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1研究背景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少结构性的问题。一是工业经济呈重型化发展趋势。2000 年至 2012 年间,重工业占工业总产值比例提高了 11 个百分点,重工业虽然资本密集度高,但单位资本带动就业能力较弱,单纯发展重工业不能从根本上消耗我国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二是第三产业发展速度不快。据统计,2012 年我国第三产业收入占国民收入总值的 53%,这个发展水平与其他国家相比较低,带动就业能力不强。三是区域间发展差距较大。近年来,我国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在生产总值、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等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并且有逐年扩大的趋势。四是城乡发展机遇差距较大。农村及一些偏远地区发展速度较慢,在当地没有就业机会,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消除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中的各种矛盾。县域经济的研究受内部因素即县域经济的子系统和外部因素即非县域经济因素的影响,非县域经济因素包括县域内的教育、文化、卫生、社保等方面。同时,县域经济的发展还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所处区域区位条件、生态环境、资源条件等多种因素制约。因此,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研究是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也是一项庞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通过经济实践作基础。
……………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发展县域经济是发展区域经济和促进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纽带。县域经济本质是面向县、镇、村三级的综合型经济,它与农业、农村、农民密切相关。发展县域经济的最终目标是繁荣农村地区,使农业效益增值,农民收入提高。县域经济是城市经济的基础,是联结城乡的重要节点,是加快城市化的有力切入点。所以,探讨扶风县域经济发展对于研究区域经济学和补充经济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包括如何加快发展、采取何种发展战略、需要何种政策保障发展等等都是研究内容。扶风县域经济发展对策的研究对于行政管理学、旅游学等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例如本文研究了政府在优化投资发展环境中应发挥的作用、法门寺文化景区的发展战略等等,都为一些理论提供了丰富的实践依据。研究扶风县域经济发展对策有以下几个主要目的。第一,经济发展状况是衡量扶风县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扶风县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能带动整个宝鸡地区发展。第二,扶风县域经济快速发展能够促进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三农”问题关系重大,推动农业产业化是建设新农村的主要任务,扶风县农村地区发展状况落后,农业科技化水平低,没有形成农业产业化,要繁荣农村经济就要发展现代农业。扶风县域经济发展程度较好,则农村地区遇到的问题便会得到解决。第三,扶风县域经济的加快发展能够为宝鸡甚至陕西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借鉴,研究扶风县域经济发展对策,能够提升扶风县域经济发展整体水平,同时又为宝鸡实施县域经济跨越发展战略提供思路。本文运用管理学、经济学、旅游学等理论对扶风县经济发展现状、存在主要问题予以研究分析,参考国内先进县(区)的经验做法,结合扶风县生产实际,特别对影响和制约扶风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然后提出了推动扶风县域经济再上新台阶、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
第二章 扶风县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2.1 研究区概况
全县只有南部川道自然条件较好,地势平坦,水土基本不流失,灌溉条件好,土质肥沃,适宜粮食作物种植,但其面积仅有约 123 平方公里,只占全县总面积的 16.30%。其余地区自然条件较差,多为荒滩地、山区和塬区。北部山区系千山余脉乔山,境内地形起伏,岭谷相间,沟深坡陡,海拔 1000 米以上的山峰基岩裸露,缓坡为石灰岩风化残积土覆盖,厚度 0.5 米左右。局部有风化岩溶,厚度 0.5—1.0 米,其余大部分为黄土覆盖,水土流失严重。中部以山前洪积扇区和黄土台塬区构成的平原面积较大,占全县总面积近三分之二,分别为严重水土流失区和中度水土流失区。水资源短缺,伏旱、秋霖自然灾害频发。扶风县处于宝鸡中部川塬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降雨量分布不均,每年都有干旱时段出现。地下水源缺乏,处于陕西有名的“旱腰带”上。年雨量为 600—650 毫米,年干燥度为 1.1—1.2。在陕西省农业气候综合区划中,扶风县被划归到“关中冬季温和地区”中的“渭北旱塬中温半湿润二年三熟区”,境内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旱灾频繁。春季昼夜温差大,多寒潮、霜冻、大风等,春旱时有发生;夏季天气炎热,多雷阵雨和大风,雨量分布极不均,常发生程度不同的夏旱和伏旱;秋季降温快,多连阴雨;冬季气候寒冷且干燥,气温最低,雨雪稀少。扶风县辖 8 镇 169 个行政村,1300 个自然村。“十一五”期间,全县平均人口出生率为 6.22‰,死亡率为 3.5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3.6‰。2012 年末全县总户数为 11.8 万户,总人口 44.28 万人,少数民族 196 人,其中乡村户籍户数 9.56 万户,人口 38.48 万人;18 岁—59 岁劳动力 26.98 万人,占总人口比例 60.93%,其中乡村从业人员 20.6 万人,包含外出务工劳动力 19.6 万人;60 岁(含)以上人口 5.63 万人,占总人口比例 12.71%;全县 6 岁以上人口 39.17 万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 21401 人;未上学 19922 人,其中妇女未上学人数比例达到 79.81%,约 1.59万人。
……………
2.2 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
2.2.1 工业方面
2012 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 65.2 亿元,增长23%。其中绛帐科技工业园为扶风县四大工业园区之一,现有各类企业 146 户,其中工业企业 92 户。2012 年园区共实现工业总产值 53.2 亿元,占到全县一半以上,初步形成了以食品为支撑,纺织、机电为骨干的产业发展格局。制约扶风工业发展的因素有:(1)市场波动导致企业亏损。今年一季度,扶风县 42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 12 户企业亏损,占企业总数 42 户的 28.57%、高达四分之一。(2)产品积压导致资金紧张。今年一季度,扶风县 42 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 8 户企业的产品积压,占企业总数 42 户的 19.04%、近五分之一。(3)成本增长导致利润减少。今年一季度,扶风县 42 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 29 户企业的生产成本增长,占企业总数 42 户的 69.04%、超过二分之一。(4)资金到位率不高,投资成本加大,地方群众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签约项目按期实施开工建设。(5)工业企业与一些大企业的配套协作机制尚未形成,资金利用成本较高,经济发展方式粗放,市场化和外向度较低,出口创汇能力较弱。(6)机关干部作风需进一步改进,服务意识要进一步加强。
…………
第三章 扶风县经济发展的 SWOT 分析.......19
3.1 扶风县经济发展的优势........ 19
3.2 扶风县经济发展的劣势........ 20
3.3 扶风县经济发展的机遇........ 20
3.4 扶风县经济发展的威胁........ 21
第四章 扶风县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23
4.1 县域经济发展原则.... 23
4.2 县域经济发展思路.... 24
4.3 县域经济发展目标.... 24
4.4 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26
第五章 扶风县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对策....28
5.1 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8
5.2 优化发展模式...... 30
5.3 拓宽融资渠道...... 32
第五章 扶风县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对策
5.1 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根据加快市场经济发展速度的要求,努力使各级党政机关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拓宽政府服务领域,积极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以提供周边最优、全省最好的政策环境为目标,通过丰富市民中心服务项目大力创设高效快捷的服务环境。认真进行县政府机构改革,迅速做好人员机构配备等后续工作,保证机构改革期间人心稳定、工作顺利。不断规范政务工作程序,简化审批、登记、许可、认证、收费、裁决、处罚、强制执行等事项,公开办事项目和收费标准,使政府办事效率、服务水平、透明度不断提升。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严厉惩处行政不力行为和个人,杜绝行政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当地政府在发展县域经济中的能动作用很大,县、镇政府能为客商和群众提供服务的能力与县域经济发展速度直接相关。要使各级政府的执政能力得到提高,一要做服务型政府,为企业发展和群众创业搞好服务协调。二要改革现有财税体制,使企业不再承受高额的税金负担。三要发挥政府对市场的宏观调控作用,进一步建立健全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的制度,使市场的发展秩序稳定。四要建立拥有丰富生产要素的市场,使各类经济主体都能共享市场资源。
…………
结论
扶风县地处关中平原西部,经济发展中存在许多问题,县域经济以传统农业为主,农业效益低、农村科技水平落后;规模企业不多、新的经济增长点不足;现代服务业总体规模小、发展水平落后。本人在深入县内及周边地区调研走访时,搜集了大量有关县域经济发展的资料,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并认真研读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县域经济发展所得出的理论成果,经过长时间研究归纳扶风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发展经验及存在问题,提出了一些未来加快扶风经济发展速度的对策建议。综上所述,本文主要有以下几点结论。通过综合分析扶风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得出了该县目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旅游业发展中文物古迹遗址保护意识不强;旅游产业规划不具体;景区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旅游服务接待设施有待提高;景区品牌形象不够鲜明,宣传促销力度不大;旅游产业链不长,旅游商品开发不够。工业发展中市场波动导致企业亏损;产品积压导致资金紧张;成本增长导致利润减少;资金到位率不高;工业企业与一些大企业的配套协作机制尚未形成;机关干部作风需进一步改进,服务意识要进一步加强。农业发展中产业化经营水平欠佳;生产要素支撑力欠强;抗御风险能力欠缺;机械化程度不高,科技含量过低;信息化程度不够;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和管理体系不健全。现代服务业发展中认识不到位;服务业占全县比重低;内部结构不尽合理;发展环境有待优化;人才缺乏。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