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资本流通全球化进程的加剧,创新型金融产品的不断产生、衍生工具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使得企业的收益构成突破了传统会计收益的模式,形成利得或损失的交易或事项大量涌现。虽然利得和损失与传统的收入和费用相类似,均属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传统的财务报表是以损益原则为基础,只对企业计入损益中的交易或事项进行反映,而对于那些在发生时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利得和损失的这部分未予以反映。这使得传统财务报表所披露会计信息无法真实详细的反映企业的全面的业绩,进而对于财务报表使用者产生了重大影响。2006 年,财政部在其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提出了“利得”和“损失”两个概念,并将其分类为“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和“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利得和损失都是由企业非经常性事项所造成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和分配利润无关,且都会影响企业所有者权益总额。由此可见利得和损失属于影响所有者权益变动的偶发性事项。虽然新企业会计准则暂未明确的提出综合收益的概念,但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项目的披露形式上看,体现了“其他综合收益”项目的特征,为“综合收益”概念的提出奠定理论基础。
2009 年 6 月,财政部印发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 3 号》(以下简称“《解释第 3 号》”),对利润表的列报和披露进行了相应的调整,首次引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概念,并要求上市公司在利润表中增列“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和“综合收益总额”项目。同时应在附注中详细披露其他综合收益各项目及其所得税影响,以及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当期转入损益的金额等相关信息。这体现了我国财务报告模式从传统收益向综合收益的发展趋势。2012 年 5 月 17 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 30 号—财务报表列报(征求意见稿)》,对其他综合收益及综合收益总额的概念作出了进一步明确,并要求在利润表中对其进行列示。并对原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所反应的综合收益有关内容作出了相应调整,并在附注中增加相关披露内容。现阶段,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其他综合收益”内涵及应用已与国际财务准则的规定基本统一。为使得我国企业财务报告披露的信息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最优的经济决策,进一步探究我国当前的综合收益和其他综合收益列报及披露的形式,是否提高了财务报表信息质量,其他综合收益的披露是否能够更好的反映企业有价值的信息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对我国当前利润表中其他综合收益构成项目的价值相关性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并通过获得的结论和证据,为投资者进行决策和准则制定机构制定政策提供可靠性参考。
1.2 选题意义
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使得财务报表使用者对有助于投资决策选择的财务信息更加关注,尤其是对于有关于收益等相关的信息。而随着“综合收益”和“其他综合收益”两个概念在利润表中的全面引入,使得我国企业财务报告披露的信息质量有了进一步提高,这有助于财务报表使用者更好的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状况,从而对企业管理层操纵利润起到一定的制衡作用,同时也为财务报表使用者通过运用企业综合收益的情况作出合理科学的决策提供了数据支持。财政部于 2009 年才首次定义“其他综合收益”概念以及要求在财务报表中列报综合收益等项目,这使得我国上市公司对综合收益与其他综合收益的信息进行列报与披露的时间较短,尤其在《解释第 3 号》实施的前两年,上市公司对于综合收益和其他综合收益的披露与列报的情况比较混乱,主要原因在于当时对于其他综合收益的相关概念没有清晰地理解,所以之后的一段时期有关于其他综合收益和综合收益的研究大部分都滞留在理论层面上,主要针对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分类的界定,而国内对于有关《解释第 3 号》实施后其他综合收益的价值相关性研究更是很少,可以说仅仅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主要对《解释第 3号》应用下其他综合收益构成项目的价值相关性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其他综合收益各构成项目披露与列报所产生的经济后果,检验其他综合收益具体构成项目是否真的具有提高财务报表信息质量的作用,其他综合收益具体构成项目所提供的信息是否充分的考虑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
第2章 文献回顾及对征求意见稿的评述
2.1 国外其他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文献回顾
Ohlson(1995)、Ohlson 和 Feltham(1995)通过构建模型将会计盈余、净资产账面价值和股利与企业的市场价值联系起来,对企业价值的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全面收益是干净盈余理论的体现,同时对于股东权益价值的反应比传统净利润更高。Hirst 和 Hopkins(1998)在 1997 年 FASB 正式发布《报告企业综合收益》的准则公告后,通过研究得出全面收益能对盈余管理行为作出更好地解释,可以帮助分析师更好地作出高效、科学的决策。Dhaliwal 和 Subramanyam(1999)选取 COMPUSTAT 会计数据库中 1994 年和 1995 年的数据作为样本,采用报酬模型,对综合收益、净利润和其他综合收益各项目的价值相关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除了金融行业,没有证据表明综合收益对股票收益率或股票价格的解释能力显著高于净利润,且对于预测未来现金流量和收益的能力也不如净利润,综合收益未能够更好的衡量企业业绩状况。但是研究却发现三项其它综合收益中的未实现证券利得与股票回报之间具有价值相关性。O‘Hanfon 和 Pope(1999)以英国的数据进行小样本的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其他综合收益未能提供经济决策所需的信息,只有经营项目的盈余情况有助于投资者对公司未来前景的判断和对投资决策的选择。Maines 和 McDanie(2000)通过运用实证分析法得出综合收益信息的列报具有增量信息,非机构投资者对全面收益存在依赖性,这表明全面收益具有决策有用性。Cahan, Courtenay 和 Gronewoller(2000)选取 1992-1997 年新西兰小样本的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为研究对象,本研究提供了一些以市场为基础的综合收益在股东权益变动表披露的有用证据。研究结果发现,没有证据表明分别披露综合收益项目所提供有价值的相关信息能超过综合收益总额。然而在原股东权益变动表中,我们发现没有证据表明增加综合收益项目的增量价值相关性能超过净利润。Henock Louis(2003)以 1985-2001 年跨国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通过运用报酬模型,对外币折算调整与公司价值的变化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制造业企业中,外币折算调整与企业价值减少有关,而与企业价值增加无关。这一事实的原因是,对于制造业企业而言,会计准则所规定的外币换算调整通常产生与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相反的结果。
第 3 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3
3.1 其他综合收益的内涵 ...... 13
3.2 经济后果相关理论分析 ........ 14
3.3 假设提出 ........ 19
第 4 章 研究设计......... 22
4.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22
4.2 变量定义与模型构建 ...... 22
第 5 章 实证检验分析....... 27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27
5.2 变量间相关性分析 .... 28
5.3 价格模型和报酬模型回归分析........ 30
结论
如今《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 3 号》已实施了四年。在最初的一两年中,上市公司由于未能准确理解其他综合收益的概念以及具体项目的界定依据,导致上市公司在财务报告中无法规范的列报和披露其他综合收益及其构成项目。经过了几年的过度,现如今我国上市公司对于其他综合收益项目的列报和披露内容相对以往已较为明晰。基于当前的情况,本文拟对其他综合收益各构成项目的价值相关性进行检验,从而对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分类的合理性进行判断。本文选取 2009-2011 年三年我国 A 股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修正 Ohlson-Feltham 估值模型,进而构建论文研究需要的价格模型和报酬模型,检验其他综合收益各构成项目列报和披露所产生的经济后果,即从价值相关性的角度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和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三个项目均具有显著价值相关性,现金流量套期和境外经营投资套期产生的利得和损失和与计入其他综合收益项目相关的所得税影响两个项无相关性。且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和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对股票价格和股票收益率的解释度要高于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同时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与股票价格和股票收益率均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和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与股票价格和股票收益率均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结合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性建议。第一,加强对其他综合收益等相关概念的教育和普及工作,使财务报表使用者能够更好地了解这方面的知识,进而提高财务报表中有价值的信息含量;第二,应当对其他综合收益所列举的具体项目进行补充或细分,使得投资者能够全景的观察企业的经营业绩,为利益相关者经济决策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第三,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应制定更为规范的其他综合收益列报和披露内容,同时对于其他综合收益界定的范围和确认的条件的规定应更加准确,从而提高其他综合收益信息的可比性。第四,相关监管部门应及时修正对其他综合收益指标的评价标准,增强对其他综合收益的监管力度,从而提高其他综合收益信息的可靠性水平。
参考文献
[1]党红.关于全面收益的讨论[J]. 审计研究,2003(3):58-61.
[2]方军雄,洪剑峭. 关联交易和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J]. 中国会计评论,2005(01):22-25.
[3]朱焰兵.全面收益理论和应用探讨[J].财会通讯 2005
[4]袁淳.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
[5]张鹏.全面收益信息在我国的有用性研究[D].北京工商大学,2005
[6]邓传洲.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B 股公司的证据[J].会计研究,2005(10):55-62
[7]齐伟山,欧阳令南. 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与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分析——来自深圳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06):70-75.
[8]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9]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M].财政部会计司组织翻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10]郭岚. 综合收益报告在我国实施的现实性[J]. 福建金融,2008(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