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 论
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世界各国都积极朝向低碳经济迈进的同时,中国走低碳发展道路也具有重大的内外驱动力。然而,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接受更大的挑战和困难。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以低碳发展为方向,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实质是解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关键是低碳技术的创新和大规模使用以及经济体制、机制的改革调整。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自2003 年英国率先提出低碳经济这一概念后,各国人民和政府都极为关注,并逐步采取实际行动向低碳经济转型。2009 年 9 月 22 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发表讲话承诺:中国将通过采取加强节能、提高能效;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增加森林碳汇;积极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研发和推广气候友好技术等强有力的措施,进一步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国政府所做出的种种承诺和努力,充分反映出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的国际责任,同时也给中国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低碳经济这种新的经济模式对企业经营的自然环境,国际、国内经营规则环境,市场价格及需求环境等方面将产生重大约束。企业要开发低碳技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来减少能源需求,或使用清洁能源,从而减少对煤炭等化石燃料的依赖程度,告别能源结构的“高碳”时代。这样,一部分企业不得不进行产业转移或彻底转型,告别原有发展模式;另一部分企业则可能进行产业和技术升级,以技术创新优势掌握新的市场。
做好低碳经济规划将关乎企业未来的命运,如果企业希望在此次低碳经济转型中夺得先机,必须从现在开始,就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定位和发展战略。发展低碳经济是企业不可推脱的责任,同时也将给企业发展带来无数的商机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企业在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着不同于政府和民众的作用,同样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低碳技术涉及多个行业,企业应时刻关注国家关于发展低碳经济方面的政策,并在“低碳经济”方面进行战略性投资。要尽可能的开发应用碳减排技术,同时跟踪国内、国际制度政策的发展,并对可能制定的制度超前部署。经历低碳经济洗礼存活下来的企业,必然更适应未来经济发展的要求,将具有和国际高水平企业竞争的实力。低碳经济领域始终面临着全球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之间的博弈,而国家内部也存在着诸多利益团的博弈。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企业在世界经济舞台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政府与企业间的关系如何,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自由度和活力,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需要依靠中国企业。当前,中国企业正处于把握经济高速增长机遇和进行低碳转型的两难选择之中。企业一方面必须既遵循国家发展与气候保护的政策法规,顺应发展低碳经济的潮流和趋势,同时还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企业利益,寻找一条协调长期与短期利益、权衡各类政策目标、谋求双赢的低碳发展道路。基于低碳经济约束的企业如何发展,亟待解决。博弈论被称为 20 世纪人类最杰出的贡献之一,并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经营管理决策之中。用博弈论的观点来分析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若干问题,已经得到经济学家及企业管理者的一致认可。“囚徒困境”、“智猪博弈”、“合作博弈”等博弈论经典模型被广泛应用于价格和产量决策、经济合作和经贸谈判、处理企业各种关系,以及在与政府的关系和合作等方面。而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企业的发展提出了全新的理念和要求。博弈论已经为企业管理者和研究者打开了一扇大门,博弈逻辑、纳什均衡正在改变企业管理的现状。而且随着全球资源的短缺和利益的冲突,博弈论在企业管理和发展中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中国企业来说,发展低碳经济还存在很多瓶颈,但是面对低碳化浪潮,已难以置身度外。只有尽早实施低碳化,才能占据先机。企业要抓住低碳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积极争取政府政策扶植。此时,博弈是管理者十分有效的决策工具,或至少是比较科学的决策思路。
第2章 论文相关理论研究文献综述
2.1 本课题国外研究概况
博弈论是研究博弈各方策略相互影响的条件下,理性决策人的决策行为的一种理论,又称对策论。一般认为,博弈理论开始于 1944 年由冯 诺依曼和摩根斯坦恩合作的《博弈论和经济行为》一书的出版。上世纪 50 年代,博弈论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艾伯特 塔克于 1950 年提出了“囚徒困境”。美国数学家、经济学家纳什在 1950 年和1951 年发表了两篇关于非合作博弈的重要文章,定义了“纳什均衡”的概念,证明了纳什均衡存在的纳什定理,与塔克定义的“囚徒困境”一起奠定了当代非合作博弈论的基石,这个时期的博弈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静态博弈模型的研究。20 世纪 50 年代中后期一直到 70 年代也是博弈论发展历史中产生重要理论成果的阶段。泽尔腾将纳什均衡的概念引入了动态分析,提出了“精炼纳什均衡”的概念。海萨尼则开创了不完全信息对策研究的新领地,提出了分析不完全信息博弈问题的标准方法,以及“贝叶斯纳什均衡”的概念,初步运用随机分析方法解决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问题。成为现代经济学和博弈论中占极其重要地位的信息经济学的奠基石。20 世纪 80 年代和 90 年代是博弈论与主流经济学融合的时期,也是博弈论走向成熟的时期,博弈论的理论框架以及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逐渐完整和清晰,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在经济学中的地位更是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1994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在非合作博弈均衡领域作出开创性贡献的纳什、泽尔腾、海萨尼三位学者。2005年奥曼和谢林因为“以博弈论分析方法增进了对冲突和合作的理解”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再次确认了博弈论对人类思想的贡献,博弈论也得到了世界的普遍认可。
第3章 低碳经济下的企业与政府之间.......... 28-35
3.1 无政府监管下的企业低碳经济......... 28
3.2 有政府监管下的企业低碳经济.........28-31
3.3 博弈论视角下的最优政企关系分析......... 31-35
第4章 基于低碳经济发展约束的企业与企业间......... 35-40
4.1 低碳经济发展约束下的企业间碳博弈情况......... 35-36
4.2 企业间碳博弈模型的建立.........36-37
4.3 模型的求解与分析......... 37-40
第5章 低碳经济发展中的企业与消费者之间......... 40-46
5.1 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问题 .........40-41
5.2 低碳经济中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道德博弈......... 41-44
5.3 低碳经济中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完全信息博弈......... 44-46
结论
博弈论在现代企业管理及经济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它以理性“经济人”假设为前提,通过对理性决策行为的深刻剖析,揭示了理性人决策的心理作用过程。通过对理性的深度剖析和挖掘,博弈论将理性背后的文化内涵融入到了经济活动的分析之中。博弈论已经为企业管理者和研究者打开了一扇大门,博弈逻辑、纳什均衡已经正在改变企业管理的现状。而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企业的发展提出了全新的理念和要求,运用博弈论原理研究低碳经济下企业如何生存、发展仍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低碳经济环境下,企业如何运用博弈论原理,制定相关策略,在竞争愈加激烈的全球经济一体化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问题,纵观全文,本论文所做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立了低碳经济下的企业与政府碳博弈模型,分析论证了最优的政企关系是合作关系。在没有政府部门的监管下,企业将无视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最大限度的增加自己的产量来获取利润。在有政府监管的状态下,政府可以以一定的概率进行监管,对于企业,也是以一定的概率同政府进行博弈。政府可以通过引进重复博弈等降低企业高能耗生产时的收益,或者加大处罚力度,提高企业仍从事高能耗生产的行为成本,或者建立有效地激励机制,适当补贴,从而最终促使企业尽快进行低碳技术创新,产品开发,走上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上来。企业也可通过寻求公开透明的政府监管模式,营造公平、公开、公正的博弈环境。
2) 建立了低碳经济发展中企业之间碳博弈模型,分析了企业与企业之间,面对低碳经济约束时,企业是否选择发展低碳经济。当实施低碳生产获益高于不实施低碳生产获益时,博弈存在唯一的均衡解(实施,实施);反之,企业的最优战略是不从事低碳生产,博弈双方陷入了“囚徒困境”,但随着企业决策者信息掌握量的扩大和不断学习,会逐渐调整自己的策略,并逐步向(实施、实施)这是一种典型的合作情况逼近。
3) 建立了低碳产品生产销售中企业与消费者的道德博弈和完全信息博弈模型,并进行了求解与分析。生产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将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利用中介机构能有效制造和传播积极的市场信息,以消除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市场价格机制,也是解决低碳产品市场“逆向选择”的根本出路。
4) 指出发展低碳经济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企业发展低碳经济还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企业产品结构、技术创新水平与企业低碳意识,在很大程度上确定了企业是否会使实施低碳生产,而消费者的低碳消费意识及低碳知识也会影响对低碳产品的购买。结合主体部分的几种博弈情形分析,提出了促进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若干策略。
参考文献
[1]Talat S. Genc, Suvrajeet Sen. An analysis of capacity and http://sblunwen.com/stjjxlw/ price trajectories for the Ontario electricitymarket using dynamic Nash equilibrium under uncertainty[J]. Energy Economics, 30 (2008):173–191
[2]Irene Mei Leng Chew, Raymond R. Tan, Dominic Chwan Yee Foo, Anthony Shun Fung Chiu. Gametheory approach to the analysis of inter-plant water integration in an eco-industrial park[J]. Journal of CleanerProductio, 17 (2009):1611–1619
[3]Fuzhan Nasiri, Georges Zaccour. An exploratory game-theoretic analysis of biomass electricity generationsupply chain[J]. Energy Policy, 37 (2009):4514–4522
[4]Jared C. Carbone, Carsten Helm, Thomas F. Rutherford. The case for international emission trade in theabsence of cooperative climate policy[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58(2009):266–280
[5]Carlo Carraro, Alessandra Sgobbi. Modelling negotiated decision making in environmental and naturalresource management. A multilateral, multiple issues, non-cooperative bargaining model with uncertainty[J].Automatica, 44 (2008):1488–1503
[6]Prajit K. Duttaa, Roy Radner. A strategic analysis of global warming: Theory and some numbers[J].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 71 (2009):187–209
[7] Ferenc Forgo, Janos Fulop, Maria Prill. Game theoretic models for climate change negotiation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160 (2005):252–267
[8]A.Xepapadeas. Induced technical change and international agreements under greenhouse warming[J].Resource and Energy Economics, 17 (1995):1–23
[9]James K. Hammitt , John L. Adams. The value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for abating global climatechange[J]. Resource and Energy Economics, 18 (1996):219–241
[10]张照贵.经济博弈与应用[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2