特定地区的一种产业成长现象。与此有相同看法的朱英明(2003)也认为产业集群是特定产业或相关产业的企业在某一区域聚集形成的地方产业集聚现象。同时,付永萍、曹如中(2013)也认为集聚化是指某个特定产业中相互关联的若干企业和机构在地理位置上的集合。随着环境以及集群的变化,Porter(1998)又将产业集群重新定义为地理上集中、特定领域产业链中的企业或供应商以及相关机构,相互间具有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此种定义认为产业集群包含三种要素:第一是企业的地理位置集中;第二是产业及其相关支持性企业集聚;第三是企业间具有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从网络角度探究产业集群的徐维样(2005)认为产业集群是某一特定区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生产网络、知识网络、配套服务网络和社会网络的融合,并对这一特定区域空间结构(经济、社会、交通等)演变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地方网络系统。他认为产业集群是一系列网络融合的综合体,对区域经济、交通等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李兰、肖双琼(2013)认为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具有密切相关关系的企业或相关机构在地理上、空间上集聚,通过集聚效应提升企业及产业整体竞争力的优势群体。由此定义可以看出,产业集群能够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是地区竞争力的重要来源。

……….

2.2 城镇化研究综述

城镇是相对农村提出来的,也是在农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地理结构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在历年国家五年计划当中占据重要地位,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又第一次明确提出各类城市具体的城镇化路径:将逐步放开小城镇、中等城市及其大城市的落户限制,合理设定特大城市落户条件,使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不再拒绝于城镇居民的门外。城镇化的现实意义使城镇化成了研究者的热点之一,中外学者对此进行了不同的解释。在研究文献中,出现了城市化与城镇化两个词,代表了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城镇化进程的看法。然而城镇化与城市化没有实质的差别,同时,城镇化更适合我国国情和国人思维习惯,更强调镇的作用,这也符合中国现实国情(张贵先,2012)。因此,本文采用城镇化一词作为研究名称。关于城镇化的概念,学者们因其研究角度不同有较大的差异。传统的研究学者李路路(1987)从人口结构角度将城镇化定义为劳动力由农村像城市转移的过程。饶会林(1999)从经济学的角度,认为城镇化是伴随着科学技术革命和工业化的发展,分散的乡村人口,劳动力和非农经济活动持续地在某一特定地域空间上的聚集而逐渐转化为城镇的经济要素。而现代的研究学者胡序威(2000)认为城镇化不能从单个方面描述城镇化的内容,城镇化包含多方面的综合内容,他将城镇化的内涵概括为:农村劳动力和农村人口的转移;与城市建设有关的地域扩展;包括城市文明、城市意识在内的城市生活方式的传播。

……….

3 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机制分析..........17

3.1 产业集群促进城镇化发展的机制研究......... 17

3.2 城镇化拉动产业集群发展的机制研究......... 20

3.3 理论模型构建.............. 24

4 浙江省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机制实证分析.......... 25

4.1 浙江省产业集群分析......... 25

4.2 浙江省城镇化水平现状分析........... 27

4.3 浙江省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格兰杰因果检验...... 29

4.4 浙江省产业集群促进城镇化机制研究......... 35

4.5 浙江省城镇化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机制实证分析....... 41

4.6 本章小结........ 48

5 结论与建议............51

5.1 研究结论........ 51

5.2 本文的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53

4 浙江省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机制实证分析

4.1 浙江省产业集群分析

改革开放后,浙江省的企业开始出现产业集聚,它利用浙江省的资源和地理优势,形成了各种模式的产业集群,并为浙江省的发展提供了很高的经济价值。浙江省产业集群通过企业集中、地理位置优势以及资源利用,创造了中西部地区难以模拟复制的竞争优势,形成了义乌商品市场、永康五金、海宁皮革等特色产业集群,为当地经济提升、城镇化发展创造了优越条件。浙江省的区域块状经济创造的经济价值显示了产业集群对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根据省经贸委调查,2007 年,以 5 亿元以上工业总产值为统计范围,浙江拥有的产业集群数量达到 462 个。浙江省产业集群数量不断增长,工业总产值在 10 亿以上的制造业产业集群由 2003 年的 149 个增长到 2007 年的362 个,在这四年的发展中,工业总产值在 50 亿元以上的企业也由 35 个增长到 126 个。其中,产值超过 200 亿以上的产业集群有 22 个,占集群总数的 4.76%。近几年,浙江省的产业集群更是发展迅速,根据省委政策研究室调查统计,全省 2012 年有 45 个县(市、区)的产业集群总产值超过工业总产值的 50%,有些地区产业集群总产值与全省工业总产值之比甚至达到 90%以上。《浙江省统计年鉴 2013》相关数据也显示,2012 年浙江省产业集群的工业总产值占全部总产值的 30.5%,吸纳就业人数 519.4 万,开发区(园区)从业人数占城镇从业人数的 48.7%,利税总额达到 3022 亿元。这些数据表明产业集群在浙江省已经取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为浙江省的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

结论

产业集群与城镇化是我国现有国情下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和实际任务,对两者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机制的研究具有很现实的意义,不仅在理论上拓展了产业集群与城镇化的理论研究体系,而且在实际上可以为产业集群和城镇化发展提供重要的建议。文章对产业集群促进城镇化发展机制和城镇化促进产业机制进行了分析和假设检验,研究结果支持了大部分理论假设,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产业集群的发展对城镇化建设具有促进作用。基于产业集群对城镇化发展促进机制分析,本文从浙江省总体、浙江省东北部、浙江省西南部三个区域范围,对产业集群促进城镇化发展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浙江省产业集群通过劳动力转移、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城镇竞争力三个方面对城镇化建设具有积极影响,对假设进行了很好地验证,但结果在区域内存在一定差异。浙江省总体部分中,产业集群通过劳动力转移、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城镇竞争力三个要素均能促进城镇化发展。而进行区域区分时,劳动力转移在东北部地区不显著。可能的原因是东北部较高程度的产业集群需要综合素质高的人才相匹配才能有效促进城镇化发展,而东北部地区人才质量还没有达到较高的标准。因此,要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将其与高程度的产业集群相匹配,才能促进城镇化更好地发展。同时,产业集群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对城镇化的影响在东北部地区和西南部地区均没有体现,但东北部和西南部产业结构的综合作用对城镇化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产业集群通过技术创新等优势提高城镇竞争力从而促进城镇化发展的验证结果,无论在浙江省总体范围还是东北部地区、西南部地区都是显著的。

............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