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硕士毕业论文范文十篇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9506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经济论文,撰写经济论文目的在于,在经济学、金融、证券、贸易等相关理论指导下,从宏观和微观的两个角度,分别对社会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公司企业的典型案例等加以深入分析,继而得出理性的结论,并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解决方案。(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经济论文,供大家参考。

经济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篇一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全球化成为主流趋势。世界范围内的生产要素和产品流动以及转移速度明显加快,各国纷纷希望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抢先发展,以求取得发展先机。因此各国竞相调整本国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本国产业竞争力。与之伴随的是发达国家将本国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国家,其做法一方面调整、优化本国产业结构,实现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提升国家竞争力,另一方面大规模迁出本国污染产业,规避本国环境规制,保护国家生态环境。而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中国就大力引进外资,并且利用外资外贸取得巨大成就,但是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却日益严重。1960 年,席卷英国的大烟雾事件震惊全球,时隔多年,2013 年,笼罩了全国 25 个省市的雾霾同样惊醒了中国环境保护意识,处于雾霾重度污染的京津冀三省市则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京津冀城市群是由 2004 年北京、天津、河北三地政府就一体化事项达成的“廊坊共识”发展而来,现今,京津冀城市群作为中国主要的规划经济区之一,普遍被业界视为将成长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经过多年发展,京津冀城市群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其在中国整个沿海经济布局中与长三角以及珠三角处于同等重要位置。 习近平于 2014 强调要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城市群布局以及形态同样需要得到进一步完善,各地区要积极配合,致力于实现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同时为优化开发区域发展提供现实示范和样板。然而近年来,北京、天津两市通过其与河北地区的差距,向河北地区转移了部分第二产业企业,利用产业转移,两市一方面进行产业机构升级,完善本地区产业结构,另一方面则快速解决本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目前来看,在短期内产业的迁入地和迁出地都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经济效益,北京地区环境污染问题也有了一些改善。同时随着北京、天津两市政府相继颁布了有关环境保护政策,京津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变得更加困难,大批企业被迫考虑转移。

............

第二节 论文结构

本文主要参考了区域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依托产业转移理论、"污染避难所假说"等理论,探讨了北京、天津以及河北三省市产业转移问题。首先,利用“Moran’I”对京津冀城市群产业分布情况进行初步分析;其次,利用2004-2013 年各地区统计数据,构建产业转移模型,实证分析产业转移对移入地环境影响。最后,根据各省市“十二五”规划发展纲要,同时结合地区不同状况,在实证分析结果的基础之上提出相应对策建议。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结构安排如下: 第一部分:导论。主要介绍论文选题的背景与意义、论文重点、难点以及可能的创新点,同时就论文结构做出简介。 第二部分: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本部分首先界定了论文涉及到的重要概念,分析了产业转移及环境效应的相关理论基础。然后分析了国外学者对产业转移和环境效应研究的现状,以及产业转移机制等相关的研究并对文献进行了评述。 第三部分:京津冀城市群产业分布以及产业梯度转移现状分析。首先,对Moran’I 用到的权重矩阵做了定义,从空间和时间上分析京津冀现阶段产业分布的变化情况。其次建立产业梯度转移模型,验证在京津冀区域内产业发生转移这一事实,同时分析所得数据,查看移出产业以及承接地主要有哪些,归纳总结京津冀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特征。 第四部分:以京津冀城市群各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将产业梯度系数、环境管制水平以及人均收入引入检验模型,验证城市群内部的产业转移是否加重了移入地环境污染,导致移入地沦为移出地的“污染避难所”。 第五部分:本文在总结全文研究结论基础上,力求寻找最合理的手段措施,协调京津冀产业转移,保证区域内各地区协同发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重要概念以及相关理论

2004 年北京、天津、河北三地政府就一体化事项达成了“廊坊共识”,当时三省市的合作仅仅局限在北京、天津以及唐山形成的工业基地。随着各地区经济合作的日益广泛,京津冀城市群慢慢发展起来,现在京津冀城市群主要指的是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以及河北省 11 个地级市。其中,以北京、天津为区域中心,河北省环绕两市的八个地级市(石家庄、保定、廊坊、承德、唐山、秦皇岛、沧州、张家口)为主要建设区域。从整体上来看,京津冀城市群自然资源丰富,区位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优良港口以及公路网、铁路网明显优于中国平均水平。经过多年发展,京津冀具备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但是在区域内同时存在着产业同构和产业链断裂的现象。产业转移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达国家或地区通过跨区域的投资,在本地区比较优势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将本地区部分产业转移到其他国家。产业转移包含产业各个生产阶段的空间转移,也包含生产要素的综合流动。产业转移的结果是使得某些产品的市场供应从一些区域转向另一区域。产业转移是一些国家或地区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充分利用资源和市场以实现本国或本地区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途径,也是一些企业通过产业链的重新构建实现利润以及股东价值最大化目标的途径。产业转移按照其性质可以分为绝对的产业转移和相对的产业转移,绝对的产业转移是指在一定产业范围内,迁出地区该产业的绝对规模数量减少,相应的迁入地区该产业的绝对规模数量增加;而相对的产业转移是指在将迁入地区与迁出地区的产业规模进行对比,尽管两地区产业规模均发生增长,但是迁入地区的产业规模增长速度快于迁出地区的产业规模增长速度,从这点上可以看出,相对的产业转移属于产业转移的初期阶段,而绝对的产业转移发生在产业转移的后期阶段或者是较为成熟阶段。

...........

第二节 产业转移及其环境效应相关研究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针对北美自由贸易区谈判中,美国民众担心墨西哥的环境问题会伴随自由贸易进一步恶化,从而对美国本土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美国经济学家格罗斯曼和克鲁格于 1991 年首次实证研究了环境质量与人均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他们通过研究指出污染与人均收入水平间的关系为“环境污染在低收入水平上会随人均 GDP 的增加而上升,而在高收入水平上会随着人均 GDP 的增长而下降”。帕纳约托(1996)通过参考库兹涅茨于 1955 年界定的人均收入分配状况与经济发展程度之间的倒 U 型曲线,将环境质量与人均收入水平间的关系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狄布恩和海因茨(1998)以及丁达(2004)运用多种方法通过对不同国家横截面数据进行汇总全面、科学的分析得出,不仅在发达国家在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其环境质量与人均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都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相吻合。通过“环境库兹涅茨”假说,很多学者认为,国际贸易与国外直接投资(FDI)将带给各地区收入增长,但是在一定的收入水平范围内(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左侧),地区环境污染状况会随之加重。 运用环境库兹涅茨得出的上述结论,许多学者提出了“污染避难所”假说。迄今为止,对于“污染避难所”假说国外的学者基本处于理论探索阶段,在实证检验方面仍然欠缺。Esty(1995)、Levinson & Taylor(2008)从理论上证明“污染避难所”效应存在于环境管制与贸易之间。1992 年 Lucas 等人通过对美国一万多家企业考察得到的从 1976-1987 年 12 年间的面板数据发现,确实存在污染企业从美国转移到欠发达国家的情况。Leonard 和 Repertto 分在在 1988 年和 1995 年对多个跨国公司的数据进行分析,分别同时对污染企业流出国和与他相对接的流入国进行分析,并没有发现环境污染与国际间经济贸易直接存在必然联系。

..........

第三章 京津冀城市群产业分布以及产业梯度转移现状分析.... 14

第一节京津冀城市群产业分布现状.... 14

第二节 产业梯度转移模型.... 18

第三节 京津冀产业转移情况初步分析..... 20

第四章 京津冀城市群产业转移下工业污染排放实证研究........ 29

第一节 京津冀各地区污染状况分析......... 29

第二节 计量模型设定及变量说明...... 33

第三节 实证检验...... 35

第五章 京津冀城市群产业对接转移的对策建议.......... 38

第五章 京津冀城市群产业对接转移的对策建议

北京与天津、天津与河北一些地区的产业结构趋同,导致地区和企业之间的竞争大于协作,这种情况并不利于京津冀城市群的长期共同发展,国家以及政府的介入是国家发展总体形势的需要,是为了更好的协调区域内发展。因此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各地区应积极响应政府以及市场的指导,严格执行政府颁布的各项法规标准。为了更好的协调各城市协作,本文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经济政策

北京市是中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对外交流中心,目前北京市又致力于将自身打造成中国的科技创新中心。天津市是中国一个非常重要的国际港口,随着城市总体规划的变迁,天津市力图成长为北方的经济中心。通过三省市的城市定位,首先就要对三地各自的产业定位进行研究,明确三地的未来发展的主导产业及其产业发展方向。积极将北京打造成知识技术创新发源地,天津市作为其知识、技术外溢的承接地要做好产业创新和研发的转化,而河北地区要重点强调其作为先进生产制造战略支撑区的定位。其次积极筹划京津唐(北京、天津、唐山)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建立,明确京津保三角(北京、天津、保定)、唐山--滨海--沧州增长带的产业布局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些空间结构组团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成长性较强,经过逐步发展会形成很好的带动作用。此外以京津塘高速公路为抽线,其间分布建立新的园区以及合作点,结合已经建成的中关村高新区、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等形成一条新的产业带,这条产业带将全面提升整个区域产业的创新能力。

..........

结论

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均有自己的短、中、长期治理目标,其中北京地区的环境治理政策较其他地区更为严格,实施速度也明显较快,北京部分地区已经彻底实现了无煤化,其排污费的收费范围逐步扩大,施工扬尘以及挥发性有机物都列入了收费范围。近年来天津加大污染惩罚力度,制定了《天津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而河北省的污染防治重点则是提倡使用清洁资源。由此可以看出京津冀三省市存在政策不协调问题,导致京津冀各地区很难在环境治理中统一步伐。那么这就要求京津冀三地完善环境污染区域内的整体治理标准,打破地域行政划分以及财政体制造成的利益分割,依据国家现有的法规框架,如《大气污染防治法》和《环境保护法》,合理制定排污收费标准,政府要积极制定政策鼓励企业改善自身环保技术,同时协调区域内节能减排的各项指标及有关标准,整合区域内环保标准,完善这个区域内环保标准体系。积极弥补完善京津冀地区各政府环境政策方面存在的差异,形成权威、科学、统一的京津冀环境污染联防联控治理条例。只有形成整个区域层面污染治理的优化体系,才能真正实现区域统一标准、执法以及管理,有效防止污染产业投机转移。

.........

参考文献(略)

经济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篇二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从广义的范围看,产业转移在本质上被认为是资本的输出,即认为资本输出就是进行产业转移。按照这个定义,一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全球才开始出现资本输出,即代表开始发生了产业转移。直至二战以后,全世界范围内才开始有真正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发生,经过这几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以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重心由原来的制造业逐渐变成信息技术类行业。同时制造业的生产重心也从原来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变成了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尤其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发展中国家承接了大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制造业,我国也由此成为了世界制造业的中心之一。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开始放缓,但是制造业仍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并且我国由原来的制造业大国开始转变为制造业强国。但是整体经济水平的提升使得企业的生产成本与经营收入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也使得旧的粗放性增长方式不再适应于企业的生产与发展,因此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成为当前各区域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在这种现实状况的要求下,制造业转移在我国开始呈现出迅速发展和壮大的趋势,制造业转移逐渐成为各区域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同时也成为当前经济学、社会学和地理学等学科关注和研究的重点。转移地和承接地都能够通过产业转移实现自身经济的发展,既可以提高当地企业的生产优势,又可以促进这些地区之间的资源互补和协调发展。 长三角城市群(以下简称长三角)是国家级的城市群,其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对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和发展也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给出了关于长三角城市群的规定:“长三角”是指以上海为中心,南京、杭州、合肥为副中心的城市群。自此明确了长三角的区域范围包含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整个区域的面积是35.44万平方公里,占到国土面积的3.69%。长三角作为我国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只占到全国土地面积的3.69%,却集中了全国1/4的年经济增长量,对我国的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伴随着长三角经济和产业不断地发展壮大,使得该地区的各个城市对劳动力、资源、环境等要素的需求也在不断激增,但是这些要素的供给量是有限的,由此就导致其供给的价格不断攀升,使得企业的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由于上述种种原因,使得长三角内部开始不断出现制造业的转移。综上所述,本文在学习和总结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会分别分析浙江省和安徽省制造业转移的效应情况,再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出发,提出相应的产业转移模式,从而为我国其他区域进行产业转移提供借鉴。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文首先将对长三角制造业转移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以产业梯度转移理论为基础,从转移地和承接地两方面综合考虑制造业转移的效应情况。之后考虑地理位置的影响,分析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五种产业转移的模式,再针对具体城市的情况提出相应的产业转移模式。本文研究的总体目标是提供相对较好的产业转移模式和政府指导性意见,从而促进长三角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以及实现长三角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和经济的增长。据此,论文形成了相应的研究框架(图 1-1)。 本文总共分为五章,各章节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章,绪论。本章将首先阐明全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之后再说明全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本章将首先阐述产业梯度转移理论,这是本文的理论研究基础。之后对国内外学者关于产业转移效应和模式选择的研究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和总结,从而得出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为接下来关于浙江和安徽省产业转移的效应和模式选择的分析提供理论上的支撑。 第三章,长三角制造业转移现状和效应分析。本章首先对长三角制造业转移的情况进行分析,之后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产业转移效应测评指标,对浙江省和安徽省各个城市制造业转移的效应进行分析。 第四章,长三角制造业转移的模式选择。本章首先对造成制造业转移现状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考虑到产业转移受到区域地理位置的影响,运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长三角制造业转移的影响因素。之后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出发,提出五种产业转移模式的类型,再结合各个区域的具体情况展开分析。 第五章,结论和不足。首先对本文的主要结论进行归纳和总结,之后再指出本文研究的不足并且作出展望。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从空间分布的角度看,产业转移主要表现为产业从发达区域向欠发达区域的流动。从经济发展的角度上看,产业转移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的区域之间,它是发达区域的企业通过跨区域资本输出,把企业的部分生产销售等环节转移到欠发达区域,从而实现产业的经济转移。学者们对于产业转移都有不同的认识,如卢根鑫(1994)认为产业转移是由于市场上产品生产需求和生产要素供给量的变化而产生的,同时他认为国际产业贸易和国际产业投资会导致产业在国际间的转移,但国际产业转移又不能完全等同于国际产业贸易和国际产业投资。顾朝林等(2001)的研究,认为产业转移是在时间和空间双向上的动态转移过程,它表现为土地、劳动力、资本等要素在不同区域间的流动过程。陈建军(2002)认为产业转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自发性行为,主要是指某产业从某地区转移到其他地区的过程,有着时间和空间两个层次,它将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综上所述,本文将产业转移定义为:当自然资源、劳动力和环境等生产要素素受到制约后,企业为了获得更高的收益,将部分生产或销售环节从某国家或区域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动态过程。通过该定义可知产业转移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要素供给密切相关,这种过程既可以发生在发达国家或地区之间、也可以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之间,更可以发生在发达国家或地区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之间。产业转移可以促进转移地和承接地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以及实现当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所以某区域要想获得经济质的飞跃就需要通过产业转移实现其资源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

第一节 理论基础

当前有关产业转移现状、影响因素、效应的研究理论有很多,国外关于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已经很成熟,并且很多现已成为产业转移研究的基础性理论。其中产业梯度转移理论是众多产业转移理论中相对比较广泛应用的理论之一,它是在汤普森(1966)的区域生命周期理论与弗农(1966)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随后国内学者对其又进行了拓展,如石东平,夏华龙(1998)认为科技创新活动所带来的产品研发、技术创新等都来自于梯度较高级的地区,之后伴同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动,产业活动将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变。他们主要认为产业结构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同时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又会反向作用于产业结构。其中区域主导产业所处的产品生命周期的位置将是衡量区域梯度程度的重要指标,如果区域主导产业正处于产品生命周期创新这个位置,则说明该主导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认为该区域的主导产业是非常有发展潜能的,故而将该区域判定为高梯度区域。之后随着时间推移,主导产业所处的产品生命周期阶段也将随之发生转变,而这种转变过程就被认为是区域从高梯度区域向低梯度区域转变的过程。

.....

第二节 产业转移效应的相关研究

全球范围内研究人员就将产业转移视为外商直接投资,所以他们在研究产业转移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时就直接研究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如Borensztein and Gregorio&Lee(1998)对60个发展中国家的外商直接投资额进行了一次多国家的线性回归,最后得出外商直接投资将促进东道国经济发展的结论。Tina Sreide(2001)认为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可以推进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同时外商直接投资可以从多方面对东道国的经济增长和工业化发展产生影响。Markus Taube&Mehmet(2002)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使得中国东部与中西部省份之间差距扩大,在极端的情况下,这可能会造成社会紧张,扰乱中国社会的和谐状态。Jimmy Ran&Jan P.Voona(2007)与中国学者李光忠共同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的影响,使用中国30个省市19个行业三年的外商直接投资数据,最终发现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是起到相对积极的作用,但外国直接投资的增长不一定会使得所有产业和地区都获得发展。 国内学者如卢根鑫(1994)认为国际产业转移将促进发展中国家的要素流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及就业结构的改变,最后可以实现地区平均工资的增加和国民生产总值提高的目标。江小涓(1999)认为国际资本流动对各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它有利于提高东道国的资本积累量、促进其技术引进、改变其进出口商品的结构和推进其经济体制的转变。张琴(2010)以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为例,研究其60-90年代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发现产业间关系协调和社会基础的稳定将有利于国际间产业转移的实现。

.....

第三章 长三角制造业转移现状和效应分析 ..... 11

第一节 长三角制造业转移的现状 .......... 11

第二节 浙江省制造业转移的效应分析 ...... 15

第三节 安徽省制造业转移的效应分析 ...... 20

第四章 长三角制造业转移的模式选择 ......... 26

第一节 长三角制造业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 .......... 26

第二节 长三角制造业转移的模式选择 ...... 33

第三节 政策建议 ........ 36

第五章 结论和不足 ......... 38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38

第二节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 39

第四章 长三角制造业转移的模式选择

通过第三章的分析,知道不同城市进行制造业转移的效应存在很大差别,部分城市并没有通过制造业转移获得很好的效应。为了改善这些区域制造业转移的效应,以及提高长三角整体制造业转移的水平,本章将分别针对转移地和承接地提出相应的产业转移模式。为了能够提出有效的产业转移模式,本章将首先对制造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展开详细分析。这主要是因为只有在明晰制造业转移的影响因素之后,才能够清楚应该通过何种途径对制造业转移进行改善。所以在分析完影响因素之后,将在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与之相对应的五种产业转移模式。再针对不同区域具体分析其产业转移的模式选择,并且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达到区域产业合理布局和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

第一节 长三角制造业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

本节在长三角 41 个城市的区域下建立空间计量模型来探究各影响因素对产业转移的影响情况,从而使本文可以对制造业转移提出相对有参考价值的意见,为长三角乃至全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这里首先对空间计量模型的计算进行简单的介绍,即先验证因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空间相关性的。如果存在空间相关性,则代表其是会受到地理和区域的影响,因而使用一般的线性回归就不可行,需要使用空间误差模型和空间滞后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空间计量经济学是计量经济学中的一个分支,它主要是研究横截面数据和面板数据在回归时受到空间自相关和空间不均匀性影响的情况,即因变量或自变量会受到地理位置的影响。本文首先采用全域空间相关性指数Moran’s I及局域Moran’s I散点图对制造业转移在空间上是否存在自相关进行检验。

.........

结论

制造业是中国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我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从长三角三省一市分布上讲,目前制造业主要集聚在上海浙江。近年来,随着制造业的转移,上海和浙江的集聚程度明显下降,而江苏和安徽承接产业转移,集聚程度有所上升。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学者关于产业转移的效应和模式选择的研究内容进行梳理和归纳,之后再通过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对长三角制造业转移的效应和模式选择展开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上海浙江的制造业普遍发生相对制造业转移,而江苏和安徽则承接制造业的转移。其中上海市只有烟草制造业和造纸及纸制品业没有发生相对转移,浙江省只有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没有发生明显的产业转移。安徽省承接的制造业比重要大于江苏省,但是江苏省的制造业发展水平却在三省一市中处于首位。同时在针对各区域产业梯度系数进行计算后,发现浙江省是三省一市中制造业转移产业最多的省份。

第二,产业转移对转移地和承接地存在不同的影响。对转移地而言产业转移会增加其企业利润、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技术革新和改变就业结构。对承接地而言产业转移会加快资本投入、促进技术进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和缓解就业压力。当然在具体分析浙江和安徽省各区域产业转移的效应时,每个区域产业转移的效应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各区域产业转移建设的长期目标和质量目标,提出针对性的调整措施,为提高各区域产业转移效应、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指导性意见。

.........

参考文献(略)

经济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篇三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社会发展的动力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经济成就举世瞩目,GDP 年均增长率达到 9%。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能源消费随之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能源消费总量在 2013 年达到了 375000 万吨标准煤。然而,我国能源储量并不丰富,以煤、石油、天然气为主的常规化石能源储量有限,油气资源人均拥有量量还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 10%,煤炭人均可剩余可采储量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此外,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不高,单位 GDP 能耗不仅高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还高于巴西等一些新兴经济体。目前,我国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能源消耗大量增加,能源紧缺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瓶颈。为此,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消费强度的双控制,提出在“十二五”末,能源消费总量要控制在 40 亿顿标准煤以及万元 GDP 能耗要比 2010 年 16%,并且要使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在“十二五”末达到 11.4%。此外,为了解决新时期面临的能源问题,国务院在 2014 年印发了《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规划(2014-2020)》中提出到 2020 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和煤炭消费总量分别控制在 48 亿顿标准煤和 42 亿吨标准煤,且要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并降低煤炭消费比重。 造成我国目前能源紧缺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能源体制问题、能源价格问题以及产业结构问题。能源体制问题和能源价格问题在短时期难以解决,需要国家进行相应的改革。而产业结构问题一直是影响能源消费的重要因素。我国各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受到能源消费的制约,另一方面,产业结构的调整也会影响能源消费总量、能源消费强度和能源消费弹性。因此,研究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对于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完善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及实现节能降耗都具有重要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能源是向自然界提供能量转化的物质。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西方国家爆发“石油危机“之后,研究经济、能源、环境三者之间关系的逐渐成为经济学界的热点。在石油危机之前,经济学界认为生产资料主要包括包括劳动力、资本和土地,而石油危机对西方经济的冲击,使经济学界认识到能源与其他生产要素一样,对经济发展会产生很大影响,从而开始系统的研究能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具体来说,研究二者之间关系的文献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对于二者之间关系的,国外学者做了很多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Kraft ,J and Kraft,A(1978)基于美国 1947-1974 的数据,证明了从 GNP 到到能源消费的因果关系。在他之后,一些学者利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的数据,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例如,Hwang,D.B.K,Gum,B(1992)利用台湾的数据,得出 GDP 和能源消费存在因果关系;Masih and Masih(1997)对韩国的研究表明存在能源消费与国内生产总值间的双向因果关系;John(2000)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了印度以及部分南亚和东南亚国家能源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短期内印度和印尼而国能源消费是收入增加的格兰杰原因,而对于泰国和菲律宾而言,能源消费既是收入增加的格兰杰原因,并且收入增加也是能源消费的格兰杰原因。然而,也有一些学者得出不同的结论,例如 Akarca and Long(1980),Yu and Choi(1985)研究表明收入和能源消费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Cheng(1999)通过实证研究表明,印度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Russell smyth(2007)基于七国集团 1972-2002 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面板协整模型,认为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

第二章 我国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费的描述性分析

第一节 我国产业结构的描述性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从三次产业的演变来看,从以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转变为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导。从下图可以看出,三次产业的比重由 1978 年的 28.1%:47.9%:23.9%变化到2013年的10%:43.9%:46.1%.可以看出,第一产业的产值所占GDP比重在下降,我国由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转变为一个以工业为主的国家。第二产业在 GDP 中的占比变动较小,基本维持在 47%左右,第二产业一直是国民经济的主体,而与第二产业类似,工业产值比重基本保持在 40%左右,这也说明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第三产业则发生了较大变化,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特别是在 2013 年第三产业产值占比达到 46.1%,超过了第二产业产值占比,这说明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得到了有效调整,产业结构类型开始向“三二一”转变。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如下表 2-1 所示,我国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从下表可以看出,发达国家的第一产业产值比重都是低于 10%的,第二产业产比比重均低于 40%,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大多都高于 60%,即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模式都是“三二一”模式,且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占到 GDP 的较大部分,这是因为发达国家都已经完成了工业化进程。进一步说,我国第二产业发展质量较低,制造业规模较大,但国际竞争力不强。与此同时,我国第三产业内部的交通运输业和邮电业、批发零售和住宿餐营业的比重较高,而以金融保险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因此,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仍需要大力调整,要逐步降低第二产业的比重,增加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比重。

........

第二节 我国能源消费的总体概况

总体而言,我国能源储量比较丰富。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人均占有量较低。同时,我国资源分布不均衡,部分地区能源资源匮乏。近年来,我国工业化步伐不断加快,对能源需求不断增加,进一步加剧了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由 1978 年的 57144 万吨标准煤增加到2013 年的 375000 万吨标准煤,年均增长 5.52%。总体而言,我国能源需求呈现上升趋势,但是从 1978 年到上世纪末增长速度比较比较平缓,而从 2000 年以后能源需求的增长速度加快,我国能源需求出现了大幅度的上升。 分时期来看,从 1978 年到 1999 年,我国能源消费年均增长 4.38%,增长速度比较缓慢。除个别年份能源消费有所下降外,大部分年份能源消费保持上升趋势。而且在 1996 到 1998 年三年间,能源消费相对稳定,这是因为这段时期,对煤炭需求下降,而对电力等清洁能源需求增加。进入新世纪以后,能源需求快速增长,与 2000 相比,2013 年的能源消费总量增加了 229469 万吨标准煤,年均增长 7.55%,增速明显快于上个世纪。

........

第三章 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影响的总体分析 ..... 17

第一节 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总量的影响 ....... 17

第二节 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强度的影响 ....... 20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25

第四章 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影响的区域分析 ..... 26

第一节 假设与数据 ..... 26

第二节 面板数据实证检验 ..... 29

第三节 面板数据实证结果分析 ....... 32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34

第五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 35

第一节 结论 ..... 35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36

第四章 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影响的区域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以及西部地区经济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由于区域之间在区位、人才、技术以及政策环境等方面存在不同,工业化发展水平的不同导致各区域的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状况不同。因此,本章主要对各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为各地区制定适宜的节能政策提供参考。

第一节 假设与数据

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对能源的需求也是不同的。从工业化的发展进程来看,在工业化初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对能源的依赖程度不高,进而工业化的发展消耗的能源较少,能源并没有成为限制经济发展的因素。因此,在工业化起步阶段,经济的发展带来的能源消费总量较低。随着工业化的进一步推进,三次产业中的第二产业超过第一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第二产业中的重工业成为主导,重工业的快速发展导致能源消费大量增加,能源消费总量随之出现大规模的增加,能源成为限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进入工业化后期,第三产业取代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第二产业在三次产业中所占的比重逐步下降,且工业由重化工业向加工组装型工业转变,此时,经济发展带来的能源消费变动不大,能源消费总量依然在上升,但是与工业化中期相比,其增速有所放缓。在后工业化阶段,随着技术进步,各产业的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经济对能源的依赖度不断减小,能源消费总量逐渐减少,最红能源消费总量维持在一个稳定的区间。 经济与能源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一方面,一个地区的能源状况影响着该地区的产业结构,一般来说,能源储量丰富地区的产业结构中高耗能产业所占的比重较高,其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另一方面,实现经济发展需要消耗大量能源,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对能源的依赖度相比,集约的经济增长方式对能源的依赖程度较低。而能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特点,决定了在经济发展的某些阶段能源存在“供需缺口”,但是能源短缺并不会导致经济停滞不前。因此,根据产业结构理论和能源消费理论,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经济对能源的依赖度最终会下降。因此,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可以解决能源“供需缺口”问题。

.......

结论

本文主要研究了我国产业结构变动与我国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在对我国产业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现状进行分析之后,分别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因素分解分析研究了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量、消费强度的影响。然后,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采用 2000-2012 年我国 30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建立计量模型,运用 Eviews6.0 软件分析东、中、西三个地区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影响。研究的结论如下:

第一、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不合理。通过对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现状分析看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第二产业的比重偏高,第三产业的比重偏低。同时,我国能源供给存在缺口,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能源。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消费比重偏高,石油和天然气消费比重偏低,清洁能源消费比重也较低。此外,工业能耗占能耗的比重达到 70%左右,工业的的能源强度最高,并且工业内部高耗能行业的占工业总能耗的比重超过 80%,而且产值却只占工业总产值的 50%左右,说明工业特别是工业内部的高耗能产业节能潜力很大。

第二、工业是我国节能的重点行业,工业内部结构仍存在优化空间。文中利用灰色关联的分析方法测算出各终端能源消费量与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之间关联度,按照关联度大小排名依次是:工业能耗、交通运输业能耗、建筑业能耗、其它行业能耗、生活能源消费、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营业能耗、农林牧渔业能耗。结合前面能源消费强度的分析可知,工业能源消费强度在各产业中是最高的。因此,工业是实现节能的重中之重。同时,也要做好建筑业与交通运输业的节能。此外,生活用能的不断提高也应该引起重视,在当前工业进程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大背景下,要大力宣传节能的重要性。

.........

参考文献(略)

经济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篇四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进入新世纪以来,创新和科技已经成为了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各国也都将科技和创新提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而承载着科技与创新使命的便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2008 年 11 月 5 日。国家把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十大振兴产业,全面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逐步出台了大规模的投机计划。在 2014 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中则提出,要优化国家高新技术园区和国家资金创新示范区的深度,促进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顺利升级,并同时协调中西部的协调发展。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在核心竞争力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为明显,而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缺乏良好的金融支持体系,进而导致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缺乏有效地金融支持。在国家自主创新和经济转型周期的大环境下,浙江省作为全国经济发展前沿地区,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也取得了较为自豪的成绩。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与国内先进地区相比,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和其主营产品在核心竞争力上还存在较明显的差距。本文通过综合分析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规模、结构和效率,并通过时间序列回归于分析,试图得出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与金融支持的内在联系,并为浙江省政府提供相关的政策与建议。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针对目前高新技术产业的相关文献,其研究角度大多为高新技术产业与微观自主创新行为联系,以及高新技术产业与宏观政策支持的角度,但是从区域金融支持角度分析其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联动影响方面的文章并不多,本文试图研究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体系特点,为政策建议的提出提供理论支持.

(2)从论文内容角度,试图构建相对合理的金融支持模型,并且对于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体系指标进行衡量与筛选,并在最后运用模型和指标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3)分析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理论及金融支持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内在影响机理,分析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资本导向的改革方向与策略,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理论,为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改进办法提供理论支持。

........

1.2.2 研究意义

高新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既保证了国家对于 GDP 的发展要求,又提高了经济的发展质量,同时对于该区域经济转型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金融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在现代市场环境中,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更加需要合理的金融支持和正确的资金引导。 目前,浙江省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还远远没有达到经济转型的要求,而作为民间资本雄厚的浙江省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相对不足。本文试图通过对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以及浙江省金融发展体系的研究,通过相关理论分析,挖掘两者的内在逻辑联系。本文的研究内容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体现出了时代性和前瞻性。

........

第 2 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研究现状

西方发达国家对高新技术产业的研究从 20 世纪中旬开始,目前其研究主要集中有几个方面: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创新研发人员和 R&D 投资经费为主要推动力,这个观点是由美国学者 Ann Markusen 和 Peter 在研究美国“曼哈顿”计划和“阿波罗计划”之后,提出了以专业技术人员和资本推动高技术产业发展动力模型。美国学者 Brian W. Mar 和 Milliiam T. Newell 通过对大量美国高新技术企业的调研,认为充裕的研发资金、高水平的科研人员和技术水平等资源配置,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强烈的推动作用。美国经济学家 D.诺斯和 R.托马斯在《西方世界的兴起》(1973)中,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动力因素进行了分析。安纳利·萨克森宁的《地区优势:128 公路地区与硅谷》(1994)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关动力因素如制度、社会文化等因素的作用进行了论述。美国学者奥吉认为,行业的发展需要经历三个生命周期,分别是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在他看来,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一般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成长,成熟,饱和和衰退。巴斯(1969)提出的扩散模型以及 Mahajan 在扩散模型基础上建立的扩散渗透理论,可以将高新技术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水平即高新技术研究和开发,高新技术的传播以及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

.........

2.2 国内研究现状

有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研究集中在高新技术产业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条件、机制和作用。史丹和李晓斌(2004)发现高新技术产业的科技投入具有边际效益递减规律,制度是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决定因素。金碚(2003)研究员提出通过科技资源配置体制的改革,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效的市场竞争秩序,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长期持续发展。对于高新技术产业融资问题的研究,主要从从上个世纪 90 年代开始,研究的主要模式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资本市场的先验理论以及股票和债券市场的运作经验,着重研究了国内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产权和政策问题,对于高新技术产业融资问题主要是从两方面入手:张陆样(1999)在其著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风险投资》中阐述了风险投资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促进作用和内在规律性,对风险投资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张景安(2000)主编的《技术创新与风险投资》中表示,风险投资将对于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行为有正面促进效果,但是同时也由于风险投资周期与研发创新周期的矛盾使得许多科技创新产品没办法产业化发展。而风险投资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仅仅是社会金融组成的一小部分,无法成为一种系统性的金融支持体系,也无法满足高新技术产业战略发展需求。

.........

第 3 章 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的现状分析.... 10

3.1 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10

3.2 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的金融制约.... 14

3.3 本章小结.... 15

第 4 章 金融支持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影响机理分析.... 16

4.1 概念的界定...... 16

4.2 金融支持规模对高新技术产业影响的机理分析.... 18

4.3 金融支持结构对高新技术产业影响的机理分析.... 20

4.4 金融支持效率对高新技术产业影响的机理分析.... 21

4.5 本章小结.... 23

第 5 章 金融支持对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影响实证分析...... 24

5.1 计量模型的构建...... 24

5.2 金融支持对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26

5.3 实证结果及分析...... 29

5.4 本章小结.... 30

第 6 章 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金融支持的优化和改善

6.1 完善金融市场体系

浙江省金融市场体系仍然是以商业银行为主导,高新技术产业目前最核心的资金来源仍然是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应该对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给予强大的资金扶持,商业银行贷款应该优先投放到具有较好发展前途的高技术产业,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给予更多在科技创新和研发等方面的支持。为了达成这个目标,首先需要提高银行对高新技术产业相关业务和发展前景的辨识度,控制信贷过程的风险,追加委托担保机制,来控制信贷风险。商业银行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建立专门的高新技术产业评审小组和评审机制,来进一步提升对此类业务的专业度。当前,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在资金、人才投入和企业规模方面都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并且已经培育出 30 多家国家重点高技术企业,并有 70 多家企业的产值在亿元以上,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家重点企业。商业银行应该把这些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其未来贷款业务的增长点。 第一,对高新技术产业进行市场细分,建立良好的评价机制。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以及充分了解高新技术企业真实信息,商业银行应当强化和各级政府部门的合作与沟通,加大贷款力度以支持国家 和省级重点 建设项目;第二,根据企业的具体需求以及企业自身资产负债和现金流的特点,设定多样性和灵活性的金融支持方案。对高新技术产业的还款方式可以采取诸如利随本清、分期定额等优惠方式。为了可以更好的开展此类业务,商业银行需要在授信和风控等过程加强对评估人才的培训,经常保持和高新技术企业的联系,重点支持各项评估指标优良、发展潜力巨大以及拥有自主创新技术和专利的高新技术企业。第三,推进担保方式多元化,对优秀企业增加授信额度。例如出口股票质押、仓单质押、债券质押、退税质押、股权质押等担保方式。商业银行可以对高新技术企业所拥有的经过严格评估的知识产权进行在评估,评估合格后依据评价价值对企业进行基于知识产权的质押贷款,而知识产权是高新技术企业至关重要的财富,合理的运用知识产权这一无形资产能够进一步扩大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渠道。另外,商业银行在合理风控的指标下适当还可以扩大第三方担保的范围,并用保险去覆盖一部分尾部风险。

...........

结论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调整优化浙江省产业结构的关键 ,是提高浙江省经济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必须把它摆到国民经济发展的优先位置。尽管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与全国领先的江苏省、山东省和广东省相比,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金融体系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支持滞后是造成上述现状的重要原因,政府财政和商业信贷部门的融资基本不能满足高新技术产业对资本的需求,不能合理引导资本流向。因此,本文的研究对促进金融体系更好地服务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增强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 通过选取相关指标,参考已有文献,分析了浙江省金融支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并构建了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模型,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说明了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的规模,阐述了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的特征;分析了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所面临的融资困境。然后根据现状,指出了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 。

(2)通过研究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影响因素建立了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模型,并且设置相关指标、运用相关数据对金融支持浙江省高技术产业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与金融规模、结构和效率之间均存在着正向关系。

(3)在现状分析和实证结论的基础上,本章从完善资本市场融资体制、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和健全信用担保体系三个方面依次给出了金融支持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略)

经济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篇五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目前对我国制造业集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集聚和地区专业化的影响因素及趋势等方面,对于集聚、地区专业化和结构差异化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的相关研究较少。 产业集聚必然会带来生产要素的流动,从而引起地区专业化的变化,进而影响区域间产业结构的变迁趋势。因此,集聚、地区专业化与结构趋异的关系研究就成为本文的题中之义。现有研究对制造业集聚或扩散的测度,阐述了制造业是处于集聚或扩散阶段,而集聚与结构趋同、扩散与趋异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根据我国制造业的实证检验,可能会得出不一致的结论。地区专业化和产业结构变动的趋势关系是部分制造业与制造业总体的关系,专业化水平在产业结构趋异的趋势中下降或在趋同的趋势中上升,也可能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 就产业集聚而言,从什么角度衡量集聚、用什么指标衡量区域制造业集聚和专业化水平最为适当等方面有待研究,基于行业和地区的角度考察集聚状况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需要从行业和区域两个方面的研究,厘清研究视角,给出更加清晰化的趋势判断。同时,产业集聚变动趋势的测度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诸如空间距离、地区相对规模或企业相对规模等因素,本文尝试在集聚测度指标中加入空间距离因素,仿照制造业中心值这一指标对其的处理方法。基于对集聚、地区专业化与结构异同的变动趋势,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和理论研究。

.........

第二节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本文通过对产业集聚与地区专业化相关指标进行梳理,在考虑空间距离因素对集聚态势的影响基础上试图改进并构建新的指标,运用各类指标分别从行业角度和地区角度衡量产业集聚趋势,同时分析我国的地区专业化状况,运用时间序列的单位根检验方法分析各省市产业结构是否存在趋异或趋同,并对产业结构差异度进行具体测度,解读我国区域间制造业结构差异状况。最后,从全国和分地区两个角度研究三者之间的变迁趋势有怎样的互动关系,并试图解释这种关联性。

二、研究方法

第一,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本文借鉴国内外关于产业集聚、地区专业化和产业结构的相关研究,结合产业经济学、空间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实证研究我国制造业的集聚现状、地区专业化水平和区域间结构差异度。 第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本文对产业集聚、地区专业化、产业结构等理论的研究采用了定性分析的方法,并对产业集聚的主要测度指标进行必要的述评。同时,本文采用定量分析方法,结合各类图表法、对比法、曲线拟合和协整检验等方法直观的展现了本文的观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制造业集聚与地区专业化

产业集聚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对于经济活动集聚特征的研究主要有两个角度:产业集聚水平和地区专业化水平,前者主要衡量同一产业在空间上的集中度,后者指某地区与其他地区相比产业部门构成的差异性。国内外学者分别以成本最小化、规模经济、创新、规模报酬递增、知识溢出与经济增长等角度对产业空间集聚进行研究,使得理论研究进一步贴近现实。 产业集聚的研究最早产生于产业区理论(Marshall,1890),他从外部经济角度对某一特定产业部门集聚在某一特定地区的情况进行研究,发现这种集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之后,国外学者纷纷展开不同角度的研究探讨。从成本最小化的角度研究,Weber(1909)的著作《工业区位论》中,表明企业选择在哪个区位集聚的原因在于集聚所增加的运费并不大于其所节约的成本;从规模经济的角度研究,Hovver(1936)提出产业集聚最佳规模论,集聚规模具有适度性,若集聚企业较少,则无法实现规模经济,若集聚企业太多则会产生规模不经济,导致集聚水平下降;从集群式创新的角度研究,porter(1990)、Saxenian(1994)等人在重构的竞争优势理论中,首次正式提出产业集群,由于集群内部的各个参与主体都可以互动合作,如企业、供应商、竞争对手、协会乃至政府等机构,有利于技术创新和扩散,而这正是在市场需求快速变化环境中获取产业持久竞争力的关键;从规模报酬递增的角度研究,Krugman(1991)构建了三个基础模型研究区域产业集聚现象,也就是新经济地理学著名的中心—外围模型、历史和预期模型、区域专业化模型,模型研究得出,产业空间集聚的主要力量是市场规模效应、密集的劳动力市场和外部经济,而且区域初始优势推动产业空间集聚走向累积循环路径,进入自我锁定与加强.

........

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的相关研究早期集中在定性研究,随着产业结构理论的纵深发展,产业结构的定量测算引起了国内学者们的关注,相关的测算方法和指标构造不断产生。一般指标构建有两大维度:一是从产业同构的角度来测度,二是从区域产业结构差异的角度来测度。这两种方法都可以表明各个区域间产业结构的不同状况,前者往往使用结构相似系数,侧重于衡量不同区域间各个产业的占比是否相似,是现有研究测算产业结构相似方面的最常用的指标。后者有 Krugman 行业分工指数、产业结构差异化指数等。还有其他可以用来间接测度区域间产业结构异同的指标主要有区位熵、Hoover 专业化系数、空间基尼系数、E-G 指数等,这些指标主要适用于产业集聚及空间分布,用于衡量区域间产业结构的异同并不合适。 产业结构相似性系数:以往的研究大多主要是以主要经济区域如长三角、京津冀、环渤海经济圈等为研究对象,按照国家标准行业的分类考察不同地区间行业层次与产品层次的相似程度。多数研究认为我国产业结构趋同。齐雯靖(2012)从三大产业和制造业两个层面测算东北地区各省份间的产业结构相似程度。

........

第三章 制造业集聚、地区专业化的测度与变迁趋势 ...... 11

第一节 产业集聚、地区专业化的测度指标 ...... 11

第二节 数据说明及行业和地区划分 ....... 15

第三节 制造业集聚的变迁趋势 ..... 17

第四节 制造业地区专业化的变迁趋势 ..... 20

第四章 制造业集聚、地区专业化与结构趋异的关系分析 ........ 26

第一节 各省区产业结构趋异的实证研究 ......... 26

第二节 制造业结构趋异的测度 ..... 30

第三节 制造业集聚、地区专业化与结构趋异的关系 ..... 33

第五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42

第一节 基本结论 ..... 42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43

第四章 制造业集聚、地区专业化与结构趋异的关系分析

一般来说,第一产业主要受自然条件的约束,其产业结构较为稳定,而第三产业结构的变动主要是市场行为作用的结果,产业趋同或趋异主要体现在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行业内部。有关产业结构趋异的文献主要是以一个区域(如长三角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对全国范围的比较研究很少。产业集聚、地区专业化及产业结构趋异之间相互关联,集聚与结构趋同、扩散与趋异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根据我国制造业的实证检验,可能会得出不一致的结论,而地区专业化水平在产业结构趋异的趋势中下降或在趋同的趋势中上升,也可能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本章综合各个指标的动态变化来分析制造业集聚、地区专业化与结构差异度的趋势关系,推断出制造业集聚、地区专业化的趋势的变动是否有可能导致区域间产业结构趋同或趋异。

第一节 各省区产业结构趋异的实证研究

上一章分别分析了我国制造业集聚和扩散状况及各地区的专业化水平,在研究三者关系之前,首先对中国制造业 2000-2013 年间各省区的时间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该方法由 Bernardand Durlauf(1996)提出,以分析各省区产业份额稳定性情况,再通过协整检验判断各省区制造业分布是否均匀化,即区域间产业结构是否存在趋同或趋异。假定有 m 个省份,若各类资源(如技术、知识、劳动力等)在每个省区均自由流动,且被无偿获得与利用,则这 m 个省区将存在均匀化或趋同现象;而若各项资源仅能在有限范围或地区内获得或利用,那么这 m 个省区趋异。如果集聚和分散的各种作用力量相互抵消,则各地区间不会趋同或趋异,此时,每个地区在所有地区中的某指标的比例,如就业人数、工业增加值等,将会保持不变。

.........

结论

本文将产业集聚与地区专业化的常用指标进行对比,并总结了各类指标的优缺点和构建方式,通过参考制造业中心值对空间相对距离因素的处理方法,在Krugman 集中指数的基础上构建了 K1 集中指数、K2 集中指数,测算了我国制造业的产业集聚度,而地区专业化和产业结构差异度的变动趋势则主要使用Krugman修正指数和产业结构差异系数来衡量。改进后的 K1 集中指数、K2 集中指数在多大程度上可以代替 Krugman 集中指数,且如何改进空间因素权重,是未来值得研究的问题。另外,如何从指标的构造入手,分析产业集聚、地区专业化和结构异同的各个指标的优劣性和差别性也是未来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第一,我国制造业集聚变化趋势具有较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2005 年之前先上升后逐渐趋稳,2010 年后有略微下降态势。由于制造业分工的细化与产业链的不断延伸和完善,各细分行业间既能共享资源又可错位竞争共同发展,行业自身的关联效应和累积循环效应加强,以致各个行业的集聚程度在 2005 年之前不断上升,之后趋稳;2010 年后由于产业集聚对区域资源产生的稀缺性压力、生产要素的拥挤及交易成本的增加都迫使区域产业向区域外转移,导致行业集聚度略微下降。 第二,我国制造业的地区专业化水平呈现上升趋稳趋势,与行业集聚趋势基本一致,且欠发达地区的地区专业化水平高于发达地区。同时,地区专业化与结构差异化的变动趋势一致,伴随着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各省市制造业结构的差异化提高。

.........

参考文献(略)

经济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篇六

1绪论

1.1研究背景

住房问题一直是中央和政府关注的重点问题,为尽快实现“人人有房住”的目标,中央政府近年来不断加快住房保障的步伐,加大住房保障的力度。我国“保障性住房”这一概念始于2003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徤康发展的通知》,其中首次提到这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词。在后来的住房供应体系中,由于不同家庭的收入不同,人口结构和困难程度也不尽相同,为了有区别、有层次的满足不同群体的住房需求,政府因人而异,在住房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不同的保障政策。然而,在2009年之前,我国的住房保障体系中,主要是以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为主,廉租房是针对最低收入、最困难家庭的租房群体,经济适用房则是针对拥有当地户口的低收入买房群体,两者都是面向低收入人群。如此一来,那些既达不到廉租房申请条件、也达不到经济适用房购买条件,并且无力购买普通商品住房的“夹心层”人群的住房问题就得不到保障。②为扩大住房保障体系覆盖面,使不同收入的家庭都有适合自己支付能力的住房,在这种需求及政策导向下就出现了公共租赁住房,弥补了住房保障体系的这一空白。目前,我国很多城市都开始了对公共租赁住房的的尝试和探索,并取得了成效。深圳、北京、重庆、上海、南京、青岛、哈尔滨等地相继出台了各省市的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实施细则,初步明确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标准、申请条件、配租流程及标准等相关政策。作为重点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公共租赁住房现已进入了大规模分配阶段。对于这种价格机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社会福利资源,其分配的公正性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公共租赁住房是一种社会福利资源,其分配的公平性尤为重要。公共租赁住房的意义就在于惠民生,促公平,真正帮助到中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公平是公共租赁住房的生命线,不仅关系到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政策的实施效果,若建好后分配不公,更会导致政府失信于民。公平分配公共租赁住房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公平分配是保障民生的关键,只有切实做到公平分配,才能有效促进民生工程的发展,才能真正保障社会各阶层不同群体的基本住房需求,实现“人人有房住”的目标。

.......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在我国当前公共租赁住房分配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申请过程中审核不严、准入门檻设置不明确、轮候对象配租排序缺乏公正、配租过程中匹配机制不成熟、租金定价不合理、退出机制不完善等,都是公共租赁住房分配中存在的弊端。这些问题若不有效解决,均会阻碍公共租赁住房公平分配的实现。本文则主要对分配中配租这一环节进行了研究,着重分析了公共租赁住房现有的匹配机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用稳定配置理论中的双边匹配模型及G-S算法来进行改进,以寻求一种新的匹配机制,从而促进公租房分配的的公平性。在现有的配给过程中,分配大多是基于政府的单边决策,轮候者的偏好往往无法充分表达,并且偏好信息可能不完全,从而导致最需要的人没有被分到房源,或者最适合的房源分配到了他人手中,由此出现了公租房分配需求错位、资源浪费、分配不公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引入了稳定配置理论,在稳定配置理论下,来自不同集合的市场主体充分表达各自偏好,只要市场足够自由并且偏好真实,那么最后总能达到一种有效的稳定配置。公租房房源和轮候者为两个不同的市场主体,基于这种理论进行匹配,双方做出偏好排序,计算机程序自动釆用G-S算法得出分配结果。双边匹配机制中允许轮候者表达多个偏好,充分考虑其需求信息,并且计算机程序是同时匹配,每个人均不知道他人的偏好和信息,都是基于自己的真实喜好来做出选择,由此可以保证稳定配置的实现。

........

2公共租赁住房的分配问题描述

2.1公共粗赁住房分配流程

公共租赁住房(简称“公租房”)是由政府建设或筹措,通常是政府持有一部分房源,根据“夹心层”群体的收入、家庭结构、现有住房状况等各因素综合考虑,进而确定不同的保障标准,设置准入条件,以低于市场租金或承租者可接受的价格向其提供具有福利性质的保障性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在产权形式、保障对象、准入退出等方面均有别于其他保障性住房。产权不归个人所有,保障对象也较特殊,不是针对最低收入的最困难家庭,而是中低收入群体或外来人员,公共租赁住房的准入条件相对宽松,不同于廉租房等要求的最低收入或最困难标准,退出也比较灵活,退出程序相对简便易操作。

......

2.2公共租赁住房分配中存在的问题

在公共租赁住房的申请过程中,准入门榄尚不十分明确。许多城市都只制定了一个大概的标准,对于具体细节却没有明确的规定。如在北京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中,对于外来人员的申请条件为在京连续稳定工作一定年限,“一定年限”是个模糊的概念,具体的工作年数无从知晓。另外,南京公共租赁住房中对于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的规定也只是说在保障标准以下,保障标准在住房面积、家庭人口方面并没有明确说明,存在模糊不清之处。?在深圳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规定中,对公租房的申请群体的收入没有限制,满足户籍条件并在提出申请时未租住任何形式的保障性住房即可,这样容易导致准入对象扩大。收入的门滥一旦取消,大量中等偏高收入群体便会涌入,最初公租房保障对象的定位便会出现偏差。②审核方面也需进一步改善,审核是公共租赁住房能否真正发挥其对中低收入人群住房保障作用的关键环节。目前准入审核信息不完整并且审核系统尚不完善。许多城市审核系统虽已与相关部门实现了数据对接,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对接部门相对较少,政府部门的审核资源有限,申请人可检查的信息也偏少。另外,政府部门的审计力度依然不够。我国目前公共租赁住房申请普遍釆取两次审核,两次公示的制度,过程虽简单,流程也较短,但审核容易流于形式。各省市地区住房保障主管部门受理单位也只能按照申请对象提供的材料进行审核,缺乏有效的监督主体和进一步的检查程序,也难以避免审核不全面不真实的情况发生。

........

3公共租赁住房公平分配标准...........15

3.1公平的涵义........15

3. 2公平分配的涵义........16

3. 3公平分配的判定标准........17

4稳定配置理论下公共租赁住房分配........21

4. 1稳定配置理论........21

4. 1. 1双边匹配模型........21

4. 1. 2延迟接受算法........22

4. 2双边匹配决策的性质和主要特征........24

4. 2. 1双边匹配决策的性质........24

4. 2. 2双边匹配决策的主要特征........24

4. 3公共租赁住房领域中的稳定配置........25

5公共租赁住房分配实验检验........28

5. 1实验目的........28

5. 2实验说明........28

5. 3实验过程........30

5. 4实验结果........32

5. 5实验分析........33

5. 6实验小结........37

5公共租赁住房分配的实验检验

5.1实验目的

本实验通过对比传统配租过程中的匹配机制和改进后的G-S算法匹配机制,让不同的被试者分别在两种不同的匹配机制下进行选房,并将两种机制下的最终分配结果进行分析比较,选定指标评价体系,从效率和公平两个层面来进行考察,比较两种匹配机制下分配结果的效率和公平,以验证G-S算法匹配机制的可行性和优越性,从而验证本文中提出的将稳定配置理论运用到公租房分配中,这一具体改进方案是有效的。

5. 2实验说明

本次公共租赁房分配实验共分6次进行,每次为15或20人。每次实验的15或20名同学又被分成了 3或4组,每组5名同学。每组中的5名同学均假设为正在外地工作生活的没有住房的刚毕业大学生,均为公共租赁房的申请者。当地政府为了解决外来人口,特别是刚毕业大学生的住房问题,向其提供了 4套户型、面积、配套设施、租金等均不同的公共租赁住房,现要将这4套公租房分配给5名申请者。

.....

结语

我国自2011年始推进以公共租赁住房为重点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以来,现已由建设进入大规模分配阶段,对于这种价格机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社会福利资源,其分配的公正性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公租房是一种社会福利资源,其建设意义就在于惠民生,促公平,真正帮助到中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若不能公平有效的分配,公租房的建设也就失去了意义。当前我国公租房分配中存在着诸多弊端,本文则主要对配租过程中的匹配这一环节进行了探讨,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个改进方案。本文采用稳定配置理论对公共租赁住房分配中的匹配机制进行了改进,研究了稳定配置理论下公租房的公平分配。本文首先研究了我国公租房分配现状,指出当前公租房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对公平理论和稳定配置理论的研究,建立了基于G-S算法的公租房匹配机制,为公租房的公平有效分配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

(1)在充分理解相关理论及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分析总结。包括公平理论、稳定配置理论及公共租赁住房领域的研究等。

(2)着重分析了目前我国公租房的分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深圳、北京、重庆、上海、南京、青岛、哈尔滨等地的公租房分配情况进行了简要说明。

(3)对促进公租房的公平分配,提出了一个具体的改进方案。利用稳定配置理论中的双边匹配模型及G-S算法,设计了一个有效可行的匹配机制。充分考虑到了公租房申请者的偏好需求,以达到两者满意度最大的匹配,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公租房公平分配的实现。

............

参考文献(略)

经济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篇七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经济全球化和商品市场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经济全球化使一国经济发挥比较优势,商品市场化推动一国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和商品市场化的深入发展同时对世界贸易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商品经济的浪潮下,毋庸置疑,贸易已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尤其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伴随着国际分工日益细化,贸易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生活中绝大部分的产品都是通过贸易交换而得,贸易早已成为一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成为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从目前看,贸易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引领产业结构升级、创造有效需求、加快自主创新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如何通过贸易活动,拉动内需和拓展外需,已成为世界各国及其国内各级政府所关注和重视的重要问题。自 21 世纪以来,我国贸易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与此同时,安徽省在资源、位置和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凸显,加上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安徽“东向经济发展战略”的提出、商务部“万商西进”工程的积极推进以及“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示范区”全国首家产业转移示范区在安徽的设立,在此背景下,安徽省充分利用发展机遇和自身独特优势,全省贸易发展在较低的起点上实现了速度、规模和结构上的历史性突破,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贸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深入分析安徽省贸易发展整体状况及其各子系统协调运行情况,对提升安徽省乃至全国贸易生态系统整体协调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与其他贸易发达省份相比,安徽省贸易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增长速度较慢、总体规模不大、发展程度不深、商品技术含量较低、对外贸易落后和综合贸易竞争力较弱等,极大影响着安徽省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国内外相当多的学者都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对安徽省贸易的顺利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由于这些研究大都针对某些具体的问题、采用孤立的方式,没有把影响贸易发展的相关要素联系起来加以系统研究,得出的结论虽然对某些个别的问题、环节具有正面意义,但就系统而言,难免相互重叠、甚至相互矛盾,因而影响了贸易的整体发展、特别是可持续发展的优化路径的寻求。鉴于此,本文以生态学的原理研究贸易问题,把影响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因素看作是一种有机的系统,在此基础上研究安徽省贸易生态系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优化安徽省贸易生态系统的相关对策。

.......

1.2 研究意义

在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倡导经济系统内部和谐发展的背景下,本文基于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将贸易相关要素作为一个有机系统进行研究,并对贸易生态系统理论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初探,为贸易系统的后续完善研究奠定了铺垫。同时,通过对安徽省贸易生态系统的评价研究,也为安徽省及其他区域贸易系统的评价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基于生态系统视角,对贸易系统整体发展状况进行评价研究,丰富和充实贸易发展理论,同时也使得贸易发展理论更加贴近实际情况,为实际部门的操作提供理论指引与决策参考,对完善贸易发展理论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目前,国内外学者用贸易生态系统协调发展层面来分析贸易发展问题的研究还不多,且完整的理论分析框架还不太成熟。本文希望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一个较为完善的贸易生态系统评价体系来分析贸易生态系统的内部协调机理,并采取多种视角对安徽省贸易生态系统发展状况进行评价研究,以充实贸易生态系统理论。

.......

第二章 贸易生态系统的理论分析

2.1 自然生态系统的理论分析

贸易生态系统的构建是从自然生态系统研究启发中提出的,贸易生态系统是一个仿生概念,它依据生态学、经济学以及系统学的基本原理,把贸易生态系统看作为拥有能量、物质及信息流的一定分布并依存于生物圈为其提供的能量、资源及服务的生态系统。因此,我们在分析构建贸易生态系统理论之前,应首先对自然生态系统基础理论进行了解,并借鉴其他贸易相关生态系统理论的基础上,对贸易生态系统的内涵与特征进行初步探析就有了很好的理论依据。按照生态学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定义所述:“自然生态系统指的是由生物群落和其赖以生存的物理环境所共同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自然界存在着各类生态系统,但这些生态系统主要是由生物群落与物理环境两大部分组成,或称之为生命系统或环境系统。其中,生物群落主要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大型消费者)和分解者(小型消费者)三部分,而物理环境则主要由光、温度、水、有机物、土壤等构成。若用一个简单公式可归纳为: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物理环境(见图2-1)。

......

2.2 贸易生态系统的相关理论分析

为了使贸易生态系统有很好的理论依据,本文着重把已有较成熟的与贸易相关的其他经济学生态系统进行简要介绍,以期能更好的对贸易生态系统理论进行探讨与理解。企业生态系统概念源于自然生态系统,美国著名战略管理学 James F.Moore于 1993 年第一次提出企业生态系统这一概念,并定义:“企业生态系统是以个体和组织间的相互作用为条件与基础的经济联合体。这种经济联合体生产出对消费者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消费者是生态系统的一个成员。该经济联合体成员还包括主要生产者、竞争者、主要供应商与其他风险的承担者。”[42]自企业生态系统概念提出至今,其已经获得众多学者及实业界人士的广泛重视和研究,其中采用较多的概念为:企业生态系统,是指企业与其存在的生态环境所构成的相互影响与作用的统一整体。企业本身不仅是一个有机生命系统,与此同时,它也是产业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同时要受到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变化的双层影响。企业生态环境是指企业生存和发展所在的外部环境。如图 2-2 所示,企业生态环境分为微观企业生态环境和宏观企业生态环境。其中,微观企业生态环境主要包括:供应商、销售商、互补者、竞争者及顾客等;宏观企业生态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等。企业连续不断地与其生态环境发生能量、物质及信息的交换,但企业生态环境的复杂性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企业与其环境间的作用与影响变得更为复杂。

.......

第三章 区域贸易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27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与方法..........27

3.1.1 构建原则.......27

3.1.2 构建方法.......28

3.2 评价指标的构成及选取........29

3.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36

第四章 安徽省贸易生态系统发展评价..........39

4.1 本文选取评价方法.........39

4.2 安徽省贸易生态系统内部评价..........45

4.3 安徽省贸易生态系统纵向评价..........51

4.4 安徽省贸易生态系统横向评价..........55

4.5 总体评价 ..........69

第五章 安徽省贸易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与优化建议.......70

5.1 安徽省贸易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71

5.2 安徽省贸易生态系统优化建议..........77

第五章 安徽省贸易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与优化建议

通过前文的分析可知,安徽省无论在贸易生态主体还是在贸易生态环境与中部其他省区相比均存在一定差距,且各地级市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并发展程度不平衡的现状,更是制约了安徽省贸易生态系统的优化,成为安徽省贸易生态系统协调发展的“瓶颈”因素。本部分主要基于安徽省贸易生态系统发展滞后的总体原因、存在问题及优化建议进行分析,对十六个地级市的具体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因各地市的各异性与贸易发展情况不同,本文不做具体详细的剖析,但安徽省贸易生态系统整体存在的问题与优化建议对各地级市均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在国内贸易的发展指标中,限额以上或重点企业的健康发展对地区经济发展起到支柱作用。而安徽省贸易企业出现规模较小,限额以上商品贸易与服务贸易企业相对较少的状况。从表 5.1 可以看出安徽省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与住宿餐饮业企业数与从业人员规模上都处于中部地区中等偏下水平,并且在地区商贸企业中,本地区多为国外跨国公司,本土贸易企业规模较小、代表性不强。在安徽省对外贸易发展中,外贸经营主体相对较集中,国有企业依然处在主要的地位,近几年,民营与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增长较快,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加之,安徽省对外贸易民营与外商投资生产型企业规模小,因而该类企业对安徽省经济及出口贡献率较低。

......

总结

贸易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是建设生态经济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如何准确客观评价一地区贸易生态系统的发展状况,是政府科学地制定贸易生态系统协调发展措施的一个关键性问题。通过对贸易生态系统发展的评价,可以准确的反映安徽省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本文根据相关资料,初步探索了贸易生态系统的内涵,设计了区域贸易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指标体系,对安徽省贸易生态系统发展状况分别进行了内部、纵向和横向的综合评价。 其中,内部评价与纵向评价得出结论为:2000-2011 年安徽省贸易生态系统中贸易生态主体子系统与贸易生态环境子系统耦合程度不断提高,与该系统在考察期内总体发展状况趋好相一致,可见,系统内部的协调程度对系统整体的发展至关重要;横向评价结果显示:安徽省贸易生态系统发展水平较低,并且无论在贸易生态主体还是贸易生态环境方面与中部省份中的河南、湖南、湖北三省都存在较大差距,贸易生态环境方面的差距,尤其体现在经济商贸综合发展水平较低、政治公共服务、产业结构及社会信用法治建设不完善等方面。在安徽省各地级市评价中,各地级市贸易生态系统发展状态不平衡,整体发展水平较低。最后,文章依据评价结果分别从贸易生态主体与贸易生态环境两方面提出安徽省贸易生态系统目前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优化建议。

............

参考文献(略)

经济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篇八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缺铁性贫血是一种世界范围内流行的营养不良现象,世界上约有四分之一的人口受到它的困扰,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Benoist et al. 2008; Yip, 2001)。虽然贫血发生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但在儿童和怀孕妇女是最常见的。据世界卫生组织(2008)统计,全球大约有 16.2 亿人受到贫血的影响,其中有 2.93 亿学龄前儿童受到影响,5640 万孕妇患贫血,4.684 亿非孕妇患有贫血。贫血不仅在发展中国家非常严重,在营养不良已经被根除的发达国家,贫血也依然存在问题。在南亚地区,贫血尤其普遍,例如在印度,超过 88%的孕妇和 70%的未怀孕妇女受到贫血影响;整个非洲,大约 50%孕妇和 40%的未怀孕妇女贫血,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贫血也非常流行,孕妇和未怀孕妇女的贫血率达到了 40%和 30%,在某些岛屿,甚至孕妇能够达到 60%;在东南亚地区,有 1800 万孕妇和 1.82 亿非孕妇患有贫血;在欧洲有 260 万孕妇和 4100 万非孕妇患有贫血(McLean,Cogswell et al. ,2008)。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给予全球贫血数据库的报道,随着收入的增长,贫血的严重程度下降(Benoist et al,2008;Gwatkin et al,2007),但是,令人惊奇的是,虽然中国过去几十年经济得到了快速增长,居民的生活水平在全国范围内都得到了显著提高,但健康和营养仍然是一个普通的公共健康问题(World Bank,2001;Zhuo etal,2009),贫血在各种不同人群中仍普遍存在。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2年对 202077 例来自全国 31 个省市自治区的血样采集调查显示,中国居民贫血率为20.1%,其中男性为 15.8%,女性为 23.3% (Li, 2009; Chen et al., 2005; Piao et al.,2005)。西部贫困地区贫血现象更为严重,中国科学院农村儿童健康与教育行动计划的调查发现,西部地区 8-12 岁学龄儿童的贫血率在 20-50%之间(luo,2010,luo2011a,2011b),妇女和老人作为更易贫血的群体,其贫血率可能更高。

.......

1.2 研究的思路和框架结构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阅读,了解了目前关于健康经济效应的研究现状和局限性,并根据本文所选用的数据特点,进而确定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通过对数据进行处理,使用 stata11.0 计量软件进行分析,并对实证结论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总结目前国内外关于贫血干预的现状并找出缺陷,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第一章是绪论。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思路和框架,研究目标和意义。第二章是贫血经济影响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本章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为国内外关于健康对劳动生产率和工资的影响的文献综述;第三是贫血的流行情况和经济学影响的文献综述;最后是总结以往研究的局限性。第三章是研究数据和方法。数据主要包括数据来源、数据处理和描述性统计。第四章是实证分析,贫血的经济效应评估,也是本文的重点。贫血对个人健康及孕妇贫血对新生儿的影响已经得到充分的证据,本研究试图从贫血对劳动者个人的劳动力市场效应评估贫血有可能对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第六章为结论与对国内外贫血干预的公共政策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最后总结了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2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关于健康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其理论基础来源于 Becker 人力资本理论和Grossman(1972)的健康生产函数。20 世纪 60 年代初,许多学者提出健康可看作是一种人力资本。1962 年,S.J.Mushkin 正式提出了健康是人力资本重要部分的概念,而且他还指出健康和教育是人力资本的一对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健康、工作经验、技能和知识等是构成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存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教育作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已经被证实,但是对健康人力资本的重视仍然不够。人力资本是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本的存量越大,质量越高,才能实现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力资本对经济的影响既有直接影响也有间接影响,一方面通过提高人力资本可以提高劳动者的质量,从而使劳动生产率提高;另一方面通过提高物质资本的使用效率和科技水平来推动经济的发展。Grossman 在 Becker 人力资本概念的基础上提出:健康是资本存量。他还认为健康作为资本存量,能提高消费以及满足程度。随年龄的增加而进行折旧,而健康初始的存量的质量先天决定一部分,另一部分由营养状况、医疗状况等后天因素而决定。通过摄入更多的营养,运动健身等可以增加初始健康存量。健康存量的增加也意味着拥有更多健康的时间,可以用来从事工作、学习、培训、娱乐等的时间增加,同时也会较少卫生医疗和医疗保健的支出。由于健康人力资本的特殊性也意味着人们要注重对健康的投资。

.......

2.2 关于健康对工资和生产率影响的研究

关于健康经济影响的文献主要分为微观和宏观两大方面。微观方面主要表现为增加个人收入、提高劳动生产率等,宏观方面主要表现为促进经济增长。本文主要侧重微观方面进行阐述。关于健康的经济影响研究方法主要有实验研究和实证研究,实证研究主要是通过建立工资函数和生产率函数进行分析。王曲、刘民权(2005)在关于健康的文献综述里指出:健康状况的衡量是多方面的,学者在研究健康的经济效应时,对健康指标的选择特别的重要。总体上来看,关于健康的指标主要分为以下几类:最初学者主要选取身高、体重、身体质量指数等人体测量变量,后来发展成蛋白质、卡路里摄入和其他维生素等营养摄入,以及血吸虫、白血病等疾病,另外使用较多的变量还有健康自评。关于收入工资函数的研究主要有:Sahn 和 Alderman(1988)用斯里兰卡的数据研究发现,人均卡路里摄入对男性高工资有显著地影响,卡路里摄入每增加 1%,将会使男性劳动力的工资率增加 0.2%,但是这种影响不存在于女性群体之中。Thomas 和 Strauss(1992)选取 4 个营养变量:身高、BMI、卡路里和蛋白质摄入”,研究了巴西城市工人的工资率,研究发现,这 4 个健康指标都显著地影响到工资率。Gliek 和 Sahn(1998)在 Thomas 和 Strauss(1997)的基础上也选择了以上四个指标,以贫困国家——几内亚的首都科纳克里为样本数据,使用工具变量的方法,对健康对工资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身高对男性劳动者工资影响很大,而身高对女性没有影响。这说明了,男性多从事重体力劳动,女性多从事轻体力劳动。另外研究还发现,根据性别、工作类型和教育程度等不同,健康对工资的影响也不同。高梦滔使用面板数据,选取大病作为健康指标,研究其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发现:大病会使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下降 5%-6%。研究还发现这种影响是持续性的,可长达 15 年。因此,在中国农村健康状况对家庭收入水平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Jean 和 kelly(2005)利用 1991、1993 年的中国健康和营养数据,探讨了身高、BMI 和工资的关系,本文为了解决教育、身高和 BMI内生性问题,使用了三个工具变量。还处理了个体异质性和选择性偏差。结果显示身高和 BMI 和工资显著相关,但是在控制了个体异质性和选择性偏差后,它们之间的显著性消失了。此外,我们还发现年龄和工资的非线性关系,这可能和 20世纪 60 年代的文化大革命相关。

.......

3 研究数据和方法......15

3.1 研究方法.......15

3.2 数据来源.......16

3.3 数据处理.......17

3.4 样本统计描述......18

4 实证分析....23

4.1 贫血对非农居民收入水平的影响.........23

4.1.1 就业参与的研究....23

4.1.2 贫血对非农居民工资影响的估计....24

4.2 贫血对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26

5 结论及国内外贫血的公共政策干预..........28

5.1 主要结论.......28

5.2 国内外贫血干预的公共政策现状及缺陷....29

5.3 政策建议.......36

5.4 可能的创新点......37

5.5 不足之处.......37

4 实证分析

贫血不仅对个人健康造成极大危害,还会影响到个人的劳动绩效和劳动力市场的表现,甚至影响国民经济的增长。为了研究贫血对经济生产力的影响,考虑到数据结构的限制,我们将从工资收入和劳动生产率两个方面分别评价贫血对非农居民个人工资和从事农业家庭的经济效应。

4.1 贫血对非农居民收入水平的影响

为了衡量健康与工资之间的关系,最常用的方法是把健康因素引入到标准的工资方程(Mincer,1974)中,在工资方程中,只需把健康看作为另外一组人力资本特征变量,就可以从实证的角度估计出健康与工资的关系。Mincer(1974)发现,收入或工资的自然对数与教育投资等变量存在正相关关系。Heckman 和 Polachek(1974)证实 Mincer(1974)工资模型的半对数函数形式比其它函数形式更为合理。因此本文在 Mincer 方程中加入贫血这一健康的人力资本变量,工资取其对数形式,方程形式如下:Lnwagei=α0+α1age+α2agesqr+α3gender+α4edu+α5area+α6mar+α7huji+α8anemia+εi(1)其中,Wagei是工资水平,包括工资收入和各种津贴。age、agesqr 和 edu 分别代表劳动者的年龄、年龄的平方和教育程度,anemia 是贫血虚拟变量,我们将以劳动者的血红蛋白水平这一连续变量反应贫血状态,考虑到中国劳动市场的复杂性,我们还考虑加入其它一些影响工资的指标,如户籍、婚姻、地区变量等。

......

结论

由于健康测度的多样性,有必要选取其它的健康指标进行重新考察,运用强力检验,本文选择了健康自评指标和身高,利用同样的分析方法进行检验,以验证结果的准确性。健康自评来自问卷中你认为你现在的生活怎么样?答案为“很好、好、一般、差、很差”五个等级,身高作为一个早期的营养和健康状况的指标。研究发现把健康自评作为健康指标对工资进行估计时系数为显著的负。身高对工资有显著影响,身高每增加 1%,工资增加 0.46%,男性身高每增加 1%,工资增加 0.62%,但女性身高对工资没有影响。这可能是因为女性多从事轻体力劳动有关。综上所述,即便选择不同的健康变量,得到的结论基本一致,健康对劳动工资决定影响显著。本文使用 2009 年中国营养和健康数据,首先对我国中部和东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城市和农村的居民的贫血状况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从整体来看,我国中东部地区的贫血率约为 13.4%。如果加上西部地区,中国的贫血率要远远高于 13.4%。虽然这个贫血率水平相对于世界平均水平来说是不高的,但是由于中国的人口基数是相当大的,按中国有十三亿人口计算,那么约有两亿多的人口在遭受着贫血。这意味着在 2009年营养仍然是一个需要关注的健康问题。从性别来看,女性的贫血率要远远高于男性。从不同年龄段来看,老年人的贫血率是最高的,约为 18.4%,其次为成年女性,约为17.2%。这说明了在中国东部和中部,老年人和成年女性都是贫血的重点人群,政府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从城乡来看,城乡差距对 7-14 岁男孩的贫血状况影响尤为显著,7-14岁城市男孩的贫血率是 3.0%,而同一年龄段农村男孩的贫血率则高达 12.9%。

............

参考文献(略)

经济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篇九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众所周知,商业银行主要是通过分支机构的不断扩张来维持现有市场份额进而保持其市场地位的。在如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 如何评价和测量银行各分支机构的经营状况是每一个银行管理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合理准确地评价银行分支机构效率不仅使总行对下级分支机构经营状况更好的调控管理, 更有助于今后通过采取相应改进措施来合理优化经营状况以达成更好的业绩。我国商业银行主流现行的绩效评价方法还不完善,静态财务指标评估法仍占统治地位。虽然财务指标能较为直观地反映银行在某一方面业绩,但无法预测银行未来的经营行为,随着银行绩效评价中因素越来越多,光靠财务指标己无法全面有效地进行评估。因此,在评价时有必要把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结合运用。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在用 DEA 方法对某商业银行各城市分支机构效率进行测算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其自身内部因素和外部经济环境因素,对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效率问题做了具体的实证研究。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主体商业银行,其能否有效率的稳健经营关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商业银行的效率高低也直接影响到社会资源的配置情况和利用水平。随着中国金融管制的放松,各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作为其基本经营单位,处于银行营销产品、提供金融服务、发展潜在客户、形象宣传的最前端,其绩效的提高关系着整个商业银行的效益提升,重要性不言而喻。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快速的外部环境变化,如何有效的评价分支机构效率,将 DEA 评价方法尽快准确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去,对提高分支机构乃至整个商业银行效益都有积极作用。

......

1.2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通过选取某商业银行来自 20 个不同城市所有分支机构近五年的经营数据进行效率测算,并在此基础上分别从自身内部因素和所在城市外部宏观经济环境角度分析模拟出可能对分支机构经营效率有影响的因素,由此提出相应的如何提高分支机构效率的参考建议。为保守商业秘密,本文省去了该商业银行所在城市的真正名称。

1.2.2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的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在理论方面,本文所运用到的理论基础有商业银行管理学理论、宏观及微观经济学理论以及数据包络分析理论等等。本文首先通过理论分析描述构建了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效率评价方法框架,并在此基础上运用 DEA 模型测算了该商业银行各分支机构的效率情况,采用比较分析法将各分支机构之间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之后采用多因素回归模型,模拟分析出可能对分支机构效率有影响的内部和外部因素从而对效率情况做更深层析的分析。

......

2 商业银行及分支机构效率理论的文献综述

2.1 商业银行及分支机构效率理论和评价方法

效率研究的是事物在发展变化过程中,多大程度上向理想状态靠近,即实际情况与理想状态之间的比值。在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中给效率下的定义是“效率意味着尽可能地有效运用经济资源来满足人们的需要或不存在浪费,即当经济实体在不减少一种物品生产的情况下,就不能增加另一种物品的生产时,它的运行就是有效率的。” 一般的,效率可分为相对效率与绝对效率两种。这两种效率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只是评价所参考的对象不同而已。相对效率评价的是该对象与其他的参考样本之前的差距,而绝对效率评价的是该对象与某个预设标准之间的差别。技术效率是一种常见的相对效率。1957 年英国剑桥大学的经济学家 Farrel首次提出运用前沿生产函数来测度技术效率。通过测量在等量要素投入条件下,一个生产过程的产出离前沿生产能力所决定的最大产出之间的距离,即实际生产能力与前沿生产能力的比值即为技术效率。若技术效率为 1,则表明现有技术得到充分发挥,产出量处在前沿边界上;若技术效率小于 1,则说明实际产出未达到前沿生产水平。技术效率的参考样本是一定的,通过约束条件,可将技术效率的数值约束至区间[0,1]之内。商业银行效率是一种技术效率,是商业银行将一定资源投入转化为多少盈利成果的效率。这一概念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进行理解。从微观方面来讲,商业银行效率是指商业银行能够对各种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并且优化配置,即将商业银行的运作过程视为一种生产过程,怎样能够投入一定资源而生产有价值的产品(服务),使资金的使用达到产出最大但投入不是最多,从而提高商业银行效率。通常情况下,具有以下特征的商业银行不能被认定为效率高:一是虽盈利成果高,但消耗资源多;二是消耗资源少,但盈利成果低;三是盈利成果较低,且消耗资源较多。宏观层面的效率主要是考察商业银行整体对社会经济增长的综合贡献程度。本文的研究的是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微观方面的效率。

.......

2.2 商业银行及分支机构效率评价研究综述

Alhadeff(1954)是最早对商业银行的效率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的,他将总费用与信贷和投资比率作为平均成本的指标,把信贷和投资等收益水平作为衡量产出的指标,进而针对 1938—1950 年间美国加州 210 家商业银行的效率情况进行分析测算,从而提出了商业银行业可能存在产出规模效率递增和成本规模效率递减的情况[1]。Schweiger 和 McGee(1961)将总资产作为产出指标,对美国 6000余家银行的费用成本情况进行了分析测算,研究结果表明大城市中的单一制银行的费用成本随着存款规模扩大而逐渐下降。相比之下,具有多个分支机构的商业银行成本费用较高,并且规模经济无明显的变化趋势[2]。传统的评价商业银行经营状况通常依赖于财务分析,但是单纯直观的财务比率分析越来越难以对商业银行日益增长的决策进行到全面完整的评估。随着评估需要的不断增多,除了对传统的财务分析方法加以改进,各国学者们又逐渐发展了新的综合性评价方法—前沿面分析技术(包括参数前沿面分析与非参数前沿面分析),并将其广泛地应用于实践当中。在前沿分析法中,依据一定的标准构造一个生产前沿面,被评估的银行与该前沿面的差距就是它的效率。根据构造前沿函数的不同,前沿分析法又可以分为参数法(Parametric Method)和非参数法(Non-Parametric Method)。参数法在评价前对前沿面做了某种函数形式的假设,也就是对前沿面的形状做了事先的假定。如果假定的函数形式并不适合,效率的差异可能会与这种错误的假设带来的影响混为一谈。而非参数前沿面分析法不需要对生产前沿面的函数形式做出假设。除此之外,相对于参数方法,非参数方法不仅能度量效率,而且能在被评价单位中选择出参照机构,以帮助低效机构寻找低效率的原因以及改进的方向。非参数法中的 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多用于评估商业银行的效率。

.........

3基于DEA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效率评价........15

3.1 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投入与产出的界定........15

3.2 样本选择与数据处理........16

3.3 实证结果分析........18

4 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25

4.1 银行效率内部影响因素分析的研究假设及实证分析........25

4.2 银行效率外部影响因素分析的研究假设及实证分析 ........28

4.2.1 研究假设........28

4.2.2 实证分析........29

5 提升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效率的建议........33

4 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在上一章节对某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效率情况进行了测算分析,但哪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对分支机构的效率产生影响需要进一步探索,这些因素对商业银行新设或整改分支机构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效率是自身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总是处于一定的外部市场环境中。外部环境对分支机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决定了分支机构的金融资源,不同环境下的分支机构所处地区居民的收入水平不同,消费储蓄倾向不同,以及企业的资金留存状况不同等等;另一方面是不同环境下客户对分支机构服务的需求量不同,对各业务的需求都有所差别。面对既定的业务需求,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如何运用金融资源以及内部资源(指人员、设备、工作场所等)在控制成本的约束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服务需求,为客户提供金融产品显得至关重要。资源的投入与金融产品的产出之间的关系体现了银行的效率。而从最终的结果看,分支机构的收入来源于这些金融产品,扣除相应的成本,包括利息支出与非利息支出(含人员薪资福利、固定资产折旧、房租等支出的总和)后,余额即体现为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效益。因此,本文将和效率有关的影响因素划分为银行内部因素以及外部环境因素两大类进行进一步分析。

.......

结 论

效率评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数据包络分析已经被证实是一种评价决策单元相对效率的有效方法,且已经广泛应用于商业银行效率评价的实践之中。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对整个商业银行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分支机构的效率可以通过效率指标来衡量。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金融市场上,想要实现商业银行的强劲发展,就必须提高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效率。本文在借鉴各位学者前辈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理论分析、模型构建和实证研究,对某商业银行各城市分支机构的效率进行了深入分析。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学者们对商业银行效率研究的重要成果以及商业银行的效率理论和评价方法;第三章和第四章为本文的核心部分,通过结合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经营特点, 建立了有效性评价的指标体系, 并且利用产出不变型 DEA 模型对 20 家城市分支机构的经营行为和效率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的有效性评价,并且对其经营行为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有些分支机构技术有效应该大力发展,有些分支机构虽然技术无效但规模收益递增,这些分支机构也应该在鼓励发展的同时通过调整资源配置、控制成本利用、提高效益产能来进一步改善效率。至于个别分支机构不仅规模收益递减且 DEA 无效,则说明该城市分支机构不仅要减少投入力度,同时必须尽快加强对现有投入资源的管理,并采取一切可行的措施来提高收入来提高其效率。本文还通过回归分析,推测可能对分支机构效率存在影响的内在及外在因素, 得出以下结论:从分支机构自身内部因素来看,利息收入占比越高,营业支出与营业收入之比越低,分支机构的效率可能越高;从分支机构所处外部环境来看,国内主要银行贷款平均市场份额越大、分支机构所处城市区域的年营业额大于 2 亿元的公司数目越多和外商直接投资额越大,分支机构的表现可能更佳。因此,基于上述实证分析,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可以采取有效途径来提高效率:从内部来看,可以建立完善的效益、业绩评价体系来应对公正的业绩评估,同时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以及私人银行业务来拓宽盈利渠道,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大力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从外部方面来看,需要做到统筹资源、科学布局,充分挖掘资源潜力,选择经济发达、经济增长迅速、市场容量大、市场潜力好、金融秩序好、业务发展有潜力的区域作为分支机构布局的重点地区,增强渠道和分支机构建设的前瞻性,建设综合性、多功能、科技含量高的分支机构等。

............

参考文献(略)

经济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篇十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企业投资是公司持续发展的基础,有效的企业投资能够以最少的投入创造更多的收入和利润,但是无效的投资可能导致投资的失败、企业亏损甚至会危及企业的生存。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长期实行的是计划经济,现代企业制度不健全,产业结构不完善,政府在企业发展的角色定位不清,导致我国企业的投资效率相对低下。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投资效率问题正日益得到学者和政府的重视。加强对投资效率的研究有助于企业的良好发展,也有助于国家更好地进行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优化。但是目前国内关于投资效率的研究多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以规范分析或实证分析的方法从公司治理、交易成本等方面探究导致投资过度或投资不足的原因,很少考虑经济政策、产业政策等政府行为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然而,就目前我国的国情看来,产业结构的改变、行业的兴衰、企业的投资很大程度上正是源于政府追求的经济目标或政治目标。例如在2008年经济危机的情况下,政府提出十大产业振兴计划,并且投资四万亿,不仅使产业结构发生重大转变,甚至影响着整个国家的经济走势。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抛开产业政策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其结论的准确性令人难以信服。另一方面,很多学者仅仅直接对某一特定行业的投资效率进行研究,这样又达不到相互对比的效果,其结论不一定适合所有行业。产业政策是政府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它可以显著地改变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从而影响企业的投资效率,对企业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正是以我国“十一五”规划至“十二五”规划初(2005-2013)为研究背景,深入研究产业政策和企业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

......

1.2.2研究内容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分以下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列示了本文研究采用的方法以及研究的框架结构,指出了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二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介绍了产业政策的定义、发展历程;其次,对产业政策的有关理论及其争议进行了综述;最后,简述了我国产业政策的发展历程。第三章,阐述了影响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因素,重点研究了产业政策和企业性质对投资效率的影响,构建了产业政策和企业性质影响投资效率的传导机制,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本文的两个假说。第四章,这是本文实证部分。就产业政策和企业性质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建立面板模型,利用我国沪市A股公司十一五至十二五规划初期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和检验。第五章,研究结论和建议,总结本文的研究结论,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有关的对策建议,并指出本文在各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研究展望。

......

2产业政策内涵及综述

2.1产业政策概念

关于产业政策的定义国内外的学者都有着不同的看法,一些有代表性、颇具权威的定义有:英国经济学家阿格拉将产业政策定义为:“一切与产业有关的国家法令和政策的总称” ;日本学者并木信义认为“产业政策是指当一国的产业发展比其他国家落后,或可能被其他国家赶超时,用于促进本国产业发展所釆取的各种政策” 贝冢启明对产业政策的理解是“政府为了提高本国全球竞争的能力,在国内推行的发展或限制各种产业的行为的总称” ;植草益认为“把有前途的产业予以重点保护、培育而使用的各种政策手段”;日本学者小宫隆太郎认为“政府为改变产业间的资源分配和各种产业中私营企业的某种经营活动而采取的政策” 目前最具有代表性、并有一定共识的定义是下河边淳和菅家茂在《日本经济事典》的表述“产业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实现某种经济和社会目的,以全产业为直接对象,通过对全产业的保护、扶植、调整、和完善,积极或消极参与某个产业或企业的生产、经营、交易活动,以及直接或间接干预商品、服务、金融等的市场形成和市场机制的政策的总称”,以上各种定义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种是广义的产业政策,即他们把所有与产业发展的政策都定义成产业政策,但是这不利于我们区分产业政策与经济政策。因此,本文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产业政策,从而把产业政策和经济政策区分开来,政府为扶植或抑制某一特定的行业而采取的法律、行政、财税支持等手段的总称。

........

2.2产业政策存在的理论基础及争论

纠正市场失灵理论这是新古典的理论依据,所谓市场失灵,指的是在现实经济中,由于负外部性、信息不完全、公共物品、市场势力等的存在,在自由竞争并不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因此需要通过政府干预,采取各种产业政策来纠正市场失灵。20世纪三十年代资木主义国家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凯恩斯认为市场机制虽然总体上是有效的,但是市场机制本身存在着缺陷,他主张国家应当干预经济,他的这种思想又经过希克斯等人的发展,理论体系日趋完善。由于不完全竞、公共物品等问题的存在,可能导致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为了纠正市场失灵,政府应当采取一定的产业政策,来促进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萨缓尔森认为现实世界中,由于不完全竞争的存在,就需要政府来调节垄断和不完全竞争。由于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导致了 “搭便车”的现象,使得市场机制无法有效的提供公共物品,然而公共物品通常是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上的物品,这就给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提供了依据。Ricardo Hausmann等(2003)认为,新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会发生信息外溢,当一家企业生产新产品后实现盈利时,其他企业会竞相模仿,因此创新企业的收益可能小于社会收益,企业创新激励不足,这就需要政府制定相关的产业政策来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动。

.......

3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度量及其影响因素.........14

3.1投资效率的度量........14

3.2投资效率的影响因素........17

4关于投资及投资效率的实证分析........20

4.1样本来源及变量定义........20

4.2投资的影响因素回归分析........22

4.3描述性统计........22

4.4投资效率回归分析........23

5结论及政策建议........26

5.1主要结论........26

5.2关于产业政策的建议........8

5.3关于国有企业的建议........30

5.4研究不足与展望........31

4关于投资及投资效率的实证分析

4.1样本来源及变量定义

本文为研究2006-2013年产业政策及企业性质与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关系所涉及的有关数据均来自于国泰安研究服务中心。这些上市企业均来源于沪市A股,因为拿融类企业的投融资的特殊性,本文在收集数据时予以排除,并剔除了数据不全的公司,共得到688个公司样本,为保证结果的稳健性,本文又对数据进行了剔除极端值处理,采用的统计软件是excel2007和STATA,此外,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在深市和沪市的分布基本类似,因此利用沪市A股的数据可以代表我国上市公司投资的基本状况。国有企业的价值低于民营企业的价值,因为国有企业的平均超额行业价值仅为0.916,而民营企业的差额行业价值达到了 0.984。并且在有产业政策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其投资和企业超额价值方面均超过了未受到产业政策支持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这样看来,似乎企业价值和投资之间存在着正的相关关系,我国企业的投资增加了企业的价值,并且我国的产业政策在增加企业的超额行业价值方面是有效的。这与我们的假设并不一致,但是由于描述性统计没有考虑各变量系数之间影响,因此我们在实证分析之前,我们对这一结论保留意见。

.......

结论

通过模型(4.1)和模型(4.2)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沪市A股上市公司企业投资过度现象比较普遍,但是民营企业的超额市场价值明显高于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投资过度情况更为严重,也就是说民营企业的投资效率更高。这印证了本文之前提出的假说1。因为在国有企业中,资产负债率和股权结构等对企业的投资并没有形成有效的约束。并且在企业不断扩大投资的过程中,国有企业过度投资的冲动更加明显。张维迎(1999)认为国有企业内部的委托代理矛盾是导致国有企业效率损失的根源所在。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统一于各级人民政府,委托代理矛盾并没有充分显现出来。1978年后,一系列的国企改革,把国有企业的逐步塑造成独立的市场经营主体,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矛盾逐步暴露出来。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其所有者是全体国民,但是全体人民并不能直接行使自己的权利,只能委托给国家,国家委托各中央或地方政府,各级政府又要再委托给各级国资委,国资委再将国有企业委托给最终代理人。经过这种层层委托,委托代理矛盾逐步放大。出资人对国企的高层管理人员有人事任免的权利,但是它并不是企业真正的所有者,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不确定性的情况下,经营者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就会尽可能的谋取个人私利,从而产生道德风险。国企的经营者是否为企业的收益尽心尽力,是否尽责的维护委托人的利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机构的监察力度,然而委托人并不是企业的所有者,本身缺乏监管动力,并且对代理人的监督力度随着委托代理链条的延伸逐步减弱。委托人和代理人通过合谋等方式侵占损害国有资产,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时有发生。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代理可能为了自己职位的晋升,更加注重企业短期的经营绩效,从而忽视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